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做大還是做精:小企業發展方向的抉擇 [打印本頁]
作者: jesuisdj 時間: 2015-1-20 10:24
標題: 做大還是做精:小企業發展方向的抉擇
新的一年開始了,一二月份是淡季,員工都拿了獎金,想著回家過年了。但是對于老板或者股東來講,要照常的開支各種保險工資,房租等等,能保持不賠錢就好,也許弄不好第一季度是賠本經營的,所謂年關。活兒不忙,閑下來,我們又開始討論企業如何發展的問題。在我們的人員內部,乃至整個行業的小企業,都有兩種方向。
第一種是擴大規模,通過招聘更多人員,上加工設備來提升營業額,在業界內做大做強。然而這樣一來,固定的成本大幅度提高,為了所有的人員,設備,場地不斷的維持運轉,對于客戶的選擇余地就更小了,可能會出現大量的押款現象。一旦行業不景氣或者上游主要客戶發生意外,企業的風險很大。因為即便像是天津這樣的城市,相對保守,治安較好,也仍然時有發生一些企業主因為資金鏈斷裂而跑路的現象。一旦出現回款不利或者行業蕭條(但據我分析未來幾年機械行業應該是回暖的狀況),企業該如何自救?長期大量占壓的資金,使得企業無法投入到其他發展點上,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第二種意見是保持現有的企業特色,做小而精的規模。提高自身的產品和服務水平,穩步發展。這樣可以保證回款率,并且將其投入于新的經濟增長點上,一旦經濟不景氣,收縮業務比較容易。當然,這樣也可能就比較保守了,銷售額很難在短期內提升上去。
這個問題早在2013年就有所爭論,但當時是公司的困難時期,大家還是齊心協力咬著牙渡過難關的。那時候,看著公司難堪的業績,我內心也是有很大惶惑,在業務之余,寫了一本關于80后都市奮斗的小說《年輪》,里頭就對創業以及小企業發展的方向有過涉及。如今小說寫完了大半年,現實中,這個問題還是在不斷的困擾著我們。
如果不能夠拿出切實可行的企業發展規劃,那么分裂是遲早的事情,雖然對有些合作伙伴很舍不得,但是根本出發點不同,又怎么能夠把企業向一個方向推進呢?雖然不舍,也必須要做決斷。
不知道社區里有沒有相類似經歷的社友,請大家給我們點意見。到底是做大,還是做精?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5-1-20 10:37
中國小企業,我以前說過了,并且說了幾年了,不啰嗦為什么了,
在國內,就是周旋于‘三座大山之間’,絕對不會再有其它出路,這是定論了,因為那是你利潤的唯一來源,并且穩定,可靠,合同有保障,你跟沒吃沒喝的一般小老板玩,90%的可能性性,就是被騙,
做貿易的公司,就是拼命向‘歐米高端’走,這是唯一出路,把你東西出口到北米,西歐,小鼻子倭國,除此,沒有任何出路,走不通這條路,就意味著死,也許今年你僥幸,但不可能未來5年你都僥幸,沒有那種概率,
技術型小公司,就是給米國或歐洲做設計,逐漸做中等規模項目,尋求利潤,等待他年,因為只有此,你才有利潤,收入才有保障,在國內玩,必須是給大型設計院,大型工程公司設計,并且是前期,到中期設計,你就沒有利潤了,
我看企業的生生死死,太多了,應該95%的家伙,都是熬不過去的,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5-1-20 10:43
大俠,做大,為的是壟斷市場。半吊子的做大基本都是胎死腹中。你要做大,背后的資金至少要是能操的起X石油盤子的資金。
做精,是世界小型公司發展的趨勢。也是存活的根本。你做的好,自然有大公司來收購你,你的資本就會越來越多。
所以,別想那么多,盲目做大就是找死。
作者: bruciegao 時間: 2015-1-20 10:44
技術是根本,
作者: Pascal 時間: 2015-1-20 10:50
做精可能還有一條活路;
做大,我認為活不長,已經錯過做大的時機了。
或者這么說吧,先做精,積累資金和技術,再慢慢做大吧;機械行業千萬不要“跨越性發展”!
作者: shootbomb1 時間: 2015-1-20 10:51
女俠,如果你是泛指所有公司,那三天說不完.
如果你是指和你同類的貿易公司,那也不用多說,因為大家都很熟悉淘寶,也都明白生存法則.
如果你是指實業,比如從貿易公司轉型成實體公司,那么你自己得有具備競爭力的產品,而且必須"一條龍"(比如做設備,就必須"交鑰匙")控制所有環節,不然沒法長期生存.
我覺得,國內真正需要考慮,或者準確點說,能夠考慮,做大還是做精的企業或老板,太少了.
作者: 皓月天地 時間: 2015-1-20 11:01
跟著國內老大,它吃肉你可以喝湯。再就是有能和老外pk的能力;說到底自己要有實力;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5-1-20 11:03
許多人不理解,為什么中國的貿易公司是無法染指‘高利潤行業’的,那就是,在中國,玩工業,玩到一定層級,你必須自己控制所有流程,忽略一個流程,瞬間就會遭遇滅頂之災,
而利潤,是產生于對流程的嚴密控制,
舉例說,‘中設’當年出口米國鑄件,它自己是無法控制質量的,質量由俺給控制,俺按每個件拿‘提成’,而利潤是產生于質量里面的,貿易公司,是無法執行這個過程的,所以,一般貿易公司就不會有‘這部分超額利潤’
中國工業,是短周期經濟,講過好多次了,你在‘波峰’上沒賺到錢,在‘波谷’,就必死無疑,這是一個規律,我給經濟學教授講過這個,,
作者: zyk566515 時間: 2015-1-20 11:31
感覺還是做精比較靠譜。
作者: 海洋之心之心 時間: 2015-1-20 11:32
兩條路都很難。
我們公司也屬小企業,廠房設備工人,樣樣要靠單子養,因為行業內非拳頭產品,市場壓力大。能把產能利用好就不錯了,做大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而要做精,得靠技術,這方面不敢妄言,目測老板無此意識。
就是,個人勇氣,大把的資金,都不是那么容易拿得出來的。
作者: 面包出爐 時間: 2015-1-20 11:36
好像做大的公司都有資本運作才行,而對于一般私營企業,小企業我認為還是做專做精更有發展!
作者: andyany 時間: 2015-1-20 12:02
現在很多人在做山寨工業,搞得整個國家都忽忽悠悠的。LZ還以為是窗明幾凈嗎?
作者: huangxianqun 時間: 2015-1-20 12:03
清華還是北大?
作者: 鞏賀 時間: 2015-1-20 13:46
2266998 發表于 2015-1-20 10:37 
中國小企業,我以前說過了,并且說了幾年了,不啰嗦為什么了,
在國內,就是周旋于‘三座大山之間’,絕 ...
什么是三座大山? 石油 石化 電力嗎
作者: 無獨有偶 時間: 2015-1-20 14:00
關于流程控制的這方面,感同身受!
實際過程中,同一套圖紙加工裝配出來的相同的設備都能裝出不同的效果來,關鍵部分的一個零件尺寸超差或是螺絲鎖緊力不同就能讓人排查好幾天。不知道哪個零件或是元器件名不符實,設備能按圖紙裝出來經常就要阿彌陀佛了,所以不能做精度太高或是復雜程度太高的機器。
作者: 隨風漂泊 時間: 2015-1-20 14:07
小企業還是做精比較好。
作者: 金東sxw 時間: 2015-1-20 14:16
找到一條正確的路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對小企業來說更是如此。
小企業的生存發展之路,應該是以市場為導向,再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
經營模式的創新、技術創新、管理模式創新。
做大和做精的抉擇不能簡單的下定論,還是那句話以市場為導向結合自身情況,合理的運用先進的管理方法控制風險。
企業的成長是一個學習得過程,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避免在紅海廝殺,實行藍海戰略。在市場的夾縫中,利用盲點求生存謀發展。
作者: 錢塘小春 時間: 2015-1-20 14:55
現在這種形勢還是小而精比較優勢
作者: atendless 時間: 2015-1-20 16:10
鞏賀 發表于 2015-1-20 13:46 
什么是三座大山? 石油 石化 電力嗎
好像是大型國企、外資、民營寡頭吧
作者: 太湖水 時間: 2015-1-20 16:14
我們一個外協單位,外發給他們圖紙,要求孔的公差+0——10絲,做20件,結果回來一量,基本都是0——2的,導致大多數都裝不進去。我叫他們返工,外協說我們就是按照你的公差做的。原因估計是怕做大了報廢。
要等著他們東西用,趕工期的話就賠錢吧
作者: x1813 時間: 2015-1-20 18:43
人家做的沒錯啊,在你們的公差范圍內,是你們的公差有問題
作者: 阿基里斯 時間: 2015-1-20 19:06
Pascal 發表于 2015-1-20 10:50 
做精可能還有一條活路;
做大,我認為活不長,已經錯過做大的時機了。
或者這么說吧,先做精,積累資金和 ...
大俠說下三一重工吧,94年成立到現在這么大規模,是怎么搞起來的?
作者: negtive 時間: 2015-1-20 21:47
做精簡單,但是花功夫,做大復雜,但是不考驗專業。
作者: 飛電fd 時間: 2015-1-20 21:59
做大就好比蛇吞象
作者: Pascal 時間: 2015-1-20 23:11
阿基里斯 發表于 2015-1-20 19:06 
大俠說下三一重工吧,94年成立到現在這么大規模,是怎么搞起來的?
梁穩根是趕上了好時候啊,當然梁本人確實有能力。
在那個民營企業的黃金年代,一批人把企業做大了;當然能到三一這個規模的沒幾個。但幾十億十幾億的規模還是有不少的。
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假如梁現在從零開始創業,就做不到三一現在這個規模。
一個企業的成功,老板自然是重要因素;但我覺得身處的那個時代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作者: hqy718 時間: 2015-1-21 07:07
小企業還是做精的基礎上再慢慢發展比較好,客戶資源穩定了,盲目做大一點好處也沒。死的跟快
作者: xlf63 時間: 2015-1-21 08:12
做大需要老大的自信,做精則要老大有耐心.
做大,玩得不好就是虛胖,玩精就是意味著掌握了核心力.
玩大有時得靠運氣,做精就得靠實力了.
作者: 浪人tjl 時間: 2015-1-21 09:55
擴大規模就一定要加大投入嗎?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5-1-21 10:13
我個人喜歡做精,因為做精是以后發展的一個基礎,做精了之后,做大就會容易很多了!
作者: 夜戰茵特萊特 時間: 2015-1-21 10:47
對于一般企業來說,還是先做精,比較站的住腳
作者: 浪人tjl 時間: 2015-1-21 12:45
浪人tjl 發表于 2015-1-21 09:55 
擴大規模就一定要加大投入嗎?
可以考慮增效,現人均產能是多少?是否還能增大了?有空間嗎?這樣在不多投入下,不是也可以做大嗎?更重要的還是市場。有市場嗎?
作者: wm2015 時間: 2015-1-21 15:10
太湖水 發表于 2015-1-20 16:14 
我們一個外協單位,外發給他們圖紙,要求孔的公差+0——10絲,做20件,結果回來一量,基本都是0——2的,導 ...
這個公差確實坑啊,額,略坑,人家加工確實在你公差內呀,磨磨裝上吧,要精度就對研
作者: n9ga1 時間: 2015-1-21 18:52
有沒有那么牛的管理水平.
作者: 千里馬好 時間: 2015-1-22 16:07
企業不在大小而在于有沒有競爭能力
作者: 江海洲 時間: 2015-1-22 17:15
做精以后再做大
作者: lc04@live.cn 時間: 2015-1-24 14:38
做精才是王道
作者: foroou 時間: 2015-1-25 22:10
做精,坐大要投入很多,
樣樣通,不如一樣精
作者: 憤怒的小蝸牛 時間: 2015-1-25 23:16
做精才是王道!
作者: wjiafu72 時間: 2015-1-26 09:12
支持小而精。傻大笨粗能長久?日本有很多公司也不大,但其產品卻是某某大王。產品往往無人匹敵。
作者: ruosi13 時間: 2015-1-26 17:34
學習了
作者: 楊廣兵 時間: 2015-1-27 10:57
2266998 發表于 2015-1-20 10:37 
中國小企業,我以前說過了,并且說了幾年了,不啰嗦為什么了,
在國內,就是周旋于‘三座大山之間’,絕 ...
弱弱的問一句,三座大山指什么?
作者: liaoshengxiao 時間: 2015-4-24 10:11
2266998 發表于 2015-1-20 11:03 
許多人不理解,為什么中國的貿易公司是無法染指‘高利潤行業’的,那就是,在中國,玩工業,玩到一定層級, ...
過程控制的關鍵,還是在人員控制環節,外資在中國設廠的最關鍵部門,還是質量部門,一旦質量部門淪陷,整個產品品質就淪陷了,中國人對質量的意識還是比較薄弱的,從某種意義上講,質量部門一把手最好不要讓中國包括臺灣人來管理。個人見解。
作者: 鈑金小達人 時間: 2015-4-26 22:42
bruciegao 發表于 2015-1-20 10:44 
技術是根本,
說得太好了,本身做得不精,貪大冒進,懸!學習德國百年小企業,致力于某個產品N年,致敬!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