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感受(14)——花開兩朵,宜簡宜繁 [打印本頁]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5-3-8 01:46
標題: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感受(14)——花開兩朵,宜簡宜繁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5-3-8 02:54 編輯
$ H7 j" e+ I2 v2 s0 g% G& |0 g- t8 m- \& M# H) }& g; }0 v; _
Chapter 1, Y5 a1 G0 j0 y/ }4 I( e; t9 Q
有一次我們在客戶工廠里進行工事,之后與客戶進行了工事總結的會議。
1 t& Z) l5 }" l1 u: A會談結束后,我將會議記錄遞給我們公司新來的中國人R,讓他處理一下,
# }6 G6 |0 \) v( O2 P; H當時在與日本人J桑談話,談到會議記錄的處理,所以當時我用日語說的怎么處理,' Q/ a& Q3 E! x  q  @+ U
說到,會議記錄這次由R君帶回上海,然后怎樣怎樣。
+ q) Q( e8 b) q, S) S+ R7 m0 w) ~+ l4 S3 G5 p$ I6 i* s6 q! Q! \( q
我把記錄紙遞給R君之后,我到桌子旁邊收拾自己的旅行箱,: W: e6 v& Q0 Y5 U3 C+ h
這時R君轉過頭來用中文問我,“子子桑,這個東西是讓我弄好后發給上海事務所么”。
$ ~4 p) f. B8 p/ X3 \* o我聽到了他的問題,和我安排的不一樣,我知道是剛才的日語部分他沒有聽清楚。
: ?* U; S6 t3 C& l6 h' j1 A4 k7 J我想了一下,用較慢的日語,對他重新說了一下我安排的事情。# z$ d: V1 V" A/ j$ C  P. l) m
“When you return to Shanghai Office, scan it and send to us please.”5 F+ h6 s# Y- U" C. j& B
然后R君對我說:“scan是什么意思,這種事情你能不能用中文對我說一遍。”
5 B4 }6 x$ x2 O" o. L9 s3 r; k. u. M, b- _2 Z
聽了他的問題,我對他說:事情是這個樣子的,有些事情你最好用日語來交談,; l# b  {9 d8 j# D: @
這樣可以鍛煉你的日語,不然的話如果你日語鍛煉不到,日語水平得不到提高,
" k- d: K. `2 m' l2 J+ o) ]那對你將是不利的。
% A- n# l* q4 m% F9 U" T
' _) C- V* c( h$ u然后,他對我說:“這個我知道,但是用中文交流會更快更方便一些。”0 H' _7 t8 h( _$ ^& l7 F$ e3 j
& A* M1 x1 i; g4 o/ |; I
聽到這種說法,我覺得這樣的思考方向是不夠好的,對他來說是不利的,有必要對他說一下。. l" U7 E. W8 f1 B' g1 P
于是我對他說,“我可以用中文對你說,那樣的確會快一些,
$ i) }0 ?8 u8 ~7 c! h. |; \) P但是問題是,現在是1月份,你不去聽這個日語的話,以后你什么時候才能去聽呢?/ F% I; Y0 D# W) }6 ^
1月份你不去鍛煉,2月份你不去鍛煉,那么到了6月份,你的日語還是這個樣子,+ u4 l: Z* w4 F. k9 o
那樣的話,以后在日本工作時,需要你單獨用日語做事情的時候,就會有可能有麻煩。
4 q  Q' r* i, U+ c6 Y& g% l" R) G所以現在有些事情我會選擇用日語和你說,完全是為了你能進步一些才這樣做的。”5 O" T+ I/ S3 d: b! T- t
9 l! a: E' ]; d  y/ H! @& Y
R君聽了我的回答,繼續反駁,一臉嚴肅地對我說:& _6 t* ^% z3 B0 h; }
“你說的我知道,但是這次我是想用中文確認一下,以免因為日語聽不懂而耽誤事兒,那樣就不好了。”
3 x6 i% P, x8 }4 V/ T6 M聽到他的話,我還是很在意,整理一下思路,繼續對他說。
: S2 x# `( _2 `" Y9 X“在這里有兩件事情。
" N" z/ p8 m2 E第一,現在這里有中國人,所以你可以用中文進行確認,但是如果沒有呢。. `) o% s% x- u( M/ }
我在日本最初就職進第一家公司的時候,日語不好,里面也根本沒有中國員工,4 [# x0 m; Q, r7 ?8 ~( ?
日籍上司給我布置任務,我也擔心聽不懂,但是怎么辦,不能說‘沒人確認我就不做了’,
  k% D/ b9 t+ @; K3 @我只能是努力地用簡單的日語來進行確認,實在不行就在紙上寫,去盡量溝通,
6 B/ u5 c! v) v" }就是這樣練習了……(我想了一下我說多長時間才好)…… 一年之后,日語才好了一些,
  o* m1 M$ M+ G$ ?7 f才提高了工作中的日語水平。
! D$ D* W7 ~# D% g+ i: T# h你現在的條件很好,公司里有兩個中國人在你身邊做事,
& b* Z  ]4 x" G有事情的時候你可以用日語也可以直接用中文,中文交流容易一些,日語交流稍微費力一些。/ j% r% V- l3 n0 l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你如果只是選擇容易的事情來做,那么你就失去了做困難事情的鍛煉機會。" ~( r- g+ W9 S! s
不鍛煉的話,暫時來看你比較好做,但是長遠來看你提高得就會慢一些。& ]3 Z7 j6 z  \  t% d+ k0 s# G4 C
第二,我也不是什么事兒都用日語給你說來鍛煉,太復雜的事兒,我也怕你聽錯而麻煩。
5 [7 e9 V7 v- H3 v+ Y  y我會去考慮把握一下,簡單的事情,一句話的事情,我就會給你用日語說一下,讓你練習一下。" X: Z' F# X9 F( T0 x! Z  v
如果有復雜的事情,我也會用中文去說,這些東西我也會考慮的。”
& Q# A3 P* ~$ E; X6 M. @說完我又想起來一點,我說剛才那個scan,你知不知道什么意思。R君說不知道。
; d2 N! V' t7 W我說我只有在用日語和你說過之后,才知道你哪些單詞不會,然后才可以教你。0 ?" A  y" Z- `8 m. c$ m# U, |7 J3 p

+ N- W+ u2 D: @+ t+ D) F' CR君無話可說。我為了做一個臺階,就把話題轉到這個單詞上。
' p3 T' |% H  f- H$ E+ k我說你有沒有記事本,可不可以記一下這個單詞。他說有的。, T: f4 c1 Q5 @: Y0 j% Q
我說,scan這個詞是“掃描”的意思,就是讓你把這張紙掃描成pdf文檔。
  i( M; O- g) A這個詞的日語讀音是sukyan,寫法是su,ki,小ya,n。我看著他在本子上寫下來。
) B: i1 e9 Q+ y7 N$ r$ Y+ ^英文是scan。日語英語發音一樣,可以參考記憶一下。
( n! ~) G/ N9 o1 ^5 j1 e這個詞在今后工作肯定會用到,所以一定要記住才好。
. A! z# h# H5 s1 X  b然后他也把話題轉一下,問我這個會議記錄是否還需要打字輸入,
3 s: N# l2 F" g: Z* ?7 M我說不用了,掃描就可以,再打字就浪費時間了。
4 D) ?8 m. D: z& i5 d- @然后事情就這樣過去了。3 G7 }# a  y2 i5 M7 Q$ s. V
4 A* u/ D& Y  d- _
事情就是這樣一個事情,拋開里面的語言問題,之后我的感受是,
; n6 f7 Q, |6 J5 ]面對某些事情,有時候,面前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
( d7 F/ Q- K+ w9 b7 u既可以用簡單方式來做,也可以按略難的方式來做,) R* e' z8 s' U, w
這時候,如果一味地圖省事而去按照簡單的路線去做,
/ W% E* A7 W$ A3 ^一時來看是比較輕松愉快的,但是長遠來看卻并不樂觀。" h9 K5 ~( B6 m' Q1 X
試試那個復雜事情,往往會使人提高。
5 h7 {$ ^# i8 ]( ?5 B這點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或許都是共通的。
2 c1 ^6 r# ~7 a  J* |4 b: R
. c3 `( Y" h% rChapter 2
. Q8 e! [" }; D$ a& r我們每個人都會為了“有更高能力”而努力,同時往往“獲得能力”也是需要代價的。
& }& W: A5 a( f. W3 r, q4 v比如有的時候會想,那怕花錢花個三十五十的,來換取自己的能力提高,也是可以的。
6 A3 e& A4 @4 Y" W! T3 ^8 A但事情往往是這樣,有一些應該你去接受鍛煉的機會來到你的面前,你躲開了,) c0 J! ?1 D+ V) p
之后你再想花個三十五十的來獲得那個“提高能力”的機會,幾乎是不可能的。
# W# U, E& r$ e! `6 n' w因此,對于一些到來的“機會”,去挑戰一下,是有必要去做的。
7 w6 R: @* A9 j+ t( i) b, o/ q1 K
# F3 t) s9 h8 n" q前面說的例子,是一個有關外語方面的例子。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事例。/ K0 s8 z! I7 V$ j* W& M$ D, {1 A
一個故事是,有時在大商場里面,需要找洗手間,或者需要找某種商品。
/ p1 J2 e/ o0 V/ A, L' Y這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簡單點自己去找指示牌,一種是麻煩點去找人問一下。* ^5 V/ b* t. @, [6 R# C* n
這里說一下,貌似“問路”對女性來說不太困難,對男性來說好像有些抵抗感。* n, ?4 H9 |+ E5 |% S8 h4 s
總之吧,在這里暫時把“問路”算是一個有難度的麻煩的事情,
9 {: `6 m. }9 f0 M有“被冷淡拒絕而導致難堪”“被模糊告知而依然困惑”的可能性。6 S- Y( e& o. c* q- \, e- F; R% u$ ?1 F
這時候可以選擇簡單點兒“自己去找”,或者選擇復雜點兒“找人去問”。# I8 c' }6 C2 u3 g" U
% R4 s7 q: q& M0 d. Y' h$ @) `
事實上,“問路”的話,是一個鍛煉“與陌生人張口交流”能力的機會。1 D* P6 X1 n3 H7 C
需要去考慮找什么樣的人去問,怎么去表達,被拒絕時怎么辦,3 \3 u1 @( Q% w0 f% v0 z! x5 J1 f
對方的信息怎么聽,聽不懂的地方怎么確認,怎么回應,怎么感謝,
) q6 P$ b& C4 e: }談話時用什么樣的語氣,談話的時候眼睛視點落在對方臉上什么地方,等等。+ D6 A: n- O) f8 Z4 e7 ]' d
甚至,有時候會遇到對方的說明方式很巧妙,我們見到后以后可以模仿使用,
0 u' l( K! E5 U  Q有時候也會遇到對方的說明態度很差,告訴自己以后注意不要這樣。這都是學習的機會。
% `" N" I: I! v& ~+ j& Y% w- P% n以后在工作中與客戶交流或者推銷或者討論的時候,都是需要這種能力的地方,
2 h; b* ?6 ~, `1 V7 D3 V在正式“對陣”之前,如果沒有過鍛煉,一下子去進行正式的“對陣”,就容易底氣不足,
  ?4 F5 W/ `, a$ @0 Y' ^如果事先鍛煉過,到了正式場合,都會有一些經驗值得以加分。0 q, ~; ]9 ^9 e- T. ~
所以在這個時候,與其自己去找,莫不如就去找個人問問,張張嘴,動動腦,都是有好處的。
5 [7 f& `! T( S(本人屬于內向的類型,所以會有如上的想法,如果您認為這事根本不難,請無視之。)) }+ e! |) |9 W1 y5 w8 W9 \- ?* e
3 ?0 i# K3 a( c/ `
另一個故事是,以前在《出差感聞5》里面寫過的Section 5。# G/ H* h  ?* i6 w5 Y
有一次在客戶那里,需要將工事的計劃表對客戶進行說明,
/ D' N. Y* O; X2 |開會之前,課長把計劃表內容給我交代了一下,哪天,做什么事,誰來做。
- @) ^, ~  {- X% S; g但是,正式交流會議開始時,我猶豫了一下,就沒開口去說,+ L0 X4 S" Z# n# p8 H
課長只好自己去說,由客戶那邊的翻譯人員來進行翻譯傳達。
5 T1 `- E# `6 T! Z9 l事后課長沒說什么,我自己倒是覺得浪費了一個會議發言的機會,有點可惜。
1 i9 E' Q/ ~$ {& |后來又有過幾次客戶會議,要么是對方沒有翻譯人員,要么是我們這邊沒有領導,: C. d; z+ Q0 U6 h; F! V6 g
使我被“趕鴨子上架”直接和客戶交涉,才使我得到了鍛煉,有了一點提高。
0 D# o* g7 T% P3 p9 F5 D* D+ M1 p4 Y  w( E7 o7 s
最近有朋友回帖,使我有機會重讀了一遍機械感受的第三部,發現里面也寫過類似的內容。
2 q1 P( s5 {( }" |: l( d當時剛進公司的韓國人K,他面臨的工作任務有幾個,6 S% j) N: h8 ?  i
有“修改CAD圖紙”,“檢查總裝圖尺寸及圖號對應”,“用日語寫年終總結”這幾件事。8 q0 j( L4 n7 ~3 Z( N( }& F6 N6 @
他只做了第一件,后兩件都沒有做,這也限制了他的發展。- ~, a8 Y4 P/ T( G1 g6 X
不過他個人的發展方向也不在機械設計這里,后來去做別的,也就無可厚非了。
, p+ W1 z. E; R- F  y4 n如果我們在公司里做事情,也面臨著類似選擇的時候,就需要注意了。
6 V8 \' a8 V6 j& X3 l1 i4 v6 e( `  M$ a8 h* [+ V" q! l
現在在國內作機械的人,有一些人會對CAD等軟件情有獨鐘,對其他內容則用心不多。
/ ^% b# `' U% |) t會覺得自己“畫圖很漂亮”“會背很多快捷鍵畫圖快”“3D模型畫得漂亮”。" k3 w# W) a8 |# S
但是做機械的話,包括的內容有很多,比如說:
% W. ^( U9 x. j% `“坐在桌子前面畫圖”,“尋找計算公式及模型進行計算”,“與同事交流或與客戶交涉”,等等。9 {9 }/ N- M* \/ c; m; A+ e
其實第一項是相對容易的,但如果總愿意做第一項的事情,或許并不是好事。0 u, a( Y' K1 C' b' b- A
% B2 b) J! Z. {8 F/ O
總結一下就是,“容易的路”和“困難的路”兩者皆有的時候,5 z2 M. B% o- |5 B* n' y
我們需要用心斟酌一下,轉變一下思路,去試試后者,往往會令人提高更多一些。4 z8 n6 C1 w8 V; I, T

! _  q$ r" \) T0 V (, 下載次數: 306) 1 r; z8 `2 u% J

4 a- r1 [$ x, C8 C3 Z0 ]8 M' gChapter 3
& y1 ~: h; \7 }/ S/ ]- I “接受任務閾值”,
3 [& t$ g; P. N+ x1 M/ o8 W- ~根據前面的事情,想到了這樣一個概念:“接受任務閾值”。0 `; Q0 ^" M1 `6 S% P
" E, u! Z0 W+ k5 t7 Q
比如說,員工個體在會社里進行工作時,會被安排各種“任務”去做。& E. L7 a/ A) e. Z
有些崗位可能是每天差不多的“任務”, 較簡單的事情,執行它需要的能力不是很高,
7 G5 y: a5 U5 W) r  {/ Y8 S有些崗位則可能就是每次的“任務”都不相同,尤其是搞機械設計。7 i* ^5 Z5 w2 J- }8 E
一些“任務”是較麻煩需要花時間花心思用經驗用技巧,需要一定能力才能收到較好效果。
; Y5 J8 z  |9 o4 O; r* u+ N- M, C2 a' w6 ]  P) r
就機械設計來說,可以有如下的不同的“任務”。
' a8 @8 Z, H, P. h# v比如說是修改組裝總圖的某一部分。比如說是從組裝總圖中分解零件圖。
( M' q9 z. l7 f; ?比如需要設計一個鋁合金組裝框架。比如零件不水平需要分析問題原因。, n! p. {  T! d3 V( ]3 W) s
比如說是一塊外罩有干涉需要修改。比如說某些部位漏油需要思考對策。
* P* k$ e. Y7 k比如說畫CAD圖紙用于制造及加工。比如說對分油器進行油量計算選型。
# Q: @! E& `& O/ F比如說是根據負載去計算轉軸直徑。比如說根據飛輪尺寸計算啟動時間。
4 E5 t1 c% [* w# V比如對外協設備的組合及干涉確認。比如對于配件購買去聯系報價交期。
, Z% k5 H0 ?, Q! T2 [4 `7 Y3 {比如說尋找某些油泵進行選型報價。比如說與客戶去交流討論規格式樣。! V8 W, v) d5 P( ^- a7 F
比如說去現場調查問題及解決問題。比如去客戶公司問題說明賠禮道歉。
" m; A  U: w+ m3 u8 j  i* I4 Y! A2 ?( c! h比如說將機構原理對客戶進行培訓。比如說去外協廠驗收某個附屬裝備。6 |7 K: u$ G3 t- Q
比如說制作資料來對設備進行宣傳。比如說去現場進行工事指導及報告。
. G9 \. a7 `  aetc。
# f! |3 k7 {6 [; C  ]# ](我做過的工作內容基本就這些)
. \; u% }2 S9 O5 J. \
" Y! }2 h( N; Q6 V3 b7 X一個員工個體,會被上司扔過來不同類型的“任務”,& K- T4 f- F: }1 M: M, Y) Q
一方面,員工個體會對自己的“接受任務閾值”有一定的估計值,* m9 L$ \  i7 w; M
一方面,公司會對員工的“接受任務閾值”有一個希望值。
2 o: w" i2 A7 v  a3 n' s# v2 Y7 D1 z) ^/ M: N2 Q

% A5 j% g* }. z  Q: _! S (, 下載次數: 283)
" n) R; U6 l1 Y' J! {. c- Z/ \3 q# q9 V3 C$ m9 {0 |
員工在接受“任務”時,一般會有自己的判斷,來做什么樣的事情,怎樣去做,做到什么地步。
3 e, T; U: l0 o- q; q" K有一種類型的思考方式是,認為自己的“接受任務閾值”較低,從而決定對于某些“任務”不去接受。; v1 s: l7 B. C8 l: i) x* P
有時會覺得自己能力有限,不去接受某些任務,
& l3 W/ G. b& U( E9 C6 C有時會覺得自己待遇有限,不去接受某些任務,
# W, R, v7 F$ ^有時會覺得自己不愿麻煩,不去接受某些任務,
* {, C; d+ `/ f" c8 Q( @有時會覺得擔心失敗跌份,不去接受某些任務。
) K1 S& @  J' p! Z0 d1 }4 }那么能做的事情就少一些,超出范圍的“任務”不愿去做。. a: f4 }0 l+ ]8 B0 e0 V4 R
( i6 Q* h/ y! J
另一種類型的思考方式是,把自己的“接受任務閾值”設定得略高一些,
/ w* o! h! W) M; m/ n5 S  C像個傻瓜一樣,不管肥瘦簡繁,把被安排的“任務”接受過來,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s9 z4 v! F& g! G" f" ~8 x9 }; B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會有失敗和背黑鍋的概率,但是都是長經驗值的事情。
" G  {/ S5 f, Y+ f* P1 b6 j, p6 w6 d1 I5 y  x- Y+ \
一般來說,上司期望的框框是比較大的。
* ?" g& a* v& B) S- r而員工的個人感覺是不同的,“員工的成長差異”也就在于這里。
( Q7 T5 ~: Q) c0 x7 }. K, d尤其是進入社會初期,出于自己的思維局限,往往會有一種傾向,
; l0 e# n* a) m: Y, D/ s: h去做一些簡單的事,躲開一些復雜的事,那么成長就會慢。
3 P* ?& W, Y6 Y4 Z7 |: D$ |就像打游戲一樣,如果不去打怪升級加星加槍加火力加裝備,那么到了關底打boss時就會麻煩。
! M1 R! c" |3 K所以嘗試推薦的一種思路是,可簡可繁的時候,視情況選擇有點難度的有益的事做做或許更好。. z6 o" x; b$ V8 e

# n8 U7 h; @5 p' k# Z' k' C# z4 b然后就是,有的想法會認為“做復雜的事然后會失敗然后會丟面子丟工作”,并因此而否定上面的話。
* N- K9 {& K2 @2 s對一個陳述進行不合適的引申或者用極端的例子來否定之,并且完全不去接受不去認真思考,
1 C* g8 R/ o% M( N2 F/ H. ]這其實并不是一個好的思維習慣。8 ^) N  v9 W* {" }6 r6 H
“做復雜的事”然后失敗的概率,算作一半。失敗后被嘲笑“丟面子”的概率又是一半。
" x* r& p% R6 F3 h. l/ K, @/ m然后導致“丟工作降職位”的概率,又是十分之一。' o5 ~# U# i9 N8 t, Q7 L1 F
如果因此而去躲避麻煩的事情,那么人生也在躲避中度過了,或許有“因噎廢食”的感覺。
$ J* u/ {0 r* F% ^# q* E  Q- e話說所謂“成長”都是需要付出一點代價的,稍微噎幾下,其實是可以忍受的。0 p0 V0 H9 L8 \2 _3 f5 n
$ F3 D5 e* k; N7 T
還有一種想法是“把各種任務都攬到自己這里那么根本沒時間做完”,并因此而否定上面的話。, c8 T, @# F5 ~0 c+ b
這其實是一個平衡的問題,就是在“接事情”與“自己工作時間有限”之間取一個平衡點。
' R8 V: x' f: P6 A0 f“什么活都接以至于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做”和“什么活都不接減輕自己的負擔”,
8 a' Z6 d7 G. B0 d; ?% {6 R這是兩個極端,我們要做的是在他們的間隔里,尋找一個平衡點。% S  N' x# d- q, h
用一個極端來否定另外一個極端,這樣的思維方式將會是很多話都進行不下去,
! U' A0 R7 b- ?" I  I* X' U, u: E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有時需要的是找一個可以接受的平衡。
4 o! i! T) {$ @* W( M0 e4 I: c( [+ a' _' o# h* d& I6 T
Chapter 4
# G2 J8 X4 o4 N' \8 X0 j! n  U寫到上面內容時想起來一個“傳送帶設計”的過程。1 S4 y0 {8 p, W3 g. p4 z
寫下來之后,感覺也不是特別切題。但是有一點點參考意義,所以也放在這里。: Y/ Q# d& m9 f1 ~5 Z
5 b/ B) ?, F& E3 m% \: r
被分配任務:傳送帶設計
$ i* ~8 q3 _9 b+ m" o0 Eà沒做過  àEnd
* R+ d& z" ]% ^5 G' C7 X$ \6 Xà試試去做
1 n/ ~2 j1 x- \, f5 G' t/ r1 I   ┖à找人問方法&網上找資料4 e" u4 W  @, I+ i
       ┖à沒人給具體的解釋,找不到確切的資料àEnd
7 J1 [! J) P0 h       ┖à利用片斷的資料來切入
; J" Z- x1 U$ n7 L. I7 X2 f! g           ┖à電機功率需要確定,轉軸需要設計,鏈條形式和鏈輪需要確定。
: h7 r; w/ {, S* ^! n, o. p               ┖à手邊沒有直接資料
% J4 z, U. X/ L7 q                   ┖à參考以前的傳送帶的電機,轉軸,鏈條間距,鏈輪大小àNG9 ^4 E0 N$ X( O9 c) Z
                   ┖à分別尋找相關的信息,進行計算。
8 h' v$ y4 i* e" x# L. g1 H                       ┖à畫總圖及零件圖,結束。àNG
1 I2 d' g- M8 c% S/ t9 f1 @                           ┖à想像一下現實情況,有沒有其他需要考慮的因素。
! R* ~& j9 [$ k6 C5 W9 c* J5 L                               ┖à對潤滑油配管,腳部支架,安裝順序進行考慮。- T: ]( M* Q0 j+ f; G1 ^3 n: Y
    ┖à外協廠說選定的電機沒貨,提出代用電機,問是否可以。6 b" e- k* ?7 y- Z+ z. c
        ┖à電機尾部附近有干涉,回復外協廠,尾部稍微長一點的話沒問題。àNG$ K: F7 S1 ^0 k8 T! E
        ┖à電機尾部附近有干涉,回復外協廠,尾部長200mm以內沒問題。
) ?. U+ q2 C6 S" ]          ┖à安裝,結束。NG# r& g/ S, f( e1 s0 F8 J1 S
              ┖à一段時期后詢問客戶,聽取反饋意見。
% u# C+ n" [1 q; I                  ┖à總結資料,包括圖紙和計算書,考慮改善方案。àGOOD& I0 X* v5 [/ @. j" X; C

# M' U+ Z6 r+ E- K順便在這里吐槽一下,中文輸入法輸入箭頭符號很麻煩,也難看。3 b0 Q; V- x; |* |
用--〉輸入之后出來的是à  。箭頭部的斜線也長,不夠美觀。8 C/ x! T0 t/ ]4 X
在日語輸入法里,只要輸入“右”的日語讀音,
9 r+ I9 O, k; N( D3 V, T5 i  X- p- z下面的備選項里面就會有右方向的箭頭“→ ⇒”,非常方便。* E9 x0 R; S2 }" C# z. @4 q
再如,※(米)、~(波)、◎(丸)、◆(四角)、①(一)、φ(fai)。) f, n$ A  m5 P( G0 }0 T) ^
這些特殊字符,在寫郵件或者寫報告時都很常用,
; v3 L6 x5 U) a. K2 f8 u在使用日文輸入法打字的時候,可以用括號里字的日語讀音直接輸入,非常方便。
. e! S# G8 b9 w但是在用中文輸入法打字時,卻需要手離開鍵盤,去點鼠標,去到處尋找。
! E( B3 G$ Q+ r3 a; ^, J7 c, S希望以后的中文輸入法可以添加這一功能,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6 l$ A! ~: [3 d* I0 T" `
另外,微軟拼音中文輸入法里沒有收錄“試試”這個詞。有點在意。
( q& F  b$ j/ b* X# R) S0 u) f. l, T6 t" c; f9 S

$ L! X! ]9 Z* V; ]' U8 i以上。謝謝各位閱讀。感謝老鷹,感謝cmiw。# T4 q' l6 r- N* h
歡迎各位朋友回帖交流,吐槽請輕拍,謝謝。1 l- m+ K+ r- m  @
By子子8 b  T  v8 g+ @/ x, T/ R
, U; d" M" _# k

- k+ I& ~  @; j& a
作者: jackjones    時間: 2015-3-8 10:41
說的很到位
作者: 塔格奧    時間: 2015-3-8 12:32
中日差距就在這里!!!
作者: 米fans    時間: 2015-3-8 12:50
大蝦說的很到位,拜讀了。
作者: 極目窮語    時間: 2015-3-8 13:56
差距越來越大,努力
作者: 原諒我今天    時間: 2015-3-8 13:57
大俠所列舉的幾種情況俺都深有同感!上述幾種毛病俺也時常犯。就像有時老大想給你創造個機會在高層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時候,經常會習慣性地后退。還有俺以前就是那種什么活都接的傻鳥,不過現在也學乖了,誰都可以做的俺就盡量不做了。BTW,大俠可以試一下搜狗輸入法呀,輸入符號貌似還是比較方便的。哦,對了,大俠用的是不是公司電腦,不能隨便安裝軟件呀?
作者: 夜舞    時間: 2015-3-8 15:24
看似小問題,實際反映的深層次東西值得細細品味。
作者: wzhg33    時間: 2015-3-8 15:59
機械設計要放到產品里面看,你從事的產品是機械主導的,我從事的產品是通訊產品,硬件主導。# J2 C9 H% C, t; Q4 c2 @

7 K7 h, }4 B7 \9 F# h5 S7 L很多時候跨行業去多做一些事反而會不好,譬如試制,譬如供應商資源池等,就需要專業的CEG、TQC、buyer去定
5 A5 v" w# i9 t2 g$ D7 R7 ?& ?3 j! F2 i9 Z, F6 g; b
機械的,做好項目組內的溝通,控制好結構件交付,做好設計,試裝問題優化,costdown,機械相關的量產評估成熟度評估,技術支持和問題處理及優化就OK。
7 W8 I& L% ?$ K2 ?% ^4 N$ X# ~! u. G) Z* M. `# a
設計要符合規范標準,工作流程更要按公司規范標準來
作者: 千里馬好    時間: 2015-3-8 16:35
樓主一語中的
作者: nkksl    時間: 2015-3-8 17:19
日本我有去過。。。
作者: m-人來人往    時間: 2015-3-8 19:02
收藏中,子子桑精品,質量保證!' H% B# V1 ]4 W3 x: Z: Z) A
辛苦了!謝謝!8 \, P+ e( v. K: [$ w
夢想有一天也有些東西拿得出與大家分享!
作者: 獨夫民賊    時間: 2015-3-8 19:40
說的很好,頂一個!
作者: 平凡生活127    時間: 2015-3-8 20:28
這種情況在行業內非常普遍,導致設計人員以后的發展都有影響。比如找工作等等的。
作者: zs07162023    時間: 2015-3-8 20:37
贊一個~
作者: 虛無之境    時間: 2015-3-9 08:20
真的是受教了,非常感謝樓主的無私分享經驗
作者: 麥兜大俠    時間: 2015-3-9 08:28
到位啊   
作者: wangqing1    時間: 2015-3-9 09:00
第一段看,有點像奶爸,猜想:是在日本工作養成謹小慎微的習慣所致,還是看見老鄉想多提點幾句
9 _5 L5 U( q4 `+ ~! ?正常情況下,他愛怎地怎地,和我無關,管他干嘛,說多了,對方不僅不領情,還往歪處想。
0 [0 [* g; T) y) z; B+ ]# y
作者: wangqing1    時間: 2015-3-9 09:06
挺想學習,了解怎么解決這些任務的:“就機械設計來說,可以有如下的不同的“任務”。”
8 n! e- U1 b& ~  }3 ?
作者: ilyhoneycumt    時間: 2015-3-9 09:15
樓主分析的問題值得新人看看和學習,初入工作有很多細節地方要注意,這樣才能迅速的提高啊
作者: dancerhoo    時間: 2015-3-9 09:40
差距,日本很多技術層面的東西真值得我們學習
作者: 浪人tjl    時間: 2015-3-9 09:41
學習了
作者: 連長77    時間: 2015-3-9 09:55
拜讀了
作者: 淬火之鐵    時間: 2015-3-9 10:06
大俠,learn language 部分很有感觸。第一次跟美國那邊開會的時候擔心講不好,只能呆坐那聽。下次開會的時候,你講的機會就小。
作者: s冰風·s    時間: 2015-3-9 11:05
拜讀學習了,希望能夠盡快學會在思考、學習中成長;在逆境、困難中變得愈發堅強
作者: tigerguo1975    時間: 2015-3-9 12:25

+ y+ v( t6 V% L- T使用QQ拼音是可以的。@子子61961
5 F) J+ ^! s6 G9 U) a# z3 h (, 下載次數: 76)
作者: wjiafu72    時間: 2015-3-9 13:23
一句話,細節決定成敗。
作者: 昏鴉1228    時間: 2015-3-10 09:22
( N5 \" ]3 k) M. ?: ~$ R# L0 `
真的是受教了,非常感謝樓主的無私分享經驗
作者: pain    時間: 2015-3-10 09:43
zz大俠的文章,字字是精華啊
作者: 巳蛇白羊    時間: 2015-3-10 13:35
ZZ大俠是苦口婆心的師傅,平時經常分析總結。像商場問路的事,可能也就內向型會在意到繼而去如此分析
作者: dashizuijimo    時間: 2015-3-10 14:01
社會不同啊,中國社會正在慢慢調整
作者: 破刀屠神    時間: 2015-3-10 21:19
樓主很有心
作者: qq820647955    時間: 2015-3-11 08:29
拜讀,感謝樓主分享
作者: 肥肉絲    時間: 2015-3-11 17:38
一開始就想走捷徑的,今后肯定要走很多很多彎路;一開始把基礎打扎實了,走點遠路,慢慢地路就會筆直。樓主所言極是。
作者: 仇滴    時間: 2015-3-11 23:31
第一次在論壇看大神分享經驗,很受用
作者: hongchengmike    時間: 2015-3-12 11:31
這個很好,說的是心得
, v) s  g/ {- q
作者: 戲謔道出    時間: 2015-3-12 12:39
人們通常恐懼的并不是做的不好,而且害怕做不好被人嘲笑。歸根結底,心里因素在作怪。
8 }1 z0 H5 }% {& P# F) S8 S5 i. u  K個人經驗:1.時常鼓勵自己,檢討自己,優勢多發揮,劣勢多彌補
7 l. ]% m! h( b5 Y0 {: b4 n                2.多客觀一些的認識自己,把不足的地方列出來,比如靦腆,印證你做的事是否有這些不好地方在其中,記下來,告訴自己又錯過了一次進步的機會,形成一種習慣,變成一種能力
8 {9 b% }7 X3 Q! R2 p                3.享受自己每一個進步的過程,無論大小,不計繁簡,可以寫在工作日志里,時常翻翻,會越來越好
7 g+ S) e1 Q% |. w( _推薦大家幾本書,《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奧格·曼狄諾;《拆掉思維里的墻》,古典,《如何銷售你自己》,喬·吉拉德。做銷售時讀的,受益至今,現在還會翻出來看。再推薦一本《小狗錢錢》
8 |7 \  E0 {. N- m0 T: X+ t當然不要一味的效仿,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作者: bbk1    時間: 2015-3-12 16:00
拜讀·
作者: 水晶星    時間: 2015-3-12 18:39
說的很好啊!
作者: 游離縉云    時間: 2015-3-12 19:03
看完了,謝謝分享
作者: leslie022    時間: 2015-3-13 13:40
對入初入機械行業的我,受益匪淺!
作者: Marvin1573    時間: 2015-3-13 16:25
感謝樓主的分享,做機械時間長了,也有些厭倦,現在就是想好好調整心態。
作者: playmaker9    時間: 2015-3-15 19:39
細節決定成敗。
作者: kousuo    時間: 2015-3-15 20:23
想想其實是習慣了。。。
作者: m-人來人往    時間: 2015-3-16 18:26
m-人來人往 發表于 2015-3-8 19:02 % |; L  x% Q; n1 l  S* W
收藏中,子子桑精品,質量保證!( c* M0 W3 V- Z  t; Z
辛苦了!謝謝!
1 I! _4 g5 c' ~* j  Z夢想有一天也有些東西拿得出與大家分享!
& x0 @9 R+ {. p9 m: D
那里,好貼,值得學習!
作者: wyg20140218    時間: 2015-3-17 16:03
樓主所說,深有同感并自今懊惱著。做事的時候習慣性的選擇簡單不費腦的方法,畢業幾年在設計方面一直沒什么提高就是這個原因。習慣性的逃避害怕嘗試,對于嘗試的事情沒有足夠的信心,或者老抱著一種我盡力而為,結果是怎樣就怎樣。明知這樣不可取卻耽于一時輕松費了自己那么多的成長機會。好在目前自己在慢慢改善。
作者: ws456456    時間: 2015-3-28 12:28
明白子子俠講話。要提高自身能力就要選擇比較麻煩的一種事來做。這與8爺常說的一樣:許多人選擇簡單快捷常把別人的東西炒來買來,結果自己還搞不懂其中比較基礎的東西。希望那些成長中的人們都能看到大俠們的衷心之言。
作者: 藍色月餅    時間: 2015-3-31 11:27
謝謝分享
作者: chenxuefeng    時間: 2015-4-1 14:12
受教了
作者: 極速尖兵    時間: 2015-4-22 19:58
一定要大膽而自信地去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
作者: qinghuap123    時間: 2015-4-22 21:05
機械行業日語還是蠻重要的
作者: 無敵小蔣    時間: 2015-4-23 18:57
學習,樓主很厲害,有機會去日本玩玩
作者: pangxiao369    時間: 2015-6-2 14:33
感謝樓主
作者: xudingjia820    時間: 2015-9-8 12:22
學習下!
作者: 冰火烤肉    時間: 2016-6-18 16:07
日本科技可以學習的
作者: 擦槍走火    時間: 2016-7-29 16:26
醍醐灌頂,催人奮進。
作者: 張麻子    時間: 2016-8-1 09:38
樓主寫得很棒,學習了!
作者: Easn    時間: 2017-8-18 14:00
試試,感謝CCTV3 h/ U. u2 y/ N) e/ f; R

作者: 輝哥521    時間: 2017-11-28 15:53
樓主說的很貼合實際,我相信掌握不好工作量的人大有人在
作者: zidaneyc    時間: 2017-11-28 17:07
學習
作者: zjhcnsod    時間: 2018-3-4 15:22
人生的滋味很苦
作者: icacwxy    時間: 2020-7-16 00:02
的確應該如此!看過一些書和資料,日本做事的方式是自己的事,自己盡可能的做好,利己利人!但是我們很多時候事情能推則推,最好事情是別人做,功勞是自己的!只要屁股不要里子!只要鈔票不要工作!
作者: icacwxy    時間: 2020-7-16 00:04
事實上就該如此!我們與日本的差距在于,日本人做事是自己的事盡可能的自己做好,而我們卻不是這樣!很多時候往往是事情最好是別人的功勞是自己的!鈔票最好是自己的,工作是別人的!
作者: 青青墳頭草    時間: 2021-11-17 13:58
學習了,謝謝1
9 E  B& ?: Y6 X9 g! T( n/ @9 X" E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