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請教:為什么低速切削時會“不太平穩”? [打印本頁]

作者: 耶穌愛子    時間: 2015-10-1 11:39
標題: 請教:為什么低速切削時會“不太平穩”?
   在某教科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在低速切削鋼件時,由于切削過程不太平穩,容易崩刀”,不明白為什么低速切削時會“不太平穩”,望社區大俠高手們指教,謝謝。' b$ J. ?: u7 A9 D9 N2 {7 V6 e

作者: ibay0708    時間: 2015-10-1 13:17
路過
作者: Industrial    時間: 2015-10-1 15:07
第一,相同進刀速度情況下,高速時的進刀量相對小很多。第二,高速旋轉的物體有向心力約束它。個人淺見。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5-10-1 15:54
鋼件在低速切削時,極易產生積屑瘤,積屑瘤會有一個階段內持續的附著于刀刃上,就是通常所說的粘刀,這時刀工件真正接觸起切削作用的就不再是刀刃而是積屑瘤,甚至切削狀態變成了擠壓狀態,于是切削力就成倍增加;同時積屑瘤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突然的脫落,此時切削力又會急劇變小,而且這個過程是不規律、不可控的,在這種切削力的不斷變化中,刀具極易崩刃。
2 v2 d; j! g4 T1 R' \: Y2 t+ g1 n2 @ 這也是在加工一些比較軟的材料時,需要高轉速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避免粘刀,減少積屑瘤的影響,比如加工A3鋼,甚至于像生鋁這樣軟得像豆腐的材料,低速切削就也容易爆刀。
作者: 把刀用好    時間: 2015-10-1 15:55
最好把這一段前后文貼出來看看,單看一句說明不了問題。另外把課本名字和作者曬曬。
: q+ F0 O0 k( E3 d" |: i
作者: 把刀用好    時間: 2015-10-1 16:11
本帖最后由 把刀用好 于 2015-10-1 16:13 編輯
4 q: i4 ?) k3 _* S5 ~3 a7 ?. h
熊anh 發表于 2015-10-1 15:54
9 t9 d0 G3 i, c% R鋼件在低速切削時,極易產生積屑瘤,積屑瘤會有一個階段內持續的附著于刀刃上,就是通常所說的粘刀,這時刀 ...

0 r3 j& M, V( j7 O" q4 j" t" Z  P積屑瘤只會引起前刀面有剝離,不會引起刀尖破裂的。另外,積屑瘤產生有特定的條件。整個正前角刀片物理涂層,你怎么搞也不會有積屑瘤產生的。另外一點,跟冷卻也有很大關系。
' P4 t. l; J0 \! z
作者: ValleyViews    時間: 2015-10-1 16:27
本帖最后由 ValleyViews 于 2015-10-1 16:35 編輯 ' s) b5 b+ \6 l
9 Q. y1 |' n. f8 h" d
與摩擦系數有關。在不同的速度范圍內,摩擦系數是有所不同的。摩擦系數大的,容易產生高溫,也就容易產生積屑瘤。譬如說,切削45號鋼,在切削速小于3m/min,或大于60m/min時,摩擦系數都比較小,不易形成積屑瘤。# M0 m- d9 ~; z
2 P2 H( u2 a3 u9 l
所以可以這樣講,在一定的速度范圍內,由于摩擦系數大,易于形成積屑瘤,切削過程會有不太穩定的傾向。
作者: pigcanfly    時間: 2015-10-1 16:43
本帖最后由 pigcanfly 于 2015-10-1 16:55 編輯
' ?- G! M$ b: B6 Y0 q% q( k0 d1 a) I1 p+ I. n! Y0 J( m  m* q
這個應該和 切削力 背向力 進給力 有關,《工業生產過程》有計算的。
5 d5 G, }. ]. w: n9 R8 J, U. O  g
2 p7 }! I( z* _" T3 c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5-10-1 16:51
前面所說積屑瘤造成崩刃的原因是積屑持續堆積在刀刃及刀尖部分,造成局部受力過大,
7 K, f7 O! Q( ~以前涂層刀用得少,多是用的手磨焊接刀,即使是高速切削時,也容易產生積屑瘤,低速時切削鋼件時,基本屬于半切削半擠壓狀態,積屑堆積于刀尖更是常有的事,
/ G( A  B; U. p( [經常在加工完成后,會有少許切屑粘在刀尖,有時輕觸即可脫落,有時粘得很牢,個人認為這也是積屑瘤,對切削過程中會有影響,只是這種影響通常是微觀的。
作者: mwb1017    時間: 2015-10-1 17:17
多一點這樣的貼子多好啊,關于機械加工的本質, 有時候也有點迷糊
作者: victry    時間: 2015-10-1 20:22
好貼,頂一個,對于積屑瘤在普通加工中不可避免,穩定性需要微調
作者: process    時間: 2015-10-1 23:22
我這樣理解:一鋼件比較韌,比較難加工,二低速意味著更長的切削時間,接觸時間,熱量傳到刀刃上降低刀的切削性能,導致工作不穩定。我覺得樓主的那句話,不可過度解讀,寫書的為了省事會省略很多特定條件
作者: negtive    時間: 2015-10-2 00:21
把刀用好 發表于 2015-10-1 16:11 . e8 ^6 G9 d# M7 {+ E9 e: u: q- O
積屑瘤只會引起前刀面有剝離,不會引起刀尖破裂的。另外,積屑瘤產生有特定的條件。整個正前角刀片物理涂 ...

* i1 ]- ]( x8 `. V/ \能否說說是什么樣的涂層?
作者: ValleyViews    時間: 2015-10-2 00:48
積屑瘤的形成:5 t& g$ c. h$ p0 ^/ ~8 o/ ]/ @3 z
& X7 ]' R- Z) V$ U7 @. s. f
在切削速度不高而又能形成帶狀切屑的情況下,加工一般鋼料或鋁合金等塑性材料時,常在前刀面切削處粘著一塊剖面呈三角狀的硬塊(圖2-19),它的硬度很高,通常是工件材料硬度的2~3倍,這塊粘附在前刀面上的金屬稱為積屑瘤。4 Y. K* h) B/ T& O
6 t0 \8 s$ q0 q# H0 D
切削時,切屑與前刀面接觸處發生強烈摩擦,當接觸面達到一定溫度,同時又存在較高壓力時,被切材料會粘結(冷焊)在前刀面上。連續流動的切屑從粘在前刀面上的底層金屬上流過時,如果溫度與壓力適當,切屑底部材料也會被阻滯在已經“冷焊”在前刀面上的金屬層上,粘成一體,使粘結層逐步長大,形成積屑瘤。積屑瘤的產生及其成長與工件材料的性質、切削區的溫度分布和壓力分布有關。塑性材料的加工硬化傾向越強,越易產生積屑瘤;切削區的溫度和壓力很低時,不會產生積屑瘤;溫度太高時,由于材料變軟,也不易產生積屑瘤。對碳鋼來說,切削區溫度處于300~350℃時積屑瘤的高度最大,切削區溫度超過500℃積屑瘤便自行消失。在背吃刀量和進給量保持一定時,積屑瘤高度與切削速度有密切關系,因為切削過程中產生的熱是隨切削速度的提高而增加的。圖2-20中,Ⅰ區為低速區,不產生積屑瘤;Ⅱ區積屑瘤高度隨的增大而增高;Ⅲ區積屑瘤高度隨的增大而減小;Ⅳ區不產生積屑瘤。; H: z6 B; Z  f
1 A* I8 x- o+ F( ]& ?

: W/ H. `! w) Y5 e: S; W2 i# i積屑瘤對切削過程的影響:
, \( J$ m% y* d1 \9 k
0 {4 D$ W9 r( x7 }4 \$ k3 C6 V(1)使刀具前角變大: 阻滯在前刀面上的積屑瘤有使刀具實際前角增大的作用(參見圖2-19),使切削力減小。4 v4 v8 c6 a" V
(2)使切削厚度變化: 積屑瘤前端超過了切削刃,使切削厚度增大,其增量為,如圖2-19所示。將隨著積屑瘤的成長逐漸增大,一旦積屑瘤從前刀面上脫落或斷裂,值就將迅速減小。切削厚度變化必然導致切削力產生波動。
9 _+ }7 _: _& _' b(3)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大: 積屑瘤伸出切削刃之外的部分高低不平,形狀也不規則,會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大;破裂脫落的積屑瘤也有可能嵌入加工表面使加工表面質量下降。4 T2 ^' q3 [( [  O' A
(4)對刀具壽命的影響: 粘在前刀面上的積屑瘤,可代替刀刃切削,有減小刀具磨損,提高刀具壽命的作用;但如果積屑瘤從刀具前刀面上頻繁脫落,可能會把前刀面上刀具材料顆粒拽去(這種現象易發生在硬質合金刀具上),反而使刀具壽命下降。
$ e/ N. G# Y$ r0 i1 T2 [/ a
作者: mrplplplpl    時間: 2015-10-2 08:30
pigcanfly 發表于 2015-10-1 16:43 + x# l1 n8 u& v- u
這個應該和 切削力 背向力 進給力 有關,《工業生產過程》有計算的。

9 C# P( @! A5 H; p0 D: G8 p- J: k; }  p謝謝分享, 學習了% Y$ [6 t4 O& ?6 I/ H" h) Q8 m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5-10-2 10:24
ValleyViews 發表于 2015-10-2 00:48 * P, d" \& V+ t' P
積屑瘤的形成:7 ]6 k$ Q( e  ~2 s' U6 j" W
' L$ E3 r- n. y9 V' R9 ^
在切削速度不高而又能形成帶狀切屑的情況下,加工一般鋼料或鋁合金等塑性材料時,常在前刀 ...
; o$ d3 j5 z$ X2 d; d% q( r
雖然這段應該摘自教科書,但是我還是不太同意積屑瘤使切削力減小的這句,積屑瘤使切削力減小應該是特定條件下,多數時候應該是要增加的,積屑瘤或雖然使前角增大,但是由于積屑瘤的表面粗糙以及其材質與工件相同,會產生親和(不知道這個詞是否準確,反正是這個意思,這也是選擇刀具時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現在的刀具涂層,也有這個作用)的作用,且硬度較低,從而導致摩擦力急劇增加,再加上前文所述的積瘤導致切削厚度增加,這也是出現粘刀時極易爆刀的原因。( B5 u; L0 i' H; S6 C
6 N) ]0 A. x" e  A

. @2 P  p' M% R) l* b" e" f
作者: 枯藤    時間: 2015-10-2 20:44
個人觀點,純屬猜想,未經驗證:
7 H$ X! S! u+ [$ q4 L' {1、低速時,刀具與工件的摩擦系數會因兩者的相對速度的變化而不同,因此在低速時會容易產生類似于機床導軌“爬行”的效果,從而刀尖發生顫動導致崩刃& q2 Z8 G8 V3 K2 h7 U& x
2、在高速加工時發熱量大,在刀尖附近的加工區域,工件材料的屈服極限會降低,因此容易加工,而低速時發熱量低,材料的屈服極限基本不變,導致加工困難。. u" `, u/ [9 B, b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5-10-2 20:54
熊anh 發表于 2015-10-2 10:24
" Z1 U! H5 y. ^; |' g雖然這段應該摘自教科書,但是我還是不太同意積屑瘤使切削力減小的這句,積屑瘤使切削力減小應該是特定條 ...
6 [( i& s/ G6 ~: E
以下所說是我個人的實際經驗以及一些對理論的理解:積屑瘤的影響幾乎都是不利的,按書本所說,某些特定條件下可以將轉換為有利因素,但是我個人實際工作沒有遇到過。$ T! ?  q0 s5 t+ N, ]1 m
第二,積屑瘤的硬度比工件高并不代表它就可以代替刀具進行切削,影響刀具切削的因素有多方面,硬度、角度、材質、表面粗糙度等,積屑瘤的硬度與刀具相比,還是有差距的,角度也有不確定性,而且材質與工件相同,在高溫下容易出現粘結的情況(我們在選擇刀具時,都需要考慮刀具的材料和工件材料盡量不包含或少包含相同元素),會增加摩擦力,這個力會傳遞到刀具上,可能會造成崩刃,最致命的是積屑瘤的不可控,不穩定,在一個階段內會持續積累,然后可能突然脫落,這個過程中,一方面切削力變化很大,會帶到振動等不因素,而且在脫落時積屑瘤的體積如果比較大,會卡在工件和刀具間,直接的效果就是爆刀。
5 W' c! t9 y/ f$ H4 X8 ]- B按一些書本介紹,如果能把握好刀具的角度和切削參數,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控制積屑瘤的產生及消除,使期處于穩定狀態,可以保證一家的角度和尺寸,就能達到代替刀具而直接與工件接觸的目前,這種條件下可以極大的延長刀具壽命,以前在工作也嘗試過,但是沒有證據證明試驗成功。
8 h( @, o# J0 i( U; a3 L2 }- Q
作者: ValleyViews    時間: 2015-10-3 02:08
這里有個鏈接,供參考:http://www.sandvik.coromant.com/zh-cn/knowledge/milling/troubleshooting/tool_wear/pages/builtup-edge1.aspx5 S7 J" M; A0 o7 l3 x8 K

& t* N- Z" S& h' }積屑瘤 (B.U.E)​3 }, g; ]8 \( H
; Q) ~: I# x" C& n% y

# X; o6 p/ D; A$ @0 q) P0 Y7 b
作者: Hololist    時間: 2015-10-3 14:08
路過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