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X) R- N" \/ X* t. k ~后來我看這個軟件做的還不錯,他的學歷不是太好,也沒有什么背景,我都不理解他是怎么學會這些東西的。然后我們開始給他喂一些材料,給他一點點做一些項目,我發現這樣的人也是沒有什么極限的,于是我給他們做的東西越來越難。 + R) w+ e8 E0 ^+ q D/ m+ v h ! ^! R" |' A# y4 b$ A8 y0 v后來我發現,原來這個公司我終于不用再做主要程序員了,我終于找到了一個編程水平和我差不多的人,我不干活的人生目標的終于達到了。 " e# `2 K9 f# R& ]& `& C, ^ t; B1 ?/ r: n( V3 n$ C所以我這些年呢,我一直在想怎么樣把人變得優秀。我想要和優秀的人合作。 # Q) D. u: @* U$ p . e" k- w6 t1 L$ y( ]" S5 K( S4 |就有人在問:這樣的人你怎么找得到呢?4 @1 K2 h8 _, \. Y4 M
. X [; P4 V9 l$ L
前兩個月呢,我驗證了這么一個流程:我讓所有人遠程工作起來。于是我就在論壇里發了一篇帖子,說我認為遠程工作是這個世界的未來,我在想我們下個項目要不要找兩個遠程工作的人。* s% X `) L) P
' e" A0 {: \: Y. l
當天晚上我就收到了六篇簡歷,但是其中五個人都不是我想要的人。我就和最后一個人聊,因為最后一個人是做Java后端的。但是呢這個小伙子很無聊的在他的博客中寫了有35篇一步步如何應用Java的系列。 # n0 k8 `; V) X5 I; t3 L+ b7 d3 L$ x ) I* P. O9 a8 L6 l- f3 }這的確不是什么特別難的事情,但是我沒有見過一個人可以把這樣的副項目(side project)做的這么干凈、整潔,每一步都寫的非常清楚。# F8 [: O) G. W: h: N/ f7 F
9 P. B) Q, k& [) Y* q所以我就和他說我覺得他是我們想要的人,他問我們的項目要做什么。我告訴他我們要做一個把iOS直接編譯成安卓的項目,我讓他看了一個我關于這個項目的視頻。3 |* d; I( S7 S- ^ Y n
+ z4 V L; m0 _6 ~9 R5 w
過了五分鐘,他回郵件說,他覺得很難,搞不定。我說我相信你可以搞定,我給你兩個星期的時間去學什么叫做iOS開發,你不需要學到非常難,你只需要學到可以做一個最簡單的iOS app就表明你會做iOS開發了,你就進我公司了。 ) S. ^) R; ]5 x U + X1 R! g' W! K9 e4 ?兩個星期以后,他做了一個app并寫了一篇文章來解釋這個是怎么回事。看完這篇文章之后,我和我們的CPO說這個人就交給你管了。我特別喜歡這樣的人,所以我在想這樣的人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k* P* I8 K$ d/ Q, j9 K% q2 r- ^# H: R
4 B8 b! j3 `2 g. k4 V去年我過的不是很順,我就在想我怎么樣可以讓自己過得積極快樂。我發現這就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我能不能夠征服一些我征服不了的過程,比如我能不能走一段路把我這身肉減下來。一開始走一兩萬步,累得吐血。, z9 T+ n& }" {& l: x( |% i
2 H9 d7 X% A6 F) H8 e后來我陪一個小朋友去逛外灘,我回家發現我走了三萬步,但是我一點事情也沒有,這是我去年想象不到的事情。所以我開始寫一本很雞湯的書。 % q2 c* p1 {8 Z a : _1 `; T3 ~+ t/ ]' D8 m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是,這個世界太容易活下來了,可是對于很多人來說不是這樣,問題出在哪里呢,在于這個世界變化得太快。 # A4 @. @5 s: g0 m1 I' _! F) x在iPhone出來之前我覺得手機應該是一臺電腦,但我不知道應該是一臺怎么樣的電腦。iPhone出來之后我覺得這就是,我相信那個時候沒有人會相信iPhone可以把諾基亞搞死但它做到了。但我相信這只是偉大產品的很小的一部分,iPhone把日本的DC和DV搞死了,這才是偉大產品的真正的意義。 " b# `4 G+ G0 b. d1 y/ \4 s 9 R( ~' h, B" ?( Q0 M大家打過Uber嗎?我覺得Uber其實就是我們以前想象的未來智能世界的樣子,隨時隨地都能夠打到車。從一個程序員的角度講,我們應該在出租車的計價器上裝一臺電腦。 / T7 o* ^6 m$ }% h- N4 e( }; [# C7 r i) B
但實際上怎么解決的呢,實際上每位司機都有一臺手機,這手機并沒有強悍到車上去,但這臺手機連接到了每一個人。這個世界正在不停地變化。0 ]. P" X+ T2 I% S* p" k+ }
# i" O" e: f, ~: |+ }
什么東西都有可能,做一個高級程序員很難嗎?同樣的一個黑人,可能在美國街頭打架,也可能是奧巴馬。你想想一個美國街頭小混混變成奧巴馬有多難,他需要跨越的階梯更多。每一個你見到的比你更優秀的人,他到底是有什么天賦異稟呢? ! _' y& w- W6 T! R s9 W4 F; J- X' Q; j3 r8 R) `/ G4 _
我不太相信這件事情。我見了太多優秀的人,我不認為他們天生的智商比別人高,但是我覺得他們的學習方法、對待事情的認真態度是不可阻擋的。我不知道高博之前在大學掛了11門,我在大學也掛了11門。我是我們大學了唯一一個家長被叫到學校的大學生。 5 T* A6 n9 s4 B) U ` ; W) S# B' [9 r$ F我在校門口接我爸媽時,我爸媽當時覺得特別丟人。但是走著走著,遇見兩個人對我說“郝老師好”,我爸媽當時覺得特別驚訝。這兩個人參加了我當時在另外一個系做的關于Word、Excel、Powerpoint的演講。 ; S* N6 F" w* s& M3 k2 l0 | : Q6 X1 T. J, R# {當時我就在想:這個世界其實有不同的評價標準。也許我的大學覺得我應該被開除掉,但是我看到的不完全是一份簡歷,我覺得每個人具有完全可變的能力,但我們被我們的理解所塑形,把我們變成了一個完全不可變的人。 . a7 F- Z4 E- X" m3 i, b3 [/ b" _+ C
我們會聽到別人說“學一門語言好難啊”。五年前有人跟我說“Tiny,該怎么學iOS”,我說“很簡單”;五年之后還跟我說“Tiny,該怎么學iOS”,我都無語了。 2 H8 \1 H$ R$ r! h3 Y- Y. B g ; V; V) v. T) _0 \4 b- e% K十年的工作經驗 or 只是一年的工作經驗用了十年?$ T) f5 o( \1 Q; ^* | }
* U4 K y# I5 n: x( W2 z0 ^
有這么一個笑話,一個人跑去問老板“我都有十年工作經驗了,問什么您還不給我漲薪水呢?”,老板回答說 “你是有十年工作經驗呢,還是把一年工作經驗用了十年呢?”。( ^* \3 ]! O, i, n0 X$ M4 d
) { x, \1 m, e. x$ D* v5 \
我覺得在這個社會中有太多人是把一年的工作經驗用了十年。剛才也有演講者提到了《異類》,《異類》的理論是只有當你刻意去學習,當你不停從自己的安全區跳出來,忍受一種痛苦和煎熬,改變了自己以后,你付出的時間才是算數的。* x5 Z5 r9 g$ O) H( y
當時我們在珠海討論學習的問題,其中有一個人說他在進公司前兩個星期的時候非常痛苦,覺得他什么都不會,誰都比他強。但后來他可以輕松處理這些事情,他卻覺得有些擔心了。( i! j! s0 s) q! B7 A& Y
4 I/ `( r& j4 G! O8 ~4 _) D( Z我問他擔心什么,他說他覺得這一年沒有什么成長。我覺得他把我點醒了,我給的建議有兩個:一是找一份更有挑戰性的工作,二是做一個副項目去挑戰自己。3 y; S( J) B1 j& P; \7 {" V
9 H8 o6 |! d0 M
一 掌握“學習曲線 享受終生學習 2 H+ G5 z& ~# W1 v, t; G+ X p' [0 H
什么叫做“學習曲線”——橫軸是時間,縱軸是能力。( R' r4 @" y0 [6 }2 _7 M
我相信我們在校的學習和工作的第一年一定會學到很多東西,但是我見到的很多人工作一年、十年、二十年是完全一樣的。我認為終生學習的人的學習曲線應該是沒有盡頭的。 : I o6 A9 D" n+ M0 @ 0 B0 P. [, E5 B) a u+ p有人在論壇上問,現在硅谷都在宣揚二三十歲創業、成功、成為明星的例子,有沒有人能夠給我舉一個四五十歲成功的例子。那么就有個人回復:“我在42歲創辦了Craiglist。”Craiglist是分類網站的鼻祖。我當時就懵了,我才36歲,我的人生才剛開始啊。' g- q! ]5 P4 v
在任何環境中我們都可以觀察,我認為在任何一個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終身學習者只能占1%。' L/ h5 o' Z3 [ L O7 g/ W
9 r4 M9 ]+ B: y+ o" o
我的結論是,由于你是一個終身學習者,你可以秒殺在任何一個領域里你的同儕。終身學習者是沒有極限的. 8 y- t- a/ {) _: v2 I$ X1 I" X我的另一個觀察分析是學習的方法有很多種。一般的學習方法是階段性的,就是學一會兒,休息一會兒,再學一會兒。我們傳統教育和我們推崇的人,他們通常是意志力非常堅強人。+ h- w6 A* p6 x$ q: F" p
4 I( ]( y# `3 _' a' c7 c
比如說我們要考試了,在一個星期之內從完全不懂到能夠考試,那么我們的學習曲線將會非常陡峭。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示范。 1 T" p* g: ~: F0 f8 b: p4 h5 t8 R: {. d9 |) l" v1 p
大多數認為自己不聰明的人來自于用一種錯誤的方法去學習。我經常遇到一些非常神奇的初學者,有人說“這本iOS書看了三天還沒有看完”,我想問的是這本是是三天能學會的嗎?比如你去爬珠峰掉下來了,然后你說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O$ N, c+ z4 X, m0 x5 ?0 q) ^0 d4 o/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