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動靜法和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條件在一道試題中的撥亂反正 [打印本頁]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4-10-23 10:29
標題: 動靜法和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條件在一道試題中的撥亂反正
本帖最后由 寂靜天花板 于 2014-10-23 10:36 編輯
9 w/ z, |$ _' ~1 Q
3 y: j1 _4 k. t3 f這是書上錯了嗎?8 ^  }* s9 M; r# I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1944
3 o! G+ V! b0 o9 `就原題的分析過程而言,的確有不周之處。被細心人發現毛病實屬正常。下面我們仔細看看毛病究竟出在哪* x3 k8 x9 {' L# |3 U
[attach]334184[/attach]1 e# ~: _- |+ y+ T$ `& A
從原題看,還應該加上忽略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力,繩子變形以及定滑輪自身的質量等假定條件,首先我們取定滑輪為研究對象,取定滑輪的定軸中心為坐標原點,受力分析如下
9 f7 a- X0 N; r& B/ s8 E( O[attach]334186[/attach]# X1 M. B) @/ l) Q1 i
8 @0 ^6 ~: I1 m& o# a: N: j
定滑輪所受之外力有黑色向上的支座反力N,紅色向下的重力G,以及左右都向下的藍色箭頭所代表的繩子拉力T1和T2,按照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條件,要想定滑輪平衡,則力在作用面內的兩個坐標軸上的投影和為零,以及這些力對于坐標原點的矩之和也為零,設T1方向為正,則T1+T2-N=0,設T1對于坐標原點的矩旋轉方向為正,則T1xr-T2xr=0* V$ I# B$ k" p
結果當然是T1=T2,這就是常說的定滑輪不改變力的大小,只改變力的方向。但是,這是定滑輪處于平衡條件下才有的結論,那什么叫平衡條件,剛體處于靜止或勻速運動狀態,具體到此題,就是定滑輪不旋轉或勻速旋轉,就表明定滑輪處于平衡條件。那么我們回到原題,用手拽住物體B時,定滑輪不動,則此時T1=T2,一旦松手,A物體質量大于B物體,則A物體一定是向下做加速運動,則定滑輪的旋轉也必定是加速狀態,但是我們剛剛假定忽略繩子與定滑輪的摩擦力,那么定滑輪就沒有改變自己的運動狀態,還處于平衡。則T1=T2,分析到這,就會發現所謂的毛病,就是沒有忽略一系列因素,沒有分析直接就得出T1=T2,這會使觀者不懂。
$ W. b! J! d- a5 `" f那么松手之后,又該如何理解呢,這里使用動靜法來分析。0 s$ u. U4 h# w2 `* ?4 f1 Q' o9 c, a
把物體A,繩子,物體B,定滑輪為研究對象,則此研究對象所受之力為物體A、B,定滑輪的所受重力,這些重力作用于定滑輪的定軸所產生的支座反力,還有一個假想的慣性力。主動力,約束力,假想的慣性力,在形式上組成一個平衡力系,這就是動靜法。
" I& K# v& u" P7 t  am1g+m2g-N-(m1+m2)a=0        (m1g-m2g)r-(m1+m2)ar=0
9 g7 ~/ G/ D; @3 U' Aa=(m1-m2)g/(m1+m2)2 l& [3 H' K3 g; M5 I1 U3 n0 o
+ t. e, E& K  k5 n6 ^
在工程力學計算中,有時就需要根據情況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來降低方程式中未知量的個數,而如何忽略到哪些因素對計算結果沒有影響,這就需要經驗了,所謂經驗就是失敗了一千次,總結出的教訓2 c2 M$ P/ F/ b: ]- r8 W
5 X) O4 a) N2 B, n) w

作者: 709079691    時間: 2014-10-23 11:03
  大俠,這問題就是我問的,最后搞明白了結果是什么,但T1和T2為什么在放手后還是相等不明白:T1*R-T2*R=0 得出T1=T2 這里的T2=m2g+F(手拉力)T1=m1g;當手放開后,T2=m2g T1=m1g 這樣也能得出T1=T2 實在想不明白。
作者: 召喚師170    時間: 2014-10-23 11:28
題目是有說了“光滑定滑輪”,所以摩擦力是沒有,這種題目是很多條件都理想的前提下才去解的
作者: lu33189    時間: 2014-10-23 12:00
唉,難怪毛太祖說知識越多越反動。
作者: 良生    時間: 2014-10-23 23:36
原文houbaomin0620大俠分析的才是正解。) S) R* Q6 x5 L( K
原題中“光滑定滑輪”是關鍵,你后面分析偏離了這個。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4-10-24 08:51
良生 發表于 2014-10-23 23:36
9 r+ o- u' G" T# @原文houbaomin0620大俠分析的才是正解。; B- i8 T, y; t+ b/ z& ]
原題中“光滑定滑輪”是關鍵,你后面分析偏離了這個。

& |& y% y" A7 a* Y: {% R) O后面分析用的動靜法如何偏離了,你說這些含糊不清的話有什么依據,別人云亦云,不敢談出具體的思路( a- |7 x2 g6 `1 L1 t" F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4-10-24 08:58
良生 發表于 2014-10-23 23:365 a! I# ?: t1 y+ q4 }2 i
原文houbaomin0620大俠分析的才是正解。
' Y" R+ \" g6 C! x原題中“光滑定滑輪”是關鍵,你后面分析偏離了這個。
3 y, y. p% A. L! v$ D' \9 _; |& O
你看懂原帖了嗎,說的就是原樓主思路不對,也說明缺乏前提假設,就不能得到結果,不知道我這個分析怎么就偏,偏偏你又不敢說出自己的思路
% t; x. s# H  y+ n/ D! g: S
作者: bamboo    時間: 2014-10-24 09:45
想起一個更經典的題目:一個鋼制密閉容器,上面一個進水口下面一個出水口。只打開進水口10分鐘可以進滿水,容器滿水時打開出水口5分鐘放完里面的水。如果容器滿水同時打開,多久能放完水?  同樣思路大學教授也不一定解對吧
作者: 良生    時間: 2014-10-25 01:32
寂靜天花板 發表于 2014-10-24 08:58 " `. |8 E; T& X# ?) U" A% ?
你看懂原帖了嗎,說的就是原樓主思路不對,也說明缺乏前提假設,就不能得到結果,不知道我這個分析怎么就 ...

1 c! ?+ y& J, f  H6 O% @  x  z  c原帖中,問為什么兩個T相等,前提假設交待了“光滑定滑輪”,沒有問題,但沒有說“繩子質量忽略不計”,這里有點漏洞。! p  t; j+ j9 i2 c$ T9 H$ H
大俠思考問題,非常的深入,值得學習,但中間推理個人覺得還是存在問題。
0 u  j" ]0 e) F靜止時,大俠得出結論T1xr-T2xr=0雖然是對的,但分析對象是“定滑輪”,單獨“定滑輪”沒受到T1、T2這兩個力吧,繩子對它只有壓力和摩擦力(光滑,摩擦力為0),這個方程的分析對象應該是“定滑輪和繩子”。: N6 t2 H5 F; b) V# B' d
運動時,同樣以“定滑輪”為對象,根本沒有T1、T2這兩個力,而以“定滑輪和繩子”為對象,顯然T1xr-T2xr=ma(這里是繩子的轉動慣量乘以轉動角加速度),因此,只有繩子質量忽略不計,才有T1=T2。' C* }* R4 r! f: |) o& w3 S
最后,用動靜法求加速度沒有問題,“m1g+m2g-N-(m1+m2)a=0”個人認為應該是“m1g+m2g-N-(m1-m2)a=0”。
8 o2 W7 B8 }/ l  \1 f: M# J0 j2 _( _# `以上意見,還請探討。
1 g9 E- d5 h" D) b5 ^2 n; U* P; O; C2 ]
7 B% g9 _1 Y+ @1 f$ }3 ^! e

8 R2 r" u  U- s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