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學術界與產業界分析探討 [打印本頁]

作者: 笑容不是為我    時間: 2015-9-10 22:04
標題: 學術界與產業界分析探討

許多企業抱怨說,目前中國許多研究成果仍無法轉化,學術界和產業界存在巨大的鴻溝,且有不斷加大的趨勢。

     學術界和產業界有很大的不同,但為了開展合作,往往著眼于彼此的相似點。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研究者曾接受過同樣和正規的學術培養,但處在不同社會崗位之后,他們說話的用詞、觀點、工作文化和價值觀就會出現很大的分歧。

     學術界有自己的價值認定機制和標準,主要從事發現和區別不同現象的可能解釋。研究者只需要擅長某個方面即可,他們大多并非在一線解決實際問題,更多考慮的可能是“理論價值”。

     產業界追求實務。除了要生產出質量可靠的產品,還要讓消費者能購買得起。


  在人才培養上,學術界更側重于培養理論研究型人才,本科~研究生~博士~,縱向上,越往后研究的領域越窄深度越深。橫向上,也帶來了只在很小的一點上專精但知識面不廣的問題,往往對多學科交叉的問題束手無策。產業上,人才是如何發展的?
  學術界為產業界輸送人才,產業界也可與學術界展開合作幫助研究。但似乎中國的產業界與學術界結合的并不盡人意,問題多多
   思緒有些亂,網上這部分討論也較少,但這的確是個大課題!產業界與學術界人才培養有何異同?專精型人才,一專多能型人才,多能型人才分別適合哪一界?兩界結合現狀?同樣做一個產品,做的方式有何不同?等等……

  望各位大能多多討論,各抒己見(在此話題下~不限方向~不限問題~)

作者: 笑容不是為我    時間: 2015-9-10 22:04
自己頂一個
作者: 笑容不是為我    時間: 2015-9-10 23:03
是這樣回帖嗎?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5-9-11 06:29
本帖最后由 寂靜天花板 于 2015-9-11 06:40 編輯

甭探討了,剛剛才探討完。
關于高校與企業合作的一點感慨
http://www.ytsybj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0446

企業沒有一個強人,能從基礎理論玩到實踐工程,就只能看著高校的紅藍云圖干瞪眼。
高校本就沒有接觸實踐工程的必要,人家就是玩基礎理論的。
作者: 海鵬.G    時間: 2015-9-11 07: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阿貝    時間: 2015-9-11 17:22
我們與某大學的項目,調試3年沒有成功。要是一般的企業早就撤了,但是別人不僅不急過一年再來。你說怎么辦
作者: likeitdoit    時間: 2015-9-13 10:06
主要的原因還是學術界的成果技術含量有問題,而非產業界的配合,導致了成果不能轉化。
作者: 笑容不是為我    時間: 2015-9-13 22:18
笑容不是為我 發表于 2015-9-10 23:03
是這樣回帖嗎?

俺剛來,加上網速慢,確實不太會用哈

作者: 笑容不是為我    時間: 2015-9-13 22:24
海鵬.G 發表于 2015-9-11 07:25
老是強調“產業界”和“學術界”。
無非是,都在為自己無所事事開脫罷了。
SKF的高級雇員,一轉身,加州理 ...

哈哈,國外的事能和國內比嗎?國內產業界“指前20%的”“”到學術界教個書做個項目沒啥問題,可遇到發表個論文,估計就比不了。學術界的,也大概前20%能到產業界干的好吧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