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德國公司職場生活輪廓 [打印本頁]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12 18:03
標題: 德國公司職場生活輪廓
前段時間答應老鷹寫一些德國學習工作的見聞,本來說好了寫一點德國教育制度的,但是轉念一想,評說制度有點大了,就轉而寫一些實際工作中的見聞體會吧。
& V) U& ~! I2 y) _ D I3 ~我所在的公司是行業內的領頭羊角色,整個集團很龐大,我所在的地方所有員工有2000人,畢業后一直在這里,是研發部里的核心部門,中途沒有跳過槽。當初進公司也有巧合的成分,海投簡歷,碰巧公司新上項目,要招人補充,所以異常順利,撿到一個大便宜。
5 R1 C% ^0 R/ Y a1 \) k
在德國大公司常見的合同有兩種,一種是公司自己的合同,一種是派遣合同。第一種很好理解,就是直接跟公司簽,工資也要高一點,當然是相對好點的。派遣合同是和所謂的工程師事務所簽,然后派遣去某公司做項目工作,一般項目結束之后就要走人?;旧蠎獙蒙凸ぷ鹘涷灢蛔愕膯T工簽的都是派遣合同,只有經驗豐富的或者條件出眾的年輕員工可以直接和公司簽。我先簽的是派遣合同,進公司之后立即跟部門大老板提出轉合同,理由是我需要有一份有保障的工作,否則我連家具都不敢買。大老板居然同意了,去總公司要了一個無限期合同的名額,給了我,也就是說,只要我不主動提出來辭職,公司要養我到老。2 z) t' y' K$ w7 f k8 m; \
0 |& d4 D* ^7 ?4 N+ t3 b) ]4 P
說到剛入職的時候,硬件上沒什么特殊的,該給我準備的都有了,倒是同事的細節給了我很多感動。我坐的位置是一個退休員工的位子,桌上沒有顯示器,負責帶我熟悉環境的同事就從另一個空座位的桌上拆顯示器,剛動手就有其他部門的人找他有事,他就先去談事情了,我不敢隨便亂動東西,就這么站著,另一個同事看到了,就直接過來幫我拆顯示器,沒有多一句寒暄,直接上手。弄好之后我說了謝謝,他客氣地回了我一句,就好了。這個同事就坐我對面,在公司工作了20幾年,在以后工作中幫助我最多,讓我迅速脫離菜鳥的行列,現在是我最好的朋友。隨后負責帶我熟悉環境的同事帶我在公司各部門以及廠區轉了兩天,就算是可以了,在正式的新人入職餐會之前,沒有進一步的介紹。但是什么事都要自己有眼力見,我估摸著不能這么稀里糊涂地上班,然后就在第三天一大早,拿著給我發的辦公室座位表挨個請教,因為座位表上只有姓,沒有名,如果說姓,就要加上女士先生的稱謂,很疏遠。借著這個機會,跟辦公室的同事們挨個做一下自我介紹,先拉近一點距離。
5 M+ K! q9 s0 O, Q入職早餐會很簡單,和德國人一起辦事就是有這個好處,凡事都是直來直去,復雜事情簡單化。自己和另一個新同事一起,去買了各式各樣的早點,然后請大家一起在辦公室吃了早飯,就結了,兩人一共花了60歐元。公司除了新同事入職,還有生日也如此,辦公室里在當月過生日的同事,都會挑一天請大家吃早飯,可以買,也可以自己烤蛋糕,無所謂,同事們也會集體湊份子給壽星老買個小禮品,比如相框啊茶杯啊什么的,特別簡單,大家都沒有壓力。
4 v. X' F0 e: j( n" U
說到吃,就介紹一下公司的吃喝,辦公室自帶一個廚房,有咖啡機微波爐烤箱洗碗機冰箱什么的,所有東西的消耗品是公攤,我們辦公室有一個細心的女同事,這事都交給她負責,她也樂于做這件事情,井井有條,每一筆開銷都會仔細做好給每個同事發郵件核對公開。食堂也還行,本以為德國人的食堂很難吃,可是比我預想的好很多,一周五天的肉類基本不同,豬牛魚換著來,相比國內的美食自然遜色不少,但是在德國很不錯了,我一般是一份牛排+一小碗意面+一碗蔬菜沙拉+一小碗酸奶+一個蘋果,2歐元就夠了,蘋果帶著下午吃。
$ d# n6 @) _6 \3 E
9 h' V! h; B/ h1 M& d再說說工作時間,規定我每天工作8小時,公司從早上6點到下午6點都可以工作,在這個時間段之內任何時間工作都可以,早來早走,很多有家庭的同事都是早上6點多開始上班,下午三點多就閃人了,回家陪家人,德國人的家庭觀念還是很重的,至少婚后忠誠度比較高。早上9點到9點20是早餐休息時間,可以吃點加餐面包,喝喝咖啡聊聊天,時間也不是定死的,稍微超過5分鐘10分鐘,沒人管。有一個不足之處,午餐之后沒有休息時間,還是蠻困的,如果前一晚沒睡好,那就是哈欠連天了。公司對工作時間彈性比較大,總之是打卡上下班,如果早到晚走,算加班,隨時可以調休。雙休日禁止上班,辦公室門打不開的,如果因為項目需要,那么加班收入就相當可觀了,但是極少數,一年都遇不到一兩回。除了雙休日,一年有20天的帶薪休假,還有12天的公司停產假期,另外還有國家法定假日,假期很多很多,休不完就只能出去度長假。
4 J ]7 h7 x& b" D! I4 V+ Z
同事關系方面,前面也提到一些,總之就是相當和諧。我這個辦公區23個同事,除了一個同事脾氣有點怪以外,其余同事都特別好相處,那個脾氣怪的同事經過我長期堅持不懈的和其他同事一視同仁,他也逐漸熱絡起來。同事里有好幾個都是在公司工作十幾二十幾年的老員工了,沒有一點前輩架子,最開始入職的時候軟件不熟練,經常會問他們一些初級問題,他們都會耐心地給我講半天,還順帶著解釋一點相關知識點,還告訴我一些他們使用軟件的心得。上下級關系也很和睦,比如說研發部大老板,有時候他有事會直接下樓到我們辦公室,就站在我桌子邊上跟我聊,沒有人會拍馬屁上前搬椅子請坐,大老板每回都是笑嘻嘻的,從不吝嗇夸我們,往往是我剛說幾句話,他就開始用肯定的語氣夸我了。跟我事情談完了,他會跟其他同事打個招呼,然后回自己辦公室。還有一回,大老板來和其他同事談事情,臨走之前路過我的辦公桌跟我打個招呼,問我怎么樣,我隨口說今天太累了,希望快點下班,大老板笑了笑,然后給我煮了一杯咖啡端過來,跟我說:“借花獻佛,用你們的廚房給你煮了一杯咖啡。”這個氛圍在國內不敢想象,這在我后來回國出差的時候有很深刻的體會。
0 Y9 W/ @% T; S; m2 h f說到回國出差,就不得不吐槽了。公司派我回國跟進合作項目,類似于德方技術負責人的角色,先是吃飯喝酒,這也就罷了,畢竟每次回國跟家里親戚也是這么搞。不能讓我忍受的就是國內有些公司的轉圈文化,出了什么問題,開會都是圍著問題轉圈子,有一回連著開了2周的會,都沒有結論,其實問題很明朗了,但是沒人主動提出來,他們的領導也不提。和我一起的那個同事是德國人,一直跟我表示對這樣的工作態度忍受不了,互相推卸責任,拉長問題周期。我就跟同事做了一個表格分析,開會當著他們老總的面挨個點名,各自的責任一個不放過,自此算是把他們得罪了,但是問題的確立馬解決了。從那之后,開會再有人兜圈子,他們老總都要看我一眼,希望我說話,呵呵,不知道他們現在怎么樣了。還是這段回國工作期間,由于集團在國內有分公司,我回國時間也相對久一些,考慮到方便,我就跟公司提出來所有報銷都跟國內分公司對接,每月一回,然后分公司直接跟德國對接。就在第一個月報銷就有了問題,所有的報銷都是有據可查的,我交了貼條單子之后,分公司財務總監先后發了3封郵件讓我去解釋報銷明細,還當著別人的面頤指氣使地指責我花銷大。我忍不了了,報銷額度是總公司定的,而且我樣樣符合規矩,這樣的無理刁難我不能縱容,我在第三次去解釋之后就給總公司財務部發了郵件,同時抄送國內財務,被我這么一搞,徹底老實了。
0 f8 q( v3 V+ v# U) c$ C
還有跟國內另一個合作項目的事情,因為中文是我的母語,所以我負責跟國內聯絡。在德國,所有的工作聯系都是工作郵箱和工作電話,就算在工作時間,也很少打對方的私人手機。但是跟國內合作的時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對方一上來就要我的微信號,這種私人聯系方式我不愿意給,但是對方一直跟我要,我就給了,并且跟她強調一遍,有事郵件或者電話聯系,微信來來去去地也浪費時間??墒菦]多久,就開始對我進行微信轟炸,有時候我半夜都能收到微信。因為在德國下班以后的時間是私人時間,絕對不會有人催著干活的,所以我夜里手機也不關,防止朋友找了有事,她的微信轟炸害得我后來晚上開了飛行模式。每回她跟我微信說,都是火急火燎的樣子,讓我給她回電話,我跟她說現在我時間表已經排滿了,可以跟我另約一個時間,她還是逼著我給她打電話,我就不理她了。然后我忙完了就到了下午,我一看表,算下時差,對方肯定下班回家了,所以我就排出第二天早上的時間,給她打了電話,她一接電話就抱怨我昨天沒給回電話,我再解釋一遍手頭有事先排好的工作,然后我反問她,既然你這么著急,你可以給我打,她說電話費貴,我真是無語了。相比之下體現出德國工作方式的程序化,一切都是以合法工作時間為準,有事先預約,并不是意味著只有老板才要預約。
* P9 C2 ]% H, o4 B最后講講正常的工作內容,因為公司是領頭羊,所以沒有機會去抄襲別人的,雖然也沒有想要這么做。研發的內容真的就是研發,而不是所謂的逆向。每回產品出現問題了,都會先拉到測試中心做測試,測試的初步結果出來之后,研發部門各個相關分支都安排人員一起去測試現場,類似于會診,各部門都帶著相機,自己再留一些自己部門感興趣的照片。然后研發部和測試中心會安排技術會議,有時候會拉著質監部門采購部門等等一起參加,會議上各部門會把問題往自己部門靠攏,盡量想出可能跟自己部門相關的問題,這一點和國內有很大區別。幾次會議以后會定出改進方案,各自回去搞,搞好之后再試驗測試,試生產,批量生產。入職之前我認為公司會像美劇里面演的一樣,門禁等級權限分明,可是不是這樣的。數據庫里的資料,小到各類標準,大到核心部件整體裝配,我都可以調閱下載,可以隨意往自己的U盤拷貝。只有正在開發的一些尚未成型的內容會設置權限,目的是防止其他人調閱之后無意間做了修改甚至誤刪,如果有合理的理由要求查閱,可以申請,然后會另拷一份備份給我。公司貌似很相信員工簽署的保密協議,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聽說哪個員工泄露公司資料的。
6 W2 R1 {0 E( Q0 h基本上這就是我想到的德國大型企業工作的輪廓,只能算是簡介,權當是普及類的內容吧
6 _1 m- B$ f0 X
作者: 古支天 時間: 2015-9-12 18:41
本帖最后由 古支天 于 2015-9-12 18:44 編輯
/ r: Z0 d! E" v+ ^. o" j# [" g6 t; ]4 `: @ c$ a+ v
無限期合同,不主動提出來辭職,公司要養我到老。, v2 E. d: w: o: S
還有……等等
2 D6 Q8 n4 R! Y& g$ x! c( \; |; }
/ K6 r3 W @/ p8 ~真是萬惡的ZB主義社會?。?!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5-9-12 18:51
仔細讀完,感慨萬千。中國的制度不改,文化就不會變好,還會繼續惡化。中國的制度改好了,文化會正向演變,但也很緩慢。聰明才智再多,手里美元再多,也不等于一國的企業能干好,更不等于能搞研發。企業做不好,國家擺再大的排場也無用,吹再大的牛皮也徒勞。
4 F- D8 D" a2 S" G( L
2 x. U1 v$ u7 w3 o7 d4 k* [我絕不甘心承認我們是劣等民族,事實上也不是,但企業文化真的差距太大了。路漫漫其修遠兮。。。
作者: 刀切面 時間: 2015-9-12 18:55
500分阿?。?!第一次見
' I* Y) h- l, d! m! n8 e
作者: 花無百日紅 時間: 2015-9-12 18:58
500分,肯定'好文章,慢慢體會。
作者: yw1ing88 時間: 2015-9-12 19:19
500分激動,工作環境羨慕也值得反思。
作者: 西元前的瘋 時間: 2015-9-12 19:28
我們落后的不僅僅是技術水平,是思想觀念。思想上的這種差距沒個百來年是不可能改變的了。改制度我看不可能了,我們可是shehuizhuyii制度啊,怎么改?
作者: 逍遙處士 時間: 2015-9-12 20:18
老鷹 發表于 2015-9-12 18:51
1 i' T/ N4 E4 t+ K: k) W- t
仔細讀完,感慨萬千。中國的制度不改,文化就不會變好,還會繼續惡化。中國的制度改好了,文化會正向演變, ...
! r+ f: a$ w$ g. F h* P# \社會風氣我們無能為力,但論壇在管理員的掌控范圍內,不妨先把論壇的文化改一改?# {1 C6 n; u8 ^3 c5 p6 ]% _1 \# B
論壇的文化清正了,對制造業的貢獻大著呢。
: l" X" Q. W2 @/ }我要是當管理員,最低要封10個號,那些亂七八糟的號見一個封一個,就不信論壇的風氣不正。
4 F- c6 a9 s- W$ `3 X" q% p" Z8 `" o: y8 a# ?' i
要是維持現狀的話,依舊是每天吃飽后無所事事,上來碼字感嘆下制度和文化,是吧,跟你無關,跟我無關,跟他也無關,跟大家都無關,然后呢明天依舊。
6 w7 Z/ w) k" S0 u- ~0 ^! }; E" ]7 ^2 b. n( R: q
明明就是論壇風氣不正,還美其名曰論壇就是社會。其實也不是美其名曰了,而是間接就承認了——社會風氣本來就不正,論壇就是社會,那論壇風氣也就是不正了——對吧?稍一分析就出來了。那些行業外的人士上來一看,機械論壇就這風氣,跟社會上一樣,機械工程師就這水平,默默的人就走了。+ ]' ]* g. \- i, K
( q) t2 `* P8 X/ D) x: P6 r- d
長此以往,受害的還是論壇。
, d1 T! y0 ~8 G7 k3 K5 }; Y. o: x3 n6 L) S5 ]* f) W
作者: xudingjia820 時間: 2015-9-12 20:47
學習觀瞻下!
作者: 那①份執著 時間: 2015-9-12 20:53
還是差距很大的,希望中國能把國外好的方面學過來
作者: ygang86 時間: 2015-9-12 20:54
剛開始看到喝咖企業啡 被老同事熱心的幫助還以為是在中國的德資企業 樓主在德國應聘進去的嗎??
作者: ygang86 時間: 2015-9-12 21:05
ygang86 發表于 2015-9-12 20:54 
( N" ]0 O# f4 f6 S, ~# a- s% B剛開始看到喝咖企業啡 被老同事熱心的幫助還以為是在中國的德資企業 樓主在德國應聘進去的嗎??
4 m5 E; ]. j* j
不好意思 有錯別字 我看的很認真的 我應該檢查一下回復的內容
$ D& x% z) h! W7 X% D) F0 M1 n7 c- J7 D+ t
作者: ygang86 時間: 2015-9-12 21:11
ygang86 發表于 2015-9-12 20:54
+ F1 q. |! R* p! p) y; o$ Z. a
剛開始看到喝咖企業啡 被老同事熱心的幫助還以為是在中國的德資企業 樓主在德國應聘進去的嗎??
0 A/ t; Q3 ^4 i* n$ S
羨慕樓主哦 海龜啊 冒昧問一下樓主公司做什么產品的?- j+ V h4 {# Q) b
3 k- c* }$ |6 M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12 21:16
ygang86 發表于 2015-9-12 21:11
1 V F7 v; D. W: F' S. B2 h1 d. Q, ^
羨慕樓主哦 海龜啊 冒昧問一下樓主公司做什么產品的?
, ~1 c# C1 [; K* ^8 O8 n2 C2 e沒有回國,還沒歸呢,那也算不上海龜了,哈哈。公司是做汽車的,產品很多,涵蓋了家用商用軍用,基本上所有車都做。- v* l! W; p, _; e$ |' O% ^6 L0 f
; j* V6 u B% b6 B7 y Y0 c
作者: masterzhuce 時間: 2015-9-12 21:39
這個得慢慢看啊
作者: 機械小生~ 時間: 2015-9-12 23:23
請問前輩在那個城市,我剛到德國十天左右,在斯圖加特東邊的一個小城讀書,下學期去Schwaebish Gemuend的B公司實習,有機會希望能與前輩多交流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13 01:50
機械小生~ 發表于 2015-9-12 23:23 
3 k8 X) G- C, ?1 @" L b$ ^請問前輩在那個城市,我剛到德國十天左右,在斯圖加特東邊的一個小城讀書,下學期去Schwaebish Gemuend的B公 ...
( G& d! S+ e+ C# s
我在巴符,你在斯圖東邊,應該沒出巴符呢吧?這么說不遠& a; a% f* V1 q; u, e( j
作者: 隨意飛翔 時間: 2015-9-13 04:55
看了樓主的文章,覺得寫得很棒?。?br />
- H0 D3 T+ b6 |+ @% U我現在在漢諾威讀機械碩士,預計明年底畢業,希望前輩多寫相關的文章,讓后輩們心中有底~5 N7 Z G) O( f3 l* j
現在也正愁著以后找工作的事情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13 05:34
隨意飛翔 發表于 2015-9-13 04:55
2 F- c3 o7 l/ d/ g, t4 M' s
看了樓主的文章,覺得寫得很棒!!# D$ j' I8 @ C8 q6 o( i- e2 `
我現在在漢諾威讀機械碩士,預計明年底畢業,希望前輩多寫相關的文章, ...
% k- e6 B# y3 v, ^
哈哈,德國讀書的學生提到自己什么時候畢業,都用“預計”,你非常typisch!
3 V, y P! t$ D4 z, r; }
作者: xiong__007 時間: 2015-9-13 07:53
羨慕,樓主遇到的公司、同事都很好。是做技術的好環境。國內想要做成一件事的話,在小公司沒那么多的資源可以利用,在大公司形形色色的干擾太多。以前在一家公司做,每次設計完成后,老板會組織各部門技術人員參與評審,這事是好事。但實際操作起來完全變味了。老板在的時候,各部門領導爭相發表自己意見,恨不得把做設計人方案完全推翻,按自己的想法重新來,如果老板有點什么想法,吹噓拍馬屁的都上來了。最后審核完了要設計者綜合各部門的想法修改設計。很多時候一個項目要不斷修改中,難以上馬。很多時候是老板覺得不能拖下去了才匆匆上馬。再后來這個評審會就演變成各部門相互壓制的手段,想方設法讓其他部門的項目進入無休止修改的輪回中。
作者: 機械——菜鳥 時間: 2015-9-13 09:36
最討厭酒桌文化,干事先喝酒。拿著一瓶毒藥叫別人喝,不喝就不不給面子,還想著辦法把你灌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不知道,這樣很爽嗎?
作者: 機械——菜鳥 時間: 2015-9-13 09:38
xiong__007 發表于 2015-9-13 07:53
; {2 \( e2 v3 R6 y" a6 D/ y
羨慕,樓主遇到的公司、同事都很好。是做技術的好環境。國內想要做成一件事的話,在小公司沒那么多的資源可 ...
9 i1 ^+ j+ C' Z* v難道不能反駁嗎?設計者沒有發言權嗎?
& U% U1 j, J# ?/ h& a
作者: 滄海一粟@only 時間: 2015-9-13 09:48
謝謝樓主分享,讓我們見識到外面的大世界
作者: 沒事磨刀 時間: 2015-9-13 09:54
"每回產品出現問題了,都會先拉到測試中心做測試,測試的初步結果出來之后,研發部門各個相關分支都安排人員一起去測試現場,類似于會診,各部門都帶著相機,自己再留一些自己部門感興趣的照片。然后研發部和測試中心會安排技術會議,有時候會拉著質監部門采購部門等等一起參加,會議上各部門會把問題往自己部門靠攏,盡量想出可能跟自己部門相關的問題,這一點和國內有很大區別。幾次會議以后會定出改進方案,各自回去搞,搞好之后再試驗測試,試生產,批量生產。"這應該是正確的程序,是解決問題的態度。
& O3 T; x7 G0 Z& z' [) v
. f5 Q1 f9 a5 G0 h* E# P$ l+ d9 X3 n真是恰恰相反,即使是自己的問題,也會要求別人改進,就像是自己咳嗽讓別人吃藥一樣,( G$ F y& d* o7 k/ s
' B$ o( {" q: @4 J. M
xiong__007“每次設計完成后,老板會組織各部門技術人員參與評審,這事是好事。但實際操作起來完全變味了。老板在的時候,各部門領導爭相發表自己意見,恨不得把做設計人方案完全推翻,按自己的想法重新來,如果老板有點什么想法,吹噓拍馬屁的都上來了。最后審核完了要設計者綜合各部門的想法修改設計。很多時候一個項目要不斷修改中,難以上馬。很多時候是老板覺得不能拖下去了才匆匆上馬。再后來這個評審會就演變成各部門相互壓制的手段,想方設法讓其他部門的項目進入無休止修改的輪回中。”: F9 a0 l% n p; e% q
這段描述正說明了這。對比一下很有意思。哈哈!
$ s7 k; |; d: m0 a
作者: 月光傾城2015 時間: 2015-9-13 09:56
圍觀
作者: xiong__007 時間: 2015-9-13 11:11
機械——菜鳥 發表于 2015-9-13 09:38 
9 \2 o- I. G, T) `難道不能反駁嗎?設計者沒有發言權嗎?
1 h# d, _ R0 D6 ^
很多時候討論是沒有結果的,比如對方提的意見是:“我覺得這個結構外形不美觀,什么什么的,以前見過什么什么的就很好看。”或者就是這塊結構強度不夠,什么?計算過的?沒用的,我建議做結實點,又花不了什么成本,設計起來也不難嘛”,都是這類的,都是些不懂機械的說機械的不合理,不懂電氣的說電氣的問題。老板看這“熱烈”的討論會,心里高興啊,百家爭鳴,各抒己見啊,哈哈( u) I/ ~8 K6 a, w- _& J
) A& q/ W# |& Q8 ?
作者: 機械——菜鳥 時間: 2015-9-13 11:24
xiong__007 發表于 2015-9-13 11:11
: n! j5 s2 ]# b+ ] N* }8 P. F: R
很多時候討論是沒有結果的,比如對方提的意見是:“我覺得這個結構外形不美觀,什么什么的,以前見過什么什 ...
( Y/ c/ Z: Y/ o2 d1 z
估計老板什么也不懂吧!
作者: 星仔STAR 時間: 2015-9-13 12:09
羨慕,漲見識了。。。
作者: 小花0324 時間: 2015-9-13 15:52
我只想想問一句:國內現在有沒一家這樣的公司??????
作者: initiate 時間: 2015-9-13 16:59
寫的不錯。
作者: zhi05 時間: 2015-9-13 17:02
真是有點羨慕樓主啊?。?!
作者: zhi05 時間: 2015-9-13 17:05
與中國現在的福利相比真是一個天一個地?。。?!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5-9-13 17:57
感謝分享,期待續集!
' g) v+ I: r/ F" h) _3 f* C順便介紹下德國風土人情,生活中的嚴謹和使用機械、電器方面的情況,
& g, N$ P+ c; E: `7 N6 y工作方面你不方便拍照,這些方面可以的吧。' k% i7 u. _ a6 Q6 a+ v2 V
4 A2 ^% U( h; I2 A
作者: 島城烈鳥 時間: 2015-9-13 20:35
本帖最后由 島城烈鳥 于 2015-9-13 20:37 編輯 9 _$ U+ I: ~- p! P/ E& V! N
逍遙處士 發表于 2015-9-12 20:18
/ \* H. m: t$ ^( @. T$ r% p& v
社會風氣我們無能為力,但論壇在管理員的掌控范圍內,不妨先把論壇的文化改一改?7 Y, x* r6 s9 Q7 ^6 _! I
論壇的文化清正了,對 ...
, e/ P, V1 W( d2 X% }$ O& C
說的有道理 我們應該時刻清楚本論壇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做事情不要把問題偏向于為自己無能為力的方面發展,踏踏實實的分析解決工作中遇到一些專業性的問題,共同分享、學習和進步: [" o7 i* `6 J( ~
作者: yyzyaaa 時間: 2015-9-13 20:46
感覺alex大俠說得很詳細,很真實,德國人給我的感覺并不像國內說的那樣死板,德國人做事實事求是。大學的時候,參加學校交流項目,去德國的技術應用學校做了半年項目,本來打算國內畢業后再去德國讀研,后來因為某些原因,參加了工作,現在悔不當初??!德國的大學難畢業,中國學生能畢業出來的,都是很厲害的
作者: cunzhang3000 時間: 2015-9-13 20:55
德國博士?
) p+ z( ?$ _" b- \% l+ L$ Y% k
: M7 e) C& ?- _5 M" ?樓主可否分享一些資料和小技術,謝謝
作者: 大色貓 時間: 2015-9-13 21: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機械之美 時間: 2015-9-13 21:10
ygang86 發表于 2015-9-12 21:11 
7 t: f2 h v$ O2 i! S( A- [7 i羨慕樓主哦 海龜啊 冒昧問一下樓主公司做什么產品的?
; U/ t: n+ X* M7 h奔馳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13 21:41
xiong__007 發表于 2015-9-13 07:53 
& W! [1 F$ o) e# t6 }7 S# u# A. V ]羨慕,樓主遇到的公司、同事都很好。是做技術的好環境。國內想要做成一件事的話,在小公司沒那么多的資源可 ...
) H* A3 ]( L5 K" j1 y2 T4 t/ N對的,跟我回國碰到的情況是一樣一樣的,開會討論故障起因,他說你,你說他,互相扯皮,領導一發話,就都跟著領導的意思順著說,碰到一個全才領導也就罷了,萬一領導一知半解,就真的坑了所有人2 l5 o- N& [" @: e' G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13 21:46
threetigher 發表于 2015-9-13 17:57 
! O9 R$ _- L2 R' {* R感謝分享,期待續集!5 r, s% @/ u. l9 I9 G
順便介紹下德國風土人情,生活中的嚴謹和使用機械、電器方面的情況,. X# @% u" H4 K, X4 w9 @7 O
工作方面你不 ...
$ P$ W! j6 c; y3 i. S
這個我記著了,我有時間續一篇
0 H# E2 P& Z, S% }* @3 \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13 21:53
yyzyaaa 發表于 2015-9-13 20:46 
$ y( a3 X" w9 W8 |7 `" ?感覺alex大俠說得很詳細,很真實,德國人給我的感覺并不像國內說的那樣死板,德國人做事實事求是。大學的時 ...
' e- z8 W$ p, R* r+ u1 Z2 \$ C$ {德國人就是做事遵守規則而已,一點都不死板,私人時間也很隨意的,插科打諢。還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德國人的娛樂活動在中國人這里普遍接受無能,所以認為德國人死板無趣。比如德國人周末爬山,自行車綁在車上,開車到很遠的地方騎車玩,或者周末去湖邊游泳,去養馬場騎馬,還有宅在家里種各種花草研究花茶的,中國人新鮮感過后普遍提不起興趣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13 21:59
cunzhang3000 發表于 2015-9-13 20:55
/ P1 S Y* w' g9 ^
德國博士?9 M3 ?; O. q a/ n9 e+ }
. {$ X" Y9 E8 H6 a9 b
樓主可否分享一些資料和小技術,謝謝
) p6 V7 M% P" m' Y+ o
不是博士啊,讀不動了,哈哈。德國公司就算是研發部門,碩士也足夠了,沒有公司只要博士的,一口氣讀出來的博士很多是留校任教。德國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跟中國有些區別,中國現在有批量生產的味道,碩士畢業干中專生工作的都有,德國不然,高等教育卡得很緊,有中途被迫轉專業轉學校的,有被迫退學的,有些課程的通過率不到10%。與此相對應的,只要能畢業了,社會對學歷的認可度是相當高的' j5 ?5 K7 C9 F- R
' y" c5 j# r. Q
資料技術什么的,因為涉及到保密,所以就不方便公開了,請理解
% c( J5 b0 X6 I; h c4 i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13 22:03
大色貓 發表于 2015-9-13 21:10
y) q5 h9 K$ A# y8 J2 z' \
樓主在腓特烈嗎?很牛逼的公司了。待遇很牛逼的。秒殺我們國內這類屌絲。哈哈
3 r* w) ^/ W# U0 i: h阿呆也是混汽車行業的。握爪 ...
; W( d7 D! F z" E# o. O9 M8 {不是腓特烈,不過腓特烈是我們的供應商。至于待遇嘛,拿德國的待遇在德國花,夠用就行,離牛逼還有很遠。
& C+ S4 M; S3 H: k/ c7 H* ^
作者: yw1ing88 時間: 2015-9-14 08:08
我們單位原來也喝咖啡,后來中國人偷偷的把咖啡豆拿回家了,為國人發現以后就把咖啡這項大好事取消了,汗顏!
作者: wjiafu72 時間: 2015-9-14 09:01
讀完感慨不巳,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作者: 海燕ZHpf 時間: 2015-9-14 10:05
謝謝分享,期待續集。
作者: lbcgh 時間: 2015-9-14 10:57
羨慕
作者: fsqr178713 時間: 2015-9-14 11:06
牛逼
作者: 莎士比亞之愛 時間: 2015-9-14 12:56
會議上各部門會把問題往自己部門靠攏
% m& F7 x( _' N$ Z3 ^3 W4 Z這區別也太大了吧,簡直就是相反啊
作者: liuwei20501690 時間: 2015-9-14 13:57
外國人做事就是規規矩矩。其實我們小時候,也是規規矩矩的,父母親要我們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是我們長大的,學“聰明”了,學會推卸責任了。
4 F+ V& Y1 p! [* ?0 ^8 x! J希望Alex多分享國外的一些見聞,期待更多的好文。
作者: ygcygx 時間: 2015-9-14 14:17
大俠,你去德國之前,德語水平咋樣?想在呢,德語用的多還是英語用的多? Q& j8 Y' i& w
我10年前選修德語一年,在100個選修的學生中第一名
0 C- b$ D5 o) Z v3 @' ?, P可惜后來沒學也沒用,忘光了% J; {4 z; j1 L
聽說德國現在缺技術人才,怎么去?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5-9-14 14:31
"無限期合同...........只要我不主動提出來辭職,公司要養我到老。"表示:資本主義社會很和諧呀!資本主義社會原來也如此優越!呵呵!我們社會主義black社會也不差,無限期合同基本都是擺設,苦逼的國內機械工程師,干著苦逼的活,拿著苦逼的工資,過著苦逼的生活,還得苦逼的吹著牛逼道:我....我過得很好


作者: sweiqing 時間: 2015-9-14 21:42
和諧、平等、從容是一個比較優秀的設計開發環境和體制。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5-9-14 23:13
老鷹 發表于 2015-9-12 18:51 
8 C( g, D3 J9 a8 H仔細讀完,感慨萬千。中國的制度不改,文化就不會變好,還會繼續惡化。中國的制度改好了,文化會正向演變, ...
; z" I0 {: _/ d0 @2 Q; m% W' s) D
鷹大,現在這個制度是一個趨惡的制度,就好比劣幣驅逐良幣一樣,最早也要等八零后人上臺后,推行西方的價值觀,學習西方的先進制度,改造民族特性,才能根子上救這個國家,這個國家才有希望。@2266998 3 }. c& }1 A9 d$ g& d9 |5 g( T6 k
作者: 一點一點來 時間: 2015-9-14 23:31
確實,在做假期工的時候,做的是培訓中國員工的項目的翻譯,也被要私人電話和微信,幸虧沒給。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15 00:49
yw1ing88 發表于 2015-9-14 08:08
0 r& L1 D5 v8 e8 D' O: B4 i! x, C
我們單位原來也喝咖啡,后來中國人偷偷的把咖啡豆拿回家了,為國人發現以后就把咖啡這項大好事取消了,汗顏 ...
' `0 `& K7 P0 K7 s( C唉,一聲嘆息!我們辦公室的大冰箱和冰柜是共用的,自己的東西可以放冰箱里,比如牛奶酸奶還有啤酒香腸什么的。有個已成習慣的規矩,如果不想東西被別人拿走,就在外包裝上用記號筆做個標記,表明是私有物品,如果不做標記,就代表是可以和別人分享的,同事想吃就拿,這么多年從沒有人丟過東西。個人憑自覺,不定期各個同事會往冰箱和儲物柜里放點公用啤酒飲料,沒有硬性規定,大衣櫥那么大的儲物柜里永遠都是滿滿的啤酒飲料,也沒見到有誰往自己家里拿。。。: _$ T$ V* f4 E% P& s* ]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15 01:12
ygcygx 發表于 2015-9-14 14:17
! z- M, j4 i/ n! h+ G* g# t
大俠,你去德國之前,德語水平咋樣?想在呢,德語用的多還是英語用的多?
5 D% F& { Y' T我10年前選修德語一年,在100個選 ...
$ o8 @7 }7 S& _
別叫大俠啊,小心臟受不了。。。# h* r4 l( w3 w, p. }+ d6 n o
/ \6 k" h, K; h: q' t0 I1 d6 t
來德國之前在國內上過強化班,語法基本學完,水平很不行,完全是啞巴德語,剛到德國的時候只能進行非?;镜慕涣?,最初幾個月是用英語生活的?,F在德語基本沒問題了,工作的時候用德語多,平時跟同事的交流都是德語,只有跟國外不會德語的供應商或者客戶交流才會用英語。
% R' K: X0 ?+ t9 }% ^+ l! ?
- X/ P+ D2 s$ A; ^; p機械大類來德國工作還是很困難的,現在國內直接來德國工作的IT程序員居多,因為代碼國際通用。機械類的需要跟同事交流溝通,還有一系列專業詞匯,比較難。9 ]/ x7 y5 j W3 E3 c. u2 a0 B$ E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15 01:25
本帖最后由 老德Alex 于 2015-9-15 01:45 編輯
( C" |* k7 D7 q) o( y) \: z# x& d滾刀魚 發表于 2015-9-14 14:31 
6 Z6 v7 M2 c+ y8 q8 g2 H0 y6 Z8 q"無限期合同...........只要我不主動提出來辭職,公司要養我到老。"表示:資本主義社會很和諧呀!資本主義社 ...
7 y0 K9 O9 h6 b2 t" B( `同時引用一下2樓點評:@chensiqing21 沒有滴,合同么,可以解雇,無非就是按照法定賠償。我們公司好幾個人就是這么被裁掉的,早上還好好的,中午突然來個老外或老總,談個幾句話,下午就打包回家了。德國佬人情味方面倒是挺欠缺。 & W0 K* c$ f S1 | C s
2 y8 G. n7 d0 _6 R! t. B% Z+ `, g f
2樓點評說的應該是國內的情況,德國本土公司不敢這么干。在德國,公司一旦給了無限期合同,只有固定的幾個情況可以解雇員工,要么是公司破產倒閉了,要么是員工嚴重違反公司規定了,其余情況不可能解雇的,公司不敢,不要忘了德國公司都有工會的,特別是大公司,工會是相當狠的。國內的工會是擺設,德國可不是,公司一旦沒有正當合理的理由解雇員工,工會要給員工出頭的,如果被裁員工不同意拿賠償走人,工會能把公司鬧個底朝天。你讓我們公司無理裁一個無限期合同的員工試試,年度大會上一團和氣的氛圍下工會都指著鼻子罵董事局呢,何況裁員了。但是,如果是小公司,工會軟塌塌的,而且員工自己確實表現得很差,那就另說了,公司也是會冒風險強行解雇的,不過總會找出一個上得了臺面的說辭, N. W; a* Z3 s5 \ X* k! f' a
作者: luo1542924755 時間: 2015-9-15 08:20
這樣的公司,人才才能做事,做好事
作者: 浪人不浪 時間: 2015-9-15 09:09
老德Alex 發表于 2015-9-12 21:16 
% k; Y3 n- B8 [/ X) s9 c7 O& R沒有回國,還沒歸呢,那也算不上海龜了,哈哈。公司是做汽車的,產品很多,涵蓋了家用商用軍用,基本上所 ...
) K, i- U: | [0 ]% D, ~
可是在博世?之前在國內的博世待過一段,和大俠說的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不過比國內一般的公司好多了! H% k& r- D2 u4 l' \! _7 V
作者: 濾油機廠家 時間: 2015-9-15 09:33
中國還沒有進化出契約文明,在等個幾百年吧?,F階段任務是認真負責做好自己的事情,把基礎的機械原理研究透徹
作者: robin110 時間: 2015-9-15 11:05
謝謝分享!第一手資料,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15 13:30
浪人不浪 發表于 2015-9-15 09:09
2 c1 X) R5 y" i. X E
可是在博世?之前在國內的博世待過一段,和大俠說的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不過比國內一般的公司好多了
: ^/ _& {0 k8 E
國內分公司都是合資了,很多年以前一把手還是由德國派回去,多多少少還好點,現在德國放權,德企國內公司也逐步被一些不好的因素影響# Q$ \; ~' C9 A' e, c9 @* y
作者: yh12365 時間: 2015-9-15 16:18
確實是好文章,學習了!
作者: 江海洲 時間: 2015-9-15 17:06
我們的教育制度和理念有問題
作者: の小南灬 時間: 2015-9-15 17: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825466539 時間: 2015-9-15 19:55
500分??!
作者: cunzhang3000 時間: 2015-9-15 20:58
老德Alex 發表于 2015-9-13 21:59
( }8 w; h8 q9 c; p1 r: t
不是博士啊,讀不動了,哈哈。德國公司就算是研發部門,碩士也足夠了,沒有公司只要博士的,一口氣讀出來 ...
Q0 R( N& D% P8 ~; o: X5 _
博世,錯字了2 _5 C1 O; s) p% \' T
受教了,謝謝, R) r% G0 C) n4 @6 n
作者: 藍橋 時間: 2015-9-16 20:51
受教了,雖然不可能像樓主一樣進外企
作者: kobebryant_lu 時間: 2015-9-17 13:03
沒事磨刀 發表于 2015-9-13 09:54
$ v, T# m. B* |! r
"每回產品出現問題了,都會先拉到測試中心做測試,測試的初步結果出來之后,研發部門各個相關分支都安排人員 ...
+ Y4 N2 |1 Z* K6 \# a- L哈哈,就是這樣。
作者: 1051296198 時間: 2015-9-17 16:02
比國內強多了
作者: 第一滴XL 時間: 2015-9-18 22:03
羨慕完了,干巴爹!
作者: a煩死了a 時間: 2015-9-18 23:06
大俠方便透露位置么,過來培訓的在法蘭克福附近。。
作者: cyt556 時間: 2015-9-19 17:43
看了你的闡述,真心覺得這個模式簡單直接。非常贊。真心向德國人學習學習管理。謝謝
作者: cyt556 時間: 2015-9-19 17:44
準備復制下來。對今后有益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19 20:12
@海邊民工 為什么是預計?在中國是非常明確的,除非不能畢業要延長。
* }' H6 g- V! y% C( [. C2 ]1 h* s
針對這這個問題,我正好借這個機會簡單解釋一下德國的高等教育學制問題。
+ g: g* r' T( H) H* a, t: t/ v
2 c) n( b' D4 o7 z# @! U德國的高等教育只會標明建議學期數,建議學生怎么規劃學習安排。中德兩國的差別就在于,中國考試簡單,每門課的通過率都很高,萬一出現通過率極低的情況,屬于教學事故,任課老師要被找去談話,如果接連幾年都很低,很有可能直接取消任課老師這門課的授課資格。但是在德國,教授有極大的權力,教授的課程就算是校長也不能干涉,比如我碩士期間的一門必修課,通過率只有10%不到,我第一次就考掛了,第二次考前經過2個月的高強度復習才考過,而且成績還蠻高的。在德國,每門課有2到3次考試機會,這個根據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以及不同的學位階段會有少許區別。在規定的考試機會之內沒有通過考試,只能轉校轉專業或者退學,而且轉校轉專業的時候,對方如果也開設了同樣的課程,那么對方很有可能不會接收你。所以在德國上學,沒有人敢保證什么時候畢業,有時候為了一門殺手課,整個一學期都撲在上面,不修其他課程,這都有可能,所以造成了學期數延長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19 23:43
本帖最后由 老德Alex 于 2015-9-19 23:45 編輯 ) w% S! O5 C) u9 h" x
老德Alex 發表于 2015-9-19 20:12
0 [; O) I" u# M# Y! w h
@海邊民工 為什么是預計?在中國是非常明確的,除非不能畢業要延長。
. T% ] L. B$ s. l; W7 C( f( s. s/ o" _- R) A4 Z, S. _' O& l
針對這這個問題,我正好借這個機會 ...
9 I1 G' R" Y, c5 N& U
@海邊民工 9 _- }( b) ]3 [+ d7 U& `) N
舉個例子,我碩士期間有一門課,需要分組做一個小課題,我跟另外兩個德國人一組,分組之后助教解釋了題目的內容和具體任務,助教走了之后,同學就在本子上列出來課題完成過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知識點,需要哪些公式原理,需要參考哪些其他課程的內容。下課之后我們約好下次見面討論的時間,然后再見面的時候,同學已經做好了所有相關知識點的搜集整理,內容涉及到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材料力學,渦輪機,振動學,整理得非常詳細。相比之下的我,差距太大。所以說,不能說考試一定會反映出知識水平,而是這樣的考試機制能最大程度讓所學內容印在學生腦子里。
2 C3 G* l k0 m9 \3 g
作者: yu351204507 時間: 2015-9-22 09:36
老鷹 發表于 2015-9-12 18:51
" k( d% x! ~: L
仔細讀完,感慨萬千。中國的制度不改,文化就不會變好,還會繼續惡化。中國的制度改好了,文化會正向演變, ...
% u% K$ c2 C: Z+ w5 b
骨子里的問題,要換骨髓
; _# |: d3 D6 Q
作者: 雨中旋律hc 時間: 2015-9-24 17:11
感覺我們公司檔次太低,沒有技術可言. K1 _# I1 H% F' g9 ]
作者: hktgyy 時間: 2015-9-24 23:07
數據庫里的資料,小到各類標準,大到核心部件整體裝配,我都可以調閱下載
]) t- |% W6 z" S! _4 d @2 I8 d0 d4 d. I* u0 o
N0 X: E% H1 D9 T0 L" L) V4 x
這個好,起碼所用到的標準要能齊全明了
作者: shootbomb1 時間: 2015-9-25 09:28
感謝LZ分享,方便的話想請教一下,LZ對未來有什么打算,回國發展還是留在國外?
7 I |1 \% \- t/ e V5 H看到很多和LZ類似情況的,回國后還過得不錯,感覺自己創業得居多,有的是直接拿國外成熟產品到國內來,比如噴嘴,非常暴利;也有的空降過來接著打工,也挺好
& X" W7 i7 b/ A$ R不知道LZ有沒有這方面的考慮
4 J( C* e5 r% W* e" k0 `
作者: r=a(1-sin 時間: 2015-9-25 21:55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27 04:43
hktgyy 發表于 2015-9-24 23:07 
1 J- m0 H- e; A3 r' G數據庫里的資料,小到各類標準,大到核心部件整體裝配,我都可以調閱下載
, |, c7 d0 k8 t/ q _, b5 H# ?
我們公司對數據庫的管理有一個非常實用人性化的特點,比如我需要一個螺栓,查了公司標準選好一個螺栓,進數據庫查一下所選螺栓的查詢代碼,再調閱下載螺栓的公司標準件3D實體用來裝配。如果在下載實體文件的時候顯示鎖定,無法下載,就說明在公司所在區域的車間沒有所選螺栓的備件,需要重新選擇。這對于我們和工人都好,只要我能把圖紙發給車間,工人就一定能做出來,不需要來回詢問耗時間。
( L; Q) |$ S* ^9 n# S$ ~$ g" w8 m0 y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5-9-27 04:46
shootbomb1 發表于 2015-9-25 09:28
4 x& z0 E: g. w4 \+ a4 c# s3 c
感謝LZ分享,方便的話想請教一下,LZ對未來有什么打算,回國發展還是留在國外?
' Y+ [) |' B& B: D4 x' Y1 p看到很多和LZ類似情況的, ...
/ }6 ?, l3 e% z8 J目前看下來,還是以后要回國發展的。至于走哪一條路,現在說不好,這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走一步看一步
# P! a6 t' ?4 }8 }: D4 i/ V+ D
作者: green_tree_one 時間: 2015-9-29 09:26
國內企業基本都是官場文化,即使是外資企業落戶中國也不得不跟隨中國的國情。在國內真正純正的外資企業基本沒有,落戶就變味了。
作者: huqiang_cool 時間: 2015-9-30 10:30
逍遙處士 發表于 2015-9-12 20:18 
! J6 @7 [1 H7 k& x9 x4 z* w社會風氣我們無能為力,但論壇在管理員的掌控范圍內,不妨先把論壇的文化改一改?$ k2 U# }6 N; ?) @' f, h
論壇的文化清正了,對 ...
5 r) U& N1 S2 M
點滴從身邊做起( z7 |1 Z, A4 s- ?, e. h7 \( w- U
作者: 715840386 時間: 2015-9-30 12:58
長見識了,同樣是德企,在國內和在國外也有很大差距啊
作者: 鑫森淼炎垚 時間: 2015-10-2 09:44
有先進的文化,才有先進的制度,再有先進的公司和企業文化。中國缺的就是,學習了先進的東西又能用到自己企業的人。
作者: ibay0708 時間: 2015-10-3 18:21
路過
作者: aysuio 時間: 2015-10-4 02:40
這個收藏啦
作者: 我不是專家123 時間: 2015-10-4 08:31
老德Alex 發表于 2015-9-12 21:16 
4 O- t. c0 @2 y" x$ Y沒有回國,還沒歸呢,那也算不上海龜了,哈哈。公司是做汽車的,產品很多,涵蓋了家用商用軍用,基本上所 ...
% R X7 ~* Y) h) C* n8 q奧迪 薪水二十萬吧- H6 c) ?6 ~- C n K
作者: hawk23 時間: 2015-10-8 23:18
抱歉今天才有時間拜讀
" E/ i! }* K$ p4 O6 j文化差距,不是一丁半點, |7 T6 v+ P N e+ f
想要追上別人,不是嘴皮子上下功夫的事情7 U* u: m8 a% e5 X8 ^0 o# m7 G
看了樓主的帖子,我也有沖動想要進一家外企去學習下人家的工作方式和知識
" p) H L7 t& h, @# A+ y無他,自勉吧,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成為一名集大成者
作者: 大內_高手 時間: 2015-10-10 09:58
感嘆,生不逢時!
作者: fiyu1314 時間: 2015-10-12 13:58
甚是向往。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天朝也有這么一天。
作者: 布丁小尤 時間: 2015-10-27 12:01
默默學德語的飄過,還得繼續堅持!
4 x9 y. y; z& {* k5 l ~
作者: Freu 時間: 2016-2-28 14:22
向往這種工作氛圍。有苦有樂,但是不用顧慮太多工作以外的雜事
作者: 機電Micheal 時間: 2016-4-2 12:06
@老德Alex 在中國的德企是不是也秉承了樓主所說的?現在有一個德企OFFER,是實驗室技術員,我看過他們的廁所,挺豪華的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