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技術轉管理后思維方式改變很大,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不同了 [打印本頁]

作者: 絕對01度    時間: 2015-5-19 10:16
標題: 技術轉管理后思維方式改變很大,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不同了
近期一直在做生產管理,很久都沒有搞技術方面的東西。, E5 L. j$ I( J
8 @$ v  B" X3 x/ j# f! C' F) }
最近車間裝配時發現組件裝配起來間隙偏大。我想也沒想先開始測量各零件相關尺寸,核對圖紙。然后發現設計時尺寸鏈計算有錯誤,然后開始讓人去修配零件,最后開始反饋設計,開始想避免措施。
: k. e6 U: L$ \& e# g0 {* ?0 i. {9 b( i' M1 Y$ i7 |  y
不過,正當我們一幫人正在準備去修配零件的時候,有人提出只要將軸承外圈加個墊片就行了。我們恍然大悟,多么簡單的措施,多么簡單的一個方法,為什么這么多人確沒想到。我開始反思,以前沒有做管理的時候,無論遇到任何問題,第一反應都是想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現在的第一反應卻是反饋,然后找體系和質量控制上的原因。
/ y' [! f; Y- y& ~2 K6 o# L/ W  d  t' ^1 v4 t8 j: ?! c
我不知道這樣是不是一個正常現象,畢竟公司太小,我并沒有很多工作經驗也沒有多寬的眼界。我想知道社區里的各位是怎么認為的?
作者: 看我發揮    時間: 2015-5-19 10:22
不先問一下技術可行性么,你確定只要加個墊片就行了么。
作者: 非標UFO    時間: 2015-5-19 10:26
發現問題反饋問題分析原因是沒有錯的,解決方式,如果現場能快速處理,就現場處理了,
作者: 絕對01度    時間: 2015-5-19 10:26
看我發揮 發表于 2015-5-19 10:22
* o/ p+ P0 s: o" j/ a不先問一下技術可行性么,你確定只要加個墊片就行了么。
9 Y" O) V3 l1 j6 S
可行的,因為之前做技術的就是我。現在因為很少開發新品了,我才去做生產管理的。7 F5 O3 R5 I/ H7 L( y1 k$ p% ~" _6 E

作者: 獨自莫憑欄    時間: 2015-5-19 10:27
位置決定思路 哈哈
作者: 絕對01度    時間: 2015-5-19 10:36
非標UFO 發表于 2015-5-19 10:26 4 K: b! {+ `  b1 M) i' e3 T2 o: x
發現問題反饋問題分析原因是沒有錯的,解決方式,如果現場能快速處理,就現場處理了,

0 {% L  t( Y# n2 v" O. j您說得對,只是我現在的疑惑是,我崗位變了,思維方式也變了,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 F" v7 A3 ^5 W; r! v5 Y; _" _

作者: 北村大師兄    時間: 2015-5-19 10:37
做的工作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我覺得是正常的。管理看問題要更全面所以往往容易把簡單的事情做復雜了,而技術人員專注的是解決問題,大家配合互補這樣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其實我覺得你最后還是應該向設計反應分析原因,這次加個墊圈就行,下次也許就沒這么簡單了,一點經驗之談。
作者: 絕對01度    時間: 2015-5-19 10:40
北村大師兄 發表于 2015-5-19 10:37 & a6 l) x* z: W0 T8 G5 A
做的工作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我覺得是正常的。管理看問題要更全面所以往往容易把簡單的事情做復 ...
1 o/ R" g6 b5 {- F
非常感謝您的建議。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5-5-19 10:40
底層只管解決底層的問題;
7 Y2 x' S0 _2 a& P! k' [/ o: o中層要解決中流程中所有的問題;( s1 A% w$ q. K6 }
高層必需解決方向問題;
+ s: b2 e1 v8 d$ }/ i/ W7 d" o# u4 S+ Y; z5 e( e5 R  W& @: y
位置高度不同,視野也自然不同,提出的對策當然會不同。不論你出身于那一個層級。
作者: 絕對01度    時間: 2015-5-19 10:46
LIAOYAO 發表于 2015-5-19 10:40
8 H5 D; k# p9 L% {0 l底層只管解決底層的問題;* R+ y8 s. ^* p/ ]1 X. q7 ?
中層要解決中流程中所有的問題;
. T0 P' m( T; @+ p6 j8 ~( u6 h- v高層必需解決方向問題;

4 X1 M1 K* S: z% g4 V非常感謝。% W2 `: r$ c( K6 ]0 w" @( O; s

作者: 極速尖兵    時間: 2015-5-19 11:38
技術的從技術角度解決問題,管理的要從技術和管理2個角度解決問題。
作者: WUHANLIST    時間: 2015-5-19 11:58
可能我的工作方法有點不一樣,我一般習慣在生產沒裝配之前想好了這些。因為你在設計時定的公差,尺寸鏈肯定比生產更清楚。你也能想到封閉環采用加墊或是減小零件尺寸的方案。要權衡的是加工方便性,經濟性,操作可行性。很多時侯,對于尺寸鏈問題,我會特意設計一個調整墊,根據實際要求配磨墊片到想要的尺寸。或采用可調的結構,按要求調整。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5-5-19 12:00
這與思維方式有什么關系,這只與貴司的管理及閣下的水平有關系,貴司的工程師是不管生產的,所以出了問題,由生產來想辦法,有的公司則不是,設計出現問題,造成生產耽誤,當然要工程師來想辦法。工程師經驗豐富的,就會想出加個墊圈的快速解決辦法,經驗不足的,當然是修配零件了。其實工程師要臉的,都不會采用修配零件這種最費時費工的方式,一是車間工人煩死了,都拿白眼珠看這個工程師;二是老板怎么看你,廠長怎么看你,同事怎么看你。
作者: 絕對01度    時間: 2015-5-19 12:35
WUHANLIST 發表于 2015-5-19 11:58
8 @# I3 o" p8 t7 O( v- {& ~可能我的工作方法有點不一樣,我一般習慣在生產沒裝配之前想好了這些。因為你在設計時定的公差,尺寸鏈肯定 ...

/ X- R% i* N: o/ c非常感謝您的意見,我非常贊同。
作者: 絕對01度    時間: 2015-5-19 12:37
寂靜天花板 發表于 2015-5-19 12:00
. @+ y; i. |0 ]& s6 x" `5 x1 u這與思維方式有什么關系,這只與貴司的管理及閣下的水平有關系,貴司的工程師是不管生產的,所以出了問題, ...

+ `7 o# i0 R* B0 Z/ M- `' Q$ X謝謝,您說的很對。( ~) K5 j8 W# Z9 T  B( }0 L* B

作者: wdennisw    時間: 2015-5-19 15:24
哈哈,這就是 屁股決定腦袋
作者: liuboy    時間: 2015-5-24 09:33
其實你是沒有錯的,確實是需要找到真因,然后去防止。按照管理流程來說,你這種應該是屬于生產過程中的不良,首先是停止生產,然后是分析原因,確認,然后是改善,所謂PDCA。對于已經生產出來的東西,你可以看看如何處理(是否加個墊片),對于后續的生產,則是要按照正確的尺寸來。按照管理流程做事,在有時是會覺得過于繁瑣,浪費人力時間,但在你遇到大問題的時候,不至于沒有頭緒亂了陣腳。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