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機械行業有哪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大家來曝光 [打印本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4-8-18 17:46
標題: 機械行業有哪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大家來曝光
在中國,每個行業都有許多壞事,見不得人的事,或人所共知的潛規則。官場有,商場有,學校有,企業有,到處都有,無處不在。就機械行業來說,設計,加工,制造,服務,采購,銷售。。。各個環節都會有。

為了行業的健康發展,為了新人或客戶能不落入陷阱。大家來曝光一下吧。

最好是自身經歷,所在企業的真實事情,也可以是業內見聞。敘述事實,再加以分析,那就最好。

加分~

作者: 楊云123    時間: 2014-8-18 17:48
支持一下
作者: 東海fyh126    時間: 2014-8-18 17:55
老大這是要反腐???????
作者: 楊云123    時間: 2014-8-18 17:56
再說一個消費性電子產品的。  一款電子產品投放市場一段時間以后,都會降價這個大家都知道。當然設計成本及前期成本收回了一部分肯定會降價。但是再往后,純粹是犧牲質量了。 cost down了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4-8-18 18:03
這在機械行業算‘共識’哈哈,不算‘見不得光’,

1,以前我說過,玩熱壓機的時候,到河北去定做,作坊里放滿了鋼板,有些磨過,很整潔,談價錢的時候,俺說‘不允許用船板’,那老板一下就要跳起來,說,大哥,你怎么看出是船板了,哈哈,

最后是按‘首鋼板’計價,全程跟蹤,平心而論,焊接手藝完全不輸給重機廠,但價格很低,質量好,香港人把設備印了宣傳冊,號稱‘德國進口’,騙了好多‘風頭’。哈哈,

2。冒充各種鋼材的,比比皆是,玩懸架的時候,問哪里的鋼絲,信口開河就敢說‘鞍鋼’,

俺說,鞍鋼自己都知道他軋不出這類鋼絲來,那老板說,老弟,你真是行家啊,哈哈,

俺說,你乖乖去進口南非鋼絲,再玩假的,不給你活,信不信,


機械行業,你一轉身,就看到假的了,無論是材料,工藝,包括人員,都是假的,看人家焊接,俺說,你剛從你家收完玉米過來學徒的吧,他不好意思了,

但你說說是不是可以玩出世界一流產品來,這個絕對能,從設備到材料都可以玩的幾乎沒有問題,但誰去玩?這就是問題,
作者: hoot6335    時間: 2014-8-18 18:10
講個技術部里的事:搞一個項目,總工糾集了一波苦力,費了吃奶的勁把東西做出來了。然后總工,拿著設備到政府忽悠獎勵,拿好處去了。上報名字的時候,苦力們沒一個撈到好處。等項目公示,苦力們發現除了總工,上面的名字沒一個認識……哈哈。
作者: 鹽拌番茄    時間: 2014-8-18 18:14
其實最常見的無非就是以次充好和為求產量而犧牲質量。
我所在的單位就干過這事,為完成合同期限內的任務把有缺陷的產品交付出去。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4-8-18 18:16
國四全是假的,柴油是假國四的,發動機是假國四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4-8-18 18:43
本帖最后由 寂靜天花板 于 2014-8-18 18:49 編輯

吹牛B,舉幾個例子。
面試時說自己是外資,真上班時問同事,“什么外資,私企”,后來明白了,在不知名小島注冊個公司,再打筆錢來,就成外資了。
申請歐盟CE認證時,明明有各種嚴苛試驗,但實際全是糊弄,正糊弄呢,老板的龜兒子看見了,大悅,“總算開竅了,哪那么多真的,大伙都這么干的,最后不也賣到歐洲去了”
本地新聞“青年創業園迎來多位創業青年云云”又蓋這樓那樓,最后發現全是浮云。
同樣還是本地新聞“工業園區新建技工大學,為工業園區提供云云”,現在這些建筑都成了某公司的車間,傳說中的技工大學呢。
從上到下,就是騙。
作者: hlll00    時間: 2014-8-18 18:54
搞殘疾證,拿大證。讓不接收品賣維修。
作者: cheney0726    時間: 2014-8-18 19:21
其實這樣的事情很多。大到賣設備,我上你家激光企業對外宣傳是臺資,但公司從老板到員工沒有一個是臺籍,偏偏國人相信了。你再看看配件,氣立可氣動元件說是臺灣的,其實大部分是上海產,信濃電機說是日本貨,其實是東莞產,還有減速機、分割器等,我就不多說了,免得賣配件的兄弟拍我。
作者: 原諒我今天    時間: 2014-8-18 20:06
說個離譜點的。某國企,做船舶推進系統的,加工一批零件,軍品,快加工完的時候發現尺寸超差,領導覺得報廢成本太高,就指示將錯就錯把零件加工完,然后檢驗報告一改,就這么交貨了。
聽了這個,俺只能祈禱有生之年中國不會跟別人打仗。
作者: kingqdtk    時間: 2014-8-18 20:11
客戶寄存在我們這的鋼板。被我們偷偷切了。在國內做買賣就得操心,要不都不知錢怎么賠的,哪個環節都有可能出問題,都出在潛規則里。真的是必須懂游戲規則才能玩。要不死悄悄了
作者: 櫻木花道1    時間: 2014-8-18 20:24
本帖最后由 櫻木花道1 于 2014-8-18 23:26 編輯

以前驗收振動盤時,需要設計者簽字驗收,一般廠家會帶我們happy一下,東西也是知道的,能用不是很好(確實我們的東西很小,形狀不規則),常會供料不順的一些小問題。俗話說的好:拿人家的手短 吃人家的嘴軟。先卡著不簽字;小問題也不好意思總是叫,人家都說做振動盤的都是“鬼才”,哈哈,自己動手吧,油石,尖嘴鉗,加吹氣……后來還就搞得順暢了很多。俗話還說:no zuo no die。
作者: 劉曉白    時間: 2014-8-18 20:25
最近有件事,我們外購的M33的發黑雙頭螺栓,在裝配車間被裝配的師傅用扳手擰斷了(在一段螺紋的螺尾處),然后只見要求把這根螺栓剩下的部分做成拉伸試樣做實驗,結果在機加工車間20床子上車的時候直接被車斷了!!!總聽人們說公司的供應部門膽子很大,方鋼經常裂紋,買回來的絲錐和切削刀具明顯不如以前(現場師傅們反應)。PS:我們單位是做石油井口設備的,壓力從35Mpa-105Mpa.
作者: zgsdcrc    時間: 2014-8-18 20:43
1.
(1)我公司是機床生產廠家的,在外面做的機床鈑金一般都是按照重量計價,第一臺生產的鈑金一般用的鋼板厚度是標準的2mm,算價格是以第一套的重量來計算價格的;當再生產第二臺,第三臺鈑金的時候,鋼板厚度是非標準的大約1.7-1.8mm,這樣整套鈑金的重量就會比第一臺的重量輕很多,但是算價格時還是以第一臺鈑金的重量來計算,這樣機床廠家就吃虧了;

(2)生產鑄件如果用消失模的話,由于每臺鑄件都是用泡沫現做的,鑄件壁厚每臺都不一樣,在生產時鑄造廠家也會和鈑金廠家一樣,第一臺做的比較重,以后做的就會輕,機床廠家也會吃虧;
這兩條是配件廠家讓機床廠家吃虧的事情;

2.當客戶買機床的時候,如果客戶對機床不懂的話,而且客戶買的不多時,機床生產廠家就會把主要的件,如主軸單元,絲杠,導軌,軸承等件帶點缺陷的:有時候是從客戶退回的機床上面拆下來的,也有的是用在正常機床不合格退下來,然后再用在這個客戶所買的機床上,這樣的機床裝出來和好的機床外觀和剛開始使用性能基本一樣,但使用壽命肯定很低.
這是機床廠家讓客戶吃虧的事情.

3.最近幾年機床市場行情不好,為了能多賣出機床有些廠家推出先付一部分款項,剩下的款項等一年或兩年后賺到錢再付.當一年或兩年過后,就算客戶賺到錢了,也會千方百計的找些理由來推遲還款時間或者根本就不還了.
這算是客戶讓機床廠家吃虧的事情.

以上幾種情況都是真實的,我都經歷過而且非常多.相信其他廠家也都遇到過吧,也算是潛規則了.
作者: 五民    時間: 2014-8-18 21:33
明明公司只有2個技術員,對外卻說有10個專業技術人員,混資質的有沒有。
作者: 倉皇北顧    時間: 2014-8-18 21:39
第一件:國產的經濟型數控車床,有聽說往機身里灌水泥的,以提高重量,以此來證明車床的剛性好。

第二件:有個廠家接到一批活,貿易公司介紹的,是個大型工程項目,要生產一批橋梁上用雙頭螺栓,起固定作用的,差不多有十米長,兩頭M90*6的梯形螺紋,按最早的圖紙要求,應該10米長的料整個外徑都需要車的,車完以后再車螺紋。但這個廠家根本就沒有這么長車床,不可能車外徑,結果后來外徑也不車了,直接車兩頭螺紋,同心度啥也不管了。最初螺紋也要有等級要求,后來只要求通規過,止規止住就好了,有時候螺紋車松了,止規止不住了,就在螺紋前幾牙敲幾下,讓止規止住,其實里面的螺紋很松…

在那段時間里,其實這個工程有派一個監工全程監督的,但那個監工每天就來看一下,每天有貿易公司的人陪著吃喝玩樂…最后那個工廠加班加點,每根收了500塊左右的加工費,后來無意中得知,那個貿易公司是按圖紙要求來報價并最終結算的,差不多是3000塊左右一根,而那個橋梁工程總投資幾個億,有時候想想,納稅人的錢去搞基礎建設了,錢是出了,但最后的東西還沒搞好,都偷工減料,減下來的錢進了少部分人的口袋。

作者: 亙木    時間: 2014-8-18 22:04
楊云123 發表于 2014-8-18 17:56
再說一個消費性電子產品的。  一款電子產品投放市場一段時間以后,都會降價這個大家都知道。當然設計成本及 ...

cost down是一方面,多數的時候是因為電子技術更新換代快,像手機芯片這樣的,剛上市可能是200塊,過了三個月就能跌到100

作者: crazypeanut    時間: 2014-8-18 22:48
2266998 發表于 2014-8-18 18:03
這在機械行業算‘共識’哈哈,不算‘見不得光’,

1,以前我說過,玩熱壓機的時候,到河北去定做,作坊里 ...

借道問下998大俠,為什么不能用船板呢???因為是熱壓,船板在高溫條件下性能低劣???

作者: lantianbihb    時間: 2014-8-18 22:49
米思米自己買的貨都有假的,表面處理后又上機床加工。
作者: 猛龍C    時間: 2014-8-18 23:27
本帖最后由 猛龍C 于 2014-8-18 23:31 編輯

各類奇葩,說來話長,就撿最近幾天的事情說吧。
1、領導說有客戶要來,得組織個ppt,到時候給對方說說,然后領導就給了個提綱,讓我來寫。主要是說產品升級了,在哪些地方進化了等等
    我想寫就寫吧,按照順序,比如產品結構、材料、工藝、性能、成本等等
    但是這些東西都是需要數字來說話的東西,沒有具體數據,你說變了,提高了,人家問起來說提高到什么程度了,你得回答人家啊,但事實情況是,產品本身并沒什么變化,也就是說要忽悠別人。而且各種數據,比如你說我的毛坯材質好了,那么試驗數據呢?抗拉多少MPa?金相拿出來看看,成分你是如何控制的?你說不上來,拿不出來。
    你說產品性能提升了,那么開啟力矩是多少?你還是說不上來。
    客戶如果相信你了,說明什么?
    無奈,就是一個玩文字游戲的ppt

2、前天公司來了一個販子,老板說了,人家提供日本的樣機,你們照著畫,搞一模一樣的出來。話間說起一樣產品,對方問起來,說你們為何不搞硬密封的?
    老板說,我之所以不搞這個,是全國解決不了密封環的材料。我們成套的圖紙都有,但這個環需要真空熱處理環境,溫度區間極窄,非常難以控制云云。這個時候我想起來老板原先透漏的‘秘訣’:有了問題,要說一堆客戶聽不懂的高科技詞語,把他搞暈了,就行了。
    關鍵你把客戶搞暈了,你的產品不是還是一樣沒有嗎?
    然后又說到一個產品,販子表示溫州的產品質量不穩定,所以找你們。
    我想了想,他們的質量不穩定,你斷定這里的質量穩定?你怎么知道的?你有觀察他的生產?有看具體生產情況報表?掌握真實的生產流程控制情況了?

    一堆不靠譜的東西,能變成靠譜的?
    奇葩,我越來越感到太奇葩了。
作者: linblackforest    時間: 2014-8-18 23:46
好久沒上來了 我說說檢測部門的事,我們做檢測設備的,就怕設備做的好用,這樣成本就下不來,那些檢測站尤其是個人的,一臺設備就能用一回,上面來做資質評定時,預先演練一下,吃完就過關了。他們關心的是價格貴不貴,而不是好不好用,有些地方的終端價格是我們的出廠價。
作者: 十九子    時間: 2014-8-19 03:04
我是來看故事的。

以前也經常跑跑國內的私企,偶爾看幾個國企,上面大家都吐槽,我就不跟著吐了。

外企的槽點也不少,怕吐多了惹人恨。
還沒工作的時候看什么杜拉拉升職記啥的,覺得外企多厲害,老外多NB。工作幾年,和各國企業聊聊,發現大家也都諸多無奈啊哈哈。
我問德國供應商,你們中國的全資子公司的貨的生產流程和質量跟歐洲這邊區別大嘛?人家說,呵呵,理論上應該大概沒啥區別吧。那表情就明明寫著:你懂的。
還看到無數客戶當著我的面跟子公司吵架的,罵子公司瞎搞,啥都不懂。人家歐洲人就是單純,不避嫌。
還有很多歐洲同行跟我抱怨子公司多不好管啊,就隨他們去吧,愛咋地咋地吧,派個閑人老外去充門面吧。。。

這些矛盾不在外企做到高層應該感覺不到的。我還是不吐槽了。在中國的外企雖然有別于真正的外國企業,還是有很多值得國人學習的地方啊哈哈。。。
作者: 你不行我來啊    時間: 2014-8-19 08:26
這可是你讓我們說的!
可找到機會吐槽了!
軍工行業!
軍代表是爺爺,我們是孫子!
吃、喝、嫖都要給爺爺買單!
臨走了禮輕了還不行!
就這還經常因為材料里的標點符號被罵的和孫子一樣!
不對。不是和孫子一樣!
就是孫子!
作者: xlf63    時間: 2014-8-19 08:29
本帖最后由 xlf63 于 2014-8-19 08:30 編輯

不吐。
從圖紙開始,生產,質檢,裝配,調試,軟件硬件作假多可以一條龍。
所以,為了質量,有時很無奈地只能象998大俠所說得,直接盯著。否則機子設計好后調不好,還是設計人員的事。
作者: 碎玉染流年    時間: 2014-8-19 08:29
我是揚州的,給大家講一個關于亞洲飼料機械巨頭----揚州牧羊集團的股權故事。
        江蘇牧羊集團股權商標侵權之爭作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飼料機械民族品牌,伴隨企業的蓬勃發展,牧羊集團卻深受其擾:牧羊集團前股東許榮華向多家媒體表述:由于公權力介入,其股權被脅迫低價轉讓。
   當“脅迫”“看守所轉讓”等敏感詞匯映入眼簾,不禁讓人浮想聯翩:公權力介入下又一錯案?而當梳理整個過程,才發現,事實真相遠不如許說的那么簡單。
  許榮華認為,自己當年是以完全莫須有的罪名刑拘的。但來自第三方的盡職調查顯示:許榮華因為侵權,涉嫌刑事犯罪而被羈押。
  2004年,許榮華投資創立“揚州隆的飲料機械有限公司”,(該公司后更名為揚州福爾喜果蔬汁機械有限公司),后該公司又獨資設立了揚州福爾喜成套工程有限公司(兩個公司以下統稱為“福爾喜公司”)。
  2008年5月,揚州市邗江工商局查實了福爾喜公司未經牧羊集團許可,擅自在廣告宣傳、交易文書和同種產品上使用了與“牧羊”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及其他不正當競爭侵權的情況。
  2008年8月因福爾喜公司在該案中的非法經營數額超過了15萬元,且“牧羊”系馳名商標,涉案情節達到《刑法》第213條規定的情節嚴重的追訴標準,涉嫌刑事犯罪,該案被移送揚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進行立案偵查。
  而兩次處罰結果也證實了侵權事實的存在。邗江工商局對許榮華上述侵權行為,作出了責令更正和罰款1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2010年8月26日揚州市邗江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維持該行政處罰決定,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0年11月18日二審維持原判。
  在進看守所的第二天,許榮華親筆致函公司領導,希望“能提請市、區檢察院、法院、區委、區政府出面進行協調”,同時表示“商標問題造成我今天的結果,我絕不會怨恨誰,是我自己的責任”。至此,檢察院檢察長王亞民才參與股權轉讓協調事宜。此前,許榮華曾在牧羊集團期間負責公司的法務工作。因公司涉及的一些法律糾紛,許曾咨詢王亞民,并得到他的熱情相助,雙方由此建立、保持了長期的友情和信任關系。同時檢察院當時也是牧羊集團的掛鉤服務單位,王亞民檢察長按照檢察院關于“在掛鉤服務過程中要為當事人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要求,參與牧羊集團與大股東之間矛盾的化解工作。因此,公權力介入恰恰是許榮華自身主動請求的結果,而非股權轉讓原因。事后,許榮華一度對王檢察長感激涕零,多次發短信向其表達感謝,并到檢察長辦公室贈送巨額現金未果。這些細節表明:股權轉讓完全是其真實意思的表達。
   許認為,轉讓股價被低估。事實上,根據《上島協議》約定,許原本應以“設立時該董事出資額為限”,將股權轉讓。
  2002年牧羊集團改制并進行董事會換屆選舉,當時個別董事在南京成立公司與牧羊集團開展同業競爭,公開侵犯公司利益。為了防止上述情況再次出現,也為了規范牧羊品牌的使用,牧羊集團五位董事、大股東經過充分協商后于2004年2月28日簽訂了《上島協議》,約定董事新設企業使用牧羊商標必須經董事會同意,簽訂《商標許可使用合同》并支付對價;同時禁止創業董事同業競爭和其他任何侵犯牧羊利益的行為;如違反該約定的,則以“設立時該董事出資額為限”,將股權轉讓。
  此后,公司董事會、股東會均以決議形式確認并強調,公司股東如有違反忠實、競業禁止、勤勉義務及其他侵害公司利益等行為的,該股東的股權必須轉讓給公司工會,轉讓價格為該股東的最初出資額。上述董事會決議、股東會決議均有許榮華等當時董事及股東的簽名或蓋章確認。
  許榮華當時持有牧羊集團15.51%的股權,原始出資額約為52萬元。許成立福爾喜公司,使用牧羊商標,并未與牧羊集團簽署《商標許可使用合同》并支付對價。作為規定的制定者和參與者,許很清楚侵權的后果。正是由于有檢察院協調,許榮華避免了按公司股東會決議以原始出資額轉讓股權的后果,并獲得股權溢價40多倍的巨額資金。在股權轉讓過程中,有其代理律師的參與,有許對相關條款的討論和修改,股權轉讓完全符合法律規定,系許榮華真實意思表示的結果。
  中國民營企業發展不過短短數十年的時間,在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必然會面臨不同的矛盾,也必然會經歷由亂到治的過程。牧羊集團這些年的穩健發展說明,黑暗終究阻擋不了陽光。不尊重集體利益,漠視法律規定,必然為團隊所拋棄。撥開公權力迷霧,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真相。

作者: 非你不娶    時間: 2014-8-19 08:57
一直有個疑問,國外的企業們在原始積累期難道也是靠弄虛作假起來的么?
作者: 鄒云飛哥    時間: 2014-8-19 09:06
呵呵。
作者: 九輪蝸牛    時間: 2014-8-19 09:11
以前做過一家橋梁模板企業,用的鋼板型材什么的都不說了,都是非標的。主要說兩點1、橋梁模板是按重量計價的,所以我押車的時候要會放水,最少都得放一噸的水,為啥讓我們技術員去押車送貨呢,因為我們看著老實唄,事實上我從未失手。還有就是在車上放幾塊鋼板,等卸車的時候卸下來,項目經理直接拉走賣廢鐵了,這些事就不帶說了。2、曾經在一家汽車檢測線生產廠家工作過3個月,了解的不算很多,聽得最多的是,要能人為控制結果,最好能遠程控制。
作者: Arlen    時間: 2014-8-19 10:58
    談一個件我知道的事:某行業機械制造企業,剛進去時,各種培訓教導,讓我們質量和安全齊抓。。。奈何等進了崗位才知道,這些規章條例都是對部分外協戶講的,本身部門領導口頭上講的好,天天晨會都要宣傳鼓動一番,自己卻總是在關鍵時刻說,外協不容易(恩,想想是不容易,放過一次吧,質量影響不很大)。這個外協是故意的,嚴懲,退貨(這時候我就雞動了,總算找到偶像了)。。。再后來腦子清醒一些之后,翻看了一下所有外協戶的資料,這兩種評價總能對號入座,幾乎是外協戶名稱的代名詞。。。偶然一次接待上,看我臉嫩,某外協戶喝多了告訴我,別難為我,咱給錢還不行,得給多了才行。。。感覺三觀毀了很多
作者: 442448462    時間: 2014-8-19 11:37
hoot6335 發表于 2014-8-18 18:10
講個技術部里的事:搞一個項目,總工糾集了一波苦力,費了吃奶的勁把東西做出來了。然后總工,拿著設備到政 ...

確實啊,這個在學校里就有很多,辛辛苦苦做出一個產品準備去參加比賽的,最后榮譽證書上是一些沒一點關系的人。
作者: 孤星伴月    時間: 2014-8-19 12:51
說說我以前的單位,外資,生產夾具的,產品是找小作坊生產的,絕對正宗小作坊,但賣價是國產品牌的兩三倍,經常跟客戶吹噓我們產品是美國貨,很多零部件都是 進口的,其實只有部分外銷國外市場的產品部分零件是進口的,內銷國內的都是純國產!
作者: 余龍12    時間: 2014-8-19 13:35
我上家公司有個經理 忽悠說是某某大學畢業的 有多少年經驗 中國第一臺CNC就有他的份 一張嘴 老牛B來的 最后干了將近一年 才發現水平人品都差的太遠 原來竟然是某某職校畢業的 人也灰溜溜的走了
作者: crz222    時間: 2014-8-19 13:38
我們只有兩臺機器賣到過國外,然后老板就吹噓,我們的機器大部分都出口,然后每個客戶來了都循壞播放這兩家公司的視頻,你別說,這招還挺有效。
作者: 建寧    時間: 2014-8-19 13:42
廠里山寨其他大廠的產品,還拿了專利申報科研項目了
作者: 逛逛論壇    時間: 2014-8-19 13:43
(, 下載次數: 131)
這個算見得人的?笑話一樣,其中偷工知多少?呵呵。
作者: 旅途者    時間: 2014-8-19 14:15
在一次我公司裝設備的時候,按照甲方要求所有螺釘必須是發黑的件,由于差幾個,我們當時就在網上買了幾個,可是回來以后我們傻眼了,直接是給鍍鋅的標注件上面涂了一層黑漆,由于趕時間交貨,最后沒辦法直接發貨了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4-8-19 14:37
不敢說…………怕被公司人發現…………
作者: 愛的國度00    時間: 2014-8-19 15:51
某公司為了環保部監測噪聲達標,因為生產上有在線監測數據的監督,它們竟然把運行設備蒙起來被子測噪!!
作者: 天水藍    時間: 2014-8-19 16:55
比如, 大把的企業的認證和質量體系都是扯淡的。
6月底去瑞典談一個客戶, 是另外一個老客戶介紹給我的。整整談了一天非常詳細。我是實話實說,
問規模,公司就10個人
問質量體系,我說沒有,你要是要的話,回去我就能買一個。而且不是光我買,大量的中國小企業全是這樣。我們10個人無法運行管理體系。
鬼子看我挺實在。知道我們給另外一家做了好幾年合格供應商了,沒計較管理體系的問題,直接就通過了。
會談結束我一身冷汗,看來人品好不吃虧啊。
作者: qiuqiu1234    時間: 2014-8-19 18:59
就說我們產品用到的碳纖管吧,好的都要求100%碳纖,但有些廠家為了搞價格競爭,換成一根只含30%碳纖了,其余的是玻纖
作者: 葦岸xi    時間: 2014-8-19 19:05
楊云123 發表于 2014-8-18 17:48
支持一下

人家的螺栓應該是備件吧

作者: 煙雨一蓑1    時間: 2014-8-19 19:57
迷茫的維修 發表于 2014-8-18 18:16
國四全是假的,柴油是假國四的,發動機是假國四

國四的技術可以達到,沒問題。問題還是在于油品和成本。
先說油品,這個要從柴油機的排放技術說起,有個關鍵因素,含硫量。
柴油機要達到國四排放有兩種路線可以走,一種是EGR+DOC+DPF(或者POC),另外一種是SCR(尿素)。
為什么要走這兩條路線,跟柴油機的排放特性有關系。
柴油機排放關鍵在于遏制顆粒以及氮氧化物的排放。假設有個坐標軸,顆粒是縱坐標,氮氧化物是橫坐標,他們成反比例關系,就是一條向原點凹的曲線。
之所以成這種關系,是因為氮氧化物在高溫富氧,受熱時間長的情況形成,而在這種情況下顆粒得到充分燃燒,排放不會剩下多少。反之,顆粒多則氮氧化物少。
發動機可以通過電控參數的調整以及外部裝置的增加,來決定其運行工況是否高溫富氧。
第一條路線EGR+DOC+DPF:
這條路線走的是顆粒多,氮氧化物少的路線,所以沒有出現SCR這種后處理。
EGR是廢棄再循環系統,將排氣管的廢棄再導入到缸內燃燒,降低燃燒溫度,減少氧氣含量,遏制氮氧化物的形成。但是顆粒會增多。
DOC可以氧化還原碳氫化物
DPF(顆粒捕集器):這個就是看油品的臉(硫含量)了,他的作用在于除顆粒,里面是網格狀的結構,收集顆粒后再把顆粒燃燒,若是硫含量不達標(要求50ppm以下,國三油是350ppm,國四是50ppm,國情是很多地區大于350ppm這個值),硫會和催化劑生成鹽,導致DPF堵塞或者失活。國內的油品就不說了。
這條路線后處理成本很高。
第二條路線是SCR:
現在的技術可以調節電控參數,優化配置,使得顆粒以及碳氫在缸內就可以燃燒達標,這樣的結果是后處理不用考慮顆粒以及碳氫,但是氮氧化物會大大增加。這時候就需要用尿素來還原尾氣了,但SCR系統也是需要催化劑的,硫含量高的話(要求350PPM以下),和DPF一樣,會失活。這條路線現在是主流。
所以,硫含量是硬傷。
假國四,一個是油不達標,另外一個是國四車售價高,企業都不愿承擔這個成本,整個行業也都這樣了。




作者: 史永慶    時間: 2014-8-19 21:49
有一次設計了一個有機玻璃罩子,來了之后發現少一個豁口,就拿著零件去找檢驗,檢驗就拿著零件和圖紙對,最后說我的圖紙少一條線!我主視圖上明明有豁口,側視圖少一條虛線就不給加工了!我圖紙是有問題,即使是兩個視圖矛盾了外協也該電話問問吧。讓我生氣的是檢驗是誰的檢驗?是本公司的還是外協廠的?為什么向著外協廠說話?莫非是哪了好處的?
作者: 全哥5718    時間: 2014-8-19 23:22
你不行我來啊 發表于 2014-8-19 08:26
這可是你讓我們說的!
可找到機會吐槽了!
軍工行業!

軍校畢業生有句話是這樣形容的,一步到位軍代表。太刁專的軍代表,廠方是會想辦法把他拿下的(換掉)。

作者: cfl806900014    時間: 2014-8-20 10:05
吐槽下國外某舵機,上次客戶寄過來一個需要維修的舵機(2000多銀子),拆開外殼之后,看到里面的齒輪軸被撞彎了,這個號稱多少公斤扭力的神器的軸也太差勁了,還不如我們自己生產的幾十塊的舵機的軸。
作者: 蔡遜123    時間: 2014-8-20 11:20
船上錨機做3c認證,下降速度太快剎不住,照樣過,只不過多塞點銀子。
錨機上渦輪壞了,老板直接給換的新的,要價是原先報價的3倍(各種忽悠),維修款一次要付清。
作者: changkongceyi    時間: 2014-8-20 12:47
土鱉說幾句
1.供南車的碳管,小鼻子的纖維,在車床上繞制時各種省料(纖維跟樹脂)
2.供某廠的海基雷達天線罩(玻璃鋼制品),固化后每一根顏色都不一樣,試壓純粹不做
3.供某所要上天的盒子,螺規止端通過依舊合格出廠
4.這個前面沒人提——環保,管它是啥直接排,俺見過比足球場還大的滲坑
5.二手壓力管道焊接后依舊是壓力管道
6.液化氣管道焊接,大雨天依舊感進度

作者: 122747557    時間: 2014-8-20 13:40
來說點安全的事吧。我廠一員工使用角磨機作業時不小心割傷了手,我們都說要報工傷。但負責安全的工程師死活不讓報工傷,這樣公司也不用賠醫藥費,他自己也省事。最后醫藥費和住院費都是那名員工付的。這樣基本都是小傷不報工傷,出大事才上報工傷,拿員工生命開玩笑啊。
作者: stoplonely    時間: 2014-8-20 16:12
以前公司給某外資做沖壓件,電子行業的屏蔽外罩,試產階段要求各種資料FAI、CPK、CMK等等,最后還用過miniteb做統計,這些數據測量出來當然不是合格的啦,人工在二次元下手工調整樣品30PCS,修改假資料,送給客戶檢測,合格即驗收。當然錢肯定也送到位了。
作者: 120978216    時間: 2014-8-20 17:08
crz222 發表于 2014-8-19 13:38
我們只有兩臺機器賣到過國外,然后老板就吹噓,我們的機器大部分都出口,然后每個客戶來了都循壞播放這兩家 ...

這招是有用,我們公司也是只賣給美帝4臺設備,就說我們主要客戶是出口

作者: 楊云123    時間: 2014-8-20 18:13
葦岸xi 發表于 2014-8-19 19:05
人家的螺栓應該是備件吧

我不知道你見沒見過那種泡沫模型,就是一澆鑄就化在里面的那種。鑄造完泡沫里塞的東西就全留在鑄件里了。

作者: 史永慶    時間: 2014-8-20 20:15
史永慶 發表于 2014-8-19 21:49
有一次設計了一個有機玻璃罩子,來了之后發現少一個豁口,就拿著零件去找檢驗,檢驗就拿著零件和圖紙對,最 ...

兩位大俠說的是啊!長知識了

作者: 小小MG    時間: 2014-8-20 21:05
長見識了,有時間要一個一個看!
作者: 會新    時間: 2014-8-21 09:01
。。。。。
作者: 笑笑歡兒    時間: 2014-8-21 09:37
國企里暗箱操作的特別多,車間一些雜料,廢料,好多人偷偷拿出去賣,貌似還能賣不少錢,想想都是老百姓自己的血汗錢那!
作者: 791585799    時間: 2014-8-21 11:10
東海fyh126 發表于 2014-8-18 17:55
老大這是要反腐???????

有點兒這個意思
作者: 791585799    時間: 2014-8-21 11:15
感覺樓主這是給我們大家一個公開課,希望在習大大的帶領下,勇猛直前!
作者: 風滿甌江    時間: 2014-8-21 13:59
漲姿勢了。
作者: zhaijilin    時間: 2014-8-21 16:16
我說一個,公司做木工機械,應聘時看介紹屬于xx市木工機械副會長單位,以為公司在行業里還算不錯,結果接觸了以后,一看所有的木工機械公司,全部都是副會長單位,掛同樣的噱頭,叫人情何以堪啊!
作者: 與誰為共    時間: 2014-8-22 10:24
1.我公司做倉儲物流有十來年的時間,前年出過一次工程事故之后,生產經理和業務經理相繼無聲無息不露面了,然后在附近開了兩家一樣的公司,關鍵是成立公司也就兩年,卻說什么三十年的專注,鑄就今天的輝煌,工程案例和工程圖片也都是以前這邊公司的資料!
2.公司本身管理不規范,質檢一項基本上是形同虛設,本身行業特征,精度要求也不是很高,再加上外邊機加工參差不齊,經常出現外協件不按圖紙加工,他們往往按照自己想當然的狀況和尺寸或方式完成,加上后期沒有質檢的把控,大差不差草草了事,甚至出現到了現場安裝和實際使用出現很大問題!!
作者: 外號德帥    時間: 2014-8-22 11:07
逛逛論壇 發表于 2014-8-19 13:43
這個算見得人的?笑話一樣,其中偷工知多少?呵呵。

這些報道也就忽悠忽悠外行,內行一眼就看出來了。。。
作者: civiling1204    時間: 2014-8-22 11:15
就說那個看似高達上的“機器人”行業。
北京某高校的老師是某863專家組主任,自己開了個公司,估計大家猜也能猜到誰了。公司發展很快,數年間公司規模發展到幾千萬,誰叫人家是專家,一評審他說誰的好就誰的好。那當然說自己做后臺老板的公司做出來的好啦。
這就算了,畢竟是在干實事。
但還的情況是,50w到150w之間的空心杯電機國內目前僅他們代理的那家做得還不錯。就老老實實用也行啊,價格是進口貨的1/4到1/3,但他們不用,經常見他們的技術員到西四淘國外設備上“到壽命”的拆機件,那種二手電機查下來是按廢銅廢鐵賣的,他們一兩百塊錢一個買回來。價格僅國產同類電機的1/10。理論上質量好的依然還是能干過國產全新的,但誰敢保證質量一致性呢?
作者: 愛耐用押出777    時間: 2014-8-22 11:52
中國企業問題是一個國情問題,生產者和購買者有利益的矛盾,還有工商監管的問題。假貨泛濫。
作者: xtw77wh    時間: 2014-8-22 15:33
猛龍C 發表于 2014-8-18 23:27
各類奇葩,說來話長,就撿最近幾天的事情說吧。
1、領導說有客戶要來,得組織個ppt,到時候給對方說說,然 ...


這老板太惡劣了。
      又長了點見識。


作者: my快哉風    時間: 2014-8-22 22:34
原來還有這樣的內幕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4-8-23 09:25
國內很多新車型急著上市發售
在試車場做試驗時
和里面的工程師搞假數據
作者: CHI-WIN小洛    時間: 2014-8-23 09:31
cheney0726 發表于 2014-8-18 19:21
其實這樣的事情很多。大到賣設備,我上你家激光企業對外宣傳是臺資,但公司從老板到員工沒有一個是臺籍,偏 ...

就算大家都知道明明是國產的,可他也寧愿相信就是臺灣的。
作者: 另外半邊天    時間: 2014-8-23 16:46
倉皇北顧 發表于 2014-8-18 21:39
第一件:國產的經濟型數控車床,有聽說往機身里灌水泥的,以提高重量,以此來證明車床的剛性好。

第二件 ...

往床身里灌水泥是為了提高阻尼,降低振動吧?
作者: 冰錐2013    時間: 2014-8-23 18:34
說一下企業對員工的。一個用中國人管理中國人的日本工廠。外企嘛~執行規章制度還是可以的,比如出了比如工人出了工傷是允許上報的~,但是呢,出了工傷公司就給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理…。好嘛,醫藥費都未必有扣的工資獎金多~
作者: xmjun_86    時間: 2014-8-24 14:30
說個家電產品,設計樣機和頭一批貨上裝的是一個傳感器,及無線傳輸信號裝置。后來因為各種原因,大部分是外觀丑,市場反響不大,同類產品價格更低。集團領導要求想辦法降低成本,降低售價。研發經理就將那個傳感器和傳輸裝置省了,外觀不變,消費者不拆解看不出來,宣傳廣告不變。
作者: hc2003    時間: 2014-8-25 10:38
俺也去過 深圳的幾個生產輸送設備公司,名字就不說了,呵呵。
絕大部分一堆剛畢業的大學生組成的畫圖隊伍,勉強也就叫個:技術部啥的!
結果人家叫啥? “研究所”! 呵呵。 連齒輪模數都搞不懂的人組成的隊伍,叫研究所? 應該叫:“煙酒所” 才對哈哈。
誰邊招聘幾個人就叫研究所了
作者: 機床護罩    時間: 2014-8-25 17:30
現在成本升高了我一朋友要求升價,客戶不給。那好,偷偷把材料從不銹鐵換成SPCC抹上防銹油。
作者: 當當當    時間: 2014-8-26 00:28
希望在習大大的帶領下,能改變這些……
作者: szq2lsc    時間: 2014-8-30 22:46
前段時間我們單位有個打磨工,在有手砂輪打磨的時候,砂輪軸斷裂,晶狀體直接報銷。哎 采購太黑了
作者: 品豐-程    時間: 2014-8-30 23:00
中科院,上海物理研究所,一條導軌能買7萬多,鷹大相信不?俺可是有合同的哈哈
作者: pcfx    時間: 2014-8-30 23:06
在“規則、潛規則”大行其道的環境,因為不入道,不好混
作者: ausbchat    時間: 2014-8-31 16:47
1.合伙黑老板的錢:客戶公司設備部給我老板打電話,"XXX,我需要Y2432,數量100件,已經下單,因為公司還有貨,我換了個單號,貨還是原貨。就在車里,電話外音,我正好坐旁邊
2.客戶公司員工盜竊公司配件(日產),低價轉賣給我老板,兩輛車在路上并排行,搖下車窗,一手錢一手貨
3.老板是從技術起家,人精明,技術不錯,做事有一套,出差回來的路上還說起他的經歷,日本人引薦做業務銷售之后看到日本設備在中國的利潤,決定自己搞。一個有技術,能忽悠的人。。。。。。這里我就算黑自己老板一把吧
作者: 利拿    時間: 2014-9-1 11:55
騙子太多了,這個世道。。。農民賺錢不容易啊
作者: 天涯孤客7    時間: 2014-9-1 13:13
原諒我今天 發表于 2014-8-18 20:06
說個離譜點的。某國企,做船舶推進系統的,加工一批零件,軍品,快加工完的時候發現尺寸超差,領導覺得報廢 ...

軍工也可以

作者: 夢相隨hh    時間: 2014-9-2 10:41
說個發生在鋼結構設備制造的事情。
去年末,公司有個項目是做某海洋館的液壓設備。制作一套液壓升降架,一套鋼結構平臺。
當時技術方案已經確認,圖紙已經出好,要施工才發現采購回來的316L大號槽鋼是用角鋼拼接的,截面和槽鋼完全是兩碼事。那個采購連哄帶騙的要我簽字收貨,可最后我都沒有從了他。
再一個事,購買的焊接用的藥性焊絲,來貨都沒有合格證,也沒有材質證書。我們都嚷著不收貨。第二次送來的藥性焊絲更離譜了,包裝被拆過,里邊的合格證和材質證書都是山寨的。
“正品的貨市面上買不到”,天天聽到有人這么說。
我“呵呵”了……
作者: 褚偉-vic    時間: 2014-9-2 11:20
汽車行業:在什么時間段購置新車比較合適,在新車上市一年以內,除了大品牌的車,盡量不要買,可能有某方面的技術缺陷,在新車上市2年后就要考慮買的必要性了,因為根據早期客戶的反應,能完善的都盡量完善了,剩下的就是如何應對價格戰了,哪無非就是要一部分偷工減料了,
作者: amone    時間: 2014-9-3 13:39
8爺厲害 什么來頭?
作者: 小學徒CC    時間: 2014-9-3 13:51
原諒我今天 發表于 2014-8-18 20:06
說個離譜點的。某國企,做船舶推進系統的,加工一批零件,軍品,快加工完的時候發現尺寸超差,領導覺得報廢 ...

軍工企業不是要弄國軍標嗎?不是出了問題要坐牢的嗎?

作者: lxg1980    時間: 2014-9-3 14:07
我吃的饅頭也是假的。
作者: zhenxingweb    時間: 2014-9-4 12:09
這貼好,長見識了。。。
作者: aizaipiao    時間: 2014-9-5 09:36
公司是做機器人集成商的。這邊有個銷售經理,講代理的國外i某品牌知名傳感器。實際上都是國產的買回來貼個牌子上面。聽說這種情況很常見》???算是常識性了???真是令人失望啊。。大家采購的時候。。一定要認準總公司的產品,千萬別去找代理。
作者: Luca-doctor    時間: 2014-9-7 19:56
我是12年參加工作的,公司是外企,老板不在。就找了一些所謂的中國的職業經理人來管理。公司只要稍微有點權力的,可以買東西的都去伸手去撈,總經理把下面的人全換成他自己人,使勁撈。只要能發到外面做的,肯定發到外面做。中間貓膩就不說了,后來聽說那些外協商都是總經理的親信掛名自己的廠。
作者: zuoer988    時間: 2014-9-8 10:38
我們單位當年裝了一臺大連產的銑切鋸床,結果試車發現鋸片根本切不了高鋼級厚壁,改造鋸片以后又出現了生產效率低,耗電量高的問題。直接報廢。損失百萬不算備件費用。沒有人被追責,也沒有人因為這件事收到任何批評,個中利益鏈條顯而易見。國企啊,唉!
作者: 好方案    時間: 2014-9-9 01:07
一次,經手一批型材,12#槽鋼,進貨時常用的廠家這個型號剛好短缺,要貨的又急。

木法。只有進了另一個CC某V正在大肆鼓噪“經驗”的企業的產品。但是供貨商堅持理論計重銷售。說,這就是“經驗”。產品到廠,過磅。實際重量不到理論計重的一半!

后來聽說那家企業的產品成功入主某電力線路器材企業。

再后來那年大雪,大家都知道。

世界奇聞。蛤蛤蛤。。。。。。。。。。。。。。。。。。。。。




作者: 小墨子    時間: 2014-9-9 08:50
1.自欺欺人:機械行業,要進入某個領域后者說是做某一類配件,都會做市場調研形成報告。然后報告一般是這樣的:某個汽車零件國內的市場份額有**個億,然后我們只要拿到其中的一滴滴也有上千萬……殊不知人家的汽配供應商一直穩定供貨,憑什么讓人家放棄現在的供應商而選擇一個陌生的供應商?
2.專利迷:做一個新產品,老總想的不是怎么把產品質量做好,成本降低,而是給出這樣的指標:做這個項目要出幾個專利。請問寫專利跟寫說說一樣嗎?想寫就寫?

作者: 642093071    時間: 2014-9-13 14:43
本帖最后由 642093071 于 2014-9-13 14:44 編輯

在一個機電城,看到一個離心式水泵貼的標簽寫的 吸程:20 米 ,感到好奇。
問營業員能達到嗎?
營業員:能達到,絕對沒問題!
我抬頭看了看天花板,沒破,對營業員說,這房子的質量真好!


作者: 鋼鐵裁縫    時間: 2014-9-14 20:36
我說說我接觸過的一個公司,做水泵的。嚴格上說是賣水泵的。在省會租一門面房。宣傳冊子印的老牛逼了。和單位掛上關系了,自己也不知道注冊沒有,反正對外宣稱什么什么泵業,好像中國最大的一樣,然后你要什么泵也有,在市場上拿,庫房里把人家的名牌拆了砸上他的,我看他什么也敢砸他的,你只要敢買,我看導彈火箭也就成他做的了。過了幾年,我到他老家廠里了。電爐正安裝,就一立車和普車,銑車。圈的院子不小,有15畝地大,里邊出氣的都算上一共5個人。車間角落。買的長沙和上海都是知名的泵,拆的大分家,量尺寸呢。比貓畫虎呢,我說看我們單位給你圈的地,給你置辦的設備。整個一皮包公司,不過開始走實體了。中國就是實現這樣的。廠里吃了人家的花了人家的,都替人家說話。
作者: xlzmx    時間: 2014-9-17 11:36
zgsdcrc 發表于 2014-8-18 20:43
1.
(1)我公司是機床生產廠家的,在外面做的機床鈑金一般都是按照重量計價,第一臺生產的鈑金一般用的鋼板厚度 ...

哈哈,各行各業都有潛規則啊。

作者: sull    時間: 2015-6-9 14:49
企業搞專利,一群技術人員弄出來,管理者高居榜首,技術人員名落松山!
作者: huaxiangis    時間: 2015-6-9 17:38
你不行我來啊 發表于 2014-8-19 08:26
這可是你讓我們說的!
可找到機會吐槽了!
軍工行業!

+1

作者: 餓狼小軍    時間: 2015-6-9 23:06
hoot6335 發表于 2014-8-18 18:10
講個技術部里的事:搞一個項目,總工糾集了一波苦力,費了吃奶的勁把東西做出來了。然后總工,拿著設備到政 ...

同感咯,這種現象比較普遍樣!我們這里還是遇到這樣了
作者: agathe    時間: 2015-6-10 10:45
小小馬 發表于 2014-8-21 19:48
這個說出來就太多了。
去市場里買鋁材:同一段鋁材,你今天去買6061,它就是6061,明天去買7004,它就是70 ...

大俠幽默。

作者: nieting1203    時間: 2015-6-10 11:05
我們公司是國內比較大的上市公司,專業做減速器,按理說合資上市公司管理應該比較先進的,但是扯淡事還不是一般的多,說幾件我經歷的事吧:
1.以前一直聽說我們公司采購部是最牛B的部門,采購部經理是公司的皇親國戚,沒人敢惹,這次見識了,公司新產品,樣機試制階段,液壓部分有高壓25Mpa左右,圖紙要求膠管用進口的雙層鋼絲編織膠管,但是裝配時工人用手一擰直接斷了,明顯是采購員沒按要求采購,新來的外聘工程師不了解公司情況,直接怒了,找裝配分廠廠長,廠長硬是把這件事壓下來了,差點沒挑明了說不要得罪采購部,無語了,堂堂的中層領導不敢追小小的采購員的責任,可見采購部牛B如斯;
2.我們公司專業做減速器,其中某一批減速器到客戶現場,安裝完成試運轉時有一個殼體斷裂,公司連夜空運箱體過去,并派了工程師去現場,其實斷裂原因是因為公司為了降成本,換了箱體材料,工程師去現場之前,公司領導一直叮嚀,打死也不能說換材料了
呵呵,這就是所謂的上市公司
還有一個朋友經歷的事,朋友在一個國企工作,去年寫了一篇論文需要發表,論文的課題是朋友師傅提出的,中間有公司總工指導,論文寫完后要發表,必須經過部門經理簽字審批,然后部門領導讓把自己名字要寫上,結果問題來了,論文寫了朋友師傅的名字、總工名字、部門領導名字,最后了朋友的名字沒寫上,朋友就“呵呵”了,論文實際作者的名字沒有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