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感受19:與日本留學生的交談 [打印本頁]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5-10-8 00:56
標題: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感受19:與日本留學生的交談
8 p5 d  |7 U2 z) W
Introduce
' l6 t  Z' I/ d5 J0 A- Z+ G- D! B2015年5月,我們公司在上海參加了一個行業里的機械設備展覽會。
0 u# @+ `1 w: D$ t5 b" p展出期間,遇到一名在上海讀書的日本人留學生,1 J9 E6 {3 w$ a; }7 |
我們聊了幾句,現將談話的內容整理一下放在這里。
: b& P' h* Z- {' _, D% oby 子子 @ cmiw
# x4 i0 I7 Y4 {Caption 1.
) u6 Q3 P! I; U% y這次展覽會,是中國國內D行業的機械設備展覽會。
9 ]4 X/ e7 F6 i0 O# w- D4 {1 }' A' A0 M然后日本的D行業協會,在這里租了一個9平方米的展區。8 O+ a: `. m( n$ X& L3 D' \- k! b
一方面宣傳日本D協主辦的機械設備展覽會,7月份在東京召開。
) Q. B/ i6 B/ |3 l% r2 _& ^' q一方面,日本D協找了他們協會里的6家日本企業,也在這個展區里面展覽。5 x& Q7 T8 h9 W5 ^
每家企業出一兩個人,貼一張海報,放一些樣本材料,宣傳自己公司的產品。
# k0 z# D7 I1 @" }by 子子 @ cmiw" k4 h2 L. q+ M; W+ l
展會第一天,我們來到展區。
1 L) E, z- p: c; X4 H/ x每家公司一兩個人,加上日本D協的擔當者,大概有十多個人,# _" J0 l' W) t# X  t
展區里面站不下,就都在展區外面附近的通路上站著。
9 ?) X" ~8 J# w" n% E0 B沒有自我介紹,所以我只能是看哪個人像是展區里的人,上前打招呼交換名片。
- s2 ~8 ?, W; D) ^; W展區里偶爾有客人過來看,沒有客人的時候,我們就在外面站著,偶爾搭話閑聊。" _3 `% t+ S2 U, a5 C$ z
by 子子 @ cmiw/ L1 D) w. b0 ?
十點多鐘我看到有一個小伙子走到我們展區附近,白襯衫黑西服,站得筆直,
  c; A/ Y# [; z& x' y5 Y1 Z頭發蓬起來,眼睛炯炯有神,舉手投足比較得體,他有和日本D協的人進行交談。+ Z7 v% o: X! e* R
我以為是來推銷東西的,后來注意到他站在我們展區附近沒有走,并偶爾和日企的人交談。
3 @3 J& F' f, T過了一會兒,我沒什么事情做,就上去和他搭話,聊了起來。" a! L$ `5 ~7 A- t- j. _& A
by 子子 @ cmiw7 O  E- P' o! @- f4 g' O
互相打招呼之后,我得知他是日本人,名字是S,到上海來留學,就讀于F大學。' L  q# c  L- s6 q" L$ ]
這次是D協會為了方便日本企業的人來展出,把他找來作翻譯的,他中文還好。! R, ~) `2 ?7 V% C7 \: d! [
S君的談吐有著日本人的內斂與拘謹,我和他交談,他也沒有感到厭倦的意思,, Y5 |9 K8 a0 M
他在日本某著名大學文科專業讀本科畢業,然后到中國來讀書,還沒有參加過工作,
* b* C9 }: l! w4 y, w8 @他的談話中也表現出一點尊重與謙遜,于是我覺得,倚老賣老的嘚瑟機會又來了。/ d7 e) [$ X7 |% I0 t5 r
by 子子 @ cmiw
. D0 y+ r9 R- J0 w" RCaption 2.
& \. w6 K3 m9 F# p  [一開始與S桑聊天,我們聊一般的話題,
$ p. c' U+ a. s, `0 Y: Y* U家住哪里,那附近有什么,有什么興趣愛好,等等。
& G3 n% Y) \( s5 O. P: f5 H聊得差不多了,我對S桑說:
; i5 U0 r) }) p4 V8 n$ U4 X( l即使是參加展出這樣的平常事情,也是有很多東西,可以去注意,可以去學習的。$ a' ]0 E8 e0 [0 F3 s
他說,那么請問可以舉個例子么。
- W/ [, y8 I% A! Z& f% b我說你會做PPT么,有些事情在做PPT時是要注意的。
& T& S- B1 U  v$ Q3 q比如說,你看這里墻上貼了一共有6張海報,
5 B5 `: G7 [) n2 d2 K& t" d. [! D但是,只有我們公司的海報,把公司的中文名稱顯著表示出來了。. J) `4 l' Z. [; s1 ]! P
他看了一下,說是的。
4 H; u. M5 }+ U: T  ]; p6 o: Z事實上,我們公司的海報是我做的,我注意到這一點才用心制作的,于是趕緊向他介紹一下。
2 c5 q. G. ?* L5 {+ b
2 E$ A. Z  W1 C1 c$ x我說,你看其他的公司,有的是用英文名稱,有的是直接用日文的名稱,那么海報給客人留下的印象就會降低,也就是說宣傳效果下降。如果寫中文的公司名,那么中國的客人即使掃過一眼也會留下一點印象,比如其中的某某公司,其實是一個著名的大手公司,但是他們只寫了英文簡寫兩個字母,我都不知道是什么公司,這其實是一種浪費。他表示同意。5 O/ @6 |5 V. L0 y% E
我對他說,日本在技術上有先進的地方,以往也是有著注意細節的傳統,但是現在的日本在有些地方的細節上做得不如以前了。在這次做海報上也會表現出,有考慮不夠的地方。你將來也會走入企業,如果你注意這些地方,比如在做PPT的時候去考慮哪些信息是需要突出傳達給觀眾的,然后把它們突出表示出來,那么PPT的展示效果就會好一些。你在工作中就會有受益的可能性。他說是的。
2 O' `" U0 J/ a) F/ t: G( J% Hby 子子 @ cmiw, e( H& n; ^5 X( I
    這里面除了“注意到or注意不到”以外,還有一個理論就是“自己熟知的事情,認為對方也知道,往往就會有不理想的結果。”每個公司的員工,對自己公司的名稱已經是非常熟悉,熟悉到不認為會去需要強調,所以也就導致不去特意突出顯示自己的公司名稱。例如,在參加行業里的發表會的時候,都會看到有各個廠家放映PPT在前面講演。但是問題是,很多PPT只在首頁寫出自己的公司名稱,而在里面各個頁面沒有寫公司名,那么下面的聽眾,聽到講演途中的時候,單純看PPT就沒法知道是哪家公司了,宣傳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你明白這個意思吧。S君說,明白了。我接著說,這個理論的另一個表現是,在日本企業里,一些老手給新人傳授技術的時候,也會有類似的弊端。往往自己熟知的東西,在給新人講解技術知識點的時候,不是按照一二三四五的遞進順序,而是跳過一二,直接從三開始講三四五,這樣新人沒有前面的鋪墊,就有可能會聽不明白。這樣的事情我看到過一些,所以會比較在意。有好的知識傳承不下去,同時新人也沒法掌握知識點來干活,這其實也是一種浪費。他說是的。
5 g! ~8 q- b7 w* W! l/ Q0 eby 子子 @ cmiw
1 R: t' B2 i$ ?2 k. \( m( _- K2 N    我對S君說,我在去日本之前會讀過一些雜志,里面說日本的企業管理很了不起,來到日本之后我經歷過三家企業,看到日本企業中優秀的一方面,同時也觀察到日本企業文化也有不夠理想的地方。他問,比如說呢?! F9 E+ `& @$ T+ G/ a
    我說,現在能夠想起來的一個典型就是“叱責文化”(日語okori-bunka)。比如說,前輩對后輩會有叱責的事情,比如做事情出現問題后會有一些叱責的話語,例如“這個你都不知道么”“你是怎么想的”“那不是理所當然的么”。這個東西比較復雜,在這里想說的一點是在“確認”時會發生的情況。在日本的企業文化中,有一個眾所周知的是“菠菜文化”,這個你知道吧,S君說知道。(日語里“菠菜”的讀音和“報連相”是一樣的,日本企業里有“報連相”的口號,具體就是“報告,聯絡,相談”,企業告訴員工要做好“報連相”。)那么,一方面,這些行為是企業活動中所需要做好的;另一方面,稱之為口號,就意味著這些事情沒有被徹底做到位,所以才需要經常去宣傳去提醒。那么這些事情為什么沒有被做到位呢,這里有一個被考慮的原因就是:做這些事情會有受叱責的恐懼,所以才沒有被徹底做好。恐懼指的是什么呢,是指提問者的恐懼。所謂“報告,聯絡,相談”,它的談話內容都是有提問的,那么提問之后一般會有兩種結果,正確或者錯誤,現在的問題是,正確或者錯誤的時候,都會有被叱責的可能性。比如說如下幾種情況。
7 z  t) y, K- M7 L3 M3 @$ h
! c( h# [' ]1 d0 i1 ~0 O一種情況,一個員工向上級確認“某處的材質是SS400吧”,實際上材質是SS400。& x0 X/ p! j) N" l6 w- u- Z! x: Y
上級有可能會反詰:“那地方用什么材質你不知道么?”. _8 H. t; v% X: }
或者“那是理所當然的吧,總不能用45號鋼吧”
  q/ c* @1 z5 d+ ^( B9 C; H" r另一種情況,一個員工向上級確認“某處的材質是不是S45C”,實際上材質是SS400。* V# a/ D* N- l( W8 p( h
上級有可能會叱責:“你為什么那么認為呢”“那地方有磨損么?45號鋼要多花多少錢?”
. e. {* {+ h+ L  P這就是說,無論問得對與錯都會被叱責。1 k! {7 D3 p, w/ `% T- v9 s9 }2 {0 M0 o
; ?5 K7 @$ o0 L# B3 Y2 H
還有就是,提問之后,上司知道有其他原因,于是反詰:  z' V$ @1 g, E  X
“那個地方客戶已經提出要求用45號鋼了,你用SS400能行么?”
0 W6 t( U9 E5 @( S或者是“去年某設備上那里出過問題后來改為45號鋼了,你還用SS400能行么”,
9 ]9 I& Y% C+ l& |/ |" T4 C% ]) J就是說,上級利用自己擁有的多量信息來叱責下屬,下屬不知道相關信息,卻只能挨說。0 B7 Y7 Z6 h- P* r4 S, r
還有就是,用SS400可能會強度不夠,用S45C可能會價高并且熱處理交貨期長。: m- W; F6 ]0 ]6 N8 h
在提問者不知道上司意圖的時候,兩個方面你問哪一邊都會自信不足,都有會被叱責的可能性。# I: l: F7 E4 ^8 O1 B3 [9 u: e
. O) w) V6 a7 k" X
所以有時員工擔心挨罵或者覺得麻煩,就會去拖延確認,去回避確認,
; y/ Y6 i8 V9 m+ n  ~% ]* R5 P結果就是因為缺乏確認而導致發生問題。, ?% f1 T9 b4 X4 i
S君聽到之后,說原來如此,日本企業會有okori-bunka。# z/ V$ q3 J1 j2 k4 O/ F
by 子子 @ cmiw
5 d/ |* o4 ^( F$ h# B    我說這個叱責文化也不是所有公司里都有。我在日本就職的第一家公司是松下精工,他說PANASONIC,我說對,是的。那里還好,上司下屬之間會很和藹,那時候我做錯事情也會被教育,但是自己也能夠納得,覺得是應該的。我就職的第二家公司規模稍微小一些,里面就會有一些訓斥的事情發生。他說能在松下公司工作豈不是很好,我說我當時是派遣社員所以我并不是很好,他說派遣社員工資會很高么,我說不會。有一類派遣社員是技術水平較高工資較高的,另一種派遣社員就是一般的技術者那么工資就是一般的,我當時剛畢業,屬于后者。關鍵是在松下公司的第二年里,我的工作內容是一般操作,做實驗和讀數據之類的事情。S君插話說,做那些事情對自己沒有提高,沒有貼在身上的東西,所以你就轉職了是么。我說是的,這也正是我想說的。
5 y9 t# k1 H3 J' _    正在聊天時,那邊有人來拜訪日本D協的人,于是我停止了與S君的談話,看那邊的來人是不是日本人,是否需要翻譯,如果需要的話我會讓S君過去。結果那邊有開始交談,就不必過去了。我對他說,D協會那里有人過來的時候,你最好是到他們附近去看一下,去看一下是否需要幫助,畢竟對方是付錢讓你來工作的,所以要表現出工作的態度,需要做出心向著工作的姿勢,這個“心向”很重要。他說好的。
. b7 E3 o, N6 gby 子子 @ cmiw
+ T; r0 q& a0 A; ~7 M; o% Y& o    我對S君說,在公司里做事情,另一個被需要的能力是“去說明事物,用易于明白的方式”。比如說前面說過那個一二三四五,也是說明事物的能力問題,有的人描述事物會使別人在較短時間內明白,有些人則做不好,這個能力也是重要的。比如說,你名字的第一個字,這個字在中文里是沒有或者說不常用的,那么你在打電話時需要報自己名字的時候,你是怎么辦的呢?S君說,我一般是用同音字代替,另外如果是我要訂飯店座位,那么我說我的名字叫大偉,大小的大,偉大的偉,這樣也很方便。我覺得很有趣。9 \5 b5 C# s1 l4 ?
by 子子 @ cmiw
. S( v' W8 g; ~, q    他問我漢語里“研磨”“拋光”等單詞的意思,我給他解釋。他問我micrometer的中文說法,我告訴他是“微米”,符號是μm,是一毫米的千分之一,他都用筆記下來了,態度很認真。他手邊有一個本夾子,上面夾著一些打印的材料,記錄的內容就寫在那上面。我征求他同意之后看了一下,原來是D行業的相關知識。也就是說,他過來展會做翻譯,不是不做準備就來的,他在來之前,有在百度搜索D加工的相關資料,把一些知識的網頁打印出來,然后對其中不熟悉的漢字標注拼音,A4的紙,文字有二三十行,每行都有兩三個漢字或單詞他標注了拼音。另一方面,他向我提問的問題,我回答后他都會認真地去記錄,努力地寫下來。當時我很感慨,征求同意后把他的頁面拍照下來了,可惜后來照片紛失了,不然可以放在這里。所謂日本人的認真與細致,就是體現在這些方面,這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如果沒有參加這個展會,就會平淡地過留學生活;那么來參加這個展會,他不是來隨便玩玩轉轉,而是借此機會搜集信息并豐富自己的詞匯量,他向我詢問的問題,不是問完答完聽完就完事了,而是會記錄下來,把知識粘貼在他自己的身上,并且表現出謙虛與認真,使我可以繼續給他講一些東西。他就是這樣利用每一個“契機”去一點一滴地去吸收,使自己去PLUS,才能使今后的路更好走一些。這些也是我在留學過程中學習到的,知識以外的approach method,所以我也是很有同感。& }. b: i$ ^1 _4 t5 y. }/ x; r
by 子子 @ cmiw2 ~, a( y  L" [4 t6 |- n
Caption 3.6 E7 ]' N+ `* d! ~
    第一天展會結束之后,晚上我想起來這個努力的留學生,對于努力的孩子是值得給他一點獎勵的。我記得在展會上看到有一家日本企業其總部是奈良縣的,于是我想給他出一道練習題,讓他去找一家山梨縣的企業,也就是FUNAC,世界聞名的機器人公司。我的意思是,一方面是讓他去練習搭話的能力這也是社會人的基本能力之一,一方面是讓他練習中文的對話,另外也會因此而記住這個公司名稱,這個有名的公司他記住的話以后作為雜談的知識點也會是有用的。作為教育的一個環節,我是要安排回饋的,所以我準備了一支圓珠筆作為獎品。圓珠筆是一支尾部可以按壓的三用筆,有黑色圓珠筆紅色圓珠筆還有自動鉛筆,寫起來很順暢所以我比較喜歡,另外在中國商店里我很難遇到這種帶有自動鉛筆的圓珠筆,所以我特意在日本買了幾支這種筆。
2 ]0 t9 \' K% Z8 j& S  J; N' ~by 子子 @ cmiw
  V( X( c' W& e. _. [( v    展會第二天,上午我看客人不多的時候,我給S君說明了這個練習題,讓他去找山梨縣的公司,我說這邊如果有需要翻譯的事情我可以替你翻譯一下,你去轉轉找找吧,時間限制是10分鐘。他轉了五分鐘就回來了,說找不到。我覺得稍微有點失望,我問他有沒有去各公司展臺去問,他說有去,去那些看起來像日本公司的展臺問過,不過展臺的人也不知道公司總部在日本的什么地方,我聽了之后也就作罷了。后來我決定自己去問問試試,到了FANUC的前臺一問,他們都是中國分公司的人員,他們也確實不知道公司總部在日本的哪個縣,這么說來那個留學生找不到也是無可厚非的,這事就先這么過去了。; `6 R% y- M7 X2 A* d
by 子子 @ cmiw
: A$ I1 ]! l% m) R7 I    我與S君繼續交談,我說這次展覽,這兩天來到日本D協展區的中國客人,很多都會詢問日本D協在中國的辦事處是哪里,這說明日本D協應該找個在中國的渠道,他說,是不是日語里的“窗口”,我說對,是這個意思,即使有中國企業想參加日本D協舉辦的展覽會,那么中國企業也要有一個容易報名的地方才好。比如說,日本D協舉辦的展覽會,里面有八家來自臺灣的企業,是臺灣D行業協會去宣傳組織,帶著臺灣企業來參展的。但是D協會的展覽會,在中國卻并沒有這個宣傳和接受報名的窗口,事實上日本D協展覽會的展位費用也并不貴,而且是國際展會。但是因為在中國大陸地區缺乏渠道,所以大陸地區很少有企業會去參展,只有一家公司報名參加,這就有點浪費了。然后S君說,這樣的事情,跟日本D協的人說,會不會是不會聽呢。我說是的,今天我和日本D協說了一次,他們沒怎么理解。在企業里的人,有時候頭腦會是很“硬”,下層的聲音無法順利反映到達上層。作為我們,只能是想巧妙辦法去努力盡量地傳達。# b+ G3 D6 L: O1 o6 \9 L- A& N% o$ ]
by 子子 @ cmiw
! D: u1 a) r! i( M    S君說,他也覺得日本D協有做得不夠的地方。這次他來展會,是日本D協去找展會的商務中心,然后商務中心找到翻譯公司,翻譯公司再找他來的,但是商務中心和翻譯公司對于他的任務安排并沒有傳達好。他來到展會,具體做什么事他也不是很清楚,來了之后向日本D協的人詢問才猜測出做什么事情。另外展會一共三天半,S君是做三天還是做四天,也沒有收到明確的告知。甚至關于工資也不是很明確,他是直接被翻譯公司短期雇用,應該只和翻譯公司詢問工資,而翻譯公司讓他直接問日本D協,這實際是很不好的事情。還有午飯費用誰來負擔,S君也不知道,他問翻譯公司,翻譯公司讓他直接問日本D協,而這個事向這最終客戶是不好開口問的,這些都沒有明確,他有些困惑。
! C+ ~  x; U% u# u+ n3 q4 i- ]& @1 s% W5 `
    聽了他的談話,我說,翻譯公司,商務中心,日本D協,這三者,都是只做了自己最小限度的工作,把人叫來就不管了。這些事情,一方面是去預想工作內容,一方面是去傳達工作內容,這兩點他們都做得有不夠的地方。這還是昨天的話,人們對自己熟知的東西,有時候就覺得對方也會明白,所以就覺得沒必要說太多。當一個事情從一方傳達給另一方的時候,如果只是一般地說說,那么到了被傳達者那里,往往就會只剩下80%。我說到這里,S君插話說,那么再傳達一次就只剩60%是么,我笑笑說是的。同時另一方面,除了對他們的抱怨以外,我們自己能做的事情是:在自己遇到類似的安排工作的事情時,要想辦法去充分地傳達事情,避免自己也出現這樣的情況,而導致耽誤事情。另外,將來如果自己有機會成為安排工作的一方,那么要對工作去進行盡可能多的預想。人不是神所以不能全部預想周到,但是事先能想到的越多,就越容易把工作做得理想。你以后做事情的時候注意不要變成那樣就好。0 n: a5 D' q6 K" U3 Q
by 子子 @ cmiw
6 o) ?/ z- \6 [2 {5 i' z    S君問我,如果成為銷售人員在中國做事,那么應該怎樣去說話,只是附和對方或不說話是否可以,我說做銷售人員應該要有多說的能力,要引出對方的話,或者自己做出話題,避免冷場的發生。另外就是在中國做銷售是要喝酒的,不過注意不要勉強。
& ]2 G( k+ E$ q. X& Yby 子子 @ cmiw
6 {: G( N1 g+ W8 y    我想起了我在留學時會有一些中國留學生的朋友,于是我也問S君,問他在上海留學,會不會有很多日本人朋友。他說,恰恰相反,他在這邊平時的朋友基本都是中國人,他每天和朋友交流聊天都是說中文,反而是這次展會,使他遇到了日本人,可以久違地說一些日語。我比較接受這種和式joke,笑得很開心。
; ^- m+ ?0 z! R5 R$ V% n, [! H0 iby 子子 @ cmiw+ B, j8 B: S) N" k/ p' B
    然后我問他,與中國朋友聊天時有沒有什么留意(日語kininaru)的地方。他說,中國朋友說話,往往會一個勁兒地說,把自己的主張不停地說。我說,確實是有這個傾向,日本人在談話時會注意“相槌”(日語ayitsuti),這是一種較好的談話習慣,一方說話時,另一方會有較好的配合。所謂交流的“交”字,意味著“相互”的關系,在談話時不能只一味地說自己的話。一方面,自己的話說差不多了,應該把話頭也轉給對方;另一方面,對于對方的話,要予以附和及承接,使對方的話語可以繼續進行下去。這樣才能把談話內容變得更豐富充實一些。提高交流的效率與效果。
' Q' _& b2 ~; a# [( k  M: A6 }by 子子 @ cmiw" J5 M1 T( s5 R" V
    我說,在中國人的團隊里,有時會有團隊意識不夠的情況,比如說會有“互相去使對方降低”(日語kenashiawu)的傾向,通過使對方降低,來使自己有輕微的滿足感,但實際上,自己并沒有實質性的PLUS,這其實并不是一個很好的狀態。而在日本企業里,則會傾向于在一定范圍內互相協力互相交流,這樣會稍微好一些。中國以這種企業文化,加上一些做事amayi的地方,如果與日本企業競爭,那么取勝或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9 h, H% n8 ]3 ^! U" Z1 Yby 子子 @ cmiw; C. Q% f+ s$ W6 w2 p& L, ^
Caption 4.& ^6 v1 `6 T" g( S( b- g' q
    到了午休時間,S君打電話給展會的商務中心,得知商務中心會給他提供免費的飯票。于是我和他到商務中心辦公室,取飯票,然后一起去展廳旁邊指定的餐廳去吃飯。在餐廳里取飯柜臺前面排著幾列隊伍,我們也找了一個隊伍在那里排著,但是等了一會兒發現隊伍根本就沒有向前移動。后來聽說可能是廚房里沒有米飯了,所以前面根本沒人打到飯,都是在那里干等著,后面的人就在那里傻等著。S君對我說,廚房里應該里有一個人負責看米飯和菜的進度,然后提早安排。我說是的,這就是所謂的“管理”,日語里“管理”這個單詞的含義是“要有人定期去看,看是否按照正軌運行,去預想,是否將會有偏離正規狀態的可能性,并提前采取措施”,日語里的“工程管理”“納期管理”都是這個意思。而在中文里提到“管理”,以前我只能想到的是去“管人”“讓人去做事”;后來在日本企業里呆了好久,我才明白這個詞語含義的細微區別。我們在隊伍里傻傻地等了好久,仍然沒有米飯過來,于是我們決定不排隊了,他手里領的展會飯票也就不能用了。我們去吃麥當勞,展廳里的麥當勞有點小貴,我說我來請客吧。他說,這樣好么。我說,在日本我剛進公司的時候,也是會受到前輩的請客的,所以你不必在意。后來我又說,你可以來“聽”我說的話,就從這一點來說,我請你吃飯也是感覺好的。% p9 G" t# ~: E! J. w8 E0 `6 f& o" ~
by 子子 @ cmiw
3 t  U, r2 C* R! L: T* m2 \$ ~    S君對我說,他感覺在中國的文化環境里,前輩后輩的關系并不是那么明顯。而在日本社會則是很重視的。比如說,子子是前輩,我是后輩,和我在同一個部門里工作,但是我會好多門語言,比子子前輩還能干,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中國人的前輩后輩,就有可能后輩會去揶揄前輩,你憑什么拿工資比我高;而日本人的情況下,則會后輩單純地聽從前輩,不去想別的事情。我說是的,基本差不多,日本式的稍微好一些。聽從于上級,可以學到更多東西,一點也不壞。而如果對上級去 瞧不起而沖撞(日語sakarawu),那么事情就會有做不好的地方,上司有好事也不會想著自己,上司有可教可不教得知識也就不教了,然后自己也不會學到東西,自己也就沒有提高。我以前打工時手下的中國留學生,看到有我不會做而他會做的東西,就會自己自大,對于我的安排表示無視,這樣實際并不好,也影響團隊的效率。
: T( z4 b+ v/ Zby 子子 @ cmiw! i- W* o; R2 S
    他問我,日本有沒有“稍微改進一些就更好”的地方(現在想來,這是值得佩服的一個問題),我說有,就是昨天我說過的叱責文化。下屬的知識和信息有限,肯定會有對工作不知道不了解的地方,如果因此而被斥責,那就不太好。比如,比如說你S是上司,我剛才去給你買麥當勞漢堡包,拿回來之后你詰問我“為什么沒有給我拿那個藍色小袋的甜醬?”,我就會郁悶,因為我很少吃麥當勞,根本不知道麥當勞可以另外索要醬包,更不知道你喜歡吃那個藍色小袋的甜醬。那么我因為這個事情而挨訓,我就會覺得挺不公平的。但是在日本公司里,這類事情卻會偶爾發生,影響效率,有點可惜。他說,原來如此,那么,另一方面,這時下屬自己如果主動去做了,迎合了上司的口味,也會容易晉升吧。我說應該是的,不過一般下屬注意到那么細,是不容易的事情。
7 f  o, u) b: jby 子子 @ cmiw
% T* t9 L" G* v+ i4 ?/ p. R    S君問我,在日本企業里是不是大家都要加班,加班時是否要看上司臉色,如果上司不走那么下屬也不可以走。我說也許會有的,但是我遇到的情況是相反的,我在上一家企業里遇到的情況是,上司不敢早走,等下屬都回家他才可以走,上司如果想要先走反而要先表示一下歉意,很有趣。另外,所謂的加班,據說日本人偶爾也有磨洋工掙加班費的;另一方面,有時候也會有免費的加班,企業效益不好的時候不得不那樣做,我在第二家企業里有過好幾次加班到后半夜的情況,都是免費的。/ n  J$ M# o0 Y* t3 A: W
by 子子 @ cmiw7 m; w" s! `# z9 X* E2 u+ w0 ~/ u
    我給S君講,日本公司里也會有管理不嚴格的情況,比如給某個人安排了幾個任務,結果任務多,這個人做不完,過了一個月才發現任務沒啥進展,沒辦法趕緊轉給其他人,這就很麻煩,這是因為上面對下面“看”的不夠。他說,如果早點發現任務沒有進展,那么就會更有回旋的余地,是么。我說是的。! @4 e7 y) E7 _8 g8 u: V
by 子子 @ cmiw
% t, ]% B' k% U! Y+ l$ o    S君說,會不會有人做不下去就辭職了,我說這樣的情況也有,另一方面相反的情況也有。比如說,能力強的人被安排許多工作,工作多了一個人忙不過來,就會有做不好的地方,結果做不好就會有失誤,被批評,然后郁悶走人,導致好人走開,反而是沒能力的人混日子留下,偶爾也會有這樣的情況。我對他說,日本企業里也會有偷懶的人。他說,那么會向上級反應么?我說一般不會,就是看著很生氣,看著某些偷懶的人,會使努力工作的人覺得自己的努力像個傻瓜。
0 F6 o- b; P9 ~8 t" e' X/ o& c) Cby 子子 @ cmiw
/ a/ y5 h* N/ z; }" P/ a    我對S君說,如果說日本文化中有什么具體一點的好的地方,那么日本人的“相槌”或許可以算是一個。他說,那么中國的對話方式呢? 我說中國人之間的一些對話,一方的發言中有稍微一點的地方,另一方就會去抓住并進行否定,這也是一種互相使對方降低的行為。實際上并無所謂的事情,如果不去否定,而是順著說下去,那么會把談話更好地進行下去,那樣才是好的。與人談話時,哪些是可以變成結果的話,或是可以往自己身貼上的話,多說一些是好的事情。: H4 j9 C! K1 L- d+ o$ h
by 子子 @ cmiw/ Q) l4 C* C0 s7 ?) @  m* A
    他說他在中國生活,感覺日本應該向中國學的是“打包”。我說,嗯,是的,有一定道理,但是另一方面,日本人在點菜時,一般都是定食份飯,也比較容易估算飯菜的量,可以按照自己吃的量去點,所以一般不必到吃不完打包的狀態。而在中國點菜時,往往直到飯菜上桌之后才會知道這個店是量大還是量小,如果上來幾個大盤子菜,沒法吃掉,就要打包了。他說中國人往往會更要面子,要點八個菜,是吧,我說是的,這也是不得不打包的一個原因。- T& {: R9 v0 D; ?
by 子子 @ cmiw, J$ h, K# D" B0 E/ F/ a
    漢堡包吃完后我們坐在麥當勞里聊天,后來我這里來了一個電話,工廠那邊打過來的,我接起電話,聊了一會兒。有些事情還要記錄,我拿出筆,他很有眼力價,馬上遞過來一張餐巾紙,我就在上面記。然后我告訴S君,稍微等我一下,S君示意可以的,他在那里玩手機。不過我對電話的時間估計失誤了,后來我覺得時間有點太長了,就告訴他,對不起你先回展會上去吧,他就起身回去了。然后我又談了一會兒才結束通話。回到會場我對他說抱歉耽誤你時間了,他說沒關系,謝謝你的請客。
% i/ j' F6 t! [' K& L6 {! e# P9 Gby 子子 @ cmiw
- F. @; Q( k  \/ Y) [$ \1 w9 W. U    后來又有了一些時間,我就給他講生產周期spm的意思,講自動化步進梁的搬送。講到步進梁的時候我連比劃帶描述,但是看他是沒懂的樣子。然后我想辦法問他,才知道他沒理解的地方是什么,然后告訴他,不是整體全部搬送,而是一級一級遞進搬送。這也是“我所熟知的東西,如果不說清楚的話對方就會不理解”的例子。看來以后我在給客戶介紹步進梁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一點。
; d9 r& T" X" k7 `. s8 u) Aby 子子 @ cmiw
# I( }4 }# n- u1 J% E: B    下午展會客人不是很多,偶爾也有業務員過來做推銷,我想起了2012年展會上我遇到的那個業務員的問題,于是我也想來問問S君。(看過那一篇文字的讀者,請原諒我的無聊)我對S君說,假設,你是某一家企業的員工,在這里為自己的公司來展出,這時來了一個推銷雜志做廣告的營業員,那么你會問她什么問題?S君馬上說,會要一份雜志樣本。我說好的,其他的呢?他接著說,會問做廣告要多少錢。我說好的,再想一想其他需要問的問題。他考慮了幾秒鐘,然后說,要問一下廣告的發行量。我很高興,我說你這個回答非常好,我當初就是這么問的。事實上,“因為你們雜志做得漂亮,所以我們采用你們公司雜志做廣告”或者,“因為你們雜志價格合適,所以我們采用你們公司雜志做廣告”,這些因果關系不是直接成立的。實際應該是“因為你們雜志發行量大并且發行覆蓋范圍合適,因此將會給我們公司帶來預期的收益,所以我們準備投錢在你們雜志上做廣告。”站在付錢一方來考慮付出與回報的因果關系,才能夠使銷售進行下去。S君雖然沒有正式在公司里做事的工作經驗,但是他能夠想到這一點,很了不起,我很佩服。于是我說,因為你做出了優秀的回答,所以我要獎勵給你一個獎品,于是我把原來準備給他的獎品圓珠筆送給他了。
' ?0 i# @! ?* ~0 Y3 c+ \# }by 子子 @ cmiw
! e2 O% t" A4 p! Y; Q2 O    還有一件事情是關于展區布置的事情,與S君沒關系。關于展位的展示,我在海報上下了工夫,把該展示的照片都放到海報上了。我們的展區,進來后是U字形的三面墻,海報貼在墻上,海報下面有架子放各公司的樣本。但是第一天經過一上午的時間,發現客人很少會進到展區里面來看,有家日本公司的人員發現了這個問題,于是中午時跟日本D協的人說,樣本架子放在展區里面,不方便客人取閱,要不把架子放在展區入口的地方吧。日本D協的人不是馬上回答行還是不行,而是說,明白了,稍后考慮一下。下午兩點半,日本D協的人說,把架子拿到展區入口來試一下吧,然后就改變了一下布局。當時我說,我們公司的架子不必移動也可以,放在里面吧。我當時想的一個是展區入口并列擺上六個架子,就沒法進去了;另一個是我們的海報是正對展區入口的,位置較好所以不必把架子往外面拿。后來想想我當時的考慮也有點不成熟,第二天早晨我來到展區時發現架子已經全部擺在展區入口了,確實很有效果,會有更多的客人在展區入口看看,然后拿樣本(catalog),有一定的宣傳效果。另外我注意到的是,我們公司有兩種樣本,一種是封面只有英文字母的設備系列號,一種是封面用中文寫出了設備名稱,后來發現也是有漢字的那種樣本,消耗得比較快一些,這也說明使用中文的標題來吸引客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D5 g6 o2 Y& M# ]- Q
by 子子 @ cmiw8 w: }8 }8 k0 o' u, R& \
    第二天的展覽結束了,我們收拾好東西,一起往外面走。這時S君問我,子子先生能不能告訴我那個山梨縣的公司是哪家公司。我指著旁邊的黃色展臺,說就是那里,那是一家世界聞名的機器人廠家,名字叫FANUC,你記住他的名字,今后應該會有用得上的時候的,這也是我讓你去找的原因,我也不會找一個一般的企業讓你去麻煩的。他說好的。沒想到他還記得那個問題,我也是忘記告訴他答案了。5 W1 _0 K& h! a) x( A% Q$ a0 S
by 子子 @ cmiw
" `2 u1 w/ M4 i& _1 a& |4 H+ ZAcknowledgement+ h5 z( x3 U+ W
文字就寫到這里。感謝當時日本D協組織了那次展覽并且邀請了我們公司,并且安排翻譯找來了這位留學生,使我可以與他進行愉快地交流。當時覺得談得比較好,所以當天晚上我把談話內容梗概記錄下來,用手機輸入了兩千字。然后一直沒有時間整理,直到最近手頭工作有點安穩,才能夠找時間,對照著梗概,把當時的對話回憶一下,前后花了十幾個小時把這些文字整理出來。在這里,要感謝機械論的老鷹版主,建立了這個友誼的平臺使我們可以在這里相互交流。同時也要感謝各位朋友的耐心閱讀,如果有讀者能夠從中有點滴的參考與收獲并回帖告知,那么將會是一件好的事情。限于本人經歷及表達能力,文字中如果有不合適的內容部分,也還請委婉指出。最后謹祝各位工作順利,日有所得。
; w. o+ t* M" H3 Y! v/ k9 q7 g" U5 h8 P0 w& j; Y
子子: t- y' H6 j! c# K0 K% ?7 T; Q

0 \( q) g0 J8 h9 E2015-10-8
; q- `, ]1 G8 T5 C. a% C  |, L. s% [  K

作者: 黃河源    時間: 2015-10-8 07:19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
作者: xiaojun_pspc    時間: 2015-10-8 08:10
受益匪淺啊
作者: 芥子    時間: 2015-10-8 08:12
謝謝大俠分享!
4 p4 k& }" P6 n1 l' j換位思考,注意交流的“互動”。
& v. n' S3 c2 _8 P5 S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作者: 王奮斗    時間: 2015-10-8 09:03
感謝大俠的耐心和分享!
作者: xiong__007    時間: 2015-10-8 09:57
子子前輩的文筆一如既往的細致,每次讀后,使我從細節中慢慢了解日本的行業。
作者: peace80    時間: 2015-10-8 09:58
樓主不斷總結思考很值得學習
作者: 陽光小院暖茶    時間: 2015-10-8 10:20
為什么我感覺是很羅嗦很羅嗦?看了一點,久沒耐心看下去了,哎
作者: wjiafu72    時間: 2015-10-8 10:23
子子大俠總是能從平常的小事中總結出來很多東西的,真是受益匪淺。
作者: 一朵嬌粉嫩的花    時間: 2015-10-8 10:31
叱責文化其實在哪里都會存在,至少我再民企和臺資企業也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呵呵,有點麻木了,這種習慣在自己身上也會有存在,經常在自己比較了解的領域來要求對方跟得上自己的談話節奏9 W& M# O; n6 U7 A/ \

- \  m* [. [" Z( ~; [還有最小限度的工作,這個讓我受益匪淺,自己也很多時候會受困于此,一個工作,接手了,直到結束了,有時候還沒有弄明白全部要求,因為很多產品自己其實以前都沒有見過,很多知識是自己所不知道的,但是沒有人會系統的給介紹一下。。。
作者: luo1542924755    時間: 2015-10-8 11:29
不錯
作者: zsdwx    時間: 2015-10-8 11:38
讀子子大俠的文章,受益匪淺。如飲醇醪,不知不覺地就被感染陶醉了。
作者: 機械愛好者wd    時間: 2015-10-8 11:59
子子桑,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現在工作中也是將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通過筆記記錄,確實提高了很多。非常感謝分享。
作者: 小朋友ly    時間: 2015-10-8 19:56

作者: 投身革命    時間: 2015-10-8 21:05
謝謝大俠,學習很多
作者: liuxuan2524    時間: 2015-10-8 22:36
多想在生活中遇到您這樣的導師
作者: zga3318060    時間: 2015-10-9 10:55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作者: 秦國士兵    時間: 2015-10-9 18:12
對叱責文化深惡痛絕,好在現在再也不用忍受了
作者: 海邊民工    時間: 2015-10-9 22:57
感謝大俠的分享,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作者: 菜鳥的夢想lxa    時間: 2015-10-10 10:59
我居然看完了
作者: 624272884    時間: 2015-10-10 12:31
遇見一個只知道叱責的領導該怎么處理那,離職嗎
作者: Cognac    時間: 2015-10-10 14:15
很細致的交流,好奇樓主的背景
作者: rzlynn    時間: 2015-10-10 16:29
“比如說,能力強的人被安排許多工作,工作多了一個人忙不過來,就會有做不好的地方,結果做不好就會有失誤,被批評,然后郁悶走人,導致好人走開,反而是沒能力的人混日子留下,偶爾也會有這樣的情況。”子子大俠~在企業里這種情況的確存在,能力強的人被安排越來越多的工作去做,時間長了,他們以為你就應該這樣去付出。努力的人似乎成了傻子,天經地義的,怎么破解?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5-10-10 22:14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5-10-10 23:36 編輯
  ~' Q4 K  T3 R- a
624272884 發表于 2015-10-10 13:31 ' w' |4 j' \/ X
遇見一個只知道叱責的領導該怎么處理那,離職嗎
% i( G" y' h" ?% G) Q
這種情況下,忍受一段時間,一方面使自己吸收東西而增長,一方面喂大自己的格局。
+ }/ E, M# L" z6 L3 u: Z5 @# @6 Z* h, E% `, W7 h1 M
現在的時代,順順利利學東西的地方不多了,稍微受點苦,多做事,多吸收東西,就是好事。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5-10-10 22:15
Cognac 發表于 2015-10-10 15:15 2 D+ |1 f4 G, E) P6 L/ h% `
很細致的交流,好奇樓主的背景

& E4 z$ J# ]! q7 L, M日本做機械設計的感受,第一篇里面有寫。朝九晚五的外企民工。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5-10-10 22:34
rzlynn 發表于 2015-10-10 17:29
. W; e0 i6 L8 S7 p  \( U“比如說,能力強的人被安排許多工作,工作多了一個人忙不過來,就會有做不好的地方,結果做不好就會有失誤 ...
# l& S5 r* Z( y
謝謝您的引用回帖。2 C1 b3 _2 V* H' `5 l# o# D
這種情況下,其實被當成傻瓜是可以忍的,在意去使自己增長,去PLUS,這才是重要的。" R* h/ l; T& A/ U, _- Q2 [2 u
讓自己提升,積累到一定程度后,然后找一個時機去更換或者勝任新的位置。
" W# k: z" s/ P8 g現在這個時代,一帆風順地學東西增長的環境幾乎是很難遇到了,現在艱苦的環境比較多,
: D: }( G2 b( n3 L3 d! z即使馬上換地方,也不見得馬上就能找到好地方,稍微忍一段時間,增長自己。: U# J6 I, r# A+ \) V
在這種地方,一邊抱怨,一邊提升自己,往自己身上貼東西,才是重要的。: F$ V6 ^4 S7 U6 P
能夠多做事的,是可以多增長自己的。當然每天簡單勞動是不好的,每天都能學到新東西,就是很有益的了。
作者: yccando06    時間: 2015-10-11 11:50
liuxuan2524 發表于 2015-10-8 22:36
) b. |- [8 u1 x$ Q多想在生活中遇到您這樣的導師

0 {! T9 J" U5 q- O+ k) t. c  y8 j受益匪淺
作者: 我要學機械oyeah    時間: 2015-10-11 16:55
看了這篇帖子,我把文章保存起來,標記了40多處,寫了36點感想。為了方便理解,講文中36點體會歸為四類即第一,佩服作者的地方;第二,文中所提到的一些觀點或者叫學習點;第三,文中有趣的地方;第四,文中涉及的名詞。
; n* G' n& g. r# L  h% W- r先說佩服作者的四處,剛開始看此文,作者用了“倚老賣老”這個詞,我當時想“難道留學生是大牛,像少林寺掃地僧那樣的角色,作者班門弄斧了?”看完才知道,作者就是掃地僧,“倚老賣老”應該打引號。作者是比較會溝通的,也是文中說到的“相互”“反饋”等詞,留學生有什么回答作者都寫下來,這本身就是很好的學習反饋、溝通的例子,如作者說“松下精工”答“PANASONIC”,雖然簡單,但有力量。然后作者看留學生筆記,是征求他同意后,并且文中描述得很仔細(可查閱原文),我就想我要有這樣的敘事能力多好啊!這也反映出作者的尊重與謙遜。最后是作者手機上碼字2000多,然后整理成文花了10幾個小時,這種毅力與分享精神就值得晚輩好好學習,也直接促使我寫下此文,用個不恰當的詞形容,“前車之鑒”啊。, p1 ]: E, `; @6 |& Y% K
第二類是文中提到的觀點或學習點。首先,參展。我每年基本要參加三四次展會,有自己作為參展商,也有去參觀的,所以對這個本身也比較感興趣,也真想學習些東西。的確,文中說的D行業協會,我們可能是汽車行業方面的展會,雖然有不同,但更有相同之處:可以是獲得行業信息的渠道,哪怕是非本行業的展會,去學習一些名詞,英語怎么說,中文怎么寫,這作為聊天的話題本身就不錯。文中提到PPT的設計,樣本的擺放以及根據樣本的取閱推出一些結論,作為經驗,是有利于個人以及企業成長的。5 e" A$ k  l1 [% M: b/ O  z
然后是關于一些態度方面的,比如文中說的“心向”,人家付錢請你做翻譯,你有責任做好這份工作的,怎么來體現?有客人來就該觀察是否需要幫助,文中的“眼力界”也有這種味道。還有就是謙遜和認真,留學生從始至終也體現了這一點。記錄我也頗有感受,“好記心不如爛筆頭”,工作中有些事情能記下就該記下,方便以后總結,對照,查閱,而這點做的人真不多。還有一點,文中說企業里有些人很“硬”,作為下級,是不是也就“硬”呢,還是作者說的“巧妙傳達”,畢竟大家的目的是解決問題,當然有幸哪一天作為上級,是不是不要很“硬”,讓溝通更暢通,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 H* D! j4 t, t% ]4 n然后作者說了溝通方面的,一是我們熟悉的,別人不一定熟悉,要盡量解釋清楚,講邏輯,講一二三四五。正如作者講步進梁的概念,“以身作則”。二是反饋,作者送留學生筆、請吃飯,這些都是反饋,留學生的反饋也不錯,最后還沒忘問山梨縣那家企業叫什么?佩服之極!還有作者說的,“說明事物的能力”,這點在工作中也感同身受。
% w0 k- y- x9 h' n) V8 q: [第二部分最后我想講管理。確實中國很多時候講管理就是管人,而事實上管事,使事務按正常軌跡運行更符合我們的工作。我們常講“對事不對人”,我們有時對這個人沒什么意見,事情做錯了批評幾句,往往不經意間管理者就得罪了人。其實這還是有點冤的。留學生提了一個問題“稍微改進一些就更好的地方”,這種問題能體現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那么個人,企業,國家都是有望的。% R7 O; }9 C. r5 Y
第三類是有趣的地方,第一個要算訂飯店說我叫大偉,這個看第一遍的時候沒感覺,看第二遍我才笑了,原諒我的慢半拍。這就有點突破思維,打破常規的味道,為的是方便記憶而不影響目標達成。第二個是三用圓珠筆,我也想擁有一支,子子,不,是一把。我想推薦給我的同事們。我就淘寶了一下,還真有類似的,六用的,比較貴,30多元。我的感受是現在互聯網真的很發達,很多只要你敢想,就有這樣的產品,當然關鍵詞很重要。比如我要設計個logo,買個墻板,一搜就有,實體店一般很難找到合適的。我們生活中一些改善,使生活更流暢,為什么不去利用起來,改善起來呢?第三個留學生的joke,日本人久違地說了一些日語,挺有意思的。也讓我們人在異鄉的,想想多久才說一次家鄉話,回憶一下家鄉情。“你腳得吶?”
4 }! k$ f: C2 ]/ P$ }$ N% q" M第四部分,就是文中的一些詞匯,作為一種積累,所以也寫下來了。45號鋼和S45C;松下精工PANASONIC、FUNAC機器人公司、留意(kiminaru)、相槌(ayitsuti)、互相使對方降低(kenashiawu)、生產周期SPM,具體涉及內容還不甚明白。8 H2 @2 H1 h3 p3 X  F" G
最后,再次感謝子子的分享,確實讓我收獲很多,也感謝這個論壇,給我們提供這么好的平臺來學習,分享,再學習!6 |! g! s- |9 m1 i" a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5-10-11 20:42
我要學機械oyeah 發表于 2015-10-11 17:55
& {1 d( s7 |. v  a0 F- E看了這篇帖子,我把文章保存起來,標記了40多處,寫了36點感想。為了方便理解,講文中36點體會歸為四類即第 ...
* ]* Y% w5 w0 I
能收到這么長的細致回復,太讓人感動了。讓我給你一個擁抱吧。
6 [0 t% K; _, w4 ^/ a- O感謝你寫出了這么多的心得感受,這也正是我寫文章的目的,
% Y/ t5 h9 w& K" o我希望能夠通過記錄談話的形式,把我感受到的日本與中國的區別來陳述出來。! r+ I) i( o' R/ L$ H  w
如果有讀者能夠讀出這些內容,那么說明這些文字是有點意義的。% o! `, U, ?; e+ J$ O( M  r8 I
你能夠對文字進行分析思考提煉歸納,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能力,在工作中也會受益的。
8 h, y5 [5 y, J' h' X& M( G. r& f如果你可以把你的地址給我發過來,我可以買幾支筆送給你。
# z% e! o3 S  C6 u2 W2 P$ t中國taobao網上的圓珠筆,不知道是不是帶自動鉛筆的,
2 s) V! v3 A; y9 K# l自動鉛筆在日本辦公室幾乎是標配,中國用的倒是不太多。
' b7 Q. o8 t3 ?/ f4 @4 T" {9 @+ e0 F; W文章中的談話風格是,我說話之后,他表示贊同,這樣我可以繼續說下去,( Y+ Z. M  ]2 p% A
他提問后,我是對他的贊同,然后再轉折表述意思的。
2 z$ ~; w. P  i4 T5 Y  T: f這也是日本的談話特點之一,這樣的談話方式更有助于繼續深入的交流。
2 |$ _& H; H  e# ]; l日本的經濟發展,有一部分原因是技術先進,再往前推,其有一部分原因是團隊合作得好,8 G9 u" }8 _0 ?  \
再往前推,其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其communication做得好。
; K7 [$ M6 {5 M# R+ }* d( I, p許多日本的報道都只報導到經濟發展與技術先進與環境整潔等外在的表層現象。7 i0 \5 g. Z+ X  W
這些當然也是好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從他們的深層原因進行著眼,
) U7 \/ A, R; q( c5 ?# q) \直接去學習他們的表層現象倒也可以,同時,如果學習他們的深層因素,
1 C* }/ i" g# q, H7 C8 v那么他們的表層成就或許也會自然而來吧。
- d' z4 b- p4 H8 R( J最后,謹祝你能夠有所收獲,有所應用,并有所進步。謝謝。( Y, I. ~" e1 D+ ^' ]* s, z- p  u8 s( J

. ~7 k- g' D9 u" @- y
$ L4 E5 l- I0 ?9 o4 e2 p
作者: 杰克阿里    時間: 2015-10-12 15:05
寫得很細,想看小說一樣,讓人很舒服!謝謝分享!
作者: 杰克阿里    時間: 2015-10-12 15:12
哈哈,不好意思,忘記總結了!看了你的文字還是很感觸的,很多細節都是我么遇到的,而且當時也想到了相關方法,但很少在下一次改正,即便是自己改正也很難提醒別人,或許這也是中日企業文化氛圍不同的吧!像談話的時候叱責是很常見的,還有做PPT的時候我已經養成習慣了每頁都有自己的或者公司的名稱,開會的時候我覺得老員工的卻有這種無意識省略的習慣,我也提過建議,不過效果不是很好,我想開會議還是有流程和記錄員的比較好!總之你看得很細,是有心人,也是腳踏實地的文化人以后絕對有前途的!祝福你!
作者: 東海fyh126    時間: 2015-10-12 19:30
很喜歡子子的敘事風格,我們應該多多接納這個方式。
作者: l315609843    時間: 2015-10-13 10:07
社會需要更多像大俠這樣能對一些新人,對其孜孜教誨的
作者: lbcgh    時間: 2015-10-13 11:51
學習學習
作者: wdxtlcmiw    時間: 2015-10-13 11:56
真是好文章,感悟了很多。
作者: wyc3158    時間: 2015-10-17 17: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彼此的過客    時間: 2015-11-22 09:59

# z2 K/ @( b2 f* F;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感受19:與日本留學生的交談7 n3 Z2 E! ?. q0 p( k( v* Z

作者: 月光傾城2015    時間: 2015-12-14 12:50
受益匪淺!
作者: 浙江zzc    時間: 2015-12-14 13:58
感悟挺深的  我是剛剛實習的學生  看了您的帖子學到挺多那位留學生的做法我也應該學習學習啊!剛步入社會什么都剛剛起步就應該虛心的去學習
作者: 小明哥    時間: 2015-12-16 20:43
陽光小院暖茶 發表于 2015-10-8 10:20
5 Z+ r$ }/ K( A  o* e3 f為什么我感覺是很羅嗦很羅嗦?看了一點,久沒耐心看下去了,哎

' Y0 n# i$ o. l要學會靜下心來閱讀,消除浮躁,仔細體會,可能是因為我的閱歷比較少,所以覺得里面有值得學習的東西,也許這些你已經了解8 W8 Y7 {+ p3 h. m% j- G6 k/ p' v

作者: 被遺忘的靈魂    時間: 2016-2-18 16:46
謝謝分享
作者: 小龍jl    時間: 2016-7-29 13:44
值得學習
作者: 生存于山水    時間: 2016-10-27 16:31
佩服老師的細致入微,
作者: denjian_gg    時間: 2017-2-2 22:33
寫的很哈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