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德國高等教育簡介 [打印本頁]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21 03:22
標題: 德國高等教育簡介
上一篇在回復中有朋友提到了德國的教育,這里我就新開一貼,做詳細介紹。

德國的大學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一是Universitaet(翻譯為大學),另一類是Fachhochschule(國內喜歡翻譯為職業高校)。先對第二種職業高校做一些簡單介紹,這只是國內翻譯的問題,實際上這并不是職高的意思,他也是大學,也有本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所獲得的學位在中國教育部認證也是本科碩士,并不是職高。這種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偏實際應用人才,并不是為了理論研究的,所以他的授課方式授課內容都偏實際,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并不會像我們所認為的可能差一點。就拿我們部門來說,有好幾個研發工程師都是這種學校畢業出來的,在公司招聘的時候也不會把這兩個學校分類區別。

下面主要針對我自己經歷的第一類Universitaet來做詳細介紹,以下所提到的大學,如果不做特殊說明,只代表Universitaet。德國大學在早年只有Diploma,在國內認證為碩士,也就是說在德國大學只要畢業,就是碩士。這個Diploma分為2個階段,第一階段類似于基礎階段,第二階段為專業階段,在這兩個階段之間有一個考試,如果考試不能通過,那么就只能轉專業轉學或者退學。在這個考試通過之后,可以進入專業階段學習,如果不幸在專業階段不能通過,面臨退學,那么就是一無所有。雖然這兩個階段類似于今天的本碩階段,但是畢竟不是本碩階段,按照有些理解來說,中間的考試也考過了,說明基礎階段學習是可以的,應該給本科學位,但是不行。類似于本碩連讀,如果碩士不能畢業,那么本科學位也要作廢。現在德國為了學制和國際接軌,大多數學校都把學制改為了本碩分開的模式。一般本科是6學期,碩士是4學期,這個學期數根據各個學校各個專業不同的要求,會有適當的增加,比如碩士階段有強制實習,那么碩士學期數就會增加為5學期。在學期數方面,體現出了中德兩國高等教育很明顯的差別。中國的本科碩士教育,都有大一大二研一研二的明確區分,下意識地傳遞出一種思想,大四就是最后一年,學得好也畢業,學得不好也畢業,這就是最后一年。在德國,只會用學期數來表達,互相問學習進度也只會問對方是第幾學期,因為沒人能保證在規定學時內畢業,而且事實證明,相當多的學生要延期畢業。

偶爾能看到國內的新聞,某某學校的研究生因為要延期畢業,跳樓自殺了,我們經常會開玩笑,如果在德國,不知道要跳死多少人了。國內的高等教育遵循的是批量生產,不管產品質量好或者不好,都要按期如數出廠,明明知道很多產品不合格甚至是廢品,也要出廠推廣市場。考試通過率完全不是學生們擔心的問題,通過率一低,老師就會被院領導找去談話,責令補考的時候要放水,否則就會影響學校的畢業率,這是大事故。國內高校在畢業生畢業的時候都要填寫畢業去向表,然后各個學校之間互相攀比,我們學校有多少繼續讀研的,有多少出國的,有多少進五百強的,有多少公務員的,總就業率是99%。德國才不會管這些閑事,找實習找工作的時候,可以找學校的就業指導老師,有免費的培訓課,簡歷求職信都可以免費找老師修改,其余的才不會管你,學校連你什么時候能畢業都不知道,哪會有功夫統計這些虛頭巴腦的數據互相攀比呢?我在國內讀的本科,全班34個人認真學習的不到5人,好幾個同學都是沒日沒夜的打游戲,考前拿同學們的筆記背一背,考試的時候抄一抄,沒有80也有65,畢業完全沒有問題。混了4年,拿著一張畢業證就進入職場了。這樣的教育先不論專業基礎知識能學到多少,首先就給學生灌輸了一個想法,就是混日子是完全可以的,大學混4年,沒影響畢業,那么進入職場也就開始混,專業上面不知道自我提高,整天胡混,混不好反而怪社會不公,怪行業不景氣。

德國大學碩士期間有考試課程,有實驗課程,有小論文,有大論文,有些學校還有強制實習。國內碩士的考試課程簡直是兒戲,我有同學在國內讀研,碩士期間一共有14門課需要考試,他在第一學期全都考完,每門課都是八九十,因為他的導師會跟開課老師打招呼,一定要放過,因為只有在第一學期把課都修完了,后面的2年半時間才能專心給導師干活,想想真是可笑。德國碩士期間,如果想要認認真真考好每一門,單單考試課程的學期數就要有3學期。上課教授不點名,你愛來不來,只要考試能通過,那就是你有本事。德國大學上課,經常有學生中途舉手打斷教授上課進程提問,比如我自己車上的發動機為什么跟你講的不一樣,有什么區別,哪個更好。教授也會停下來詳細解答,如果有理論基礎問題,教授或許會建議學生跟這門課的助教聯系,讓助教詳細解釋。一點都不夸張地說,上課沒有一個人睡覺打瞌睡,只要來上課了,沒有人玩手機,都是聽講記筆記,我在所有課上沒有見到過一個學生睡覺的,從大家的表情就直接看出大家在聽課,這樣的場景在國內簡直不可想象。

考試分為筆試和口試,筆試大多數是偏理論的課,口試是專業實際的課程。有些教授的口試堪稱變態,天馬行空,把學生問得腦袋都炸了,教授心里有一桿標尺,也知道自己得問題是什么級別的,最后會給一個公正的成績。每個學校每個專業都有幾門殺手課,我碩士期間有一門殺手課,而且還是必修課,躲不過去,通過率不到10%。我第一次掛了,第二次考的時候很怕再掛,因為只有2次機會,不過就要走人了。我花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復習,幸好過了,而且是所有參加考試同學的第一名。教授是個年輕的德國女人,跟我說,自從上一個教授開這門課以來,我是第一個在這門課考第一名的中國人。為了這個第一名,我也付出了代價,因為高強度復習這門課,所以導致另一門課成績不高,不過相比來說,還是值得的。

正因為考試難,而且考試次數有限制,所以很多學生不敢貿然報考,為了提高把握,就少修課程,拉長學期數。所以在德國讀書,延期畢業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沒有人能拍著胸脯保證什么時候畢業。這也在學生們心中樹立了一個觀念,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不付出努力就一定得不到回報,為了達到目標,就要有耐心,經得起時間的磨練。所以在步入職場以后,就能沉得住氣,只要沒完成的任務,就多花力氣,慢慢改進,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馬再說。我們辦公室有兩個實習生,一個25歲,一個26歲,本科還沒畢業,在德國人看來這一點都不奇怪。

德國的考試沒有考試重點,頂多會給學生畫一下知識點,畫完會發現跟沒畫一樣。有些教授會出一份樣卷,用來告訴學生們這門考試的題型結構,有些教授什么都沒有。考試的時候也沒人作弊,準確地說是德國人不作弊,我見過中國學生作弊的,被助教警告過,我作為一個中國人真覺得丟人。考試之后可以去看批分,可以跟教授argue改卷對錯,但是一般沒用,加不了幾分。有見過最后一次考試機會沒過的同學,跟教授求了半天都沒用,灰頭土臉地走了。

德國的碩士畢業論文沒有國內那么高大上,國內要求發表,有些要SCI有些要核心。德國只要這篇論文所表述的內容準確無誤,所有數據都是第一手,不抄襲不做假,基本上問題就不大。如果一經發現終稿是抄襲的,那就卷鋪蓋走人了,全德國的學校都不會再收這個學生了。

以上就是德國高等教育,特別是碩士教育的概況,歡迎提問指正。

【后補充部分】

只要是正規大學的學歷,德國就承認。不過問題是,大學不是在德國念的,求職的時候到底人家要不要,那就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了。現實生活中也的確有人這么干,我認識一個開中餐館的,他們家兒子在德國土生土長的,成績不好,連高中畢業考試都沒有通過。德國高中生想要上大學,必須通過Abitur考試,也就是高考畢業考試,通過之后拿著考試成績申請大學。如果畢業考試沒有通過,就沒有申請大學的資格。然后這個餐館老板給孩子辦理回中國讀大學,先聯系了中國人民大學,人大說已經過了截止日期,讓他們下學期來,下學期保證一定可以上。餐館老板家不想等,就聯系了另外一家985,簡單辦了手續就入學了。去了中國就是泡吧健身,課也不上,那個孩子說,負責他們留學生的主任強調,只要不惹事,安安穩穩的,就可以畢業。每年那個孩子回德國過寒暑假,都會給領導老師帶德國的剃須刀之類的禮物,過得瀟灑樂無邊,就等著拿畢業證。

你說這是不是笑話?一個在德國高中畢業考試沒通過的學生,去中國如果不是超過了截止日期,就可以輕而易舉上中國人大,在一個985高校玩4年能玩到畢業證。

是否一定有書籍讀物不能打包票,但是有相關的其他規定。中小學會定期組織學生去大學參觀實驗室,還有醫院,工廠,等等。我上學的時候每年都有中小學生參觀日,被老師帶著參觀我們學校的各個實驗室,這看看那看看的。

另外我所知道的,報名機械專業的高中畢業生,要強制做一個為期至少2個月的認知實習,這個實習是在開學之前必須完成的,有些學校甚至規定完成了實習才可以申請機械專業。這是為了學生考慮,理論上來講,學生通過實習發現機械專業跟自己想的不一樣,完全有時間在入學之前換專業。本科階段的機械專業,都有強制實習,是帶薪實習,需要像求職一樣自己申請,企業接收學生做實習會得到稅務減免的優惠,工資或多或少,給得少的有600歐每月,有些公司的實習工資可以開到2000歐元每月,實習生和正式員工一樣上班,有自己的任務。德國大學也可以在學業進程中途自由轉換專業,只需要提交轉專業申請,轉專業之后可以申請對和之前一個專業重復的課程申請免修,不會像國內大學規定的成績達到前幾名才可以換專業。

上周剛跟同事討論過中德兩國的中小學教育,我說我外甥小學下午四點多放學,同事說小學怎么這么遲?!德國小學每周有半天和全天兩種課程安排,全天的課程下午3點半放學,哈哈!

我也覺得是中小學太苦了,一獲得自由就放縱。有些人喜歡拿歐洲人算數不好自我陶醉,算數是死的,幾塊錢買個計算器什么都解決了。但是嚴謹的態度,發散的思維,優秀的創造力,這些拿多少錢都買不到。




作者: 祥云飛魚    時間: 2015-9-21 07:30
中國大學教育是應該改革了 ,但是最近幾年表現來看 ,高層還是沒有下定決心,預計5-10年沒有改變的苗頭。也許真的等到人口紅利危機吧。
作者: tiantiand    時間: 2015-9-21 08:06
頂。長見識了!
我喜歡這種模式
作者: 緋羽冥翔    時間: 2015-9-21 08:19
正在考慮小丫頭的未來培養方向,學習了,謝謝!

國內大學真心不靠譜。
作者: sunyuaiydd    時間: 2015-9-21 08:33
和我留學同學描述的德國大學差不多,在德國畢業不了的不在少數,在國內難以想象
作者: yyzyaaa    時間: 2015-9-21 09:10
德國要畢業真不簡單,能準時畢業的就是特別牛的,7年8年能畢業的很常見。建議國內大力發展Fachhochschule。,Fachhochschule是培養實際應用方面的人才。映像中,法國好像也是類似這種體系,所以法國的工業也很會面,很強大。
作者: 深圳JO    時間: 2015-9-21 09:32
大贊
作者: aiwolei    時間: 2015-9-21 09:47
教育的失敗會導致民族的失敗,
我大國教育都搞產業化,都要批量生產。
我們也是失敗教育模式的產物!!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5-9-21 10:02
就該常講講這些,要反復講,講一次不夠,也許能從河里撈出幾個家伙,哈哈
作者: wyc3158    時間: 2015-9-21 10: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普通的玩家    時間: 2015-9-21 10:28
今天休息,在家老老實實看書
作者: liuwei20501690    時間: 2015-9-21 10:55
國外大學的教育確實是嚴謹。我們的大學,頂層設計就出了問題。
作者: xudingjia820    時間: 2015-9-21 12:28
學習了!
作者: 望月之犀    時間: 2015-9-21 12:32
真的是震驚了
作者: 星空下的月光    時間: 2015-9-21 12:41
我們專業就像大俠描述的
作者: 陽光小院暖茶    時間: 2015-9-21 12:54
是不是前期的應試教育把學生的興趣都搞沒了,才有了進入大學就放縱自己拼命玩
作者: lbcgh    時間: 2015-9-21 13:56
中國的教育。。。每個人都是本科生又怎么樣呢
作者: 尼古拉懷特    時間: 2015-9-21 14:58
內容謝謝
作者: liping1981    時間: 2015-9-21 15:26
中國的高等教育是失敗的
作者: HIWIN晶輝機電    時間: 2015-9-21 15:51
2266998 發表于 2015-9-21 10:02
就該常講講這些,要反復講,講一次不夠,也許能從河里撈出幾個家伙,哈哈

警鐘長鳴!喚醒國人的意識真的很是需要強迫性。最近翻看不少史記,覺得咱現代人有些方面還不如古人。

作者: 學習進行時    時間: 2015-9-21 16:40
想問下 那比如一個德國人在德國沒畢業成功,但自己出國留學,拿到了學位,德國方面承認這個學位嗎?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9-21 17:26
樓主,我想問一下在德國有類似的知識啟蒙的導讀東西嗎? 了解自己學的專業

作者: 滄海一粟@only    時間: 2015-9-21 17:30
感覺中國的教育改革勢在必行了,按照目前的模式發展下去,中國要被人家越甩越遠了。。。
作者: 追遠戰士    時間: 2015-9-21 19:38
長見識,頂起
作者: @忘川    時間: 2015-9-21 20:19
長見識了  學習中
作者: 隨意飛翔    時間: 2015-9-21 20:56
我也來參與一下,哈哈,也算有點發言權。

口試和筆試:就從我的經歷來說吧,我碩士期間考了18門考試,筆試占三分之二,口試占三分之一。考試類型的選擇倒不是硬性決定的,都是自主選的。第一學期的時候,德語還沒說溜呢,就報了一門專業排名靠前的殺手課,Werkzeugmaschinen 2 (機床學2),是口試。說是殺手課,因為口試一組一小時,同時面四個學生,然后在口試的時候,教授只能一對一的提問,其他學生也不能閑著,教授就說,其他人寫張怡情小試卷吧,計入總分哦。結果就是口試中穿插筆試,壓力不可謂不大。
筆試的話,印象最深的便是Spanen(切削原理)。試卷發下來厚厚一沓,28頁吧,A4紙大小,全是問答題,沒有選擇題。答題時間是90分鐘,只覺得自己是在不停的寫,寫了90分鐘,記得時間還是不夠,時間到了,還有一兩道題還沒寫全。

總結:
本人覺得,隨著學習的不斷推進,發現口試其實比較簡單,在口試中,學生們可以通過一切有效的溝通手段,和教授面對面的聊技術問題。我覺得口試不像考試,在我看來,更像有考試壓力的技術交流。或許我太會侃了,在30分鐘考試時間里,剛開始的時候教授提問,到后面就變成我們在討論了,哈哈,想想也挺好玩。

就學習風氣而言,能讀到碩士的德國學生,很明顯都是未來的社會精英,他們自然很有動力的繼續的學習下去。國內的話,則不是,我覺得心態的差異就在這里吧。

übrigens: 這學期在寫Studienarbeit,前期準備工作完成了,開始寫論文了,剛剛寫到一半,寫了40多頁了,全部寫下來加上圖紙估計得100多頁,我能想象得到我的Betreuer要看抓狂

作者: の小南灬    時間: 2015-9-21 21: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我是丹尼巢    時間: 2015-9-21 22:09
開闊了眼見,我等沒出過國,就在國內二流學校混過的半成品漲了知識~!~
作者: 李棟梁    時間: 2015-9-21 22:28
頂一個!
作者: 番茄西瓜    時間: 2015-9-21 22:40
學習了
作者: 紅仔008    時間: 2015-9-21 23:01
呵呵,大學比較水,反正我知道我們學校是這樣,其他學校就不曉得了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22 00:32
學習進行時 發表于 2015-9-21 16:40
想問下 那比如一個德國人在德國沒畢業成功,但自己出國留學,拿到了學位,德國方面承認這個學位嗎?

只要是正規大學的學歷,德國就承認。不過問題是,大學不是在德國念的,求職的時候到底人家要不要,那就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了。現實生活中也的確有人這么干,我認識一個開中餐館的,他們家兒子在德國土生土長的,成績不好,連高中畢業考試都沒有通過。德國高中生想要上大學,必須通過Abitur考試,也就是高考畢業考試,通過之后拿著考試成績申請大學。如果畢業考試沒有通過,就沒有申請大學的資格。然后這個餐館老板給孩子辦理回中國讀大學,先聯系了中國人民大學,人大說已經過了截止日期,讓他們下學期來,下學期保證一定可以上。餐館老板家不想等,就聯系了另外一家985,簡單辦了手續就入學了。去了中國就是泡吧健身,課也不上,那個孩子說,負責他們留學生的主任強調,只要不惹事,安安穩穩的,就可以畢業。每年那個孩子回德國過寒暑假,都會給領導老師帶德國的剃須刀之類的禮物,過得瀟灑樂無邊,就等著拿畢業證。

你說這是不是笑話?一個在德國高中畢業考試沒通過的學生,去中國如果不是超過了截止日期,就可以輕而易舉上中國人大,在一個985高校玩4年能玩到畢業證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22 00:51
小哈五 發表于 2015-9-21 17:26
樓主,我想問一下在德國有類似的知識啟蒙的導讀東西嗎? 了解自己學的專業

是否一定有書籍讀物不能打包票,但是有相關的其他規定。中小學會定期組織學生去大學參觀實驗室,還有醫院,工廠,等等。我上學的時候每年都有中小學生參觀日,被老師帶著參觀我們學校的各個實驗室,這看看那看看的。

另外我所知道的,報名機械專業的高中畢業生,要強制做一個為期至少2個月的認知實習,這個實習是在開學之前必須完成的,有些學校甚至規定完成了實習才可以申請機械專業。這是為了學生考慮,理論上來講,學生通過實習發現機械專業跟自己想的不一樣,完全有時間在入學之前換專業。本科階段的機械專業,都有強制實習,是帶薪實習,需要像求職一樣自己申請,企業接收學生做實習會得到稅務減免的優惠,工資或多或少,給得少的有600歐每月,有些公司的實習工資可以開到2000歐元每月,實習生和正式員工一樣上班,有自己的任務。德國大學也可以在學業進程中途自由轉換專業,只需要提交轉專業申請,轉專業之后可以申請對和之前一個專業重復的課程申請免修,不會像國內大學規定的成績達到前幾名才可以換專業。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22 00:57
陽光小院暖茶 發表于 2015-9-21 12:54
是不是前期的應試教育把學生的興趣都搞沒了,才有了進入大學就放縱自己拼命玩

上周剛跟同事討論過中德兩國的中小學教育,我說我外甥小學下午四點多放學,同事說小學怎么這么遲?!德國小學每周有半天和全天兩種課程安排,全天的課程下午3點半放學,哈哈!

我也覺得是中小學太苦了,一獲得自由就放縱。有些人喜歡拿歐洲人算數不好自我陶醉,算數是死的,幾塊錢買個計算器什么都解決了。但是嚴謹的態度,發散的思維,優秀的創造力,這些拿多少錢都買不到。

作者: a煩死了a    時間: 2015-9-22 01:19
隨意飛翔 發表于 2015-9-21 20:56
我也來參與一下,哈哈,也算有點發言權。

口試和筆試:就從我的經歷來說吧,我碩士期間考了18門考試,筆 ...

德語雜學阿,有套路么。來了半月就會一句“毛茛“。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9-22 09:01
老德Alex 發表于 2015-9-22 00:51
是否一定有書籍讀物不能打包票,但是有相關的其他規定。中小學會定期組織學生去大學參觀實驗室,還有醫院 ...

謝謝前輩回答!前輩說的“要強制做一個為期至少2個月的認知實習,這個實習是在開學之前必須完成的,有些學校甚至規定完成了實習才可以申請機械專業”   我周圍同學后悔報機械專業,但我又問他做什么,卻很難給出一個清晰的想法。也許只是活在自己小世界小圈子里面,對未來職業展望也沒太多考慮吧!

還有一個問題,德國有著名的哥廷根學派 德國數學也是很牛的,當初高斯 黎曼 希爾伯特。力學是數學應用的地方,您在求學過程中受到數學訓練是怎樣的呢?力學也是在機械里面占很大比重的,結構分析,機構運動分析 還有現在的數學建模。
我在一本書里面鐵摩辛柯獎獲得者演講集里面看到,做機械的對于力學理論缺乏,這使他下定決心繼續執掌教鞭  德國機械類學生對于力學掌握如何呢?


作者: 709079691    時間: 2015-9-22 09:55
  媽蛋,這和中國畢業出來的還有可比性?不說專業就說這學習能力甩了N條街。
作者: viney1985    時間: 2015-9-22 10:33
怪不得留德學生的畢業生就會被重用,哎,國內的決策讓我們失策。
作者: 李國國    時間: 2015-9-22 13:19
這是嚴格控制畢業生質量啊,挺好,值得天朝學習~~
作者: xiaojun_pspc    時間: 2015-9-22 13:55
德國技術太厲害了。之前看過德國的產品,那技術要求相當的高。
作者: 無衣桑    時間: 2015-9-22 15:07
說到太好了,這就是差距!!
作者: stsmo    時間: 2015-9-22 15:37
大家都是一邊倒啊,國內教育是有缺點,但也不是一無是處的,短短幾十年從無到有再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樣的發展速度沒有優秀的人才支撐肯定是不行的,而這些人才大部份是國內學校培養出來的。我曾在一家英資企業上班,有一位德國實習生,經理讓他修一臺機器,實際上車間有好幾臺相同的機器,只需要把損壞的零件測繪做出來裝上就可以了,做了一個多月沒有結果,實習時間到了。
作者: stsmo    時間: 2015-9-22 16:29
stsmo 發表于 2015-9-22 15:37
大家都是一邊倒啊,國內教育是有缺點,但也不是一無是處的,短短幾十年從無到有再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不管最近還是以前畢業的,都是中國人!公司里70、80后已經開始挑大梁了。

作者: pfizer2001    時間: 2015-9-22 17:42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本科畢業到德國讀碩士,讀了6年,好像最后還沒畢業的。
認識幾個德國人,非常嚴謹。
德國,日本讓人感到敬佩的民族。
至于教育方面,我覺得目前的教育實際上是倒退的,甚至不如文革那個時候的學徒,以及學工學農
其實小學,初中,高中學生接觸工廠,大學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
讓一個孩子很早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在高考的時候決定以后一輩子學的東西
作者: 請叫我大叔    時間: 2015-9-22 19:36
國內環境太浮躁了 不論人還是事
作者: 紫金者Alex    時間: 2015-9-22 20:17
明年這時候可能就要選去的學校了。
前輩能給些建議么?
目前績點3.5左右,而且有一個全國比賽的第四名證書,最近一直在幫企業做產品。德語到那時候應該也能考了DHS或者德福。
估計亞琛去不了,您能推薦點學校么?
十分感謝
作者: 普通的玩家    時間: 2015-9-22 21:35
我想請教一下德國大學的學生一天都睡幾個小時啊,作息時間一般是怎樣的?網上說美國前10的學校里學生每天都只睡4個小時,圖書館都燈火通明。
作者: likeitdoit    時間: 2015-9-22 22:35
很有幫助,反思國內的高等教育水分太多,無論是教學,還是科研,表面貌似光鮮,里面粗制濫造,和國外比有差距,和過去比,在倒退。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23 02:48
小哈五 發表于 2015-9-22 09:01
謝謝前輩回答!前輩說的“要強制做一個為期至少2個月的認知實習,這個實習是在開學之前必須完成的,有些學 ...

你這個問題太深層次了,我沒有你研究得這么深,很難針對這個問題回答。我還是說一下事實舉例吧,要說德國人數學物理很牛,我倒沒有真的接觸到很明顯的,可能我們是工科,不需要很理論的研究。就力學而言,我們學校機械專業本科有3門力學課,分別是力學123,另外涉及到力學的還有流體力學空氣力學,包括熱力學,申請讀我們學校機械碩士學位的同學必須有比較好的力學基礎,所以中國的申請者大部分都被要求在碩士期間補本科期間的力學課。關于補課的規定是這樣的,要求補的課必須在碩士畢業之前補完,也是兩次考試機會,就算碩士所有課程和畢業論文都通過了,只要補課不及格,還是拿不到畢業證,但是補課的成績只有通過與否,不顯示具體分數。

我們碩士期間也有力學相關課程,上課的時候,我的確感覺到德國同學比我們掌握得快,一方面肯定有語言因素,德國人聽課沒有障礙。德國同學的數字計算沒有中國學生好,但是他們對不帶具體數值的計算推導比我們好,教授板書嘩嘩嘩地寫,德國同學往往能非常快地發現教授的推導過程錯誤以及筆誤,我只能低頭抄筆記回家再看

我們系有一個專門研究發動機的教授,一直到博士都是數學專業,博士畢業之后從事汽車方向的工作,由于數學功底扎實,在機械領域發展神速,現在是奔馳首席專家教授團的成員,在他手下最受重視的博士生是本碩數學專業畢業的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23 03:00
pfizer2001 發表于 2015-9-22 17:42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本科畢業到德國讀碩士,讀了6年,好像最后還沒畢業的。
認識幾個德國人,非常嚴謹。
德 ...

是的,我來德國之前,我們家一個鄰居勸我別來,他說他的兩個高中同學來德國讀書,都是畢不了業回國了。

我們辦公室那個26歲本科還沒畢業的實習生,他就是學徒工出身。高中畢業之后拿到了高考成績,但是沒有申請大學,先在我們公司生產車間做了為期一年半的Ausbildung(典型的職業培訓,德國Ausbildung結束可以獨自上生產線做工人),做完這個之后又留在車間做工人,然后申請大學機械專業,每年總共為期6個月的學校上課時間去學校全職學習,學校沒課的時候來公司做實習生,已經在公司做了4年實習生,從9月份開始在公司寫本科畢業論文。他所負責的那一項工作現在可以獨自一人承擔,上周他自己一個人去法國出差,解決他這個項目的問題。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23 03:09
本帖最后由 老德Alex 于 2015-9-23 03:48 編輯
stsmo 發表于 2015-9-22 15:37
大家都是一邊倒啊,國內教育是有缺點,但也不是一無是處的,短短幾十年從無到有再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再好的地方也有幾個差的,再差的地方也有幾個好的,這不奇怪。不過吧,實習生要看他是什么階段實習的,是本科還是碩士,是第幾學期,自身條件如何,不能說只要是德國的大學生,就一定是出類拔萃的。特別是讓實習生維修機器,說實話,這種工作我估計都做不來,術業有專攻,不是做售后或者技工的,維修這種活都很難完成,何況是一個實習生。實習生在公司是受教導的,干了一個多月沒結果,你們也知道簡單把零件測繪生產安裝就能完成,你們沒有人跟他說,作為你們責任更大啊。我們公司招了實習生,在最初的一兩個月里,是要手把手教的,連怎么連數據庫下載文件都要教,實習生每做完一個初成品,我們都要看完給修改意見的。你們就這么讓一個實習生在沒有完成任務的情況下到時間走人了,這個實習生也學不到東西啊。這就是我提到的,德國的高等教育不僅包括學校和學生,企業實習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這就是為什么企業在招收實習生之后可以享受稅務優惠的原因。企業對實習生有教育的責任,學生有不足,企業應該教會他,而不是眼睜睜地看著學生到時間走人,不是嗎?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23 03:16
stsmo 發表于 2015-9-22 16:29
不管最近還是以前畢業的,都是中國人!公司里70、80后已經開始挑大梁了。

在公司挑大梁是正常的啊,特別是70后,現在都已經40了,年紀大一點的都奔五了,再不挑大梁什么時候挑?在公司里大家都是中國人,挑大梁的也肯定是中國人啊,有什么奇怪的嗎?就算現在這一代大學生有再多的問題,二十年之后也還是要他們挑大梁的,總不能出國請外援吧?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23 03:21
普通的玩家 發表于 2015-9-22 21:35
我想請教一下德國大學的學生一天都睡幾個小時啊,作息時間一般是怎樣的?網上說美國前10的學校里學生每天都 ...

我不知道美國那個是真的假的,德國不是這樣,還是蠻輕松的。睡眠七八個小時完全可以保證,每天都學,但是強度不大,考前備考很累,但是晚上12點也一定睡了。態度端正,學有學樣,玩有玩樣,不糊弄

作者: 濾油機廠家    時間: 2015-9-23 08:56
唉,需要學習
作者: 投身革命    時間: 2015-9-23 12:08
我們這些人上大學就是自由散漫,工作后又急于求成,踏踏實實的估計只有大學之前的那段時間了
作者: pfizer2001    時間: 2015-9-23 14:08
一個德國法蘭克福的小伙子,在北京德意志銀行工作,來一年,他大學是半工半讀的讀出來的。老家是慕尼黑的。他說平時會在銀行工作,也會在學校學習。他才20歲就已經畢業到銀行工作了。
這個在國內幾乎不可思議的。
但是在德國很正常的
國內大學實際上似乎有點中世紀的那種教會學校,學天文,學哲學,神學,目的不是為了實用,而是讓人有面子,我是哪里來的。
德國與整個歐洲都有學徒工的傳統,而中國古代也有學徒的傳統,無論是傳統的中醫,還是裁縫,到后來的打算盤的會計,都需要學徒。
文革期間也有的。在大的國企。但是后來就越發的少了。幾乎沒有了。
我畢業以后單位會說讓老人帶你,但是實際上老人不會帶,都是自己學習的。
而后來來的新人,單位根本不會說讓老師帶你的。因為學生也不在乎老師,因為學與不學一個樣的。沒有人再熱心的學習專業知識了,更多的學會拍馬屁。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9-23 15:19
老德Alex 發表于 2015-9-23 02:48
你這個問題太深層次了,我沒有你研究得這么深,很難針對這個問題回答。我還是說一下事實舉例吧,要說德國 ...

謝謝前輩的介紹。我問的問題有點太宏大了,抱歉,您寫自己豐富的經歷讓小弟有清晰認識,謝謝。我是從數學史 和力學史 看到的德國哥廷根學派,所以好奇問下,再次感謝您豐富的回答。數值計算,讓我想起我們的高等數學,按照數學專業說應該算是數學分析。僅以我的經歷而言,當初學習只是刷題然后買復習資料考過,但對微積分的理解應用還是很淺薄 微商的概念,高階無窮小。論壇有個手算圓錐臺,我感覺最基本的就是微分方法,但自己在這方面做得不太好。還有常微分方程。
今天看一篇文章說發明電子計算機前,計算工具是計算尺和手搖計算器,還有對數表 我們更多強調筆算能力,但我感覺自己缺乏對問題分析方法,列出方程,然后求解,做的都是重復性缺乏思考的勞動。正如您說得推導過程,我記得我看一個mooc大學物理公開課,教授強調自己推導一遍基本的公式,我想是對問題理解吧  現在都推進編程計算,主流的matlab 還有maple   但自己對模型琢磨不透,掌握編程技巧卻不知寫模型。
您在德國求學泡圖書館嗎?這個我想咨詢一下,為學問而學問?鄙人也沒什么文化也學的不精,僅好奇而已,希望前輩見諒!

作者: 祥云飛魚    時間: 2015-9-23 17:10
stsmo 發表于 2015-9-22 15:37
大家都是一邊倒啊,國內教育是有缺點,但也不是一無是處的,短短幾十年從無到有再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第二大經濟體 是 60-70 搞出來的,80 后勉強出了點力。80.90 以后搞信息化  互聯網加了, 啊哈哈。

作者: 胡模    時間: 2015-9-23 22:17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24 03:14
紫金者Alex 發表于 2015-9-22 20:17
明年這時候可能就要選去的學校了。
前輩能給些建議么?
目前績點3.5左右,而且有一個全國比賽的第四名證書 ...

關鍵看你是不是211,如果是211,申請的時候比非211的有一點優勢。成績最主要,網上有巴伐利亞算法,可以自己算一下對應的分數,其他證書啥的沒有用,如果在企業做的東西能有產品,可以做成產品介紹類型的作品集,有幫助。學校很多,主要原則是在工業區周圍,對以后找實習找工作有幫助,學校本身沒有很大的區別,德國不是看學校名氣的地方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24 03:18
小哈五 發表于 2015-9-23 15:19
謝謝前輩的介紹。我問的問題有點太宏大了,抱歉,您寫自己豐富的經歷讓小弟有清晰認識,謝謝。我是從數學 ...

我不泡圖書館,我比較喜歡自由一點,都是在家學習,可以隨時喝喝茶什么的,圖書館我嫌太拘束。不過這要看各人自己的定力了,把持不住自己的在家看不進去書。上學的時候嘛,哈哈,不瞞你說,確實是為了學問而學問。工作也是啊,如果每月給我發錢不要上班,我肯定在家玩啊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9-24 09:13
老德Alex 發表于 2015-9-24 03:18
我不泡圖書館,我比較喜歡自由一點,都是在家學習,可以隨時喝喝茶什么的,圖書館我嫌太拘束。不過這要看 ...

謝謝您的回答

作者: 把刀用好    時間: 2015-9-24 10:45
國內高考就是一道分水嶺,高考前苦逼得跟狗一樣,考進大學就解放了。其實在大學才應該是大學特學的時候。中小學就應該教些基礎的知識。現在全亂套了。
作者: cyt556    時間: 2015-9-24 11:21
簡直是典范啊
作者: cyt556    時間: 2015-9-24 11:21
簡直是典范啊
作者: waberfying    時間: 2015-9-24 15:51
哎呀,德國教育不是一般的牛啊
作者: 我要學機械oyeah    時間: 2015-9-24 23:09
來了論壇總還是有收獲的,感謝分享。
作者: ygcygx    時間: 2015-9-25 13:25
火厚留名。。。
作者: Masong    時間: 2015-9-25 14:22
的確,我在德國的時候看到有學生來工廠實習,從沖床慢慢看著干活,挺認真,和國內那些混日子的剛畢業的專科生真的不一樣
作者: evablw    時間: 2015-9-25 16:15
長點見識
作者: 夢想時空港    時間: 2015-9-26 09:17
先頂再看
作者: 亮劍    時間: 2015-9-26 11:10
大俠,我兒子自己選擇了機械,今年大二。我也算業內人士,不喜歡他選擇機械,但是還是尊重了他的選擇。他上的學是中澳合作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合作方是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本月剛剛考了雅思,成績還沒有下來,他英語還算行,可以跟外教口語交流的水平。我要求他一定學好數學和力學。他極端鄙視他們的大學教育,搞的我也很無奈,實際上任何事物都是有兩個面嘛,唉!他很希望去英國,我希望他去德國,或者就是合作方。大俠可以給個建議嗎?另外,什么時候出去比較合適?需要什么剛性條件?
作者: 紫金者Alex    時間: 2015-9-26 11:13
老德Alex 發表于 2015-9-24 03:14
關鍵看你是不是211,如果是211,申請的時候比非211的有一點優勢。成績最主要,網上有巴伐利亞算法,可以自 ...

嗯,謝謝!


作者: pual    時間: 2015-9-26 16:07
大贊
作者: tianmingcong    時間: 2015-9-26 17:05
所以德國制造,工業4.0才會出現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27 04:36
亮劍 發表于 2015-9-26 11:10
大俠,我兒子自己選擇了機械,今年大二。我也算業內人士,不喜歡他選擇機械,但是還是尊重了他的選擇。他上 ...

前輩你太客氣了,我在你面前肯定是晚輩了,不要稱呼大俠了,大家互相學習啊!

1、興趣最重要,特別是他如果現在經過一年的大學生活,仍然喜歡機械的話,這在國內是很難得的,你要鼓勵他,盡量向他灌輸一些積極的觀點,不要跟他說太多機械行業的不好,會讓他苦惱的。

2、英語水平好就不錯了,如果現在還在國內,我還是建議打好語法基礎,不要生疏了英語就好了。如果有可能,可以讓他學一學機械英語,因為不論是以后出國留學還是工作,檔次高的公司或者崗位對英語都很高,除了跟國外做日常交流,還要能用英語做專業溝通。現在國內畢業的學生,不管是本科碩士博士,很少有人能用英語做無障礙技術交流,碩士博士只會用一些寫文章使用的技術詞匯,真到實際交流就歇菜了。說白了,作為一個機械工程師,要能用英語跟同事客戶供應商吵架,這才是英語好。

3、他如果是讀碩士,我個人不建議他去英國,但是這個取決于他是想要快速拿一紙學歷,還是想要一個扎實的學歷。英國除了那幾所國際名校,其余的學校雖然排名看似不錯,但都是瞎鬧。來德國可以學到很扎實的知識,學歷也可以說是全球最具含金量的,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耗時長,還要先學德語,至少足足一年的時間才能學明白,再加上考試難,可能沒法畢業,這些還是很有風險的。作為家長,這些更要考慮到。

4、至于什么時候來德國,根據孩子自己的實際情況,獨立性強的可以過來讀本科。正常的可以過來讀碩士。至于剛性條件,不知道你是指什么?

作者: 亮劍    時間: 2015-9-27 08:23
本帖最后由 亮劍 于 2015-9-27 08:30 編輯
老德Alex 發表于 2015-9-27 04:36
前輩你太客氣了,我在你面前肯定是晚輩了,不要稱呼大俠了,大家互相學習啊!

1、興趣最重要,特別是他 ...

謝謝您的回復。
負面的我從未對孩子說。這一點我知道哈。實際上他選擇機械我也竊喜,畢竟有了傳人了哈。
英語挺拽的樣子。去英國應該是他自己試著申請了一個學校,結果中了。說今年準備學德語。學機械去德國更合理,他也接受。

作者: 毛毛蟲2015    時間: 2015-9-27 17:06
受教了。
作者: franka叔叔    時間: 2015-9-27 20:42
學習進行時 發表于 2015-9-21 16:40
想問下 那比如一個德國人在德國沒畢業成功,但自己出國留學,拿到了學位,德國方面承認這個學位嗎?

我估計也是有的單位承認有的單位不承認咯,就像你如果拿著一個韓國的某某不是一流大學的文憑在中國找工作一樣

作者: franka叔叔    時間: 2015-9-27 20:49
stsmo 發表于 2015-9-22 15:37
大家都是一邊倒啊,國內教育是有缺點,但也不是一無是處的,短短幾十年從無到有再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第二大經濟體!科技創新不知道排到老幾去了吧,呵呵

作者: franka叔叔    時間: 2015-9-27 20:54
老德Alex 發表于 2015-9-27 04:36
前輩你太客氣了,我在你面前肯定是晚輩了,不要稱呼大俠了,大家互相學習啊!

1、興趣最重要,特別是他 ...

是不是德國大學里的所有專業都這么苛刻啊?一個班到了畢業的時候總有幾個過不了拿不到畢業證的嗎?

作者: franka叔叔    時間: 2015-9-27 21:11
樓主再多發些這種中德對比的文字吧,比如職場上的,社會類的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27 21:48
franka叔叔 發表于 2015-9-27 20:54
是不是德國大學里的所有專業都這么苛刻啊?一個班到了畢業的時候總有幾個過不了拿不到畢業證的嗎?

德國沒有教學班的設置,都是各自為戰。如果按照廣義上同學的概念,同一個時間入學的同一個專業,可以稱為同學,畢不了業拿不到畢業證的太多了,有的是中途就不讀了,有的是轉專業了,有的是轉學了,有的是一直拖著不敢考試總也畢不了業,還有耗光了考試機會自動退學了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5-9-28 08:57
本帖最后由 滾刀魚 于 2015-9-28 09:02 編輯

也不能說國內教育的問題,難道國內沒有值得尊重的大學嗎?一竿子打翻一條船未免太武斷,話說中國教育是挺操蛋的,但是不能一下子打死,打死了豈不是沒有翻身的余地了?我讀的就是二流二本的大學,自己都是老老實實上課,考試也自己辛辛苦苦的復習,年年拿獎學金,感覺考試不是一件難事,但是考試對那些不愛上課的同學來說還是挺難的,雖然他們平時不愛上課,但是期末好好復習還是能通過的,這是為什么?我覺得就是國內老師教的內容不夠豐富,一門課教授們大講了一個學期,人家學生突擊一個禮拜,兩個通宵就搞定,說明老師講的知識點太少,這門課的知識量老師講的根本就不夠,而且就是我們這樣好好學學的而學生,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好像也沒什么特別的收獲,也就是對待一件事物的看法和思維方式有一些轉變,俗話講就是:不那么幼稚了。但是實際干設計一樣得重新學習,而同學中在清華上學的,感覺好像不太一樣,思維方式更開闊一些,也許是光環的眩暈產生的錯覺,嘻嘻!讀工程碩士的時候,老師們的感覺就更不一樣了,老師們更多的針對我們這些有工作經驗的人,講課更多的都是實際案例了,我感覺收獲挺大的,有人說了,一個破工程碩士,混一混就畢業了,當初我也是抱著這種想法去的,都工作這么多年了,混一混,弄個學位就得了,開始上學了就不一樣了,也許是我這個學生不太善于跟老師交流和送禮的緣故,周末兩天上課,8節課,一年半的時間,除了寒暑假,一天也沒停過,上課簽到,下課簽退,一門課有4節課不上,就不允許考試了,公共課都是閉卷考試,專業課考試有幾門是開卷考試,基本都是書本找不到答案的,得需要你把書吃透了,才能答上來,結果我們一個班17個人,只有12個人允許參加畢業答辯,只有5個人按期畢業,其余的都延期了,不知道別人上學時怎么樣的,我的經歷是這樣的,一個工程碩士的培養尚且如此,說明國內的教育也在轉變,雖然這個國家這些年讓他的國民幾乎看不見什么希望,但是作為一個質樸的國民還是希望能看見點希望,無論胖瘦,擠一擠,希望總會有的。
作者: gj5202014gs    時間: 2015-9-28 15:26
好好贊一下
作者: 杰克阿里    時間: 2015-9-29 15:19
的卻是這樣,且不說教育質量決定國家命運,就我個人覺得大學真的太水了,不僅社會不滿意,我自己都覺得很慚愧!大學還是要有大師指點的!如果都是自己爭取的去大學干嘛還不如自己實踐得了
作者: 一刻希望    時間: 2015-9-30 21:15
正像大俠說的一樣,在211,985這樣的好學校都大把這樣混日子的學生,在我們這些二本線的學校那些人就更加多了,在我們學校里兩個班上課總共六十多人,可是認真上課的就只有不到十個人,每天上課時候后面都是坐滿人了,前面沒人坐,上課玩手機比比皆是,睡覺的大有人在,逃課也不在少數,可是大部分人考試都是高分,有個專業更不可思議大一就從師兄師姐那里得到一份資料,背了這份資料大一到大四的考試就可以過了,你上不上課都過,真是醉了
作者: jucc    時間: 2015-10-2 09:12
終于看到中國教育和國外的差別了,這篇文章應該給那些所謂教育的大老們看看
作者: 劍南春17385    時間: 2015-10-2 20:30
學習了!
作者: 殘梅    時間: 2015-10-9 13:13
見多識廣
作者: windsun    時間: 2015-10-9 19:05
老德Alex 發表于 2015-9-23 03:09
再好的地方也有幾個差的,再差的地方也有幾個好的,這不奇怪。不過吧,實習生要看他是什么階段實習的,是 ...

老德說的好,不懂得幫助別人,又怎么能夠合作無間!
作者: 浦原喜助    時間: 2015-10-12 18:36
看學校了,世界top100的都挺累的,趕due簡直和打仗一樣,三天不睡覺的都有。俺現在每天最多能寫30頁了,比在國內大學快多了。
作者: 藍藍的貓    時間: 2016-3-9 16:50
中國第二大經濟體是犧牲了環境,父母與孩子的分離,無數人的血汗換來的。實際情況并沒有看著那么風光。老齡化、水土空氣污染、還有各種社會問題等等都會慢慢爆發出來的。
作者: 機電Micheal    時間: 2016-4-2 12:56
又漲見識了
作者: 藍藍的貓    時間: 2016-4-15 13:23
人大那個校長已經被over了
作者: 西萊LOL    時間: 2016-6-21 14:42
學習了
作者: 挺胸往前沖    時間: 2016-10-16 12:30
鄧的女兒在北大,有門課教授死活不給通過,最后,這門學科被取消了······
看論壇上的

作者: 挺胸往前沖    時間: 2016-10-16 12:30
鄧的女兒在北大,有門課教授死活不給通過,最后,這門學科被取消了······
看論壇上的

作者: 挺胸往前沖    時間: 2016-10-16 12:30
鄧的女兒在北大,有門課教授死活不給通過,最后,這門學科被取消了······
看論壇上的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