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汽缸套零件機加工疑問(精華案例) [打印本頁]

作者: zlh19871029    時間: 2015-7-5 09:52
標題: 汽缸套零件機加工疑問(精華案例)
本帖最后由 zlh19871029 于 2015-7-5 10:43 編輯
) @) _* r& h3 s9 |( P; y0 j& M# N% X- N
如下圖所示,是一個汽缸套,材質是球墨鑄鐵。工序主要為:鑄造--粗車--精車--磨。. l. {- i9 n# j* {: i0 w8 W% D9 [
請問(以下均已本例為案例):+ H0 U( i4 ^, G$ J5 o9 _
1、加工余量是如何確定的?' Q( M1 y1 Y* E* L, B
精車工序,精車前內外徑分別為Φ275+/-0.5、Φ305+/-0.5,精車后內徑Φ279.2+/-0.05(我能不能改為Φ279.5+/-0.05或Φ279+/-0.05等?)、外徑Φ300.8+/-0.05(我能不能改為Φ300.5+/-0.05或Φ301+/-0.05等?)。內外徑的精車加工余量是如何定的,依據是什么?
. s- c/ r- H! Q5 N* Q3 L& Z$ s, V; T2、公差是如何確定的?
6 l9 [% ]7 f' E熱處理粗車后的公差為+/-0.5(我能不能改為+/-0.3或者+/-0.8等?),精車后的公差是+/-0.05(我能不能改為+/-0.03或者+/-0.08等?)。公差是如何確定的,依據是什么?4 w0 m6 _7 g# b- g, j$ z
3、磨之后的尺寸如何保證符合圖紙公差,依據是什么?6 C$ }  S4 p. }1 d
磨之后,內徑Φ280(0~+0.08),外徑Φ300(+0.04~+0.08),如何保證剛好落在該區間內?依據是什么,難道要加工一個去檢測一個?通過單位時間磨掉的量,然后去確定磨的時間,達到控制公差的目的?% E/ P9 L! S6 ^( ?- i% z. v# @
4、下一道工序如何去處理上一道工序的公差+ V# h  l7 _/ m' e4 B* z4 `
精車前內徑Φ275+/-0.5,精車后Φ279.2+/-0.05,之前的公差+/-0.5比較大,公差帶達到1mm,精車又如何去控制Φ279.2這個基本尺寸??總不能每次都去量吧?4 |/ f6 O5 ^5 Q. v8 D8 O8 h
5、在加工工藝卡中,圖紙中的同軸度、平行度、圓度是如何保證的?為啥在工藝卡中沒有體現如何保證?, X; C1 _; A3 y! v
' i0 M: s2 Z- o, s/ o
估計很多童鞋有同樣的疑問,求各位專家指導,感激不盡。。。。
) _, Q$ I+ j* L% j% M$ ?& K1 k2 l( e

/ L% F+ ^  ]' u" m2 Q" t
# S3 a; K7 x7 x/ t
作者: luxiang821    時間: 2015-7-5 12:30
1、加工余量如何確定:
, Q8 N+ C) }! u要考慮該工序要達到尺寸精度、機床精度、工件熱處理變形、裝夾變形、刀具背刀量、經濟性、工藝時間匹配等因素4 k2 u8 C4 C$ w3 s) T# |/ i3 N* F
2、公差如何確定:& P- o) j9 _/ v% @) Z4 O
確切的說是序間尺寸公差如何確定,涉及加工余量是否足夠、機床經濟精度和效率綜合考慮
* f6 ]# k( L; W* E0 F9 x5 _3、磨之后尺寸如何保證符合圖紙公差:- X0 M0 t7 x5 s# Y2 K
就是要加工后檢測才能確定,具體檢測頻次要看加工尺寸穩定性而定了,靠磨的時間確定加工是否到位,還沒聽說過有如此牛叉的設備可以做到。
# Y& E( b% ?3 K1 n4、下一序如何處理上一序公差:" u4 `( @, p- r) \8 K3 z
肯定是要量的,一般由質檢員負責,這是質檢員巡檢的范疇,加工工人一般不會量的
7 d* c1 C+ y9 O+ H5、形位公差如何保證:" k' b9 w6 W# m  M
如果這些形位公差是在該工序形成的,該工序工藝卡肯定要體現,如何保證牽涉機床、刀具、材質、工裝、工藝參數這幾個方面# y* J1 D0 W0 f6 z  b
你要問的這些問題,在教材上是找不到答案的,即使其中一小部分都涉及很多理論知識及實際工況,不是一句話就能回答你。5 [# A) D  R7 O& c( _7 Z% a  d
真要想搞明白,建議讀讀《機械加工工藝師手冊》,估計會花你不少時間。
作者: seekfor    時間: 2015-7-5 13:08
其實你的問題主要是工序余量選取和工序尺寸公差取多少的問題;
0 s$ L/ X" n0 L) u& Z/ Z余量可以查詢機械加工余量手冊結合經驗選取;) X/ Q2 S% p: A  f( E9 ]1 \
工序尺寸精度可以查詢各種典型加工方法能夠達到的經濟精度結合實際成本控制選取;6 y, O% Q) s# m! R2 k3 Y  k
按照工藝路線和成品尺寸倒推各工序尺寸;" o. C- k/ x! {- @& w
推薦找本機械加工工藝學先看看;里面都講了;
8 {% f; B1 G! Y當然實際生產工藝肯定不是照抄書的,根據實際工藝裝備和路線會調整的,工藝這東西經驗也很重要,不是查一查書就是完美的工藝了;! z3 ^6 W' _( A  M

0 @' w% Y- t0 v9 D( h5 B  B第三個問題嘛:設計到尺寸控制了;首先首件調試合格后后生產;
) E3 G1 b3 N& M+ \$ z你所說的一個個檢驗(100%全檢)的情況也不是沒有,看你實際產品需要了;5 A3 Q3 m' S  u  e5 N  q( b( Q5 O
實際一般是抽檢;頻次嘛看具體情況制定了;比如你刀具磨損快就頻次高點;過程能力高頻次就低點;; F$ x1 C( {6 N2 {
  ]" D* g% q1 o  s  Q! |3 P
同軸度、平行度、圓度怎么保證的;- t! m, J) T* a7 o+ X  Y
這個由工藝系統綜合決定(工藝路線,機床,刀具,夾具);
7 e9 t6 D$ F- l- i5 n3 H7 h4 ?5 B9 }" H4 U
說了半天好像啥也沒說哦
作者: zlh19871029    時間: 2015-7-5 22:58
luxiang821 發表于 2015-7-5 12:30
% ^, v: }  J0 x! T. l1、加工余量如何確定:
! G; \6 W0 I' m3 O6 y& A. N. k- s要考慮該工序要達到尺寸精度、機床精度、工件熱處理變形、裝夾變形、刀具背刀量、經 ...
/ e0 J, j+ M5 z# B
你說的很寬泛,你說的這些我其實也知道,說完之后還不不知道如何定,請具體指導下~~~
7 ~5 I5 Z( ]2 i) ~7 {) \- X% c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5-7-6 20:54
圖紙兩個外圓標注有誤吧,0.01的圓度難度很大,
作者: 就來學習下    時間: 2015-7-8 11:23
工藝可以改,,,但是不可以隨便改,,要根據你的加工生產能力來。首先。切削的余量精度一般是比較容易掌控的,加工到某個精度和公差是比較容易的,但是,熱處理,鑄造,鍛造,應力,變形對尺寸的改變不是說說就可以達到的。。。工藝大部分都是前后關聯的。比如你精車279.5.但是熱處理后變形就有0.5,你裝夾也會有一定誤差,這樣就很難保證最后可以磨出了。, Y# c. K0 d6 C* H2 ?1 P1 C. ^+ D; H
     公差的確定一邊和后面的加工方法相關,磨削一般加工精度高,加工余量小。你如果非要加大加工余量也是可以的,對砂輪的磨損增大,加工時間延長,你要這么干。就是和錢過不去唄。+ U. L4 Q: R0 Q7 w3 y, ~! B
     磨削精度的保證就和你加工的各種因素相關了,原則上應該是每件都檢測,可以選用快速的檢測方法,實際上很多工件加工后,根據檢測結果基本可以歸納出能保證工件加工范圍的一個值,,,可以根據這個定一個抽查的范圍,可以幾件一測。0 X& {$ J' n$ }9 C/ U- E
     一般來說,上道工序檢過,合格才可以進入下一道工序,下個工序對符合要求的上到工序產品加工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說明工藝或者加工方式方法錯誤腰改正。比如你說的粗車和精車間1MM的差值,,,實際上很容易做到,最后精刀可以固定一個位置。保證0.1MM是很容易的。( G, I* `9 U+ ?' |2 c1 ~
     形位公差這個不好說,我覺的主要是因為生產人員不好檢測,要有專門的檢測儀器和方法。只能說你的加工設備,方式,方法在理論和實際檢測中是可以做到這些要求的。實際上配備對應檢具,工藝卡可以要求其保證。比如我們同軸度塞規。
作者: zlh19871029    時間: 2015-7-8 11:50
就來學習下 發表于 2015-7-8 11:23
' k) d" g8 ?. u0 ?; c. z8 j工藝可以改,,,但是不可以隨便改,,要根據你的加工生產能力來。首先。切削的余量精度一般是比較容易掌控 ...

$ {. T# t) M7 L* T/ m5 k) [5 a同軸度塞規是什么呢?
3 {$ L& _3 p0 S5 V  z
作者: 就來學習下    時間: 2015-7-8 12:00
zlh19871029 發表于 2015-7-8 11:50 # P2 O% _- T1 K3 i6 a
同軸度塞規是什么呢?
9 Z' \( c& b- O, Z
不是用在這里的,,,,比如發動機氣門孔和導管孔,,是要求有同軸度的,他的同軸度塞規就是一個同軸的芯棒,一頭大,一頭小,,,當芯棒可以同時配合氣門孔和導管孔事說明兩處同軸。不能配合說明同軸度超差。
( W& x& d: c0 v# v6 M- ]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