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印度將成下一個“世界工廠” [打印本頁]

作者: pengzhiping    時間: 2015-8-10 15:04
標題: 印度將成下一個“世界工廠”
中國制造”和“印度制造”正展開新一輪的競爭與合作關系。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中國臺灣的富士康8月8日在印度簽約,它到印度投資設廠的計劃變為現實。

富士康上周六與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政府簽訂協議,將在未來五年投資50億美元在該邦建設電子設備制造廠。

隨著中國制造產能過剩現象加劇、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變化,一些制造企業漸漸開始將部分工廠轉向印度等人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在這股遷徙熱潮中,印度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么?

大轉移

在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買(Mumbai)簽訂協議后,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和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席部長德文德拉·法納維斯(Devendra Fadnavis)共同宣布了投資的消息。

郭臺銘說,富士康將尋找當地的合作伙伴在馬哈拉施特拉邦興建已經規劃好的工廠。富士康的客戶包括蘋果、黑莓、小米以及亞馬遜等。

8月4日,郭臺銘還在新德里表示,他有意在印度其他邦興建制造工廠并尋求可能的合作機會。

目前,印度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市場。不管是蘋果,還是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都希望從印度快速增長的智能手機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小米手機一直想搶灘印度市場,業內猜測,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廠會否首先為小米在印度銷售的手機代工。對此,富士康的新聞發言人8月9日尚未做出回應。

將中國的工業能力輸到海外,是大勢所趨。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今年3月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曾透露,TCL今年將在巴西和印度建立自己的工業能力。

李東生告訴本報記者,現在一部手機中國生產的成本低于巴西,但巴西關稅高,印度的關稅也高。在當地建工業基地,有利于進入當地市場,印度有12億人口,巴西有3億人口,市場潛力大。而且,發達國家從巴西、印度進口的關稅,低于從中國進口的關稅,所以海外基地還有助于TCL進入發達國家市場。接下來,TCL還將在俄羅斯、非洲建工業基地。

“到海外,不只是生產,要把品牌、服務能力也建立起來。”李東生建議,國家在“一帶一路”的國際戰略中,不僅要支持資本輸出(資源及基建項目),更要支持產業輸出(中國企業國際化),支持將我們的工業能力、產品技術能力、品牌渠道能力在當地扎下根來。

中國“一帶一路”的戰略,已經得到友邦印度的支持。今年,印度總理莫迪到中國西安參觀,受到模仿唐朝迎接國賓儀式的禮遇,莫迪跟兵馬俑合影的照片讓人記憶猶新。

中國制造業壓力

印度承接全球軟件編寫外包的業務世界聞名,“印度服務”與“中國制造”都揚名海外。不過,莫迪現在也想樹立“印度制造”的名聲。《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今年3月到德國采訪漢諾威電子展時就發現,印度特地在當地媒體為“印度制造”打廣告。莫迪也想引入中國的投資,積極發展印度當地的制造業。

中國目前產能過剩,鼓勵中國企業到印度等地設廠,既可以消化過剩產能,又有助于中國企業“走出去”。在這一點上,中國、印度可以實現互利共贏。

事實上,中國制造的成本正逐年上升。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的調研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國。該報告分析了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經濟體,以美國為基準(100),中國制造成本指數是96,也就是說,同樣一件產品,在美國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國則需要0.96美元,可見雙方的差距已經極大地縮小了。

       報告認為,中國的制造業面臨很大壓力。10年前,中國的制造成本低,而如今成本卻水漲船高。原因有三:一是因為中國工人的薪資提高了,中國從 2004年的4.35美元時薪漲到2014年的12.47美元,漲幅達187%。二是匯率,2004年至2014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升了35%。三是能源成本,中國的電力消耗,從2004年的7美元/千瓦時上升至2014年的11美元/千瓦時,而天然氣成本則從5.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升到13.7美元,漲幅138%。

如何處理好印度制造與中國制造的關系,將考驗中國企業的智慧。繼松下、三星、LG等日韓企業之后,中國企業也熱衷于到印度設廠,利用印度的低勞動力成本,積極開拓印度市場;另一方面,中國的工廠也在不斷提升生產效率,包括引入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同時不斷增強研發能力。在向印度輸出工業能力之時,提高中國制造的附加值,相信才是中印制造業競合的良好選擇。




作者: 天氣    時間: 2015-8-10 15:39
大勢所趨,證明我們的制造能力在增強
作者: 秦鄲    時間: 2015-8-10 16:30
實在不行辦個護照去印度,和當地人合資辦個公司,預計印度也會像2000年以后的中國一樣飛速發展
作者: pengzhiping    時間: 2015-8-10 16:33
秦鄲 發表于 2015-8-10 16:30
實在不行辦個護照去印度,和當地人合資辦個公司,預計印度也會像2000年以后的中國一樣飛速發展

可以取個印度老婆 一夫多妻制!

作者: 秦鄲    時間: 2015-8-10 16:35
pengzhiping 發表于 2015-8-10 16:33
可以取個印度老婆 一夫多妻制!

哥們兒,你又邪惡了,哈哈哈

作者: luxiang821    時間: 2015-8-10 17:47
人口紅利消失,創新能力還沒養成,跑是一定的
QQ新聞這篇報道配的視頻是唐駿主持的財經解碼:
說中國制造應該向中國智造轉變
中國制造成本是美國制造成本的96%
列舉汽車行業、機床行業,芯片行業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外公司手里,
研發從業人員比例是美國的1/5,日本的1/6,缺乏創新,中國作為專利大國,專利很水
這些都對。
然后話鋒一轉,中國也提出中國制造2025,抓住機會就能追上來
都還以小米舉例,幾年時間發展壯大。我想說:沒見小米布局印度遭遇的專利訴訟嗎?
制造業基礎都被自己玩沒了,是幾年時間就能大躍進的嗎?
這么看來,要么是唐博士對制造業見識太淺
要么是作為官媒不能唱衰,像小學作文一樣,結尾要唱高調。
據我所知富士康08年以前就在印度、越南建了不少廠了
現在北京、廊坊富士康就在生產小米
作者: 海燕ZHpf    時間: 2015-8-11 08:55
LZ,中國工人時薪2014年12.47美元,在哪個地區?
作者: jichaoooh    時間: 2015-8-11 09:25
配圖不錯
作者: 624272884    時間: 2015-8-11 09:31
你把人民幣寫成美元了吧
作者: wjiafu72    時間: 2015-8-11 09:56
搬磚的該怎么辦
作者: 凌晨的風    時間: 2015-8-11 10:03
同問LZ,中國工人時薪2014年12.47美元,在中國什么地方?
作者: juneng    時間: 2015-8-12 14:17
有機會去印度玩玩。
作者: liping1981    時間: 2015-8-12 14:31
中國制造要升級轉型,工藝水平上臺階很關鍵。但工藝水平和制造能力提升需要時間的沉淀。
作者: 龍九禪師    時間: 2015-8-12 15:17
中國工人    時薪2014年的12.47美元  ?
作者: 荷舞清風    時間: 2015-8-12 15:47
沒有什么可怕的。

所謂世界工廠并不是嚴格意義的工廠。不過是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加工車間,低級裝配工廠。

這幾年我們一直被所謂的“中國制造”,和所謂的“世界工廠”所迷惑,所困擾。能否真正擺脫這種困擾,就在于你想從事工作和行業是什么?在整個產業鏈中處于什么地位?

波音和GE難道不是工廠嗎?

三菱重工和西門子難道不是工廠嗎?

中國的大連船舶重工難道不是工廠嗎?

南車和北車(現在叫中車集團)生產和諧號火車頭和動車的單位不是工廠嗎?

華為其實也算工廠,不過是研發和設計人員多而已,外協和合作單位多。華為就是一個IT制造工廠。


提醒大家:工廠不等于工場。現在太多人只曉得工場而不知道工廠。有什么好慌張的呢?
作者: 濾油機廠家    時間: 2015-8-12 16:32
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市場,經濟需要不斷創新,過剩一樣,就趕緊創新模式
作者: pexray    時間: 2015-8-12 20:14
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優勢小了,自然會轉移
作者: eddyzhang    時間: 2015-8-12 21:03
嘿嘿,感覺很好玩。
中國制造成本是增加了,但是要看看這些成本是不不是工人工資成本造成的。
工人工資這些年到底提高了多少?美國工人成本是多少?
有多少是ZF拿走的。慢慢分析:
1,普通一線員工工資增加多少,是否是美國工人的水平?不是折算的成本哦。比如你派個老外,工資是國內員工的十倍,報銷吃住,子女上學費用,每年的來回機票(全家哦)。一個老外頂20-30個中國人的花銷。水平不見的高
2,物流成本,國內高速公路這些都收費,遠的外協來回都是錢,而且油價是人家美國多少倍。
3,與ZF打交道的額外成本。辦廠免不了跟ZF打交道,這個錢,有數嗎
4,中國人情世故的銷售成本,做一銷售,當然靠關系,但是中國只要是賣東西,免不了幾個點十幾個點的回扣,這個錢都是成本。
5,固定資產投入,折舊,有些地方是隨便用地,但是很多都是花錢買地,建工廠,這個前期投入,一般沒有幾年很難見效益。難怪很多棒子跑路。
6,員工培訓等隱性成本,新招員工都要培訓,熟悉公司業務流程,企業文化等都是隱性成本。
還有很多其他成本
所以,如果我們把一些成本剔除,可以發現我們的成本高嗎,是我們員工造成的嗎?

作者: 星空xzp    時間: 2015-8-12 21:39
我怎么覺得后面數據不對啊,我現在的時薪還沒2004年高
作者: tiantiand    時間: 2015-8-13 08:05
印度人上廁所不用手,影響品質
還有據說印度人比較懶,工作效率低
最重要的一點,印度文盲多,5年,投資是投了,但是怎么改變!
作者: 小孩27    時間: 2015-8-13 09:07
聽說阿三干活都跟打了雞血似的。
作者: treeuwd    時間: 2015-8-13 15:24
遷就遷吧,我們公司前兩年搞印度分公司,一開始勢頭大的不行,那邊廠弄了一年多,聲音都沒了!聽說那邊工作效率低,做出來質量比中國還差!
作者: 李國國    時間: 2015-8-13 15:30
人工便宜也跟工人質量有關系吧
作者: 畫不出的輪廓    時間: 2015-8-13 15:59
luxiang821 發表于 2015-8-10 17:47
人口紅利消失,創新能力還沒養成,跑是一定的
QQ新聞這篇報道配的視頻是唐駿主持的財經解碼:
說中國制造 ...

小米在泰國被山寨成iMi,一報還一報啊~

作者: d707    時間: 2015-8-13 22:31
印度貧富差距更大
作者: 小曹11    時間: 2015-8-14 16:41
海燕ZHpf 發表于 2015-8-11 08:55
LZ,中國工人時薪2014年12.47美元,在哪個地區?

我想新聞聯播里面

作者: Opposite    時間: 2015-8-17 09:41
額,這個。。。。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