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d2 V4 P- u+ I: J/ q7 S0 I+ f 摩根汽車公司自1902年推出首輛三輪汽車至今,這個地方幾乎就沒有改變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摩根汽車公司停止生產三輪汽車,目前摩根汽車愛好者有三種款式的四輪汽車可供挑選,這三個車型自3O年代以來始終沒有改變過。 K: L6 ]3 g4 J: h
% B+ u+ L* U" a8 h' C7 z. ^ 最早的摩根4/4車型兩個“4”分別代表四輪和四汽缸發動機。該車型自1936年問世以來,樣子始終如一。隨后推出的摩根Plus 4車型外形也大體相同,只是配備了更強大的發動機而已。/ @& Y+ S9 y% Y
, N; M3 F( E) S! Z
) ~* k: q) Z& Z2 j5 x5 L. z
摩根汽車中最具跑車色彩的是摩根Plus 8。該車的外形并無變化,但是因擁有一臺184馬力(135千瓦)的強大發動機,行駛起來如電閃雷鳴。摩根Plus 8車身稍大些,可以讓駕車者不至把胳膊伸到車廂外。該車問世于1968年,當年便參加了愛丁堡的MMC車賽。其初衷僅僅是為了考核一下“是否有地方會掉下來,以及哪些部位需要改進”。不料結果卻引起轟動,這輛速度極快的摩根跑車至今已有32歲高齡了。0 R, ~5 P1 J$ U! I
* U2 F( G! a' |& d& E( E+ U
摩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老摩根的孫子查爾斯·摩根現在主掌這家企業。他說:“除了參加汽車比賽以外,所謂最高時速便只有理論意義。我們所追求的,首先是良好的加速性能,一輛摩根Plus 8起步加速至每小時1OO千米僅需5.8秒,如果調試準確,還能進而縮短至3秒,該車基本售價5.6萬美元。基本售價的含義非常明確,什么都得另外加購,包括真皮坐墊,乃至機蓋的拉桿以及安全氣囊。”6 k2 t9 u0 X h/ Q' ]6 h5 R: T! c
. d3 I- t; v& b4 e' H3 _ 查爾斯·摩根解釋說:“一輛跑車主要是用來行駛的,現在市場上的跑車無不安裝了豪華的音響、電話機以及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照我看,這些都算不上真正的跑車。” " |8 b+ l: X8 K% P. x" ^8 P2 l/ ~& p
摩根跑車的懸掛系統硬得像石頭,乘車者的屁股及后背被顛得疼痛難耐,經常叫苦連天。但它有優良的抓地性卻是事實。查爾斯·摩根對此也自有說辭:“你假如駕駛一輛摩根跑車去參加比賽,根本不用做任何更動。而通常那些成批生產的跑車參賽之前就必須調整懸掛系統,否則駛完一個彎道就得回廠維修。”話說回來,無論哪個型號的摩根跑車都極少參加汽車比,其用處主要是外出兜風購物,即使懸掛僵硬,大家仍毫無怨言。7 F2 `. `/ \, z
) J* f, T& A$ [& d3 v 摩根跑車的生產方式可以稱得上“亙古不變”了。該車的所有部件從懸掛裝置到剎車輪鼓,全都在本廠的車間內制造,而且使用的始終是同樣的老機器。查爾斯·摩根說這樣的運作方式絕對勝得過現代化的汽車生產線。 I# f- y: T) I4 }: @6 m0 t" E3 s$ i/ c
“我們不打算從事大批量的制造,與其像當今許多汽車制造廠那樣如同壓模子一般千篇一律地大批量生產,我們寧肯用雙手一個一個地來擰緊螺絲。”在鈑金車間里,工人都是用雙手直接剪裁鋼板或鋁板。一些焊接部位也是靠手工打磨。車身的油漆有時竟要經過9道工序才能完成。 ( k' e+ |) K1 q) e. u/ x8 x, n3 u
當今許多汽車制造公司通常是每分鐘生產一輛或兩輛汽車,而摩根工廠的150職工平均每個星期最多生產10輛汽車。全年總產量大約5OO輛。摩根工廠的裝配車間里,技工們也是用手將發動機、變速箱、前后橋等等組合成一輛汽車。在車身制造車間里,細木工更是用手仔細雕刻著由比利時進口的名貴木料,真皮的坐墊也是由縫紉工用老掉牙的猴牌縫紉機縫出來的。最后由資深技工把整車開出去做測試。一輛摩根跑車的生產周期為五、六個星期,但正常的速度要10-12個星期。4 O. O3 p5 c. c9 s D) I
+ ?/ T3 r c1 I4 u 查爾斯·摩根解釋這樣做的理由說:“我們不愿意倉促行事。我總是對心急的客戶解釋,一輛汽車從訂貨到交貨,不會超過一年半。但是假如短于6個月,我就會擔心它的質量。摩根工廠出品的汽車每一輛都一絲不茍。而且我們的訂單已經排滿五、六年了。”& z J: E; v3 C% u; @4 s7 p
* e& q! X {/ r" G4 A7 o: G 耐心等待也是一種享受,摩根精神經受時間考驗購買摩根跑車的英國人通常要等候5年。外國客戶有優惠,也得等一年至一年半。對于摩根愛車族來說,長期等候本身也是一種享受。查爾斯·摩根的父親皮特·摩根的看法是:“摩根跑車的車主都多少有些瘋狂,但個個都脾氣好,有耐性。為了得到一輛摩根跑車,這些人什么都能忍受,目的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載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頭盔,駕駛著摩根車招搖過市。”2 N6 g/ x- V# m I+ `" q& v& V: j5 S
. t7 i6 f% f/ j
許多客戶在等待交貨期間往往都要到梅爾文市小住幾次。先是來挑選車身的顏色和皮料的花紋,隨后再來察看自己訂購的那輛車的制造進度,高興的話還可跟工人聊聊天。最后則是選擇“黃道吉日”從摩根家族人士的手中親自領取車鑰匙。查爾斯·摩根與皮特·摩根一樣,認為最重要的是保持一成不變的“摩根精神”。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拒絕了各方面的并購計劃。在當今汽車行業并購成風的大氣候下,這家小廠能夠挺住也確是靠了一種“摩根精神”。老少摩根現身說法道:“摩根工廠是摩根家族的產業,用摩根家族的資金來經營。我們從來不借銀行一文錢。摩根工廠的人都不是百萬富翁,在我們這里摩根汽車才是百萬富翁。” 2 w5 n& c n9 T# F* x3 r0 R& T/ |# W7 ^- T# {4 ^' y
它在設計思想上,承襲了MPV的基本設計概念--可變的車廂空間組合。正因為MPV的出現,才使汽車設計者突破了舊的框架,設計出從專用性到多樣性的各種各樣的家庭汽車。 c2 P* C3 _; ^( B8 f
& k/ b% y2 ` X) v$ U5 y( S2 i' a1 ^' E: k0 | , h. w+ v4 E+ {+ w7 T! t! p ' ^8 \) P0 T v; T( m% v* C突然想起2年前學校組織去參觀Morgan后,自己發的帖子。現在轉過來給大家看看不一樣的汽車品牌~ 哈哈,里面可沒什么高端技術,只有堅持~~ 當時我還是個小屁孩,帖子里面的文字如果有些幼稚請無視,看看相片大家討論討論就好了~ 哈哈8 H% {1 ]2 s6 s/ o* z! | E
( \+ I% h9 S( I, a
廢話完了,開始轉正文8 }. L% j6 y7 ^0 f. s% A2 s7 j5 i; Y
& O U' s( g. Z 3 p( ~+ ?2 B1 _$ L8 t我知道估計有90%以上這里的朋友不會對Morgan感興趣,我也是,不過學校組織了一次Morgan的參觀,讓我們了解了一下一個貌似從古代穿越過來的汽車公司,看看他們是怎樣在這個現代化社會生存下來的。 # [+ Z( a1 o, }6 H- h5 D" L3 L& F$ q' b `
[attach]351767[/attach]6 ^7 W# u) G& d
9 K# [# {! C, x# _
Morgan在一個挺安靜的鄉村角落,整個公司從外面看來,感覺不到半點現代化氣息,甚至會讓人覺得是個農場。 Morgan這個公司存在了很多年,一直堅持最傳統的手工工藝制作汽車,正是這份堅持,曾經讓他們幾乎面臨倒閉,最后他們還是做出了一些妥協,在主體chassis的制作上外包給了使用了現代化技術的公司,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產量,平均的提車等待時間,從最開始的7年,到了現在的大概兩個月左右。 但是,在其他部件上,他們依然使用最傳統工藝來制作。 4 e2 L w- c- u/ f8 ]1 ~/ Z# G8 o8 l
[attach]351768[/attach]3 F+ A/ _4 J* e# n: i; @: a8 T
" y8 G# Y8 `+ W8 l* G" T這是停在后院的一輛3 wheeler,走到這里,依然看不到一點工廠的痕跡,只是覺得這是某個農場主的座駕而已…… * e: B0 `& I$ @( R$ C: C: P/ v4 `! W( d0 |3 Q6 W
[attach]351769[/attach] $ P. i* I- Z- {! |: ]9 |4 ^! ~) P0 a) F" P. Q: f$ O
[attach]351770[/attach] ) w4 }0 i" `4 J9 R. N 7 p0 D2 d, q% a3 o2 s4 U7 h先到的是一個展廳,里面停了一些在賽車歷史上獲得不少成就的車型,我對這些不了解…… 也不感興趣,所以沒聽多少介紹~ 7 p6 t( h% J; k: I: t P0 t3 n5 ]1 H ~" I* Y1 f5 l
[attach]351771[/attach]9 G- N! Y# f7 L: C&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