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工藝員的作用 [打印本頁]

作者: 愛喝加多寶    時間: 2015-9-29 07:58
標題: 工藝員的作用
      本人畢業5年,在外邊漂泊了4年,期間在某知名重卡廠的做過制動設計,在某日系轎車廠的做過整車數據管理,后來因家庭原因回到了老家。在老家這邊找了個汽車零部件廠,主要負責轉向器,也是市的龍頭企業。在這邊主要負責工藝這塊,就是車間的生產工藝員,自己都工藝這塊也比較感興趣,弄精通了也能混口好飯吃。+ T* t# Q6 d  _/ [
     每天的工作包括作業指導書的編寫、毛坯圖、粗加工圖的制定,以及生產上一些問題的處理及新產品的跟蹤。但是干了半年多了,感覺我們這邊的工藝比較被動,感覺好多東西都是要聽車間那些編程序的,比如說車個零件,你可能覺得留個20絲的余量粗精磨夠了,但他編程序的時候留個25絲,換個其他人編程序他可能又留了30絲的余量,你說到底按誰的做,雖然說最終都可以達到尺寸精度要求,但個人有個人的觀點。工藝制定也是按照生產決定的,比如一個零件加工,你可能制定了一個具體的加工流程,包括加工余量、加工步驟都十分詳細,但車間他就不按你的執行,他按那些編程序的,最終我們的作業指導書也是按車間生產的為準。也就是說我們編的工藝實則是把那些編程序人編的步驟記錄下來而已。3 Q6 |* }# \/ f
      不知道大家接觸的工藝方面的工程師是否也和我差不多,我感覺我在這邊,發揮不了工藝員的作用?
7 T+ C4 ]4 \" @- `* U- z( _
作者: 麥兜大俠    時間: 2015-9-29 08:15
這個問題就得看公司領導層面的管理力度了  
作者: 踽踽獨行    時間: 2015-9-29 08:19
深有體會,工藝規程制定出來之后,往一線推行是個很難搞的事情,尤其是搞的人是個小兵,要是有領導給撐著還好,要不然工藝就是廢紙一張,要不然就跟樓主所說,按車間工人的操作編制工藝
作者: Lixinwu    時間: 2015-9-29 08:41
最主要的還是得自身硬氣,硬朗!如果你親自上陣做的比他好比他快,他能敢不聽你的嗎?
作者: ibay0708    時間: 2015-9-29 08:43
學習
作者: wjiafu72    時間: 2015-9-29 08:45
麥兜大俠 發表于 2015-9-29 08:15 * ]" |) f9 q4 m
這個問題就得看公司領導層面的管理力度了
  c, Q; V' O2 H  X& M
同意你的觀點,如果公司沒有制度,那最后就不知道聽誰的很正常。
' i9 ?! J5 ]9 u/ r
作者: 孤酒    時間: 2015-9-29 08:46
你這明顯不符合TS的要求,每一次余量調整,都是工藝變化,要向客戶提交變更申請的
' ~  e, Y( p3 u2 {0 y/ f數控程序應該由工藝員控制,機床有鑰匙鎖定,操作者沒有權限調整余量1 O% R& l8 k% K4 _7 Y8 n
另外說一個由于余量變化引起的安全事故:" U" g: r5 `5 P1 G
由于一個零件車削余量突然增大(0.5以上),導致后面外圓磨床快速靠近工件是撞上,工件飛出打掉操作工幾顆牙
* g9 t' Y0 G3 P- Q) q+ T% ^" [, z, x% g- @
另一方面工藝員也要有能力才行,沒有威信誰會聽?領導說:誰能做出聽誰的,以后都你來編程怎么樣?; p7 G  E4 d% t
又或者拉攏一個編程人員為工藝技術員,指定所有程序只有他一人能動,鑰匙交他手里,前提是他要聽你的(如果你能幫他爭取到特殊待遇)!不過這種情況你也要懂程序才行,否則完全被牽著鼻子走,又失去意義了.
作者: 709079691    時間: 2015-9-29 09:07
  沒那能力上那位子會被人搖下來;有能力誰來搶位子直接踹2腳,讓他不敢說話。
作者: 781995655    時間: 2015-9-29 09:27
       工藝這東西,他大概流程按你的走了。小差別影響不大的。所以車間才有人敢于自作主張。
       所有東西,都要有底子,本身要硬。就是你的工藝步驟和數據,都要最準確的,不按你的走,就得有麻煩的可能。
      
比如留余量這玩意,可不是亂留的。
     留少了,磨削的時候會有磨不到的地方。
     留多了,磨削的時間會較長。
     只有適合的余量才是最省事又安全的。
6 n8 A$ @% X* B0 K
    你掌握了,到車間去看。
余量留少的,可能會有磨不到的(雖然只是可能)。拿磨不到的,給留余量少的人看看。
余量留多的,叫他到現場看看,人家磨削的時候是多費事!
這樣,誰還敢不按工藝走?
這樣,你領導才知道你的能力,沒有去找他支持,就把事辦好了。要他支持嗎?當然你一看到余量留多或少的產品出事了,馬上就去找領導支持,那才真的要他支持到底。
& X* A) p6 J# l9 C

作者: 愛喝加多寶    時間: 2015-9-29 09:55
Lixinwu 發表于 2015-9-29 08:41
3 U0 T9 s! o  E9 h7 R  t最主要的還是得自身硬氣,硬朗!如果你親自上陣做的比他好比他快,他能敢不聽你的嗎?
( D5 c$ ~% a. v8 j6 h; D
話這么說沒錯,但我們工藝組加領導20人,懂編程序的不超過2人。
" H; @4 B2 q! X, G+ [& D" F, N
作者: 愛喝加多寶    時間: 2015-9-29 09:59
孤酒 發表于 2015-9-29 08:46 % V9 n- Y/ N2 v% H( @" g
你這明顯不符合TS的要求,每一次余量調整,都是工藝變化,要向客戶提交變更申請的- s& P. O$ t7 `" V3 f4 a7 u
數控程序應該由工藝員控 ...
1 `) B' w# s( ~. H3 d$ F" I3 e
其實自己也想自學編程的,但你自己學會了又怎樣,你沒經驗,現場編程序的都是編了5.6年的,領導會讓誰做?& u3 h4 l/ O( G
我的想法也是讓個編程序的當工藝員,但公司不這么干,沒本科學歷進不來。/ B; x5 T* J# Y8 E- v' Z

作者: 愛喝加多寶    時間: 2015-9-29 10:01
781995655 發表于 2015-9-29 09:27
) @( B% C! e: Q% ~7 x) u4 f工藝這東西,他大概流程按你的走了。小差別影響不大的。所以車間才有人敢于自作主張。       所有東 ...
2 f; O- U( {5 u* y
精度不是多高的東西,一點點余量偏差看不出區別。6 f4 N5 m, ?1 t/ j( j

作者: Lixinwu    時間: 2015-9-29 10:05
本帖最后由 Lixinwu 于 2015-9-29 10:09 編輯 0 H' T" m5 e6 ~- W( q2 O
愛喝加多寶 發表于 2015-9-29 09:55 ! T3 d) k5 m8 o7 M6 I
話這么說沒錯,但我們工藝組加領導20人,懂編程序的不超過2人。

5 G8 w5 c- v9 j3 f# g那你待的企業一定是個大企業,要不怎可能有20多個工藝人員,在這種氛圍里你也只能慢慢受罪,慢慢熬了.* D; a) r! L% D$ q( `4 `
你搞過制動的設計,首先應知道制動蹄和制動底板和制動凸輪是怎么做出來的吧,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5-9-29 11:25
樓主說的這些情況,目前的工藝人員中,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碰到,比如這個零件你說留20絲能磨出?工人說得30絲,那你就要能壓住,怎么壓:用數據說話,跟磨床工拉拉關系,同一產品留30絲的時候,第一刀粗磨后還有多少余量?當然,中間的其它因素也要考慮,比較熱處理的穩定性等,把數據整理出來,別說工人,老板也得聽你的(前提最好不要因此得罪相關領導),個人意見:在抱怨制度、環境時,我們自己的真的做到了自己所能做的全部嗎?5 |  o3 h8 b' ?" A! ]( w
還有一種情況,比如說精車或精銑余量的的確定,(好像一般工藝不會定得這么細,)操作工說要留多少多少余量時,那就得靠真功夫了,什么材質、什么樣的刀具、多少走刀、多少轉速,你要能搞得定,別人肯定服你,搞不定,只能回家看書。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5-9-29 11:29
個人的一點感悟:國內機械企業管理的混亂,一方面是確實是管理水平和管理思路的問題,另外還有一方面就是人才斷層造成的,搞管理的人有很多連基本的機械知識都沒有,卻還不懂得尊重一線員工,那么一個必然的結果就是:員工自然會抓住管理者薄弱的地方來發泄。
作者: leyfa7@126.com    時間: 2015-9-29 11:31
781995655 發表于 2015-9-29 09:27
9 }- l0 B' B# b9 Y9 t5 `工藝這東西,他大概流程按你的走了。小差別影響不大的。所以車間才有人敢于自作主張。       所有東 ...
$ O/ W1 u, s: V1 q: ?
打鐵還需自身硬,關鍵要實際操作,有實踐經驗,我現在的情況和他們的一樣
作者: 蕭森    時間: 2015-9-29 11:49
兄臺的公司是在豫北嗎?這樣的大企業,工藝員只能以理服人,硬生生的書面規定人家不會服你
; s* A; |2 O# B- \
作者: 愛喝加多寶    時間: 2015-9-29 13:16
熊anh 發表于 2015-9-29 11:29 # `' r+ S. i; o/ J( \
個人的一點感悟:國內機械企業管理的混亂,一方面是確實是管理水平和管理思路的問題,另外還有一方面就是人 ...

# [* C9 i! Q6 T你說的很對,辦公室的嫌棄車間的人員文化水平低,有時候出問題了總覺得車間怎么裝的,總喜歡找別人的問題。
9 e8 V9 `% q/ j) W) X車間的人員嫌棄辦公室的人員操作能力不行,一有裝不上的東西就抱怨,哪個狗日的設計的東西,這么難裝。
/ k9 r1 T6 p- b& Q2 U% ^& k真正放下架子,虛心學習才是王道。
作者: 愛喝加多寶    時間: 2015-9-29 13:18
蕭森 發表于 2015-9-29 11:49
( K3 D+ T8 p5 x* J, p兄臺的公司是在豫北嗎?這樣的大企業,工藝員只能以理服人,硬生生的書面規定人家不會服你
- r* e4 D5 b- }' k3 J- w# _: A! ]
不在,在蘇中地區。
作者: 追尋wild    時間: 2015-9-29 14:40
樓主,我跟你一樣,都是畢業5年了,經常也有跟你一樣的感覺。在上一家公司,老子自己去編程,自己去調試。但是最近新入一家公司,加工中心的設備要先進一點,不會玩。而且編程的比我這個新來的熟悉產品,我們編的工藝,別人也不聽,尼瑪也感覺,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新的設備,我也不知道怎么出熟悉,畢竟我們不自己去調試,很難有他們了解得更深。誰能告訴我們該怎么辦% ]3 C9 i5 }5 \3 }& q- F. l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5-9-29 15:49
本人做過幾年加工,沒搞過專職工藝,說說我的一些看法,機械這玩意,沒有相應的實際操作經驗,就跟練武功不練扎馬步一樣的,看起來沒有任何問題,要真打一架就危險了。7 f% N6 [( x, R& K7 o
印象中現在做工藝的,大多數都欠缺實操經驗,而車間操作工人大多欠缺系統知識。如果你面對的工人師傅經驗比較豐富,技術也不錯,相信欠缺經驗的工藝員一定能在他身上學到些東西,系統知識很重要,但是絕對達不到實際操作所需要的那種細致,同時書本很多時候和實踐是有差別的,需要在實踐中修正。
6 x' o; M) b$ E% [6 z, I假如一個中學生開了十年機床,自己也比較愛總結,那么他可能永遠也說不過那些大學生工藝員,但是他的一些經驗,如果不說,那些工藝員也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知道。相互學習吧!
作者: 愛喝加多寶    時間: 2015-9-29 17:04
追尋wild 發表于 2015-9-29 14:40 & D: r; _6 ~6 j, n6 K" M
樓主,我跟你一樣,都是畢業5年了,經常也有跟你一樣的感覺。在上一家公司,老子自己去編程,自己去調試。但 ...
' ^% d, N1 {' Z: a6 }
共同進步學習吧。多了解了解設備。
作者: 愛喝加多寶    時間: 2015-9-29 17:13
熊anh 發表于 2015-9-29 15:49
8 T' p9 ~/ g; [1 h1 h本人做過幾年加工,沒搞過專職工藝,說說我的一些看法,機械這玩意,沒有相應的實際操作經驗,就跟練武功不 ...
- w- K2 R3 V/ [3 y" S) \0 p8 D
是的,實踐中才能學到更多。" O5 M& Q" x6 H7 C
但現在又有多少大學生能像以前的人那樣,干個幾年車工呢?" p3 P# D+ f( z% L
不管怎樣,還是好好實踐吧,前幾星期在車間車個零件,半小時搞壞兩個車刀,至此再也沒
5 \* y" k% I, w: V  `碰過機床,沒人帶還是不行的。有時候請教他們,他們覺得不相信,大學生不學機床啊,我也只能呵呵。7 r) q7 \7 ?5 v5 H3 n4 M9 W& ]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5-9-29 17:31
愛喝加多寶 發表于 2015-9-29 17:13 . q- c$ {6 d0 ~6 [$ ]
是的,實踐中才能學到更多。
% H* ]0 K$ p' g但現在又有多少大學生能像以前的人那樣,干個幾年車工呢?
( l: r" c  f* p! s不管怎樣,還是 ...

. v- b( ?( v0 o6 c  理解樓主所說的,我就是屬于那種介于通常人印象中的大學生與車間工人之間的那類人,所以我應該看得比較清楚,有很多時候,這兩個群體是帶有一點互不買賬的意味的,其實也是一個大環境造成的,比方一個車間工人,技術精湛,也好學上進,但常常就是因為一紙文憑而被堵死了上升之路,而一個大學生,你想先打好基礎,下車間練兩年,但是你要是真練了兩年機床,到頭來找工作都沒人要了。于是兩個群體各走各的路,幾無交集,都有極明顯的長處和短板。互不買賬也就正常了。: {" g' F5 W; K
  樓主不妨試試,你剛開始在車間的時候,有的工人估計會有一絲敵意,但是時間長了,你要是虛心請教,他們都還是很好相處的。; s* u, R% N9 S  m

作者: 見怪不怪    時間: 2015-9-29 22:26
熊anh 發表于 2015-9-29 15:49 5 W7 Q$ d6 P  w& x2 @! z
本人做過幾年加工,沒搞過專職工藝,說說我的一些看法,機械這玩意,沒有相應的實際操作經驗,就跟練武功不 ...

4 {: Z- z# h9 H9 e認同老友觀點。本人學的是機械、大專,接觸加工十多年,做過工藝,做的工藝車間操作者還是很聽的。但在換家企業時會三維制圖否,于是被擋在門外。總結說:工藝發展方向現在還在于企業管理者的認識,他想用的工藝員就是坐辦公室的而不需要有實踐經驗的,有實踐經驗的只能在車間。至少目前是這樣。不過我想實踐經驗總歸是有用的,還是應該多接觸、學習。( v+ T& }' H' f1 ]# |  E

作者: 愛喝加多寶    時間: 2015-9-30 08:11
熊anh 發表于 2015-9-29 17:31
+ `8 `; r, U) I4 M7 a理解樓主所說的,我就是屬于那種介于通常人印象中的大學生與車間工人之間的那類人,所以我應該看得比較 ...
7 L% y: O0 T; {+ j4 y/ c
恩,虛心請教。: p  t1 n1 Y1 d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5-9-30 08:21
見怪不怪 發表于 2015-9-29 22:26 ) W: t" Y8 S2 ]8 `, R
認同老友觀點。本人學的是機械、大專,接觸加工十多年,做過工藝,做的工藝車間操作者還是很聽的。但在換 ...

! R* d. |: I  i大俠說的情況,我也是深有體會,現在的管理者,大多不懂技術,或是略通皮毛,對于隱性的工作能力他們根本看不到,或者是選擇性的無視。太浮躁了!" G  N+ q& j! U/ H+ z" n

作者: larky    時間: 2015-10-5 19:43
根本沒有這回事
作者: 黃河源    時間: 2015-10-5 21:01
工藝員以前是很厲害的  現在不行了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5-10-6 20:23
見怪不怪 發表于 2015-9-29 22:26 / e7 Z! a! }( k, h( o4 C
認同老友觀點。本人學的是機械、大專,接觸加工十多年,做過工藝,做的工藝車間操作者還是很聽的。但在換 ...

( d: V2 @( d: v我提一個觀點,* x1 G4 D5 k  R7 h
' h/ v" }. B, [6 X, P$ \1 Y" q
搞加工的,多了解工藝制定的原因,這樣能夠更好理解工藝,執行工藝,完善工藝;3 h% S' x& `4 B& F% q0 c2 J
工藝員、設計者也要多下下車間,了解實際加工中的困難和改進點。不要搞敵對,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
( q% R) A( r$ @" _' X一個人如果首先態度好,會說話,其次不要那么固執,善于虛心請教學習,跨越工種,下班學習其他工種的東西,例如機加學習工藝,裝配學習3D畫圖,機械學習電氣,這些努力以后都會嘗到好處的。# m& E, W4 s( D( e% I' u0 u
9 d+ t1 y& F: W4 n
4 p. }" U  h, ~: ]% |( z

作者: 小朋友ly    時間: 2015-10-6 21:11
編程也得根據工藝編排來編吧,合理的工藝編排能有很強的說服力,加工時還要考慮到刀具吧
作者: wanchud@163.com    時間: 2015-10-6 21:13
我們公司也有這個情況,但現在我們工藝組已經開始管控編程這一塊了,其實不難學,都有操作書。做好模板,現場試制!
作者: 見怪不怪    時間: 2015-10-7 20:42
threetigher 發表于 2015-10-6 20:23 . A5 ~/ D) ]1 d
我提一個觀點,1 v8 [, W' }0 G
/ r5 F. r1 J& t% d
搞加工的,多了解工藝制定的原因,這樣能夠更好理解工藝,執行工藝,完善工藝;
& g) w" L3 g" Y$ s
你說的觀點我不太理解!你所說的工藝指的是什么?不是加工方法和過程?
作者: 老胡優盤    時間: 2015-10-7 21:21
我以前也做過工藝,包括現在也經常和工藝打交道。我覺得你說的問題本身和工藝無關,這個是管理問題。目前國內很多私企都有這種現象。原則上來講確實應該按工藝要求來進行加工,但是或許他確實比你有經驗,也就是說他用正確的方法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解決這種局面需要有管理層的支持。組件一個團隊,成立項目組,在行動開展前大家進行工藝方案討論,把車間師傅、工藝員、項目人員一同商定方案,當然需要有一個比較有組織能力的人來帶頭做這件事情,只有這樣才能控制時間、過程和質量。
作者: rh131931    時間: 2015-10-8 21:29
我是做大立車的,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象我們這里工藝和實際生產中也會存在問題,例如我們做大的電機殼(焊接件),粗車,震動,精車,按工藝粗車后留量1毫米,經過切削應力,吊裝和震動后,變形很可能超過1毫米,所以實際加工中會多留量。
作者: 愛喝加多寶    時間: 2015-10-9 08:13
rh131931 發表于 2015-10-8 21:29
5 E( c0 |' S8 J" \+ E我是做大立車的,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象我們這里工藝和實際生產中也會存在問題,例如我們做大的電機殼(焊 ...

: ?0 ~! y) j7 |是啊,工藝只是個參考,有的因素可能沒考慮到( _7 T8 T/ [& P( O

作者: 九斤2008    時間: 2015-10-9 08:27
本帖最后由 九斤2008 于 2015-10-9 08:37 編輯   J! r- d7 C; O
愛喝加多寶 發表于 2015-9-29 09:59
' c% x& P! t# N& g6 P2 P* e/ j其實自己也想自學編程的,但你自己學會了又怎樣,你沒經驗,現場編程序的都是編了5.6年的,領導會讓誰做? ...

+ c3 y7 C  ]8 S9 y& Y- B6 `+ B2 V4 V  M/ M* ^- z% ?3 T  C& F
編程真沒那么難,我們這里工藝人員都是一個月上手,直接上……我們加工的都是大件,最小的也超過了1噸重……話說你們的工藝員也太舒服了,我們這里的工藝人員的工作包括工藝卡,操作指導書,編程,機床,刀具,夾具等,凡是涉及到的樣樣都得會弄,操作工也就按按機床按鈕……
作者: 愛喝加多寶    時間: 2015-10-9 11:05
九斤2008 發表于 2015-10-9 08:27 ; o- i4 L+ o; q* e! T2 ]# C/ S
編程真沒那么難,我們這里工藝人員都是一個月上手,直接上……我們加工的都是大件,最小的也超過了1噸重 ...
0 G% S8 I% h( w; M. N' p) [
是啊,相對你們來說,我們是幸福多了
作者: 九斤2008    時間: 2015-10-9 14:18
愛喝加多寶 發表于 2015-10-9 11:05
  G9 y- `& U# e2 Y$ Z  ~是啊,相對你們來說,我們是幸福多了
1 O4 V% ~  g  j: k6 q! W9 k
哈哈,還好……我們是保姆……我們公司的操作工現在都不需要太多技能了,稍微培訓下就能干……
作者: Lixinwu    時間: 2015-10-9 15:35
Lixinwu 發表于 2015-9-29 08:41 , i5 L5 t2 b3 O9 _8 g) c8 {. o8 z$ o) F
最主要的還是得自身硬氣,硬朗!如果你親自上陣做的比他好比他快,他能敢不聽你的嗎?
+ J" F1 V/ P+ e) B2 U
總工不一定能當工藝師,但要做一個合格的稱職的工藝師,那就要zuo要到在工藝加工上的基本全能.
/ I5 c6 t5 ^* I' [9 h
作者: zjz101203    時間: 2015-10-18 12: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黃磊888    時間: 2015-10-20 09:23
互相學習才是王道
作者: fanzhijun1984    時間: 2016-3-11 16: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文順彭明    時間: 2016-3-11 17:36
也就是說我們編的工藝實則是把那些編程序人編的步驟記錄下來而已------------------
8 s. m5 M; [8 ]- S7 I' i+ E這本身就應該是互相學習互相借鑒,人家說留25絲30絲 后面磨的時候不會反饋說余量太多下次改進這樣嗎?
# p+ i# O5 Y3 e/ N% d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