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葉檀:面對機器人浪潮中國只能喝粥嗎 [打印本頁]

作者: 老濕濕的    時間: 2014-9-15 10:12
標題: 葉檀:面對機器人浪潮中國只能喝粥嗎

記得電影《摩登時代》的人,還會記得卓別林時代的現代化,流水線上的工人最后精神錯亂。

現代制造業并不是流水線的同義語,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富士康已經開始大規模研發機器人[4.95% 資金 研報],希望日后以機器取代某些環節的人工。筆者在汽配廠看到,只要有大量穩定的訂單,企業主的第一件事就是購買機械手臂取代人工。

在訂單穩定的制造工廠,機器人好處多多,沒有成本大幅上升難題,不會因為情緒變化生產出不合格的零件,提高了標準化率。幾乎所有的企業主都表示,購買機械手臂雖然貴,但長遠來看成本更低。而在潔凈、危險作業、物流等領域,機器人也發揮著人工難以發揮的作用。

201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了36560臺,同比增長60%,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機器人市場。盡管如此,我國機器人數量使用密度較發達國家而言依然較低,在每千人機器人擁有量這個指標來看,我國僅有23臺/千人,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與世界平均水平的55臺也有較大差距。從自動化水平最高、機器人應用最多的汽車行業來看,五大世界先進汽車生產國日本、德國、法國、美國、意大利的汽車工業機器人密度均達到了每萬人1000臺以上,中國即使大幅增長也僅有每萬人213臺。

有人責怪憑什么裝配也不如德美日等國,只有一個原因,流程與標準化程度不如發達國家,而機器人的標準化程度比人工好得多。蘋果某些微細螺絲的規格,被要求精確到百分之一毫米,機器人的操作要好得多。

中國機器人行業規模飛速發展,2013年增速50%。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制造業工人數量在5000萬人左右,而工業機器人傳統替代的領域如汽車、電子、化工及食品等行業的工人數量在3000萬人左右。假設2020年前后這些行業的平均工業機器人密度達到100臺每萬人,則有30萬臺工業機器人的替代空間。

機器人行業不如高鐵國產化率高,中國作為機器人最大的市場,缺乏核心技術,核心部件存在嚴重瓶頸,國產機器人在國內機器人市場的份額只有13%,在高科技的機器人領域,我們通常賺的還是組裝的辛苦錢。






日、韓等國實行機器人強國戰略,如廣州數控副總工程師何英武先生所說,“韓國重視服務類型機器人,主導這類型機器人的標準;美國主導高端機器人,如勘探、防爆燈功能機器人;日本的工業機器人非常出色,且比ABB價格便宜;瑞典的ABB代表歐洲的技術,工藝非常精湛,擁有最完整最好的產業鏈”,中國需要所有上述這些機器人,問題是,那些忙于跑馬圈地的企業已經準備好了嗎?

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統計,截至2014年6月,全國已建或擬建的機器人相關產業園已超過30個。到2020年的規劃投資額超過5000億元。機器人不是房地產化,不是地拿得多、園區面積大就有核心產業,股市造概念同樣不能突破核心技術瓶頸。

中國機器人需要運用全球開源系統,讓愿意動手的年輕人在車庫中用國內廉價的零配件,制造出創意十足的機器人,最終不僅進入企業,還能進入尋常百姓家。對于中國創業者來說,追根究底,制度與技術才是真難題,而不是其他。




補充內容 (2014-9-15 21:39):
謝謝老鷹推薦這文章,所謂當局者迷(迷的是技術)旁觀者清(清的是對行業未來走向),對于一個資本玩家,股市玩家葉檀女士來說,她看的是宏觀局面,對于機械從業人員看的是技術指標。說白資本是棋手,而我們是棋子。
作者: shootbomb1    時間: 2014-9-15 10:28
以前看過她的股評
在國內,對實體行業指手畫腳的,大多是和行業不相干,或者壓根不懂行的人,然后"用市場眼光鎖定行業走勢"

反過來說,這也說明中國的窮人們還是太有錢了,這放在歐洲,窮人就是窮人,怎么忽悠也掏不出錢,因為荷包里壓根沒錢
作者: 玉嬌龍    時間: 2014-9-15 10:35
機器人技術的瓶頸在哪?是機械還是控制?

作者: surfacer    時間: 2014-9-15 12:00
這家伙羅哩羅嗦一大堆,到底有無真正搞過機器人?
作者: zhuxuwei8    時間: 2014-9-15 12:52
同意樓上。。。哈哈。。。
作者: 天元龍一    時間: 2014-9-15 14:00
首鋼motoman機器人為什么改名叫安川首鋼了,把所有的圖紙都給你,你都做不出來(不到半年精度大大降低)。
作者: 獨狼TMK    時間: 2014-9-15 14:18
很多工廠已意識到機器人的重要性,這是未來的趨勢;
作者: 把刀用好    時間: 2014-9-15 14:35
本帖最后由 把刀用好 于 2014-9-15 15:41 編輯

沒看明白想表達什么。
作者: 熊貓xj    時間: 2014-9-15 15:59
缺乏核心技術。
作者: fmdd    時間: 2014-9-15 23:53
天元龍一 發表于 2014-9-15 14:00
首鋼motoman機器人為什么改名叫安川首鋼了,把所有的圖紙都給你,你都做不出來(不到半年精度大大降低)。

有些專用部件需要從日本進口,自己造的精度達不到要求。進口的專用部件+國內制造的結構件,組裝后的成本比直接進口整機還高,所以他們干脆直接從日本進口機器人,國內也不搞組裝了,這樣賺得更多。

莫特曼的大部分股份都是安川的了,所以安川將它改名了。

現在莫特曼的機器人應該都是安川的了,安川的機器人做的還算可以,使用一段時間后要校準。


作者: 利劍lm    時間: 2014-9-16 08:37
在中國,很多企業在產品設計、零件加工制造環節堅持的理念是“差不多就行”,你說能好到哪去?
作者: luxiang821    時間: 2014-9-16 08:39
"中國機器人需要運用全球開源系統,讓愿意動手的年輕人在車庫中用國內廉價的零配件,制造出創意十足的機器人,最終不僅進入企業,還能進入尋常百姓家。"
就這一段說的有點靠譜,現在網上好多創客、極客。缺的不是創意,缺的是能把產品商業化、產業化的
資金和條件。樂高一個可編程機器人竟然要三四千,國內現在也有仿制樂高的玩具,前段時間在商場看到一個香港產的塔吊
加卷揚機,也要600多。利潤太高了。
作者: jesuisdj    時間: 2014-9-16 08:51
我有好多做機器人的客戶啊,感覺只要市場環境好一些,用心去做,中國還是可以做出好東西的。
作者: masterzhuce    時間: 2014-9-16 09:30
機器人是機械工業和自動化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高端產品,中國的機械工業和自動化科技沒有達到日本歐美的程度,基礎水平不行,要想在高端產品上與人家看起,那是不可能的。從個人角度講,研發自己的機器人任重道遠,熟練應用外國的機器人是個不錯的選擇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4-9-16 10:09
shootbomb1 發表于 2014-9-15 10:28
以前看過她的股評
在國內,對實體行業指手畫腳的,大多是和行業不相干,或者壓根不懂行的人,然后"用市場眼光鎖 ...

中國人喜歡攢錢,呵呵!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4-9-16 13:41
葉檀,十年前因為占了魯能國資流失案的光,使其成為反抗紅色腐敗的標桿。靠著權力上位,自以為有大領導的蔭護,其實離開了領導,離開了權力,她毛不是。連基本的語句斷句能力都沒有,看她的文章,完全是小學生作文。
作者: chenchunfan119    時間: 2014-9-16 15:45
又想馬兒跑,又怕馬兒要吃草
作者: 愛貓人士薛定諤    時間: 2014-9-16 17:14
我們吃過飯嗎?
作者: 天元龍一    時間: 2014-9-17 12:10
fmdd 發表于 2014-9-15 23:53
有些專用部件需要從日本進口,自己造的精度達不到要求。進口的專用部件+國內制造的結構件,組裝后的成本比 ...

正解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