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親臨德國工廠,感受工業4.0 [打印本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4-12-15 12:11
標題: 親臨德國工廠,感受工業4.0
        先說說德國,“工業4.0”確實已上升為德國的國家級戰略,但就連德國業界都有300多種對于“工業4.0”的不同闡述,這說明嶄新的事物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被定義,更何況我們這些局外人?所以耳聞為虛,眼見為實,要想在工業4.0方面有發言權,必須親自去德國的一線工廠深度學習、一窺尊容,下面我們就跟隨一名身在德國的《環球》雜志記者的經歷一邊學習一邊探討!

        一、未來工廠——“機器”有了靈魂,它能讀懂“產品”

       位于巴伐利亞州東北小鎮上的西門子安貝格電子制造廠,雖然只有三座外觀簡樸的廠房,卻被譽為德國“工業4.0”模范工廠,它是未來德國工業的一個縮影。
       安貝格擁有歐洲最先進的數字化生產平臺。工廠主要生產PLC和其他工業自動化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無論元件、半成品還是待交付的產品,均有各自編碼,在電路板安裝上生產線之后,可全程自動確定每道工序;生產的每個流程,包括焊接、裝配或物流包裝等,一切過程數據也都記錄在案可供追溯;更重要的是:在一條流水線上,可通過預先設置控制程序,自動裝配不同元件,流水生產出各具特性的產品。

       由于“產品”與“機器”實現了“溝通”,整個生產過程都為實現IT控制進行了優化,生產效率因此大大提高: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工作量需要人工處理,主要是數據檢測和記錄;工廠每年生產元件30億個,每秒鐘可生產出一個產品,產能較數字化前提高了8倍,而由于對所有元件及工序進行實時監測和處理,工廠可做到24小時內為客戶供貨。
       此外,由于實時監測并挖掘分析質量數據,次品率大大降低。工廠負責人卡爾·比特納說,該廠質量合格率高達99.9988%,“全球沒有任何一家同類工廠可以實現如此低的次品率”。

        二、自動化中心——機器也會自我更新

       離開安貝格,記者來到德國北部的雷蒙哥,這里是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院工業自動化應用中心,專門為企業研發并生產推動“工業4.0”所需的設備和解決方案。
       “傳統工業時代下,如果更換一臺流水機器的設備往往需要數天。但是現在我們只需要幾分鐘。"中心負責人尤爾根·雅思博奈特說。這是因為在傳統設備的安裝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先把新的部件手動連接到工作環境,然后再去調整生產線上的控制裝置。就像幾十年前使用電腦工作時一樣。“那時,每個新部件都需要一張帶有驅動程序的軟盤,安裝之后經常與計算機上的其他部件發生沖突,以至于用戶不得不手工進行調整。”

       而現在USB的出現讓一切變得簡單和輕松。我們只需把新裝置插到計算機上即可。“即插即用”成為這一技術進步的生動描述。現在,工業4.0的專家們用“即插即生產”來指設備和系統的順暢配置,就像雷蒙哥公司的場景一樣。就像電腦一樣,未來的部件會自發地與工作環境相連接,自己把自己集成到現有控制系統當中。

        三、機器人會取代工作嗎?

       據德國一家獨立市場調研機構的統計,截至2014年8月,德國70%的工業中小企業都已經開始“工業4.0”的革新,主要包括引入自動化、智能化的設備進行生產。這昭示著一種怎樣的未來呢?

       首先,工業重心發生了轉變。工業4.0之前,所有的革新都是為了通過規模效應以及員工生產率來降低成本。而未來工業制勝的秘訣在于,如何在提高生產率的同時,還能縮短產品從“設計”到“上市”的周期,以及如何滿足更復雜、個性化的產品需求。

       其次,虛擬與實際的界限似被消除。譬如,安貝格工廠中所有生產程序均可提前在計算機中仿真模擬,在虛擬世界中就可完成生產的分析與優化。

       這樣一看,人工似乎將被機器智能取代。德國《明鏡》周刊曾刊文,憂心數字化將奪走現有大部分工作崗位,但前景也并非這么悲觀。德國弗勞恩霍夫就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威廉·鮑爾認為,新的工業系統雖然取消了很多需要“人”參與的生產關節,但是也會帶來新問題與創造空間,未來人力將集中于創新與決策的領域。

        四、誰掌握了大數據,誰就掌握了未來!

       正是因為機器的自我完善系統,“工業4.0”將產生大量數據。根據記者描述:安貝格工廠為例,其生產線上的在線監測節點超過1000個,每天采集數據逾5000萬個。
       那么問題來了!新的工業生產方式將產生海量的數據,這些數據終究是歸屬于工廠、軟件制造商、工廠的客戶抑或是終端用戶?而利用這些數據又可創造什么嶄新的商業模式?這將是決定未來工業競爭的關鍵問題。

      德國VS美國;戴姆勒VS谷歌

      這個問題說白了,其實就是“德國制造業”與“美國科技業”的競爭,也意味著兩種工業前景的競爭。一個非常微妙又戲劇性的動作就是:谷歌、蘋果、亞馬遜以及眾多美國互聯網企業“正在襲擊德國工業”、正以新的產業思維與游戲規則進入德國傳統工業強項,后者甚至可能淪為其供應商和附屬者。

        這一論調并非危言聳聽,僅以谷歌為例,近年來,它收購了一家智能供暖設備商,搖身變為博世的競爭者;在糖尿病患者的隱形眼鏡中加入測量眼淚中血糖含量并將其結果傳導至智能手機的技術,就進入到西門子所擅長的醫療領域;現在,谷歌還在搗鼓無人駕駛汽車,與戴姆勒和寶馬成了同行。

       "工業4.0”能幫助德國工業抵抗住這樣的“侵襲”嗎?德國軟件公司SAP前首席執行官孔翰寧說,大部分德國中小企業主沒有意識到一個關鍵問題,僅生產智能產品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提供智能化服務的能力,否則,德國當前市場領先的生產商將來可能僅是服務商一個可替換的產品供應者。

         “工業4.0”發源于德國,發揚于美國!

       兩個實例正好能說明這一點:戴姆勒公司在硅谷專門設置了研發中心,以開發車載智能娛樂系統,但這一系統最終要靠蘋果的Siri語音系統來控制;德國能源巨頭REWE和E.on近來發現要面臨一個僅有5年歷史的初創企業的競爭,這個小企業將并不屬于它的1500多個天然氣、太陽能和風能發電設備通過網絡連接起來,可按需對設備進行開關調整,形成了虛擬的發電廠。

       可見,不論是汽車內的某個娛樂裝置,還是某塊太陽能電板,誰能掌握附著在這些智能化了的產品上的數據與信息,誰也就掌握著提供智能化服務的能力。
       你是生產商、是服務商,還是用戶,這三者的從屬秩序決定了未來世界的格局!“工業4.0”其實就是“信息2.0”(傳統互聯網是信息1.0)。我們再來展望一下歷史,如果說人類社會歷史進程就是一條指數曲線,今天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臨界點!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將帶來一系列奇跡性的變化!未來的顛覆是如此可怕,又讓人如此期待!

       當戴姆勒遇上谷歌,不僅是德國與美國優勢行業之間的競爭,更意味著在移動互聯網的推動下,誰能代表最先進的生產力,誰就能贏得未來!
       最后,我又不禁想到了一個問題:中國在哪里?

作者: 把刀用好    時間: 2014-12-15 12:35
中國在沉睡,啥時候醒來不知道。
作者: zydxdx    時間: 2014-12-15 12:42
文章很好,智能化和自動化是未來方向,中國在這塊差距很大
作者: spcc    時間: 2014-12-15 12:57
把刀用好 發表于 2014-12-15 12:35
中國在沉睡,啥時候醒來不知道。

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作者: Silicen    時間: 2014-12-15 12:58
流水線生產的成本集約,非標件可不會這么搗鼓的,量變才決定質變。這樣的生產模式只會餓死更多人,4.0可能會引起貿易壁壘,除非,共產主義占領全世界。
作者: 好奇D旁觀者    時間: 2014-12-15 13:03
在“工業4.0”的環境下談中國和德美的差距,不啻于劉姥姥進大觀園見史老太君,可能我稍微悲觀了點。

想在中國實現“工業4.0”須有以下幾個前提(歡迎補充):
1. 須針對普遍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
2. 整體工業化水平;
3. 高素質的勞動力(先忽略當前及長期有多少剩余勞動力);

任重道遠啊!就目前比較受關注的調結構效果來看都不盡人意,過分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長遠規劃、稅負過重、小微企業融資困難、再加上當前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能不能度過這個坎還不甚明朗。國內經濟別陷入危機就阿彌陀佛了,不然大家這碗飯都吃不香了。
作者: 陳偉強    時間: 2014-12-15 13:06
中國遠遠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并且沒有任何有效的改進措施了,從大學教育就能看出來,大學每年擴招可以相應的教學資源卻遠遠跟不上、比如現在大學的教育都非常趨向于功利化、物質化了,什么專業熱門就開設什么專業而不考慮有沒有配到的資源和老師能夠引導學生,導致出來的學生什么都不會、到了新公司都要從頭學起。再一個國家應該更加注重工業、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這就特別需要國家大力培養人才、引進人才,不然國家怎么才能有進步、社會才能有進步啊。
作者: negtive    時間: 2014-12-15 13:34
通過對生產線設備的持續監測,比如生產頻率,震動模式,甚至聲音,應該能分析出設備什么時候壞和生產出次品來吧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4-12-15 13:38
智能化肯定是未來!!
作者: 麥兜大俠    時間: 2014-12-15 14:02
雖然現在還沒看到中國  但是中國也在極力的追趕  相信距離會逐漸縮短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4-12-15 14:08
美國沒有制造業嗎,美國沒有工業嗎,美國沒有自己西門子嗎,難道霍尼韋爾,羅克韋爾是德國的嗎,這作者對美國工業了解多少,完全不了解還把google當成神了,這篇文章看似言之鑿鑿,實則一塌糊涂。
作者: 千里馬好    時間: 2014-12-15 15:24
智能化和自動化是未來方向,我國相對比較弱
作者: 小飛鷹    時間: 2014-12-15 15:56
智能化,自動化必將是未來工業發展的方向!中國要趕上世界的腳步還需很長時間!
作者: 曠野寂星    時間: 2014-12-15 16:50
遙不可及
作者: wyc3158    時間: 2014-12-15 16: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好方案    時間: 2014-12-15 17:13
學習4.0概念。
作者: 福爾斯德    時間: 2014-12-15 18:40
我想說。。批量或者標準產品才能工業4.0吧,,做非標的。一張圖紙一件兩件的,,如何4.0?
作者: 豆腐腦油條    時間: 2014-12-15 19:12
中國在哪里?先得改革教育
作者: liushaobo1989    時間: 2014-12-15 19:45
spcc 發表于 2014-12-15 12:57
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自強,只能靠自己,自己不愿變改,自欺!
作者: guofei122    時間: 2014-12-15 21:34
中國在沉睡,啥時候醒來不知道。
作者: 雨傾城    時間: 2014-12-15 21:37
中國是沉睡的東方雄獅。嗯,是這樣的,沉睡好多年了
作者: 天天喝水啊    時間: 2014-12-15 21:41
Silicen 發表于 2014-12-15 12:58
流水線生產的成本集約,非標件可不會這么搗鼓的,量變才決定質變。這樣的生產模式只會餓死更多人,4.0可能會 ...

確實也是,沒批量,工業4.0也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投入成本那么高,一般企業是玩不起的,玩得起之后是什么情況呢,可能失業的人增多,購買力也就跟著下降了,最后還是會反作用于企業自身

作者: 把刀用好    時間: 2014-12-15 22:29
不管X.0,目的總是不外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縮短新品開發周期等等。最大的優勢應該還是在降低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這塊。可能會對低勞動力成本的國家產生一定的沖擊,但是也僅限于附加值不高的產品。
作者: 螞蟻上樓梯    時間: 2014-12-15 22:53
真正意義的自動化其實是差距越來越大,都是撿漏過來的
作者: 山水XZ    時間: 2014-12-16 09:18
是篇不錯的文章,無論德國4.0還是美國DT都非常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


作者: 氮氣彈簧mickey    時間: 2014-12-16 09:49
智能化不能太深,太深了就會失去了人存在的意義。
作者: zf8728    時間: 2014-12-16 09:54
中國正在進行工業3.0,路漫漫其修遠兮
作者: addagain    時間: 2014-12-16 09:56
本帖最后由 addagain 于 2014-12-16 10:04 編輯

還是咱老百姓最實在。
我們已經在給深圳客戶做完 shop floor 系統(生產檢測實時監控),并且都使用了 3 年了。
運轉效果還不錯,其實就是可以通過任意位置的網絡來監控當前生產線的生產情況,
比如你的客戶在外星人占領的某個球球上,只要存在網絡,就可以知道地球上的深圳工廠正在生產的電腦零件有沒有故障,
有沒有修好,有沒有出貨,包括以上各環節的時間,維修的方法及維修的人員編號信息等。
說白了,管它什么4.0 或者 100.0 ,一切都是要靠自己,為什么要外國小鬼子帶著你做,
你就應該他么帶著外國小鬼子做,有什么大不了的嗎
工業4.0 根本就不算什么很強大的東西,這根本就不是什么本質意義上的工業革命。
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革命,比如蒸汽機,那才算是,真正帶動全人類發生變化,
小鬼子現在玩的是自虐而已,都沒信心公開出來的玩意,偷偷摸摸見不得人一樣。
我們自己努力還好,說不定小鬼子的方向是錯誤的說不定。
說什么中國是沉睡的巨蟲,太搞笑了,自己想不出來革新就說莫須有的東西,這叫自欺欺人。
該醒的不是蟲,是人該自我反省,幻想蟲類,不如靠人類自己去想方法革新。
唉,,,作為一個中國人,有時候感覺真丟人。相信也有小鬼子作為一個鬼子國的鬼子,有時候感覺真丟鬼。
干,,,,,,,

作者: 啟東顧工    時間: 2014-12-16 11:18
為中國的4.0夢想,我們機械人一代一代努力吧!

作者: guofei122    時間: 2014-12-16 19:57
雖然現在還沒看到中國  但是中國也在極力的追趕  相信距離會逐漸縮短
作者: yanqi0001    時間: 2014-12-16 20:12
如果有大量系列化業務的話,你也會考慮搞個4.0或5.0的
作者: 大陸架    時間: 2014-12-17 08:30
制約中國發展的各種因素歸根結底是現有的“一檔”獨裁體制導致的,“文革”17年“焚書坑儒”唯政治第一,現在看看是多麼可笑之至;老鄧改革開放三十年,物質豐富了,精神垮掉了。不是極左就是極右,能治理好國家嗎?市場經濟,實行競爭,物美廉價;治理國家,也應該實行多檔競爭。
作者: 世間有真情    時間: 2014-12-17 09:18
再不抓緊就沒的混了
作者: 挨拍的5    時間: 2014-12-17 09:50
麥兜大俠 發表于 2014-12-15 14:02
雖然現在還沒看到中國  但是中國也在極力的追趕  相信距離會逐漸縮短

叼你啊~相信?你拿什么相信
作者: 麥兜大俠    時間: 2014-12-17 10:27
挨拍的5 發表于 2014-12-17 09:50
叼你啊~相信?你拿什么相信

起碼我敢信  你們這些連點對國家的自信都沒有的人,能干出個毛來
作者: 挨拍的5    時間: 2014-12-17 13:59
麥兜大俠 發表于 2014-12-17 10:27
起碼我敢信  你們這些連點對國家的自信都沒有的人,能干出個毛來

我丟你啊,你那叫盲目相信
我是干不出來,所以我不信,我只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什么工業4.0、5.0關我叼事
還沒趕上人家就要超越人家了,你醒醒啊
作者: 麥兜大俠    時間: 2014-12-17 14:17
挨拍的5 發表于 2014-12-17 13:59
我丟你啊,你那叫盲目相信
我是干不出來,所以我不信,我只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什么工業4.0、5.0關我叼事 ...

誰說超過去了  我說了嗎   你的眼睛出氣的啊   

作者: 挨拍的5    時間: 2014-12-17 14:35
麥兜大俠 發表于 2014-12-17 14:17
誰說超過去了  我說了嗎   你的眼睛出氣的啊

你自己sb,就會看字面意思
作者: 麥兜大俠    時間: 2014-12-17 16:09
挨拍的5 發表于 2014-12-17 14:35
你自己sb,就會看字面意思

真的不想爆粗口  爆粗口真的很沒素質   我只在心里默默的詛咒你  

作者: bear6616    時間: 2014-12-17 16:22
農業國到工業國,落后國到發達國。差距巨大,有多少中國人知道4.0的概念呢
作者: 挨拍的5    時間: 2014-12-17 20:35
麥兜大俠 發表于 2014-12-17 16:09
真的不想爆粗口  爆粗口真的很沒素質   我只在心里默默的詛咒你

這就叫罵你了,看到你還給你兩耳光,小犢子

作者: 麥兜大俠    時間: 2014-12-18 08:21
挨拍的5 發表于 2014-12-17 20:35
這就叫罵你了,看到你還給你兩耳光,小犢子

你個傻叉叉  哈哈哈哈 哈哈哈

作者: 江蘇阿虎wyh    時間: 2014-12-18 10:48
今天真學習了一個新詞,工業4.0,謝謝分享!
作者: shaokuang    時間: 2014-12-18 13:49
好多年前提的“柔性加工系統”,到現在又怎么樣了?
作者: rachelxia    時間: 2014-12-18 15:19
麥兜大俠 發表于 2014-12-15 14:02
雖然現在還沒看到中國  但是中國也在極力的追趕  相信距離會逐漸縮短

嗯,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太悲觀。中國確實在極力追趕,也要靠大家一起加油!
作者: 麥兜大俠    時間: 2014-12-18 15:24
rachelxia 發表于 2014-12-18 15:19
嗯,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太悲觀。中國確實在極力追趕,也要靠大家一起加油!


作者: 蘭花123    時間: 2014-12-18 20:07
自動化 無人化 是大勢所趨  這個要改   不然中國制造業會一直走低端的
作者: 太多遺憾    時間: 2014-12-19 00:23
希望我們早日迎頭趕上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