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一個美國機械工程師眼中的基礎(特別針對大學生) [打印本頁]

作者: 良生    時間: 2015-5-9 20:31
標題: 一個美國機械工程師眼中的基礎(特別針對大學生)
本帖最后由 良生 于 2015-5-9 20:31 編輯 9 ~0 K5 V1 i5 ?: U
- m: A/ E) l5 }; T
注:這篇文章是英文,以前轉載發過一次。這里我自行翻譯了前半部分,只貼譯文。翻譯水平也不高,看個大概。這里重發一篇,是因為看到這里很多學機械的大學生,不知道大學期間應該學什么。這位美國工程師寫得非常好,可以借鑒。如果再來一次大學,我也一定按照他說的那樣拼命的學習。以下是譯文:" y3 Y1 o% U3 |  y1 `/ ]$ ^

& X+ ]2 K) q, b2 ], M8 d( A! d我寫的如下這些建議,希望你不要泄氣或厭惡。如果讓我重過一次,我會把它給我自己看。如果現在招人,我會招這樣的學生。4 d7 p. [# E0 _0 H& Y

9 P/ c' |8 h' K, a2 h7 z第一,Solidworks/ProE/AutoCAD/Rhino/Blender/CATIAand GD&T這些不是拿到工程師學位的技能要求,成為工程師不是一個畫圖員,就像在簡歷上說你會office一樣,花點時間你能輕松學會它。  B6 G; W# x7 H! t
3 q5 g* b$ `& t
第二,我們在這說的是成為一個工程師,是那種可以實實在在建造火箭和微型發動機的。我不反對分數制,不是很在乎它,因此這里我不是討論如何得最高分。
; n0 I, N' {( x" ]( V5 Y5 R" Y, H6 Q9 Z1 _9 w4 h# n
現在,下面這些是你在大學四年中需要熟練掌握的。
# K& l. K% J! R" e2 ~- |- P  k/ e- ?  S$ s- W7 X5 G8 g. b
0、閱讀維基百科
+ _! V* K: a+ ^: ?& r& _/ A2 T& y
1、編程:從Matlab/Python開始,接著C++。舉個例子,要達到用這些語言可以自己編寫一個圖像引擎。為什么?因為這能讓你把矢量、陣列、變換圖形化,并通往高維代數。要確保你能理解和應用Runge-Kutta算法,這樣才算學好。不要只是用windows,也要領略一下Linux或Mac的風采。要能理解batch/shell腳本語言的原理,并能把利用重要的開源腳本搭建自己的腳本。如果你在一年級或二年級什么事也沒干,確保一定要精通這些。
& K7 ~  |' |! H0 _
5 N8 O+ i: V% o2 l2、線性代數和微分方程:現在大部分機械工程的大綱都要求盡早學這門課,但很少有機械工程師能真正理解,它們是機械工程的根本,再怎么強調都不過分。很多機械專業教授都不理解線性代數的重要性,把它教砸,去聽計算機、數學專業老師開的課。或去Youtube聽GilbertStrang 的課。把它和編程結合,進行數值仿真。不要等編程學完,再學它們。
, R; n+ ?7 N- w1 Y/ B$ ]9 Z. Q
# O* }8 z, T1 d; N1 e( N' O( F3、統計學:學兩遍,第一年學,高年級再學。這是唯一一個任何專業都非常重要的一門課。
1 n. {- S- P: G" u! o: q/ {' k$ l7 k9 E
4、工程數學:空間變換、傅里葉分析、復變函數、位勢理論、偏微分方程組、插值/曲線擬合、優化理論。結合編程技能,實踐它們。如果認為有些沒用跳過去,都是錯誤的。好的工程師每天都用它們。& _' A; z) D6 j' h4 y, ~0 Z* o
' @/ c, i6 a$ m8 `! r, J
5、動力學/高等動力學:聽物理系的力學課,機械的教授總是用代數的方法對待力學,對概念解釋不夠好。你的目標是能獨立建立復雜機械的FBDs(注:應該指自由體受力圖),能寫出經典的隨時間變化系統的自治/非自治、線性/非線性微分方程,熟悉指標記法,張量和算子空間,你的編程經驗可以幫助你。1 `9 I# s9 B  s/ _
# v* k1 @( d% ?9 l# M, f
6、靜力學/固體力學:精通鐵木辛柯的彈性理論,即使花去你的余生。如掌握了第2點,你應該能知道SFDs和BMDs的無效和莫爾圓概念。要嘗試把簡單的例子圖形化,其實這并不簡單。使用你的編程技能去解ODEs方程(常微分方程)的數值解。6 W2 r1 v, [! @7 N; o2 G- J4 {) d8 F
, Z2 W- o$ q+ _9 a7 G5 J  [3 L( _
7、振動理論:如果你熟練掌握了第2點,這會比較輕松。振動理論主要是研究二階、齊次/非齊次、自治/非自治、變參/非變參常微分方程。如你掌握了第5點,你會知道怎么計算響應、地震擾動、減震、旋轉機械等。掌握第6點,可以解決板、梁的振動問題。同時掌握2和4,應能夠解多自由度系統,掌握模態分析方法。在這里還要學習耦合的SHO/QHO概念。: ~+ T4 K$ F$ S& A: N. I$ c

$ x; a/ I8 a( u/ J4 j+ @1 J  o* E8、熱力學/流體力學:我不適合對這部分內容發表意見,但它們在本科階段并不難,并且主要是應用微分方程和連續介質力學。
; T$ n4 n% m: J( _
' P: X2 @) A" O  D4 ]0 p+ ?, K) N5 H如果你按上面執行了,以后就是對你上面所學的簡單應用。這是一個機械工程師應該真正掌握的,數學和物理。你以后碰到的一切專業問題,都是特定的任務,只是針對上面領域的應用與擴展,以后你會開始碰到一些的專業術語,不要被專有名詞和術語嚇到。- w1 H0 ^, }5 i* o! e+ {
: P3 W6 Q. n/ k; n
愛好者和數學家也設計機器,但機械工程師不從零開始。我們遵循工業標準,組合并匹配已有組件,用已有的算法來創造新東西,例如運動鏈、連桿綜合和設計。確保讀過齒輪、機械學、4連桿機構、凸輪、間歇傳動輪。有可能工程師創造這些機構并不在行,一個技師或工人會做得更好,但你能用固體力學知識去設計一個好零件,承受極大的沖擊力。
3 ?7 y- D, }9 A% E0 c4 d: i; s: w; }7 w6 K( n
忽略掉“制造”、“產品工程“課程,因為在學校教這些,毫無價值。你不可能在教室里精通制造,你也不可能在學校學會設計一個好機器。那些公理設計原理、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甘特圖、頭腦風暴都是胡說八道。沒人真的那樣做,那樣做的人,不是工程師。0 @* x3 K1 X5 p4 x

6 P' o# R3 V; C1 H如果你想了解制造,粗讀一下RobThompson的《面向設計的制造方法》,去跟車間的人交談,去看youtube上的how it’s made。想去了解產品設計過程,去看Kickstarter。
" R9 X0 T3 n  a2 ?7 N+ r7 n/ \& ?9 F9 x
不要浪費時間在概述或介紹類課程上,不要參加不感興趣主題的討論課。應該參加承諾展示你數學、方法或酷視頻的討論課。要時刻關注這樣的案例研究:清楚詳細的展示如何利用數學或實驗對系統進行建模或實現。避免‘設計’研討(通常來自Wharton、Sloan 或Kellog商學院),這些看著美好,但毫無用處。0 `* n3 u4 ]9 a/ n; r

' v& g$ M( \0 ~4 T參加所有實驗課,只要你負擔得起。在實習車間,有空余時間去看別人如何工作。使用哪里設備,直到弄壞,你已經為這買了單。盡可能犯錯,但不要在車間那里打鬧。
' F5 x( C! ?$ R: p1 P' j" n
5 s. Y' Q: |0 P& s/ P下面談談如何成為專業的機械工程師* x) S# B5 x. d( \3 V' F

; {0 ?2 z2 H: p, b3 Z9、讀ISO/ASME/ASTM/ASTC/ASMI 這些標準文件,那才能告訴你理論如何滿足實踐,如果你的大學沒有,投訴他們!跪求、借、偷,用任何方法。想要知道事情如果做的,去讀標準,不是在網站或論壇。
9 p, u+ r8 S% C+ G" ~8 v7 R+ n  V$ @5 i$ g/ x
后面還有,把上面這些掌握了就已經不容易了。余下自行看quora原帖。版權屬于原作者。原帖:http://nutsandbolts.quora.com/Survival-guide-for-mechanical-engineers-on-the-journey-to-create-astonishing-engineering
9 w  `9 l. y2 n9 `3 i
+ U+ \# _8 i! c: Z" F* U; d
8 I( O, ~, A5 o. @! r4 H4 E! Q
2 Z# P7 I) k  z
. j! L, h2 A7 g7 }  |  @0 K
作者: 七件夏天衫~    時間: 2015-5-9 20:45
數學要學的爛俗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5-5-9 20:52
小弟自己琢磨過matlab,但我發現本科教育弱化編程的技術,我指的是編程思維。不易啊,linux也用虛擬機玩過,安裝的ubuntu,過于麻煩,需要耐心玩完,sh
作者: 極速尖兵    時間: 2015-5-9 21:03
目前大部分工程師都做不到這些,這些都是偏理論的,即使學過,久久不用也容易忘了。
作者: 冷月梧桐    時間: 2015-5-9 21:03
按這個要求來,國內能有幾個合格的機械工程師?
作者: 成形極限    時間: 2015-5-9 21:06
很多教授院士也未必達到如此
作者: 頭狼95    時間: 2015-5-9 21:51
原來成為工程師,是這么回事啊,成長的路還很長啊。
作者: 北國小熊    時間: 2015-5-9 22:42
說的太好了,可是沒有珍惜大學寶貴的機會,哎!
作者: leejeans    時間: 2015-5-9 23:54
錢學森的水平?
作者: 413877410    時間: 2015-5-10 00:01
早一些發現這個文章,大學也許真的不一樣
作者: 利劍lm    時間: 2015-5-10 08:17
我想說的是,樓主所說的百分之80多甚至更多的中國大學生根本做不了你所說的,我想樓主也不能把,哈哈
作者: 利劍lm    時間: 2015-5-10 08:20
上面所講強化了對編程的重要性,編程和軟件也僅僅是工程師呈現設計方案的工具,關鍵還是那顆腦袋
作者: 624272884    時間: 2015-5-10 12:11
這簡直是扯淡,理論非常重要,不過脫離了實踐的理論非常枯燥,機械設計是個實操性非常強的工作。編程是重要,但對大部分人來說,沒什么用
作者: 機械小夏    時間: 2015-5-12 12:09
路還很長,得加倍努力
作者: 無月啊    時間: 2015-5-12 23:59
學完這些這輩子也就過去了
作者: shouce    時間: 2015-5-13 10:15
樓主   是不是應該  以身作則   給我們發表一些關于你高超數學建模能力的范文呀
作者: 安靜的老虎    時間: 2015-5-13 19:01
哎,荒廢了的大學
作者: 郝奇吾乃    時間: 2015-5-14 01:32
慢慢來
作者: 無奈還要跑    時間: 2015-5-15 14:14
到畢業的現在才發現自己的四年原來什么都沒學會,繪圖員.唉...
作者: m_e    時間: 2015-5-15 16:27
5/15閱,哈哈
作者: m_e    時間: 2015-5-15 18:47
搞到原文了,
作者: 陸qq1    時間: 2015-5-16 09:13
LZ是想把下一代的大學生想當工程師的想法都踢走啊
作者: 張曉剛zxg    時間: 2015-5-20 17:55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 o8 G9 @' n! a" v) v  G
作者: 預緊量    時間: 2015-5-21 11:05
慚愧。。。
作者: 似山逝水    時間: 2015-5-25 19:19
唉~~~~~~
作者: 汐風之戲    時間: 2015-5-27 15:31
感覺好難。基礎還是在于數學與物理。
作者: 汐風之戲    時間: 2015-5-27 15:54
感謝分享!~~~   另外后半段也有關于研究生的一些方向說明
7 c3 U+ _( y# C* w% C0 M# V; G6 k1. Fracture/fatigue/materials on the nanoscale.(納米材料疲勞破壞)
7 `, f: d" X( @8 p6 Z  E2. MEMS(微機電系統)
$ E5 \- L9 a" I" t& [% K3. Microfluidics(微流體)
9 z6 X/ P' [# k; w8 G% t% {5 L2 m4. Bioengineering (生物工程)
/ G3 L2 Y0 r! J4 S6 B* v0 n5. Medical devices/robotics (醫療設備/醫療機器人)/ U' z2 T2 z* }; y0 S
6. Robotics/control systems(機器人及控制系統); A1 y, v) }% P  |
7. Control systems/avionics (控制系統/航空電子)& I6 p- V5 g6 i. |0 D, O
8. Thermo research(熱學)
% P4 c9 l9 z" D) S9. Nonlinear dynamics(非線性動力學)( k) G) G# g- G3 C- x9 h2 y
10. Aerospace vehicles (航空飛行器)
: b. t  u- U. o3 Q  A( c11. Infrastructure (基礎設施方向)5 [$ V4 y) m5 f3 w- W: Y( [
12. Petroleum(石油行業)
& [3 B) b' c3 ~4 L3 [- e) [& j2 Q, S13. FEA (有限元)
3 p8 e) s+ S* `# H! g8 u2 \14. Energy (能源行業)
; N2 p# o4 ^0 }5 }15. Marine systems(船舶行業)7 f* s! O3 A2 J$ n0 ^
16. Theoretical systems (理論研究)2 R( W1 _5 I4 _; u4 P) ^8 i1 i! M/ V
17. MAV/Flight dynamics (飛行器動力學)% R- G3 g; H. M8 @* w# a& p+ x
18. ICE research(?)
! t- x5 w7 I4 i8 Y, d' X19. Tribology(摩擦學)
' w; r2 |/ j! a: M/ D完全實現的話,估計能進很N的公司了。
作者: 生理鹽水    時間: 2015-5-27 22:28
暈 你說的這些我在工作上真的一個都沒有用到!用的最多的就是初中跟高中的一些物理及計算!
作者: 925269815    時間: 2015-5-31 00:21
路漫漫其修遠兮
作者: 神鋒吉魯    時間: 2015-6-5 20:20
數學很關鍵啊,仔細讀完,發現自己在基礎知識方面還差好多!
作者: victry    時間: 2015-6-7 22:20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工程師是苦修而成
作者: guhong82    時間: 2015-6-8 11:55
這些都會的人真的太少了,這樣的人恐怕早就不干技術了
, m/ ^/ M* }) Z% H中國就是這樣,即使你很有機械天賦,但是領導需要你去做領導
1 w% d& L/ P5 ?, Z2 h5 N9 ^中國的機械工程師,能夠有機會抓住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潛心做上十幾年,成為業內專業人士就很不容易了,更別說這么多專業都會
作者: xiaolongnu    時間: 2015-6-9 20:20
說的太好了
作者: 楊冬冬    時間: 2015-6-30 19:51
盡量努力達到吧
作者: 天師貓神    時間: 2015-7-4 20:07
說的太好了
作者: coolgexie    時間: 2015-7-5 20:33
有心學啊,不知道去怎么做。都四十歲了
作者: liguowei951    時間: 2015-7-6 08:50
貌似很少人會去重視數學等基礎性的理論知識
作者: mayson_mao    時間: 2015-7-18 21:16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者: 我不想暴露年齡    時間: 2015-7-21 20:53
哎,大二學生,發現自己差的很遠啊
作者: 我不想暴露年齡    時間: 2015-7-21 20:53
哎,發現自己差的很遠啊
作者: 奔騰雄風    時間: 2015-7-27 10:24
不斷地學習,才能進步。
作者: 姚凱machine    時間: 2015-7-27 22:11
按這個坐下來一定很棒
作者: 杰852    時間: 2015-8-24 21:18
受教了6 z6 ]# d( o) d& ~, t8 g: Z0 l& u

作者: 752879290    時間: 2015-8-26 13:45
其實機械的基礎知識要求的特別多
作者: wangkb1114    時間: 2015-8-28 09:14
沒辦法,只有重新努力學習了。
作者: luo1542924755    時間: 2015-8-28 12:59
很大的差距啊,也就是畢業后,工作了,發現很多東西想學習,很多東西不懂
作者: jiang4066427    時間: 2015-9-1 17:35
謝謝分享。看了很感慨。
作者: zhangxuelin    時間: 2015-9-6 15:33
似乎挺困難啊,還是聯系實際學習,多問個為什么,努力達到吧!
作者: 千浪一石    時間: 2015-9-6 21:52
成形極限 發表于 2015-5-9 21:06
( e, S, s- m3 j  ^/ U1 J) f" R很多教授院士也未必達到如此

; k+ J7 x4 L* |所以經費多,成果少!
: m( U3 w  [4 m  e( e小弟表示,正在惡補!
# [- }+ Q# |9 a5 g7 z+ h
作者: jxsjgcsjy    時間: 2015-9-19 12:11
能把其中的幾個學透已經很牛了~~~
作者: 機械劉P    時間: 2015-9-19 16:46
受教了 我覺得不管處在什么階段 去了解 去學習都不晚 都不過 不管是大一新生還是40多年的工程師
作者: 米開尼扣    時間: 2015-9-21 11:16
樓主推薦的好,外國人在基礎教育方面真的很扎實,一步一個腳印,而反觀我們受到的教育,小學就學奧數,初一就趕初二的課程,大家都在著急往前趕,生怕拉下一點就失去了所有的機會,失去了對學習的熱情以及深入的理解,其結果是沒人對這個真正感興趣,沒人真正尊重所學的東西,大家都把學習當作一個跳板,學了這個才能怎么樣怎么樣,而不是把知識當作興趣愛好來對待,嗚呼哀哉
作者: 米開尼扣    時間: 2015-9-21 11:17
米開尼扣 發表于 2015-9-21 11:16
- C6 U  u" u. x樓主推薦的好,外國人在基礎教育方面真的很扎實,一步一個腳印,而反觀我們受到的教育,小學就學奧數,初一 ...
! n8 E6 N' D. J) ^
翻出了樓主推薦的英文原文,quora是個很好的平臺,需要沉下心來好好學習
作者: green_tree_one    時間: 2015-9-23 08:21
我表示我的大學時混的,現在工作依然在混,不知道學些什么。
作者: Ultrasonicer    時間: 2015-9-23 21:51
看到的有點晚,還有半年就畢業了。。。。
作者: huijiangu    時間: 2015-9-30 14:27
說的都好像早反現了就會學
作者: aysuio    時間: 2015-10-1 20:45
這些觀點小子都十分認同,但是別說咱們中國人,美國很多學機械的,恕我直言,也是垃圾。工程數學考個50分的比比皆是。/ F. ?& a9 R2 G! o! D/ ~% D# t1 h
也許咱們中國人不用太過自嘲,工作中接近的,大部分也是美國人里出來的比較厲害的工程師。垃圾也大多到不了中國。. C6 x% H* I& p1 N+ h
: t( P: G  m, g0 a2 W8 m) a; M
除了有一點,GD&T并不是繪圖員能干的事兒。它頂多照你設計的標標。GD&T在很多機械行業也是十分重要的,對不,大學生就應該把這些理論好好學學,所以學GD&T,讀標準,去讀美標,再讀歐標,就像文章里說的,. |  ?( i+ d) d0 G: U

0 d$ @# v$ g* i“9、讀ISO/ASME/ASTM/ASTC/ASMI 這些標準文件,那才能告訴你理論如何滿足實踐,如果你的大學沒有,投訴他們!跪求、借、偷,用任何方法。想要知道事情如果做的,去讀標準,不是在網站或論壇。”
9 H$ n* W# u- m
6 l/ t4 l% d" ?3 U1 o
作者: 普通的玩家    時間: 2015-10-2 22:37
十一期間繼續惡補吧
作者: cqr123cqr    時間: 2015-10-6 22:43
大俠  學習了
作者: 一點一滴    時間: 2015-10-7 19:14
別說大學生,就是在我們工程師的隊伍中有多少人能把這些全部搞會?
作者: 木子12    時間: 2015-10-12 13:53
確實得花精力去學好多東西
作者: sjh1234    時間: 2015-10-12 15:22
這個要求不符合國情,數數,數數,中國制造企業哪個會用到微積分
作者: 機械蚊子    時間: 2015-10-12 20:19
要求好高啊,有
作者: ykk1097    時間: 2015-10-13 08:24
感覺差距很大,窮畢生去達到這種高度。
作者: lfdc    時間: 2015-10-26 09:54
我認為數學的可視化對理解數學非常有幫助,利用matlab對多元函數進行可視化的過程中對理解概念細節也是有幫助的。我認為應該學習好編程。(機器生匯編,匯編生c,c生萬物嗎)
作者: humin8    時間: 2015-10-29 11:34
后悔當初沒學好
作者: 菊花爆滿山-34    時間: 2015-10-29 13:59
話是這樣說了,實際要做的就不是照著這些話做了!能有幾個工程師是這樣?設計歸設計,結構管結構,工藝是工藝,裝配做裝配~~
作者: Ruland聯軸器    時間: 2015-10-29 21:59
根據我與國外工程師的接觸,樓主所講的這些過于理想化了。其實國外的工程師最值得學習的地方是在局部專業的深入程度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我所熟悉的一個工程師,負責零部件設計的,基本上對于工藝的每個過程都非常了解,個人可以操作數控機床,自己可以設計生產系統,-而且在設計的過程中,非常樂于學習。精于一個領域,熟悉相關領域,這是優秀工程師的普遍特征。6 [; _3 H* ?. q# |

+ ?4 Q: t, y  k6 M0 }: V此外,就是創新的能力。創新的能力其實無所不在,這是推動進步的原動力,有時候盡管只是很小的創新。例如,有個工廠的設計部門買了一臺3D打印機,買的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該怎么用,但后來在生產中需要制造一個夾具,就利用這臺打印機打印了一系列的小夾鉗,由于是自己設計打印的,所以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改變結構尺寸,從而控制夾緊和放松時的摩擦力,以非常低的成本解決了問題。如果發生過載,塑料件也會壞掉,從而保護整個系統。打印的成本非常低廉,并且由于數量要求不多,所以節約了注塑成型加工的大量成本。我曾經就這個問題問過一些非標設計的同學,方案都是氣動什么的,基本上缺乏想象力。我的感覺就是,把這個打印機給你用,可能都想不到可以這樣用。這就是創新能力的差距。國外的企業文化提倡創新力,特別是在設計方面,允許失敗,這點國內的民營企業還需要學習,畢竟模仿容易,創新難啊!創造力是優秀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1 _" I# L9 D, L0 `  |. Y

& I. F+ R; t0 s: |# n曾經去過美國GT Solar總部的工廠,拜訪他們的高級設計工程師,在設計部門算是比較高的職位了,但沒有什么架子,對于我們這么個很小的軸上定位零件,也是非常虛心的學習,提出問題,比較不同點,親自測試。而在國內拜訪客戶的時候,遇到更多的情況是,“恩,這個東西啊,我們自已可以做” “我們隨便找個小廠子加工”......,機械是個很深的東西,沒有人可以什么都精通,而國內很多年輕的工程師總會覺得自己什么都懂。謙虛是工程師必備的素質。" \7 q9 [; B* L3 x2 q2 I
1 T7 i' ^& L( h' R1 Q7 `
樓主列出的很多東西,我覺得過于寬泛,像是學校學習的基礎知識,但說精通,可以說,這個星球上大部分的優秀工程師都達不到,因為工程師的本職是解決工程問題,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關鍵。你列出的這些條件,有些條件可能對于某些領域的工程師非常重要,但對于其它領域可能根本就不重要。就像大學學習的很多數學知識,可能有些一輩子都不會用到。但學習的目的,實際上是學習一種思維,學習的是學習的能力。
: H" b3 c. q  @# ?2 ~1 H, t& v$ _+ W( K' v! b! S5 S' G/ n0 K' k
最后,這個帖子對于正在大學里面學習的學生還是非常有益的,有那么多空余時間的大學生可以好好學習基礎知識,鍛煉自己的思維。
9 o4 Z& m: a* L; {
作者: 張懷憫    時間: 2015-11-1 18:46
The page you were looking for could not be found.
作者: supchao    時間: 2015-11-2 13:29
大學就TM玩了,唉
作者: hwd86421    時間: 2015-11-2 19:37
張懷憫 發表于 2015-11-1 18:46 + k8 K+ ^4 \" @- ?1 p6 t
The page you were looking for could not be found.

- V7 I: _: N4 M0 J: T) D先點quora主頁,再輸那個網址試試。或者直接用網址后面的關鍵詞在quora上搜索。
! n- i( ^( P6 z9 H
作者: adulta    時間: 2015-11-3 08:26

作者: lzy252934822    時間: 2015-11-3 20:22
夸張了???
9 z) U/ q- j, W3 ~
作者: huangzhenbao    時間: 2015-11-26 23:35
雜是不是應該去搞科研去
作者: lzy252934822    時間: 2015-11-27 08:26
有這么大的差距嗎
作者: mrplplplpl    時間: 2015-11-27 08:40
謝謝樓主的帖子,學習了
作者: 常青樹521    時間: 2015-11-27 10:03
我一個星期搞一臺機器(大大小小的零件五六十張圖紙),你要我用到這些理論來對機器的性能進行分析嗎?
作者: 胸大當飯吃    時間: 2015-11-27 18:24
留名細看
作者: 胸大當飯吃    時間: 2015-11-27 18:24
留名細看
作者: 小字先生    時間: 2015-11-29 19:41
這個好多教授都不會吧。。。
作者: xszhi    時間: 2015-11-29 20:57
學習了!!!!
作者: 35度半的心情    時間: 2015-11-30 08:05
學習了      收藏
作者: 琥珀0325    時間: 2015-11-30 21:47
其實,很多都學過,只是怎么學的有待商榷!
作者: 藍色先生    時間: 2015-11-30 22:12
常青樹521 發表于 2015-11-27 10:03
! o# I1 i8 s& ]$ w) g2 y我一個星期搞一臺機器(大大小小的零件五六十張圖紙),你要我用到這些理論來對機器的性能進行分析嗎?
- R8 {) r% U! J  Q( P
所以是個畫圖工嘛; {+ S; F: Z% X
  \5 x% J. C# `
' C* E, K8 J# i$ {& M5 q+ L

作者: 常青樹521    時間: 2015-12-1 08:06
藍色先生 發表于 2015-11-30 22:12
1 ?' C3 `4 L& g/ g" @* ]所以是個畫圖工嘛
7 D$ ]) |2 _- i& U5 k7 a% p1 F0 [: ?
那請問兄臺有沒有高見啊?機械狗怎么樣找到自己的出路啊?
* O. u$ J7 j/ l
作者: 去上海    時間: 2015-12-1 14:49
用一個字 來形容 你的 “如果再來一次大學,拼命的學”  “如果重來一次 給自己看”  逗。。 第一的哪些個 軟件 “輕松”? 哪個沒有很長時間實際工作 能熟練運用。。多上實驗課 使用設備  多使用多動手就是了  弄壞? 還買過單了?。。第九哪些 大學沒有 投訴他們? 呵呵呵...你是外國人吧
作者: seth4034667    時間: 2015-12-1 16:02
謝謝了
作者: 老叁gg    時間: 2015-12-1 16:14
只恨太晚看到1 G5 r, O  U# i: i7 y: @& d- ^

作者: 孤獨旅行    時間: 2015-12-1 20:49
打醬油的飄過
作者: 去上海    時間: 2015-12-5 10:26
去上海 發表于 2015-12-1 14:49
" p' `2 h9 T1 m( {) |- B5 `用一個字 來形容 你的 “如果再來一次大學,拼命的學”  “如果重來一次 給自己看”  逗。。 第一的哪些個  ...
7 [9 S( r: t: ]+ E- f( t
你看到的 都是譯文?
( J2 D, B% ^3 ~# ]( c; o& M
作者: 問問琦    時間: 2015-12-6 01:13
米開尼扣 發表于 2015-9-21 11:17 . r# n( P# H" |6 P: T, Z) }
翻出了樓主推薦的英文原文,quora是個很好的平臺,需要沉下心來好好學習
3 F* S; y& L. _$ D( J/ p1 E8 l
你好,你能把那個《機械工程師的生存指南》的翻譯發給我一下嗎?
9 e2 L& u7 M4 [+ x8 s) Z' h
作者: 問問琦    時間: 2015-12-6 01:16
我賺點積分,別刪我,窮嘛
作者: 問問琦    時間: 2015-12-6 01:16
還差。。。。。。。。
作者: 問問琦    時間: 2015-12-6 01:16
要升級
作者: 問問琦    時間: 2015-12-6 01:16
謝謝了
作者: 問問琦    時間: 2015-12-6 01:16
真的我不是故意的
作者: 問問琦    時間: 2015-12-6 01:16
唉,還沒晉級啊
作者: 問問琦    時間: 2015-12-6 01:17
我靠,該晉級了吧
作者: 問問琦    時間: 2015-12-6 01:17
到底還差多少啊
作者: 問問琦    時間: 2015-12-6 01:17
我實在不想打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