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我們幫企業認證,如何? [打印本頁]

作者: 孤酒    時間: 2015-11-13 16:54
標題: 我們幫企業認證,如何?
很長時間未發帖,其實一直在關注機械社區的發展。

最近社區有點火,精密大俠的關于機械行業的一系列分析,在這寒冷的深秋,給社區帶來了一團火。

其實一直在思考,社區除了作為機械工程師的休閑場所之外,在這個一片唱衰的大環境中,能為這個行業帶來些什么樣的貢獻?給工程師、小企業能夠提供什么樣的服務?

兩年前有幸進入汽車行業,接觸到了這個高速發展的、面向最廣大人民的相對健康的行業。

通過兩年的體會,真正感受到,在這里實力說明一切,價格高、質量差、服務不到位,下一個月的數據就會讓你很難堪!
一次培訓,一位培訓老師說:有人問我汽車行業如何做客戶調查報表,讓客戶打分,獲取顧客滿意度,我說完全沒必要,每個月、每年都有行業報表,哪家、哪個車型銷售情況如何,自己都能拿到數據,數據就已經告訴你顧客滿意度了。

當前淘寶的電子商務,也只是搭了個架子,產品質量如何,沒有哪家店鋪太關心。

老鷹昨天說做圈子,我認為也不是不可行的,我們組織企業來做圈子,定期匯總數據,拉入好的企業,淘汰差的企業。

汽車行業的TS16949,制定人其實不是政府,而是幾大汽車廠商為了管理供應商,所制定的一個行業標準。汽車廠出資資助行業協會,協會制定標準,標準規范零部件企業。

國內的協會之所以爛,是根本沒遵循市場規律,我們就做一個遵循市場規律的、適應企業需求的、民間自發的行業協會,目標能夠在當前大環境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維護好的企業,淘汰差的企業,讓企業需求能夠滿足,企業產品保證質量,工程師職業發展更明確。

具體方案,暫時沒想太多,企業如何加入、優劣如何評定、個人如何發揮等等,有興趣的人可以一起討論。

想必回帖打擊的人也會不少,希望一是嘴下留德,二是多提些實際的、不可行的理由,也好我們一起討論看有什么可以避免的方案。
@老鷹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5-11-13 17:18
你說的,這沒什么不可以的,完全可行,世界也不是沒有先例,米國許多實驗室,認證機構,都是私人的,連道瓊斯指數,都是私人的,評級機構,也是私人公司,甚至美聯儲,嚴格說,就是一個私人聯合公司,但在全球一樣有威信,這沒什么,

中國的認證機構,為什么沒有威信,這個不說了,我大學同學在CCS管這個,哈哈,不唱衰了,

我就說一點,你給人家評級了,你負不負責?出問題了,你負責嗎?你負責,好的,下面我們就干,到時間你不能負責了,就沒有后來了,

米國UL實驗室,出問題了,他負責,英國勞氏,你出問題了,他給你保險,

給你舉個例子,我同學開了一個公司,就是你說的類似‘認證’不過是給人認證的,

你雇傭一個家伙,月薪35000,這個怎么說,雇主沒法說,伙計也沒法說,大家沒轍,就要找一個‘中間公司’

三方坐下來,評估一下,你值35000,評估過了,他就給那個雇傭公司開書面擔保,被雇傭的那家伙,他玩什么,從1到十,玩十種東西,書面規定了,寫明白,就上崗,也不必什么試用期,當月,你給他35000塊月薪,再有問題,他不會玩合同規定的項目,找我,就按合同辦,我不能替他玩了,合同規定,賠300萬,

這個認證就成立了,大家簽字,就散了,

我談‘行動力’,十年,可以玩200個新東西,而沒有行動,還在原地,哈哈,

認證‘貨物’一樣的,一個道理,就是‘我敢負責,我賺錢’,

我覺得你不會理解成‘唱衰’,哈哈,這沒有唱衰,確實,這是‘賺錢經’,人家公司開3年了,生意挺好的,沒有衰,哈哈,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5-11-13 17:42
這個設想是符合邏輯的,當然如果要實踐還需要很多資源和嘗試。
社區是一個行業人士聚會的地方,根據情況可以延伸某些功能,這大概需要引入一些資源,與社區的資源結合并聚焦到一個點。社區人多,可以搞一些小圈子來深入討論,實施起來還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
中國制造已經到了轉折點,需要一個優勝劣汰的市場,需要工廠和公司以外的平臺來提供服務,來改造行業。這里是有機會的。世界上很多事情不能以簡單的行或不行來下結論。我們需要實踐。
作者: 放射性小人物    時間: 2015-11-13 17:58
想法號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5-11-13 18:31
哈哈,要顛兒家了,再順老鷹說的啰嗦兩句,

玩這個,需要團隊,沒錯,一個人跑不過來,也沒有跑單幫的,那是阿慶,哈哈,但不需要錢,我保證不需要錢,假如說房租也是錢,啊哈,那就沒法說了,因為崩子兒都沒有,是不能玩公司的,公司再小也要花錢的,沒錢,就只能在家里蹲著了,

舉個我玩類似東西的例子,這些東西都是可以馬上實施的,沒有想的那么復雜,‘雷布斯’玩小米,據說用了兩天考慮,

我自己玩許多東西,有些東西,你得從我這里買,這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有一次,有一大批設備,甲方希望從加工廠直接買,其實他早就知道我在哪里加工的,這個也不保密,就跟拍賣公司一樣,拍賣上億的,傭金都是固定100萬,不可能是10%,那是笑話,

甲方出一個固定費用給我,當然比我買了賣給他少一些,他找加工廠直接定合同了,合同規定,是我擔保質量的,乙方認可的,我有質量最終的處置權,

三方簽字,合同就生效了,我拿銀子,替人家擔保,重要焊接件,阿拉安排一哥們坐邊上給俺看著,直到完工,

這就是認證,跟勞氏是一個道理,你出錢,我替你擔保,

工業的東西,跟國內所謂‘玩人’不同,沒有想的那么復雜,論壇上那個熱壓機,談了倆小時就簽合同了,以前從來沒有業績,有了那個業績以后,才玩的2500的,

作者: 子云繩業    時間: 2015-11-13 19:15
模式有現成的可以借鑒

關鍵是“認真”
作者: Mr-周    時間: 2015-11-13 19:45
坐等前輩們指點迷津
作者: 海山    時間: 2015-11-13 20:03
認證、商務推廣、培訓等等,其實很多都可以做。

組織個十來個人的核心團隊,一步一步推,其實有很多都可以試試。
作者: 小老任    時間: 2015-11-13 20:08
想法很好,實行起來卻很難,但有些東西你不去做,就永遠也不知道結果。我也跟著想了很多,大俠們權當一個笑話看看就行。
因為一些你懂的原因,國內這些機構都缺乏公信力,所以才迫切需要一個值得大家信任的機構。如果成立這樣一個行業協會,怎么讓它得到大家的認可?得到大家的認可需要多長時間?這段時間的運營經費又需要多少?如果時間托久了是不是就熬不下去了?如果運營成功了它應該怎么收費?如果它認證的企業出問題了誰為用戶負責?
一開始肯定要拉攏幾家有實力的企業加入,制定嚴格的行業標準,能不能說服人家加入是問題。通過企業和協會的推廣讓用戶知道這個標準存在,再通過優質的產品取得用戶的信任。產品的形象就是企業的形象,企業的形象就是這個行業協會的形象。這個過程中還要防止無良企業的模仿和山寨,一顆老鼠屎就會壞掉一鍋粥。不但要打假,同時還要嚴格監管。產品有獨立的監管碼,可以追溯到從生產制造到銷售的各個環節。
等大家認可了,就會有很多企業希望加入進來,到時候怎么有效執行這個嚴格的行業標準,怎么防止出現營私舞弊的現象是最頭疼的。其實就像那個ISXXXX1,簡直就跟笑話一樣,到現在只是給給錢,走走過程就完了。所以這個認證體系必須嚴格規范,不能有代理,要不到最后也只是一個笑話。
經過認證的企業方可入會,會員必須繳納會費,協會對行業會員進行監管和產品推廣。推廣的話可以是各種線上線下體驗活動,還可以由協會主辦博覽會。這個監管到時候是大問題,入會的會員越來越多,監管肯定會越來越吃力,怎么有效監管需要摸索。監管不力的話會使協會聲譽嚴重受損。
產品質量是企業和協會的生命力。出現質量問題了怎么處罰?協會如何對用戶負責?如果有質量問題,協會必須及時做好用戶的安撫工作和賠償工作。出問題的會員必須繳納巨額的保證金否則取消會員資格。
協會通過收取會費和保證金維持協會正常運營,同時還要保證會員之間公平競爭。富余的資金用來對協會中有潛力的會員進行投資,這樣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協會還可以對行業內做出突出貢獻的會員進行獎勵。其實就像諾貝爾獎基金會,運營這100多年來,越滾越大。
最重要的一點,這個行業標準會不會增加產品成本,增加多少產品成本,用戶能不能接受這一點增加的成本。如果不接受怎么辦?這就要求協會作為一個咨詢、服務、認證機構的同時,還必須擁有一支強大的技術力量,幫助會員創造有價值的產品,同時降低產品成本,增強競爭力。


作者: xlf63    時間: 2015-11-14 07:46
誠信體系,有擔當。讓別人多信了。就行了
作者: xiong__007    時間: 2015-11-14 08:50
為企業認證什么,認證的流程、規范,認證后能給市場帶來什么積極的影響。這都需要考慮的。
國內的各式各樣的認證也很多,什么3C認證,iso質量體系認證,食品安全認證......。
作者: l315609843    時間: 2015-11-14 14:05
xiong__007 發表于 2015-11-14 08:50
為企業認證什么,認證的流程、規范,認證后能給市場帶來什么積極的影響。這都需要考慮的。
國內的各式各樣 ...

跟你提的認證沒關系,也不搭邊

作者: yyzyaaa    時間: 2015-11-14 20:26
提一點,搞這個認證,是要讓大家能掙到錢,不要為了認證而認證,能掙錢,大家自然而然想要入認證,認證要嚴格,不放水。希望不是論壇能真正做點這樣的事,不放空炮
作者: negtive    時間: 2015-11-15 09:30
2266998 發表于 2015-11-13 17:18
你說的,這沒什么不可以的,完全可行,世界也不是沒有先例,米國許多實驗室,認證機構,都是私人的,連道瓊 ...

那類似的認證機構怎么盈利呢,畢竟要運行。

還有真的“玩現了”之后的法務問題。

作者: 成形極限    時間: 2015-11-15 09:51
機械行業的信托機構嗎?確實迫切需要
作者: negtive    時間: 2015-11-15 10:27
@風追云 如果企業覺得效果不好,怎么不好,怎么評定,誰來認證,都是得解決的問題,不是一張嘴就完事的。
作者: pigcanfly    時間: 2015-11-15 15:47
本帖最后由 pigcanfly 于 2015-11-15 15:50 編輯

確實急需第三方質量擔保,提高產品質量和價格,維護企業的利潤空間,避免陷入靠犧牲質量的惡性競爭(損人不利己啊),我相信企業樂意支持的。。。不過
1.團隊核心需要多機位大俠這樣不缺銀子,說一是一,不容說情和后門。 下屬也都需要有這樣的骨氣。
2.所有的質量保證都需要數據支持,每個產品的所有檢測數據建立檔案統一管理(食品行業最好要有全程生產的視頻,從原材料到生產過程,到用戶手中)靠數據說話
3.初期會很艱難,需要不缺銀子
構建一個質量和誠信的圈子,我相信會越做越大,全行業認可的得到。
本人表示不缺錢,愿跑腿~~
作者: 緋羽冥翔    時間: 2015-11-15 21:49

1,欺詐,ISO9000和TS16949都可以通過做假來獲得證明,更別談虛無縹緲的道德考驗
2,生存難,銷售指標和實際生產存在差距,很多時候不得不通過行業標準禁止的手段來提高賬面良品率(也就是客戶檢測端的數據),或者干脆按照讓步接收來處理,否則成本就高于售價,完了~~~~
3,資金難兼客戶群不穩定,這個和第二條是連在一起的,外企在中國有穩定的小圈子,總部資金經過匯率轉換后顯得非常強勁,可以非常任性的真正否決不良品,或者否決不良本土供應商,非外企做不到。
4,企業的動態變化,綜合考慮老板的素質和部門經理的道德水準,人心尚且隔肚皮,何況是一群人?,F在人員流動率那么大~~~~

一句話,人文,資金,契約精神,三者齊了就能從頭開始,少一個,丟給你一個GE都會被搞垮。
變數太大,困難太多,強行上,擔心會被人做行騙工具。
作者: 緋羽冥翔    時間: 2015-11-15 21:52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我又在唱反調了,估計群里又要挨罵了~~~~
作者: 杰克阿里    時間: 2015-11-16 02:55
這個是之前有人提及過的!的卻是個好想法!998大俠提供了一些建議,說信譽是最重要的!信譽很重要,但估計誰也沒有辦法去保證信譽,那就只能是負責了,說白了就是風險控制,你對你說的話作出的評價負責任!但這個其實很難,你也知道一些評級機構其實是從一些企業管理供應商分離出來的,評價企業就是給他市場了;評價一個人那就不簡單,其實再追到底就是你對現在的教育制度人才培養模式不滿意!
作者: kingreader    時間: 2015-11-16 08:45
      想法是好的,最關鍵一點沒搞清楚!機構對企業收費,商家和顧客模式咋破除?機構因為沒有資金生存下去時,正好有大票商家叫你閉上一只眼睛想擠進來,咋處理?現在很多認證機構給人的感覺就是做個生意,跟本不把認證當回事;嚴格把關干掉N多家,那就是N多的錢去了別人口袋。
作者: 孤酒    時間: 2015-11-16 09:01
周末沒怎么上網,提出自己的兩點設想:
1、透明(信用),只要不涉及商業機密、保密協議的,其他只要能透明的都透明,靠所有人監督,夸張些說,審核過程全程攝像直播都是有可能的;
2、需求(公平)是第一位的,企業、個人的需求,我們想辦法組織資源滿足,當然是透明前提下。就像自然界的生存法則,盡可能排除人為因素干擾,靠實力說話。沒有市場就沒法存活,但我們更希望創造一個透明的、公平的市場,也是我們自己可以存活的市場,如果我們破壞了這個市場,也同樣無法存活;

關于具體操作的幾點:
1、企業、個人必須自愿加入,而且是有需求、有資源的加入;
2、評價必須靠機制,而不是一個或幾個人;
3、互評體系,評審的和被評審的可以互評;
4、淘汰機制,必須有“終身進入”標準,任何人觸犯永久不能再加入;
5、所有個人、企業提供的資料必須是真實的,自愿提供的,我們不需要企業再增加一個專門造假的“應審員”
作者: 初涉池中    時間: 2015-11-16 09:30
如樓主所說汽車行業的相關協會已經非常發達了,當然這包括國內國際環境,本人以前也在汽車行業待過,像蓋世、power、汽車之家都不能借鑒,必須有一批是獨立于企業的人才,并且效益也要消費者買單的那種,不能與企業有任何的聯系,也就是純粹的第三方機構,這樣你才能獲得發展的基礎,之后就得考慮營銷或政府的支持,提高曝光率,讓部分高端客戶認可,接著伺機做大做精登上新三板或者創業板進一步提高曝光率和品牌知名度,當然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年并且一定要處理好與企業及利益者的關系,并且時刻保持第三方的本性,這樣才能真正做大
作者: 孤酒    時間: 2015-11-16 10:18
有一點是我自己沒想明白的:客戶和供應商
我們可以把國內眾多的小私企當成客戶,我們為企業服務,滿足企業需求;
我們也可以組織小私企為供應商,給其他中小型企業提供產品,比如機加企業給設計企業提供生產,又比如刀具企業給生產企業提供刀具,再比如經銷商可以給小企業提供零部件,小企業也可以為經銷商提供產品,等等,搞清楚我們客戶和供應商,在弄清機械社區在其中的定位,我認為我們就成功了一半,其余就是如何做的細節問題了。
作者: 常青樹521    時間: 2015-11-16 17:55
現在,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認證都是國家說了算,但是國家的考核認證,很多情況下并不合理。但是非國家的認證,并不好說也會合理。因為中國的國情很復雜,里面太多的人情和其他的東西了。
作者: 半途而廢    時間: 2015-11-17 08:20
按中國的國情來說,得有后臺,不一般的后臺,否則某些人可以隨便給你個名頭,你就玩完。
另一個,中國人都是以說為主,經常是說著說著本來的目的是啥都不知道了。
再有就是有想法的就直接和老鷹說一下,然后老鷹找個時間讓大伙在一起說說,不要說可行不可行,就只說怎么做才行,說個三兩天開干就行了。
作者: luxiang821    時間: 2015-11-17 11:13
現在正是每年汽車行業搞體系TS16949認證的時候
每次都是突擊整理文件apqp、ppap一大堆,
所謂評審老師大部分時間是看文件內容是否符合,是否齊全,現場都是走馬觀花
被認證企業除了給認證公司交評審費,還要給評審老師塞錢、土特產。
質量管理體系一年年照舊,雙方都是心知肚明,睜一眼閉一眼就過去了。
我也想知道這些認證公司都承擔啥責任,出事了也沒見他們承擔啥責任啊。
原來廠子因為一輛美國的貨車運輸途中起火,KIC提供的車橋,我們提供的輪轂,因此曾經被KIC追責罰款,也沒聽說認證公司被罰錢啊。
作者: 濾油機廠家    時間: 2015-11-17 16:26
認證,說白了就是擔保,和貸款那個擔保人差不多,中國式認證那就直接忽略,全是謊言
作者: Ryansao    時間: 2015-11-18 15:26
現在第三方檢測公司很火。但是很多都沒有節操,客戶讓干嘛就干嘛,根本沒有自己的標準。畢竟不像TUV,標準他說了算,歐洲市場你能有幾個選擇。。。 新起的三方檢驗公司打價格戰,客戶選擇可選擇性太多,用第三方只是個形式,檢驗公司有覺得要FAIL的都得去請示客戶。問題是多方面的,我們要自己去尊重標準,然而也希望標準不是胡來的。
這樣的機構其實不怎么會增加成本。譬如甲方為乙方生產,乙方找第三方來檢驗,最簡單一點的出口,即便路費也省了很多。再如產品的市場,如是大眾產品,各式各樣的安全環境的檢驗,或許乙方根本是做不來的吧。甲方也很開心啊,很難出現退貨的情況等。第三方檢驗,既檢驗產品又檢驗工廠。你公司想做產品,必須要公司檢驗過關,從源頭上控制了一把。
要有行業權威制定標準,三方公司的資質不能胡來,面對客戶要有操守
作者: 孤酒    時間: 2015-11-18 15:36
Ryansao 發表于 2015-11-18 15:26
現在第三方檢測公司很火。但是很多都沒有節操,客戶讓干嘛就干嘛,根本沒有自己的標準。畢竟不像TUV,標準他 ...

很多人看到“認證”兩個字就完全沒了信心。
正是因為當前認證公司的混亂,才有創新的需求。
大公司可以養SQE來審核供應商,推動供應商改進,小公司往往處于“被動”的局面,有時候甚至被供應商欺負。

如果哪家公司選擇了我們的認證,進入了我們的圈子,我們作為三方機構,可以作為客戶SQE,來審核供應商,并為供應商提供改進的方案,來達到客戶的需求。而不是像以前的中國式認證,只管發證書,其他都不管。

其實往大里說,我們可能更像一個三方的咨詢、管理、審核公司,為客戶提供咨詢,同時也為供應商提供支持。

作者: Ryansao    時間: 2015-11-18 17:02
孤酒 發表于 2015-11-18 15:36
很多人看到“認證”兩個字就完全沒了信心。
正是因為當前認證公司的混亂,才有創新的需求。
大公司可以 ...

論壇各路大神,提出改進方案,不是難事。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出方案,讓鷹大帶著方案去融資,哈哈。注冊網站,邀請企業入駐,凡事適合動起來,有些路只能摸索著前行。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