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感受(13)——提問之后的思考 [打印本頁]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5-2-11 21:14
標題: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感受(13)——提問之后的思考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5-2-11 23:01 編輯
2 q% ^& u; C; K+ I
( R$ A  V4 ]5 V' G1 u$ X9 `Introduction
; I3 }( j6 u. r0 w2013年3月6日。中午,在公司食堂吃過午飯之后,我和K同學還有日本人T桑在樓下小花園那里聊天。中間T桑說了一個日語單詞“itazura”,K同學不明白,便問我是這個日語是什么意思。我告訴他,這個詞的意思是“惡作劇”。之后我的感想是,我記得三天前在聊天時我曾經給他解釋過這個詞的意思,只不過當時他沒有去記錄,后來他也就忘記了,于是今天再遇到這個詞的時候,他又問了我一遍同樣的問題。關于這件事,我的思緒由此展開,又想了一大堆東西出來。' P( Q7 K+ i, n! |: o4 V

, y7 f  w4 X5 H. q, yChapter 1; g  V  O4 D( S) i  o* G
比如說,一個個體將“一些東西”“教授”給另一個個體,在這一行為之后,有如下兩種發展方向可以被考慮到。/ Z9 |$ i) g: R
  n! R& C! Z2 r! \4 x% I. U& R" r
(, 下載次數: 334)
% t! g; j# ~$ q$ t. Q( C3 ^. _. `- x) P
從上圖來看,在“教授者”M將一個事情告訴“接受者”K之后,K有兩種選擇,A“做記錄”,或者B“不做記錄”。
. f* I9 z" Y( }8 o1 G' z1 P" I2 A- ~8 V9 `5 o5 q* S
在A的情況下,當時做過記錄,日后即使忘記了,翻翻記事本,就會知道那個知識點。: r2 [) E" P& F, p. U* F4 ?# V$ N
在B的情況下,當時不做記錄,日后可能就會忘記,那么,“教授者”在當時所花費的時間和心思就都變成了虛無,就相當于是折疊了一個漂亮的紙飛機然后把它揉成紙團扔進廢紙簍,或者說是在電腦里打字了一篇文稿卻在死機時沒有保存,或者說是用數碼相機照的照片日后發現因為SD卡壞掉而使數據丟失,或者是花時間填好的申請表格卻被濺上了咖啡,也就是說被浪費了。
' z' f8 f: V0 p# N8 G) q' x4 H4 c( H3 D4 o
然后,如果“教授者”M知道了這種情況已經有過發生,那么下一次再被“接受者”K提問的時候,“教授者”M可能就需要遠慮一下了,考慮一下自己的時間和心思會不會變成虛無,然后判斷一下要“教授”到多少程度。
# T, K5 h! Z- J. z5 w1 P0 }( h: }# I0 z1 ~3 ]
這樣來看,“是否記錄”影響到了兩件事情:% h8 Z" n+ J3 I9 a# Q* N7 n
1.以后“接受者”是否能夠擁有這個知識。   $ m( W. }' s; y$ h& F- ]
2.以后“接受者”是否可以繼續得到教授以收獲其他知識點。! {5 ?4 I) Q2 f3 A. Y+ M
因此“是否去記錄”,就是一個關鍵點,是一個微小判斷點,這也許就是所謂的“細節”。8 U9 g" Z4 ^: |8 Y
5 j* l. t1 Z1 Y+ s( a0 v0 U
在這個時候,要去看“接受者”本身的思維方式,
# l1 o) A3 ]- Z2 c8 q看他在平實的進程中,思想上是否會有個小的突破點,去意識到“要去做一點事情”。
; E  E& e& K3 u+ t被教授之后,是平常地如流水般地度過,還是去“自發地”去做記錄,
% U$ ^* Y8 l, S3 z9 F6 V4 i9 o' k一個小小的意識,會影響這個收獲的“有無”,和繼續收獲的“有無”。) ]2 Q% E# l/ H$ E3 [
許多個“有無”積累在一起,就是我們人生的未來。
# A) m" _9 c8 g% U" o% \* M6 U: Q- ~% ^/ a% `. B1 {5 i
Chapter 2
8 H/ g8 v, n' m5 e8 R" ^0 D; M
這里還有另外一個思維展開,就是在“接受者”的人生進程里,“被教到某些知識”不是只有唯一一次,某天被教到的東西如果忘記了,過了一段時間又需要這個東西的時候,也有可能從別的地方再學到。最終他還是會掌握這些知識的。關于這個問題,有這樣的考慮方式。
+ Q( [8 z7 N$ A! O- _- F
& o6 d9 _" P% E4 \6 L6 z (, 下載次數: 359) & [+ y" f: y) K4 a( B7 [6 b
- G  }( h1 b8 ?2 p- p6 q: f
他本來在A時間點就應該知道的東西,結果因為不注意記錄,導致他在A時間點沒有記住,之后通過自己學習或者別的途徑得到這個這個知識點,最終在G的時間點將其記住了,這樣他掌握這個知識點的時間就是晚的。那么他本來應該在CDEF時間點都可以做的事情,結果卻被推到了GH時間點才可以去做,這樣就晚了一些。由此會產生的是:一個Plus1之后,以此為基礎,還會有下一個內容的Plus2,如果一個晚了,那么下一個也會變晚,整體來看,到了某個時間點,就沒能達到應有的高度。" D+ G) f; _- j6 V+ C
+ o8 K1 h: M8 c# v5 f- ]
(, 下載次數: 319) 6 s6 Y7 Z1 I0 q7 _7 N  U
; Y$ h9 O& I' |& t- f! p7 `% X! w8 B
上面的圖表里還提到了,所謂的PLUS,可以被考慮到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個是自己悟出來,一個是從書中或網上得到,一個就是從周圍的人那里得到。我們需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就需要增加自己的“工作中涉及知識點及技術技巧”,第一條路受能力所限,第二條路往往會比較泛泛,相比之下,從第三條路中得到的內容會更多更貼切一些。而前面所提到的,就是指在和周圍的人進行communication時,所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三條路都要走,每條路都要去斟酌,去改進,去提高。
7 N) K* N$ Q9 A' T7 ~1 S3 v+ Z. B5 r- Q- \
中國傳統的勵志語言里面常常強調“勤”,曾經在蘇州參觀某書法家故居時,看到過墻上有兩幅字畫:勤能補拙,天道酬勤。但是“勤”這個字往往會被理解為“一個人去勤勞地做事”,而事實上,還有另一個方面是要“去做好”與周圍人的“communication”,這也是一條有針對性地吸收知識豐富自己的道路。
, b0 R5 n# X, e# u
; i7 G5 |0 l7 \9 d5 ~Chapter 3
+ t$ d5 H3 U3 _3 I2 |以前曾經寫過一點文字叫做《俺與業務員的閑聊》,里面寫到給一個業務員講了一些道理,她有了一些收獲。之后我的感受是,這件事對于她來說可以這樣來考慮:8 R& ~6 o, I5 E% R% C+ v
  W5 j( Z; |% ~4 w' z4 ~* W
一種情況是她聽到我陳述的內容之后有所收獲,那么她在2013年里成長,成為熟練的業務員,獲得訂單的概率就會大一些,一年之內有可能會接到5份訂單。
+ l/ e8 Y+ U7 b  A) f一種情況是她沒遇到我,只是在展會里平常地轉了一圈,繼續按照她經常的方式去做事,假以時日,將來她也會成為熟練的業務員,只不過其時間要稍微晚一些,到了2014年成為獨當一面的選手,那么在2013年之內有可能她接到3份訂單。
' r! x- X* W" b4 \8 A5 U5 [; z5 N2 K% T" ~% ]6 n( v
(, 下載次數: 375)
  T7 H9 T# ]; M6 u; W  \5 Q& m( t; l" c2 V6 y: o7 Z
然后單獨來看2013年這個一年的“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里她的收獲是3份或是5份訂單,那么差值的2份訂單,按4%提成來算要有個100塊錢左右,就可以被認為是我講的內容對她來說價值100塊錢,呵呵。(當然這里只是為了談論理論而舉出的假設的想法,如果非要花功夫去追究這一件事情的實際結果就有點失去意義了。)3 p4 o, u' _; a; c1 P& v

$ n2 q9 b6 B+ H1 }( e5 h; |在這里談錢有點怪怪的感覺,其實想說的是,在某個時間點開始,在接下來的一個時間段里,可以認為將會有兩條平行的路線。一種路線是按照“一直以來的方式”來走,另一種路線是按照“一種新的方式”來走。我們有必要去聽到一些新的理論,然后嘗試一下新的方式,來對比觀察其結果。這是一種平行對比的思考方式,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9 ^# i& O7 X2 @  S
: M* w2 K7 d+ w, ^! b9 n' ]
(, 下載次數: 321) 1 r) {' b, }5 u( p3 {% [
; l) C( o  `6 S* S  N
Chapter 4
( W4 A; S% r0 l" L  p當然了,補充一點,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還有一種可能性也寫出來。
- G8 g' ]2 ^7 J1 O% [9 f (, 下載次數: 323)
' C; V# E/ L- l' K/ O. K* b! Y+ x; O
不必記錄也能記住的東西,一般就不必費事了。0 {- q6 a! k2 w# H, u/ ^5 Q
在比較忙的時候,不具備記錄條件的時候,當然不必強求。但事后記錄一下好一些。7 \8 O( W& }4 {
但是在能夠記錄的時候,還是在“當時”記錄好一些。
+ L, P# o" b+ \# Y2 _$ t& V3 i1 ]
* s) G9 n3 f9 H: M7 Q' E9 E在《俺與業務員的閑聊》一文里面也曾提到過,記錄對方的話有兩個作用,
; |+ [# |% c6 U& k1 S) F: ~一個是記錄下來以后可以看到這些內容,: B) ^$ b# F5 S% T4 N! j
另一個是“記錄”這一行為可以讓“教授者”感覺到他的事情被“重視”,以后可以繼續對“接受者”進行教授。) g- g; x& ]- J7 V8 F7 D' c
; E  P) [$ Q( `% @3 a9 y. R8 C9 }5 K( m
估計有朋友會說,有時候,你當面把人家的話記下來,對方會感覺厭煩的。2 R+ Z) l( l1 Z# ^+ r  x. ?
當然了,大多數道理都不是萬事皆準的,如果非要用特殊情況來進行牽強的否定,有點因噎廢食的感覺,對于特殊情況進行特殊對待就好了。: D! t' i  T5 G3 o

/ w& _+ N. o8 h0 l3 B, O0 X9 i1 b這里想到一個小故事,也寫一下。去年秋天又在北京參加展會了,其間和我們公司的一名新人一起參展,晚上和同事們一起喝酒的時候,那邊日本人聊得很歡,我看這位新人對他們的談話不感興趣,于是就借了話頭轉到技術上的話題,給他講點技術上的幾個日語單詞,比如full work,one skip等等,他也是充滿興趣地聽了。之后我也不想白講,就對他說,這些東西你最好找個東西記一下。然后這位新人對我說了一句話,他說今天出來的時候本子放在旅館里了沒有帶在身上。然后我等他下半句,就沒有下半句了。我也是想打發時間,就開始對他說,事情是這個樣子的,第一,這些東西你不記一下,回去睡一覺肯定會忘,我就白講了;第二,我想告訴你的是,有些事情如果有去做的必要,手邊條件不足也要去尋找別的途徑,也就是說必須要去記錄的時候,沒有紙筆也要想辦法。辦法一,用手機來記,但我強烈不推薦。辦法二,在周圍找筆和可以記錄的東西。我正好手里有個好的教具,我就對他說,說昨晚我和那個日本人銷售員去咖啡廳聊天了,談話過程中日本人說了一個形容詞,那種日語說法我沒聽過,也覺得挺有意義的,于是就想趕緊記錄下來。但是當時我沒帶記錄本,于是我當時想到了兩個選擇,一個是在購物小票反面記錄,但是當時是對方付的錢,所以小票不在我這里,于是我當時采取了另一個方法,端咖啡的時候會同時拿到一根吸管,吸管是在紙套里面的,取出吸管后那個紙套還在手邊上,于是我就在那個窄窄的小紙套上把那個日語說法記錄下來了。講到這里,我把錢包拿出來,把那個窄窄的小條紙套拿出來,把上面的日語給這個新人看。對他說,只要想去記,是可以辦到的,沒有筆你可以去借呀。這哥們腦洞大開,馬上招手喊服務員要借筆,我說兄弟咱這次就別費勁了,我襯衫口袋里插著筆呢,你向我借不就完了,下次沒有熟人帶筆的時候你再喊服務員吧。然后把筆借給他,他在擦手濕巾的包裝袋上開始記錄了。; Q! z9 O" u, x7 F# D) f. I9 P4 T* Q
' |2 n: s0 K% Z% o8 K2 I8 L& c
Chapter 5% \0 W% k0 b1 K  E. U6 e
前面講的內容,是說,在“提問”以及“得到回答”的時候,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z* s& ?5 k4 w& m
事實上,如果把communication細分一下,
$ z0 |/ d+ T# l4 g, ?可以理解為“陳述”,“提問”,“回答”這三個主要方面。
7 S6 K7 {( B( R1 Z! v“提問”這個東西,是communication里的需要注意的一環," V7 |- F+ Z: Z7 G! x. D/ z5 [
在三者之中重要性和技巧要占到一半以上,可以展開許多東西,是需要花心思斟酌的地方。' V- @3 S4 r3 F, h9 f: I1 o$ p
比如說,一個個體與另一個個體去交談,多半的情況下,目的是想要得到對方掌握的信息。% ?" x* S1 r1 u
但是不會是“對方像竹筒倒豆子一樣直接說出來”,
4 ~; v& p, `% @2 A而是需要通過“提問”來把對方的信息“鉤”出來。
3 L! g5 {7 t1 N; F所以“提問”時的技巧與需要注意的事情,值得我們進行考慮。$ l2 d; A8 H+ ^$ b1 ~

9 y$ N2 }  |/ {5 J又想到另一個相關的故事。
# L: g9 z; d* }- s8 Y  ]有一次我與公司課長聊天,談到對公司新人的教育,其中談到了對提問的看法。  m6 \) l; u( K; [
我說某天有個新人Q桑問我“tandem press”的意思。
/ D- t# G8 D5 L# a, t' y$ n我先是對其進行解釋,然后告訴Q桑,這種問題最好是“提問之前先查找相關資料”。
9 \* R" E. p/ \我對Q桑說,比如我向前輩提問之前,都會小心翼翼地考慮一下。
! T( D2 d" ?0 R3 v有些嚴厲的前輩在聽到問題后會反問,“這個數據你有沒有查過?”,如果我沒查就會被訓斥。/ g; p" o7 {6 V2 u- L. ~0 b
如果是沒法查詢的東西,那沒辦法。8 j  }  {; t' u4 l
如果是可以查詢的,比如單詞或者數據,那就一定要調查之后再去發問比較好一些。
/ f( f% Q- H6 z1 l0 v" q" d然后我問課長,我這樣教育對不對。
) a' R: y( Z4 y$ I, V1 ], M
; }, J1 \% o. v3 ^2 H7 n! Q課長說,他倒是不太在意這一點,
3 h, S0 _( y/ l  G6 T* p但是他會在意“同樣的問題你不要重復提問”。解釋過的東西再來問,有讓人生氣的感覺。
  f2 q+ [% }" r1 ~0 K這點倒是和前面幾段寫的內容有相通的地方。( s. A, V3 T4 u+ K
, f$ ?6 P$ F! P, I
關于“提問”這件事,如果再說一點的話,就是“禮貌”很重要。
/ ]! Z' l: r# g遇到“別人教給自己的時刻”,就要“意識”到并且“告誡”自己,0 g- @& q* R4 s2 z* ?! h
這個時候要注意一下。被教之前要“謙恭”,被教之后要“感謝”。
# \7 E+ L( s% ?
+ N# U7 ^8 Y; Z8 _6 M* f0 R1 g對于“提問與回答”,有著兩種的對待方式。, j: a" C+ J4 e1 w; U0 l
一種方式是平平常常地過去,
! |4 o& y( X- V8 [一種方式是,提問之前加一點“客氣”,得到回答之后加一點“感謝”。, ?% f; j  {" \) F
那么“下一次”也會更容易實現一些,更容易獲得繼續的幫助。( Y1 S0 S! \3 l9 Y+ ^; h7 f% m
把平平常常的東西加一點小的細節,幾句輕輕的話就能帶來一些好的效果。
* r- ^, e1 o- S$ M/ B一種是通常的做法,一種是新的做法,我們可以去嘗試一下它的效果。
6 G* a$ B' O) x# {, i* n0 b任何理論不是能夠適應所有的環境,但是對于改善的追求,是我們應該持續去做的。# ]6 Y% ?6 A# O9 n1 T3 X9 p
(, 下載次數: 312) % _) ~4 _, V6 s- a; [* Z: V! n

- z9 p! Q  W  M1 ySummary& [6 g6 w3 f& ^0 z# Y. U$ f4 T$ u
在網上找到了一張圖片,和本文的內容相近,借來一用,感謝圖片的作者。
- u9 v) f/ \0 S) s" T! g (, 下載次數: 310)
. t. _% J8 R0 u9 j* ]2 ~+ ]6 {在圖片里,有幾個小人,走著不同的路,走到不同的高度。& L7 K1 t8 t3 m6 g" ?7 e) [3 X
有一個小人走在紅色箭頭上,走得較高;其他小人,走在水平的灰色箭頭上。0 T, @0 c9 B) j5 E. Y) z/ Y' B# t
對于這個圖片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灰色箭頭上的小人,不一定要代表工作中的同事,
% a$ U) k0 d% l& J: _/ |( i" a如果思維方式一味去想著自己要超過同事,那么會有可能在做事時狹隘對信息保守,至少我個人不推崇這樣。
$ F0 J9 D/ \; n. G" N" m  ]6 \0 u( B, r
在這里想要推薦的理解方式是:! v6 ~1 Y% Q! n$ _+ c/ ]' Q- Q6 i" I* m
灰色箭頭上的小人,代表的是自己“用自己一直以來的思維方式”走的人生道路;  h7 f! U2 d0 u: L) K1 ]8 a; O
紅色箭頭上的小人,表示的是自己“用一些新的思維方式”走的人生道路。4 s- `" Z4 k1 r3 \- H1 \
我們需要考慮的是,除了“一直以來的方式”以外,我們可以考慮“新的方式”來讓自己獲得更快的提高。3 z0 r6 o% ?. u; Q/ R7 v, R  c
當然“新的道路”并不會“一定”代表著提高,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所以不可能一概而論,- \) i9 R$ f" G( S5 C6 I6 F) M  W
但是我們有必要開闊眼界去“看到”還有“其他的思維方式”,然后去考慮去嘗試,
7 q) o3 \+ W6 D* n3 {借鑒別人的思維方式,來豐富自己的人生道路,實現工作狀態的提升。
5 _& ]4 F' Q9 m
- w3 b+ {9 ]" H" C9 J- ~8 ~5 j1 w: r" R因為是利用工作的余暇是間來打字,
2 s0 x! U8 o% _& {5 @  z所以可能會有表達不夠連貫的地方,請見諒。
- y/ W; E& S0 ^( ]作圖很辛苦,都是在word里畫的。3 y: k& r6 P# y- ^/ [% j) _
如果讀者有心得,歡迎回帖。2 I' _" N+ ~8 b/ j
如有異議,請輕拍。
2 v6 x3 N( S& j3 R感謝老鷹版主的鼓勵與支持。3 Q% ~( R: \! M6 S) ]
最后,
- w! o! F) a( R/ ]4 q" o" Z感謝各位的閱讀。
' L4 I& n5 i6 B0 G. S1 U1 C+ }今天是小年,7 _& q. k4 w5 ?" L
還有一周時間就到除夕了。
# X( A1 L, V5 ?* `; ]' G謹祝各位朋友新年快樂。
2 M& i* d; m0 C9 e: Y7 u, u
* h% T8 {, I3 M. j以上。
/ F  X9 _# Q& q( a7 zBy 子子$ M3 X$ s" I$ Y6 {& H

- f" e  ~! J& y' Z. q7 E; S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5-2-11 21:45
沙發,小年看樓主
作者: 海山    時間: 2015-2-11 21:50
大俠適合做培訓啊
作者: zhuxuwei8    時間: 2015-2-11 21:54
我只是過來加分的 ,樓主寫這么多,還配了圖片,幸苦了。。。
) _* n) S+ Z+ b9 B8 c  [% q, }
3 \/ f! D" {3 r7 Q話說寫東西這方面我真還得好好加強下才行。。。
作者: linjiangtingyu    時間: 2015-2-11 22:13
謝謝子子大俠的精彩分享,受益匪淺。
作者: 零件工程師    時間: 2015-2-11 22:24
感謝前輩的帖子!
作者: awolfbee    時間: 2015-2-11 22:57
前幾天有人問我技術問題,當時我說得非常詳細。第二天不知道怎么回事,還是同樣問題,我同樣再次重復了下。過了四天還是幾天,居然又問了一次。我大為光火,直接了當的說這個問題我都說了三遍了,然后直接拉黑。
! E; _6 A0 A, @" G3 C) `8 y/ z8 L$ d

4 I* y- L4 e8 ^2 {) ?+ O+ Y/ o  c' d

作者: scxhm    時間: 2015-2-11 23:14
看完了,感謝樓主這么長的文章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5-2-11 23:56
小鼻子和南榜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做筆記。即便是簡單的問題,他們也喜歡一點點都記在本子上。以后再遇到類似的問題,翻開本子就解決了。
作者: 繁星ian    時間: 2015-2-12 00:04
很受益。辛苦了,謝謝!5 p0 w& v4 s1 J
現在工作中接觸的產品很多,如果沒有記錄根本記不住,會一團糟。在處理一些事情的時候時不時出現漏考慮的問題,因此自責不已,也挺有壓力,正在設法避免。初步的想法是,將需要考慮的因素以及平時容易犯的錯誤一一列舉出來,做事前先看一看要考慮哪些因素再去做。不知道子子大俠有什么好的建議沒有。( |. ^6 |6 S; A& w9 v# H1 {6 A
另外,與自己做著相同工作的浙大畢業的同事,在彼此交流中我能感覺得到他考慮問題比我要超前,而且學習新東西的速度比我快,事情辦得比我周到,其實我在同一批本科應屆生中算是比較優秀的了,但是和這位同事共事把我身上的一些缺點很明顯的映襯出來了,讓我很大壓力,甚至有時候我都有些懷疑自己的能力,很希望能夠聽到子子大俠的建議。
/ S: w/ Z' s# t: Z
作者: 工程制圖醬    時間: 2015-2-12 07:02
繁星ian 發表于 2015-2-12 00:04 ; c1 b. h, o5 n6 X
很受益。辛苦了,謝謝!5 i3 M7 D5 j3 R1 t2 s* k0 ~
現在工作中接觸的產品很多,如果沒有記錄根本記不住,會一團糟。在處理一些事情的 ...

: v( d4 i: e( d當你面對一個從未見過的產品的時候你會很謹慎,會去仔細觀察,問人。但是當你再次見到這個產品的時候,可能就會有點大意了,沒有那么謹慎。這時候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導致出錯。1,產品改變了一點而你沒有發現。2,你把該產品和別的產品混淆了。3,你把這個產品的相關知識忘了。所以除非很熟了,否則不要大意。
作者: 苗子YJ    時間: 2015-2-12 08:09
看似簡單的道理,說的比較發雜。望大俠今后能把復雜的東西說的簡單。
作者: 楊廣兵    時間: 2015-2-12 08:10
辛苦!!! U. x0 l- l) i6 w4 E6 y1 i

作者: 玉嬌龍    時間: 2015-2-12 08:13
大俠思維真是細膩!邏輯思維不是一般的發達!受教了!
作者: の小南灬    時間: 2015-2-12 08: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塔格奧    時間: 2015-2-12 08:37
很不錯啊,樓主
作者: unkill    時間: 2015-2-12 08:44
工作的,體會到筆記真的很重要。接觸多了,學的知識越多,只有腦記,不常用的,一天就忘了一大半
作者: liuyanxue    時間: 2015-2-12 08:52
很透徹
0 s$ M: G" @+ \( n' H, C/ j) d
作者: 巳蛇白羊    時間: 2015-2-12 08:52
受教,也祝樓主小年快樂
作者: mstj    時間: 2015-2-12 09:00
大俠適合做培訓
作者: 田航ouc    時間: 2015-2-12 09:13
感謝分享
作者: dashajiang    時間: 2015-2-12 09:19
非常好,樓主辛苦啦。闡述的這種學習方法以及彼此交流時的心理很到位,很受啟發,在此謝過!
作者: 自然力量    時間: 2015-2-12 09:26
思想深刻,學習了,謝謝分享
作者: hacjg0807    時間: 2015-2-12 09:32
我們這兒有個俗語“好記憶不如爛筆頭”一個道理,受教!
作者: 李東林    時間: 2015-2-12 10:12
樓主分析太透徹了 只是幾句話如果可以表達清楚 這樣是不是有點太累了
作者: Bruce_xp    時間: 2015-2-12 10:57
! H5 c3 {8 [4 f6 m7 p+ z5 ]
很受益。辛苦了,謝謝!
作者: 湖北的旱鴨子    時間: 2015-2-12 11:10
謝謝樓主的文章,學習了。感覺跟日本人相處輕松,跟國人交流好坑怎么辦?
作者: dancerhoo    時間: 2015-2-12 11:11
樓主是厲害啊,其實東西都要學
作者: 好奇D旁觀者    時間: 2015-2-12 11:19
就是昨天早上的事,我們都在路邊站點等公司班車,我跟旁邊的日本人同事說今天降霜了,然后他就告訴我日語霜該怎么說,并且拿出小本本讓我把“霜” 的拼音寫下來。。。好學精神著實可怕~~話說我已經忘記霜用日語怎么說了。。。( g" l, M7 H, R8 ^" }, c, d

作者: 千月    時間: 2015-2-12 12:16
樓主是在日企工作嗎?思維方式全是日本人那套啊。由此文可以一觀日本人的行為方式
作者: 風。。。    時間: 2015-2-12 12:20
受益了
作者: 千月    時間: 2015-2-12 12:21
李東林 發表于 2015-2-12 10:12
& @) Q- p# p4 k9 T& |" F樓主分析太透徹了 只是幾句話如果可以表達清楚 這樣是不是有點太累了

3 V# D0 E* ], t  |6 O幾句話可以說清楚的我們不一定會去深想,看似好像清楚了,實際哪天可能就出錯了。日本人很簡單的東西都會想的很清楚,都當做學習看待。想想中國人很容易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了
作者: 大師2012    時間: 2015-2-12 12:33
大俠要是開培訓,花錢俺也聽。
作者: 杰克阿里    時間: 2015-2-12 12:59
嗯,樓主真是有心,確實有道理。而且我也想談一下:
5 [7 i: ~7 ]* x' s( u" G% T/ U. @2 s' _# R
1/記錄要具體,而且自己要看得懂,有的時候寫出來了但是第二次看理解不一樣,這個需要注意下。
0 P& E+ o% v+ `2 L4 m. S; Y. ~* T4 s4 ]- [
2/對于講解者來說,也是個思考總結的過程,我相信一般人在“求知”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理解的,希望講解的時候直接點,不然真的會你說這樣或者希望他理解成這樣但是接受者理解成別的樣子。
作者: 王蒙0000    時間: 2015-2-12 13:08
樓主肚子里太有貨了
作者: xzcs    時間: 2015-2-12 13:27
讀完了,樓主辛苦了。
作者: 愛貓人士薛定諤    時間: 2015-2-12 13:33
學習了,謝謝大俠
作者: 蟹戈    時間: 2015-2-12 13:37
謝謝樓主!
作者: 竹蟲吟    時間: 2015-2-12 14:28
大神好贊,大神是做管理的吧,這排版和思路及插圖做的,杠杠的。' [$ e( q( X0 K- O
感謝樓主
作者: 愛哭的CR7    時間: 2015-2-12 14:42
充分說明了“態度決定高度”
作者: 東升西落自動化    時間: 2015-2-12 14:57
是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作者: zuozuo2013    時間: 2015-2-12 17:11
子子大俠很多帖子中多次強調記錄的重要性,謝謝大俠的苦心教育!
作者: 流年小生    時間: 2015-2-12 21:40
看了之后,感覺思維一下子擴寬了不少,記錄的重要性一下子給展現出來了,以前還真是很少去思考這些東西呢
作者: ╭ァ氵sA_n    時間: 2015-2-12 22:15
支持一個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5-2-12 22:51
繁星ian 發表于 2015-2-12 01:04
% G! p, E1 G" F很受益。辛苦了,謝謝!
3 M' k; I6 N) B0 n( f% J現在工作中接觸的產品很多,如果沒有記錄根本記不住,會一團糟。在處理一些事情的 ...

) c" P- G4 u' p& W$ R  w. J  r2 K看你的名字有點印象,貌似我的其他帖子您也曾經留下足跡。
% S& |4 e: x( Q( [) L: G
*很受益。辛苦了,謝謝!8 U% @6 `9 o; L* |% g' H
2 Y/ e# i) G7 A1 O& I# q現在工作中接觸的產品很多,如果沒有記錄根本記不住,會一團糟。在處理一些事情的時候時不時出現漏考慮的問題,因此自責不已,也挺有壓力,正在設法避免。
1 [0 w) ?+ k5 M. ]2 p# L4 K9 A
/ h$ c, t% k2 ^3 Z/ [1 M( l* h7 O找個本子記下來吧,越來越覺得,人是容易遺忘的動物,尤其是上了年齡。
7 z2 L3 _& u  d4 }$ K! d) \7 o: |* m! c
初步的想法是,將需要考慮的因素以及平時容易犯的錯誤一一列舉出來,做事前先看一看要考慮哪些因素再去做。不知道子子大俠有什么好的建議沒有。, r9 u$ g) ~( f2 T9 j# w3 K4 }$ T% |9 n; t+ [2 h
/ b7 k) i+ G% [$ y7 m
我們以前在松下做事的時候,有一項訓練就是相關思考。就是一個箱體結構,如果某處要進行改變,那么大家就都來想,有哪些地方也要同時進行改動。爭取把事情想全,避免遺漏。因為當時對圖紙失誤進行統計,有一大部分都是因為A處改動而B處沒有注意到,而產生的mistake。這種練習很有趣,有必要養成這種相關思考的習慣。
" U; S: k9 M" K% X4 K3 Q
1 u  N8 z: A! T9 t( ?4 |另外,與自己做著相同工作的浙大畢業的同事,在彼此交流中我能感覺得到他考慮問題比我要超前,而且學習新東西的速度比我快,事情辦得比我周到,其實我在同一批本科應屆生中算是比較優秀的了,但是和這位同事共事把我身上的一些缺點很明顯的映襯出來了,讓我很大壓力,甚至有時候我都有些懷疑自己的能力,很希望能夠聽到子子大俠的建議。; i. Y# R$ m1 F: R& K0 C+ n8 i- x) u% [  p9 p2 C3 s; \: U' h- H
! Y+ z) P6 R8 r/ B' }
能意識到問題本身就是一大進步,在《業務員的閑聊》那篇帖子里有說過,“如果你在意的只是苦痛,那么十次之后,還是苦痛;如果你每次都有進步,那么第十一次就會做得好一些”。你能夠注意到你與同事的差距,那么每次看到差距后,告誡自己要注意,把眼光放到next time,然后爭取下次做好,這樣經過三個月的時間有過十次的差距之后,你在三個月后就會比三個月之前有很大的plus。這是你應該努力的目標。不是通過什么方法來避免差距,而是需要通過差距來學習,使自己在一次一次之后,有一次一次的提高。
' p8 P4 x6 f7 }0 i+ ^! l
! T. I/ Y$ ?2 f" _

$ B* E# {, \. y6 G7 G& Q以上2 R8 }1 B6 T5 d0 m4 q) l

: ]  s/ g; R. s! b% D% R1 g謹祝商祺
作者: 繁星ian    時間: 2015-2-12 23:39
子子61961 發表于 2015-2-12 22:51 " S# n2 d1 t# y5 W/ I" z9 q7 `7 r
看你的名字有點印象,貌似我的其他帖子您也曾經留下足跡。% o6 m  f, t( Y
*很受益。辛苦了,謝謝!8 U% @6 `9 o; L* |% ...
1 r4 `. {. S* m. U5 I/ B: @/ A
非常感謝您的建議!
2 O3 x4 M  H0 I7 A2 b. o) j是的,我收聽了您的廣播,對您的帖子一直有關注,我非常喜歡您連回帖都一絲不茍的態度,而且您帖子里所表達的一些觀點以及這個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思維方式對我都有較大的啟發。
! S2 J$ @$ p" Y% P: ]. `由于我記憶力不太好,可能別人2分鐘前跟我說的一句話我一下子就記模糊了,所以現在我是能用筆記下來就盡量會用筆記下來。另外我有注意到,如果記下的筆記能夠與日期對應上對日后的回憶更有幫助。# A# R! X0 g0 }% W. b9 e( X* c
相關思考是個很好的啟發,由一個問題發散至與之相關的多個問題,我會好好用起來,謝謝!
9 o) X; |2 s( V/ W4 n
作者: foroou    時間: 2015-2-13 08:59
人才啊
作者: bbk1    時間: 2015-2-13 10:27
感謝。
作者: gddx110    時間: 2015-2-13 11:02
除了會議記錄,從來不用筆記本,難怪很多東西都記不住,感謝前輩分享!
作者: wangbenyang    時間: 2015-2-13 11:44
厲害
作者: 濟南創泰科技    時間: 2015-2-13 11:45
很有感觸,拜謝。
作者: gytrwahd    時間: 2015-2-13 13:15
道理確實很見到,做到太難。
作者: 水yuebing    時間: 2015-2-13 14:59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覺得記了還需常常翻看,不然以后要找也很難。還沒找到能夠快速查找的方法
作者: zl向前進    時間: 2015-2-13 15:00
學習了!
作者: 火炮    時間: 2015-2-13 15:31
感謝分享,個人喜歡收藏各種筆記本,可惜上面一個字也沒有。
作者: 默笑滄海    時間: 2015-2-13 20:12
大俠分析的透徹
作者: 沒事磨刀    時間: 2015-2-13 21:34
寫的很細膩,受益了,謝謝!祝新年好!
作者: 劍南春17385    時間: 2015-2-13 22:16
這個必須收藏!
作者: jinzhe0218    時間: 2015-2-14 08:15
不錯,很是準確;
作者: ma1023263310    時間: 2015-2-14 08:35
發現個問題,現在取用戶名貌似得加點數字才比較好
作者: 堅持yzbzrt    時間: 2015-2-14 09:19
學習了,受益頗多,謝謝大俠了!
作者: liuhho    時間: 2015-2-14 10:23
善于總結提煉,滴水窺海' l3 Y, H' J+ g; W0 H

作者: tkotwzf    時間: 2015-2-14 11:36
勤能補拙,故工作中的點滴感悟知識點收獲,最好勤記勤憶勤用,進步水到渠成。. i. g- J' S3 m$ @0 Y
感謝樓主的分享,受教了!
' }* u6 u% b! w& n; D* t
作者: 去,你的旅行    時間: 2015-2-14 12:33
簡單的道理,但樓主寫的很好
作者: 平歡    時間: 2015-2-14 13:33
頂一個唄
作者: 爸爸的女兒    時間: 2015-2-14 21:52
回顧自己部門的工作,我不是能力和技術最出色的,但三年工作中把自己裝配過的機器出現的問題和心得全部記錄下來的,我是部門唯一一個。年前老板找我談話了,不說你也知道,收獲的季節到了!哈哈!
作者: 蝦米wxy    時間: 2015-2-14 23:04
感謝樓主,很受教育) U1 x, K: |& _) }

作者: 節悟均    時間: 2015-2-15 10:46
感悟頗深啊
作者: tjtb2011    時間: 2015-2-15 14:56
我只想說,這里邊的真諦是:尊重。尊重別人才能讓自己得到幫助。
作者: 天天落雨    時間: 2015-2-17 19:18
前輩威武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5-2-20 05:40
中國一直有句老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也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作者: mrwangming    時間: 2015-2-20 09:58
理論好深啊!一個小問題就引發了這么大的理論!厲害!
作者: 紅仔008    時間: 2015-2-20 13:37
樓主辛苦了,受益良多
作者: 茶已酸    時間: 2015-2-21 07:37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啊。寫的實在好
作者: 代華強    時間: 2015-2-25 13:44
"借鑒別人的思維方式, 來豐富自己的人生道路, 實現工作狀態的提升“----經典, 學習了!謝謝!
作者: 大喵kg    時間: 2015-2-25 16:57
細節也是思維方式啊
作者: bright_water    時間: 2015-2-25 21:54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作者: 紫風Robin    時間: 2015-2-26 11:57
受益,收藏,時刻警醒
作者: 哆嗦使人落后    時間: 2015-2-26 14:27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作者: 賣糕的    時間: 2015-2-26 16:42
總結的好,非常好。學習。
作者: 勝邪99    時間: 2015-2-27 10:21
$ G$ O" A) v. @$ S
謝謝子子大俠的精彩分享,受益匪淺。
作者: 七武海    時間: 2015-2-27 12:01
受益匪淺
作者: stoplonely    時間: 2015-2-27 15:20
這一手的好文筆啊,可以做培訓資料了
作者: ningsiqin    時間: 2015-2-27 16:08
寫的不錯哦~
作者: changkongceyi    時間: 2015-2-27 16:23
俺是拜年都沒趕上的那個,哈哈,子子大俠羊年好! N( f0 e( J3 {8 x
Chapter1的記錄習慣土鱉做得不好,因為自己覺得記性還好(又在給自己找托辭了...)0 {; r4 g7 L1 ]" J
Chapter2的圖表有點兒怕——拖延癥患者就是2012年才開始的那個,恐怖的是土鱉是個重度患者..." w1 x: r% H) q" X& Z( h! d) {  h; j
Chapter3的做事方式還是按照自己的感覺,好在感覺之余還在看書交流
5 H# {" t) s) c) O7 jChapter4的日本本子確實不錯,之前見一日本工程師用,過年給俺女朋友也買了個本子,很精致的手帳(臺灣制造)
0 l5 O9 i& y" z9 C4 BChapter5的提問前的準備是必須的,不能讓教授者說得口干舌燥俺聽得暈暈乎乎,哈哈;還有交流時的禮貌,這個是必須的6 w# r, J  r$ Z3 i2 @1 E
俺的Summary是:大俠碼字辛苦了!
作者: 沉默的狼lj    時間: 2015-2-28 05:55
心靈雞湯
作者: qq820647955    時間: 2015-2-28 08:29
很好 + R' U9 t' f$ l, r- p& h7 I
給年輕還很浮躁的 技術宅  理科男們  很好的事實
8 V7 d) I/ d+ ~# {3 e' W很有thought
作者: lngk    時間: 2015-2-28 09:22
日本人的管理和機械設備都是做的不錯的!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
作者: 盼啊盼    時間: 2015-2-28 09:31
繁星ian 發表于 2015-2-12 00:04   e4 o! D# R; L! I/ b
很受益。辛苦了,謝謝!- Z6 L9 \- m8 h/ ^1 y
現在工作中接觸的產品很多,如果沒有記錄根本記不住,會一團糟。在處理一些事情的 ...

$ U: P6 b8 t' l1 S! K, m6 @那么, 雖然記錄在筆記本上了 ,但是忘了自己做過筆記了的怎么辦?
作者: 浪人tjl    時間: 2015-2-28 10:05
感謝,讓我學習了。
作者: 28126    時間: 2015-2-28 13:05
以前經常看到有人口袋里放著筆,現在見不到了
作者: 勇往直前82    時間: 2015-2-28 19:38
高大上的東西,樓主辛苦了!
作者: 青銅樹灬    時間: 2015-2-28 21:56
看完了,感謝樓主這么長的文章
作者: STero    時間: 2015-3-3 16:39
樓主辛苦!看完真是挺有感觸!!
作者: 虛無之境    時間: 2015-3-9 10:51
非常感謝樓主的感受,感覺很有收獲,非常感謝
作者: sull    時間: 2015-6-4 14:33
自己陳述自己提問自己回答;別人陳述別人提問別人回答;自己提問別人回答;別人提問自己回答。考慮周全,換位思考,提高溝通效率!
作者: Industrial    時間: 2015-6-16 18:50
對我有益,多謝分享。
作者: 指尖畫圖    時間: 2015-9-15 09:30
讀你的帖子我發現一個習慣,不知道別人有沒有,再好的帖子超過800字往下都看不下去了,要是能濃縮的更好
作者: tangtang1    時間: 2015-9-17 17:21
培訓高手啊
作者: 看日出的企鵝    時間: 2016-6-12 08:35
學習到了!十分感謝!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