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為什么國產貼片機一直發展不起來?前后N多家進入過 [打印本頁]

作者: 機械者kj    時間: 2015-10-13 15:00
標題: 為什么國產貼片機一直發展不起來?前后N多家進入過
國產貼片機一直發展不起來,據說前前后后N多家進入這一領域均無戰績。是為什么呢?是機械設計本身遇到問題、軟件問題、還是成本問題、或者是核心部件。請各大俠指教。
作者: 祥云飛魚    時間: 2015-10-13 15:30
穩定型不行   沒有長期下大力氣研究這個。   以前去小鬼子一公司  去參觀別人每個重要的零部件都有精度表  各種參數, 裝配以后每臺機器資料存檔, 定期做一個 機器質量反饋 ,就這樣 運到國內來 都有問題, 你想想吧! 做好一臺穩定好用的 高端設備 不是這么容易的,國內喜歡COPY結構,其實  裝配工藝,零部件檢驗  也是要COPY的。
作者: 一展刀鋒    時間: 2015-10-13 15:32
SMT 設備在電子行業是挺高端的設備的,基本都有國外巨頭把持
! k; a5 l$ J0 |& H; V就那個貼片的響應速度,靠國內的軟硬件能做到就有鬼了。+ D5 v# j) l% e# Y
# \/ q/ C0 _" e! J1 P, x
只是從旁觀者角度隨便說說
作者: hoverin    時間: 2015-10-13 15:52
速度挺快的,步進電機估計不行,要交流伺服
作者: 花無百日紅    時間: 2015-10-13 16:10
fpc行業嗎?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5-10-13 16:36
國產貼片機有很多方面的問題,上面說了,穩定性是關鍵門檻,這個東西看上去能工作,但是貼的不準,立碑多,廢品率高,返工要人命。; F1 _6 G9 ]7 q/ s/ Y
現在的大批量PCB,FPC都是越來越精細,元器件越來越小,腿越來越多,一點不能將就,不能湊合。之前只有日本搞得好,后來韓國三洋也追上來了。6 h( l, n0 L; w# E. K, V
! J" y) Z8 w- J/ g; r
而國內呢,開始大量搞日韓的二手貼片機,翻新出售,還獲得日韓的代理權,他們還專門提供技術支持和零部件服務,在珠海有很多代理商。+ ^, O5 [  L+ d( R% @; ~# H" Y5 g
另外一個方面,雖然大規模搞不了,于是國內就開始玩桌面。大家可以在taobao看一看,零售價2-3萬,適合低密度,低技術水平的小工廠,可以替代部分女工。+ h3 s" t( J5 M

作者: 機械者kj    時間: 2015-10-13 16:46
這么龐大一塊市場,沒有中國的產品,真是心疼。樓上所說的裝配工藝與品質控制應該不是難點,我差想是不是關鍵零部件可用壽命的問題?
作者: hanliu5241    時間: 2015-10-13 17:36
不是這個問題。好多東西都是可以用數據算出來的。類似的軟件也有,只是外國限制了出口國內沒有。舉個列子吧,母機磨床我們國內大概要求2μ算高要求了。不是我們做不出來零點幾個μ而且我們相關的測量工具都沒有,你怎么入手。懂我意思了嗎。不是我們做得不好,我們好多工程師都想爭口氣,可惜好多配套的東西缺的很多。就像航天和航空不是一個概念,朝鮮可以搞航天,但是他搞不了航空,這是工業基礎所決定的
作者: WUHANLIST    時間: 2015-10-13 18:08
本帖最后由 WUHANLIST 于 2015-10-14 17:25 編輯 & l: j8 M0 v7 y  m( u) |
9 h/ v+ W1 b2 S$ U! I3 ?
正在體驗SMT這一行業。大小展會參觀過幾次。感覺差距太大了。說個笑話,一賣自動化的朋友,看一款貼片機,不知是什么品牌,但看一眼就說不是國產的,因為國內絕沒有這么好的做工。
5 B1 ^4 s' T# z% U! U6 m  u% V4 H高端貼片機都被國外品牌占有了。市場上到處都是二手貼片機,也打壓了國產貼片機的發展。2 ?# M9 r1 \) x- I: t/ i! ?
主要難點,我覺得有兩點國內做不好。一個是貼片頭,一個是控制算法。# K8 d) C" E  Y, M( J& p
高速高精度的旋轉式貼片頭國內廠家沒有一家推出。二手市場上,這種貼片頭有很多。不少公司是做二手貼片機倒賣和維修的,弄出來山寨,按說模型是很容易仿制出來的,不知道為什么沒人嘗試。希望有國人在研發,只是沒有展示。國內基本上是直列式的多吸嘴結構。水平最差的就是弄個桌面型SMT,看著象玩具或是教學演試機,竟然還有市場。不可思議。稍好的有單臂,有6組或更多直列式吸嘴,固定間距,可單獨或分組調整角度的,仿國外早期產品,貼片速度一般。再好一點的,有雙臂結構,多一個貼片頭,貼片速度也一般。當然國人另辟小徑,針對LED行業,開發了不要求貼片精度,同吸同貼的搬運機。做這款機的廠家倒不少。好象一年的銷量倒不錯。. s9 o# P1 n; ?( O' f1 S
另一個是控制算法,路徑優化,工藝程序,國人估計沒人研究到位。如果不談貼片精度,單純地讓某個軸有足夠的速度和加速度,這倒是件很容易做到的事。但是如何來計算和分配最優貼片路徑,分配貼片順序,處理各種貼片異常,管理貼片生產,看了這么多國產貼片機,好象沒有一家能把這些作為賣點來推介的。2 C5 M7 i! P5 K
朋友正在開發這類設備,接觸這一行有一定時日,還沒有摸到頭腦,工藝不明白,控制方法不知道,結構就無法做到最優化。最多是做了個搬運機械手罷了。
+ O) n$ d# h  U4 |& _難!難!難!
作者: 小花0324    時間: 2015-10-13 18:43
我第一份工作就是做AI插件機的維護,在我旁邊車間就是SMT線,好像是新加坡產的!好幾年了,也忘記差不多了!印象只記得他們進車間都要換衣服,帶防塵罩,包括鞋子,頭發!所以,每次經過他們的試衣間就有種味道,腳氣味!
作者: 機械者kj    時間: 2015-10-13 21:17
hanliu5241 發表于 2015-10-13 17:36 4 ^4 r$ W1 w% j' n9 b) N
不是這個問題。好多東西都是可以用數據算出來的。類似的軟件也有,只是外國限制了出口國內沒有。舉個列子吧 ...

6 [# E) g6 ]9 u我也是個非常希能夠實現產業報國的人,但自身能力及生活現狀一直未能做出什么成績。
作者: hanliu5241    時間: 2015-10-13 21:25
共同努力吧,只要有想法
作者: 木子12    時間: 2015-10-14 09:02
喜歡抄結構,抄軟件,但是沒抄明白,還記得上次看展會,一臺國產貼片機一動,整個桌子都晃。
作者: 漁家郎    時間: 2015-10-14 15:09
貼片機還是以日本品牌居多,之前德國西門子的已經賣給香港一家公司,日本品牌性價比高,美國環球國內市場占有率也低,像松下的BM系列據說早期也是從GE挖的整個團隊。提到快速響應,松下的貼片機都是用的三菱的伺服電機和驅動器,也就在印刷機上用自己的電機和驅動器。日企抱團發展,氣動元件都是用SMC的,設計到精密定位光柵和3D,大面積2D相機,國內肯定沒有生產廠家。FUJI做的很不錯,也是和松下死磕的節奏,當然兩家設計理念不同,各有千秋吧!
作者: ww112358134711    時間: 2015-10-14 16:00
講個故事,認識一家做貼片機的公司,幾乎全程看著這家公司如何從頂峰走到公司幾乎破產的地步。這是一家由幾個海歸和一些國內高端人才組成的團隊,創業初期信心滿滿,效率極高,很快研發出第一代產品,性能直追行業龍頭。初次在展會中亮相馬上吸引不少訂單,甚至有人想出數億收購。而在這個時候還只是第一代產品,性能達到了,但穩定性還沒達到,但是,此時矛盾出現了。創始人開始要求分錢了,分股份了,從此就一直吵不開了,居然沒有人把精力放在解決產品穩定性上了。結果貨一臺一臺地出,又一臺一臺被退回來,創始人出走,新人來了一批又一批。而此時其他競爭者已經悄悄把產品做出來并且占用了市場了。這家公司不得不換產品找出路了。但是從此就不行了,硬是把自己給作死了。所以不是能力不行,而缺少能沉淀的人啊。
作者: 撒網頂    時間: 2015-10-15 10:52
通用型貼片機要求超高速度下還要有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對材料,電路和數學算法都是極高的要求,中國人應該還沒有實力做有競爭力的通用貼片機,建議不如做一些歐美或日本人看不上眼的速度要求沒那么高的異形定制貼片機,把貼片精度做上去。
作者: gaohengrui    時間: 2016-3-2 21:48
速度 精度都是門檻
作者: 長江漂流    時間: 2016-3-26 13:30
能沉下心來做研發的人很少,如果像臺灣公司的技術員一樣,將1臺機拆裝幾十遍甚至上百遍再組裝起來,有這樣的研究精神的人也很少,如果有也會點有收獲,只是敢于燒錢投入的公司也不多,現在的資金都是求快錢的。
8 D7 K  ?  P! a0 i# U# ~; K
作者: 我是蝎子我怕誰    時間: 2016-11-9 22:20
我一朋友買了深圳榮什么的國產貼片機,不出半年就當廢鐵賣了。后來買了臺進口機。
作者: 陳全    時間: 2016-12-4 16:00
貼片機行業是挺難的,就國內現有技術需要達到那種精度還是存在一點差距的,不過一旦國人能渉入這個領域,那么這個行業離死也就不遠了吧
作者: 西門吹牛xw    時間: 2016-12-4 20:04
都喜歡照貓畫虎,學不到精髓,不投入研發費用
作者: 挺胸往前沖    時間: 2017-7-28 09:10
我老表買了幾臺索尼的二手貼片機,轉塔式貼裝頭,中途維修我看過吸頭的一個零件,那精度和耐磨性,不是一般的好
作者: 漢克三維steven    時間: 2017-7-28 12:34
不知道啊~
作者: king528    時間: 2017-11-10 13:17
祥云飛魚 發表于 2015-10-13 15:30
) c! k' \8 V! O/ Z5 m( I8 Y穩定型不行   沒有長期下大力氣研究這個。   以前去小鬼子一公司  去參觀別人每個重要的零部件都有精度表   ...

- ?4 n# i# ~$ c嗯,說的很對,國內加工與裝配有待提高
5 \3 |  u7 A  ?& D  H; m* H: ?
作者: fu1142297317    時間: 2017-11-23 17:01
可以啊
7 L+ J: q% q" S8 E
$ e2 I" M/ S- G0 u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