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數字技術材料打印機來實現的。常在模具制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漸用于一些產品的直接制造,已經有使用這種技術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該技術在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療產業、教育、地理信息系統、土木工程、槍支以及其他領域都有所應用。
前些日,歐盟為實現對整個3D打印產業做出整體規劃,對接現有的德國《工業4.0》政策,發布了最新“3D打印標準化路線圖”,以規范3D打印技術在發展戰略中的位置及方向。
在歐盟第七框架計劃的資助下,一個名為“3D打印標準化支持行動(SASAM)”的項目近日發布了一份3D打印標準化路線圖。該路線圖旨在作為歐洲標準的一個示范模板,其中闡述了標準化對于產業應用及現有3D打印技術標準發展的重要性,明確了標準化與優先關注標準之間的差距,最終有助于產業發展符合最佳實踐。通過與主要的規范化或標準化機構保持聯系,將能確保該目標的實現。在更加容易產業化的同時,又可以節省更多的原料,保證成品的質量。
在3D打印中金屬材料的3D打印制造技術是難度最大的,由于金屬的熔點較高、金屬液體固液相變、表面擴散以及熱傳導等多種物理過程中復雜的變量,還要考慮生成的晶體組織是否良好,整個試件是否均勻、內部雜質和孔隙的大小等等因素,為此,一般需要激光技術加以配合,激光的功率和能量分布、激光聚焦點的移動速度和路徑、加料速度、保護氣壓、外部溫度等等。一般而言,激光快速成型需要用高功率的激光照射試件表面,融化金屬粉末,形成液態的熔池,然后移動激光束,熔化前方的粉末而讓后方的金屬液冷卻凝固。周邊需要有送粉裝臵、惰性氣體保護、噴頭控制等來配套。
3D打印屬于增材制造,不僅可以提高保證質量、提高效率,而且大大解決材料浪費,尤其對于比較稀缺和昂貴的材料而言,在3D領域應用的意義更加重要。目前為止,在軍事和航天航空以及醫療領域,3D打印技術正在成為一種趨勢。稀有金屬鍺、鎵,鉍、銻、錫、鎢、鈦及其化合物等是3D打印的重要原材料。鎢作為硬質合金在軍事上的用途非常廣泛,鈦作為一種輕金屬與鎂形成合金廣泛用于航空航天部件的生產。純鈦金屬早已經在醫療上廣泛應用,而3D打印鈦金屬則是近幾年的事情。鎢、鈦、鎵、鉍等均屬于稀有稀散資源,是我國的優勢資源,國家十分重視這些資源的保護和收儲。2011年成立的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跟隨國家政策方向,將以上品種作為上市品種,在保護稀有資源、爭取全球定價權話語權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D打印技術將支持創新,實現成本、資源有效的生產,以保持歐盟制造業的高度競爭力。歐洲3D打印平臺(European Platform for AM)起草了戰略研究議程,其中強調了標準化的重要支柱作用,并且最終通過SASAM成功制訂出路線圖。
隨著歐盟路線圖的發布及實施,3D打印技術定將成為其最新的關注方向。與此同時,作為3D打印技術的原材料,相關稀有金屬的需求也將得到拉動。而作為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泛亞也將會在收儲、定價等方面助力國家保持稀有資源大國的地位,助力未來新興產業發展和高端制造業的發展。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