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關于齒輪,憋了好久的幾個問題,請教高人 [打印本頁]

作者: b110087388    時間: 2015-1-10 21:22
標題: 關于齒輪,憋了好久的幾個問題,請教高人
@劉景亞 及各位方家
) h) B; @% I1 V$ Y) E1 {$ V  \  M0 M% h: }& y3 V- L; J3 X
本人有些問題一直沒搞明白,希望能得到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9 e. k" J, i+ h4 w  c, b
* W6 g6 b. o- ^8 D
/ P; g2 p7 ~9 `
1、美標和iso的齒面接觸部分的應力是不同的算法,得到的結果差別不大,以前算過一對斜齒,差別不到5%。
$ l) j  k! d9 M1 N) N算刀具軌跡,切除多余材料,最后得到齒輪模型,用這個進行分析。齒根可以基本呈現出接近于現實中的齒輪。接觸區域很理想,但是調整網格大小或者接觸的阻尼系數,對分析結果影響很大的。9 O# h$ W0 a$ V6 O
0 X* m9 j* ?7 l* ?# x5 @
我想問的是這個接觸應力是如何確定分析結果是正確的?
$ M8 A9 C- @: ~% V8 q4 u. [這個接觸應力是嚙合過程中的,個人實在想不出該如何在現實當中檢測?
! t' C( U+ w/ V1 o! _. J
# m! a" B/ u* e6 R3 w1 N2、單對齒嚙合,考慮軸、軸承的變形,這時該如何來確定修形量呢?- a  ~. y2 S: O8 u: H" s+ a1 S
個人查以前查資料時發現的論文感覺都有點虛,不敢信。想聽聽各位方家的看法?
+ \: ?! _0 s2 t* x- b$ H9 P2 C) S9 y8 B; w% ?
3、進行齒面接觸分析時您是否用六面體網格?個人感覺四面題和六面體的結果無太大差異的。
) I  q3 x) N6 q- S' F+ U1 T- V( v考慮軸系時是否用romax或者其他軟件( e& s- @, }$ x
$ O$ K/ p- }& B
4、有人說齒根過度圓弧 對齒根應力和潤滑有好處。
9 j1 Q+ D1 W# ]) h齒根應力肯定是有影響的,對潤滑有好處我可以想想的出。但具體的資料沒查到到底是如何去影響潤滑的?: i/ V: S# C4 H1 u3 G' L
各位是否可以給些這方面的參考文獻?( G4 g5 q6 m/ Q2 e! n0 B! T  B

: u$ q- `6 U. Y/ W1 m' c' |% J5、以前變速箱的分析,也就是草草給個結果,至于是否真確不清楚。
4 i- Q: }2 R. y+ n當時看那個殼體的模型,筋板布置很沒規律,在我這個菜鳥看來就是雜亂無章。- a# u+ _$ z& f. g! \& E1 _7 |
當時一直到現在起,經常查殼體的一些資料,但都沒有感覺比較透徹的文章。" b+ d9 w& X( \' m. b3 s% \8 n2 s
5 i) N5 D, k" F" X
很想知道老外是依據什么把殼體設計成這種結構的。我的猜測是依據震動受力噪音輕量化等原則的,但分析結果是很多地方載荷很小,完全沒必要加筋。熱分析也做過,感覺有很多沒必要的結構。一直到現在我都很困惑。) G2 U3 e, i: T' @+ ^% P1 p
希望各位能給我一些方向去,我好知道該看什么書。$ i4 U: {* K9 Y! c. r5 V( E, q

; [. v9 X- u- g/ T- D2 ^+ _9 O本人學生時看過一些齒輪的東西,但都是虛的,真的東西沒做過,純屬自己鬧著玩,有些概念可能理解的很不到位,提的問題有不少幼稚的地方,請各位包涵。
8 j& {4 u& @& C4 ?: ]
作者: 小小的售后    時間: 2015-1-11 10:46
關注
作者: 敗筆    時間: 2015-1-11 11:42
大俠,您玩齒輪多久了,感覺真的好專業
作者: 劉興興    時間: 2015-1-11 21:46
雖然很感興趣,但是自己的專業素質還不能理解您所說的問題,先關注,再慢慢學習吧
作者: hkslljf    時間: 2015-1-11 22:34
太深奧
作者: 黃河源    時間: 2015-1-12 07:10
對齒輪不行。
作者: 水水5    時間: 2015-1-12 07:32
牛。頂你。幫你呼叫大俠共同學習。8 x3 v* [0 ?: o
@2266998 @zerowing  
作者: 千里馬好    時間: 2015-1-12 08:57
期待高手出現
作者: lngk    時間: 2015-1-12 09:00
齒輪的問題愛德利馬達建議找專業的工程師來問問!
作者: 機械green    時間: 2015-1-12 10:11
本人也不太會,關注中
作者: 螺旋槳    時間: 2015-1-12 10:32
加強筋有可能是問了防止疲勞破壞的,靜強度問題不大,疲勞比較麻煩。
作者: zf8728    時間: 2015-1-12 10:45
大俠的問題比較高深,持續關注  |  [; [  ], r5 X  X) T( _& K- P* Z

作者: shelby119    時間: 2015-1-12 10:46
不懂
作者: Valnut    時間: 2015-1-12 11:04
要全面分析齒輪副還要考慮環境溫度造成的軸間距擴大,加工精度 ,軸線平行度等等,要完全分析好一個齒輪副應該不太容易吧。
作者: 勾勾手指頭    時間: 2015-1-12 12:30
很深奧,值得大家一起學習
作者: liuyanxue    時間: 2015-1-12 13:24
關注中
作者: 海鵬.G    時間: 2015-1-12 14: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qdtruck    時間: 2015-1-12 15:22
[attach]342201[/attach][attach]342202[/attach]
% S! t/ ?: i0 o希望對你了解第一個問題有所幫助。. k* Y9 u6 B* q/ @9 a' I

作者: qdtruck    時間: 2015-1-12 15:30
修形的事,根據變形量、振動等情況,可以進行一定的計算,但更要注重實際效果。總結出適合自己從事產品的修形方式和修形量。不需要把風電的、汽車的、工程機械的都試驗出來。需要有一定的繼承性。
作者: 莎士比亞之愛    時間: 2015-1-12 16:09
希望能持續討論下去,期待高手詳細解答
作者: 000哲    時間: 2015-1-12 16:13
看不懂,學習
作者: 騰訊qq    時間: 2015-1-12 17:36
牛人啊
作者: 活的自在    時間: 2015-1-12 18:49
支持,期待有后續、、、、
作者: b110087388    時間: 2015-1-12 20:58
本帖最后由 b110087388 于 2015-1-12 21:14 編輯 " r7 ?7 v8 S( S8 M3 T! v
海鵬.G 發表于 2015-1-12 14:52 ) `* A0 k/ c# N) Q5 z& C+ Y0 \1 H
請教樓主,6 W# A) [* p' L, |! Z, l1 }
1.可曾學過摩擦學,赫茲接觸?
4 V; e0 X. Y8 p2.樓主可曾在大的齒輪廠工作過,或者在實驗室呆過?

- {, W$ _4 F5 @. k+ \$ I2 t我看書就是想知道些實際當中用得著的東西,看的東西想知道個來歷而已。
! T8 j' F) D( Q/ E  _  D摩擦學理論不少,沒有深看過,搞不清到底哪些理論有用。3 {8 @; u4 o$ |- _/ a* X
赫茲接觸倒是看過,編過python的程序,與abaqus,ansys的分析結果比對過,差別不到5%,只是驗證一下abaqus這個武器的精度如何,僅僅出了一個接觸的那種橢圓形而已。隨著接觸參數的調整,有時差別還是不小的。
( f. G/ f2 I3 i9 S2 \大齒輪廠沒去過,了解的情況是修形按齒輪手冊來,有些自動化程度很高的機床自動給修形量,也不知是否如此。個人感覺齒輪廠關注的是可以把既定的修形量給加工出來,至于修形量的確切值他們不關心。& s' t  _2 w# s' \# S0 B
至于特別牛的實驗室也沒去過,也搞不懂具體做什么的。不過從文獻來看,有搞振動的噪聲的,故障檢測的,其他的也不清楚。
& Y. V! e/ @  b, ]. n6 a接觸應力這點沒查到公式是怎么來的,感覺是個經驗公式,但不確定。至于考慮太細節的東西,比如表面加工質量、表面硬度、油膜接觸情況、齒面表面涂層等我感覺有些不實用,就沒再多看。
# k6 Y- t6 n8 |+ Y2 B修形這個我感覺還是很實用的,修形量的多少與系統的動態性能關系太大了,所以一直比較關心這點。查到的資料里無非就是算個單赤剛度,多齒剛度,多齒時變剛度,然后就搞點動力學公式寫一寫,最后出個結論什么混沌狀態呀之類的。簡單的就是換個拋物線,二次三次曲線之類的,沒啥實用價值。我沒啥實際接觸過齒輪加工及應用的實際場合經歷,也搞不清各個牛x變速器公司的修形有何不同,一直很好奇。: F: R$ M, \' X/ }; z( t
個人感覺修行量這點考慮系統變形的話,實際當中肯定是要有實驗確定的,但實驗也要有個整體思路,也要有個理論指導方向,不然實驗成本太高了。其實我是想知道些實際當中的高水平傳動系統的設計思路,這點我一直很迷惑。' ]: ?! h3 Q5 f+ _

作者: ZARD    時間: 2015-1-12 21:01
你這隨隨便便一個問題都是個大課題啊。。
作者: 走路empty    時間: 2015-1-12 21:27
關于修形和箱體 是廠子的經驗積累。。。
作者: 清晨午后    時間: 2015-1-12 22:06
最近也在關注關于齒輪生產的工藝問題,但相比于樓主的問題,我突然覺得自己膚淺了,頂樓主
作者: 囧囧囧俠    時間: 2015-1-12 22:10
圍觀學習
作者: 探索號QM    時間: 2015-1-13 05:14
關于齒面接觸應力的測量,應該是結合采用三維應變花埋絲(embedded three -dimensional Strain rosettes)技術。
作者: dashizuijimo    時間: 2015-1-13 20:07
專業工程師分析下吧
作者: 目成    時間: 2015-1-13 20:26
都是些大課題。
" s, M# v0 _" V; X9 ]- ~
作者: 丶楠    時間: 2015-1-13 22:07
關注齒根圓弧過度問題。
作者: c529700414    時間: 2015-1-13 23:44
一些不太明白只能自己找資料
作者: 冷水黃金    時間: 2015-1-14 08:54
本帖最后由 冷水黃金 于 2015-1-14 09:52 編輯
; r+ ^0 Y3 z3 N0 n3 ^$ i& R
7 F  k3 _. u. B1 B應力公式都是根據固體力學和實際情況推導而來的。, E/ }" x' @, k7 S) ^9 m- }
2 k, }+ M$ n, u5 W
至于綜合考慮各部分對齒輪的影響,我想應該從實際應用中來取舍,畢竟實際工況想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平常手冊中的各種系數就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如果想更精確的結果,只有實驗了。
$ ]3 o) X2 y7 c3 U9 s' @
2 O/ Q+ F" G/ p' @! y有沒有大牛給個準確肯定的答案?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5-1-14 11:05
討論基本到此為止,再深度就需要大制作了,比如超級計算機非線性有限元,經年累月的實驗數據,這些個人與小企業根本不會玩的,但國內大企業也懶的玩,不差錢,國內解決不了找洋人。所以,就O了。
作者: 小泥娃子    時間: 2015-1-14 13:19
關注中
作者: 目成    時間: 2015-1-14 17:13
[attach]342360[/attach]
) i# v) E+ y. [" o這類偏置面齒輪,因面輪是模腔出型,因為可以不考慮機械加工,所以修形就可以自由一些。
  @% z6 J6 \, I' [" u齒形我是按照冪函數,齒向是按圓。
作者: 立心    時間: 2015-1-15 17:27
關注學習
作者: 御宅熊    時間: 2015-1-15 17:31
只能給你頂一頂
作者: eddyzhang    時間: 2015-1-16 10:45
純瞎說一下
- N6 F2 B* X( k1 M5 m3 ~9 J! S1,理論計算方面,我想不管是接觸問題,還是軸承,軸剛度計算問題這些都有現成的理論。但是理論計算一大堆,誰會去細細查看。' }2 v3 F$ n0 w! e- ?0 S
2,仿真方面,樓主提到幾個關于仿真的問題,不論是網格種類和尺寸大小,這些都可以調整,都可以根據有限元的誤差理論去控制。關鍵的問題是接觸問題的相關參數如何設定,這就是要結合實際測試(先不說)。目前仿真如果只是考慮一對齒輪是否是足夠的,因為影響接觸的還有其他主要原因,比如軸的變形,軸承剛度,箱體的支撐剛度,溫度影響,以及分析是靜態還是在旋轉考慮離心狀態,都是關鍵因數,當然,還沒有考慮安裝誤差這些影響。所以如果真正去仿真,那么必須將分析域擴大,從結構擴展到流體域。
4 D& |8 |) ]* D. n5 q當然箱體的剛度是一個部分,至于加強筋問題,一方面是增加軸承支撐剛度,一方面是減小箱體振動,當然還要利于箱體扇熱。
% m8 q7 `$ I6 q* a3,試驗方面,齒輪,減速器這些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工藝水平的標志(特別是汽車變速器,汽車驅動橋),這些沒有足夠的測試,試驗,很難說理論是否正確,很難與仿真結果相對比。5 F0 f2 z2 K5 E9 n  ^7 G. q

作者: Gary丁    時間: 2015-1-16 13:11
圍觀學習中
作者: 水yuebing    時間: 2015-1-16 19:01
學習一下,感覺比較深奧
作者: ju主宰gg    時間: 2015-1-17 12:54
完全不懂啊,樓主!!
作者: 變形金剛oo7    時間: 2015-1-17 13:54
幾好
作者: 劍南春17385    時間: 2015-1-18 22:49
LZ 有心了。
作者: ZARD    時間: 2015-1-21 17:38
頂上來
作者: ben357657011    時間: 2015-1-23 17:07
齒輪水太深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