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滾筒冷渣機動靜結合面漏渣處理,請教 [打印本頁]
作者: 海闊天空SEEC 時間: 2015-6-25 08:07
標題: 滾筒冷渣機動靜結合面漏渣處理,請教
滾筒冷渣機工作原理:鍋爐排渣口排出的熾熱的灰渣經斜伸入滾筒內的進渣管進入滾筒端部,并在進渣管周圍堆積到一定高度,當其產生的重力與進渣管內的渣流的重力平衡時,管內渣流便被阻滯;當由滾筒旋轉而推動灰渣向滾筒出渣端移動時,進渣管出口周圍渣堆高度隨之下降從而打破了管內外灰渣的重力平衡,管內渣流又繼續。這樣,滾筒轉,熱渣流進;滾筒停,熱渣流停;快轉快進,慢轉慢進。在灰渣推進過程中,灰渣與冷卻水進行熱交換,由循環流動的冷卻水將灰渣大部分熱量帶走,灰渣溫度降低,可以由輸渣設備運走或儲存到渣倉內。(見附圖一)' c- i+ }4 ~0 O* C& n6 M6 q
進渣箱體與筒體之間的動靜結合處漏渣,是困擾冷渣機廠家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目前,此處的密封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間隙密封,即動靜結合處采用了很小的間隙,大多數廠家為1-2mm,該結構在投運初期尚可,但是在轉動件磨損后間隙會急劇增大,導致大量漏渣;另一種是反螺旋結構密封,目前國內的廠家大部分都引用了該種密封結構,具體結構如下:密封環上帶反螺旋的導槽,另外密封環與密封圈相交錯形成迷宮結構。泄漏的細灰進入密封結構后一部分被反螺旋導槽反推回進渣箱體,另一部分細灰即使能繞出迷宮結構最后也將被迷宮結構外側的接收圈收集,最終經接收圈外側的返料盒進入筒體(見附圖二)。
圖中所示即為進渣箱體與筒體之間的密封結構,其中密封環(上帶反螺旋的導槽,單頭螺旋,方牙螺紋,螺距20mm)、接收圈、返料盒、導流錐等隨筒體一起旋轉,轉速一般為2-5r/min,密封圈則與進渣箱體成一體,靜止不動。密封環與密封圈的間隙一般比較大,通常控制在8-10mm左右,因為冷渣機的筒體會在支撐圈、支撐輪的磨損后下移,因密封環焊接在冷渣機筒體上,密封環也會隨冷渣機筒體下移,如果固定在進渣體上的密封圈與密封環間隙過小,密封環將與密封圈產生摩擦。再者此處位于高溫區(700-900℃),為了彌補進渣箱體高溫形變,也必須留有間隙。目前存在的問題:
1.因密封圈與密封環之間的間隙較大,進渣箱體內的灰渣沿密封裝置間隙大量的涌入密封裝置內。密封環雖有反螺旋結構,但也無法阻止大量灰渣的進入。當進入密封裝置內的灰渣流量大于返料盒的返料能力時,大量灰渣會在接收圈內堆積,最終灰渣從接收圈與密封圈間隙中流出,密封失效。
2.即使保留有足夠的間隙,但密封環仍有可能摩擦密封圈,導致磨損失效,因密封環焊接在筒體上,更換時需將進渣體與密封裝置全部拆卸,更換十分困難。
3.實際運行中發現,因鍋爐爐膛存在10-20kPa的正壓,導致其下渣時爐渣亦帶有壓力,故當灰渣量大尤其是灰渣粒度較小的時候,接收圈與密封圈之間的空隙也會漏出一些細灰,影響現場環境;
現跪求高手提供一種可靠、高效的密封形式,解決上述問題。該密封形式應具備以下特點:
1.耐高溫,此處因與熾熱灰渣接觸,溫度一般達到700℃以上;
2.結構相對簡單,因冷渣機屬于連續運轉設備,一般不允許隨便解列,故密封結構是否可靠是否可以快速更換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
3.對壓力不敏感,即能滿足冷渣機筒體內部灰渣帶來的10-20kPa壓力;
4.能滿足筒體運轉一段時間由于易損件的磨損帶來的下降,即筒體與進渣箱體產生的偏心度。
如對此感興趣,可單獨交流,OTZ不勝感激!!!!" G7 k& P- [7 {! P% X. E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