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工業4.0》 再一次被忽悠的中國 [打印本頁]

作者: 勒維亞坦    時間: 2015-4-2 18:37
標題: 《工業4.0》 再一次被忽悠的中國
本帖最后由 勒維亞坦 于 2015-4-2 19:14 編輯

  今天和某工程師聊天,談及工業4.0 。得出一個很詫異的結論,中國再一次被大鼻子忽悠了,在一個小時的談論中,首先給4.0下個定義,何為工業4.0? 工業4.0泛指  通過互聯網和服聯網的系統將使所有行業加工制造實現智能化,并取代傳統的機械和機電一體化產品服務。做到信息智能化和傳統的自動化結合,本質是降低用生產,管理成本。高速高效的提高生產水平。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會產生工業4.0這個概念,工業4.0的基礎是什么,那么想做到工業4.0的基礎是你首先要做到,你的設備和機械的高機能(包含效率,精度等)和高穩定性達到一定的水準后,才能去觸及工業智能化和自動化。可是如今中國制造業做到了么,一個在高速高精機能穩定性落后歐洲二十年的國家有什么資格去做工業4.0 同樣一個缸體生產線,別人的無故障運行時間,是你的五倍以上,良品率比你高25%,能源消耗降低20%,一個連最基本的機器都做不好,這會去花大量資金時間資源去搞工業4.0就是本末倒置。

  然后又談及第二點,工業4.0的目的是什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那么問題來了,你人力成本降低了,但是中國龐大的人力資源怎么釋放,是靠建筑業還是第三產業還是回歸農業?就算真的能實現工業4.0的預期目標,那么資本家將真正的成為資本家,大量人員失業造成沖擊,遠比工業4.0產生的紅利要高。中國和歐洲純在本質上的區別,人口資源有的時候是優勢,當機器取代人工達到一定的水平的時候,在其他行業的就業崗位沒有得到提高,大量的工業領域從業人員將面臨一個寒冬,這個冬天不好過。高速提高的效率是否有足夠的市場去吸收?明明需要是是質變,但是工業4.0非要都去做量變,當龐大的產能無法釋放,物質文明不會得到升華,反而會降低。

  結論:無論工業4.0成敗,中國只要跟進,絕對得不到想象中的好處,失敗了,大量資源浪費,和歐美日差距繼續拉大,成功了,人口資源成為負擔,失業率上升。其實這并不是說工業自動化智能化不好,只是任何技術的應用需要一個社會體系的完善和相互協作,單一的技術進步有時候并非良事。就像一個得到原子能科技一樣,可以拯救一個民族,也可以毀滅一個民族。
本文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5-4-2 18:49
首先就不適合國情,哈哈

德國,玩一個東西,5000個零件,都是合格的,哪怕是作坊里面的也是高質量配件,最終匯合到一起,當然可以走互聯網流程,沒問題,

我們的零件,你一眼看不到,就沒法合格,哈,

一個25高的焊縫,你一回頭沒看見,他里面給你塞個廢鋼棍進去,就是圖‘省事兒’

你從網上訂個軸承,98%的可能性都是假的,油缸的缸體,有鑄造的,

一個正在焊東西的家伙,看俺進車間,丟了焊把撒腿就跑,其實他自己心里都明白他怕什么,哈哈,
作者: 勒維亞坦    時間: 2015-4-2 18:51
2266998 發表于 2015-4-2 18:49
首先就不適合國情,哈哈

德國,玩一個東西,5000個零件,都是合格的,哪怕是作坊里面的也是高質量配件, ...

贊同,盲目跟進歐洲的理念,最終會自食惡果,老美可以天天吃七分熟的牛排,中國人吃的習慣?

作者: matlabyang    時間: 2015-4-2 18:52
分析的有道理
作者: 吟嘯徐行    時間: 2015-4-2 19:10
中國目前階段還是靠大規模統一產品,靠量來沖擊市場的。這個是現狀。
作者: zyk566515    時間: 2015-4-2 19:19
也許越落后越想“跨越式”發展,但話又說回來了,沒實力怎么能實現跨越呢。
作者: mqy1967    時間: 2015-4-2 19:56
2266998 發表于 2015-4-2 18:49
首先就不適合國情,哈哈

德國,玩一個東西,5000個零件,都是合格的,哪怕是作坊里面的也是高質量配件, ...

大俠無數次在文章中直接或間接闡述過,中國人人性的弱點,無奈啊,改變現狀并非一朝一夕,不適合國情的舉措往往會動搖國家根基!
作者: zsddb    時間: 2015-4-2 20:09
8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你拿的錢越多,干的活自然要越多,想要拿高工資,做高位置,然后說對小弟們說你干啥干啥,他干啥干啥,那是不可能的,別人就算表面干了,心里也不會好好的去干,人家會心里不平衡的,特別是歲數差不多的人之間。所謂的團隊精神那是扯蛋,哄小孩的,為什么在團隊里你說了算,你比別人強多少?一個人要真強,那就一個人扛起來。團隊要想不散,就得在他的領域打敗他,讓他知道他在你面前只配當小弟。
作者: 上海狐飛    時間: 2015-4-2 20:26
就想趁這個機會“彎道超車”,哈哈,基礎沒有
若干長子,要若干錢,到國外買若干先進設備,驗收
作者: 宣glove    時間: 2015-4-2 22:18
有道理
作者: 歐陽絕痕    時間: 2015-4-2 22:21
今天,老總開了幾個小時會議,連續幾個小時啊,講的都是工業4.0,我只能呵呵,我堂堂自動化部門,做設備開發,連個像樣的裝配件都沒有,偌大的工廠,閑置的車間何其多,更氣人的是,部門所有工具基本都是巧取豪奪弄來的(借了別部門工具不還,或者看到車間有工具,順手牽羊),我們提出要人手一套工具,被老板反駁,你們做出什么東西來了?麻痹的,沒有工具怎么做出東西來?現在倒是做了些東西出來,為什么還是不給我們買工具?每次像孫子一樣去借人家工具,還像孫子一樣到人家的地頭組裝設備,飽受冷眼相待。每次跟同事說起這些都很氣憤。借樓主地方發泄一下,舒服些了
作者: yinzengguang    時間: 2015-4-2 22:31
本帖最后由 yinzengguang 于 2015-4-2 22:35 編輯

高端制造業是國家的命脈

分析問題不要老是往兩個極端跑,這個很不好,客觀,客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共勉!!在你老是說明天明天的時候,別人已經都干了。不要覺得不可能,這其實是機遇。

截個圖吧
作者: duanyz    時間: 2015-4-2 22:46
第二點的,人力成本降低了,但是中國龐大的人力資源怎么釋放

這點有點不好理解,是怕有高科技會餓死人嗎?

可是實際的情況是,現在還沒有高科技,已經沒人干活了。還別說老齡化社會的到來。
作者: WUHANLIST    時間: 2015-4-2 23:15
中德就“工業4.0”合作達成六點共識
2015-03-31 國際工業自動化網
3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中國制造2025》規劃。規劃提出“三步走”戰略,通過三個十年,最終在建國一百周年的時候,進入制造強國的行列。
2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都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針對制造業發展提出的重要戰略舉措,中德兩國政府在加強工業4.0領域合作已經達成了六點共識,將有巨大的合作空間。
蘇波表示,“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提出的背景相似,但兩國的規劃也有幾點差異:
第一,德國制造業具有強大的技術基礎,所以它可以直接實施工業4.0,在兩化(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在信息化推動“互聯網+”各方面都具有優勢,而且產業技術比較好。而中國是要兼顧自己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還要實現在高端領域的跨越式發展,任務就比德國實現工業4.0更加復雜、更加艱巨。
第二,“德國工業4.0”是瞄準新一輪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中國制造2025”不是專門為應對新一輪革命制定的規劃,它還要顧及到規模龐大的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及我國整個產業的創新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未來的《中國制造2025》“1+X”的規劃體系里,將專門制定一個跟“德國工業4.0”相類似的規劃,比如說智能制造的規劃、或者兩化融合的規劃等。
蘇波副部長還介紹說,最近馬凱副總理到德國訪問的時候,就中德兩國政府在加強“工業4.0”領域合作已經形成了六點共識:
一是建立合作機制。在中德兩國政府間要建立“工業4.0”的對話機制,落實中德合作行動綱領;
二是聯合開展基礎性、前瞻性的研究;
三是“工業4.0”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標準的制定,會合作制定一些新的標準;
四是加強工業設計領域的合作;
五是加強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的合作;
六是大力開展人才交流方面的培訓和合作。中德在“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方面的合作是雙贏的,將會取得很好的成果。
作者: Thomas998    時間: 2015-4-2 23:33
2266998 發表于 2015-4-2 18:49
首先就不適合國情,哈哈

德國,玩一個東西,5000個零件,都是合格的,哪怕是作坊里面的也是高質量配件, ...

笑尿了~~
作者: 機械-AI    時間: 2015-4-3 06:32
占到4.0便宜的,數錢都已經數到抽筋了。。。。。。
作者: 機械-AI    時間: 2015-4-3 06:35
一邊叫喧著一個獨生子女要養四個老人,若干小孩。。。
作者: fire2009    時間: 2015-4-3 08:17
咱們人口多,4.0現在不行。也不知道現在為什么準生二胎,高素質人才應該多生才對。
作者: lanyuedao    時間: 2015-4-3 08:23
前幾天不知道在哪看到一個新聞,車間里面工人用電腦看圖紙了,都是電子圖紙,說是進入工業4.0了,哈哈
作者: 隨風漂泊    時間: 2015-4-3 08:27
先把基礎材料做好了,把工業精神深入人心,再談別的,其余都是扯淡。
作者: 侯爵莊園    時間: 2015-4-3 08:43
zsddb 發表于 2015-4-2 20:09
8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你拿的錢越多,干的活自然要越多,想要拿高工資,做高位置,然后說對小弟們說你干 ...

說的在理啊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5-4-3 10:03
這東西,大鼻子基礎好,人家自然做4.0,中國還沒那種基礎呢??!
作者: foroou    時間: 2015-4-3 10:13
說的有道理,
作者: ruosi13    時間: 2015-4-3 10:33
學習了
作者: 云往這邊飄    時間: 2015-4-3 11:04
復試的時候老師問我工業4.0 ,當時不知道真尷尬
作者: ie1    時間: 2015-4-3 11:37
回歸農業,我真的不贊同,我看我身邊的,不做機械行業的都很有錢,只有做機械的才窮,穿不起,吃不起,找不到女朋友。
其他行業,好比我女朋友,做會計的,她部長,水平不怎么好,經常被客戶噴,可因為在公司待得久,老板信賴,一個月也有萬把塊。
我舅舅在鄉里面,做點小生意,給人家裝電裝水,一年也有幾十萬
作者: 搬磚人生    時間: 2015-4-3 15:01
fire2009 發表于 2015-4-3 08:17
咱們人口多,4.0現在不行。也不知道現在為什么準生二胎,高素質人才應該多生才對。

放羊的越來越多了,不多生點小羊,放羊的以后怎么過日子?

作者: 燕客    時間: 2015-4-4 10:30
2266998 發表于 2015-4-2 18:49
首先就不適合國情,哈哈

德國,玩一個東西,5000個零件,都是合格的,哪怕是作坊里面的也是高質量配件, ...

以前賣英國某大廠發動機的時候, 納悶常常發覺送的機排氣岐管的油漆, 竟然和缸體油漆一樣色, 我問英國佬WHY? 他說, 這行業出售的發動機有 TESTED 及 UNTESTED ENGINE 之分, 在乎你給多少錢? 每年做近十萬臺, 每臺都試的話, 要花多少人力物力地方.


作者: zuoer988    時間: 2015-4-4 21:27
中國已經進入了社會告訴老齡化的時代 勞動密集型企業必然受沖擊 2025計劃是趨勢 老齡化勞動力稀缺也是日本發展機器人原因 技術不行不是不去走第一步的理由 第一步不走只能越來越落后 而且工控和機制本身就關系不大
作者: zgsdcrc    時間: 2015-4-4 23:51
未雨綢繆
作者: kimoslif    時間: 2015-4-5 05:00
記得我哦。。。
作者: 紅仔008    時間: 2015-4-5 10:20
最近看到好多關于工的文章
作者: 幽魔靈    時間: 2015-4-5 13:45
工業機器人,搞還是不搞?失敗了,大量資源浪費,和歐美日差距繼續拉大,成功了,人口資源成為負擔,失業率上升。
我能不能像上面一樣的理解。
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向強者學習。我們的確還有基礎比較差,但是這絕對不是否認4.0的理由。即使4.0給我們帶來很多不良后果,但是新的東西不能不去搞,不然,等你基礎好了,別人的4.0又超你N多年,你永遠是在追趕,就像等了20年,還是依然不能和別人一起喝咖啡的。
作者: eric21754    時間: 2015-4-5 17:35
高度同意樓主
作者: eddyzhang    時間: 2015-4-5 19:49
其實這個事,國家再不搞就完了。
作者: 勒維亞坦    時間: 2015-4-5 19:55
eddyzhang 發表于 2015-4-5 19:49
其實這個事,國家再不搞就完了。

最擔心的是其實這事就是借著這事,就是把現有設備淘汰一輪,老外拉回去翻翻新在加個wifi控制在加價賣給你,如果搞成這樣。國家就完了

作者: fly402418688    時間: 2015-4-5 20:30
大家都想賺快錢,怎么可能將基礎做好?有幾個人能沉得住氣來研究基礎科學?
作者: 青春給了誰.....    時間: 2015-4-5 20:47
   “工業4.0的基礎是什么,那么想做到工業4.0的基礎是你首先要做到'很有道理,基礎跟不上再高的科技也是白搭。就像我們BOSS在展會上看到人家的加工中心高速點孔 打孔回來讓我把程式改成跟人家一樣的,跟他說過刀具吃不消他不聽,結果沒做兩下鉆頭就燒掉了

作者: leegune    時間: 2015-4-6 07:47
神馬情況。。。
作者: stone_3rd    時間: 2015-4-6 11:18
在這一點上,國家層面還是務實的,清醒的,目前的工業4.0,國內只能做試點。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中國這種環境下就擔心大小企業出于各種各樣的目的一股腦奔著這個概念而去,那勢必造成大量的四不像、浪費等。
作者: haifeng506    時間: 2015-4-6 11:35
基礎工業跟不上,切不可大躍進!
作者: 釗子要做工程師    時間: 2015-4-6 18:28
其實上層對這個東西把握還是挺準的,搞肯定是搞的,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短時間內都不會影響中國工業的現狀。小圈子內實現還是很有可能的
作者: 風清揚極客    時間: 2015-4-6 22:02
連鋼都煉不好,還扯其它蛋有個屁用啊,我到處講煉鋼,講幾十年,給人家做示范,但也沒有個屁用,還說這跟‘國民性’無干,阿哈哈,有關嗎?
作者: 冰雨夜    時間: 2015-4-7 09:13
工業基礎啊
作者: shelby119    時間: 2015-4-7 10:39
現在驗收,質檢就形同虛設。
作者: wjiafu72    時間: 2015-4-7 10:42
別說4.0了,連基礎都沒做好,還想什么高精尖。整個社會都道德淪喪了,還能指望趕超人家。別倒退就是好的了。
作者: 天蝎覺醒    時間: 2015-4-7 13:20
哎~中國人,不爭氣啊~!
作者: dymeaststar    時間: 2015-4-7 13:39
別4.0,基礎的”1.0“玩好了沒
作者: shudapeng    時間: 2015-4-7 13:44
中國人的價值觀和教育害人呀,錢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高分是衡量教育的好壞的標準,。。。。
作者: 謎之dd    時間: 2015-4-7 14:25
也許越落后越想“跨越式”發展,但話又說回來了,沒實力怎么能實現跨越呢。
作者: 春天秋天    時間: 2015-4-7 16:44
前幾天去西門子的一個工廠參觀,聽他們的一個專家講工業4.0的事情。
個人認為不要考慮如何實現4.0,我們現在是幾點幾,主要把工業4.0的結構內容了解了,然后根據自己的事情情況去逐一補強就好了。補強的時候考慮投資回報率,合算就做,不合算就等等看。企業總是有改善的地方,不要被忽悠,要腳踏實地地提高。
作者: 中國龍1222    時間: 2015-4-7 20:31
見解獨到
作者: 阿斗9408    時間: 2015-4-7 20:39
學習了
作者: hlll00    時間: 2015-4-8 08:25
基礎沒有,概念要上。
作者: 1051296198    時間: 2015-4-8 10:15
基礎不行,一切免談
作者: 木子文    時間: 2015-4-8 11:25
stone_3rd 發表于 2015-4-6 11:18
在這一點上,國家層面還是務實的,清醒的,目前的工業4.0,國內只能做試點。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中國 ...

贊同
作者: qianmenli    時間: 2015-4-8 21:40
有道理,先實現標準化再說
作者: 找方向    時間: 2015-4-9 12:59
天天抱怨國人的品行不行,不適合做工業,講的很有道理。但是,是否除了說一說之外還該做點什么呢。我們不適合搞制造業,我們投機取巧云云,難道我們就活該給別人當奴才,讓老外騎在我們頭上。生活總該活得有點奔頭。
作者: tianmafeixiang    時間: 2015-4-9 14:57
長見識了,細細想來真是如此,前段時間還在關注4.0
作者: 馬玉東    時間: 2015-4-9 21:17
工業4.0 ……
作者: 無痕葉    時間: 2015-4-10 09:22
勒維亞坦 發表于 2015-4-2 18:51
贊同,盲目跟進歐洲的理念,最終會自食惡果,老美可以天天吃七分熟的牛排,中國人吃的習慣?

向前輩學習,我們的外協廠也是常有材料不合格的事情,45#給你用Q235替換掉。不放心啊。

作者: 西門子    時間: 2015-4-10 13:52
樓主還記得當年鄧先生說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目前在國內發展工業4.0也就是發展高端制造業,淘汰掉過剩產能來達到經濟轉型升級的目的。并不是說讓所有制造業都來發展4.0,這是不荒唐可笑的,只有讓一部分企業“先富”起來,讓落后的看到一個目標和方向,讓他們意識到不升級就要被淘汰的后果,只有這樣總體的制造業才能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作者: 北方星空1000    時間: 2015-4-11 00:03
中國的工業基礎和環境差的不是一點。

作者: 小小匹夫    時間: 2015-4-11 09:35
這個坎真不好過。
作者: 曉羊123    時間: 2015-4-11 17:32
工業智能化是大趨勢,中國必須跟進,不然永遠落后。就業問題不是阻礙工業智能的問,應多扶持新興產業來帶動就業,同樣智能系統研發設計,調試同樣需要人來完成。智能系統周期短,隔些時候就需更新,這個過程是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的,
作者: hgp6667    時間: 2015-6-24 09:59
lz分析得好透徹,國情不一樣,盲目跟風,4.0就算實現了也很難會有好結果,學習了!
作者: 阿森納七爺    時間: 2015-6-24 16:10
還是先來自動化實在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