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影視道具師——干著藍領的活兒,拿著高級白領的工資 [打印本頁]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4-11-24 10:46
標題: 影視道具師——干著藍領的活兒,拿著高級白領的工資
很多人會說,“我們中國人做的道具太差了”。其實,這是一種真實的現狀和暫時性的無奈。馮小剛馮導曾說過:“中國不缺導演,不缺演員,缺的是服裝道具人才!”
8 Z6 A( m7 r& s2 K“中國目前的影視劇,沒有任何穿幫鏡頭的,可以說一部也沒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道具師向記者坦言。
% J: r+ q" ~1 X( |+ }& c! X" G影視劇中的道具穿幫鏡頭,一直是網友津津樂道的話題,近期播映的《五月天追夢3DNA》、《步步驚心》、新 《水滸傳》、《新還珠格格》、《黎明之前》等影視劇無一幸免。, P- {. D0 K! J$ d; r
記者采訪得知,在影視業,道具是一個沒有完整的專業培養機制的工種,基本靠熟人介紹入行,在實踐中慢慢磨練成長,道具師群體魚龍混雜,整體素質不高,影視劇頻頻穿幫也就在所難免。4 z4 o. H9 i1 o, M
不過穿幫歸穿幫,并不影響道具師們悶聲賺大錢。記者調查采訪得知,目前中國影視界的道具師數以萬計,他們通常干著藍領的活兒,拿著高級白領的工資,月收入過萬幾乎只是最低標準。
3 M- [1 p# L0 u2 M而在目前的中國影視界,好的道具師比好演員還稀缺。. J: S& e# e7 J

: W* K( D8 U) W& \6 U* T% M提起一部電影或電視劇,不管是普通觀眾還是媒體,先想到的都是導演、編劇、主演,然后是攝影、美術、音樂、服裝造型、后期剪輯等,很少有人會想到道具。) Z: @' Q4 c8 Z( s( O
全世界大大小小的電影頒獎典禮,也從來沒有誰把一個獎項頒給道具師;即便是影片片尾的職員表,也很少有把道具組成員的名字全打上去的。
+ F% M  P4 j2 M/ x0 P$ R2 V不被外界重視是道具從業人員目前所面臨的處境,但對于一個影視劇組而言,沒有道具師就幾乎開不了工。
- _& d$ v0 @+ T9 C( E0 ~8 i
; P% a# P3 \+ }) r之所以說沒有道具師就開不了工,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道具(含置景)是一個劇組里的最大工種(不算群眾演員,因為他們不會從頭到尾跟著一部戲)。5 \5 l* z' q3 p/ v* D/ y5 r
前段時間,記者在觀看王晶執導的《財神客棧》時發現,該片片尾的職員表里詳細列出了每一個道具組人員的名字。
) c2 P- N, k4 `9 C; i具體是:道具組長,1人;道具副領班,1人;特別道具,3人;陳設領班,1人;陳設道具,5人;置景組長,1人;道具統籌,1人;道具油漆,3人;現場道具,8人;道具木工,2人;雕刻工,2人;置景油漆,3人;置景,15人;道具油漆,1人;陳設道具,1人;道具,3人。
5 h1 @+ |0 x. J加起來,《財神客棧》的道具組的工作人員是51人,遠遠高過演員、攝影、美術、音樂、服裝造型等工種,位列全劇組之最。
) T. Z, E& m; d' y而據記者了解,對一部電影而言,道具組50來人只是中等規模,像《赤壁》、《集結號》、《金陵十三釵》這樣的超級巨制,道具組加起來可達百人甚至更多。即便是一部小片,道具組也得10來人。
& u2 Q) h* U2 v從業者數以萬計2 a$ W8 j3 q8 p8 H1 F
只要在2010年的基礎上稍有增長,2011年,中國電影產量就將達到600部,電視劇生產量超過15000集(按每部40集計算,接近400部),加起來接近1000部。
( H! K; h" g& I如果每一部影視劇的道具組全按中等規模50人計算,一共是50000人。不過,一個道具師一年不可能只進一個劇組(影視劇的拍攝周期一般為3至5個月),如果按每個道具師每年進4個劇組計算,全國的從業者為12500人。
7 `, q3 I( T# r# Q2 U0 b/ y當然,這只是粗略估算,具體數字可能更為龐大,因為普通道具員多是散工,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人員更換很快,流動性很強。
+ O) L) q' P. o5 L4 j- r, T- o8 s. b+ i- }! }6 Q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低學歷基本是道具行業的普遍狀況,這主要跟這個行業還傳承著“學徒工”式的帶人體制有關系。
# y8 Y- z5 b- B  y2 q影視制片人蘇航告訴記者,影視的道具類工作由于大多數偏重體力活,年富力強的道具師自然更有競爭力,因此,現在的道具師中八成都是少年時就靠親友關系等進入這個行當,跟著老師傅多年才熬出頭,“我認識的一些現在混得還不錯的道具師,大部分都是十五六歲就開始跟著老師傅進組了,哪有機會上什么學。”
- n8 h8 {6 E$ Y( d4 K. }0 O據了解,道具類學徒工的起點低,起初的境遇也非常艱難,有的道具師接下一個劇的項目后,會自己帶很多學徒進組,這些學徒基本就是現場跑腿的。心靈手巧的徒弟跟師傅關系處得好,慢慢也就有了獨立接項目并成為道具師的機會。% j* ?0 X% V+ `
提到是否要經過系統的專業訓練,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道具師都說,“跟著干”就是最好的訓練。由于工作比較雜,很多道具師都是萬金油似的能手,木工、瓦工都得通一點,由于經常遇到的家具做舊、木紋雕刻等技術活,因此他們大部分的人也都有點美術特長。
% k0 a' W  G! m# @這兩年由于影視產業比較紅火,電影電視的拍攝數量都年年增長,道具師也更加供不應求。由于現在就業不容易,而一些專業院校畢業的大專、大本的學生也開始在道具師行當中出現,但所占的比例不足一成。) L' v/ t% [. `3 @

; U' p1 H" u. @1 }) v( G' D' k道具師的工作通常是按照導演或美術設計的要求,準備影視劇所需要的場景或器具,干的是手上的活兒。也就是說,他們的工作基本屬于“藍領”范圍。但收入方面,道具師堪比高級白領。國內知名道具師,《孔子》、《西藏秘密》等影視劇的道具師暉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好的道具師月收入可達數萬,有經驗的木工、雕刻師、玻璃工,月收入都能拿到1至2萬甚至更多。即便是普通的道具散工,現在的工資也可以達到每天200元,“以前是100元,現在漲價了”。
5 V' W# p( G' G也就說,普通道具工一個月可以拿到五六千元,而會一門技術的道具師,月收入過萬更是家常便飯。暉子還表示,據他了解,浙江橫店影視基地有不少道具師都靠這個行業發家了。
( F* z! f* a) A, T9 X浙江橫店影視基地的道具師老衡告訴記者,他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賺過5萬,那還是多年前拍攝陳凱歌執導的《無極》的時候。“當時陳凱歌夫婦指名要我為他們搭建一個場景,就是張柏芝站城樓上脫衣服的地方。當時陳凱歌跟我說,‘只要把東西做好了,價錢就由你說了算’。”老衡說。2 h. U2 }) g9 Z, M: P. L; q6 _
5 R1 S. k9 {# m& j/ }1 F% M
盡管從業者數以萬計且收入不菲,但國內好的道具師卻鳳毛麟角,比葛優、姜文這樣的大牌演員還稀缺。沒錯,現在道具行業的道具師們,雖然有技術,但無非都是一些木匠,鐵匠,翻模師傅。若做一些簡單的道具,技術絕對過硬,但要是談到復雜一些的機械構件,這文化低確實吃了不小的虧。再說道具設計,學設計的人多數都是大學生,各大美院畢業,閉門造車的設計能力一流~可設計的東西不符合現實,在電腦上看圖紙是一個樣,做出來又是另一個樣,甚至有些東西根本是做不出來的。兩方面配合的不融洽,矛盾叢生,道具師覺得設計師想的簡單;設計師覺得道具師能力不足……再加上我們國人總是有一個天性,一切以“差不多”為主,外形有余是細節不足,這才造成現今道具行業的局面。2 i( ~+ U! `8 Z# _, `  o9 F

' _' b, _" X7 }/ ]8 ]* F- P《千鈞一發》、《風聲》、《西風烈》等片的導演高群書對記者說:“前兩年拍《風聲》的時候我就感覺到,道具水平不高太讓人崩潰了。”高群書舉例說,當時片子里需要一輛老爺車,“我希望這是一輛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的老爺車。《梅蘭芳》里一輛老爺車出現了4次,我不想這件事情發生在我的電影里。我們從美國找來40年代的車的模型,花了12萬,最終卻做出了一輛類似于三輪車的東西,實在太可笑了!”
) y& \/ F( ]1 G, A3 K當年曾在吳宇森的《赤壁》劇組工作過的彭師傅也表示:“好的道具師肯定比演員稀缺。一個演員演不了某個角色,可以找人來替;演到一半不演了,可以讓編劇把他寫死;可好的道具師一共就那么幾個,各個劇組都搶著要,而且得從頭到尾跟著一部戲,檔期比演員還緊。”《金山》、《遍地狼煙》的導演胡大為也認為,合意的道具師很難找,“比如我要一張桌子,其實戲里的桌子不要那么結實,只要好看、符合劇情就行。但不懂行的道具師,就會給你把桌子做得特別結實,不僅費時費力,錢也花得更多,結果還不好看。”0 w4 o1 g9 i: \# n0 u2 E- N. n. {

" g+ h# m% u( R- e4 }( a& H道具師的工作充滿艱辛,因為他們得不斷滿足導演、演員等人提出的要求,還要應付片場的各種突發情況。- O& C& B* B: Q+ f- F
曾在《雪花秘扇》劇組工作的道具師凌子舉例說,拍攝姜武飾演的屠夫痛失愛子后抱著一頭豬坐在家門口發呆的戲時,姜武向導演王穎提議,這個豬一定得小。“我們費了很大的工夫才弄來兩只體型比較小的豬,但姜武覺得還不夠小。當時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到哪兒去找小豬啊?但是沒辦法,這是你的工作。”凌子說。- Q' f, F! ?, s4 _) c* D  r
《無極》道具師老衡也表示,參與該片場景搭建期間,陳凱歌夫婦經常會跑到施工現場督工。“一開始,他們對道具師們辛苦做出來的東西很不滿意,不停地催我們返工,還指名要我親自做。當時劇組給我們的時間只有一個月,我們只有日夜開工,每天早上6點干到晚上12點。”5 }6 a0 k1 R2 A4 T  T9 E
更大的艱辛,則來自于道具的制作和運輸,這基本都是體力活,而不少電影的拍攝都在十分艱苦的地方,如《云水謠》、《鐵人》、《刺陵》等,拍攝地在西藏、零下幾十度的東北、烈日炙烤的沙漠這種地方,擱一般人,閑著都覺得難受,但道具師還得來回奔波干體力活。而影片拍完后,卻完全不關道具師什么事,“純粹就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凌子表示。3 X/ X. p2 W/ ]5 }
原因探秘7 A8 }& X; }2 i+ y9 g+ G, B, U# a
缺少培養機制高素質人才稀缺9 |0 w, t# ]% M" N/ ^: o
從事著“藝術工作”,拿著高工資,天天和明星大腕們混在一起……如此有誘惑力的職業,緣何還人才稀缺?# E( a5 r  D( p& ]! L
《孔子》道具師暉子表示,主要還是因為缺少完整的培養機制,“目前中國的高校,開設影視專業的很多,但沒有任何一所學校設道具專業。”通常情況下,進入這個行業得靠熟人,一個道具師的成長只能靠“實戰”,“可能剛開始你在劇組就是一個普通場工,但拍的戲多了,看得多了,認識的人多了,慢慢地就做了道具師或做了別的工種。”
+ z& y# L( s- N5 J2 o  B' Y! f這種現狀,直接導致道具師群體的整體素質不高,但一個好的道具師又必須具備較高素質才行——比如有較好的歷史知識、會看設計圖紙、能迅速領會導演的意圖并能有所創新等,這是暫時還無法解決的一個矛盾。! t5 r' p' {! u/ h" s- X4 _
久而久之,道具師群體就呈現出一種魚龍混雜的局面,影視劇的道具穿幫也就在所難免。' {0 D4 y/ s8 `- ]1 \( B  s* o9 y+ A
《赤壁》劇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甚至向記者表示,當時不少道具師都是片場附近的農民,劇組需要的時候就來劇組,不需要的時候就回家干農活,“你不可能要求他們有太高的藝術修養”。
7 l& M6 }  ]) y當然,也有普通道具師最終“出人頭地”的例子,比如《畫皮》、《畫壁》等片的導演陳嘉上,已逝的香港名演員成奎安等,最初都是道具師出身。
0 Q* `3 m" M$ M: h: T" \9 c# g- R" Y
點評:
9 L* R+ p6 k/ j) u哪行都缺人,人都去哪了8 x# k& w9 ^# L. T$ ]/ j3 ^

作者: 機床護罩    時間: 2014-11-24 10:52
干活的人是沒有的,人都去學怎么整別人了,損人才能利己
作者: civiling1204    時間: 2014-11-24 11:05
去年年底遇到一個作機器人道具的活兒,當時距離使用還有半年,我幫朋友拿下來了* A9 g5 Z) d9 X3 `
開始列出的工期是4個月,甲方嫌太長。但又拖著,后來只剩2個月就要用的時候,問你做不做?8 ~+ u0 K6 B4 ~9 z6 b) G
當然不做,咱沒那水平。時間太短,有些關鍵零部件采購周期都來不及。他們找老外,人家告訴他要一年,哈哈。
" g1 \+ m$ ~' h4 \) O7 W, {有時候不一定是沒人,而是資方的工程計劃水平還沒到那一步
作者: forrun凡一    時間: 2014-11-24 11:06
樓主分析的很透徹,讓人看了心花怒放
作者: 海山    時間: 2014-11-24 11:08
古裝片的道具就那樣,跟機電領域交集少;$ B3 Y$ ~- M1 E( Q6 ^- f$ @3 f5 ~1 A1 N$ x
# L% n2 f2 ^6 D* w2 {
國內整個科幻大片看看?, ^5 ^. z: R, }& h' R6 Y; v

6 v  g, D, E) C. _: ]影視道具、大型魔術道具,包括以前在社區出現過的的裝置藝術,都挺有意思的
作者: 我的機械路    時間: 2014-11-24 12:16
額,我就在橫店,要不去當道具師吧
作者: 愛貓人士薛定諤    時間: 2014-11-24 12:34
(, 下載次數: 61) ' F. L/ N3 b9 @1 C5 [7 d9 `. w0 K

作者: 恁老廝    時間: 2014-11-24 13:15
又要扯到生活文化層面,好來塢電影票房主要是賣特效,美式DIY人口眾多不怕找不到人設計制作場景道具,華文化恰恰鄙視百工都想坐辦公室耍嘴皮沒人愿動手干實活,資方也不愿多花錢,看電視轉臺偶見那神雕俠侶啥神鳥晃呀晃,趕緊轉臺免傷眼
作者: hyczt    時間: 2014-11-24 13:20
有市場就會有人去做的
' t# T4 h, U6 l* z. D總有一天,沒人干的工作待遇就高,大家都去干的工作待遇就低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