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qū)

標題: 選擇城市,關鍵看什么 [打印本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5-8-15 16:33
標題: 選擇城市,關鍵看什么
現(xiàn)在的年輕人,進入職場的第一步就是要選擇一個城市。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個重大抉擇。中國就是這樣,你待錯了地方,后續(xù)一切都不那么順利。你待對了地方,10年后碰到偏居一隅的老同學,哪怕他在當地混得還不錯,比你還是差距不小。舉個例子說,一個老同學在3線城市,公務員,月薪5000,2套房子,有車,自己挺滿意。另一個同學在一線城市,1套房子,月薪12000(普通),有車。不說別的,一套房子起碼400萬,賣了移居3線城市就可以買大房子過一輩子。我看到身邊有人做出這樣的選擇。而這一切都是由于20多年前的一次選擇。

至于中國為什么會這樣奇怪,誰也搞不清楚,但中國確實就是這樣。

我不是勸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往一線城市跑,現(xiàn)在和二三十年前畢竟不一樣了,單一個房價就要你的命,車還不讓買了。我說的是幾十年前的選擇,造成今天的差異。當然,今日的年輕人仍然面臨選擇城市問題,也許再過幾代人也還是要選擇。雖然每代人選擇城市時的關注點不一定相同,但我覺得方法論都差不多,就是一個城市未來有沒有發(fā)展前途。

社區(qū)的機械城市系列---武漢引起了大家的討論,就是武漢這樣一個工業(yè)基礎很好,城市發(fā)展很早,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人才非常密集,這樣一個城市為何就沒有發(fā)展起來呢,它比一線城市到底差距在哪呢?類似的城市也許還有天津。當然,大家也會想到美國的底特律。

看來我們需要探討一個問題,一個城市發(fā)展所要依賴的到底是什么東西?人才嗎?武漢有人才啊,那么多大學呢。政策嗎?深圳起步靠政策。北京也可以靠一點首都優(yōu)勢,但上海、廣州或者加上蘇州,他們有什么政策優(yōu)勢嗎,看不出來。體制嗎?武漢國企多,過去哪里都沒有民企啊,別的城市發(fā)展出那么多民企,為何武漢就沒有呢?是不是武漢當地的文化就是相信官本位,政府管理不夠好,讓民企難以發(fā)展?

武漢原來的產業(yè)結構太落后?我感覺這也說不通。東北似乎只有重工業(yè),結構很單一,而武漢應該不是這樣。再說,產業(yè)結構也不是突變,提升結構的機會一直存在著,三十年都沒有做?

我們拿武漢舉個例子而已,也許武漢沒有那么差,光谷等高科技還是大有希望。不過其工資水平確實不夠高。總之,它的發(fā)展與其人才和地利優(yōu)勢不相稱,沒有顯示出發(fā)展活力。

我傾向于認為,一個城市的發(fā)展靈魂是活力。沒有活力的城市,資源優(yōu)勢再大都沒有用處。東北也是沒有活力。你到深圳大街上走幾圈就能感到什么是活力,隨便一個寫字樓、一個市場,進去看看就能感到活力。活力,有活力的城市才有前途。這就是你選擇城市的標準。

那么,什么是活力呢?年輕人有活力,老年人沒活力,你只能這么理解,因為無法定義。活力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很復雜。有歷史原因,地域性格,政策,產業(yè)特點,機會。。。。不知道這個活力從哪來的。東北在五十年代就是充滿活力的,很多移民,嶄新的工業(yè)化,當時的意識形態(tài)。。。不知道東北的活力什么時候又消失了。

浙江這個地方總是活力無窮,即使在計劃統(tǒng)治時期,浙江人的活力也無可匹敵。我在哈工大念書的時候,一個溫州鞋匠就在那里補鞋,溫州人的第一桶金就是這樣來的。后來溫州人搞工業(yè),搞商業(yè),海外冒險,甚至炒房子。你總能感到他們是特別有活力的一群人。

不滿足,喜歡思考和發(fā)現(xiàn),不斷尋找新機會,這樣的人和城市才有活力。美國之所以牛,就是因為它有活力。你看它那么富有和強大,它的人民卻特別喜歡創(chuàng)新,不管哪方面都在創(chuàng)新,地球探索差不多了就向宇宙進發(fā),似乎永無止境。我國人民有暮氣,這也可能是由于幾千年來受到禁錮的原因吧,不能自由思考,不能隨便說話,不能自由組織,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艱難,創(chuàng)造財富以后又沒有安全保障。東北某城市主官宣稱過的,水是國家的,空氣也是國家的,你這個人也是國家的。這樣的城市會有活力?

選擇城市只是一方面,發(fā)展自己的實力才是根本,在未來,只要你自己強大,你的選擇就可以自由,無需承受取舍的痛苦了。年輕的時候,應該以提高自己生存實力為主。



作者: Michael0576    時間: 2015-8-15 16:38
本帖最后由 Michael0576 于 2015-8-15 16:53 編輯

看個人能力、人際關系、家庭及教育背景
作者: 北國小熊    時間: 2015-8-15 16:40
本帖最后由 北國小熊 于 2015-8-15 17:03 編輯

感覺還是要去大城市混混的,不然肯定后悔,如果有可能,還要去“外面”看看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5-8-15 16:57
許多人都不能理解為什么中國城市會有差異,并且差異非常大,我常給他們舉例子,

法國一個項目,我花一小時可以把流程全說一遍,花3天可以把所有參數怎么算的說一遍,花3小時可以解釋一個‘扭轉振動’,大軸一端磨損,另外一端沒有,我可以給他計算‘軸浪’,這在米國小公司都不可能,北京就可以面對紅毛提問,上海是做不到的,

我們賣給小鼻子的許多東西,10000臺起訂,花一天,可以完整詳細說一遍,下面是三維設計,材料各種規(guī)范,出口文件等等,深圳能干什么? 深圳要等小鼻的設計,圖樣,要等人家告訴他不能有阻燃劑,不能什么,什么,等等東西,最終,利潤就不會是你的,

而我不用,我是有文件等小鼻子簽字的,這就是差異,深圳是辦不到這些的,

城市,其實是因為工業(yè)而起,玩工業(yè),必須賺錢,這就是邏輯,武漢為什么不行,因為武漢不賺錢,新技術公司靠扶持,靠吃各種‘新技術費用’,你沒有賺錢,靠吃錢,你吃了,他人就沒得吃,

道理簡單嗎,
作者: 游離縉云    時間: 2015-8-15 16:59
選了就別后悔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5-8-15 17:06
2266998 發(fā)表于 2015-8-15 16:57
許多人都不能理解為什么中國城市會有差異,并且差異非常大,我常給他們舉例子,

法國一個項目,我花一小 ...

深圳的某些小公司可能是這樣,難道普遍是這樣嗎,不可能吧。我感覺深圳的創(chuàng)新精神還是不錯的,消費電子那個東西無法深度創(chuàng)新,基礎的東西完全不在你手里。但深圳還是有不少好企業(yè),創(chuàng)新走下去自然會到底層的研究。當然,深圳的積淀無法和北京比,那里賺快錢的人多一些。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5-8-15 17:14
老鷹 發(fā)表于 2015-8-15 17:06
深圳的某些小公司可能是這樣,難道普遍是這樣嗎,不可能吧。我感覺深圳的創(chuàng)新精神還是不錯的,消費電子那 ...

也許你不理解,上海為什么那樣?深圳為什么那樣? 武漢為什么那樣?

上海是洋人拿東西過來,能玩好了,水平很高,到此為止,

深圳是看洋人現(xiàn)在什么賺錢了,看到了那個‘正在賺錢的物體’,拿過來,拆開,立即做,賺‘塊錢’,到此為止,

他們?yōu)槭裁醋罱K都不行,就是當洋人說‘要玩?zhèn)€什么東西的時候’,他們都‘無語了’,不接著往下說,等洋人說好了,他去玩,

我不同,我是聽洋人說想玩什么,把那個概念‘往下說’,接下來玩‘洋人沒玩好的東西’,

米國佬為什么比阿拉強大,我自己就反思為什么,因為米國玩‘我還沒想到的東西’,我服氣是服氣在這里了,所以就不嘴硬,

國人缺乏基礎,缺乏創(chuàng)新,聽人家說自己這些缺陷,要虛心,不是掩蓋起來,掩蓋了,還怎么玩,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5-8-15 17:35
我給人家舉過例子,焊接件,國內每噸7000,要你包料,你沒能力的,就包工,每噸1300,你不干,后面排大隊有人玩,

你把那東西按歐洲要求規(guī)范設計了,提供你計算書,賣歐洲去,是噸30000塊,

而米國在米爾沃基焊了,給你運過來,是12萬每噸,

就不必琢磨其它東西,連傻子都能算這個賬,那就是,你無論焊多少東西,都沒法富裕,

而人家就是給你沒噸12萬的價格,你接嗎,多數國人是不接的,就看銀子擺在眼前,沒有拿,自己就認可咱們不該拿那個價碼,

這就是殘酷的工業(yè),

大家談所謂‘重工業(yè)’,啊哈,俺說,凡是你玩不了的東西,都算重工業(yè),

因為沒玩出東西來,窮,全世界都認為正常,而國內許多家伙,是‘假玩’,而民眾有愚昧,不知道他們在‘假玩’,所以都窮了,哈哈,
作者: 精密凸輪分割器    時間: 2015-8-15 18:00
大多開始是在一線城市玩,我有個同學就是,玩不開了,后來退居2線,因為有之前的經驗,人家個個在一線城市打混的的時候,他在2線城市已經玩的很好了.
作者: 12qwaszx12    時間: 2015-8-15 18:09
2266998 發(fā)表于 2015-8-15 17:35
我給人家舉過例子,焊接件,國內每噸7000,要你包料,你沒能力的,就包工,每噸1300,你不干,后面排大隊有 ...

很同意大俠的看法。
       看的幾本寫阿根廷經濟衰敗原因的書。很有趣,經濟學家談的是因為國外金融資本的沖擊。政治學家談的是阿根廷因為獨裁、腐敗。大俠談的是其工業(yè)不行,所以被沖垮了。
       城市也一樣,武漢民國時遇到了好的機遇,發(fā)起來了。建國以后,機遇和政策都好,也看著還行。改革開放以后,政策有所傾向,結果武漢就起不來。東北也一樣,50年代到80年代,發(fā)起來了。改制后,慢慢衰敗了。武漢衰敗,武漢官方給出的解釋是資金不足,國產企業(yè)拖后腿,產業(yè)結構不和理。有的武漢市民談什么官員不行,不作為。一些教授講武漢燥熱天氣導致武漢人浮躁,沉不住氣。大俠談的是武漢既沒有玩新東西,也沒有接著洋人的東西玩,也沒有快速玩。
       不同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一個城市的發(fā)展或者衰敗。文化是根源、每一個獨立的個體決定著最終走向、外部的政策沖擊是導火索、個人看到的不公是自己認為的原因、
        但是其實,武漢衰敗或者阿根廷衰敗說白了就是銀子賺少了。
        對于個人而言,甭談什么機制、機遇少。該自己做的好好做好,扎扎實實的玩、積累。如此反復循環(huán)。不管在哪里都衰敗不了。

作者: 祥云飛魚    時間: 2015-8-15 19:21
    大俠應該說的工業(yè)吧! 凡事  國營經濟過渡活躍,民營經濟中非實體經濟過渡泛濫或者無路可走的(這是個長期過程10-20) 地方。基本沒有什么盼頭。南方沿海 城市是不錯的。(有深水港的)
         其實中國城市 發(fā)展 有地域因素 ,更多是一群人(一群有激情創(chuàng)業(yè)商人   有敏銳長期規(guī)劃的人執(zhí)政能力的人) 蘇州 東莞工業(yè)
義烏  發(fā)展 就是一個典型啊。(不過這種機遇 以后未來中國大地上都不會再有了)
         關于內陸自貿區(qū) ,什么的我看也基本是扯淡 (以后也就上海綜合資源有點意思)
            其實歸更到底是人 和一種氣氛。
        有時候你去福建逛會發(fā)現(xiàn) 她們農村 (沿海)修著整排 2層豪華小別墅(大概08年把),那邊人就是各種創(chuàng)  海外打工,外地辦工廠,阿富汗買五金,非洲挖礦,反正就是整村的各種“淘金”   ,一看她們條件也不好 以前就是打魚 曬漁網,別人就是有一個股闖進,早在 1980幾年的時候政府就搞了商會 去協(xié)調,去幫助那些在外面開店的,創(chuàng)業(yè)的人 ,大老板  帶小老板,小老板變成大老板,到后來開廠,這都是前期走出去以后的 一批人帶出來的。
   相反我們老家(陜西某縣級市) ,現(xiàn)在還流行嫁女兒要嫁公務員,好男兒在家混的那套東西,每次一回家祭祖扯的最多就是誰家女兒嫁了公務員,誰家兒子考上公務員,誰家那些小事情。重來不談自己以后打算,都是談各種羨慕。(當然民風確實樸素,但沒有用 )
    比如你去福建,浙江 ,別人就會說”我們準備干什么。。。。“。“ 我們”和”他們“ 就是差別吧。
      
作者: 西元前的瘋    時間: 2015-8-15 22:19
同意老鷹的觀點,年輕人應該以提高自己的生存實力為主,生活畢竟是現(xiàn)實和殘酷的。也部分贊同樓主的一些話,雖然有點悲涼,但這是事實。我自己工作兩年的體會是,選擇城市要看你自己在這里呆著快活不快活,不快活你也做不出什么好的業(yè)績,現(xiàn)在的時代不一樣了,不一定是大城市才是一般選擇,雖然大城市擁有更多的資源,我現(xiàn)在回想大學時候聽過的一些成功學講座,覺得好扯淡,哪里有那么多的條條框框,人生又不是設定好的程序,我就覺得只要你找到一個你認為適合你的方向,然后在這個方向上堅持堅持,至于在什么地方我覺得不那么重要,哪里快活哪里就是合適的。
另外,最近關注家鄉(xiāng)新聞,發(fā)現(xiàn)沿海很多企業(yè)都已經內遷了,我在想,未來也許在外漂泊的各位游子的家鄉(xiāng)也許機會會越來越多,我想現(xiàn)在的時代,大部分人還是更加傾向于選擇離家近的地方的工作生活的,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
作者: 六角車    時間: 2015-8-15 23:13
城市再好與你有什么關系,一個人混得好壞,與個人的能力有關,中國無數的暴發(fā)戶,都是出在不見經傳的城市的。有能力的人注重機會,沒能力的人注重風水。
作者: wyc3158    時間: 2015-8-15 23: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hootbomb1    時間: 2015-8-16 11:54
首選賺錢最多的,錢,說明一切。
結合現(xiàn)實也可以考慮,除掉生活開銷之后剩下錢最多的,算是暫時的妥協(xié)。
省錢攢錢文化的城市就別考慮了,中國政府都省不下錢,何況平民百姓。

生在農村,在大城市讀完書,還要想方設法回老家找鐵飯碗,上對不起父母,下對不起后輩,早知要這樣,還讀什么書。
-----這是一個一輩子連省城都沒去過的農民伯伯的覺悟
作者: 設計者AF    時間: 2015-8-16 12: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AUSY    時間: 2015-8-17 10:22
對于經常做決定和做選擇的人來說,選擇對他們來說相對輕松些。迷茫的是那些從未或者很少選擇過的人,不知從何選起。
作者: 奔跑的狼213    時間: 2015-8-17 11:53
即將畢業(yè),也面臨同樣的選擇,年輕有了一顆不羈的心,但是面對選擇是迷茫的。。
作者: 廖三    時間: 2015-8-17 12:35
去那個城市發(fā)展還要考慮最基本的生存問題,房價和將來小孩教育,這是個魔咒!
作者: 鈑金準專家    時間: 2015-8-17 13:53
對個人而言,哪個城市都可以。是金子不管在哪,總是會發(fā)光的。
作者: yangxunua    時間: 2015-8-17 16:05
鷹大說的還是蠻中肯的,換句話也可以說要投資自己,我是南航機電學院研一的,最近讀了一些書,觀點也跟鷹大差不多,年輕人應該更多的投資自己,投資自己的思想,知識,身體,說白了也就是“給自己充電,存錢”;還有投資自己的人力資源,拓展人脈什么的,人脈的核心不也是價值交換嗎,沒有能力就無法成為大網中的一個節(jié)點,歸根結底還是要“自強”!
作者: yangxunua    時間: 2015-8-17 16:10
本帖最后由 yangxunua 于 2015-8-17 16:17 編輯

歸根結底還是要投資自己!投資自己的思想,知識,身體,當你自己變得強大了,其他的一些資源也就隨之而來了,你也就能成為這個社會大網中的一個節(jié)點,獲得更多的資源,我總結也就兩個子,“自強”!
作者: ZW3231    時間: 2015-8-18 11:21
武漢的流動人口太多,在武漢上過大學的學生大多數都不會選擇呆在武漢,工資水平低,環(huán)境不太好,交通更是堵得不可堪言。畢業(yè)了,大多數的學生都是選擇逃離武漢。
作者: jesuisdj    時間: 2015-8-18 14:34
關鍵也得看看自己是金子嗎?如果不是金子,有一股狠勁兒也行,要是都沒有,還是接點地氣吧,該干嘛干嘛去。
作者: Wanlinian    時間: 2015-8-18 16:58
看城市里 有沒有愛你的人,或者是你愛的人。。。武漢怎么了。。。。
作者: ProeSky    時間: 2015-8-19 08:02
投資 自己   知識   人脈   身體   ,身體很重要     工作后還有多少人 在鍛煉身體的     一個個 都走向亞健康


心不能老    啊啊啊啊啊啊啊




作者: hhecheng    時間: 2015-8-19 16:24
好多人溫飽都沒解決,還達不到998大俠說的玩什么的境界,腦子里想的都是怎么賺錢
作者: 明蘭    時間: 2015-11-13 22:29


我選擇了北京,前途未卜
作者: 機電Micheal    時間: 2016-3-3 14:27
奔跑的狼213 發(fā)表于 2015-8-17 11:53
即將畢業(yè),也面臨同樣的選擇,年輕有了一顆不羈的心,但是面對選擇是迷茫的。。

同感

作者: 機電Micheal    時間: 2016-3-3 14:30
ProeSky 發(fā)表于 2015-8-19 08:02
投資 自己   知識   人脈   身體   ,身體很重要     工作后還有多少人 在鍛煉身體的     一個個 都走向亞健 ...

同意 同意

作者: 米開尼扣    時間: 2016-3-4 09:09
2266998 發(fā)表于 2015-8-15 17:14
也許你不理解,上海為什么那樣?深圳為什么那樣? 武漢為什么那樣?

上海是洋人拿東西過來,能玩好了, ...

八爺現(xiàn)身說法,各種知識新手拈來讓人佩服,但是小弟有一點疑問,就是八爺以人作為發(fā)展的核心要求,難道深圳上海這些地方就無法留住八爺這種級別的人物嗎?小弟對社會了解不多,求指點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