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有多少人搞機械是為了理想?機械和IT比較 [打印本頁] 作者: mjwz5294 時間: 2015-7-28 18:38 標題: 有多少人搞機械是為了理想?機械和IT比較 一、新興行業與傳統行業! H4 B) w2 v8 g7 n
$ _; M6 h1 X7 I5 g5 y' ?, C
1、基本特征 . `8 y' f& _0 X 4 | X2 x2 B6 _8 }(1)傳統工業領域,積淀深厚,資源格局穩定,層級劃分清晰明了,各層級各領域之間各司其職,相安無事,相互之間的切入難度也大。所以傳統行業里面做事,通常是不會太緊急,工作壓力不大,規矩和經驗都積累到位了,按著那流程來就是,事情做好最重要。8 l7 N7 [+ @+ b$ G" ]/ v2 e
. N$ A. C5 Z: P/ e- b3 `1 J" Y(2)移動互聯網領域,門檻低,可迅速實現高薪,目前正在規范中,切入性正在降低,但畢竟更加貼近第三產業,相對第二產業而言,靈活性和可切入性方面還是優勢明顯。但缺點也很明顯,市場競爭激烈導致工作壓力大,人才市場魚龍混雜,或許在這樣的領域,本來就不應該有傳統行業的那種安定舒適和淡定從容。! _7 Q' \ n7 B0 G( s
" k' W. F5 w3 z' s6 j4 n% Q& I4 E
" A- ?2 i1 c7 B2、收入和發展:( @, Z j U H0 f+ L7 x3 R/ N
0 m3 l& Y* X- u9 G7 S(1)傳統工業領域:工資增長曲線較平,但很長,曲線后面的數字可以跟任何領域叫板,工資與資歷和等級相關性很大。造成這種特點的原因,一個是層級穩定,各層之間利益劃分清晰,需要維持這樣的利益分配,才能保證長治久安;另一原因則是行業歷史悠久,積淀深厚,個人水平本來就需要較長時間來提升。 ; S1 w" u& p0 U6 n2 \2 y* K' t, F: \, g
牽扯到利益分配,事情就麻煩了,想要在這個領域拿高薪,要求似乎蠻多。首先是勤奮,那么多東西需要會,不勤奮是不可能出頭的;然后要會做人,不能滿足別人的利益要求,自然就上不了好的平臺,然后就成了被埋沒的天才;運氣,希望決定你命運的那個人,不會因為你名字里面有個字他不喜歡,就把你擋在平臺下面。 + d+ [% D: Q( V2 D) C4 b 8 @* F* A G$ ~' d$ j* I有個牛逼爹幫忙當然好,基本不需要擔心平臺問題,但沒有牛逼爹幫忙未必就不好,翅膀充血不足的老鷹是沒有殺傷力的,有些事情,沒有被人虐的經歷,是辦不好的。當然,怕就怕高富帥他媽比你還努力,碰上這樣的對手,就和他交朋友吧。不過爹的問題不應該成為心頭的阻礙。現在這個時代,老爹有本事,誰把子女往工廠里面扔。這個時代,機械領域可能不算吸金,但機會還算公平。反過來說,就算是最不公平的時代,貴族也需要一些會干臟活的人。 - T5 F- h% B* C) a; L7 z : Z6 ^& f5 x5 V/ [. s% L7 |另外,傳統企業還會比價重視精神獎勵,而物質獎勵會相對少些。這種做法看起來有忽悠人的嫌疑,其實不然。高薪與升職掛鉤,升職則與各種榮譽掛鉤,這點就不用多說了。像新興行業,沒等升幾回職,可能公司都沒了,這里的榮譽到真有可能是忽悠人的。 * p1 c2 o% s9 b1 H2 ^' W# j% o ! v ] D9 K# q; X7 o' S(2)移動互聯網領域前期漲得很快,北京有兩三年工作經驗的程序猿,年入三十萬只能算普通水平吧。而掌握某些新興技術的,可以憑技術短期實現財務自由,最明顯的例子就是2010年就開始玩IOS的那些人,還有更早的android。不過,因為技術門檻不高,一些掌握人們技術的人才,可能很快就會變白菜價。 ' r9 m( y$ f' e. K J( O! {- ^8 d3 x) s& o4 K9 k0 c! M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個是該領域目前是在大量吸金,于是出現了眾多顛覆者,以及更多想成為他們的探索者。懂行不懂行,都在往里面跳。于是就出現了千千萬萬的新企業和新倒閉企業。公司前景不明,就只有拿錢來留人。所以在這個領域想拿高薪思路很簡單,就是堅持學習,性格古怪也影響不大。, i5 W" L9 L' U$ {/ O$ y
; g: f7 a' f. Q7 C2 ]至于職業發展,都不太有吸引力,大公司里面的一官半職也許還有那么點意思,小公司里嘛,還是當個程序員算了,懶得操那么多心,累得跟狗一樣,連打游戲的時間都沒有了。有很多程序員,他們的夢想不是要升官發財,而是想當個自由職業者,每天心情好了擼擼代碼,賺點小錢,然后過點小日子。0 ]& ~5 Q: \/ V8 u7 n
$ [% x9 H" i p* k, ?0 b沒辦法,行業還沒有規范起來,利潤都是拼命搶來的,拼命久了,望眼一看,似乎要苦命一輩子,然后連賺錢的欲望都沒了。于是就出現了大量這樣的人,他們拼個五年十年,存個百來萬,然后就轉行做點輕松活了。看起來,其實好沒出息。 % a! G3 d+ I j; a# h" q0 y3 X+ Z/ O% X3 H! s+ \ r! @
0 H! D/ ^* M' w0 L& i$ n3 B' Q
3、工作壓力和高端程度: ! f8 s: I# K0 [# d$ I/ G ) N6 Y' ?9 c! K(1)工作壓力,移動互聯網行業職員的承受的壓力明顯更大。畢竟工作經驗的重要性比起機械行業來說,要差得遠,工作量就只有靠工作時間堆上去了。但是,這一點差異也不是某些人說的那么夸張。 " u& H* X; p e: w4 W- R- y7 { w' O e1 @7 F, r
機械廠里面的作息時間多數都是按規定來,每天八小時,不會差太遠,車間人員可能加班時間稍微多點。而軟件公司則常見“九九六”制度,即每周六天,每天12小時。更有甚者,直接搞“封閉開發”,斷網,辦公室即臥室,做夢都在寫代碼。但正規公司通常作息時間也還是很正規,早九晚五很常見,有的國企更是閑的蛋疼,一小時解決一天的工作,然后愛干嘛干嘛。當然,這種閑的蛋疼的工作為大多數程序員所不齒。他們覺得青春應該燃燒過去,應該拿去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C( A8 l4 G) C4 V% u
% D2 K# z6 k, B% |' N7 @(2)誰更高端: 0 X& D0 ?+ i3 l* U% y" a& s機械要是提一項需求,你要能解決,一定是懂得一套知識體系,或者至少有足夠多的實踐經驗,否則拿出解決方案的時候,心里多半還在打鼓。因為機械方面的東西,它并不是全都能在書上找到。認識一老專家,小學文化,隨身帶筆記本,記錄現場數據,隨時研究。一談問題,不給你扯什么書什么理論,直接拿數據說話。脾氣不好,誰都必須聽他的,但聽他的,總是對的。4 U4 t0 ?0 T1 s4 k
/ u, R& p* j2 n" L9 w/ o, N5 {/ C
而軟件方面提一個需求,網上一查,思路一理順,代碼自然就出來了。再麻煩一些的需求,你一個普通程序猿也難得碰上。而實現不了的需求,通常是不會提出來的。有人一談軟件,就談算法之類的高端話題,然而對于移動互聯網這種屌絲行業,根本碰不到什么算法,懂需求懂流程要比懂算法重要得多。而要理解這些東西,只需要小學數學水平。之所以沒看到那么多低學歷的牛人,是因為以程序員的智商稍微加把勁就可以上大學,大學生太多了。認識一朋友,機械專業,工作不喜歡,看兩個月書,稍微練練手,就當程序員去了。 $ R+ {7 v8 C. t0 I 6 T* B1 {; |" \# v d) y誰更高端?這也是兩個行業工程師思考方式的區別所在。工作需求決定,機械工程師需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否則心里不踏實,對自己的數據不自信。于是,機械工程師通常是全能的。軟件工程師則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編寫一個工具我測試能用,就直接用了,反正要我寫我也能寫出來,花點時間而已。但是,磚還沒搬完,沒空看你那玩意兒。誰更高端,一目了然。 6 m5 ?& U1 }1 @2 x/ [聽說一個詞叫“站在風口的豬”,意思是一個人笨的跟豬一樣,但他處在合適的位置,就可以賺的比你多。是不是有很多人想去當“飛豬”呢?9 w$ l- d' W: v4 ? s
; F9 S/ j, c- ]. d4 w9 n8 m; ^3 h6 t' W3 H
4、快感: 6 k/ ^8 G* n' u & [1 l I8 P+ a8 w( e& C! t" q7 x搞機械,快感十足!從頭到尾的看透一套設備,了解每個故障,感覺呼吸順暢,油漆味都是香的。表現好了,領導當眾表演,同事紛紛祝賀,有面子,憋著不笑,裝著坦然的樣子。然后心里想的,是要征服下一個項目,上一個項目結束后,好像閑了好一陣了。 7 l5 _" L+ E0 D9 C2 u6 Z8 V : ?5 p# z0 D# y搞軟件嘛,樂趣好像就是賺錢吧,好像人人都差不多,問題解決了,自己高興一會兒或者找人吹吹牛逼。不過老總似乎蠻有斗志,他就要顛覆這個世界了。) K' U% ^0 z- @, C- @) @
7 M% E0 B+ Y, W) ]# _! X) p+ I S' y- l/ m/ i
5、未來:' a: w3 v! v1 X7 y7 z. [4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