$ v+ ^8 N$ N! y3 n! g5 { 摘自《國資報告》第5期 文/李工真(看完覺得很有感觸,跟大家分享下) 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開始搞工業化的,英、法完成工業革命時,德國還是個農業國。: s+ `6 z0 Y8 L) V 但是如今,在這個只有 8000萬人口的國家,竟有 2300 多個世界名牌。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享譽世界的“德國制造”? 2 _; `7 ^$ M" Q: d& D; J% ] 1、『德國制造』曾經是帶有侮辱性的符號 德國人進入工業化后也經過“山寨階段”:向英、法學習,偷人家的技術,仿造人家的產品。! O s; e) ]- F. _* K0 p 為此,英國議會還特別在1887年8月23日通過對《商標法》的修改,要求所有進入英國本土和殖民地市場的德國進口貨必須注明“德國制造”。“Made in Germany”在當時實際上是一個帶有侮辱性色彩的符號。 德國進入工業化時代之初,大學的科學研究是與生產領域完全脫節的。盡管那時“世界科學中心”在德國,但是美國人很聰明,他們在德國拿到學位回國后,不是一味地跑到大專院校里做研究工作,而是進入到市場里去辦企業。) g1 j* {6 C0 X+ Y) G& @: N7 r" r 19世紀90年代初,德國科學家跑到美國一看,發現美國工業品的科技含金量最高,這才明確提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針,并開始大力促進應用科學的發展。由于德國有基礎科學上的雄厚根基,很快就建立起科學理論與工業實踐之間的聯系,從而在半個世紀時間里將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隊伍、工程師隊伍和技術工人的隊伍結合在一起,領導了“內燃機和電氣化革命”,使德國工業經濟獲得了跳躍式的發展。 此后,德國的機械、化工、電器、光學,直到廚房用具、體育用品都成為世界上質量最過硬的產品,“德國制造”成為了質量和信譽的代名詞。德國最有名的公司,幾乎都是從那個時代成長起來的。它們直到今天都維持著世界性的聲譽。5 U3 q( [+ d* ~% x/ | , g7 f \* Z! K# |+ ? 2、珍視“身后名” 不貪“眼前利”/ ^) a4 M2 i: E8 G( | 德意志不是個“喜新厭舊”的民族,德國人喜歡有經歷的東西,有歷史記憶的東西,有文化記憶的東西。 我認識一位德國教授,他家里現在還有上個世紀60年代生產的木頭箱子一樣大的電子管收音機,由于質量好,照樣在用。我問他,“你還用這么老的東西?”他說,“是呵,我一看到它,就想起我幼年時發生在這收音機旁的故事,對我來說,這可是比什么都要珍貴的啊!”# M6 V/ \0 ]# O 德國人生產的圓珠筆摔在地上10多次,撿起來依然可以用。德國建造的居民住房120年也不會倒,就是被戰火摧毀了,德國人也一定要按原樣將其重建起來。 有一張關于德國建筑物的照片,名叫“不變的德國”,展現的是二戰以后德國人修的房子,完全是中世紀式晚期巴洛克時代和洛可可時代的風格。為什么?二戰結束后,德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成了一片廢墟,那些古老的房子基本上都被戰火摧毀,德國人非常心疼,因為德國人就是喜歡自己的文化。怎么辦?德國人死活也要把當年的照片找出來,把當年的設計圖找出來,一定要按原樣一座座地重修起來。今天你跑到德國去看,大多數城市都沒有什么現代建筑,幾乎全是巴洛克、洛可可時代的風格。 德國有座王家歌劇院在二戰中被美國飛機全部炸毀,德國人心疼得不得了,那座歌劇院是過去建了200年才建好的,結果毀于一旦。怎么辦?# Z. b; _- A6 |) R 二戰后德國人就把這片廢墟圈起來,搞了一批科學家、文化學家、考古學家、建筑師、技術工人,大約上百號人,花了35年時間,把這堆破磚爛瓦又重新裝回去了,你現在再看這座王家歌劇院,怎么也看不出來是炸彈炸爛了以后又重新裝回來的,這座建筑成了“世界文化遺產”。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人說,“這個行動本身就屬于世界文化遺產”。正是由于德國熱愛、尊重自己的文化到了如此地步,所以才叫“不變的德國”。 $ h S6 ?5 j% D/ n , H& U% `" V* ~: G Z 由于德國的經濟發展不靠房地產市場,所以一位德國建筑師很難拿到一個建筑項目,好不容易中了標,就一定會精心設計,一定要把它搞成一個藝術精品,一定要讓它流芳百世。. g, u3 P a: a* U" d: d- a, O% v+ @ + q. } i/ U# x& w* K 因此,在德國,你永遠也看不到有兩座建筑物會是一樣的。" p' o, Y! X/ i8 W4 h/ u 因此人們說,德國建筑師重視的不是“眼前利”,而是“身后名”。: W6 _' z k' M: r9 \. E) i9 O8 g $ o+ w, m. p. x1 Q 3、一個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0 {5 r& ?! z6 f) T+ L0 f' d6 j. s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一位外國記者問彼得·馮·西門子:“為什么一個8000萬人口的德國,竟然會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呢?”" n! A- ]1 O) \7 n' v1 z 這位西門子公司的總裁是這樣回答他的:“這靠的是我們德國人的工作態度,是對每個生產技術細節的重視,我們德國的企業員工承擔著要生產一流產品的義務,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務的義務。” 當時那位記者反問他:“企業的最終目標不就是利潤的最大化嗎?管它什么義務呢?”- F5 |' c' a, x$ b! a3 }* g 西門子總裁回答道,“不,那是英美的經濟學,我們德國人有自己的經濟學。我們德國人的經濟學就追求兩點:一、生產過程的和諧與安全;二、高科技產品的實用性。這才是企業生產的靈魂,而不是什么利潤的最大化。企業運作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利益,事實上,遵守企業道德、精益求精制造產品,更是我們德國企業與生俱來的天職和義務!”) ?' {! _- i f# O 說到“天職”上去了,“天職”是什么意思?就是“上帝要你干的事”。 在德國,沒有哪家企業是一夜暴富,迅速成為全球焦點的。他們往往是專注于某個領域、某項產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極少有“差公司”,絕沒有“假公司”。 它們大多是擁有百年以上經歷、高度注重產品質量和價值的世界著名公司,也被稱之為“隱形冠軍”。德國有家葡萄酒作坊,快400年了。二戰中很偶然留下來的,很幸運沒被美國飛機炸到。德國的馬牌輪胎公司是1871年成立的,現在我國幾乎每個地級市都有它的分店。德國的阿迪達斯公司是1920年創辦的,至今也有94年以上的歷史了。你可以看到,德國這類企業都是有年頭的。 德國的產品不打價格戰,不與同行競爭,一是由于有行業保護,二是由于價格并非決定一切,打價格戰可能會讓整個行業都陷入惡性循環。德國企業是要追求利潤,但是只要能保證基本利潤,有錢可賺,德國人并不是那么貪得無厭、無休止地追求利潤的,而是要考慮更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因此,德國人寧愿“在保證基本利潤的同時,讓部分利潤轉化成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更加完善的服務”。 我曾在柏林與一家菲仕樂鍋具店的經理聊過天,我說:“你們德國人造的鍋可以用上100年,因此每賣出一口,實際上也就丟失了一位顧客,以后人家不用找你了。你看人家日本人造的鍋,用20年就到頭了,顧客每20年就得再找他一次。仔細想一想,你們劃得來嗎?你們為什么要把東西搞得那么結實呢?把它的使用期搞短一點,你們不是可以賺更多的錢嗎?” 這位經理這樣回答我:“哪里的話,所有買了我們鍋的人都不用再買第二次,這就會有口皆碑,就會招來更多的人來買我們的鍋,我們現在忙都忙不過來呢!我們這家廚具廠,是二戰后從過去的兵工廠轉產過來的,前后也不過幾十年時間,就賣出1億多口鍋了,你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少人口嗎?快80億了,還有70多億人口的大市場在等著我們呢!”' i2 w% e) u. f# Q7 X" m" o 你看,德國人的想法不一樣,他們營銷戰略的路數也與眾不同,一筆生意,在你身上一輩子就做一次,讓你說他的東西好,這就會感染到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再去做他的顧客,然后再感染第三個人,人家干的是這個事。2 k4 I: l# ?( p7 T% @9 _2 c " ?( m; X0 j" _! R H7 O+ W( y% \2 H5 l" E$ q' U 4、探求本質,考慮長遠 ! h2 d+ I6 q: H0 E/ r+ P! X 今天德國只有三座城市,即柏林、漢堡、法蘭克福,被定為“國際化城市”,以后打起仗來也宣布為“不設防城市”,其他城市都是中小城市。 絕大多數的德國人都生活在5萬人、10萬人、15萬人、20萬人的城市里,連50萬人口的城市,德國人都覺得太大了。 德國城市的風光幾乎都有這個特點:城市天際線最高的地方一定是教堂的尖頂,任何建筑物都不能超過它。1 m( x7 f( S, N ) z; U& b0 @' n 我曾與一位德國教授談論過這個問題:為什么德國人能做到守時? 他講道:“城市小,就容易守時。為了守時,也必須得把城市設計得小一點。你要想在‘汽車大眾化時代’做到城市不堵車,需要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任何樓房不要超過五層,在德國,你要想建造六層以上的高樓,必須經過議會投票通過才行。第二個條件是任何城市必須有一半的空間是馬路。只要你同時做到了這兩條,城市就不會堵車。” 今天德國人一般只在柏林、漢堡、法蘭克福建高樓,那也是世界級的大高樓,但有一個條件,這種高樓從任何方向倒下來時,不能壓到另一棟樓。所以越高的樓房,周邊留有的空地就越大。這就叫“探求事物的本質,確定長期的戰略”。德國人建房子時,是一定要考慮到當它倒下來時會發生什么事情的。+ F. p5 h0 m d2 Q6 x 5、德國不相信物美價廉8 s H. }5 W( X “德國制造”的優勢并不在價格上,連德國人自己都承認“德國貨就是物美價不廉”。 你跟日本人可以談價格,但你跟德國人談價格,一刀都砍不下來。 德國人甚至不承認有“物美價廉”這回事。4 i, H1 I1 n" }! s+ M6 x: e “德國制造”的優勢在于它的質量,它解決問題的專有技術,它優秀的售后服務。德國企業發展的一般產品都是具有世界領先水平、高難度,別國一時無法制造出來的產品。德國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都是沒有競爭對手的獨家產品。德國人生產的工業制造品,大到挖地鐵的掘進機,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訂書機,從質量上講都是世界第一。 德國所有供3歲以下兒童食用的產品不得含有任何人工添加劑,必須是天然的;所有奶粉被列為藥品監管;所有母嬰產品只允許在藥店出售,不允許在超市出售;所有巧克力都被規定要使用天然可可脂作為原料加工生產;所有保健護膚品牌都必須要有自己的實驗室和植物種植園,以保證取材于天然有機品質。 德國人生產的非工業用途的化學產品,例如清潔劑、洗手液、洗潔精,除了有清潔殺菌的功效以外,絕大多數采用了生物降解技術,也就是靠微生物分解其中的化學成份,來將化學對人體的傷害減少到最小程度。德國人生產的濾水壺,既能過濾無機有害物,也能過濾有機有害物,并富含鎂元素。經過德國濾水壺過濾后的水,是微微帶甜味的。 德國鍋具具有天然抗菌和耐高溫性質,既能節能環保,導熱效果又極佳,以至人們說,“使用這種德國鍋具,一根蠟燭就能弄一頓美味佳肴。”德國人生產的一口鍋,可以用上100年,因此很多德國人用的都是奶奶傳下來的鍋。對德國人來說,任何一樣廚具,一輩子只需要買一次,不需要買第二次,因為你一輩子也用不壞它。. Z3 i* \( M2 G" C 德國人生產的煨湯用的鍋,完全是鋼鐵鑄造的,沉重得連男人都有點端不動,那鍋蓋內側有奇特的花紋,我問一位德國的銷售商:“搞這些花紋干嘛?”他說:“它蓋上去后,水蒸氣就能上下自然循環,不易燒干,這是一種技術。”德國的鍋具,蓋上去個個嚴絲合縫,說三分鐘開鍋就三分鐘開鍋,能為你省下不少煤氣費。 我也曾問過一位德國的企業家,為什么德國的產品動不動就“能用100年”呢?- {* N% c$ s* |7 ^ 他這樣回答道:“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原因是,我們德國沒有資源,幾乎所有重要的工業原材料都是靠國外進口來的,所以必須物盡其用,盡量延長使用期,這才是對原材料最大的節約。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們德國人認為,產品質量的好壞,主要體現在是否‘經久耐用’上。” |
drmallreeve 發表于 2015-12-27 10:29; C5 G' t3 \. U5 L6 q# T$ j. S$ a8 }
德棍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互聯網上,指某些崇拜德國黨衛軍、二戰德國軍隊、二戰德國國防軍、元首的狂熱德 ...
莫道天涼好個秋 發表于 2015-12-27 11:22# u8 n6 v4 @8 l( T& D1 d
哥們太偏激了吧!不行還不承認是不是死鴨子嘴硬,我相信德國造也有不好的,但是咱不跟人家好的比跟人家 ...
美國《消費者報告》曾經通過對近50萬輛汽車進行跟蹤調查, 評選出了最容易燒機油的30款車型。上榜的30款車型中,近八成席位都被德系豪華品牌占據,包括寶馬、奧迪、保時捷和奔馳。此外,斯巴魯也有多款車型暴露出燒機油的問題,而近日在國內因燒機油而遭投訴的沃爾沃也有兩款車榜上有名。榜單中不少車型,在中國也有銷售。
這批汽車研究樣本全部是2010年-2014年期間生產的車型。按照 《消費者報告》的定義,每兩次正常保養期間,至少還需要添加1夸脫(1夸脫約等于0.95升)機油的話,即認定為此車存在燒機油的問題。在以下榜單中,數字表示存在燒機油問題的占該款車型總數的比例,*號表示數據不足, -號表示沒有那個年度的車型。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