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社區應當創造一種新模式,改變制造業的用人格局 [打印本頁]
作者: 六角車 時間: 2015-1-5 11:04
標題: 社區應當創造一種新模式,改變制造業的用人格局
先說老板,辦企業首要的是要明確干什么產品,一般有三種模式:1.開發研制產品;2仿制產品;3外加工。
不論是那種模式,都離不了技術人員。開發新產品需要設計師,仿制和外加工需要工藝技術員,這沒什么問題。問題出在后面,當一個產品開發設計成功之后,企業開始正常批量生產,技術人員松了口氣,都說櫻桃好吃樹難栽,好不容易結果了,而且產量頗豐,該坐享豐收的喜悅了,但卻容易忽略另一個問題,樹的主人是老板,技術人員只不過是個載樹的,一個栽樹的老在那里享受豐收的喜悅,那老板會怎么想。看著技術人員已沒事可干,還拿著一份豐厚的薪水,老板開始傷腦筋了,你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我也沒少給你薪水,如今產品生產已正常,你的任務已經完成,卸磨殺驢,該走人了。
搞工藝設計的的遭遇,比干設計的也好不到哪去,以零散零件加工為主的小企業,主要的是依靠技術工人按圖紙加工產品,批量小,圖紙簡單明了,根本就不用技術人員,一線工人就搞定了。有時也會遇到較復雜的圖紙,由于量少,也沒必要專門的設計工藝,頂多就是需要一名能全面看懂圖紙的技術員,一個看圖的,薪水自然不會高;如是大批量的零件加工,那就需要技術水平較高的技術人員來進行工藝設計了,一旦工藝設計完成,進入正常生產,工藝技術員面臨的結局和搞設計的技術人員一樣,卸磨殺驢。
但現實是,很多的老板并沒卸磨殺驢,而是卸磨養驢,因為在訂單不足時,攬一些臨時性的產品或零件加工時,用起來方便不誤事。處在這種情況下的技術人員的薪金自然不會高,這也是機械制造業的技術人員,工薪普遍偏低的原因。因為高薪的活難找,這的薪水雖偏低,但大力出過,平時很清閑,老板樂得養,得過且過吧。
制造業的這種現象,存在的時間已不短了,之所以形成一種模式,是限于當時科技水平所制約,以至于培養專業的,高水平的技術人員,即耗時,又費錢,一般的中小企業根本就培養不起,雖然近些年大專院校培養了大批量的樹苗,但要長成材,還得要有合適的外部環境,但目前的現狀是,那些爹不要娘不管的民營個體小企業,急需各種技術比較全面的技術人員,但有一定水平的技術人員,對這種既給不起高薪,又沒什么福利待遇的企業不屑一顧,這種企業就成了一部分應屆畢業生的練兵場,這就是當今中國樹苗級的技術人員,成才的一個外部大環境。
原來想到和看的以上這些,的確感到很無奈,這就是這個行業的鐵律,原來誰也無力扭轉。如今進入到互聯網時代,地球都已變成地球村了,機械制造行業也面臨一個新的發展機遇,設備都已進入到可以網絡控制的自動化,智能化,機械制造這個行業的技術力量的控制使用模式,也該跟上時代的發展。這就需要一個合適的操作平臺,為此,我想到了中國機械社區這個載體。
機械社區已創辦十年,總的感覺是一個以喜歡本行業人士參與的專業性很強的論壇,根據行業特點,會員通過發帖或回復以進行網絡交流為主,很少進行實質性的商談,也很少進行市場性的接觸。原則是言者且言之,看者自看之。既沒利益往來,也不擔負什么責任。
近幾年,國內網購和快遞發展迅猛,大有燎原之勢,從中我突然悟道,這種模式在機械制造行業也可以模仿,但對的不是物,而是技術和人。運作模式是通過社區這個平臺,企業向社區發出需求信息,社區根據要求提供合適的技術資料或人選,這樣就形成一個產業鏈,當然社區性質沒變,只是多了一個信息處理部門,這個機械技術社區網購部門,可是以企業形式進行運營的,要組建一支精英團隊,具體組織運營方式,如社區領導感興趣,我可以另寫一篇《中國機械社區今后的發展方向》。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15-1-5 11:18
個人感覺此帖的標題應該改一改!
作者: 781995655 時間: 2015-1-5 11:19
好提議。社區影響大,應該可以提供這樣的平臺。
作者: wangqing1 時間: 2015-1-5 11:46
這幾天沒活了,憋得好難受,煎熬啊,沒難題,活著沒勁,嘎嘎嘎
作者: 顧宏達 時間: 2015-1-5 11:50
這樣的平臺也可以使社區人才歸類,很不錯。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5-1-5 12:03
感謝前輩建言獻策,您的思想和技術令人欽佩,社區的發展有賴于您的指導。期待您的下一篇大作。
我看完了帖子,把標題改了一下,如不合適,請諒解。
社區發展十年了,我也思考過很多問題,有時也做一些推動合作的嘗試。其實,社友們私下的合作已經很多了,但都沒有能改變行業。我的理想是,不僅做一個新的專業媒體,而且要依托這個新媒體所集聚的資源逐步拓展業務范圍,最終建立一個綜合性的行業服務中心。
昨晚還有一個企業打電話給我,他們的企業不想自己養工程師了,技術問題希望由社區來解決,通過獎勵和報酬的方式。和您的思考其實就比較接近了。
請您繼續構思,隨時發上來大家討論。另外,在網站之外運作各種事務,社區就需要融資。如果有做傳統行業的大企業對互聯網感興趣的,請社友們從中引介,如果談成,必定給予重大獎勵。
作者: syw開門造車 時間: 2015-1-5 13:46
本帖最后由 syw開門造車 于 2015-1-5 13:54 編輯
老鷹 發表于 2015-1-5 12:03 
感謝前輩建言獻策,您的思想和技術令人欽佩,社區的發展有賴于您的指導。期待您的下一篇大作。
我看完了帖 ...
老鷹友好!
.
我特別注意到你的發言中有這樣一段話:
……昨晚還有一個企業打電話給我,他們的企業不想自己養工程師了,技術問題希望由社區來解決,通過獎勵和報酬的方式。……
.
我也特別注意到六角車友好發言中的下段話”
……如今產品生產已正常,你的任務已經完成,卸磨殺驢,該走人了。……
.
對比兩段都是在表達一個意思,即這些人是在想盡一切辦法,將腦力勞動者的創造性工作的成本壓縮到最小化。
.
創造性勞動豈能是那點區區獎勵和報酬所能對等的嗎?
.
我的創造性勞動開價是:
1、開發機電一體化的成品機器,收總利潤的33%!
2、挽救一條(套)可能損毀的生產線或設備,收占該設備原有價值的10%
.
老鷹友好,我們社區要想發展,最重要的是要制定明確的社區收費規則和參與項目社友的所得規則!!
我在電話中反復向你說明的就是這一點,其重點就是任何一方都不要想偷機取巧的占別人的便宜!!!
.
syw 150105 13.48
.
作者: 秦鄲 時間: 2015-1-5 13:49
我現在就是一顆中國樹苗級的技術人員
作者: 海山 時間: 2015-1-5 16:44
關鍵是需要先投入一定費用,組建一個團隊,執行一段時間。
無行動,只能談了又談。
作者: syw開門造車 時間: 2015-1-5 17:35
海山 發表于 2015-1-5 16:44 
關鍵是需要先投入一定費用,組建一個團隊,執行一段時間。
無行動,只能談了又談。
海山友好!
.
假如:
你廠是一個某行業有資質的專用設備廠,你們深知該行業需要一種機電一體化的專用設備,而你們的研發能力不夠,因此找到機械社區協商一起開發共同受益。老鷹把這項任務交給我主持研發。
.
我到你們廠估算了一下,這個設備研發材料及加工費用五萬元,這點錢小意思我來出,也用不著什么團隊,我一個人就能完成。
.
可我沒時間,但我知道社區有一位社友有這個能力,而且這位社友人品及好,我和他的關系也非常好,他沒講任何價錢,也不計報酬的就把這個任務完成了。
.
你看,你所說的關鍵問題在我這都不是問題,我輕而一舉的化解了!
.
然后哪?下一步如何操作?!
.
syw 150105 17.48
作者: 逍遙處士 時間: 2015-1-5 17:43
想來想去,只能成立公司,以公司的形式來運營,各位意下如何?
作者: negtive 時間: 2015-1-5 19:05
我覺得挺好,可以先把企業提出的要求匿名討論,最后匯總精華內容發布在相應的或專門的板塊。
作者: 小布丁123 時間: 2015-1-5 19:41
我們這類的樹苗很可憐
作者: syw開門造車 時間: 2015-1-5 20:08
本帖最后由 syw開門造車 于 2015-1-5 20:12 編輯
六角車 +逍遙處士 (11#樓)兩位友好!
.
六角車在其發言中談到:
……社區性質沒變,只是多了一個信息處理部門,這個機械技術社區網購部門,可是以企業形式進行運營的,要組建一支精英團隊,具體組織運營方式,……。
.
逍遙處士 在11#樓處談到:
……成立公司,以公司的形式來運營,……
.
兩位友好都談到了的一個中心思想,就是:以實體方式運作!既:
人員+資金+場地+辦公物資 == 一筆巨額資金!!
.
現在社區的情況是:為了保特清潔的技術型網絡環境,老鷹在嚴格的控制廣告的播出量,所得收入保特在維持網站正常運營++使老鷹不太寒酸生活費。
.
每天網站的管理工作非常的繁忙,完全由老鷹一個人承擔。
.
我和憨老馬盡管已經退休,但我倆都有各自無法擺脫的原協作單位的工作,只能在力所能及范圍內,義務的協助老鷹工作。
.
請兩位友好及各位網友盡可能的建言,幫助找出一條使我們這個優秀網站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可操作之路。
.
不要另辟新題,以免分散焦點。
.
syw 150105 20.09
作者: 轉圈的人 時間: 2015-1-5 20:39
前期試運營可以以顧問公司或者工作室的形式出現,到現場解決問題,社區出人,對方出材料,出錢等。后期名氣打響了可以以技術入股合資的形式參與研發,這樣可以規避掉資金場地等。對方運營此研發成功產品,我方退出公司運營,只負責解決有難度的技術問題,收取一定股息分紅。這樣可以參股多家公司,多個產品,收入應該有保障。
作者: davids9722210 時間: 2015-1-5 20:46
機械行業產品都是貴重品,而且技術性強,不象日常銷費品那么容易集中,大部分企業有問題,人家當地的供應商可以隨時到現場,社區沒辦法競爭。
作者: linqingshan 時間: 2015-1-5 22:29
相當于一個機械行業的智庫?
作者: shong66 時間: 2015-1-5 23:28
按道理來說,給人才生長的環境是人民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幾年前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記不太清了,(從德國強制企業招收學徒工說起)。看完很有感觸。這個事情必須由政府出面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比如按企業規模制定每年最少的實習人數,國家提供些支持!實習期結束可以雙向選擇,自由擇業。可能有人反對說增加企業負擔什么的,但是跟國家戰略比較那不值一提,不干關門!有些企業只找有經驗的,問題是哪來的經驗啊。看現在有些家伙找不到工作,不對口,造成巨大浪費。東一下西一下,青春也廢了。社區有潛力整合資源,不過要做不少工作。老郎都說了馬云的成功不是自己強,而是對手太弱。源于一切的不完善。希望我們社區爭當排頭兵
作者: xzcs 時間: 2015-1-6 08:05
回復都看了,還是沒有頭緒。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15-1-6 09:25
樓主所講的問題,在本公司已經出現,但不是“企業不想自己養工程師”,而是暫時沒有合適的(老的走了,新的太嫩)。近期一直在招(找),不過難啊!但項目任務重,新的嫩的也要上啊,如此下來就苦了俺老馬,反反復復地審圖,有時候真的還不如自己來算了。但想深一層,俺又能包辦多久呢?還得讓他們做啊!
昨天和老板說起,他蹦了一句話:(這時候)如果(外面)有人能一攬子包辦項目的,可以談個價錢承包!(這不就是如樓主所說的事么?!)
作者: 撒網頂 時間: 2015-1-6 09:40
本帖最后由 撒網頂 于 2015-1-6 09:45 編輯
我建議個方案:老鷹建立個數據庫,把各個領域有競爭力優勢(含機械、電子、軟件、算法、資金等)的人才信息都放在里面,如成功做過哪些項目,所在城市,接私活的合適工作時間等等,然后對外承接項目總包,有項目再從數據庫中找合適的人談具體合作事宜。這種方式只適合需要較大團隊合作的項目,小項目一般小公司自己就搞掂了。
整個流程中老鷹的角色就是技術中介,類似獵頭,但需要有較強的技術人才辨別能力及項目組織能力,否則做砸二個項目就可能無法繼續下去了。
作者: icegoods 時間: 2015-1-6 09:56
基本上是空談啊!還是走項目招標模式吧
作者: 模具小俠 時間: 2015-1-6 12:02
我的看法: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首先,必須確定方向。做哪些專業的業務?如何組織?廣告宣傳怎么做?內部的管理機制怎么協調?
客戶如何管理?服務的流程如何確定?價格形成機制怎么確定?。。。。。。太多的問題!
當然,不是很難!問題是要動起來,不容易!
作者: 越名任心 時間: 2015-1-6 13:27
各位,我想問一下,如果按照LZ的思路,真的做成了,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企業都不用養技術人員了,有問題直接到論壇里來就行了。那么除了論壇里的幾位高人名士之外,其他普普通通的技術人員吃什么,喝什么?
本來老板們就想著卸磨殺驢,這下好,從一開始就不需要磨也不需要驢了,這不就是我們自己在砸自己的飯碗么?
作者: pengzhiping 時間: 2015-1-6 14:01
行業那么大,確實是很難。保密性也有難度。
作者: 阿伯伯的狗 時間: 2015-1-6 14:04
遇到過類似的"老師"或者"顧問"的人,確實能解決一些問題.
社區要成立這樣的組織,建議兩個方面要定義清楚:一是規則(特別是錢的分配及處罰),二是誠信(
作者: 精密凸輪分割器 時間: 2015-1-6 14:33
其實這個有點類似于線下的包工,由一人帶頭組織承包項目,下面分工明確,有設計,制圖,生產,售后等一批人,我有一老鄉就這么干,一年都有一幫人跟著他跑,以后一定會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不愿意養人,或者接的項目不是自己專長的需要外協的,社區其實只是把線下的資源發展到線上,關鍵還是要有人帶頭搞資源整合啊 ,建議先試點,然后再分區域。
作者: 354770991 時間: 2015-1-6 15:27
設計研究院模式?
作者: 709079691 時間: 2015-1-6 15:54
不就是成立個工作室嗎?先發個貼,應征審核下人員,再做個數據庫。(人越多越好,鷹大接了單子后可以叫大家投標)
看過《激情與速度》不,那里面的合作模式就不錯;沒事各自閃開,有事找個人牽頭,把事辦了不就成了;
方案會有定金,運作資金不是問題,就是擔保誰來做的問題,有人能做擔保人,分分鐘的事。
作者: 海山 時間: 2015-1-6 17:12
syw開門造車 發表于 2015-1-5 17:35 
海山友好!
.
假如:
開門大俠說的是種特例,因為只有像開門大俠這種有技術、有一定資金和時間的人才能獨立做些項目,所以會相對小眾。
而我說的是要尋求一個能夠放大的運作模式。
作者: hanabc12345 時間: 2015-1-6 20: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機械-AI 時間: 2015-1-6 22:19
老鷹 發表于 2015-1-5 12:03 
感謝前輩建言獻策,您的思想和技術令人欽佩,社區的發展有賴于您的指導。期待您的下一篇大作。
我看完了帖 ...
論壇可以適當改版,以吸收控制方面的人才,畢竟單純機構的機械設備已經很少見了。如果社區建立PIM模塊的話,再加上合適的運作,以及社區原本就具備快速吸收知識的能力,應該能夠承載起制造工藝傳承的偉大使命。
作者: addagain 時間: 2015-1-7 09:02
想法真的是不錯,而且不會象有的兄弟說的那樣正好合了老板的意思,卸磨殺驢,因為畢竟不可能把所有老板的活都接了。那就完蛋了。
不過,相對來說,會對一些老板起到了對他們企業公司卸磨殺驢的作用,因為競爭造成了這樣的事實。
而且在網站上發表對外接洽業務的活,參與的人員就要花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設計,外發加工,跟蹤質量驗收,發貨,售后等問題。
并且肯定要跟客戶簽合同,公司方式的運營一定少不了。同樣要有同規模的人員編制。
同樣要有各種公司運營必須的證照等,,,
有了這些以后,要交稅,要維持公司運營,要接業務,要,,,,,等等。
各位參與者就不太可能再像現在這么悠閑的上個網,發個貼,參與評論等等行為了,
每月或者每次東西被客戶驗收后,要分錢,大家是會禮讓對方,還是會各自強凋自己的貢獻多分點錢?
面對這許多問題,大家又該頭疼了吧。
然后,大家更沒有時間參與到社區來討論問題了。
再然后,社區會少了一批人,社區又會新進一批人,原來參與公司建議的人,有些會退出,有些會繼續,
因為有人獲益,有人遭到不公平對待,
于是再然后,這個公司最終完全脫離論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司,就像千萬個現在社會上的公司中的一員。
然后,類似這個論壇的網站,繼續討論著基本相同的問題下去,,,,,
再然后,一代一代新人涌出,我們漸漸老去成為塵土,
再再然后,世界還是那個鳥樣,只不過一切在我們眼里都已經不一樣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masterzhuce 時間: 2015-1-7 19:45
干脆建立一個版塊,是人才市場。。就屬于招聘網站那種性質的,注冊會員可以寫簡歷,投簡歷,。,。企業注冊也可以篩選簡歷。就跟什么智聯啊,前程無憂啊。。那種性質的。。
作者: syw開門造車 時間: 2015-1-7 20:17
海山 發表于 2015-1-6 17:12 
開門大俠說的是種特例,因為只有像開門大俠這種有技術、有一定資金和時間的人才能獨立做些項目,所以會相 ...
海山友好!
.
我在10#樓處的發言是根據我所掌握的情況有所指的,并非特例。因為,在征集【高手技術實例】活動中,我已經發現了好多位有技術、有資金和時間能獨立做些項目的社友。他們缺少的是什么哪?:
1、缺有市場的創新型項目方面的信息。
2、缺與該創新型項目配套的生產、銷售資質。
3、缺做為個人與甲方合作,而無法使甲方放心的信譽度。
4、缺甲方違約給研發人員帶來的經濟損失方面風險。
5、缺明確的該創新型項目個人部分的分配規則。
6、缺該創新型項目后續生產銷售時繼續按比例分配的考核手段。
.
而我們社區一但將規則及細則制定后,就有可能將上述幾點基本解決!
.
你盡管問,我作答。
.
syw 150107 20.18
作者: 小天001 時間: 2015-1-7 22:37
身在企業中,永遠不能獲得與自身創造勞動等價的報酬。但建立機構運作貌似還不太成熟,可否退而求其次公認劃定一些規則,以技術能力為依據,等級劃分,等級劃定相應價值。。哎,太理想化了,還是算了,公平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忍著干吧
作者: zhaoyuanxing 時間: 2015-1-8 12:53
組件這樣的平臺的確有必要,讓技術流通,成為商品
作者: 文星2558 時間: 2015-1-12 19:37
思路很好,就不知道行動起來怎么樣?
作者: 小一克sheng 時間: 2015-1-13 01:34
我說吧,在座的各位都是企業的工作人員。對于細化了的行業工種你都是一個精英人才。如果社區成立一個技術性企業那么人員由誰來組成?可能有人說了都可以參加只要有設計創新技術等絕活,那么是離開原有的工作來參加嗎?這樣的話那高額的開支由誰支付給你?有人說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吧,當然可以多出力多拿錢麻,那你的絕活是不是所在企業的經驗?如果你交出這樣的經驗給了同行的企業會怎么樣?同行和同行之間本身就存在著非常大的競爭,這樣一來老板是不會讓一個出賣自己的人做下去的。要不然這么多年也早做成了,要圍繞利益去干實事才實際,無論老板/工程師/操作工/掃大街的老大媽等無實質利益一切空淡。
作者: star啊啊 時間: 2015-1-16 09:03
在這個企業里呆著,然后下班了幫競爭對手公司做項目,這樣不太好吧……
作者: chen0024 時間: 2015-6-22 12:04
能不能和外派維修設備的人員一樣
覺得這種模式和現在討論的這個很像
作者: 莉莉ni 時間: 2015-6-27 15:24
憨老馬 發表于 2015-1-5 11:18 
個人感覺此帖的標題應該改一改!
哈哈我也覺得。樓主建議的就是社區可以開辟一個類似阿里,慧聰電子商務平臺功能的版塊。不過個人覺得像現在這樣的大家做些專業性的討論,分享經驗也是挺好的。當然這個要看社區的老板對于社區如何發展而定啦
作者: 吉凡 時間: 2016-3-18 10:38
一、現在這種模式是否合理?怎樣才算合理?
二、這種模式怎樣才能打破?誰來打破?為什么打破?
三、破而后立,立起一種怎樣的模式才能比現在的模式更合理?
個人愚見,望請指正:
1、解放生產力的規則,模式是順應時代的產物;
2、模式對誰有利,誰就來維護,對誰有害,誰就來打破。這個打破往往是片面的利益沖突的產物;
3、立什么規則是勝利者說了算!!!!!!!!!!!!!!!!!勝利者往往是少數人!!!!!!!!!!!!!
作者: 李興華_UtkJv 時間: 2017-6-23 14:03
有道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