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展會看了小日本的機器,感覺抄襲都很難 [打印本頁]

作者: 飄渺的人    時間: 2014-12-5 10:02
標題: 展會看了小日本的機器,感覺抄襲都很難
昨天去展會看了小日本的機器,那真的是復雜,即使給抄估計也抄不出來。一臺機器的運動模式也就幾個物理現象,不是把旋轉運動的變成直線運動就是直線運動變成旋轉運動。可問題一輪到自己設計怎么差別就這樣大的呢?看著自己做的機器,無論外觀度,零件結構厚度等等都感覺太爛了。

咨詢問那些老工程師,他們都是這樣的說,呀呀,做機器就跟炒菜一樣,簡單。可問題是有的人炒的好吃,有的人炒的不怎的。。

        像遇到這樣的問題,,如何提高呢。。
作者: 謝焰晨    時間: 2014-12-5 10:18
用的零件精度都很高,比如如果你基本上都舍得大量使用米思米的配件,那精度自然就高了,不過結構方面的設計也是要求達到一定層次的
作者: 恁老廝    時間: 2014-12-5 10:23
可知與現代化國家差別在于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大幅落后,啥?你也很認真K書,原因就出在此,一開口說人"小"你就輸了!
明治維新時日相對李鴻章說:你們這般學西方技術是不行的!李羞辱回答:像你們日本這種小國家無自己文化根基不懂- -
作者: wangqing1    時間: 2014-12-5 10:26
先學精神
作者: 祺哈哈哈    時間: 2014-12-5 10:31
背后有強大的數學與理論支撐。。不如把他們核心資料偷過來。。
作者: addagain    時間: 2014-12-5 10:52
可以放圖出來給我們都參考學習一下嗎。

昨天正常上班,沒時間去看展覽。


作者: 13758639006    時間: 2014-12-5 11:04
派個人去日本進修,學好技術回來干

作者: 我為設計狂    時間: 2014-12-5 11:50
人家的東西是一點一點的積累的!不是一下子就出來的!要設計一個東西,要經過最少三五個人才能開始試制。而我們,你懂的……
作者: 夜舞    時間: 2014-12-5 12:56
13758639006 發表于 2014-12-5 11:04
派個人去日本進修,學好技術回來干

這個靠譜,呵呵,不過這個人得是個天才,而且還得直接進入研發部門,這些都具備了,
最大的問題反而是這樣的天才還會回來嗎

作者: 781995655    時間: 2014-12-5 13:11
謝焰晨 發表于 2014-12-5 10:18
用的零件精度都很高,比如如果你基本上都舍得大量使用米思米的配件,那精度自然就高了,不過結構方面的設計 ...

你說的結構設計方面的事,就是品質保障中的設計保障。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1623
作者: 東莞銀正傳動    時間: 2014-12-5 14:43
額!

作者: ★大山☆    時間: 2014-12-5 19:44
國內的有些機床設計工程師,你們不能把核心的東西搞的跟國外的一樣好,但是能不能把外觀搞的好看一點,搞的起碼像個機床。
進口的床子從外觀上就看著精美,像那么回事,國內的有些機床尤其非標機床,從外觀上看就比國外的差。
作者: 飄渺的人    時間: 2014-12-5 20:50
就是昨天的深圳展會。。。。沒拍圖片。。看那機器本來想拍的。。但是師傅在旁邊說:別拍的了,即使給你抄也弄不出來。所以只看看就沒拍。。看看豐田車與比亞迪的吧。差別大的吧,,F3的基本模型就是豐田皇冠的。。。
作者: zgsdcrc    時間: 2014-12-5 23:00
你現在經理的日本也都經歷了,你現在看到的是它能經過無數次改進的結果。
作者: 568312737    時間: 2014-12-6 08:34
先抄襲著,慢慢的再改進創新,直接去創新會很難
作者: 飄渺的人    時間: 2014-12-6 09:52
機床護罩 發表于 2014-12-5 14:09
咨詢問那些老工程師,他們都是這樣的說,呀呀,做機器就跟炒菜一樣,簡單??

哈哈,這個就像998說的,農 ...

這話有點牽強,袁隆平好像有不是大學畢業吧!但是能否定其在雜交水稻地位嗎?很多人也是農民出身的,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4-12-6 10:01
祺哈哈哈 發表于 2014-12-5 10:31
背后有強大的數學與理論支撐。。不如把他們核心資料偷過來。。

其實,輸的不是設計這塊,是一個系統都輸了!

作者: 把刀用好    時間: 2014-12-6 11:39
全套圖紙給你,你做出的東西跟人家還是差得很遠。這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能解決的。歸根到底還是要靠教育然后經過一代人兩代人才能改得過來。所謂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作者: tangjingsh    時間: 2014-12-6 21:20
飄渺的人 發表于 2014-12-5 20:50
就是昨天的深圳展會。。。。沒拍圖片。。看那機器本來想拍的。。但是師傅在旁邊說:別拍的了,即使給你抄也 ...

怎么可能抄不出來,那是你沒用心,沒吃透別人的原理。我就抄過德國人的設備,剛開始時大卸八塊,裝都裝不回去。
但是后來我們自己生產的,性能也和他們一樣。

作者: tangjingsh    時間: 2014-12-6 21:25
一重科技 發表于 2014-12-6 10:01
其實,輸的不是設計這塊,是一個系統都輸了!

設計合理,再從原材料選料,到加工到品質都嚴格控制,裝配上嚴格要求,相當于建立一個小系統。也可以做精品。
有多少人嘗試過呢

作者: wangjiename    時間: 2014-12-7 10:06
背后有強大的數學與理論支撐。。
作者: 13758639006    時間: 2014-12-7 13:48
13758639006 發表于 2014-12-5 11:04
派個人去日本進修,學好技術回來干

我想去學,但他們不要


作者: 843694568    時間: 2014-12-7 16:08
弄個樣機,肯定能抄出圖紙。包括力學分析、運動路線、工作時序,圖樣文件,都能辦到。
只要有投資,也一定能造出來。
問題是,都只想賺錢,都只想盡快發財。老板、經理,搞技術的,加工的,莫不如此。
作者: d707    時間: 2014-12-7 20:57
國內大環境啊
作者: 110675873    時間: 2014-12-8 11:05
siweite2012 發表于 2014-12-5 10:10
呵呵!這個首先是要舍得花成本的.從設計人員開始.加工,裝配.現在很多公司,就算設計出來的東西好.加工的東西也 ...

中國人的習摜不好,就好像社區前幾個加工外貿的供應商,本來零件難易程度自己不知道開始找商家,都有說能干的,等接到活了又做不到圖紙要求精度,因為前期投入太多降級使用了所以來了句國內都這水平,我總覺得供應商如果象張瑞明砸冰箱一樣將國內一些東郭先生砸下,漏出點國內的實情中國的工藝水平還是可以飛速 的,比如河南不是說高仿的多嗎,那是丟三拉四的抄襲不是仿。所以還是希望搞工藝的人能腳踏實地與搞產品的人一步一個腳印地好好合作。

作者: tsar1987    時間: 2014-12-8 12:43
技術積累是差距
作者: 大楊    時間: 2014-12-8 12:49
設計與炒菜不能相提并論吧.現在是炒菜難不難吃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吃的,別餓死了
作者: awolfbee    時間: 2014-12-8 14:59
機床護罩 發表于 2014-12-5 14:09
咨詢問那些老工程師,他們都是這樣的說,呀呀,做機器就跟炒菜一樣,簡單??

哈哈,這個就像998說的,農 ...

國內廚師炒菜,一個人一個味道。

你嚴格按照披薩的配方,鹽分油料都精確到克或者毫克,溫度控制始終處于要求范圍內,你看看披薩是怎樣的味道。所以外國人說中國菜難學,關鍵是沒規矩,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所以同樣的菜,在不同人手中,沒規矩或者要求約束的情況下,味道怎可能一樣或者說是好吃。
作者: awolfbee    時間: 2014-12-8 15:00
抄襲并不難,只要你了解核心的東西,但是整個系統都這樣,沒法弄。你要加工怎樣的精度,他給你降低一個數量級,你咋弄。
作者: awolfbee    時間: 2014-12-8 15:01
國內的龍芯,也抄襲啊,理論沒問題啊,但是晶圓你生產不出來啊。
作者: zhaobupa    時間: 2014-12-8 16:40
老工程時說的很對,做機械就跟炒菜一樣,看似十分簡單人人會做,但是做的號的沒多少,從選材上,火候,油溫,工序,步驟。。。一系列的,做機械也一樣,從一開始設計就要考慮到物料的成本,物料周期,制造工藝,周期,外協加工的水平,廠家位置。。。一系列的,想要做好是要下大功夫,大時間的。
作者: 18563927803    時間: 2014-12-8 16:41
它們從材料,加工,組裝到設計都很嚴密。
作者: chenchunfan119    時間: 2014-12-8 20:59
成本,成本,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
可以眼光放長遠一點,放長線釣大魚
也可以,吃飽一次算一次
作者: iyxx37    時間: 2014-12-8 21:25
飄渺的人 發表于 2014-12-6 09:52
這話有點牽強,袁隆平好像有不是大學畢業吧!但是能否定其在雜交水稻地位嗎?很多人也是農民出身的,

你們家不種袁的米,才怪
作者: 史永慶    時間: 2014-12-8 22:01
多快好省行不通,我們單位一臺機器3天就要下去,哪里有時間做好做精
作者: 史永慶    時間: 2014-12-8 22:03
我為設計狂 發表于 2014-12-5 11:50
人家的東西是一點一點的積累的!不是一下子就出來的!要設計一個東西,要經過最少三五個人才能開始試制。而 ...

現實是一個人設計,大家隨便評審一下,就下發生產了

作者: 鈑金準專家    時間: 2014-12-10 07:58
貼個圖看看是什么機器
作者: foroou    時間: 2014-12-11 00:06
大環境不一樣
作者: ┌;夕灬.°    時間: 2014-12-11 19:46
其實這個還是經驗的積累,制作機器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方案經過多次修改,從功能到機構到工藝,每一個環節都決定了最終成品的質量,鬼子的機器,其實經過了很多次的修改錘煉,一代人的經驗傳承下去,靜下來慢慢體會每一工藝每一個結構的設計考慮,最終我們也可以做出讓人贊嘆不已的成果。說白了,我們的傳承太淺薄了,心態急躁。
作者: 常大爺    時間: 2014-12-12 15:52
我以前在富士康干的時候  有夏普的日本客戶駐廠  在車間看到我們的員工做的事情  客戶都感覺很不可思議  客戶總是問怎么樣怎么樣不是更好嗎  為什么不這樣做呢  其實這些都是很小的細節問題 就連客戶提出的改進告訴了產線  產線都不帶理睬的  客戶就說中國人的思維真奇怪  我都沒辦法給客戶解釋  這些細節其實就是抬抬手指的事情 不費吹灰之力  這就是一個態度的問題
作者: 常大爺    時間: 2014-12-12 15:57
我們就是太急功近利了  什么都求快  蓋樓都要求一天一層  一個工程  老板給的期限都容不得你多想  還不想花錢  
作者: 、I    時間: 2014-12-13 16:48
外國的東西確實不能跟中國比、、
作者: 大白小白    時間: 2020-11-24 20:49
tangjingsh 發表于 2014-12-6 21:20
怎么可能抄不出來,那是你沒用心,沒吃透別人的原理。我就抄過德國人的設備,剛開始時大卸八塊,裝都裝不 ...

666

作者: 黃飛鴻弟弟    時間: 2020-11-26 12:39
是啊
作者: freeding    時間: 2020-12-1 09:51
不要妄自菲薄嘛!!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