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學機械你得“悟” [打印本頁]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5-9-1 10:17
標題: 學機械你得“悟”
本帖最后由 滾刀魚 于 2015-9-1 10:22 編輯   R1 |: r  t: ~  O1 I& ?  H
- n( H( B) Z7 v" u5 }
學機械你得“悟”
' n3 T, d$ u5 J8 {9 F

8 w: l( X. T6 w) i5 q      所謂悟,有開悟、頓悟、參悟、領悟、大徹大悟、恍然大悟,聽著都挺玄乎的,但是為什么比較難學的東西都要“悟”?那是因為師傅自己很難講清楚的時候,才告訴你:徒弟,這個你得自己去“悟”了!學機械的一直講要積攢經驗,至于為什么要積攢經驗,因為很多知識書本上沒有講清楚,需要你在實際工作中去了解,去熟悉,去學習,去積累才形成自己的經驗,當有一天,你自己混成了老師傅,你徒弟問:這個機構為什么這么做呀?什么原理呀?你如果不清楚原理,只知道那么做是合理的時候,自稱師傅的你只能告訴徒弟:這是經驗。更玄乎的師傅會說:徒弟!你自己慢慢悟吧。( L; D, V2 u8 e1 v  L9 d) n

) ?. A+ y5 B& F3 F. e. z      比如設計一個簡單的皮帶運輸機,這對于很多設計師來講比較簡單了吧?但是皮帶運輸機運行起來,有些跑偏了,你開始痛苦了,開始不斷的求助,有人開始罵你:你這個飯桶,這么簡單的機構搞不定,也有人回復:輥子兩側加擋片,你試了一試,剛開始還行,還真有點效果。
  D1 g0 Z0 r! I4 O' K' G# W2 z
  R$ p7 Z# F  I& t0 A1 q% r      但是運行時間時間長了,還是跑偏,于是你開始更痛苦了,又開始不斷的求助,又有人開始罵你:你這個笨蛋,這么簡單的機構都跑偏。也有人回復:把輥子車成錐形。你有了第一次的教訓,你開始學會了懷疑,于是你想起了手冊,對啊!翻閱手冊啊!手冊就是最好的老師呀!于是你開始學習翻手冊,手冊上的關于解決皮帶運輸機的跑偏問題還真有好幾種,其中的一種解決方式和第二次求助中那位網友回復的差不多,手冊上還畫了一個圖,把皮帶輥車成中間高,兩邊低的圓弧錐形結構,并且還有相近的推薦尺寸,手冊只告訴你,這樣的結構是可以防止皮帶跑偏的,至于是什么原理,手冊上并沒有告訴你。+ c9 [4 H5 ~' ~/ Y: n

1 k  x: k+ @$ E0 n' L, t& h      有點追求的機械工程師可能會研究一下為什么這樣可以糾偏,認真的悟一悟也許會知道其中的原理,當別人問你什么原理的時候,你可以從皮帶的運行速度、輥子與皮帶接觸處的相對速度,以及皮帶與輥子的相對滑動速度講起,再講述一下,當皮帶跑偏時,皮帶偏向邊的相對滑動速度增大,又因相對滑動與皮帶和輥子的摩擦力方向相反,則輥子給皮帶的反力也大于未跑偏邊,使得皮帶的跑偏得以糾正。顯然你是一個有追求的工程師,當然這種理解也可能是錯的,因為真理是相對的,而且真理不止一個,如果是錯的您就當看笑話,如果是對的您就當個小知識了解一下。
/ `8 L, ]7 w! M' q* j2 h! _) C, T% O2 m1 t2 c# {
       而沒一點追求的機械工程師可能就照手冊的結構做就可以了,而且確實管用,也能解決實際問題,但是當別人問你這是什么原理的時候,你可以神秘的告訴他:哈哈!孩子!好好學吧,這是經驗,哈哈!9 s, ?8 F) ^( \- i4 x
% N8 |* U: T5 o5 C  N$ k
此處要賦打油詩一首:哈哈!1 x; b6 U7 G9 X5 G' h6 Y
' @- a" Q, i7 Q- f
老貓教老虎,6 c5 _, F, @/ t
不教爬大樹。
" l- ^  u7 D4 z) C! }. F留點徒弟悟,0 N# s/ h( i* |  g! W5 }% v
不然死師傅。
- n# D+ `0 Y9 l7 B) K
" e# w9 U5 G( y" X
      現在的機器設備中經常用到同步齒形帶傳動結構,有各種優點,也被廣泛使用。而機械設計這本教材里卻沒有與時俱進,關于同步齒形帶傳動的講解就幾句話一筆帶過,設計者在設計此結構時,基于教材的學習,對此種結構的了解,無非是在理論上此種結構沒有相對滑動,能夠保證嚴格的傳動比,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此種傳動結構真的能夠沒有相對滑動嗎?如果有誤差,那么教材關于同步齒形帶傳動的精度能達到多少?速度的平穩性和重復定位精度的誤差是多少?是沒有介紹的,為什么呢?難道是無法測量的?還是沒有一定的標準?
4 q* X, }+ t$ z9 g  v+ i: r& R+ Q5 t8 G% j. R, g; n, l5 g
      有點追求的設計者在工作中得從多方面來了解同步齒形帶傳動,甚至得設計一個結構來測試誤差數據,事實證明同步齒形帶傳動也不是能夠保證嚴格的傳動比的,也是有重復定位精度誤差的,普通級別的齒形帶傳動甚至談不上精密,相同型號的國產齒形帶和進口齒形帶的重復定位精度還是有差距的,即使你查相關資料,估計你還是了解不到同步齒形帶的重復定位精度的數值是多少?為什么呀?隨機性比較強,造成誤差原因多,有同步帶輪的加工精度,同步帶的生產廠家制造水平不同,樣本上同步帶的尺寸標注只有名義尺寸,至于重復定位精度到底是多少,你只能親自測了才知道,至于大概的精度值是多少?
: Q/ e! B( L9 K$ t: H% b- y+ H. Q* M- a# ?& v9 M% ]/ t
       前人的測試經驗數據總結(本人未親測,也是道聽途說):國外品牌的質量好的同步帶大概能達到正負0.2mm左右,質量差的就不說了,如果需要精度比較高,可加反饋檢測矯正機構,如果你比較感興趣,喜歡刨根問底的話,你可以問問:為什么會存在這個誤差?機械設計的教材為什么說此種結構能夠保證嚴格的傳動比?而實際上卻不是這樣?
. o- x- o) o3 }! ]/ v4 K
5 P- X2 @, K8 }       如果你的師傅神秘的告訴你:徒弟!這是經驗。那你就被騙了,這不是經驗,這是需要你去學習的知識,是教材里沒有寫清楚的知識。如果老師傅很明確的告訴你:第一同步帶輪齒與同步帶齒之間存在側隙,第二同步帶是一種柔性傳動系統,帶齒的剛度相對較大,帶齒之間的帶基部分繞帶輪齒頂部分產生柔性撓曲變形,而帶齒部分產生多邊形效應,由于多邊形效應引起了帶長的變化,影響了傳動精度。這樣的師傅也許就是有追求的那一位,也是你這個徒弟學習的榜樣。當然這么理解也有可能是錯的,因為真理是有條件的,是相對的,而且真理不止一個。5 y3 O0 j2 G* Q

- Y2 F2 p$ X- J, G8 J       哈哈!其實誰都沒錯,都是教材的錯,都是手冊的錯,寫教材的時候,稍微多寫幾句,就把原理講通了,大家把原理都弄清楚了,弄明白了,誰還用經驗來騙人?但是為什么教材不寫呢?你弄不明白,我也更不明白,我想是因為我們國家的學者們想讓你自己去慢慢"悟",讓你自己慢慢的去了解,把什么都告訴你了,把什么都教給你了,那還要經驗何用?
, k* B5 u' }% c' S& b& A; @) U
0 r$ ?0 w4 V5 }- ~2 s: c. s      這里面舉了兩小例子,也許合理,也許不合理,合理與不合理,都無關緊要,僅僅希望搞設計的你不要停留在應用,不要停止對原理的追求,不求高達上,但求原理通。
) q9 w7 m& J# t. x  T8 [& t; D# k8 i5 Q- [
此處又要賦打油詩一首:哈哈哈!
0 ^8 |1 D6 \# x
% P- X1 U" a* k; z# h
設計止于用,0 ?: o3 q; s& T* G( ?! J
原理屁不通。
2 G' O% z+ h2 X& h4 v4 ^. p& N! R雖有經驗勇,' r; G8 E9 l5 Q' Q
不過是飯桶。
" G, p- K6 x1 c, K1 V$ e/ [

: C7 }+ f: T- z9 Q哈哈哈哈!
: W" e* x: [; J5 R
- z5 r# {' q2 o+ x8 }. v% S' ^不好意思!俺也是飯桶一枚。9 T& z: [# S* _7 v! X' e, y0 r

+ [7 ?" l9 N, F哈哈哈哈!

+ c5 i; C9 h1 @% U+ Z. z
! h$ e" E& o/ V; Z8 ^
* l0 A$ I0 x4 x: [3 G' W
. i3 y4 v& h% L. W
作者: 悟寧    時間: 2015-9-1 10:31
沙發,好一個 悟 字了得
作者: zhuchenyu0000    時間: 2015-9-1 10:33
說的不錯!!!
作者: 深圳JO    時間: 2015-9-1 10:48
好長,還是認真看完了,半疑半解,繼續關注
作者: qq358957602    時間: 2015-9-1 10:49
說得透析,贊一個!
作者: 重慶森林1122    時間: 2015-9-1 11:27
樓主說得"真理",做起來難啊.
作者: 機小妖    時間: 2015-9-1 12:24
大贊!
作者: shaokuang    時間: 2015-9-1 12:55
看來經驗只是限用于應用,多問一個為什么就露餡了
作者: lbcgh    時間: 2015-9-1 13:33
學習學習
作者: gejin813    時間: 2015-9-1 13:53
樓主說得"真理",做起來難啊
作者: 初涉池中    時間: 2015-9-1 14:03
是呀,用心才是真!
作者: 等待,NEVER    時間: 2015-9-1 14:35
樓主說的太精辟了
作者: pengzhiping    時間: 2015-9-1 14:41
經典!!!!
作者: 桂花暗香    時間: 2015-9-1 14:56
樓主  戲謔中把個道理說清!要是配上圖那就更好了!
作者: 美好生活001    時間: 2015-9-1 15:05
我悟性差,皮帶輥車成鼓型 具體原理不清楚,樓主能詳細講解一下不
作者: 沒文化    時間: 2015-9-1 15:40
真正做事的人沒那么多時間去悟啊,有空去悟的有沒興趣去悟。
作者: 狂歡的太陽    時間: 2015-9-1 15:50
美好生活001 發表于 2015-9-1 15:05 1 I9 \' m' W$ q+ S
我悟性差,皮帶輥車成鼓型 具體原理不清楚,樓主能詳細講解一下不

# c' @3 t) \& l  k! m我的理解是:皮帶往緊的一方向運動,中間鼓,中間緊,兩邊都向中間,所以就不會偏了
2 `# ?' v8 @9 h' N# I$ `
作者: pgysky    時間: 2015-9-1 16:01
好多東西國內的資料都講不清楚,看一看國外樣本里的知識都比國內教材講的詳細
作者: -[.赱.開.    時間: 2015-9-1 16:02
前輩說的有理,真正搞工程的,不僅動手做,還要動腦子去悟
作者: wangla3    時間: 2015-9-1 16:05
說的很好啊,認真看了兩遍!"悟"確實決定了一個人層次的高低3 c) c* `. a* f

作者: LIUYASHAN    時間: 2015-9-1 16:08
雖然不經常夸人,今天夸一句
作者: 釣個魚    時間: 2015-9-1 16:08
說的好有道理
作者: 美好生活001    時間: 2015-9-1 16:10
狂歡的太陽 發表于 2015-9-1 15:50
* K) p  [5 h# g0 i! l$ N% t4 n4 R我的理解是:皮帶往緊的一方向運動,中間鼓,中間緊,兩邊都向中間,所以就不會偏了

* x' {; R4 q' ~, ]- l. i如果一邊向中間的力大,一邊小,那不還是跑偏了,  這種結構有跑偏的跡象時是怎么自動糾正過來的
作者: 狂歡的太陽    時間: 2015-9-1 16:16
美好生活001 發表于 2015-9-1 16:10 : f: C, x" K+ O- d
如果一邊向中間的力大,一邊小,那不還是跑偏了,  這種結構有跑偏的跡象時是怎么自動糾正過來的

% e+ j( n2 r, j+ L4 O1 v+ E兩邊小,中間大,不管往哪邊偏,都會往中間跑的。個人理解,我也不能肯定對不對。# U. p. _$ J3 q) \3 [

作者: 開心的狼    時間: 2015-9-1 16:17
有同感!
作者: 狂歡的太陽    時間: 2015-9-1 16:25
美好生活001 發表于 2015-9-1 16:10
  Y$ J. P2 j( q* f: m如果一邊向中間的力大,一邊小,那不還是跑偏了,  這種結構有跑偏的跡象時是怎么自動糾正過來的
7 w( h: Z, c, j. U& v% A6 b

6 R0 p" S6 O) Y: [; @: n
/ C" `7 [7 x3 U) m0 i' l1 b% @“改進機尾滾筒。把圓柱形的機尾滾簡改成鼓形的張緊滾筒,兩邊的錐度都是1: 100,象皮帶輪一樣,利用其張緊時的分力,促使運行中的皮帶自動向中間靠攏。這種鼓形滾簡運行時,皮帶在一定范圍里左右搖擺而不會超越滾筒的寬度范圍。”  參看http://wenku.baidu.com/view/0d783e355a8102d276a22f21.html
+ s- v1 z' f5 c; |- j4 l; o% x8 t8 a( @/ ^

作者: zh39204128    時間: 2015-9-1 16:31
這不是經驗,這是需要你去學習的知識。     頂這句
作者: fwsc    時間: 2015-9-1 17:48
狂歡的太陽 發表于 2015-9-1 16:16
+ x. q6 P4 y. U兩邊小,中間大,不管往哪邊偏,都會往中間跑的。個人理解,我也不能肯定對不對。
4 h) K( T4 g& |- f' K% J- X8 w6 M/ p
它會在鼓形最高點的中心位置擺來擺去/ J5 `/ e  }2 o  E' v5 M/ t

作者: hai9053    時間: 2015-9-1 18:09
學習了
作者: sull    時間: 2015-9-1 19:06
悟性差的進步慢啊!
作者: kousuo    時間: 2015-9-1 19:26
必須得悟,會悟。
作者: 懂點液壓    時間: 2015-9-1 19:45
這一個悟~~讓我們機械人花了多少年的功夫啊
作者: 992380541    時間: 2015-9-1 20:10
好像就是這么回事
作者: hc2003    時間: 2015-9-1 20:37
把設計的精髓講出來了,年輕人看了能少走不少彎路。
作者: 進步lr    時間: 2015-9-1 20:38
學習學習
作者: 投身革命    時間: 2015-9-1 20:40
每每做東西都這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別人一問起,嗯嗯,以前他們都是這樣做的
: k- V) O5 g* e( i0 s" X所以我輩永不會進步
作者: 米fans    時間: 2015-9-1 21:02
寫得真好,向大蝦學習!
作者: 逍遙處士    時間: 2015-9-1 21:05
確實佩服!
作者: 夕陽無限好    時間: 2015-9-1 21:38
學習學習
作者: 夕陽無限好    時間: 2015-9-1 21:38
好多好資料
作者: yezhubenyue    時間: 2015-9-2 07:11
學習了啊
作者: 蟑螂_2012    時間: 2015-9-2 08:16
以前聽到這個悟字,真的很頭大啊!沒有合理的解釋總是郁悶,因找不到什么方法去求證……現在想想那時還真是幼稚
作者: xxjxgcs    時間: 2015-9-2 08:29
咱連飯桶都算不上,只說個人觀點。“悟”是對的,可什么要“悟”,什么不需要“悟”,經驗是積累的,可如果每個人都把經驗重新積累也就失去意義了。各位看官以為如何
作者: 美好生活001    時間: 2015-9-2 08:38
狂歡的太陽 發表于 2015-9-1 16:25 ( W9 r, d. G, y
“改進機尾滾筒。把圓柱形的機尾滾簡改成鼓形的張緊滾筒,兩邊的錐度都是1: 100,象皮帶輪一樣,利用 ...
* O  z* M' P0 s0 {6 m: c
謝謝您提供的網站。: m( u* L1 Q1 i' e* w* i1 L

作者: WOW3    時間: 2015-9-2 08:50
好詩
作者: 磐的影子    時間: 2015-9-2 09:52
有道理
, g3 K+ N" [9 p
作者: 開心的狼    時間: 2015-9-2 10:38

作者: tianmingcong    時間: 2015-9-2 10:48
學習了
作者: luo1542924755    時間: 2015-9-2 11:17
新人一枚,入行二年多,也有些感觸,很多東西都不知道為什么,反正就是這樣用的,別的同事也是這樣用。
" D; F; i4 ?+ d7 P0 O但是有時也會有滿腔的疑惑,想知道原理,回去查查書,上網查一查,也不是很理想。甚至我都對機械這行產生了懷疑,這份事業能不能長久的干,以后我們所謂的工程師是一群怎樣的群體,技工嗎?一個真正的工程師,他應該具備哪些東西,應該怎樣做設計。
作者: 干冰    時間: 2015-9-2 12:44
大贊啊
作者: bamboo    時間: 2015-9-2 14:10
說個具體案例吧,螺紋自鎖條件是螺紋升角小于當量摩擦角。想了好久就是不明白,一次爬山時突然悟了
作者: liping1981    時間: 2015-9-2 15:40
設計經驗是長期實踐的總結
作者: zhangwenzhen    時間: 2015-9-2 20:04
長見識了,
作者: 數理化    時間: 2015-9-2 21:31
"當別人問你這是什么原理的時候,你可以神秘的告訴他:哈哈!孩子!好好學吧,這是經驗,哈哈!"
, M! _9 W6 @  }, {- @; L; S1 E: h$ W樓主很有幽默感呀
作者: 風追云    時間: 2015-9-3 08:32
所謂“經驗”,就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所謂“悟”,就是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作者: 司馬兆月    時間: 2015-9-3 09:24
說的不錯  
作者: 歐陽絕痕    時間: 2015-9-3 12:48
很多人做東西的時候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有時候也是這樣,因為老板逼著你出東西,沒有多少時間去思考
作者: 咖咖啡    時間: 2015-9-3 20:13
我現在見不得別人俺俺的裝大神,別翹尾巴
作者: duanyz    時間: 2015-9-3 22:47
同步帶0.2mm?那么可怕啊?我用同步帶帶滾珠絲杠也有幾個c的回差,煩死我了!!!
作者: py6063609    時間: 2015-9-4 08:27
只有恰當的設計,沒有好的設計
作者: 藍色精靈    時間: 2015-9-4 11:17
樓主說的很有道理,無奈現在環境太浮躁,能有幾個去悟的懂的呢
作者: 刀切面    時間: 2015-9-4 20:31
飯桶先生們  排隊了。。。。。
作者: wangdong    時間: 2015-9-5 08:48
好文章,拜讀。
作者: Confucius0215    時間: 2015-9-5 15:11
覺悟覺悟,首先弄懂“悟”,然后弄懂“道”,而道是形而上學。
作者: Lll-9067    時間: 2015-9-5 18:52
值得細細思考
作者: 我愛9580    時間: 2015-9-6 08:17
$ I4 C% j0 V. f9 v: v: c
說的不錯!!!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5-9-6 08:55
咖咖啡 發表于 2015-9-3 20:13
; T& S5 v. D3 U1 {我現在見不得別人俺俺的裝大神,別翹尾巴

7 \# w5 `5 x; U“俺”是大神的代名詞?那“阿拉”也不錯?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5-9-6 09:00
duanyz 發表于 2015-9-3 22:47
) y; s  ^2 y" i- N2 q' b3 ?% J同步帶0.2mm?那么可怕啊?我用同步帶帶滾珠絲杠也有幾個c的回差,煩死我了!!!
$ C1 X: l5 O# W
見到沒有修正反饋的同步帶帶滾珠絲杠的結構就可以“打叉”了,在結構和驅動力允許的條件下,電機與絲杠直給更簡單直接一點。
: e' K# ]5 a% p" R$ {7 q
作者: duanyz    時間: 2015-9-6 09:29
滾刀魚 發表于 2015-9-6 09:00
& Q( z- T( @& m; m) [9 C5 u見到沒有修正反饋的同步帶帶滾珠絲杠的結構就可以“打叉”了,在結構和驅動力允許的條件下,電機與絲杠直 ...
, _7 R1 j. p: [8 z; [8 s( q
求指點“修正反饋的同步帶帶滾珠絲杠的結構”這個結構是指漲緊輪那個部分嗎?1 m% V9 N' t5 I: A8 b5 p* Z" t
/ Z! l" x- R5 z" h0 o" C6 D( V5 ^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5-9-6 09:34
duanyz 發表于 2015-9-6 09:29
7 B7 R- m  j. Q. F, J% e求指點“修正反饋的同步帶帶滾珠絲杠的結構”這個結構是指漲緊輪那個部分嗎?
8 ]/ b% q0 y# K' Q* B' v
機構運行位置的電子檢測反饋,作為伺服電機或者步進電機的修正輸入,比如數控機床的工作臺幾個方向的運動,都有類似于光柵尺之類的位置檢測傳感器。$ W7 q" T& s+ T& t; y

作者: 自動化小生103    時間: 2015-9-6 10:33
悟,理論結合實踐,在現實中學習理論,多問為什么,多想為什么,多么痛的領悟啊。5 [' c. R2 U, g. l, Y% u+ o6 R

作者: duanyz    時間: 2015-9-6 14:40
滾刀魚 發表于 2015-9-6 09:34
6 O8 `$ v6 t) @* u3 u% Z4 z機構運行位置的電子檢測反饋,作為伺服電機或者步進電機的修正輸入,比如數控機床的工作臺幾個方向的運動 ...

6 R$ K+ l3 m# U$ \$ y7 ^暈了,有這個位置檢測都是閉環控制了,哎,還沒玩到那一步 啊!5 \6 t" o+ R' s, l
: v. l  E9 h# S! x$ x, Y' \. T

作者: 李棟梁    時間: 2015-9-6 23:19
頂一個
作者: baihua928    時間: 2015-9-7 00:04
謝謝作者!
作者: baihua928    時間: 2015-9-7 00:04
謝謝作者!
作者: 杰852    時間: 2015-9-7 09:44
學習了
作者: wenhuifly    時間: 2015-9-7 20:20
好的,真不錯
作者: 我ben善良    時間: 2015-9-7 20:33
頂一下,謝謝分享!
作者: 第一滴XL    時間: 2015-9-7 21:00
解析的不錯,就是很難做好
作者: 西元前的瘋    時間: 2015-9-8 08:44
機械學科都發展到現在這地步了,很多東西已經成熟,對于已有的知識知道就告訴別人下。說到底還不就是懂的人賣關子不愿與人分享,還美其名曰要善于思考,要么就來一句我也是自己摸索出來的,憑什么這么輕易就告訴你了。這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共同毛病,不要說得那么高大上什么的。真正該悟的不是這些什么,是未知。
作者: 馬瑞me    時間: 2015-9-8 10:13
遇到公司的前輩經常說的一句話“這是經驗”。原來覺得他藏私,聽樓主一分析估計也是沒把原理研究透徹,沒辦法講出個所以然來啊。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5-9-8 10:40
西元前的瘋 發表于 2015-9-8 08:44 4 \5 l7 H  D) M8 S+ K4 b% e- h
機械學科都發展到現在這地步了,很多東西已經成熟,對于已有的知識知道就告訴別人下。說到底還不就是懂的人 ...
. X, M; x( W* j& O  Z) `# [5 G
“已知”尚且不知其“所以然”,何來悟“未知”?2 k" P$ q5 A+ T4 h
5 L  F' Q! R; x2 Y- }- w0 B, Y1 U
不明已知所以然,
: m& T1 J3 P3 Y9 M7 e/ D, J求索未知需大膽。+ {6 l4 R" t8 H
吾明已知且知足,/ r- c. v0 Q6 t/ z" C; k
望君敢為天下先。1 }3 t7 |( C- c3 {& L2 g! M

作者: 神龍侍者    時間: 2015-9-8 12:01
確實要悟,不能拿來主義。
作者: 西元前的瘋    時間: 2015-9-8 12:03
滾刀魚 發表于 2015-9-8 10:40
" D1 a) A# ?/ V, K8 ]: Q3 ^“已知”尚且不知其“所以然”,何來悟“未知”?
1 F" R; O- b! ^
& z0 z. ^" F  s; t: j8 y0 @不明已知所以然,

6 g; M& {3 j/ S3 E" \# k搞清楚已知的還是需要已經知道的人多多分享,求教的人須謙虛,為師者也要謙遜,不要動不動就裝出一副高人的樣子,中國的技術水平什么樣子大家都清楚,一部分原因也是高人實在太多,So many appointed with aloof from worldly affairs,不好意思,菜鳥走錯地方了...
作者: 西元前的瘋    時間: 2015-9-8 12:34
xxjxgcs 發表于 2015-9-2 08:29 1 j: N! a% g' j4 W
咱連飯桶都算不上,只說個人觀點。“悟”是對的,可什么要“悟”,什么不需要“悟”,經驗是積累的,可如果 ...

/ ]3 s  N- U$ }, o頂你,流行觀點是毒藥,你這才是獨到的見解!
. V0 Z9 o! W* T& Y" V; [4 `3 H: b* e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5-9-8 13:54
滾刀魚 發表于 2015-9-6 09:00 $ s* i0 M% z: r: P" d  \
見到沒有修正反饋的同步帶帶滾珠絲杠的結構就可以“打叉”了,在結構和驅動力允許的條件下,電機與絲杠直 ...
2 j4 k$ N# X8 U" ~! b
引用:“歐洲以前很多機器都是開環的同步帶驅動絲杠的結構,重復定位誤差不可能大于5絲。當然,條件允許最好加反饋,比如惠普圖紙打印機就是同步帶加反饋驅動的。”
4 r6 g0 o  D! F8 ?+ @5 B% z: K“不可能大于5絲”在下真心想知道: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大俠能給解釋一下嗎?就僅僅是電機帶動同步帶驅動絲杠的結構的開環控制就能做到,真心想了解。@螺旋線
作者: 啄木鳥WH    時間: 2015-9-8 21:44
樓主說的很精辟,佩服。
作者: 猛龍C    時間: 2015-9-9 00:34
說的有點意思,長見識。謝謝。
作者: dushengbh    時間: 2015-9-9 08:18
受益匪淺
作者: 騰訊qq    時間: 2015-9-9 19:06
大贊
作者: seth4034667    時間: 2015-9-10 11:06
1 \$ j; N; ^, k6 j% U
說的不錯!!!
作者: zbkkby    時間: 2015-9-14 17:17
經驗與知識是相對轉化的,知識是經驗的基礎和必要準備,經驗是知識的必要補充。
3 \. X4 a8 e& }9 ~' _
作者: 大灑ds    時間: 2015-9-14 23:37
受教了
作者: 恒密HM    時間: 2015-9-15 08:37
樓主分析的有理,很符合實際
作者: sunyuaiydd    時間: 2015-9-15 13:33
太遺憾了,我連所謂的師傅都沒有,全靠自己,告訴我差不多就行,媽蛋
作者: 天涯游    時間: 2015-9-16 21:38
大贊!
作者: 夢落何處    時間: 2015-9-17 21:39
說的很對,重要的就是悟+ x- F  c; h  _( y

作者: dianfy    時間: 2015-9-19 14:33
樓主的悟性不錯
作者: Harrygu    時間: 2015-9-23 13:26
經驗都是有一套理論的
作者: niepan0212    時間: 2015-9-23 15:21
兩首詩是經典!!!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