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關于中國產品設計的十大誤解與真相 [打印本頁]
作者: brianshao 時間: 2015-5-10 16:45
標題: 關于中國產品設計的十大誤解與真相
這是一篇2004年來自國外著名設計網站www.core77.com的文章,由maccaroll翻譯成中文,旨在讓美國設計師了解中國產品設計的生態圈概況以及提出相關建議,不得不說,他們對于中國產品設計生態圈的認知甚至超過我們大部分人。十多年過去了,回過頭來再看這篇文章,當年對中國工業設計崛起憂心匆匆的米國同行都可以安心熟睡了,我們距離創新設計越行越遠!!
- [# K* R- x& c b! N 以下為正文:
0 q8 c* q1 X2 ~ H/ b! K- z, z
8 u+ ^! f) m3 v7 U 作為一名美國設計師你是否擔心設計工作將會轉移到中國?你關心設計工作中的日益激烈的訂價競爭和產品的外包設計了嗎?你對那里的設計質量感興趣嗎?
你也許從未去過中國,但你肯定聽說過中國9.1%的GDP增長率,而且她擁有十三億人口的市場(幾乎為美國人口的五倍)。你也許從《商業周刊》和其一些雜志上看到過對中國設計的大量報道,但事實真相是什么呢?
" r x& o$ n! t" ?
關于中國設計業你需要了解哪些?
I) _5 \- y4 r, X- v, T 當你處于美國和中國兩種不同設計環境之間時,任何人都會感到緊張。美國的設計師擔心在中國由于低廉的定價而丟掉他們的工作。而中國公司也擔心頗具競爭實力的進口商品會沖擊國內的品牌。
q5 D3 d3 a. a- q' O5 F+ w: c 感到憂慮是一回事,但是變得恐懼并在缺乏對事實了解的基礎上的冷嘲熱諷就錯了。人們習慣于假設事物非好即壞,非得即失,總有不好的一面。但事實是當你看到事物的兩面性,事情就會變得更明朗了。. b& J0 _! ?, u
“中國”和“設計”是兩個意義廣泛的詞匯,要看你如何理解他們之間的聯系。答案不盡相同。在下面的十大誤解與真相中,我們將解釋關于對中國設計的誤解并使你了解其中的真相。
中國設計十大誤解與真相
誤解
真相
/ @3 a2 p8 ?8 o/ G7 G 誤解1:
設計工作正轉移到中國。
是或不是
看你怎樣定義“設計”
# B$ d, C6 R: C" s/ I5 A
誤解2:
! k' a9 V) @4 ~# S* K' _ 中國設計師正從事廉價的設計工作
4 a3 A6 ?3 n- E- H( M, c 中國與美國之間生活水平的巨大不同。
M* \' X! o M" V, c 誤解3: + @$ b1 \0 X* i/ V1 S$ \
中國的市場是一個13億人口的同質化市場。
. B, I) S8 D0 V' N- q 像歐洲劃分為多個不同層次的市場一樣,中國可劃分為30個不同的細分市場。
4 a8 B# _- C7 g e2 f5 R
誤解4: 3 Z, B4 T1 G* y9 `
中國的市場在北京和上海。
中國有九個政府指定的經濟特區,帶動了所在城市的經濟增長。
2 ?6 x# U4 B# \" b
誤解5:
5 R! N/ ]% K4 H) a 中國市場可以遠距離操作。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驚人。兩年對市場的調查和產品研發會瞬間變為歷史。
* p+ {( j% a. V4 V: ~ 誤解6: " M$ E- s4 f6 h/ o/ Y. N2 k3 R
本土化就等于中文翻譯。
產品要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要,不僅是語言上的需要,也是文化思維模式、行為習慣和政治上的需要。
! T" N# Y9 [5 P 誤解7:
/ c+ a1 s. K" a6 n/ h3 E 中國沒有自己的品牌。
+ Z" Z5 V- W- l 中國有許多美國設計師前所未聞的成功品牌,如:聯想,TCL,美的,海爾等等。
" B) S( [+ Y d( b% ~1 }( I+ G
誤解8: # z, C. b7 q$ M& l1 C B
在中國依靠產品本身的優勢就能獲得成功。
7 \1 E. K1 Q. m6 Y 知名人士對中國產品的銷售起到重要作用。
+ Y# A/ T' b- F8 i. c7 Z: _
誤解9: $ r0 P/ e$ L# a8 Y$ i$ N6 x
在中國,時間等于金錢。
中國這樣一個有計劃經濟歷史的國家對時間概念的認識是不同的。
- i6 z( U* S& _5 m$ V& f
誤解10: . I8 j w3 J7 G; g2 U( F' }
中國商業的成功是依靠優化運做,提高成本效率,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中國商業成功源于建立良好的合作與信任。
' ^) Z8 j1 t0 \) T! Y- F
) ~" h% @$ p8 J. x' ?' b誤解1:設計工作正轉移到中國。9 K9 M, l1 X$ x! U8 B0 h; U. o
真相: 是或不是
這個答案有兩方面,著重依賴你對“設計”的定義。設計是一個意義廣泛的詞匯。從設計一個公司的品牌戰略,到設計一種創新的清潔方式,或設計一把牙刷的樣式,我們都稱之為設計。
如果你認為設計屬于最后一個范疇,即對產品造型和樣式的設計,那么設計服務工作將轉移到中國就是很有可能的了。對于那些只看中產品迅速再包裝而要求不同的產品樣式的客戶,他們可以在中國找到非常老練而又成本低廉的設計草案和服務。(圖1、2、3)中國也擁有提供一步到位服務的本土優勢。從設計表現,到工程制造。因此客戶能夠了解到圖紙上的設計確實能被制造出來。0 K2 n* f5 n: P. G2 b8 W
[attach]352801[/attach]( u* {& r# D7 L* ^; v; N/ H
另一方面是好設計草圖和設計表現卻不等同于創新性和創造性。中國傳統的教育系統更多的強調一味的灌輸式考試和教學的講授方式。 (即老師講,學生聽) 學生們很少被鼓勵提問題和挑戰觀點,這些都抹殺了他們創造性思維。另外, 中國尊重上級和長者的文化傳統,,使得設計很難成功的運作,設計強調的是平等和團隊精神的文化背景。中國的設計院校也有固有的文化繼承,雇傭其畢業生為設計教師。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現象, 當"信任" 被著重依賴于已確定的關系上,就會阻礙其文化和背景的多樣化。
然而,中國的設計產業正在急速的增長。目前,中國有超過400所設計學校。 在過去幾年中,已經有許多國際性的設計會議,講座和高級研修班在中國舉辦,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演講者。盡管需要時間去改變觀念和工作的方式,但中國設計產業的形勢不會一成不變的。美國的設計師需要很快從事更高的策略級的設計,即創新設計。光明的一面是,當中國廠商能以價格的五分之一生產一種成熟的產品時,你將無須再勸說他們認識到戰略設計和創新的重要性。現代商業需要創新, 并非以前所認為的"當我們有錢花費到設計上"時才去考慮設計。創新,否則就被淘汰。
作者: brianshao 時間: 2015-5-10 16:48
誤解2:中國設計師正從事廉價的設計工作。
- a% ]' a9 K% M% B! U3 O8 P: o. K真相: * N; D. W1 D- K* l
麥當勞的一個漢堡在美國賣多少錢? 99 美分。而1美元在中國又能買多少饅頭呢? 或許是八個或更多,要看你是在哪個城市。在美國,相同數量的錢也購買不到與在中國的相同數量的貨物和服務。 外國人可能不會理解在美國和中國,生活水平有著巨大的不同。美國的一個300美元的設計工作(幾個小時設計咨詢費) 可能在上海是一個初級水平設計師一個月的薪水。 因此,在中國這樣的工作(300美元/月),并不構成 "低收入" 或 "廉價勞動力".事實上,如果你住在中國,你在美國掙的薪水能維持你很長時間的生活(當然,還要看你的生活方式了)。
誤解3:中國的市場是一個13億人口的同質化市場。 $ _4 L$ S1 |7 t6 A3 n
真相: ( x2 P3 W; P( v8 l5 q
與歐洲一樣,中國市場也是不盡相同的 [圖 4,5 ,6]. 中國有23個省,5個自治區域,4個直轄市和 2個特別行政區 (SAR)[圖 7]. 中國有 55個少數民族。甚至在中國大陸地區,也存在著不同的區域之間的文化差異,還有由于中國當代政策變化造成的不同年齡層次的價值取向的差異. 因此說中國至少可劃分為30個不同的市場。
*1966-1976是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1979年后,鄧小平當選總理,中國在多年封閉后向世界敞開了大門,并進行了經濟體制改革。
' q8 F3 J5 @( z7 U
[attach]352803[/attach][attach]352802[/attach]
8 E: z' _5 k" E
" I+ F% K8 c1 [/ B0 K) L2 v; H誤解 4: 中國的市場在北京和上海 # P) [, y$ {) u g. j/ E9 V2 o1 u* C
真相:
( ~, q \: x! b0 b8 c7 {4 h中國的主要城市象北京、上海可能是被關注焦點,支配著外國人對中國市場的大體感覺。但前面已經提到,中國不是一個同質化市場。 0 {0 t2 f3 _" G" n- Y( ~( n0 p: s
不像美國,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是由國家的宏觀政策來決定。上海,北京,天津和重慶是直轄市,香港和澳門是特別行政區 (SAR),所有政府的經濟特惠政策不可能都被外界完全通曉。中國政府最近指定 9個經濟區域:
, A7 i5 K1 O/ e1. 華南地區 (香港 ,澳門,廣東)
/ D# K2 W Q+ Z/ g- m2. 長江中下游地區 (上海 江蘇)
1 v4 J7 q7 l O- w3. 華北地區 (北京 天津)
" k( a/ B% b! x, x: A! h( n/ R9 P0 z4. 東北地區 (吉林 遼寧) + C5 i/ ?7 g' b$ u
5. 黃河中下游地區(山西 河南)
) {# S2 f, b! f9 u5 I7 d0 V6. 中南地區 (湖北,湖南)
: r( z$ ~; M( T0 h, K7. 西南地區 (云南,四川)
- s m; k y) L4 }6 w0 L; Q8. 西北地區 (甘肅,青海,寧夏)
9 {: b+ b) W- \& I$ R) V5 E9. 福建和臺灣地區
! {) S. S( r, k T( U6 |# q5 {) u4 k' ?
處理中國的市場應該根據不同的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政策,要看你的業務是什么,不同的政策在中國的不同區域對你的業務可能影響不同,可能在有些地區更有利。中國的政府政策對人的行為方式上有著深刻的影響, 也影響到中國市場設計和產品策略。舉例來說,在80年代,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深圳是的第一座城市對外開放的城市, 中國的青年人才構成了龐大的地區移民,到南方尋求工作機會。
! q) T! [4 h6 j* S- S. H: m
作者: brianshao 時間: 2015-5-10 16:55
誤解 5:中國市場可以遠距離操作。
0 P* y+ z+ e! m" x" \4 P真相: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市場發展非常迅速,增長率極快。中國的中產階級, 雖然只占中國整總人口的5%(2003),但正以每年 1% 的比率增加。而這1%就相當于紐約的人口! 在產品進入中國前, 兩年的研發時間使得你對中國市場研究的數據和信息可能已全部過時。
而且, 如果你的客戶或業務想要銷往中國, 或為其的消費者設計產品, 如果實際上沒去過那里,它將幾乎不可能理解那里錯綜復雜的社會、文化和政治的結構。中國有一句諺語: " 緣木求魚" 就是說如果方法不對頭則事情很難做好。正如從未去過美國的中國設計師不可能為美國使用者設計合適的產品,那么不了解中國生活方式的美國設計師也很難為中國市場設計。
8 j" F$ F& s+ }7 z k* d[attach]352804[/attach]+ D3 X9 ?9 }' s" s, M6 b5 }
誤解 6:本土化就等于中文翻譯! u1 g9 y" L0 i; W+ U
真相:
大多數進口到中國的產品,僅僅是其在生產國的成功產品的復制品,把產品的信息直接翻譯為中文。 產品直接輸入中國市場有兩大危險:
一是在另外的一種語言環境中,這些直接的翻譯并不能被完全理解,需要重新概念化。例如微軟的Windows翻譯為漢語并沒有表達出“面向世間之窗”的寓意. 直譯為"我的窗口"漢語聽起來相當的愚蠢。
4 { N- E! |4 a+ _0 ^' e$ r3 X4 \ 二是某些外國的產品完全不是為中國的市場需要而設計的。 (例如 洗碗機,在中國不是常見的家用電器)
不過, 一旦了解了地方性的文化和行為需求,洞察力將會油然而生,產生新的產品創新和新市場開發。 例如, 中國的直立空調非常常見 [圖 8]. 1998年住房改革以前,空調不與房屋的建設一起設計,隨著經濟住房條件的改善,房間變大,需要更大的制冷量,導致了立式空調的大量出現。(圖)
. o& E. {( I ~7 @1 S
誤解7: 中國沒有自己的品牌。
3 y& |/ Y+ G! E0 C7 G真相:
% c$ J6 P n, t# ^9 H" ^
也許最廣為人知的中國國際性品牌是青島啤酒。 中國通常給人的感覺是 "世界工廠",擁有廉價勞動力注重OEM方面的業務。事實上,中國有許多自己的品牌[圖 9]. 這些品牌主要迎合中國的國內市場,或附近的印度和俄羅斯等國家。
0 o, V. k) K; p2 U, k5 k
中國主要品牌每年賺取1.25億美元,包括:海爾,TCL ,聯想 ,美的,上廣電。中國大陸的消費者更喜歡國產的家用電器,因為質量和進口的差不多而且還便宜。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的品牌也正在拓展國際市場,尋求方法改良他們的產品設計或創新他們的生產線。
[attach]352805[/attach]
( Z: C; W" p! {2 C' O: d+ P
誤解 8: 在中國依靠產品本身的優勢就能獲得成功。
真相:
一個普遍的誤解是在中國銷售一種產品如同在美國銷售一樣。如果你曾經到過中國而且在看到鋪天蓋地廣告,你將會發現各行各業, 從快餐, 化妝品和服裝,到家用電器,辦公室產品,公寓和旅館,到處是名人廣告的身影[圖 10, 11,12]. 而且,那些名人可能完全與產品無關。 因為中國是一個以人為導向的社會,一個有代言人的產品遠勝過那些設計優秀卻沒有名人支持的產品。
[attach]352806[/attach]
作者: brianshao 時間: 2015-5-10 16:56
誤解9:在中國時間等于金錢。
# {! a5 t" e5 P) q真相:
設計咨詢在美國通常是以小時計算費用的,像出租車一樣。在美國時間等于金錢,而在中國則不同。 首先, 在中國對有形商品和無形商品的認識不同。 如果你有在中國工作的經驗,你會發現無形商品如服務、知識產權、概念和想法不可能被等同與那些有貨幣價值的有形商品,如建筑物和產品。中國仍然是一個以工業為基礎的國家,有形商品被認為是有極大價值的商品。
而且,由于有計劃經濟的歷史,在中國每件事都由政府指定:從在哪里工作、哪里居住到所做的工作由上而下的分配。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一定的概念和預期是一種標準,如提供競爭的比率和服務, 或有明確的時間范圍和截止期限遞送貨物,這不可能立刻在中國出現。當你習慣于你的生活被政府照看時,時間和速度的觀念也就大不同了。然而,自從八十年代以來,中國正快速地變化著,思維模式也在改變。
誤解 10: 中國商業的成功是依靠優化運做,提高成本效率,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4 T% [9 z. \" Z9 I0 l$ G3 b真相:
中國的業務不能僅僅理解為資金和時間的一種交易。 在美國,友誼和生意是兩種分開的觀念。 然而,在中國做生意, 首先要成為一位值得信賴的朋友。當在中國做生意的時候, 這種感覺的不同可能引起很多的挫折,如同外國人時常在他們的第一相會面會上立刻認真制定期限和對貨物的要求,在中國會被認為是攻擊性的行為, 會吃閉門羹。前面提到了,根據中國的教育系統,沒有訓練積極地提出問題,澄清事實。再加上中國固有的文化、社會禮節,不直接說出而用另一種方式去表達。
幸好一旦信任的關系建立起來,合作關系則比較穩定,客戶不會因為降低價格或更新想法而選擇你的競爭對手。因此忠告就是: 耐心,耐心再耐心。
設計師的中國生存手冊: - }! K6 L4 q! `0 E8 s2 c
3 \$ s3 C) K# T( J7 p' E6 j* Q- I
1. 學好普通話
不要以為在中國,英語是國際商務語言。 如果幸運的話,你可能會與中國大陸會說英語的人合作,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能夠會意你的概念。通常,概念上的錯誤傳達經常發生在你認為另一方已理解你的意思,其實由于文化上的差異無法澄清這些問題。
如果到了中國,不論你是考察了解中國的制造業,還是為中國市場設計,學好普通話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要有一個好的開始,當你遇到某人,如果你會說像“你好”這樣的簡單的幾句漢語,你的中國同事將會感到很吃驚,立即拉進和你之間的距離。
2. 親身體驗中國
如果你從未到過中國,而你的工作與中國密不可分,中國有句古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到中國親自看看。那樣你對中國的感覺就不會為媒體而誤導,而且你的中國體驗將出乎你的意料。(在中國不會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3. "像中國人那樣去做"
在中國,游戲的規則是不同的。 在美國工作的經驗不可能適用于中國,堅持在另一種文化領域應用也要奏效不是個好辦法。讓你自己沉浸在這種文化中,你就可能會發現在中國時間、金錢觀念、哲學世界觀、政策和法律的觀念的不同之處。你必須認識到在中國工作不只是在另外的一個國家的工作而已,同時也是在另為一種文化中工作,一種在歷史上主要以計劃經濟政策驅動的非常不同的政治系統中工作。逆流前進的外國公司只會受到挫敗,逼迫他們撤退。
4. 尋求幫助
如果在中國工作對你來說太神秘, 太頭痛,你可以找一個能夠起到文化和語言橋梁的人幫忙。這樣就節省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解決由語言和文化差異造成的障礙。你認為一個從未去過美國的中國設計師會比美國設計師更能了解美國市場嗎? 美國設計師一樣不比中國設計師更了解中國。你就需要聘請能把握市場脈搏并對中國市場十分理解的可靠專業人員。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5-5-10 17:06
我是2003年搬到現在這個位置的,我隔壁出現過好幾家設計公司,都沒有挺很長時間,上周,又搬來一家,這次是年輕人居多,好多人,站在走道里抽煙,看得見屋內都是碩大的顯示器,一個家伙起碼有兩臺大顯示器,俺每天從他們的‘夾道’里面穿行,哈哈,
7 {0 Y- t& j3 Z' j1 ^+ N4 p) A1 ^/ `) A: n' \6 |( r: Z( m
工業設計,以前說過了,沒有生活,沒法玩,! M x s& d) Q
! T5 Q1 E2 L+ `" c1 i) o! B
就跟我以前說的,玩大的工業設備的東西,人沒有經歷,也玩不了,只能山寨,一輩子都會困在山寨里面,
$ v B" b* f2 p
8 \$ S: G8 s, r! i* |0 ?以前跟人家說,你沒去過埃森,就不會理解工業,不去匹茲堡也不懂什么叫機械,沒去過密爾沃基,就不知道什么叫‘大’什么叫強度,
; @3 o6 }3 K- d' k7 J7 U* l9 A4 w1 B1 \
我說過,一看那哥們兒鉛筆的牌子,就知道他在北京的工業設計界什么水平,上周看中航的林老板談意大利的‘工業設計’,林老板說,他是服的,俺說過佩服林老板,因為做到他那個‘椅子’上,還了解世界,還接地氣,很難得了, E5 B+ B- m. E( s r
/ V0 O9 _7 Y8 N) `! D0 w" b
哈哈,俺玩到今天,不敢談‘建筑建筑設計’,也基本不敢談‘工業設計’,只敢說‘給人家玩大型結構’,這基本算自知之明吧,哈哈, m8 t9 P' d$ K( X
作者: 黃河源 時間: 2015-5-10 18:03
在中國。生存不易。
作者: 劍南春17385 時間: 2015-5-10 19:48
老外,真的認真。
作者: 機芯齒輪 時間: 2015-5-10 19:49
拓寬我的三觀!
作者: 把刀用好 時間: 2015-5-10 19:51
[attach]352822[/attach]9 j: L+ X) J+ Q u( `
我說了什么敏感詞匯?
- B6 {. q1 u, D& J- R
作者: 專業醬油男 時間: 2015-5-10 20:17
竊以為,在中國,只要想真正去做點啥,都離不開政府的支持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5-5-10 22:11
樓主,這是04年的還是14年的,如果是04年的,根本沒有參考價值,因為十年變化太大了。$ c! z( U" v/ A8 v# `, Z: ^
即便是去年,也沒什么參考價值,8爺說的好,即使國人都未必看透國情,何況洋人。& ^" g9 y) \- s; g* q2 A
聯想,國內評價為美帝良心企業,專業坑國人。/ z, Z7 e# x g7 ]/ ^2 I+ g
英語才是工作語言,中文進一步頹勢。: q A1 T4 `, |4 O6 [* G' V
對于國內土豪階層,有國際范的工業設計才是好設計,所謂接地氣是給大眾準備的,而國內大眾根本不在乎什么工業設計,便宜就成。4 f8 ~4 Z, ]3 B6 y3 M7 E' K8 M
作者: 咖咖啡 時間: 2015-5-11 13:21
支持,還挺有遠見,認識深刻,,,,
作者: tzairstar 時間: 2015-5-12 08:55
設計是制造業永遠的主題
作者: 玨406 時間: 2015-5-12 11:17
機械新手,好復雜
作者: andyany 時間: 2015-5-12 20:40
老外看中國,和國人自己看有不同很正常。
7 P5 ^1 u! w4 j/ f% q這不能算是老外水平高。
作者: jizk 時間: 2015-5-13 18:47
霧里看花,水中望月!
作者: 腳下的路在走 時間: 2015-5-13 21:11
學習了
作者: 郝奇吾乃 時間: 2015-5-14 00:16
不要被國家泯滅了自己,不論是什么樣的國家
作者: mrplplplpl 時間: 2015-5-14 08:25
謝謝樓主的帖子, 學習了
作者: 木bearlyj 時間: 2015-5-15 17:36
做設計這行業的,專精才能有好前途。
作者: 科Zhanke323 時間: 2015-5-16 22:14
太片面了,林子大了去了
作者: 奔河 時間: 2015-6-5 11:56
2266998 發表于 2015-5-10 17:06
7 v, c: T2 H: {; A o1 r
我是2003年搬到現在這個位置的,我隔壁出現過好幾家設計公司,都沒有挺很長時間,上周,又搬來一家,這次是 ...
' G! C. j8 X c. L1 v2 o" c: w學習了,感謝樓主科普
/ L! i' A0 k& j3 K( K7 J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