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重型機械真能夠代表國家的真實技術水平嗎 [打印本頁]

作者: 米開尼扣    時間: 2015-8-19 19:53
標題: 重型機械真能夠代表國家的真實技術水平嗎
從微信上面看到的文章,
求大神出來說說,國家的制造技術是不是有這么高的地位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5-8-19 20:22
把現代工業裝備稱之為重器,并非形容或者夸張,而是真的很重,不但份量很重,地位也很重要。這些工業巨無霸就是工業母機,是制造極限工件的裝備,包括核電站零件、航空發動機渦輪等等,它們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工業制造能力所能達到的最大的高度。

可能會有人提出,這些機床中的某些核心系統還是受制于人的,比如數控系統。這方面中國也正在迎頭趕上,中國科學院沈陽計算所開發了基于國產龍芯CPU的高檔數控裝置,已經配備了國產機床,正在逐步實現工業批量應用。

目前中國的機床產業不但可以自給自足,而且大量對外出口,其中不僅包括中低端產品,也開始進入高端領域。2011年,濟南二機床集團囊括了福特汽車美國堪薩斯和底特律兩個工廠的全部5條大型沖壓生產線訂單,并于2013年再次贏得了福特汽車美國肯塔基工廠大型沖壓線項目。

該生產線由4臺多連桿壓力機組成,總重6100噸,由雙臂送料系統、拆垛機、清洗機、涂油機等設備組成,效率是普通生產線的3倍。


制造如此一個龐然大物,需要考慮材料強度、結構變形、安裝調整和測量修正等一系列全新的問題,決非簡單的按比例放大。

這種巨型機床一個國家通常只有一臺,有的甚至是全世界只有一臺,是工業的鎮國之寶。

缺少了這樣的重型設備,很多工業產品根本無法制造,比如飛機發動機中的渦輪、重型飛機起落架等等。

說起飛機發動機,是讓很多人痛心疾首和少數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中國的航空工業被發動機問題拖后腿已經有很多年了。不過在2012這個龍年里,這個問題已經開始得到解決了。


飛機發動機的核心部件之“渦輪盤”是高溫鎳基合金制造的,要承擔高溫、高壓和高速旋轉的惡劣工況,因此材料即堅韌又耐高溫,這就給制造出了難題,只能用更巨大的壓力進行鍛造,才能得到合格的工件性能。現在中國有了巨型模鍛壓機,意味著制造飛機發動機中的一個瓶頸問題可以解決了。

此外,飛機上還有很多重要的承力部件需要用高強度的鈦合金制造,而鈦合金本身的強度極高,必須使用足夠壓力的模鍛壓機才可以使之成形,因此大噸位的模鍛壓機可以說就是高端航空工業的代名詞。所以,中國還在制造更大的模鍛壓機,而且一下子就是三臺。


這表明在飛機發動機領域,中國不僅是在補課,而且已經做好了反超的準備,因為更大的壓力噸數意味著更高的渦輪性能、更大的發動機和更強的推力。

除了發動機,飛機的機身和起落架也需要用鍛壓機制造,特別是重型飛機,比如空中客車的A380的起落架就是用俄羅斯的7.5萬噸鍛壓機制造的。

這種機器是真正的國之重器。目前世界上擁有萬噸級模鍛壓機最多的五個國家分別是:美、俄、中、法、英,恰好也是五個核大國、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五個具備獨立航空航天能力的國家。這絕非巧合,而是說明綜合國力歸根到底來自于工業實力,重加工能力則是工業實力的最高體現之一。

在重型機床方面,2013年初,中信重工制造安裝了第二臺直徑16米特大型滾齒加工設備,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加工直徑最大、技術性能最先進的齒輪數控加工設備,最大加工直徑16米,最大加工模數60,最大加工齒數2000齒,最大齒寬加工1.5米,切削速度每分鐘160轉。

此外,齊重公司研制成功了數控重型曲軸銑車復合加工機床,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德國、日本之后第三個能夠自主設計、自主制造曲軸加工設備的國家,為我國大型船舶的發展鋪平的道路;燃氣輪機方面,中國正在完成從引進到消化吸收的過程,制約中國新式軍艦大規模量產的發動機瓶頸已被突破;武重集團攻克了數控螺旋槳機床的難關,讓中國潛艇螺旋槳的噪音大大減小。


多軸聯動數控機床是制造螺旋槳,特別是潛艇上的靜音型螺旋槳,所必須的工業裝備。過去只有德國和日本能夠生產此類設備,其生產和銷售受到北約的嚴密監控。八十年代中期,東芝公司曾經秘密賣給蘇聯數套五軸聯動銑床,令蘇聯的潛艇噪聲大大降低,成為“大洋黑洞”。現在中國手中也有了此等神器,中國的軍艦和潛艇將會發生什么變化,這是不言而喻的。

龐大的工業產能不僅需要強力的加工裝置,也需要海量的礦產資源作為支撐,因此催生了中國的重型機械制造,除了重型機床,還有各種重型工程機械。

目前中國占據的重型工程機械世界之最包括:世界最大輪式起重機――徐工集團的1200噸全路面起重機、世界最長臂架泵車――三一重工的72米水泥泵車、世界最大的海上作業浮式起重機――振華重工的8000噸浮式起重機、世界載重最大自卸鐵路貨車――中國南車的載重100噸自卸鐵路貨車等等、世界最大的輪斗式挖掘機――太原重工的WK-75型礦用挖掘機,以及全球最大噸位的履帶式起重機、世界首臺全液壓平地機、世界鉆進最深旋挖鉆機、全球最大的上回轉5200噸塔式起重機、全球提升重量最大且高度最高的6400噸液壓復式起重機等等。


這臺挖掘機的最大優勢在于其高速的生產效率:一斗可以挖掘重達135噸的物料,可將60噸的敞車裝2個多車皮;如果與同規格的自移式破碎站配套采煤,每小時的采礦能力可達12000噸。

還有下面這輛世界最大的600噸電動輪自卸車。大塊頭有大智慧。這些巨型機械并非是同類產品的簡單放大版,也絕非巨型零件的簡單堆砌,而是需要極高的制造、驅動、控制技術,才能讓它們工作。


在重制造方面,這一年中的其他消息還包括:中國二重成功研制國內最大核電含銅鋼鍛件,其力學性能、晶粒度等指標完全滿足技術條件要求,標志著國內最大核電含銅鋼鍛件實現國產化;高速列車關鍵零部件國產化項目一期投產,具備年30萬片高品質車輪的制造能力,標志著我國高速鐵路關鍵零部件國產化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中國重機研究院研制世界上最厚板坯連鑄生產線,這是世界上最厚的700毫米×1500毫米高品質特厚板坯連鑄生產線裝備,已獲得國家2012年智能制造重大專項支持。

現在的中國重工,不僅做到了“人有我有”,還做到“人無我有”,那些唱衰中國制造的國家和個人,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鴉片戰爭之前,就讓他們繼續做著虛幻的美夢吧,不要驚醒他們。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5-8-19 20:34
也許你不了解國內重型設備,高端,重型現階段跟我們關系都不大,這些都需要經年累月的積累,要許多數據才能支撐,國內其實都是引進,

你圖片上的類似‘大車’,國內能‘集成’,但談不上什么技術,就是單純‘集成’,  發動機,發電機,傳動系,軸系,包括車體圖紙,制造工藝,都需要‘外協’,

米國‘五大車’,最卓越的是卡特,小松是‘豪派’,日立是‘尤克’,利渤海爾是‘維賽’,你想,那些公司本身都是巨頭,小松的廠子緊鄰卡特,狂追15年,尚未完全突破‘車架子’,你到‘米國天坑’看一下就知道了,1000米深的礦上就兩種車,卡特與小松,小松比卡特便宜一些,就是隔壁廠子,你想,這就有很大的技術差距,
作者: 上海狐飛    時間: 2015-8-19 21:30
我們很多的新聞內容,忽悠外行可以,我們做技術的,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
作者: 番茄唐龍    時間: 2015-8-19 21:40
這些就是實力!就是拳頭!可惜都是用來揍俺的........
作者: 米開尼扣    時間: 2015-8-19 23:07
2266998 發表于 2015-8-19 20:34
也許你不了解國內重型設備,高端,重型現階段跟我們關系都不大,這些都需要經年累月的積累,要許多數據才能 ...

最近在看八爺的論壇帖子合集,很是佩服八爺的學識和見識以及對世事的洞察,評論也很犀利,希望政府媒體也能夠懂點常識,務實一點,真正把祖國強大起來

作者: 米開尼扣    時間: 2015-8-19 23:16
番茄唐龍 發表于 2015-8-19 21:40
這些就是實力!就是拳頭!可惜都是用來揍俺的........

看著這么多人類知識的結晶由衷的佩服,可惜不是俺們自己的
作者: zqb1893    時間: 2015-8-19 23:25
核心零部件的問題不解決,都是空中樓閣,做一些低端徒有其表的產品,吹牛騙騙外行,拿拿國家項目經費和補貼。這種重型機械幾乎都是國企和國家的科研機構在做,就是屬于拿別人的錢干別人的事,不會有什么進步的東西出來。

作者: zhuchenyu0000    時間: 2015-8-20 11:14
2266998 發表于 2015-8-19 20:34
也許你不了解國內重型設備,高端,重型現階段跟我們關系都不大,這些都需要經年累月的積累,要許多數據才能 ...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紀錄片叫“大國重器”,看看還是挺激動,挺自豪的,但最后居然講到我以前呆的行業(變壓器),一看就知道是忽悠老百姓的了,具體好像講的是自主研發的500KV變壓器什么的。。500KV現在都不能算個技術了。。但我覺得可能這類文章和片子也有積極作用吧,很多小朋友看了,可能會很激動的類,會投身進來,是吧。哈哈!
作者: Pascal    時間: 2015-8-20 11:46
番茄唐龍 發表于 2015-8-19 21:40
這些就是實力!就是拳頭!可惜都是用來揍俺的........

1. 說起比較,讓我想起俺娘,說我語文不如小紅,數學不如小明,物理不如小強;確實是事實,但我總分比他們都高。
2. 中國的機械工業,尤其是重型機械的實力,與老牌工業強國確實差距蠻大。但是,大俠你這種比較方法,那就是中國單挑全世界啊!

作者: 北回歸線24    時間: 2015-8-20 16:58
斗輪機好大
作者: Anonymous    時間: 2015-8-20 18:20
能組裝也不錯,也是一種進步。
作者: Snow.    時間: 2015-8-21 10:02
現在的中國跟國外的差距已經比二三十年前好了太多,歐美多少年的工業史,中國才干了幾年。
老是把那些努力批的一無是處,閑的
作者: 吳十六    時間: 2015-8-21 11:20
不能說沒有進步,沒有實力,但腳下有些虛浮大家都是清楚的。現在看紀錄片看宣傳片是有點心虛,有時候確實在想,在這種情況下,自己能不能干點什么
作者: 黃磊888    時間: 2015-8-21 12:35
好好努力吧
作者: agathe    時間: 2015-8-21 14:16
Anonymous 發表于 2015-8-20 18:20
能組裝也不錯,也是一種進步。

哎。。

作者: d707    時間: 2015-8-21 22:40
真正的技術差距還真不是一點半點,而又不去鉆研技術,整天搞些個虛頭巴腦的!
作者: 裝逼指數十顆星    時間: 2015-8-22 06:37
我旁邊的售前工程師,原來是三一在上海的公司做履帶起重機的,一次他們去參加一個展覽,展出設備是3000噸的履帶起重機,頭一天突然得到消息,競爭對手也會在展覽中展出這個級別的設備。于是連夜加班討論自己的設備能不能承載3500噸,一大幫人在電腦上模擬試驗之后結論是可以。
于是,馬上聯系印刷廠,改宣傳資料,忙了一夜,拿到改好的資料風風火火的參加展覽去了……
作者: 米開尼扣    時間: 2015-8-22 07:24
裝逼指數十顆星 發表于 2015-8-22 06:37
我旁邊的售前工程師,原來是三一在上海的公司做履帶起重機的,一次他們去參加一個展覽,展出設備是3000噸的 ...

實在是瞎忙,沒有核心的過硬技術,只能那這些基本的表面參數騙外行了
作者: 月光傾城2015    時間: 2015-8-22 08:24
大清早的來賞圖
作者: tgxasd    時間: 2015-8-22 17:38
一步一步!慢慢追
作者: 無痕葉    時間: 2015-8-24 11:53
圖很美

作者: tsp12345    時間: 2015-8-25 09:01
國家強大不是那么簡單的,不要以為某一方面強了就行。
作者: locuas    時間: 2015-8-25 11:07
社會制度很關鍵
作者: 94371734    時間: 2015-8-25 11:11
Snow. 發表于 2015-8-21 10:02
現在的中國跟國外的差距已經比二三十年前好了太多,歐美多少年的工業史,中國才干了幾年。
老是把那些努力 ...

以我的經歷來看,即使縱向比較,不光是經驗,還有基礎知識,新的攻城獅也普遍不如老工程師。
感覺工業像是在倒退。

作者: 752879290    時間: 2015-8-26 13:39
靠,二重都要倒閉了
作者: fs3357    時間: 2015-8-26 21:22
那張是V1 發動機是脈沖噴氣發動機
作者: 機加小牛    時間: 2015-8-26 22:07
我覺得 設計和制造 都是需要沉淀的
10年前的 設計  制造能力 和現在比,我們前進非常大了 ,人家基礎在那里
人家米國汽車普及啥年代 我們那時候自行車剛普及么
人家小孩小時候玩啥 我們玩啥 自行車都不敢拆
說組裝的:是客觀,但也是進步,連裝都不會 何來生產  比較印度,啥都可以買到 卻裝不出來
10年前 加工中心都沒聽過 現在幾個人就裝一臺了
然后再談4 5 軸不是
以前那線切割當寶貝似的放空調房 現在呢 至少成本都降下來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