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中國五年后或將沒有一流人才—轉自鳳凰網 [打印本頁]

作者: pengzhiping    時間: 2014-11-15 23:44
標題: 中國五年后或將沒有一流人才—轉自鳳凰網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中國國際人才專業委員會會長王輝耀博士曾在2010年做過一份報告顯示,對中國這么一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來說,我們的人才戰略不僅是要吸收全球華人中的精英,而更要有胸懷和機制,吸引全球一流的人才;而恰恰在這方面,中國目前非常不成功,中國目前所謂的吸引人才重要還停留在吸引本國出去的“海歸”,而遠沒到吸引全球一流精英的地步。

2004年開始實行的“中國綠卡”迄今只有四千多人獲批,絕大多數獲批者 是外籍華人,其中兩千還是家屬;而即便是在吸引“海歸”方面,一方面這些年有一些“海歸”回國,但高尖端的數量不多,而更多的知識移民則又對沖了吸引“海歸”的功效。

李光耀表示:“中國是在十四億人口中選人才,而美國則是全球七十億人口中選人才?!?這使得中美兩國的戰略、視野、胸懷、機制、社會開放度立時活靈活現地勾畫出來,高底立現。

有文章曾表示,未來世界20年中國在這些領需要一百萬的頂尖人才。中國人口基數很大,人口數現在是美國的4倍多,那么而且我們現在就是說未來的這個發展如果要成為第一世界經濟大國,我們必須要靠人才來做支撐。

中國從目前來講,尖端人才是非常缺乏的,比如說可能按照科技部的統計,我們真正的高端人才可能在全國有一萬人左右,就是特別頂尖的一批人才。

阿德麥肯錫曾經做過一個調研,以目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將近35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么一個龐大經濟體,中國大概需要75000個高端的一流的職業經理人,但是中國市場上只有5000個,差了十多倍。

據報道,美國則至少是中國的十倍以上,而且現在在很多尖端領域我們都很缺乏。中國現在是航空大國,擁有著僅次于美國第二大航空市場,而在航空領域的院士卻沒有幾個;同樣,作為全世界的第一大汽車大國,我們在尖端汽車領域的院士也非常少。

而在美國擁有著大多數的五百強企業,并且其人才儲備是很充沛的,包括大學的人才儲備;政府里面的人才儲備,和科研研發機構的人才儲備。另外,硅谷基本上是世界的一個創新中心。我們看到現在所有的這些高科技高發明這些新經濟都來自于硅谷,但是硅谷里邊50%的企業都是移民創造的,美國47%的科學家來自于不是出生在美國,包括他們的科技人才。

美國現在有200多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或者學者在美國工作,而中國這方面則基本長期沒有。

但情況更糟的是,一方面,中國僅僅在十四億人口中選人才;另一方面,十四億人口的精英,又正在大規模、源源不斷地流向美國等西方國家。

一是教育移民。

日本《外交學者》曾發表文章表示,中國學子對哈佛大學趨之若鶩,并非秘密。正如體壇精英加入頂尖俱樂部,中國的年輕才俊也被名牌大學所吸引。如今外國頂尖大學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吸引中國尖子生。

無論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耶魯還是劍橋,一流學府都充滿中國的年輕才俊。對個人這是好事,但其黑暗面就是國家的人才流失。

美國教育機構國際教育學會發布的報告顯示,早在2010年來自中國大陸的赴美留學生人數就已經高達127628 人,與2009年相比激增了30%。并超過印度,成為美國接收海外留學生的最大來源地。

而目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在美國各大院校在冊學生總數中所占的比例已經高達18.5%,也就是說,幾乎每五名在校生中就有一名來自中國。

根據由華僑大學主編的《華僑華人研究報告(2011)》, 從1978年改革開放至2009年底,各類出國留學人員(包括國家公派、單位公派和自費留學)的總數為162.07萬人,而學成歸國人員總數僅為 49.74萬人,約占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的31%。該報告還指出,目前仍在國外的留學人員有112.34萬人,其中89.29萬人正在國外進行本科、碩士、 博士階段的學習或從事博士后研究、學術訪問等,并且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

而在2013年出國留學人數已經達到40萬人,我們總數出國人數的大概260萬人,但是,回來工作的人不到一百萬,超過60%會移民到海外,這個是個相當大的比例,一般國際上常見的大概40%、50%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比例。并且60%多的人中,高端人才在海外的比例非常大,比如博士畢業生,理工科的博士90%留在了海外。

按照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最新的統計,返回的27萬人中,9萬人做了留學認證登記,但其大部分是碩士生,其中很多還包括在英國一年的碩士,而博士只有5%。

其二是投資移民。

中國有不少富豪精英移民海外,而且每年的增速很快。據調查,在財產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中國富豪中,想要移民到美國的人占40%,想到加拿大的占37%、想到新加坡的占14%、 想到歐洲的占11%。有專家認為,中國精英移民海外或將造成中國的人才流失。

投資移民不僅意味著我國的人才流失,還意味著我國的財富流失。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9年起,每年隨中國內地富豪流向海外的財富達到 100億元以上,有八成以上的財富貢獻給了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還有不到兩成被歐洲各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瓜分”,受益者還包括塞浦路斯、韓國 等非傳統的移民目的國。

美國移民局數據顯示,中國富人通過投資移民流入美國的資金每年最少達到29億元。據英國內政部數據,2010~2011財年,中國富豪一年向英國至少“送去”了5億元。來自澳大利亞移民局的數據顯示,中國投資移民一年“貢獻”給澳大利亞的財富最少也達到32億元。

中國通過投資移民海外的基本上以社會高中收入人群為主,他們同時也是社會各個領域中的精英。投資移民不僅帶走了龐大的社會財富,更是人才資源的巨大流失。

人才資源的大量流失增加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后繼乏力的風險,科技精英、文化精英、金融精英的流失不僅影響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軌,也限制了文化實力與競爭力的提升。

中國過去30年的成功是因為調動了國內低端勞動力的流動,減少它的壁壘,把勞動力全球化。兩億農民工的流動帶來了繁榮,而未來30年卻要走到瓶頸。

中國經濟已經放緩,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3%,增幅創下近6年新低。而且人口紅利正在下降。而現在則是人口紅利加上人才紅利,兩個紅利同時在下降。

有評論曾表示,中國面臨一個新的轉型,就是我們要從人口紅利轉到人才紅利,要從中國制造轉到中國創造,要從投資拉動轉到人才拉動,那么這些方面的話都要靠人才來支撐。中國過去的主要財富是依靠靠出口,而中國出口的商品又不具備高技術含量。

在過去這些年,中國企業占世界500強比例在不斷的增加,從原來的幾家,后來十幾家,二十幾家到去年大概六、七十家,但是進入500強企業,卻沒有多少真正是能在世界上就占領國際市場份額,能夠占領國際市場的。從這方面講,真正意義上全球化的公司,屈指可數,聯想、華為以及前段時間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

之所以這樣,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缺乏大量的一流的國際化人才,比如頂尖的這種世界五百強的這種高管。

未來30年需要靠全球化的人才流動,我們需要發揮全球人才的紅利,吸引全球人才來中國。特別是要把移民出去的人才吸引回來,再加上國際上的其他國家的人才能吸引到中國來,才能給中國一個支撐未來30年的發展。

中國領導人也強烈意識到這種人才赤字,尤其是位于學術金字塔上層的高層人才,中國正在發動一場人才爭奪戰。為吸引精英人才回國,北京實施“千人計劃”,但收效有限。盡管企業家們正回到生機勃勃的新興風投文化中,但中國并未成功地吸引其他人才回國。


作者: 東海fyh126    時間: 2014-11-16 06:36
這個短期改變不了,,,,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4-11-16 08:08
難道5年后本社區的精英也會移民走人嗎
作者: pengzhiping    時間: 2014-11-16 08:32
寂靜天花板 發表于 2014-11-16 08:08
難道5年后本社區的精英也會移民走人嗎

很多人在移民,我們身邊有知識的朋友和老板以及小孩都移民了!話也說回來,一流的走了我們這些三流四流才有機會。

作者: bfkt    時間: 2014-11-16 09:12
這種環境下可能有人才嗎?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4-11-16 09:28
昨天在路邊卜了個卦,在不遠的將來一些搬運工或將成為BB
作者: 歐陽絕痕    時間: 2014-11-16 09:43
某國連國內的人才都留不住,還談什么吸納國外人才?
作者: liushaobo1989    時間: 2014-11-16 11:02
國家應該好好把國人教育好!愚民教育,十四億人才是最大浪費!
作者: crazypeanut    時間: 2014-11-16 12:15
關鍵在于,天朝高層那批人,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位子是不是坐得住;所以,選拔人才,先看是否聽話,再看是否有能力

其實,天朝不是在十四億人口中選人才,而是僅僅在一億多點的紅二代紅三代中選人才,保證自己江山坐得住;至于剩下的10多億平民,只要老老實實聽話,能給政府繳稅就行了,所以大搞愚民政策
作者: 雪上飄    時間: 2014-11-16 13:11
liushaobo1989 發表于 2014-11-16 11:02
國家應該好好把國人教育好!愚民教育,十四億人才是最大浪費!

不搞愚民教育,他們的江山怎么坐得穩?

作者: 星-星    時間: 2014-11-16 14:52
中國不缺金鳳凰,只是沒有梧桐木
作者: liushaobo1989    時間: 2014-11-16 15:12
liushaobo1989 發表于 2014-11-16 11:02
國家應該好好把國人教育好!愚民教育,十四億人才是最大浪費!

世間最大的罪惡就是叫人愚昧
作者: pengzhiping    時間: 2014-11-16 16:15
星-星 發表于 2014-11-16 14:52
中國不缺金鳳凰,只是沒有梧桐木

有道理 一針見血!

作者: 海峰之    時間: 2014-11-16 18:03
房子不是自己的,地不是自己的,其他說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在這呆著干嘛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4-11-17 10:11
都想往外跑…………
作者: 機床護罩    時間: 2014-11-17 10:56
現在難道就有,除了剛建國的時候回來了錢學森那批人之外什么時候有過一流人才?不對,有的,是玩政治整人的一流人才一直都存在,因為我們這里有最牛逼的政治教科書-24史
作者: 小李飛刀樂呵呵    時間: 2014-11-17 11:46
一流人才是什么定義??按我的理解為在某個領域在全球范圍都處在最前列。如果是這樣,不要5年后,我們早就沒有新流入的一流了。唯一的是剛解放托委員長夫人與美國的良好關系,培養了錢學森、鄧稼先等一大批回國的美國一線實驗研究專家。也許80年代蜜月期松綁了部分敏感領域至今黑鷹司貝等還是山寨的基礎。89之后美歐禁止華人參與一線敏感,所謂海龜都集中在民用強錢的行業,并不能支撐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可以揚眉吐氣。政治理論上是經濟上的競爭,我認為最終是民族的競爭文化的競爭,這點本質上美歐俄是一家,效忠英女皇的更是親密的一家,打仗從來都是一起上的。俄歐美在怎么爭的你死我活,戰場上都不會輕易啟動人肉絞肉機模式。這種模式基本在亞洲以及非洲。非常理解日本向脫亞入美榜大腿。對華人的看不見的制裁是全世界范圍的,不僅僅對中國籍的人。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