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報道,世界貿易組織(WTO)公布了美國、歐盟、日本訴中國稀土、鎢、鉬相關產品出口管理措施案(簡稱稀土案)上訴機構報告。上訴機構維持此前WTO專家組關于中方涉案產品的出口關稅、出口配額措施不符合有關世貿規則和中方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的裁決。
WTO今年3月26日公布了稀土案專家組報告,裁定中國稀土出口管理措施違規。但專家組同時確認了資源主權原則,認可中國以可持續發展方式行使自然資源主權的權利,贊同中國實施了資源綜合保護政策,并對中國在資源保護方面所做的努力予以肯定。
稀土是國防工業生產以及制造包括iPhone、磁盤驅動器和風力渦輪機在內的現代科技產品的重要成分。中國出產全世界稀土總量的90%以上,但從2010年起,中國宣布限制稀土的出口量,并稱此舉是為了減少污染和保護稀土資源。
在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后,國際稀土價格飆升了百分之幾百。美國、歐盟和日本投訴說,配額限制措施讓中國公司在混合動力汽車電池、風力渦輪機和節能照明等產品的生產競爭方面占據優勢。
中國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7日晚間就此發表談話表示,出于保護可用盡的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的需要,中國政府近年來不斷加強并完善對高污染、高耗能、消耗資源性產品的綜合管理。這也是對保持全球可持續發展所作出的重要努力。中方認為,世貿組織既強調貿易自由,也尊重自然資源主權,并允許成員采取必要手段實現資源保護目標。中方將認真評估世貿組織裁決,以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方式加強對資源類產品的管理,促進資源保護,維護公平競爭,實現可持續發展。
而近日,我國加快了國內稀土產業的整合步伐,六大稀土集團組建方案半數獲批。包鋼稀土、廈門鎢業、中國鋁業三家企業組建稀土集團的方案均獲得工信部備案通過。此前新華網的報道顯示,稀土行業整合將圍繞包鋼稀土形成的北方稀土集團,以及兩大央企—五礦、中鋁公司,三家地方企業—廣晟有色、贛州稀土、廈門鎢業分別組建的區域性稀土集團,形成“1+5”的產業格局。業內人士認為,伴隨中國稀土案的敗訴,中國稀土行業有望進一步加速整合。
點評:
從前拉郎配被證明無用,這次會如何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