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做個認真的軟件比較吧 [打印本頁]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5-3-26 13:07
標題: 做個認真的軟件比較吧
本帖最后由 Cavalier_Ricky 于 2015-3-29 00:46 編輯 % j- `* k: c1 Y$ K+ k
/ Q) T/ _7 v6 N7 r6 H  b5 C
在很多相關網站,能看見軟件之間比較的口水戰,大家看得出哪個軟件適合你自己嗎?
羊說草好吃,狼說肉好吃。。。關鍵是看著的人不知道這個人是羊還是狼。。。+ A  [3 l5 r5 Z0 q1 m% Q

8 {' A2 J: O+ F  p9 o  j
發出此貼,希望大家從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內容來評價各種軟件。
這樣,才能使參考者得到真正有價值的信息。, k& z7 Y( Z# g
" o# t9 u" S0 {! d7 l7 x( |5 u! P
還望大家參考如下條目來提出盡詳細的軟件評價。
, f' c' M4 W: e/ z% D! V( _" p7 T; f! Z/ ~% k; N
1.      您目前的工作:機械設計、產品設計、2D3D(包括測量實物后建模)
                                    
2.      最喜歡的軟件是哪個?最喜歡哪些功能?           
   這個軟件的最大缺點都有哪些?            
   
1)        操作界面
2)        繪制草圖
3)        零件建模---普通件和鈑金件
4)        裝配
5)        跨文件參數關聯(零件內,部件內、零件到零件、零件到部件、子部件到此子部件外的零部件)
6)        直接建模和編輯
7)        運動仿真
8)        應力分析
9)        后期修改零件
10)    后期修改裝配
11)    工程圖
12)    動畫制作
13)    項目文件夾管理) F) L7 J, |/ d  C9 E8 l! K! _
+ w9 D3 P6 H5 e
P.S. 我提出的這個帖子,跟各位在什么德行的老板下面工作沒有任何直接關系。我只希望通過這個帖子里的交流,僅從每個社友個人面對某一軟件的角度去談論某個軟件的優和劣。本帖跟政治、歷史、宗教、迷信、你公司用的主流軟件還有什么啊的,統統的沒關系。謝謝看到這里。3 {7 O, V0 [4 s* G; p0 s4 C

. |4 t1 v& ?) f& _4 V$ W; V% u* [) }" A
再P.S.   我個人的愿望:某個軟件,建模能達到Inventor的便捷程度,運動仿真可以秒殺Inventor。
9 k+ t6 J0 N" F0 J            如果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兩倍三倍的價錢也值!
, t4 o, Q  k/ `( S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5-3-26 13:08
首先,我自己吧。
7 J) s/ {  k+ Q% }1 g# v+ r8 e
+ n7 ^5 w. f9 m% N( M0 p) Z用Inventor十來年了。AutoCAD,都忘得干干凈凈了。0 Z) k; X' I; M7 F
我從事的是輕載高速類非標設備的設計,跟紙張紙板打交道最多。
% g, |4 s- G6 G$ J7 f0 Q+ J% q. @3 m; j: c; V) h4 [8 r& A0 v
下面對Inventor做一下自己的評價。& s& U( O" u8 ?  a) ~
1)        操作界面
0 u5 Y4 a: n' l( D
. r2 Z& O# X  c4 r典型的Office型界面加彈出式對話窗口,操作中,光標的移動距離很短。# y# u( v6 T9 M0 c7 y
2015版,裝配環境中,莫名其妙地搞出了相同功能兩種彈出窗口,很是煩人,還無法徹底關閉其中一個。新版也夠嗆會加個開關。1 q; G" Q* M$ W$ k
感覺Inventor目前的研發隊伍,正處于啃老期,搞不出多少真正的功能上的提升,只好玩換衣服涂抹胭脂裝漂亮了。" t% Q5 D3 S" O$ |5 {$ N" ~9 i
  w+ x! ?  v! e. z
2)        繪制草圖) n+ Z% D0 d. w; p6 s5 j# g
真心喜歡。幾乎完全可以用鼠標來完成,除了多個特征的選擇(左手按住Ctrl)。
" N. D" f' z" I) h0 J" ?* H: g這兩年的升級中草圖的功能和人性化方面,有不小的進步。
+ g9 o) @0 ?' f/ X9 k. y- J7 I6 ]在參數輸入框內可以直接編寫該參數的參數名,也可以引用預先關聯進來的其他文件的參數來編寫公式,并保持自動關聯。
' s% ]/ P7 Q# }* q0 C  [) w3 D/ W. b$ Q. j1 `
3)        零件建模---普通件和鈑金件9 G9 C. j0 ]' i1 n1 o3 M
我幾乎不創建曲面,所以對曲面功能不熟悉。
- N* P9 S; U0 H8 Q, }2 k普通機械零件的建模,感覺已經足夠直觀和快捷了。
4 O+ s, t0 b6 |也有自由建模和直接編輯的功能,沒碰過。我喜歡盡量采用參數關聯的設計,后期修改安全可靠。這些功能,做產品設計的朋友應該喜歡。" k5 Y, i' }/ T% L- l2 c
鈑金件,目前為止遇到的唯一缺點就是:有沖壓變形的話,不方便展開出圖。
2 m* O0 ?( _% V1 V$ }每次都是制作副本文件,把沖壓特征抑制掉后再出圖,很容易出錯。0 b2 p- G9 Y/ u# M' Z; \
, O  r# x/ X. w4 C/ ?* Q  y3 o
多實體零件的建模,是我最喜歡用的功能。我把一個部件的某一個靜態,全部畫進一個多實體零件內,然后再把這些多實體改成部件。這樣,零件之間的關系,處理起來十分方便可靠,后期修改時思路也很清楚。
, ], M1 I8 X* v0 l1 v) m3 O4 c
+ y0 W" D, b/ p" ^- @2 g6 S裝配環境中創建零件,也有這個功能,但我堅決不用。裝配環境中投影其他零件的特征,后期修改時不是一般的傷人。
+ U& _3 z& @0 O1 z/ u2 @3 R0 y% @! G9 _
, Z7 U8 R! @' L4 H% o' k總之,我創建零件,就兩個原則:1)關聯參數;2)關聯草圖。
, Y+ \  s9 K; j整臺設備中,零件和零件之間的關聯,就只有參數和草圖。
* B. d" i  r2 X) }另外,很多軟件推薦使用EXCEL表,Inventor也有這個功能。而我的Inventor,沒關聯過EXCEL表。
; b6 X1 ]' P8 P5 }4 d' y6 s7 L7 Q我的每個設備項目內,都會有一個零件文件,里邊沒有模型,只有關鍵參數。這個文件,只會往外關聯參數,不會往里關聯進來。  N9 f8 M% }! [, E9 E

  P- w3 \+ S6 }! e9 d4)        裝配5 {0 A' E$ X- ]- H  Y2 _
開始驅動某一個配合約束之前,很方便,很直觀。
% t* i+ G+ u4 `4 O但,各種配合的組合,驅動后很容易出錯。尤其是凸輪等多端曲面,效果極差。只好憑自己的經驗和耐心,導出到其他軟件去找設計毛病了。。。& F+ ^2 u1 |0 |3 e. l

' w4 o+ u1 w+ U5)        跨文件參數關聯(零件內,部件內、零件到零件、零件到部件、子部件到此子部件外的零部件)
0 e5 C9 B( {; t! |( u一直在查各種軟件的參數關聯方面信息,自己也在安裝測試。5 L: g# _* B- e7 M+ }' y- z
可能是我學習不夠,參數關聯方面,目前為止沒找到接近Inventor水平的軟件。
$ L8 N# k! Q& F& H) M6 E4 S4 K/ sInventor的參數關聯功能,我覺得已經足夠快捷了。
" F) C5 }" X7 Z- `2 y; L唯一缺點就是:A文件一旦關聯引用了B文件的某一個參數,B文件就不能關聯引用A文件中的參數,即使這兩個參數之間沒有任何關系。2 O' j1 Y! |$ {! U  S  W
; c; X0 q0 U; a$ q
6)        直接建模和編輯
+ @$ ^& |/ _7 r4 Y) Y單獨列出來這個內容,是因為現在的軟件都拿這個來宣傳。* T$ ^7 S) D; M. u
設計產品的朋友,應該很喜歡。但,我是設計機械的,跟這個沒有緣分,也就沒有碰過這兩個按鈕兩次以上(第一次看見時,好奇地點擊過)。5 i1 O+ B! s, c: \+ l) l
. K! U2 B& E/ k
7)        運動仿真
6 O, Y% V, [( T; a9 i: }每次新版本出來,試一下,失望一下。
* l8 y  ]* h: X3 pInventor有兩個環境可以進行模擬的運動仿真。; C0 Z$ }2 d% X$ Y  ~
一個是,裝配環境中可以驅動某一個配合來觀察部件運行中的干涉和相互位置關系等。但是,只有平面配合和對齊、同軸、單面和單面的相切等簡單的配合關系能順利運行。, B* k  j* a6 P
一旦有皮帶傳動類的關系、或凸輪等多段面參與配合,就錯誤百出。0 v, I9 D8 I6 Q6 i: @
(以上,都是不使用VBA的前提下。)' L& Z; O: F% Q' d2 t8 C( h- L
4 O0 F2 U5 v: a! u( \* }$ Y  W
8)        應力分析" K, y( O* |) z1 r
我是做輕載設備的,這方面的知識也極其單薄,正在惡補中。& a5 T4 ]/ H( r5 k" r

8 p; o; O! @6 r" G5 T9)        后期修改零件
. u' e0 w7 X" H2 e& ^# e因為我的設計中,零件之間的關聯只有參數和草圖,所以后期修改時,需要照顧的地方很明確,不會擾亂我的思路。
7 M5 Q. a- ]1 C" F! d* \. }8 ^
: F: T  ?7 ]% @10)        后期修改裝配
: b6 w$ O8 v# t! p  b( s跟零件修改一樣。因為我不會在裝配環境中創建零件,我可以在裝配環境中隨意刪除或挪動某一個零件而不會導致其他零件的特征報錯。3 L0 j5 n+ R0 ]- _6 K# u

$ q$ T  O' U5 f; _11)        工程圖) o. M4 u4 m. i, i
我是個人搞設計,工程圖都很簡單,操作也夠方便了。與零件或部件關聯,這是基本的吧。
, n6 T0 S! H% n! Z7 l2 d! f3 N  X; I$ _" ^2 c9 ]
12)        動畫制作8 M/ `" c  N$ N
因為我設計的設備,都是指定客戶的非標訂單,我從來不公布整機的效果圖片、動畫、及實物設備的照片和視頻。- i; B& d2 X! k8 k

0 n- J9 l& R7 ^8 \出方案給客戶看的時候,偶爾會操作一下簡單的原理動畫。因為要求極為簡單,我也無法提出有效的評價。9 Z5 e# c! t: f% B' F; c+ e* I% n9 b
$ f% O5 B; [1 X6 {$ U+ ]/ e. p5 K
13)        項目文件夾管理
5 Y# m% e: G) {0 }其他軟件有這樣的功能嗎?: V9 X" j& |) g1 g1 \
Inventor中,每個項目,都有獨立的文件夾。6 l. A- z$ N! X4 h8 {
如果你在設計中,想給某個文件拽進來或關聯進來這個文件夾外的某個文件,軟件馬上報警提示:這個文件不屬于這個項目。
( m+ W6 N6 n6 s5 e& v; i即使你硬著頭皮拽進來了,每次打開這個文件,都會報警,并讓你從新手動關聯一下。- ?% S$ E& f/ _% [7 ]
我真心喜歡這個功能,這能保持電腦內其他項目的完整性。! d3 {1 U6 U2 s' y7 P; {5 K2 t& n2 K

% b: e; @7 s2 g, j: A1 k總而言之,從機械設計的角度來看,Inventor,僅創立靜態的機械設備模型這段前期工作,確實是十分快捷和直觀。! j  M9 t9 S& p6 J1 ]5 R& F8 Y
而致命的缺點是,想讓這個靜態的設備動起來,真的別想了。' A6 t- Q) z1 r# e. n* Q! _
3 I5 o; g, _1 h/ O7 g
這段日子,Inventor的研發隊伍,越來越把精力投入到產品設計,而非自己宣傳的機械設計。
5 c; ~3 K1 g- G3 k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想拿Inventor做產品設計?曲面功能的單薄這一天大的缺陷,沒人理會。
- m9 T0 F6 f6 G7 R弄得現在哪邊都不是。。。: C7 n2 a$ Y8 V; p" ?$ d7 K

作者: masterzhuce    時間: 2015-3-26 13:27
分析的真挺明白,但很多人用軟件都不會明確的分析1,2,3。。人們習慣把上面所有的分析歸納成兩個字:順手。
' |% L# v- {) t# fsolidwork順手,喜歡UG,最煩proe
作者: 桂花暗香    時間: 2015-3-26 15:32
masterzhuce 發表于 2015-3-26 13:27 ) j. t3 z0 Y4 M  O* @" C3 U
分析的真挺明白,但很多人用軟件都不會明確的分析1,2,3。。人們習慣把上面所有的分析歸納成兩個字:順手。
7 C# ?" u; S) n  L' X# S  L ...
, N. f! i1 ]# s. l$ x" f
樓主就是“日本范”,一個字 :細。 你這回答一籠統。
7 z* m( f- C& g0 t: C打電腦到現在還是 一指禪,呵呵。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5-3-26 16:08
到比較,真需要做個統計。那以國內目前還有點人氣的幾個技術論壇為統計樣本6 M- Y9 F: ]& P$ S5 L/ K
三維網各軟件版塊帖子更新頻率
7 e  z6 H, @& I' |8 K% m8 G6 o% K[attach]348457[/attach][attach]348458[/attach]  ?3 q$ I) X$ t( ^- U& o' @% J
; ?) N. b& N5 g" f1 a; F3 A5 |! [
機械社區各軟件版塊帖子更新頻率( O: B8 c2 P  S+ x. T2 }8 n
[attach]348459[/attach]4 K6 F$ X' w( g. ^0 F  ~

; {% c8 P1 m* K+ P0 Y機械CAD論壇各軟件版塊帖子更新頻率7 v& n) h/ u% L! {, @
[attach]348460[/attach]5 w; A8 i6 I$ a: p8 _3 n# D
6 C6 `0 V% w" f1 T1 r
藍天CAD論壇各軟件版塊帖子更新頻率. H# O; q: ^. G
[attach]348461[/attach]
作者: 水晶星    時間: 2015-3-26 16:23
寂靜天花板 發表于 2015-3-26 16:08
' y# F5 M  o' q' P到比較,真需要做個統計。那以國內目前還有點人氣的幾個技術論壇為統計樣本
, s$ s. ^/ P0 P三維網各軟件版塊帖子更新頻率 ...
+ ]: Z) ]. D+ w1 }2 M
很有說服力啊!
作者: 湖北的旱鴨子    時間: 2015-3-26 16:57
寂靜天花板 發表于 2015-3-26 16:08
7 V8 ^" x; ~- b$ ?到比較,真需要做個統計。那以國內目前還有點人氣的幾個技術論壇為統計樣本
- c! n1 O1 {) X0 L三維網各軟件版塊帖子更新頻率 ...

2 X- T: ^7 R0 l4 u  u% X4 @/ d4 M- m1 L1 E這個數據估計SW也沒有呢~他們看到要高興的睡不著吧~
作者: masterzhuce    時間: 2015-3-26 18:43
操作界面最漂亮SW,UG,CA,PE  D! O* K$ a: }' [
功能強大UG,CA,PE,但是SW外掛插件特別多,這是SW的一大特點。。。他可以掛很多軟件,針對不同的行業,或者專業方向,如果按照這么算,那么SW是功能最強大的。0 J. i/ L8 ?% i: j9 B' B3 c
由于SW簡單方便其實這事一幫雙刃劍,,對于通常的使用是越方便越好,但是有些情況下需要細致的操作,但SW里并沒有詳細的參數設置,但UG設置的就比較細,通俗的說就是,選項特別多。  a  L5 W6 ~* T3 }+ I4 e% }
我很喜歡SW的鼠標手勢功能,我設置的8方向的鼠標手勢,加上我的鼠標有6個自定義快捷鍵。所以通常建模我只要小鍵盤輸入數字,加鼠標操作(指鼠標手勢配自定義快捷鍵)就可以完成。* ~' n; s8 p" `( D- M% {
SW的圖形顯示比較逼真,說白了就是看起來最像照片(再不渲染的情況下),把設計的設備用SW渲染也是設計之余的樂趣。2 t5 W) Q* d3 s$ Y: ], @+ ^

# ^0 _+ ^6 J3 R9 @* J- F2 a大俠上面提到了一個軟件各個方面,考慮的很全面,但是大俠您忽略了一點,我覺得這點也很重要,那就是一個軟件對電腦配置的要求以及版本的更新速度問題。新版本的SW增加了很多功能,但這些功能不太常用,但是新版本對電腦配置的要求真是很高,畢竟還有很多公司用的電腦很舊。還有就是關于正版軟件的價格(個人用戶此因素基本可以忽略)
. V3 Q- n9 [- k: ]- |2 V暫時想到這些,有不對的請大俠們指正。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5-3-26 19:02
寂靜天花板 發表于 2015-3-26 16:08
! H  y$ p4 m3 b, d/ s# T8 i到比較,真需要做個統計。那以國內目前還有點人氣的幾個技術論壇為統計樣本" [* c  U" o' Y; j7 F; \" Z
三維網各軟件版塊帖子更新頻率 ...

! d  f  \- e6 n' a: d問題是光看這個總數,還是無法真實地體現出某個軟件到底好在哪里。
5 h' n; g6 `! ~& v, C8 w" |0 i& c
所以我在首貼專門注明,希望大家把自己的工作內容也說一下。
' w8 u+ z. M4 T9 p! j- a
' x& S, ~* s' H. c+ w
& X' c+ Q; \0 B+ A" z0 c/ o因為,工作關系、易于到手、軟件更新后的推廣效果等,和軟件本身的優缺點沒有直接關系的數量會占太多。, N9 `0 r0 x5 T$ O; b
$ \7 s! F9 A: r
所以,只靠某網站中的訪問總數,是無法準確判斷哪個軟件到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b% u" R, ~# G7 |8 \! o
( D) P6 S2 \  @) |0 B
首貼中寫的項目,是我用Inventor多年,而總結出來的感想,包括優缺點和趨勢。. i* J/ g/ u$ S/ W4 a
! ~% e. `3 b8 d# S/ o7 G# M
剛從公司辭職單干那幾年,什么錢都掙。這不,還幫日本的兩家專業的市場調查公司折騰過兩三年。
7 t! V1 H4 B  Y8 e
% ?& C; Z+ r+ r  J( ]2 L/ F& L% \對正確的調查方法,有點點感覺了,就拿出來顯擺顯擺。. D! r7 c0 v: r
7 [0 z8 ?( M0 f: q3 p
希望對SOLIDWORKS、CREO、NX、CATIA、SOLIDEDGE等主流軟件熟悉的各位大俠騰出時間做一下詳細介紹。7 ]+ }, ~; }$ e  B. S! ~$ ~

, S' S" ~; Y' @) ~3 s* f謝謝!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5-3-26 19:32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5-3-26 19:02 - s  }8 }* Q* H2 N, W
問題是光看這個總數,還是無法真實地體現出某個軟件到底好在哪里。5 s* s) W* c- z. B$ x0 g& u  B
$ j) f) Z* H; |3 U& M! ]4 F! I
所以我在首貼專門注明,希望大家把 ...

0 Z$ [0 n- S1 l6 Z$ ~. y; f從使用者的角度,你說的那些在國內是沒人關心的。當年我在機床廠時,inventor和solidworks caxa的代理商都上門推銷過。結果,反應不一。推銷inventor的家伙想盡辦法要進技術部,你知道為什么,為的是取得我司使用盜版autocad的證據,這樣可以巨額索賠,最終我司讓這家伙在門口收發室呆著,技術部的人去收發室跟他談的。這家伙還套詞,你們用不用autocad啊,電氣設計員說,我們用手畫5 [5 s7 [8 S2 ~) F, [
推銷CAXA的,我司讓他上了樓,他拍著胸脯保證,買了實體設計,就相當于買了電子圖板。但是演示效果給機械設計人員看時,大家覺得這哪是設計工具,這不是玩具嗎
6 u) k" [: k; n( K+ R: _6 h中規中距的是solidworks代理商,該干什么干什么,雖然知道我司肯定使用了盜版的solidworks,但多余的話人家不說。
4 G6 }. l6 t, x7 @0 Q4 y結果當然是購買了solidworks軟件,外加代理商開發的出工程圖插件。5 l4 [- z0 c/ x: ]" A+ k1 P
為什么我司選擇了solidworks?, V) d& m% R4 T+ f; {9 `
1 我司大部分人用的是solidworks,這樣買正版,可以直接上手,省了培訓費用。2 t. c. T7 h' y( M8 g
2 我司都使用autocad畫圖的,用不慣電子圖板,從09版開始電子圖板才采用autocad的操作習慣。
) a& U0 r( \: a' J" i1 s: q3從演示效果來看,inventor比solidworks好,因為有機械工程師手冊和設計加速器,而fx參數表也比solidworks的方程式管理器功能強大,但為什么不購買,因為這B說了太多的廢話,而且心存不軌,autodesk的代理商指著盜版索賠吃飯,而不是軟件銷售和服務。
# r8 Z% N0 ~/ e+ Z: Y4 相比這下,solidworks的代理商寬容多了,明知道我司有盜版solidworks,但裝不知道,只是推銷軟件和服務。
2 Y" V) K$ f! x- `0 A; x所以工業企業選擇什么軟件,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為這個軟件有強大,這個軟件能做多少多少曲面。三維軟件發展到現在,功能差別不大,對于正版NX來說,你不購買CAM模塊,有CAM模塊也用不了,覺得NX功能多的,是因為你用的是盜版,沒限制。solidworks插件我統計過,200來個。錢能買的,都不是問題。. ^$ {7 c- }$ N9 j9 K% Z
那與什么有關?與這個公司目前有多少人使用某種軟件畫了多少張圖有關,畢竟公司可不想花錢購買正版之后,技術人員遲遲不能上手,耽誤了生產,就得不償失了。而眾人使用什么軟件,就與這論壇的統計結果密切相關,從眾心理,馬太效應。
' v0 H9 d, s1 U$ \5 d
. A7 o" r: H' z- x' `- @技術從來不是選擇軟件的標準,舉個例子,同步建模直接建模被鼓噪的神乎其神,所以SpaceClaim于05年誕生了,SpaceClaim的產品很容易上手掌握,并擁有直接建模這一招牌功能。創始人有多次成功的創業經歷,團隊開發出不錯的產品,CAD業內人士也對其產品給予極高的認可,這聽上去一切都如此順利。國外CAD行業其實一度對SpaceClaim的發展有很大的期望,甚至有許多CAD專家認為SpaceClaim有可能成為下一個Solidworks。結果呢,去年被ansys收購了,ANSYS以8,500萬美元收購了SpaceClaim。這一數字乍一看可能感覺挺不錯,賣了個好價錢。但是如果跟達索17年前收購Solidworks的3.1億美元相比,恐怕有點相形見絀。更具諷刺性的是,那時候Solidworks只有6,000個用戶,而今天的SpaceClaim已經有4萬個用戶了。十年才4萬個用戶,所謂的技術先進性起什么作用了。
/ ~1 @) T8 H4 N$ L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5-3-26 20:42
本帖最后由 Cavalier_Ricky 于 2015-3-26 20:49 編輯
5 W3 r% n) N( ]2 e9 Z7 e. r9 p: R
寂靜天花板 發表于 2015-3-26 19:32 5 [9 Z8 @/ W5 G
從使用者的角度,你說的那些在國內是沒人關心的。當年我在機床廠時,inventor和solidworks caxa的代理商都 ...
) L/ d5 u2 e( S( S+ {) h  n+ w: X% N5 H
我出這個貼的目的,就兩個:讓各軟件廠商認清自己在賣的軟件有哪些優點和缺點(這點他們比任何用戶都清楚),讓各軟件廠商認清他們下一步該優先提高哪些功能而先擱置哪些功能的改善力度(這個,可就太難說了)。$ B7 q( v' a( k: J2 E0 s

$ ]" @9 L4 ^4 h0 `我提出這個帖子,就是想讓大家知道你自己目前的業務,哪個軟件最適合我個人。5 W- y# e& H% C* _) E

* z! D" {* i0 N, X  W我的疙瘩的確是我個人的疙瘩。但個人多了,就是一個軟件廠商心里的一個瘤。
4 E. s5 G7 S6 W2 U$ Z  ?7 C4 t* a6 c- E- h
人家要我用,我就用了?
作者: hsweidongbao    時間: 2015-3-26 22:03
學習受教了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5-3-26 23:11
本帖最后由 Cavalier_Ricky 于 2015-3-27 10:36 編輯
$ J+ d; A, Q& L# w8 |0 l
masterzhuce 發表于 2015-3-26 13:27
% T2 H/ s# b: w/ Q' u  O  q分析的真挺明白,但很多人用軟件都不會明確的分析1,2,3。。人們習慣把上面所有的分析歸納成兩個字:順手。- Q4 v# \3 G: F$ M; O: F
...
7 d1 E7 [% B# i# F( o- |
回“桂花暗香”:
+ l, N" D* O+ G6 D: n$ l: P  A5 Z( s2 C  P! ~
到目前的中國國情,我這種態度,真遺憾也許只能用“日本范”或“日本式”來表示。可惜,沒看見前面加“小”子。: U) l/ ]0 A2 i
我在中國生,在中國活了40多年,到現在也沒有理解中國人哪里來的膽子給“日本”倆字前面加“小”字。根據是什么?' C5 S( Q! h$ h6 |( ]/ G

- g( ?' _4 [9 |) E什么時候,我這種態度或那種馬桶,不需要用“日本”倆字來概括某一類物或事?
. ^  w* H$ f. k5 F/ e, d. |% Q4 f3 z9 }% i$ g3 l
什么時候,中國人的腦子里,不再那么清楚地記住“日本”兩個字?這兩個字還是漢字,日本人也用漢字來表達自己國家的國名。。。
作者: xtduimianheren    時間: 2015-3-26 23:15
為什么客戶端顯示不出來圖片?
作者: pacelife    時間: 2015-3-27 07:20
我用solidedge好幾年了,也來說說# w' X- I% W& O( ?" t
1.界面$ W0 `! W" E4 W5 f$ ~+ a
最新版本的silidedge界面和也是robbin風格,非常漂亮,并且定制好后可以拷貝相關文件,換電腦后把文件再考進去就可以了,這點尤其對喜歡用快捷鍵的人來說非常方便
作者: pacelife    時間: 2015-3-27 07:25
2.零件設計
: `3 Z$ L: k0 J: Y( D6 zsolidedge也是針對機械設計的,其基本建模功能非常簡便并且功能強大,全參數化,草圖也是簡潔有力,并且其中有幾個小功能比如畫腰形槽非常方便,個人非常喜歡
作者: pacelife    時間: 2015-3-27 07:33
3.鈑金設計" b3 a( a) r) g9 |" M# f. W, G  R
這個不用說了是solidedge的強項,UG里面的鈑金設計功能幾乎是完全拷貝的solidedge! A$ Q# z. u; P
4.工程圖
3 X9 a2 h* H5 |0 l我用過solidworks的工程圖,但是感覺比不上solidedge,不管是方便度還是美觀度,尤其是solidedge的工程圖模板,只要拷貝即可使用,工程圖甚至可以復制到另一個dft文件,我覺得solidedge做的最好的一點就是其零件的屬性定義可以在零件裝配或者工程圖中批量進行,操作就如excel一樣方便
作者: pacelife    時間: 2015-3-27 07:41
3.裝配功能
; g: K/ l6 c0 s, Q. \裝配其實是一個軟件最顯功力的模塊,solidedge中可以定義事例屬性控制零件在工程圖中的顯示,控制該零件或子裝配在該該裝配中是否計算重量等等,其他常用的功能我想應該和別的軟件差不多,重點說一個干涉檢查,solidedge可以選擇本身檢查,和其他零件檢查,可其他可見零件檢查,和選擇集2檢查,功能非常豐富,但我覺得遺憾的是它沒有提供零件之間最小距離的檢查
作者: 笨手笨腳    時間: 2015-3-27 09:32
1.     目前的工作:產品設計(塑膠外殼)
                                    
2.      最喜歡的軟件CATIA。最喜歡功能:拓撲生成過度曲面         
   現在使用的是PROE,喜歡的是他的邏輯性,厭煩的的是雞肋的曲面功能            
   
1)        操作界面
           proe界面設置比較麻煩,需要自己調整軟件配置,不會搞的,軟件超級難用。但是調整后界面比較清晰簡潔,符合我的胃口。' j/ H  ^5 k7 A) Y
2)        繪制草圖
           proe草圖簡單,就是鼠標加小鍵盤,但是要求邏輯性(參照選擇)非常好,不然后面重生成都是錯誤
! n) U$ m) c5 I6 w, t  }: @
3)        零件建模---普通件和鈑金件
           建模要求非常好的邏輯性,基本上畫一個零件就要把整個產品的結構過濾一遍,不然proe建模就會出現突然到某個結構畫不出來,或者是需要把前面的結構刪掉再重新增加命令。但是proe蛋疼的邏輯性,當你前面修改前面命令時,重疊命令部分出錯幾率非常大,只能繼續再重疊一次想修改的命令,那就沒玩沒了了。我現在建模都是先坐那想一天甚至兩天的建模思路,整理好后,基本上一天左右就3D建模OK,而且很少命令超過40條(也許結構太簡短了)。( A( R$ k0 y; Q* p4 D
           鈑金件和普通件的區別比較大,一個是結構堆疊,一個是按照實際生產進行備料,裁切,沖孔折彎。比較不錯,除了制作復雜沖頭比較麻煩,其他的都滿足我的要求
! f! l9 I% P! X, q# \& i
4)        裝配
           必須限制所有自由度,不然不能保證關閉再打開看到的模型是你希望看到的,但是自由度限制后,裝配靈活性就沒有了
$ e1 K! u3 N' t! y. i8 L
5)        跨文件參數關聯(零件內,部件內、零件到零件、零件到部件、子部件到此子部件外的零部件)
           這個proe基本上沒優勢,因為對邏輯性的要求,參數關聯可以做,但是對你的建模思路要求比較高,有一個地方沒考慮到,修改一處,所有都錯,而且有一些事不可檢查的錯誤,一般不推薦
. H  _& I7 ~* G; s/ |
6)        直接建模和編輯
           沒用過3 p3 \  r9 b/ G
7)        運動仿真
            仿真么,proe就墊底吧# Z# Z* W, C/ p* U) r
8)        應力分析
            只做過MOLDFLOW的塑膠模流分析,非常好用+ a( ~1 |7 b+ K* o+ x. ]- R  r
9)        后期修改零件
          建模思路沒問題,修改很簡單0 R! N2 Y  O# j6 O9 k4 E8 d$ Q
10)    后期修改裝配
         這個因為沒有裝配自由度,改就是大改8 l/ Y5 ]$ H) H( s' n9 l$ }' f; R
11)    工程圖
         自動出圖就是雞肋,還是自己按部就班一點一點搞吧,不過有了建模思路,基本上建模過程就是出圖過程,只需要在工程圖把腦袋里的尺寸要求點亮就行
7 `+ ?# P6 O4 c# \( f9 q
12)    動畫制作
         和運動仿真一個類型,難用2 s6 y9 E6 ]/ W% Q+ T4 x; d7 d
13)    項目文件夾管理
         手動創建,清理舊檔,備份,使用難度較小,但是需要自己清理
/ j; r7 H, e: E, V  z9 d9 I( Z3 R* }/ }2 C
總結:proe非常適合我這類的初級應用者,上手麻煩,但是用順以后發現實時檢討自己的設計思路挺不錯,就是曲面命令太垃圾,兩個共線三角錐面都做不出來。總的來說,比較滿意。CATIA學過幾天,發現建模確實爽,特別是曲面命令,但是不適合我這種死腦筋的,所以又換回來了。
1 d6 A! F1 e# T. {
, R) y1 p8 J3 A; N+ Q) p
  x'
. L7 L  b& ~1 w: O7 Q9 v; p

作者: gyq720    時間: 2015-3-27 11:26
我就曾進了一公司非要讓用INVENT,放棄SW,我果斷走人.麻逼現在還有這樣的白癡公司.....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5-3-27 18:50
你自稱看過其它論壇的軟件比較,卻不知道所謂同步建模已經被批的爛夠,且看一位資深NX用戶對同步建模的吐槽:! a5 d- V" `( L1 ]
對于任何產品,需要詳細設計,就必須嚴格的規范設計,特別是大型項目,大團隊協作,而且能實現設計知識的固化與流程化、自動化。這個的實現最好的方式就是參數化。
% c3 _  L" P# o- h) z& Y) p作者畢業后在某大型汽輪機制造商液壓室、分廠、信息中心做過技術員,后跳槽到UTC(普惠、漢勝、西科斯基的母公司)的一級供應商外企技術部做工程師。目前在某半導體設備商擔任技術項目芝麻小組長,兼管技術信息化工作。" n: N, W8 f: j9 e
水平不咋樣,都是大公司的一顆小螺絲。只是東西見了不少。
( f4 S) w0 q' b: H3 E. F. C集團企業級的SAP PLM,PTC windchill;& U* m7 X" ^0 h3 ]  Q" `/ l3 o
分公司級的Teamcenter engineering(就是以前的UGS IMAN 很老就上了我是后來的培訓資料都是IMAN,集團級的Teamcenter enterprise 和TCUA 2007 技術部門高層沒有談妥,聽說俺離職后是上了,但我總歸錯過了);0 R" y0 R7 _0 J2 K+ ^
部門級項目組級的CAXA plm,西門子insight,autodesk vault ;我都用過和跟過項目,最少都是對角色前端操作比較熟練的,有些作為種子關鍵用戶參與實施,標準起草,客制工作。; N3 K5 |; U8 h  ^
這三家企業,前兩家是UG NX為主設計CAX軟件,在分廠做工藝裝備會用到solidedge/insight,有部分部門和項目組會使用Inventor3 i7 D1 S1 o3 o3 R: F+ Q; L
在半導體設備商主設計軟件是pro/e,兼用老版UG。1 |' O, n% y( O# p& U& {" M7 B
無論是用哪個軟件,上哪個PDM/PLM系統。所有詳細設計模型都不能有非參數據,哪怕哪個實體、曲面體去了參,外來導入轉換的數據(如step 格式轉換,inventor轉進UG),都必須有源全參模型,并通過PDM系統掛接管理,而且都有備案(轉換報告會保留)。非參數據根本入不了系統,標準化那一關,以UG為例check mate一查就出來。參數化建模、制圖也都有嚴格的規范,如元件間的WAVE鏈接不得同級,越級WAVE鏈接;對象屬性值、引用集(輔助幾何體不放工作模型引用集)、圖層嚴格的規范、特征公差(論壇上掃略、網格曲面的鏈接公差我們原來是不允許隨隨便便修改的),質量設置。否則一個check mate一查,到處都是叉叉。定期,信息化與標準化系統人員會對系統數據進行清理備案整改,進一步篩除不符合企業數字化設計規范的數據。說實在的一線工程師,實施初期沒有人不煩和罵街的,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大家也就都習慣了。: s: Q$ U5 G: ~7 Y
個別成熟的設計,通過NX/intent語言也好,toolkit也好,iLogic也好將成熟設計經驗固化為自動化的設計知識庫,供企業高效重用# a" D. J2 k: h8 Z
到數字化總成,及其在PLM進行統管的時候,得到的就是一個健壯、架構清晰、重用性高的電子數據倉。在質量追溯、工程變更ECO等環節發揮了巨大優勢。& T( g6 V- f3 X) n0 H  U* z

8 M$ G& s% v4 B3 p2 N7 w總結一句話:有人說不懂得參數化的(是說pro/e的,本人認為UG也如此)都是水平低下的。俺不以為然。但是這個觀點可小小修改一下:在制造業,不懂得或者玩不好參數化的公司,都是技術管理差勁的公司。
9 H& C: {6 ]6 R" m大企業,大項目,大團隊工程師個體水平并不咋樣,而且面窄。就作者以前所在的液壓室,有些年紀很不小的工程師對自己負責的如油壓調節泵這一塊狹窄的領域很熟悉,但是換成很相關的起動油泵就變得很外行了。) F: O+ |6 {! g8 {2 ^
大企業,大項目團隊厲害的是體系,在這個體系下,所有人都是體系下的一個螺絲釘,包括總設計 總系統工程師 規劃師等等,他們熟悉的是總體結構和布局。小公司的高級技術人員可以很熟悉其下的分部件,而大公司卻對分部件根本不熟悉,只把它當做有按需輸入輸出的黑箱(更多的時候這些高高在上的總工、總規劃師做的是項目管理的事情,連具體的布局設計規劃設計都很少參加)。
' \' V' V3 U3 J' H, }2 Q/ f在這種體系下,必須依靠規范的研發流程、標準規范將團隊甚至集團公司約束起來,各司其職。可以說小公司式的管理方式在復雜項目上根本不具備與大公司相比的競爭力,或者說想壇里的很多同學說的想去參就去參的作業方式哪怕你召集向大公司一樣規模的技術人員,也根本不可能組織起復雜的大項目開發。不是人的水平問題,是體系的問題。0 b' _+ Z* M0 e$ d+ C6 m6 a3 c
所以我說,壇里有些同學想說的復雜大型產品不可能參數化,所以都是非參的為主,都是想當然的說法。大項目產品設計的詳細設計恰恰需要參數化,而且要非常規范、自頂向下、按項目WBS的運作方式參數化。; M4 {8 F3 @. L
非參和參數結合。不就混合建模嗎?所謂的同步建模,歷史模式下進行直接建模,方便編輯任意幾何疙瘩,拜托不就是把移動面、偏移面、旋轉面、面面對齊做成了特征嗎。你不信?以前的proe NX2.0都有類似的,你看下proe編輯下菜單下的偏移面命令是不是和這個類似,而且外來的非參幾何疙瘩是不是可以對某個面做偏移??之前UG一直就有直接建模,只是沒有做到現在同步建模那么花哨,你不會以為在非參環境下還是參數環境下添加移動面、面調整大小之類的特征是什么很了不起的高科技吧?) q0 G% g* i9 d. I& W4 y  O

' N% v% F, i8 t, D  d1 r2 n/ [: e  s  L說到不依賴于建模歷史的同步或者直接修改,笑話,你目前創建的移動、偏移這些所謂的同步特征就是最后一個,它之后還有任何特征碼?你把這個移動偏移特征作用的面的生成特征(你這個面的生成總歸是前面拉伸啊 旋轉之類生成的吧)改一下,你看這個移動偏移會不會跟著改。creo一樣半斤八兩號稱非參參數無縫融合,歷史無歷史切換可逆,比UG聰明,耍了點小花招,direct模塊貌似是非參直接建模,實際上創建修改過程給你一一記錄且隱藏下來,然后parametric模塊給你呈現出來,真的以為有什么火星黑科技???
% W9 C% d5 G) D% j8 R
作者: pacelife    時間: 2015-3-27 23:02
pacelife 發表于 2015-3-27 07:25 - `8 o( t% c1 S/ [+ a" p- `
2.零件設計. Q: f9 m4 ~0 r3 z% I8 V: Z
solidedge也是針對機械設計的,其基本建模功能非常簡便并且功能強大,全參數化,草圖也是簡潔有 ...

; y" w/ J( l( G$ l, a, B% _6 [都可以關聯的,但是這種關聯我個人不怎么用,不是說不會,我在學UG時曾經仔細研究過,經過后來的一段實踐,發現盡量避免這種關聯是有好處的
4 |  J3 \2 u! k, ]* B3 I( ?1 C9 M' U5 W  y1 ^8 z, @
8 ]& W5 y* z, F" q( i2 \

作者: bob_fang    時間: 2015-3-27 23:29
我用的solidworks,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5-3-28 02:48
pacelife 發表于 2015-3-27 23:02
' {" Y0 R; Z& H都可以關聯的,但是這種關聯我個人不怎么用,不是說不會,我在學UG時曾經仔細研究過,經過后來的一段實踐 ...

1 S$ Q' n. V( G0 C啊????不會吧???
0 Z( \- B- L* ?4 v) [( t+ L( |
7 _" R' Q+ g+ v6 \+ o. w能請教你是做什么細分行業的?9 f3 _/ [! I; m( U

' [- u: T, ~8 f) p能具體說說有哪些好處?我的話,離開參數,都不會設計了。6 a( K' A, {3 v5 x4 T; P6 ]

. g% q2 ^5 P4 [; B0 \2 {那,兩個零件之間的關系是用什么方式關聯的?
) r/ w4 D# ~- m1 c1 H( B+ Y) s6 p, t" M+ G  k( ]7 N

作者: pacelife    時間: 2015-3-28 11:20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5-3-28 02:48 7 ?! k$ T8 |; y8 s
啊????不會吧???$ @: _7 [$ U, O. }6 ~# O
* L4 X% u5 M. |# g1 V( L
能請教你是做什么細分行業的?
7 k: q3 R1 W: M/ I* Q
我做機床行業的,機械零件算是比較多的,零件之間的關系主要是體現在裝配關系上啊,如果搞鏈接的話,后期修改會復雜的根本無從下手,并且如果后面有人接手你的工作,人家看到這么多的鏈接,會罵娘的,還有現在一直提倡的自頂向下的設計,尤其是像UG那樣通過參考其他零件的面或者其他元素進行的關聯設計,即所謂的wave技術,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會產生相對大的副作用,主要體現在后期的修改中,最好的做法通過還是傳統的裝配關系做
$ b5 G- B4 T) a1 G/ m; J最合適,還有就是同步建模技術,我也想說幾句,solidedge的同步其實在各大軟件中處于領先地位的,其最新的技術都在solidedgesolidedge中成熟后再轉移到UG中的,同步建模的特征是沒有歷史關系的,對于需要修改的設計運用還不成熟,也沒聽說哪個公司在大量運用這種技術再做設計,但早在solidedge很早版本的時候存在一些同步建模技術的類似命令,比如移動面,刪除面,修改圓角等等,這些命令在實際設計中有很大但的用處,因為它們是基于歷史的,后期修改也能進行,對外來的模型修改簡直是神器,樓主可以試著用一下看看
/ X2 M  A3 d/ B% |
) l! m2 ]2 U! Y/ h. m# ]# w3 K% _" d! _' r+ v  e4 E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5-3-28 11:59
pacelife 發表于 2015-3-28 11:20
1 M# H! w) n* {1 T; y* Q0 p% x4 U我做機床行業的,機械零件算是比較多的,零件之間的關系主要是體現在裝配關系上啊,如果搞鏈接的話,后期 ...
- x" [/ W" U. K3 o
我是做非標設備設計的。別說讓別人接手,就算是我自己,一臺設備動不動3千多個非標零件。& G5 `) w7 K; P' x6 B/ Z* [
: ^& o3 d/ S2 x7 L2 K. q
各零件之間都有具體參數的公式關聯,這樣,后期修改時,那個參數有問題,就只要往回查這個參數的來歷,很容易查出問題的。: q5 h9 z, }. A, u

& k. ]0 Q. R" Y8 y) i/ i" f$ h. [但如果直接修改某個零件,修改的參數是怎么定的?他的合理性怎么判斷?他與他的驅動件之間的關系,他與他的從動件之間的關系,他本身的強度或其他指標。。。
, y% h, X. R* n9 Q" @- |, k" x& J+ t5 H8 s( ~* W3 c& H
Inventor,在裝配環境中也有投影其他零件的外形特征來新建和修改其他零件的功能。折騰了一年,問題不是一般的多。這不是軟件本身的問題,而是一旦被投影的零件有外形變化或位移,投影出來的草圖就容易失去自己的投影源。& u; d2 [; E. [  a* d6 ~
4 i( l( y/ Z, N
機械的零件,是不可能獨立存在的。每個零件,一定會與其他一個或很多零件有著多個唯一關聯性。# L- C( J$ a+ d1 `* u8 e5 u

, Y! U8 N  n( t0 L而每組相互有關聯的零件,也許是緊挨著,也許在兩個“貌似”不相干的兩個單元里。5 y* B$ T- i: P3 I5 L: J

$ K# X8 f6 v6 @* w% y( r0 G, g如果兩個零件相離很遠,且只有參數關系,這事怎么辦?; }) [# E) k6 w- U  {  n8 C  g
, d3 [' Y: F! y4 A) k* A' L% y
比如,從主傳動軸經過多組傳動方式驅動的末端兩個零件,需要1:2的動作周期關系,怎么處理?
作者: pacelife    時間: 2015-3-28 12:38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5-3-28 11:59
* \( u# t/ N0 o1 A4 _$ ]我是做非標設備設計的。別說讓別人接手,就算是我自己,一臺設備動不動3千多個非標零件。9 m8 H' N: n$ m( R
/ l1 B4 J0 M0 w# e+ L
各零件之間都 ...

' R% `6 m! |/ e& D0 x1 R. ^你一個人3千多個非標件?那得畫多長時間啊,我們一臺整機也就3千種物料啊,還是把標準件都算上去的情況下,就這樣我們三到四個人設計一臺機床也需要五六個月,當然其中包括存在各種修改的情況下,不過也得瘋狂加班才能趕上,只能說你的境界比我們高太遠了
6 O/ p. ^% O9 ?+ B% ~6 G! y4 o
作者: pacelife    時間: 2015-3-28 13:02
還有你說的傳動問題,這個傳動不是事先算好的嗎,零件做到裝配里不就完了,你還想怎么樣,一個零件變一下,其他零件也跟著變?那只是在參數少的情況下,而且你根本做不到一個零件變其他零件跟著變兒不用更改其他的特征的
作者: m_e    時間: 2015-3-28 13:09
proe的功能一環套一環,要學好久才能背住,而且不用就會手生。UG界面感覺沒SW看的爽快容易疲勞,操作上快捷鍵貌似不能改。SW可以改快捷方式,功能基本一目了然,配色舒服,上完手就懶得換了。具體畫出來的東西CAM都是有軟件一對一的應該差不多。還是學生,生產的事不知道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5-3-28 13:45
pacelife 發表于 2015-3-28 12:38 & W$ x$ B; i8 Q5 ~+ p
你一個人3千多個非標件?那得畫多長時間啊,我們一臺整機也就3千種物料啊,還是把標準件都算上去的情況下 ...
% `) u& ~6 E- I! T  D
不用參數關聯的話,開頭也許感覺很快,但,到后期找毛病修改,那事情就多了去了。
' r4 l1 j6 Q9 P3 }6 U: Q' |/ N4 k- H0 o6 }, U9 |. k+ T# d
另外,參數化關聯設計的好處,就是把一個自己喜歡的單元或組件拿到其他項目的類似工序去利用時,只要把條件參數改一下,八成就完事了。0 N1 z/ l4 z' s
: X  a. r+ B' r) g+ f
幾千個零件,要我一個人每次都一個一個地畫,那真得手抽筋也畫不完。。。
作者: pacelife    時間: 2015-3-28 13:50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5-3-28 13:45
6 l% [* s9 U$ ~" x1 I$ K2 E不用參數關聯的話,開頭也許感覺很快,但,到后期找毛病修改,那事情就多了去了。- {8 e5 b! D1 F* U& u- C. S
' k- @" R" P' k9 Z
另外,參數化關聯設 ...

0 U: k# C( s5 B9 f7 `你可以發表個討論,看看大家是怎么用3d來設計的,我覺得對提高三維的使用或許有很大幫助, p5 m( @! j5 u/ y" [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5-3-28 14:03
pacelife 發表于 2015-3-28 13:02
1 S. u. l6 s8 H* A還有你說的傳動問題,這個傳動不是事先算好的嗎,零件做到裝配里不就完了,你還想怎么樣,一個零件變一下, ...

3 x0 s' y$ }: p8 |比如我現在設計中的設備,共要15臺以上,但為提高每臺設備的成效比,要分成三種規格范圍的系列。
! b7 {  P6 F" [; Q2 I0 j$ Y' D$ p. A  b, q  x) f* j
那我只設計中間規格的設備。
2 |* G3 I0 H$ w% G+ M6 \- b2 _" C% D
  u9 c6 q% N# o* R; K( |然后,復制成三個項目(Inventor是由項目管控機制的),在每個項目的關鍵參數文件中修改原料規格范圍,然后打開總裝文件,點擊更新,3個系列9成就完事了。
+ ^0 l' g$ u) z4 J( m  `' C% d; z" _8 f1 ^6 E' V
剩下的事情,就是在Bom表里替換規格變化的外購標準件。* h# @6 g9 c! Y9 ]2 m6 c# A: G

& l7 l5 H4 T; v+ E& c8 f! J外購件,每次新下載的3D模型,我都是按照自己的命名標準標注好尺寸并用自己的套路命名文件名。這樣,參數的重新關聯也特別省事。
# m2 K7 ]* C5 d: g) Z6 A  T
" f  N- s6 x% g+ \; R9 [' \" x順便說一下,雖說是搞非標設備的,我不接5臺以下需求量的訂單。。。6 c/ b- E# V2 O: b0 N
) c: W2 S3 _5 _3 p$ w5 \8 c; a  Z
剛開始從事這行業時,確實會多耗費點時間去整理自己的規矩。* B9 p  w  o- a0 Z$ S

. |' ?, Q2 ?# t但,設計的設備多了,也就從自己電腦里的那個項目中偷來某個單元或組件的事情會越來越多。
作者: pacelife    時間: 2015-3-28 22:03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5-3-28 14:03 6 N0 |) F- W/ q8 ]3 U
比如我現在設計中的設備,共要15臺以上,但為提高每臺設備的成效比,要分成三種規格范圍的系列。) f& m+ y  B6 E" \

$ F% S# _. Z& }5 F! ^+ l) n/ L1 G6 Q那我 ...

. B- }* B* h  J) h' f3千左右的自制件,要用多少參數來控制零件之間的關系?如果只是控制機器的主要參數,那一二十個也就夠了,問題是這一個十個參數能決定90%的零件修改工作量?我是不太相信。一般的做法都是畫機器的總體布置草圖,然后將這個草圖的各個部分分發給下面的做詳細設計,然后通過總布置圖上的參數來控制其各部件的位置或形狀關系,這種設計方法倒是有,但像你說的我倒是從來沒聽說過,或許是我理解有誤。
" I. y. A+ N9 s' r' h. T% \; ~
作者: pacelife    時間: 2015-3-28 22:19
下載外購件的三維模型,這個不值一提,每個公司都會的,整組借用或者單個零件借用,這也是很正常的事,跟零件之間參數關聯應該沒什么關系吧。值得一提的是solidedge的公式曲線不強,甚至它在ST7版本之前連個3D草圖都沒有,這方面UG不錯的,solidedge還有一點不好的是ST5版本之前沒有多實體功能,而我特別喜歡把外購件的裝配體做成一個零件。3 i0 d& P' |" A% g2 c& ]
另外一個值得提出的問題是不知道有沒有什么3d軟件能提供裝配模擬的功能,比如在一些狹小的空間下,我要將設計好的零件裝配上去,裝配好是不干涉的,但是東西能否放進去這卻需要提前驗證好,solidege我都是通過加入某些約束條件,然后手動拖動零件看有沒有和周圍零件干涉,非常耗費精力。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5-3-29 00:20
[attach]348665[/attach]
5 p& N& ~3 G! @* w8 G
一。 這是Inventor中玩參數的辦法之一。估計離不開Inventor的都是因為有這個功能。( [1 m/ `% J* L8 I: c+ v0 |

. u5 W; G. K' G% f9 y8 U5 B上圖中:: H, t2 a. c) l. _. P" @
1. 自己輸入標注進去的參數部分. U' }' V- T! y
2. 草圖中受其它特征和尺寸約束的參考參數
3 d  _' H/ |* W5 g3 V
3. User Parameters 是自定義參數(有可能不直接成為某一草圖中的參數)7 [1 s; a5 W& U" ?, F- W( x
4. 就是我不能放棄Inventor的部分,就是外部零件或部件的參數鏈接。
  只要它沒拽走你的參數,我就可以把他的拽進來用。(即,文件之間,只能單向鏈接)可一次性鏈接進來這個零件所需要的一組參數。

# m0 A' Z: c6 Q) f2 e5. 在方程式列中,每個手動輸入參數欄后面都有三角按鈕。
  點擊進去,就能看見這個零件中自定義參數名的一切參數,包括自己改名字的參數和外部鏈接進來的參數。想用軟件自動分配名稱的參數,只能自己手敲進去那個參數名。
  因為1個文件中,參數名是不能重復的(重復時會報警),這里不需要寫入這個參數的長長路徑。
  每一欄最后,如果打著鉤號,說明已經被別的文件鏈接出去了。
另外,這個參數表中,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參數,只要把鼠標移動到該參數的名稱上不要點擊,就能知道是哪個參數在用我這個參數。
我操作Inventor,一半兒在劃線搞特征或裝配,一半兒,就在這個表里呆著。
這些功能,都不是這兩年出來的新功能。真的很敬佩當年的Inventor研發隊伍。

+ @# ~9 U* H; Y: R1 E6 L% O. e$ u可惜,現在的Inventor研發隊伍,感覺就是“啃老”,玩玩表面功夫糊弄糊弄。
更可氣的是,把本來挺好的不少操作便利性折騰得亂七八糟的。
而作為機械設計軟件,竟然,連理想狀態下的配合約束驅動都沒搞好。
$ Y4 |% @  s) ^7 j2 B+ a5 v( ?4 C
! I3 W4 W$ b3 [6 d; x二。這是草圖環境下玩參數的方法。
- T' U9 P/ N$ r# _4 A/ Z3 N# D$ s) ^/ ]: b$ m* [9 Z1 @. U
[attach]348664[/attach]
7 _/ t5 K+ B9 V& j! t
8 ?# ]& i$ o' {2 ^7 d
1. 雙擊某個參數。4 j9 z/ i% ]5 T* \; X
2. 就彈出方程式條欄(可以拉長)。
  l. k  Q" V& \/ }/ Y% |    在圖中,參數名是軟件自動分配的參數名。你也可以在這里直接輸入或修改參數名。也可以直接在這里編寫方程式。3 L3 W: O0 E1 {$ {; L: y
    比Solidedge方便吧?少點擊多少次鼠標?
; @8 q: K5 n! X, `1 }; z3. 這里也有三角按鈕,點擊進去可以看見自定義參數名的參數列表。
2 A7 e5 x  w+ P% }8 I  V$ ]% q. s, N: [
比如我要把參數名改成“輥面寬”,方程式改成紙筒長Max的2倍---在這個方程式欄內輸入“輥面寬=2*”,然后點擊后面的三角,在參數列表中選擇謀得參數,然后就是OK。
( g/ b5 y9 i% P/ f: L- m
! ^6 h5 |$ X8 W5 R: b) A# t4 a/ d如果不需要后期的運動仿真或有時間導到其他軟件驗證,我還真的極力推薦Inventor。關鍵是,陳老師的“Inventor11實戰教學”這個老掉牙的視頻課程,對入門來說,現在還很好用。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5-3-29 00:43
pacelife 發表于 2015-3-28 22:19
. v- }$ r5 S5 c5 h* b- i下載外購件的三維模型,這個不值一提,每個公司都會的,整組借用或者單個零件借用,這也是很正常的事,跟零 ...

6 ^0 ]" }2 ]' Q$ r1 |5 A- Z: j能不能安裝?
' X! m2 N9 }0 f0 w# T1 M2 y9 n不搞大卸八塊,能不能拿出來一部分?' j/ Q! V' {) f7 ]$ V
. ^2 F' g; N2 ?4 M/ f- N
呵呵,倒霉過幾次后,現在,簡單點的,都是在草圖中,直接計算好。復雜點的,目前我是只能靠感覺了。0 u4 L: E  f5 }

8 `; J( B7 B6 o7 U1 \- I3 R剛入行那陣子典型的例子:
. e) f4 E9 M5 s# M3 }0 d* t) n$ L! D& J) Z
一開始輥面直徑250左右,兩頭有軸。要裝進固定死的、間距緊巴巴的兩個墻板之間并插入兩面的軸承孔內。' ^; }! `- x5 [1 _' g" f
一開始都沒戲算。可運氣好啊,竟然裝進去了,我也沒留意。- L& b1 W1 B2 T& N& m- _
9 c) H8 A* h8 J+ X
后來客戶要把輥面直徑要改成300左右。$ P/ N5 A, t; x6 f  ]  o5 W" r& s

7 c8 U0 k- p, J; }8 r: `1 d4 e1 C東西造出來了,天啊!!!裝不進去,輥面兩端的下巴頦卡住了
; l  o" h# K/ s0 N+ x0 `/ [1 C! Y0 ^& s/ F  B) H1 c
從那以后,還是在草圖中提前設置好輥面傾斜進入時的各尺寸關系方程式。4 f. ?/ |! d  Z- m) }: l
' u! }6 s' U9 a5 Z2 z" z
這下舒服啦!外形尺寸怎么動,這玩意兒一定能進去!!!
) t$ Q. O' h$ s' s3 N" ]2 `6 l6 d/ o& e* ]

0 m" V: q0 z  @2 n5 M# d別的軟件不知道有沒有這個功能。Inventor可以把別的零件中的某一個或多個草圖拉過來用,當然包括參考線。; W! }' A+ c* O) t
有些朋友,喜歡直接用導入進來的草圖來進行拉伸等造型操作。
  g" ^: v- Z; ~我才不干呢。源文件的草圖一旦變了,補救都費勁得要命。- o5 b; H" R) \9 v4 K& d
我的方法是:導入草圖-新建草圖-新建草圖中只影射需要的點線-隱藏導入的草圖。
! Y0 Q# M0 u. G) Z9 M- v( L" R0 S8 j9 {. _4 s% ?& k) m- k
這下,后面干活兒就踏實了。就算源草圖變化很大,我可以只斷開出問題的那個點線的關聯,這就把模型給救回來了。/ f) `+ ?: i6 F
- x6 h  G7 Z8 o. U$ h7 `3 d4 w  C

' R/ }6 C$ l7 N' w, M0 N1 @
作者: pacelife    時間: 2015-3-29 07:52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5-3-29 00:20
: s2 o: ]$ y9 o. g& ?一。 這是Inventor中玩參數的辦法之一。估計離不開Inventor的都是因為有這個功能。
& }5 s5 C, [1 }  O7 p
, ]/ K- z4 B2 Y; d上圖中:

- M6 c3 E: c& b* f呵呵,第一次看到有人這么畫圖的,這樣就算一個普通零件都要畫不少時間的,關鍵是這張圖畫出來之后只有你自己了解這么多參數之間的關系,其他人要修改會崩潰的。我覺得你這樣做的原因無非是保證零件之間的有關系的尺寸能夠自動跟著修改,我們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做完零件就往裝配圖一拉,配合做好后直接在裝配圖中編輯零件,這樣其他要配合的零件的圖素就能被該零件所用,一般都會把關聯去掉,省得以后模型修改大時出錯,說實在的,我看到特征有關聯就頭痛,我使用關聯只有兩種情況,一是零件是其他零件鏡像過來的,第二就是該零件是焊接件或鑄件,需要復用鑄件圖或者焊接圖的。這樣的設計是一種所見及所得的設計方式,個人認為是最不需要多動腦子的方式。因為我們現在設計變數太多了,一個門我曾經做了至少七八個方案給老外,這種要求的就是快,一到兩天就得出個方案,如果按照你的做法,就慢了。) x- z6 _. t' T  V, u* z
一個零件里面用公式我倒是也用,主要是一些螺釘之類的建模,m6改個參數就變M8了,這倒是很方便。
2 H% c! M3 l# S1 w% L6 @( \+ z. V. J" _$ c3 W/ z% c
( j4 W8 T. K0 [; a4 T5 x+ c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5-3-29 09:43
裝配環境中,參照其他零件編輯,后期修改時軟件報錯的幾率太高了。所以,你關掉關聯,只能說是沒辦法的辦法。
2 w8 F  p$ n* M7 \: z) m- v+ `  E, Y0 `
因為在一臺設備中,太多的零件,不僅跟上家有關聯,同時,它還會影響下家。
( i7 E2 Y7 A- ], t. i2 c) R+ D: e' {
0 @" D2 J$ l5 ^0 H; N我也可以理解,常有情況就是,我只想動這一個零件,而不希望這個修改影響下家。你擔心的是,這會導致這個零件之后的下家的圖紙都會跟著變化。" K% T' Z" Q/ k3 i. F

/ V0 A9 \. O1 k. H8 d0 j" P0 i4 W這個不用擔心。數據產生是有先后順序的。(我從來不玩同步建模之類的功能)。2 M4 L% w6 C9 ?4 z" r9 j  F
5 \) o3 I5 d  E2 |, u/ P
后產生的數據是不會影響先產生的數據,只有修改已有數據鏈中的某一參數時,后面的才會跟著變。
$ `' B, o) M0 I/ W/ b# n
* e  R" X; y4 o' f這種設計方法,我之前上班時的兩三家,整個公司都規定必須遵守的。否則,某一參數是怎么決定的,別人根本無法查找。
作者: pacelife    時間: 2015-3-29 11:14
對的,其實很多軟件公司都是推薦的這種傳統方式,相互關聯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你改了這個零件 ,結果很多其他零件也更改了,或者有的零件特征生成失敗了,你卻不知道,甚至可能導致整個裝配上裝配關系一片紅,這種關聯可能導致的后果很難控制,并且風險很高,所以我們都是采取相對保守的方法,確定修改的可控性和準確性,這對于你們只做幾臺設備可能不是特別重要,但對我們來說,一種機型一年生產上百臺,中間可能要出上百個更改,每次更改都必須指明哪個零件,哪個尺寸,哪個視圖修改過了,所以只能采用這種保守的方法,其實效果還是不錯的,而且定義好裝配關系后可以進行各種干涉檢查,甚至可以做個簡單的動畫而不必動用復雜的仿真模塊,這一塊我也在摸索,希望設計能一次成功而不犯那種低級錯誤。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5-3-29 16:33
樓主想找那種成熟設計的自動化建模和出圖工具。比如invneor的設計加速器,solidworks也有類似的插件,比如邁迪三維工具集。但這幾個都是設計單個零件的,下面這兩個視頻是否達到你的預期,自動出裝配體,零件及工程圖9 h% R- u9 a- o$ t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TEzOTM0MTIw/v.swf3 R: c/ R  n# b. d: U3 V
" ^  C3 J3 I* o- w0 k
這個視頻有日文$ u$ H5 Y1 d" q/ j) f$ C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18945225/Ob/0/sid/XODg2NTY3MTg0/v.swf
! U: n! ~" s5 w# ~% F9 d; Q4 q3 O7 L+ U: p
補充內容 (2015-3-30 19:08):
. ^; s! u6 N/ O5 ^& ]1 z0 g; G這是一個使用solidworks和driveworks插件進行門設計的案例,使用driveworks插件后,效率超高。不僅是對設計人員,對銷售人員也是一樣。原文如下
! H8 [+ M  C; i& o1 N8 Z2 Y9 q  a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5-3-30 19:09
本帖最后由 寂靜天花板 于 2015-3-30 19:13 編輯 4 N. b- t. c* k: V3 ?/ Y

0 P  S) u6 U9 g5 u- ^& k這是一個使用solidworks和driveworks插件進行門設計的案例,使用driveworks插件后,效率超高。不僅是對設計人員,對銷售人員也是一樣。原文如下9 _! j" m$ O/ R
When customers approach JELD-WEN Denmark to buy a custom door or new glazing, it takes only a few minutes before they receive a complete drawing of the product they wish. Using CAD models from SolidWorks and product configuration with DriveWorks, the salespeople at JELD-WEN Denmark simply enter the customer's specific requests into the ERP system. DriveWorks then generates the desired drawings automatically and sends it by e-mail in PDF format to the salesperson who can then forward it to the customer.7 [. v4 X* k6 g) J/ E8 Z2 B

/ f/ u2 t! l# Z) b! X& M) K5 x+ J% {- pJELD-WEN did extensive tests of DriveWorks before implementing the system. A number of projects were put into the system and made available to a test group either via DriveWorks or via the company's ERP system. The goal was to create a system that supports the full production of a new design.
3 a0 c2 L- @: A6 i
: |+ O! x( u9 o% w# U# `: C; @Today DriveWorks covers 75-80 percent of customer orders for special cutouts in doors and complete glass panels.
. n' l1 V" {: J8 \$ M3 Y* N8 P: L0 P( O  M0 |
Although the primary focus of the DriveWorks project was time savings, savings on costs and overall efficiency, JELD-WEN Denmark also gained other benefits with DriveWorks. Previously it required four people to make the daily registration of orders. Two of them are now assigned to development projects and to solve specific problems that can not be resolved with DriveWorks.+ @9 \! u1 [7 q: b6 g
1 Q0 K0 s+ y  l0 [
Dennis René Jacob Hvam also points out that DriveWorks has improved communication with customers both because customers receive drawings faster and also because the drawings today are completely standardized using the same basic layout.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5-3-30 19:20
Dantoy A / S是一家生產用于室內和室外各種塑料玩具和運動器材一家丹麥公司。在該領域擁有超過30年的經驗,Dantoy是斯堪的納維亞最大的塑 ​​料玩具生產廠家之一。在使用SolidWorks之前,該公司購買由第三方設計公司的3D設計,后來公司決定自己設計。+ j) A! G! u) R9 V, z, F
面對solidworks和inventor兩個抉擇后,最終他們選擇了solidworks,那理由是什么呢。
: s! k8 _0 t: v/ {4 w5 MSolidWorks is easy to use/ U4 F/ [% Z' ?: D' n1 O
Better economy with in-house design work$ V9 V2 h: G- T4 m: y
Faster and cheaper to test new product design ideas
& f& E" K8 A- m) @/ j% W Another reason was that the existing 3D models from external consultants were also made with SolidWorks.; n& \* o& j& g/ ]
A great benefit to having SolidWorks in-house is that the company can now test new product ideas much faster and cheaper than before.
/ r% ~" q6 b" a“Through the years we have spent so much money on external consultants that we could have bought our own SolidWorks software many times over,” says Technical Manager Jens Christensen. ! d+ j. @. l! i4 z: D  ~( J7 `  ~' U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5-3-31 11:32
本帖最后由 Cavalier_Ricky 于 2015-3-31 11:35 編輯
# Y8 A7 k; C. I' b  O. X" D  h) j' ]1 G1 i
煩請各位直接明了地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而不是“別人怎么說的”。- W, }5 j" a6 I, ^! T

2 Z) m& D. q. I0 z) f& s" {& n3 T% h! B因為,說“別人是怎么說的”,在網上,隨處可見。
0 D9 g' n2 I/ o( V
+ M6 o) W! _; ~有可能我在上海呆久了,特別討厭天天在嘴邊掛著“依崗”的人。
3 _# o( J' \. j; D0 F# q1 Y: k% t4 K: W  t9 a4 y
我開這個帖子,就是希望大家從自己的使用體驗共同交流某個軟件到底“easy to use”在哪里。
$ h* B* L5 c, M' M1 C) j2 b# }4 E( h. K8 h/ I1 Q
謝謝配合!
作者: 風清揚極客    時間: 2015-3-31 11:55
到比較,真需要做個統計。那以國內目前還有點人氣的幾個技術論壇為統計樣本: f: Z9 t, |2 F$ V
三維網各軟件版塊帖子更新頻率
作者: 藍色月餅    時間: 2015-3-31 13:32
只是覺得順手就用了
作者: lingpeng654123    時間: 2015-3-31 16:51
我能說到現在為止,沒有精通過任何一款三維軟件,
9 q3 ~6 R; R. P; T: O" e說說我經歷的吧,上學時接觸過solidworks,ProE,僅僅懂個建模,但,畢業了,單位用的是CATIA,用的時間稍微久了點,基本能會個簡單的運動仿真,應力分析,結果單位換軟件了。換成CREO(其前身是PROE)也是用的剛把工程圖熟練,包括標注等,結果離職了。呵呵,現在新單位,用的是inventor,沒怎么用。
/ x4 Q0 }0 @/ \0 z* s自始至終,用的最多的還是CAD,二維繪圖,方案什么的,現在三維基本沒有熟悉精通的,cad將就吧。不敢說精通,只是能應付工作。
8 t! F# _: d$ [所以不敢妄評,個人感覺:
; D- z& N2 e* P8 J4 M0 Psolidwork,建模界面挺簡潔明了,PROE最費事,CTIA,繪制草圖有點不順手,一給約束亂跑,inventor,剛用不久,建模還行吧。" I/ l' b  k( e. o
有點像水貼哦。呵呵。
, q: F2 N. \1 j' B& [7 d
. P/ G2 J/ C7 B' Q5 _6 T' g. e補充內容 (2015-4-1 08:17):, x! m, m9 M4 L6 Z
單位的都是正版,因為是好幾千人的大單位,不敢不正版,學校和現在使用的你自己想。
作者: lingpeng654123    時間: 2015-3-31 16:55
gyq720 發表于 2015-3-27 11:26
# R( V& d: y. n8 |) G我就曾進了一公司非要讓用INVENT,放棄SW,我果斷走人.麻逼現在還有這樣的白癡公司.....

4 K: l- b8 m( W4 m3 F/ Y大單位都是統一的,而且你的電腦裝機管理員權限都是限制的,出圖必須是企業標準,這樣防止人走了留下的圖沒人看懂,留下的格式也出現什么不方便,另外,電腦也防止拷貝,圖紙傳出。
作者: 望月舞雪    時間: 2015-3-31 21:54
到底是哪個軟件好點?
3 A9 E+ m+ q. R3 \+ V; V
作者: 望月舞雪    時間: 2015-3-31 22:02
我用的是Solidworks,現打算學UG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5-3-31 23:53
風清揚極客 發表于 2015-3-31 11:55
* W. v: h  W  ~% C4 E" d- ?9 y$ w到比較,真需要做個統計。那以國內目前還有點人氣的幾個技術論壇為統計樣本7 |1 K4 |0 X4 p, [# @- b2 E
三維網各軟件版塊帖子更新頻率

1 z1 K# j1 A0 ?- \1 y% `9 f$ j! W% ^我出這個帖子,也不是想統計什么數據,或拿這個做什么軟件的生意。我是搞機械設計的。5 R8 o& Z. g  Z; K/ N5 s
7 \  K2 f! Q+ g: ], K" [- B
我出這個帖子,就是希望通過本帖,包括我自己的各壇友們,能對各種軟件中各種功能上得到更清晰的了解和比較,以便今后選擇軟件時能更準確地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目前工作和將來工作的軟件。
7 I3 w; A7 B3 a( Q9 J& g1 m, p# G1 E  c
1)軟件是公司定的,我只能跟著用?3 ^9 v- z  D2 R
    初中畢業的小伙子,白天在倉庫月臺搬貨,休息時間自學Inventor。進目前公司,是他自己用的Inventor,也不是公司強加的,而他現在從事公司的產品設計業務,工資也有幾萬一個月吧。而且,已經和別人合作出版了Inventor2015版的教程。這個人姓畢,就在嘉興,現在才30剛出頭。& m0 Y0 {4 L6 L
   
7 x3 L+ @9 O2 P# r4 c, a    難道你今天不行,所以把明天也提前定死得跟今天一個德行?那還活到明天干什么?反正明天的明天還會是今天。
/ F- V0 d+ E* p/ z3 ]2 J) P0 J1 R
2)大公司有發言權?光在這個社區就有100多萬有機會碰到機械設計軟件。而,又有多少人在大公司上班?小公司,也有適合他們自己的用法,個體戶也有適合自己的用法。" `  D! y, b4 ?, j( ~  N
讓只有兩三個設計人員的小公司買服務器使用Vault,或別的玩團隊設計?別說服務器,弄不好連個像樣的電腦都沒配齊。但他們也有生存和努力的權利。  S! W# g0 }" n3 K
   我自己雖然也在利用Vault,但這次討論內容中,沒有加入服務器數據庫相關內容。
2 n$ y/ _1 M3 U3 v9 H& s$ ^. h$ p( i' x$ a% P% \& S
3)哪個軟件有人氣,哪個軟件就好?做個比喻,全國賣得最多的車,肯定不是212吉普車。但我敢說,賣得最多的那前三款車,對全路況的適應能力一定很低。理由很簡單。因為,他是賣得最多的車。
$ o5 ]" B- S0 H$ A0 Y
/ k0 q, I1 }7 r& F, R) X& _8 S選擇一個軟件的條件和目的,誰也說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種。
8 O, ?! e  S  l2 J# e3 ?+ R) B; L
7 a2 [8 f# Z' r所以,希望各位撇開那些間接的關系,僅在操作和利用軟件這個層面上,直接而盡詳細地談論和交流“您自己”對某軟件的評價。
作者: kingaigh    時間: 2015-4-1 20:44
沒有意義
作者: 番茄唐龍    時間: 2015-4-2 08:28
寂靜天花板 發表于 2015-3-26 16:08
; q9 N& M! {7 e0 Q1 m到比較,真需要做個統計。那以國內目前還有點人氣的幾個技術論壇為統計樣本
4 ?# Z- p: T( t, g三維網各軟件版塊帖子更新頻率 ...

; ~, K, ~5 |5 d  T! w( B哎好東西真的是曲高和寡啊,不會使用專業相機的當然說傻瓜式相機拍照效果好了。
' ^) W. W7 o' u. a
作者: 番茄唐龍    時間: 2015-4-2 08:31
pacelife 發表于 2015-3-27 07:33 # u* F, k! z% K" |) P; Q
3.鈑金設計
1 @, A9 _4 [4 R這個不用說了是solidedge的強項,UG里面的鈑金設計功能幾乎是完全拷貝的solidedge( J% O' W) S4 g! }3 x
4.工程圖

7 L2 m) J! c- w- z. m: V, i3 O應該是solidedge里面的鈑金模塊完全復制的NX的,
作者: pacelife    時間: 2015-4-2 20:03
番茄唐龍 發表于 2015-4-2 08:31
" k3 J) @& w, r" t應該是solidedge里面的鈑金模塊完全復制的NX的,
- w0 t8 H' @0 f/ v* F
這個你就錯了,確實是UG拷貝的solidedge
; m4 y  ?! c( g, U: O. }
作者: lnxianzhi    時間: 2015-9-18 10:34
不知道樓主現在用的到底是哪款軟件呢?好奇。。。。。。
作者: liushaobo1989    時間: 2015-11-16 20:45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5-3-26 13:08 1 \, s( Y6 i0 j2 S
首先,我自己吧。
2 F5 O7 Y! j9 d8 f0 U' j
* l1 C" a! |# a用Inventor十來年了。AutoCAD,都忘得干干凈凈了。

0 ~- B& ^2 }* G4 T" M3 m前輩,使用Inventor文件和文件的連接是通過衍生嗎?
1 x1 P+ D. Z7 m( t' a$ }* C
作者: liushaobo1989    時間: 2015-11-16 21:57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5-3-31 23:53 2 m. \; j  S1 B2 K( |
我出這個帖子,也不是想統計什么數據,或拿這個做什么軟件的生意。我是搞機械設計的。
9 x+ E7 P- p' M4 F, i& q% |2 `. @5 L- Z
我出這個帖子, ...

  |* ?- [) s+ A- e4 m公司在inventor之上開發的管理系統,全球1分鐘發布,就是有點不穩定,總部一上班就有點卡。( u- i4 m& v# O
請教下,inventor里裝配體干涉檢查可以忽略螺紋干涉嗎?# m# g/ b( [9 e3 P  W4 `1 e" e2 `

作者: 苗建建    時間: 2015-11-17 10:46
軟件只是個工具而已,就像吃飯用的筷子、勺子、叉子;大多數人(包括我)也就是使用而已,能玩出花樣的很少,能玩出實用的花樣的更少,所以順手就好。
作者: rv張    時間: 2015-11-17 10:56
一看樓主就這是這行業的牛人
作者: supchao    時間: 2015-11-17 16:43
大學學的UG/畢業到工程部學習的proe/現在研發用的是SW,我自己都感覺波折、鈑金行業
作者: 4891265a    時間: 2015-11-17 21:55
不錯
作者: 明蘭    時間: 2015-11-17 22:49
事實勝于雄辯!
作者: laoli3sh    時間: 2015-11-18 16:27
學習
作者: 陳云奇哥    時間: 2015-11-18 20:27
學習了
作者: 那個花花世界    時間: 2016-3-25 10:52
對于新手來說,總是想知道什么軟件厲害,然后就去學習什么,卻沒懂他的意義。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6-3-25 20:39
liushaobo1989 發表于 2015-11-16 20:45
* W3 j8 n- o# |' ^前輩,使用Inventor文件和文件的連接是通過衍生嗎?
2 b+ t7 P# S* R2 R
文件和文件的關聯起來的目的是什么?
7 \; }( U( A' P) N
/ D! X+ F, {8 F) D/ Y' p一個文件,可能是單個單實體零件,也可能是單個多實體零件,也可能是部件(組裝件)。。。! p& E( u+ N' M
5 k: `3 H4 `, S8 t! W/ i3 a
如果是參數的關聯,我就在文件的參數表里直接關聯過來其他文件內的參數。這點真的很方便,也是我遲遲不想放棄Inventor的關鍵原因。操作便利性和界面干凈利索,確實很喜歡。, _; H; A) ~; y. x7 p" [) N% k2 r
5 W3 z+ ]- h! [
如果是借用某一文件內零件或部件的形狀或某一個草圖的關聯,就用衍生了。: b, L1 W3 U4 I( [8 a& f
! {8 z( A: W4 e
而現在,最愛用的就是在零件文件內,搞出很多關系密切的零件組合的靜態多實體,然后“生成零部件”。' `8 x1 z# o% X# s; @- b) o. [2 `
2 F) j/ k$ e0 @( N" N) }

5 {1 B; J/ Z9 X5 V9 ]: }" J雖然部件環境中有投影創建零件的功能,絕對不用!后期修改,折騰死人!. |# e3 ~) N2 A7 Y/ N9 [

作者: liushaobo1989    時間: 2016-3-26 08:38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6-3-25 20:39
) M( E( V6 r6 K% o' ?, j文件和文件的關聯起來的目的是什么?; H+ {) W2 i+ [7 a  R! D

, Q) q- Y5 M/ a6 d! p一個文件,可能是單個單實體零件,也可能是單個多實體零件,也可 ...

5 J2 M. _8 n0 y是的,公司用的Inventor,馬上升2015,Inventor的關聯性比其他軟件好
作者: 邀約狂歌    時間: 2016-4-13 00:29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5-3-26 13:08 % w0 ^$ Z9 _- y4 _* x2 d/ G1 U
首先,我自己吧。3 z$ F( N# c5 Y# s3 J2 ^" G
5 W9 H4 `) V  g7 U, F4 z
用Inventor十來年了。AutoCAD,都忘得干干凈凈了。

' O2 i0 c  E/ r1."我的每個設備項目內,都會有一個零件文件,里邊沒有模型,只有關鍵參數。這個文件,只會往外關聯參數,不會往里關聯進來。"這句話給了我啟發和靈感,以后的設計對數據的管理會更加清晰簡潔和高效。, ?; G* R1 @2 d
2.我用的是Solidedge,里面的兩個零件之間的關聯是把一個零件的特征面或線copy到另一個零件中去以虛擬面的形式存在,同時虛擬面與原來零件之間保持link的關系。目前對兩個零件之間的關聯就理解這么多,但這樣做的缺點是如果零件復雜,建模邏輯不夠清楚的話,后期若第一個零件有變更你,與之關聯的零件甚至會崩潰。我曾經專門針對參數化設計和自頂向下設計做過一些調查,但是沒有找到專業系統的資料,樓主能否提供一些這么方面的資料或者心得做參考呢?另外,我理解的參數化設計就是將核心參數和設計的各個相關零件聯系起來,使得設計基于這些參數開始,當參數變更時,相關設計有邏輯地跟著變更以適應,不知我理解的對不?+ y  Q  Q/ S, a7 b
關于自頂向下設計和參數話設計困擾我多時,我很想理解它!
作者: 柴榮1917    時間: 2019-11-25 19:50
寂靜天花板 發表于 2015-3-29 16:33) v+ W9 I' W$ X( M
樓主想找那種成熟設計的自動化建模和出圖工具。比如invneor的設計加速器,solidworks也有類似的插件,比如 ...

  m  }: B3 d( S# V! x; T視頻沒看成,粗略看了下文字介紹。感覺是把已經定型的設計規則,不用編程,用鼠標點擊幾下,變成可以自動運行的規則。可以生成系列零部件。) o% _" ?7 N8 o. V; G: Z
我比較笨,之前用solidworks,特別扭,特別是設計新零部件時候,一般是先在autocad里配湊好尺寸,再用sw建模。
! r" Q8 W# p' x7 ]! i5 h7 t) a3 [5 b# w) I
inventor可能有一千個地方不如sw,但有一個地方比sw強:衍生和參數關聯。
/ U( s9 U' |$ s: _$ m' Y
, }. r% k& O) f8 t5 K+ k用inventor,我立刻找到用autocad設計配湊時的感覺了,而且因為三維參數驅動,更爽。
5 k  P( H0 l+ c( L  X$ S( j( \
- C$ f! w, n( A0 @
6 j7 O; x; |; N& q" |" E8 L- z9 s; x" D+ S0 d9 d" h

1 x4 o  E7 l7 c
9 d& U3 P) V3 M8 }6 ?) V
" _3 b' {2 L; j+ x8 e. l
作者: 顏學良    時間: 2020-9-27 16:21
學習學習前輩的思路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20-9-28 01:40
多年前發的帖子,今天看見提醒了。。。
; ~, \$ _$ _3 ~  }! e, u- U, e) L. J4 h' ~" S5 u
雖然Inventor在過去五六年里越來越變爛,我現在仍然離不開這個軟件,原因僅兩個:, e& }) o7 L  F/ R1 f

- c4 X0 I; m$ N) U( ~$ [1)跟軟件的性能沒有直接關系的情節;. {  H- t5 I  x
* ^/ F0 R8 G/ n: m% G; F4 d4 j
2)參數關聯的便利。
6 H7 G& i# [+ `2 T/ X0 h( [4 D0 F% N
& i! p) l* `+ d1 y! H$ I  A. U7 q
作者: clobyo    時間: 2020-10-3 20:54
說的對
作者: Walleevakey    時間: 2020-11-26 21:09
Inventor用了5年多
作者: 艾知道人    時間: 2021-2-3 22:29
支持一個,我也離不開INVENTOR了,用了四五年,也確實發現了很多不足,以及不如其它軟件的地方。但是,有兩個其它軟件可能永遠也比不上的地方。一個是和DWG的良好兼容性,一個是衍生關聯。
作者: 夜幕上的天空    時間: 2021-2-15 10:23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20-9-28 01:40
; E- c) m) y! M' L3 F: n多年前發的帖子,今天看見提醒了。。。
7 c0 }) _) C: E- v7 T  }* X& o, E  F9 V
雖然Inventor在過去五六年里越來越變爛,我現在仍然離不開這個軟 ...

8 ~2 v  F: S6 \6 p+ K2 I謝謝提供的寶貴經驗。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