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我們僅僅是缺基礎的東西,其它都不缺, [打印本頁]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5-10-18 20:53
標題: 我們僅僅是缺基礎的東西,其它都不缺,
  剛才大家還在討論‘我們到底缺什么’這個話題,俺說,我們現階段,僅僅是缺基礎,其它任何東西都不缺,

  看似一個大型設備你玩不了,而那個東西‘到底是哪里你玩不了?’這個問題是沒人研究的,國內從來沒有人去細致研究一個東西‘到底哪里玩不了’,仿佛那就不是國人的事情了,

   俺跟人家說,一個東西,你理解基礎與基本概念了,其先進的‘修正’你不懂,最多是玩的水平稍微差些,不存在‘玩不了’的概念,所謂‘玩不了’實際是從根上面不懂那個東西,

    玩冶金,俺常給人家舉大型冷床的設計,有三傳動的,有雙傳動的,還有單傳動的,現在大家都是三傳動的了,這是歷史進步,大家都固定到‘坡米尼三傳動’了,假如你沒有這個條件,必須是單傳動的,怎么辦?人家回答俺,引進啊,引進不了,就算了唄,

    俺談‘基礎’實際各行各業都是如此,你有基礎了,即使沒有前人經驗,最多就是那東西玩的水平差些,但不至于‘玩不出’,

    其實談許多問題,都是個基礎研究,中國一直沒有辦法擺脫我們現在的模式,其實就是受困于兩點,其一就是一直圍繞土地打轉,所謂的工業,一直是一個‘山寨模式’,破除這兩點,中國的問題就都解決了,

   首先,土地是個兼并問題,必須兼并才有效率,兼并就有大地主,有地主了就一定會革命,數千年,周而復始,無法解決,

   而所謂的工業,就是拿個東西,三下五除二仿制了,不好用就丟了,再仿制別的,最終,仿制了一大堆東西,每個東西為什么不好用?100年來沒有解決,最終,所有的路走死了,年輕人走到再也沒有了出路,他們既不了解‘手工畫圖’,以后會‘不了解按鈕’,因為你不深究一個東西,就會不深究第二個東西,這是一個邏輯關系,

   人不可能選擇‘不知其一’而去追究‘深究其二’,哈哈,違反了邏輯,人類沒有那么發展的,

   俺以前講過,俺給人家處理過好多現場的技術問題,有些俺并不是那個專業的人士,但舉例說減速機,俺看到化工行業的進口膨脹機的減速機壞了,拆開,俺也立即知道發生什么了,因為那個東西怎么壞的,跟冶金行業減速機的損壞模式是一樣的,

    我們這些年,其實所丟失的就是基礎,或者說基本技能,沒有其它什么了,假如大家都對基礎把握的好,現在不可能蕭條
了,那是偽命題,

作者: 1600545011    時間: 2015-10-18 20:55
搶個首樓吧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5-10-18 21:03
教育和產業兩方面都有問題,而且在進入惡性循環。如果企業的效益不好,發不出高工資,人才就會跑光。沒有了人才,企業就只能抄襲。走這條路也就不需要什么基礎。

中國需要有人玩扭轉惡性循環。必須要有一批好企業去玩高端的東西,有好的效益,能提供好的待遇,留得住人才,這些人才又能夠玩高級的東西,高級的東西能夠產生高效益,高效益才能支持高工資。有這個良性循環就好了。
作者: 普通的玩家    時間: 2015-10-18 21:08
啊哈,剛在基礎板塊發了個小鼻子的螺紋基礎,不知道有多少人看
作者: hc2003    時間: 2015-10-18 21:11
社會浮躁,哪有那么多的人靜下來;
到處講效率,將速度,弄個人越來越浮躁
作者: ylan    時間: 2015-10-18 21:26
8爺你也說現在不能抱著一個東西一直玩,否則以國內的環境就沒有饅頭,但是不一直玩一個東西怎么能玩精?連您都承認你玩軸承,柴油機玩不過德國人,可能真的沒啥辦法了
作者: w91678    時間: 2015-10-18 21:28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作者: tashanzhiyu    時間: 2015-10-18 21:31
坐聽8爺講道!

作者: 木頭天堂    時間: 2015-10-18 21:57
跟著八爺走   不停學習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5-10-18 22:02
普通的玩家 發表于 2015-10-18 21:08
啊哈,剛在基礎板塊發了個小鼻子的螺紋基礎,不知道有多少人看

最近畫螺桿就要用到螺紋基礎,鋸齒牙、梯形牙、三角牙的受力分析與加工難易度之抉擇。

俺木有在社區下載,網搜就有Free download ,東京大 山本晃 著。
作者: growupart    時間: 2015-10-18 22:02
8爺,不知您郵箱換了沒有,給您發了郵件,有時間時麻煩您看下。
作者: davyhero4    時間: 2015-10-18 23:02
社會上的人一句“你在哪兒?”,多少錢少地位低的機械人不知該怎么回答;
國人不興這個,說到底還是和魯迅所說的國民性有關。
作者: 機床護罩    時間: 2015-10-19 08:07
大家都覺得我們只是缺錢,錢到位了什么都有了
作者: sdqps01    時間: 2015-10-19 08:29
8爺說的極是,其實基礎就在那里放著,視而不見罷了,基礎會阻礙急功近利,會制約向“錢”看,所以時間長了才發現丟了,丟了什么呢?
作者: 蕭森    時間: 2015-10-19 09:24
ylan 發表于 2015-10-18 21:26
8爺你也說現在不能抱著一個東西一直玩,否則以國內的環境就沒有饅頭,但是不一直玩一個東西怎么能玩精?連您 ...

機械設計手冊,我們產品的范疇,原理性的都講不清楚,含糊其詞;個人覺得沒有民國的好。
作者: 余存    時間: 2015-10-19 10:01
剛剛在非標公司實習的小菜鳥,八爺給點努力方向吧。順帶推薦點書什么的成不?
作者: 余存    時間: 2015-10-19 11:43
謝謝八爺,幸好我沒像其他朋友一樣把所有大學的書全扔了,專業的書都留了下來。等我回去再好好看看。
作者: 一朵嬌粉嫩的花    時間: 2015-10-19 13:12
上周六回學校參加畢業十年聚會

吃飯的時候和當時的班主任,現在的化工學院院長聊天,說我們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我說了兩點:1.沒有用高中的學習精神去學習基礎理論知識
                  2.我們沒有機會多參加一些工廠實習,哪怕每學期甚至是一學年到工廠去當一個月操作工
作者: zms9439    時間: 2015-10-19 13:28
當我們沉浸在形而上學的高度,欣喜之中,是不需要基礎的,呵呵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5-10-19 13:57
確實,現狀就是:地基都沒有打好,成天盡想著要蓋摩天大樓。
作者: 悟寧    時間: 2015-10-19 16:49
熊anh 發表于 2015-10-19 13:57
確實,現狀就是:地基都沒有打好,成天盡想著要蓋摩天大樓。

殊不知萬丈高樓也是平地起,
看書多學習
作者: 峰生水起    時間: 2015-10-19 17:16
受教了
作者: 核動力三輪車    時間: 2015-10-19 20:56
基礎太重要了,現在給同事講轉自轉起來軸心往哪里偏都困難,竟然有人以為就在軸承孔中心轉,說不信!我說程序編好了,可以從算法開始討論,還說不信。我說算出來的結果和商業軟件偏差5個點,他們就嘿嘿了。我編的動力學程序計算結果和商業軟件偏差還不到一個點,嘿嘿。我也知道偏差出在哪里,油墨邊界插值的問題。
作者: 汪simen    時間: 2015-10-20 11:03
關于基礎也是在論壇聽力8爺的教導后 才開始重視起來。
最近也自己定下來一個短中長期計劃,作為一個搞液壓的,現在感覺餅子越來越小,短期 學習PLC和電氣,電子,明年年初估計也看完幾本書了 就花點錢去西門子 參加培訓。中長期還是要 學習力學 數學 機器人,有一定基礎了就去kuka培訓,最后往機器人方向走 ,最不濟去外企做售前售后。低技術含量的行業越來越難過了。

作者: 杰852    時間: 2015-10-20 11:25
受教了
作者: dymeaststar    時間: 2015-10-20 14:28
說起基礎,那就要說到分析,說到分析,就要說到高數,說到高數,就要說到極限。
問題是現在大學有多少人,高數,極限,線性代數玩熟了?連講課老師都被自己繞進去了。
看人家寫的凸輪機構基礎理論,書一打開人家不給你講機構,先跟你講數學。
這些東西全丟了,那整個體系都崩潰了。
作者: 挺胸往前沖    時間: 2015-10-20 18:01
看8爺的貼,深有體會。曾經在日企工作,日籍技術顧問指著幾個工程師大吼:你們就是一些繪圖員,學徒,甚至連學徒都算不上!日本人設計會有設計計算,我們設計都是”估摸“”憑經驗“··········
    8爺對我們這些機械設計后輩有什么訓導?

作者: 獵人j    時間: 2015-10-20 21:05
基礎不夠,我現在深有體悟
作者: HUGONG    時間: 2015-10-20 21:36
本帖最后由 HUGONG 于 2015-10-20 21:42 編輯

八爺,俺很快要換窩了,婉拒了瑞士公司的邀請,去上海拼一下,做機加工精密部件和加工專用設備和自動線,面向機械公司加工,裝配的各種問題解決,上海這邊原來是日本生產廠的班底,我去了負責方案,整體設計,計算,生產,但愿可以賭的對



作者: 見怪不怪    時間: 2015-10-20 21:39
現在看到一些公司說他們用了新工藝、新方法。可是你要接觸了會發現他連基本的方法和工藝都沒有。我曾在國內一家非常出名的民企(集團公司)工作過,遇到過一件事:一君對龍門刨(橫梁帶銑頭)操作者說,你走刨刀的時候把銑刀同時用上,這樣效率更高。操作者是一位40多歲的老員工,一時沒理解,反映過來后說那不同步呀。此君走開,那時此君的職務是公司高級工藝工程師。大概兩年后,又是此君再看到一位鏜工在用白鋼刀靠平面,問轉數是多少,回答60多轉,此君說轉數低,影響效率,操作者問用多少,得一百多才行。操作者(干了近30年的鏜工)于是把轉數提一百多,剛上刀就發出非常大的聲音,不能正常加工。此時此君以是公司工藝所所長。我并不想貶低誰,我的意思是說現在的基礎工藝水平以到了非常匱乏的時候。人才的缺少以嚴重影響了機械(尤其是制造工藝方面)的發展,也同時影響了以人才吸引、選拔人才。
作者: 太多遺憾    時間: 2015-10-22 13:05
贊同這個觀點  缺的是基礎  更缺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基礎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有幾人能做到
作者: zxue2015    時間: 2015-10-23 10:04

作者: wspb1989    時間: 2015-10-23 10:27
受教了,基礎、基礎,夯實基礎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