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四
(圖三)所示為西漢的青銅剪。長14厘米,厚0.6毫米。剪身素紋,剪柄上鑄有繩紋(與其他西漢青銅器的繩紋一致),環的頂端有一圓孔,使剪可系可掛。綠銹斑駁,且有層次,為二千多年前青銅古物特征。此剪是西漢勞動人民利用金屬彈性發明“交股屈環”造型,使兩刃相連,剪后能自動復原的最好實物例證。直至今天我們還沿用兩千年前古人的這個發明來制造剪刀,如紡織廠用的鐵剪(圖四)。恕筆者陋聞,
至今未發現比西漢更早的剪刀實物和文獻資料,因此,這把西漢青銅剪刀可以說是剪刀鼻祖,是我國古代人民聰明智慧的有力佐證。著名文物鑒定家蔡國聲先生在《新民晚報》上著文稱“該剪刀的造型奇特,結構合理,在當時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在今天又難能可貴地提供了西漢時期(至少2000余年)的剪刀的實物。因此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
//*****************************************************************//
以上是我在網上找的關于剪刀的歷史,我們都比較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可我真還不知道現在我們制造剪刀的工藝流程.
F1 j. E: u+ i為此,貼上來讓大家探討一下.同是一件小東西,如軍刀,為什么瑞士的這些小玩意成了大玩意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