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關于機械社區的前途 [打印本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4-7-29 15:09
標題: 關于機械社區的前途
陸續看到不少社友對社區發展建言獻策,零散分布在許多主題和回復里,我也無法逐個回復和引用。今日單獨發個主題,希望社友們討論。
; U' n( h% Y+ V/ S
0 B. @; `; t/ c% y社區辦到現在也快10年了,作為行業互動平臺或新媒體,我們可能是最好的了。這都有賴于廣大社友的參與和支持。我個人當然也做了一些事情。目前,以一個小局面來說,生存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必須考慮未來發展方向問題。
1 w" z! {8 _! t
4 B0 ~! I' K5 d. n% h社區吸引了很多人,每天來訪的ip在2萬左右,人頭數還更多。大多數人并非每天都來,或者也從來不說話,很多甚至沒有注冊,但他們是知道這里的,甚至是保持關注的。這么大的人數里包含的資源是海量的。對這些資源的組織利用便包含了無限可能。
  W7 H$ m* |7 ]# M" h( k
+ f# {# t! A% A未來前途有多種可能,包括沿著現狀繼續向前,或者被買了,還有各種形式的股權合作等。其實,不管是哪一種對我個人的物質生活影響都不是很大。
7 ~- z0 P1 d2 S1 ~7 P, I5 X6 L9 ~/ S! {# f9 V0 ~+ F% j# J
我最希望的是這樣一種前途,就是一批行業精英搞成一個團隊(很多人兼職,少數人專職),把社區做成一個以互動平臺為基礎的行業組織。這個組織首先是為機械工程師服務,其次為企業服務。這種服務可以做到很精細的程度。這是制造業的根基所在。我自己最后成為一個顧問,為一件自己開了頭的事情奉獻一些想法。這個組織可以永續存在和發展,而不依賴于某個個人,成為工程師和企業所信賴的服務中心。, o8 t' v- F( p8 s+ ~$ w8 N: C
! l) X+ [5 O5 a( |1 K' {
現代商業社會,資本的力量是厲害的,但資本并非萬能。否則就難以理解,為何中國存了那么多美元,很多事情還是沒有做好。有一批能做事的人,又形成好的團隊,不需要很多錢就能把事情做得有聲有色。) T! ^1 }$ v+ S4 o. O* D1 r

0 P* _/ ^; @1 {. S% [社區的幾個要素,公益、社團和商業,互相不沖突,有些矛盾也可以調和的。所謂公益,就是免費服務,這個面可以很大,當然不可能很深入。社團就是人的組織,全國各地乃至國外,很多社友,部分人員可以納入組織里,而不是一個社區用戶名。組織里開展的交流和服務比網上就更加深入了,合作機會也多了;當然同時也要承擔義務。商業,大家都明白,就是賺錢。我相信,社區在行業里有影響,能提供有價值的服務,這本身就具備了賺錢的基礎。只要有得力的人員去開拓,錢還是能賺到的,養活其工作人員達到體面生活至少是沒有問題的。. y8 B# F" @, n
. Q* o1 x; t9 x/ b2 r" @) g  ]1 U" Y
近幾年,社區在這幾方面都做了一些嘗試,有成功也有失敗。總體上,感覺這些事情是具備可行性的,關鍵看工作是否得力。有些事情是必然要失敗的,因為一開始就是錯誤的;但沒有什么事情是必然成功的,因為正確的事情也可能失敗。  H+ J. h8 K9 D. R

# L+ [! H0 @0 R. C2 Y& U說一個東西不行,否定一個東西,也許不難;去做一個事情,證明一個事情,就不容易。有的人說做網站還不容易,那是因為沒有去做。凡事都不難,凡事又都不易。心態放松,慢慢做,扎實做,方向要對,不犯大錯。公益、社團和商業都能做好。關鍵在人。
, W; @: m: u; j5 k3 Z( ^4 o* C2 L% n; m$ V: H
中國人一直缺乏自治能力,而這是一個民族進步必須要擁有的能力。社區里有不少精英,特別是年輕精英,但我不知道如何來組織。這事情確實也不容易。大家有什么好主意,都說說看。各位有資本或資源的人士,有志于投身于工業服務業、新媒體的,有歡迎加入到合作中來(聯系cmiw@QQ.com,老鷹)。1 h& d. `2 U8 F! E
! O9 n' I% q7 ], B" F# ]; d
再追加羅嗦幾句,社區和企業是不同的,和政府或社會組織也不同,而是一個復合體,它的各部分之間要嚴格界定,要有原則。什么事都要有明確的規則,公之于眾,有監督。西方人最厲害的未必是工業和科技,而是他們的法制和規則。這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和做公司有很大差異,它的每一種成份對應于一類傳統實體。挑戰很大,但幾乎沒有多少競爭。很有趣味,也很有意義。) }0 H+ [$ S2 Q
/ }4 Y  i5 ]* U$ {! c5 T
我們生在這片土地,長在這片土地,我們總還是希望她越來越好,也希望出把力氣。我們可以批評各種事情,但不應該絕望,更不應該傳播絕望情緒。這從道義上也說不過去。當然,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每個人有言論自由。政府可以更換,政黨可以下野,但民族不會改變。我們熱愛的只是這片土地。% }$ v$ u- v. q: w

/ j; k, y/ s4 y3 ]4 U! x; v
# u0 K3 I4 y% H. K7 g/ o; ?* k# S6 W9 U* F! U

; o. t+ o9 s. Z: ^; E
作者: 翱翔世界    時間: 2014-7-29 15:18
強烈支持鷹大的想法,可以把大家業余的時間整合起來,有合作的可能完全可以通過社區來推動,這樣社友的交流就通暢多了
作者: 007008009    時間: 2014-7-29 15:33
先召集人討論討論,選擇方向,制訂計劃,分布實施;先聚一部分人聽聽意見吧,我是常給建議的;/ Q7 r; M% d$ G1 X2 Q/ t" W
邁出第一步很難
作者: 鬼魅道長    時間: 2014-7-29 15:50
北京的哥幾個,可以找個時間湊一起聊一聊。
作者: 故鄉河山    時間: 2014-7-29 15:56
廣告可以弄些綠色的么,別整些投資1萬操作100萬的股票這種,一看就是騙人的。覺得對論壇形象有負面影響。
作者: orc_roll    時間: 2014-7-29 16:48
整合資源,支持下鷹大。每個人的工作方向不同,擅長的領域也不同,社區能整合各類人才,能人盡其才,這于公與私都是一件好事。
作者: 好方案    時間: 2014-7-29 18:15
建議社區可以先設立一些完全收費的,私密性高的討論區,為大家整合各自的資源提供服務。' d5 C5 L& R" V9 Y/ u$ F

- U9 I4 h8 f$ G7 G( R# A; \/ y# ?這樣的分區可以考慮在每一個專業的板塊設立一個子版塊。8 I% N0 Q2 {8 a3 L( Q
; i; B. N. U( u2 Z
設計人員有了創意可以交一定的費用進去掛單。
# A1 n2 W9 _" Y
9 n+ |7 o! f5 `! L1 M* Z) l有設備沒產品的企業可以繳費進去自主選購。
) L3 `) G; Y4 c1 f2 Q# X, t6 b0 [9 {: U: e% [4 R7 t

作者: 紫金者Alex    時間: 2014-7-29 18:43
剛畫完圖看到。。我對商業化一竅不通4 `5 u7 Z% ]( F% ~; L1 c
不過給鷹大舉幾個例子:以前的天涯,高知者的聚集地,商業化后管理的不好成了今天這個樣子。還有現在知乎也在走下坡。1 \/ |  Q3 Z! W8 c2 P2 ]
我曾經想過一個東西:三國上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那是小的時候想壯大。合久必分,是大了管理不過來崩潰了。
/ d! W: R" @* G0 O權衡利弊,我是一直喜歡小眾而不是太嘈雜的。(盡管我一學生沒什么資格說這些)
* Q0 \1 P/ t. O9 s* \, x不過,鷹大如果真的想做大的話,最根本要做的就是控制會員質量(比如申請賬號限制啥的。。雖然我也申請沒多久吧 ==現在的知乎倒是一個例子。。)
; r1 g& O# C' l. a. N9 b0 S* Z管理方面我扯不了什么。。
7 r2 ?$ S1 w) C) q$ ?9 R如果要收費的話==先等我工作了吧
2 `* s: k! F" n4 U祝社區能發展好
作者: 元亨利貞    時間: 2014-7-29 20:43
我目前見過辦得較好的專業論壇網站是人大經濟論壇,那里的版塊設計和服務挺實用的,吸引了大量的海歸、教授等高級人才在那里常駐。當然每個行業的關注點不一樣,不過老鷹可以借鑒一下其論壇的管理模式。
作者: 品豐-程    時間: 2014-7-29 21:37
在網路這個環境里,個人覺得,社區已經是沒有對手,關鍵要起到一定的服務性發展,個人建議應該往人才招聘,作為一個獵頭公司是很不錯的。結合線上及線下發展。比如某些知名展會,開設些個社友,休息站,投放一些社區簡介。不過這些的基礎還是在于網站要做好,內涵要提高,知名度要廣。
作者: 我是小步兵    時間: 2014-7-29 22:50
社區有種過于封閉,壓抑的感覺,談論的只有技術,和一些悲觀的情緒,而其他方面涉及的很少,如果能從技術出發,能幫助其他人發展的話,可以是任何方面,比如銷售,采購,市場,生產管理,現場施工甚至是發展到其他行業,讓機械行業從業人員,以社區為根,抽枝發芽,長成一個枝葉茂盛的大樹可能更好,很大可能也會發展的不倫不類。
作者: 漫步行空    時間: 2014-7-29 23:36
關注一段時間剛注冊,社區確實讓我有所收獲
作者: 浩觀海云遠    時間: 2014-7-30 08:20
本人見識少沒有啥建議
& ~1 v, C% U) Y* Y8 x& Q" j  w4 Y9 }% j: J" T# [, y% v5 i. B
兼職時不要忘了我就好
作者: lngk    時間: 2014-7-30 08:52
機械的發展在國內還是有市場的!只要注重機械品牌的和質量的進化就行。
作者: 馮霜杰    時間: 2014-7-30 09:01
本帖最后由 馮霜杰 于 2014-7-30 09:02 編輯 8 Y; g' f5 _! w, Z; a# P+ p; G
' x  ~. q6 ]* l" h' q
政府可以更換,政黨可以下野,但民族不會改變。我們熱愛的只是這片土地。8 ~5 S0 I) }; J1 {
托起民族的希望,是每個人的責任,不是某些人、某些團體,也不只是政府的責任。
; d0 q! y( p0 c. p9 l5 E我一直在想,有沒有這樣一個組織,實名加入,檔案唯一。
1 V- E' L/ g3 n3 x5 g  h1 l1.首先以品德為考量,如果有欺詐、行騙、盜竊等不道德的行為,終身除名,并列入組織黑名單,任何相關人員不得與其合作。
/ d$ i; o8 v) e6 U5 b6 X+ }: C3 _8 [2.組織內成員都能互幫互助,公平競爭,共同進步;不排擠,不損人利己。
: E6 Q! o9 s/ s7 ]  r7 W0 G8 o; Q3.資源整合,明確分工,各領域研究成果組織內成員優惠使用、購買,如有山寨,同1條處理。
1 s6 \7 ]: W3 e7 b4.組織不以盈利為目的,所有人不參政;所有負責人義務管理(這就需要很多大公無私的人提擔任),為保證組織成員的權益。
/ k8 N: N& ^2 n$ x5 G0 r; e9 r如果能成功,機械才有未來;我們才能摘掉山寨大王的帽子;民族文化才不會持續消失。$ v9 U( ]* H& p
現在難點一:檔案要建立龐大的數據庫;難點二:可有如此多大公無私的人管理?難點三:關于第1條如何監督,何人監督?* M  Z+ s7 R. p  I, f+ O  ?
想法有點理想化,不過不是完全不可能的,看有多少人支持。
作者: 前景錢    時間: 2014-7-30 09:06
我個人是這樣想的:
: d1 c8 }5 k. l. q8 L第一,辦社區的目的是什么?
) i2 U) V1 P7 s$ s      你的目的是純商業?還是為行業做一個核心的發展導向?6 Y" N! d8 Z/ \) h! R
第二,如何讓社區進入一個可持續的良性發展。
: M! {7 l/ H0 F3 y$ N/ K6 p      是專職的?還是兼職的?是有償的?還是義務的?3 I4 W% k- o0 m* W, h
第三,組織內的社友能得到或學到什么?
1 \: J) L! M2 ?/ E1 a9 F      大家是否可以在此坦誠的溝通?學習?進步?  b: I6 b2 Q; z' m+ N! q4 }& l. A

作者: fuhuafeng72    時間: 2014-7-30 10:18
好的想法啊,成立一個機械組織,服務于工程師本身,就憑這點,國家要支持這個網站,國之根本——機械,同樣也可見其難度之大!
作者: fuhuafeng72    時間: 2014-7-30 10:23
建議社區初步成立一個機械組織,每個組織成員交適當的會費,來有效組織活動,逐步發展。! C4 V5 M# Y0 r) j' Z  @
當前社會溝通交流的費用,每個人每年都花費不小,參加社區這樣的有意義的溝通交流,交點組織費,實在算不了什么!) P2 d( N4 e. w
可以參照黨員黨費模式操作。
作者: hubeizbl    時間: 2014-7-30 10:53
這個想法相當可行 我在湖北 有湖北的社友可以一起聊一聊
作者: 前景錢    時間: 2014-7-30 11:36
前景錢 發表于 2014-7-30 09:06
5 J2 n% L6 _  z- `0 i% g% n' }我個人是這樣想的:/ A3 ?1 c; O" }3 R' Q9 s7 U9 b
第一,辦社區的目的是什么?
) P( Q7 z! v( V9 I      你的目的是純商業?還是為行業做一個核心的發展導 ...

# b6 n3 r$ x4 L- [" x% k( i1.吸納更專業的人才,我相信達到這個層次的人也不會是太過于在乎收入,而是起引導提升的新手的作用,也可以體現價值。
" S5 C$ L( @9 u. K2.針對一些基礎的常用的容易搞錯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解答,以提高機械工程師的整體水平。
作者: 葉落滿空山    時間: 2014-7-30 12: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十九子    時間: 2014-7-30 14:37
可以增添企業ID,幫助企業做廣告和拉攏人才。
3 ]5 B4 m- Z, t* |5 E$ K0 l個人的專業問題提問可以設成有償的。針對企業的一些非公開個人信息(如求職或咨詢類)或企業信息(如企業內部信息或技術文檔類)可設計為有償的。這里說的有償可以是經驗得少量網幣,現金買大量網幣。
1 K* L" Y7 A2 }( |$ X另外豐富無償的版塊,現在職場人才和行業里面討論的內容其實可以細化,看看大家都愛聊什么,機械人有機械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當然也可以交流交流與機械不完全相關的內容如興趣愛好。5 |8 `: _; R! S
4 {+ L' c, H3 L" d3 g5 v; l+ O
另外線下活動也很重要,不知道國內除了網友聚會以外有沒有企業參觀之類的活動,這也可以設計成半有償的。0 D* h: @, M3 F+ W; ]; v

作者: 鬼魅道長    時間: 2014-7-30 15:54
十九子 發表于 2014-7-30 14:37 , R; _# Y2 T: [+ K6 i. U9 X
可以增添企業ID,幫助企業做廣告和拉攏人才。
% v* V* S; e$ q& d' J/ d個人的專業問題提問可以設成有償的。針對企業的一些非公開個 ...

& z! b) D" z4 H; s專業問題不可有償,這個免費提問平臺是社區的核心競爭力,失去將破全局之勢。9 s/ t5 F3 ?$ o
增加企業會員,并對其進行針對性服務才是開源之法,但首先社區要組件一支核心團隊,可先在北京、長三角、珠三角選其一設點試驗,切勿貪多。
8 h) r1 }, `: e- w( q另外,利益分配是核心之核心,人才我不信這里會缺,缺的是調度、分配方式和互相的信任。
: G. ]; |( `, {
作者: yeyuliandan    時間: 2014-7-30 16:01
希望機械社區越辦越好,支持版主,社區服務企業和個人都值得在發展方式上做出創新。1 p: h2 l9 m. v1 l% [
個人覺得參考眾籌模式提供服務不但吸引專業人才參與更能吸引企業參與。
作者: 鐘不傳ZZ    時間: 2014-7-30 16:34
我是第一次發言。我是本來都轉行了,但由于個人原因又回來了。我個人覺得論壇可以這樣發展:1、公益--基礎知識和基礎以驗分享;一定要非常精細,不能像開思一樣一個版幾十萬條。這是論壇持續發展的根基;2、商業--難題、解決方案的提供(P-TO-B個人對企業或團隊對企業)。這個最主要是團隊的組建,這個團隊大部分是兼職,需要有專業的技術咨詢秘書管理。團隊要不斷更新,不斷維護。這說白了就是弄一批高端的圈子出來。這是論壇發展的助推力。如果這兩點做好后,可以向NGO發展。建立有影響力的組織。
作者: 孤酒    時間: 2014-7-30 16:42
之前覺得兩個方面是可行的:/ G8 j$ G4 j  Q0 {
1、人才服務,需要社區建立一套評價機制,為獵頭及人力資源公司甚至是企業提供個人資料(技能及人品方面的),但不負責招聘;  T: G9 x  j2 w
2、小企業合作,相信已經有很多小企業通過社區這個平臺進行了合作,但因為一些原因,當前能夠明確表示參與社區合作的企業并不多,如果能有一套機制,首先將小企業資源匯總,然后再相互各取所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目前的障礙是一些企業可能有些擔心,導致我們并不知道我們有多少資源可用。十九子提到的企業參觀,是個不錯的了解資源的方式,但前提是要有企業支持。3 x% [5 q9 O/ m& D
時間積累,總會有蛻變的時候
作者: 楓風coco    時間: 2014-7-30 16:45
本帖最后由 楓風coco 于 2014-7-30 16:46 編輯 5 [, g" {  {% F/ T

3 Y, W" w/ {, o7 F8 M  Y”專業問題不可有償,這個免費提問平臺是社區的核心競爭力,失去將破全局之勢。“  道長這話說得非常對,這是社區存在的基礎,沒有這個全部都是空的。
9 c0 s( |% E$ z; z0 ~8 A9 d社區的根本是人,說實話如果這個社區里比較有名的20個人走了,這個社區存在的意義也就不大了。
4 Z; p7 n3 A2 p5 o! s8 e/ p社交平臺,其興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一個火候不到,就散了。所以切忌接功近利的做法。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4-7-30 17:40
大家提到了很多贏利的方向。其實我發帖的初衷還不是這個,盈利模式我感覺不是很大問題,很多模式需要投入資源才能實行,目前不具備這些條件。我希望有一種合作架構,能達到融合有志于工業服務業的年輕精英們,使得社區不再屬于我個人,以便建立一個真正可以永續存在的為工程師和企業服務的平臺。屬于個人,只能是一種小的局面。3 t1 y( i! T4 {' b& z

' d- Y$ k% J4 s% D! w即使有企業加入,也還是要考慮到永久存在的問題,個人和企業,似乎都有某種局限性。
作者: 白云雷.    時間: 2014-7-30 18:13
這幾年來我在社區學到了不少東西,也發貼,也回復,我很感謝這個社區,我是一個好學的人,但我苦于找不到一個好的導師,設計出來的齒輪箱沒有人幫把關,所以我不知道以后會不會實現這個愿。
作者: の小南灬    時間: 2014-7-30 19: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設計者AF    時間: 2014-7-30 19: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馮霜杰    時間: 2014-7-31 08:18
@我是小步兵  嚴重不同意第四條和層主的點評,必須盈利,給成員盡量好一點的生活,不要所謂義務管理,政府宣傳才這么說,都是要生活的,干活就是要發工資的,不要扯子孫后代,先管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正事,以后的事努力就是了。 5 L8 p- S: e4 p, F( l- @
第一點:凡是涉及到錢、權、色,都會加速人的墮落,增加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社區的主要功能是整合資源,大家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共同提高。況且在這里絕大多數人是兼職,時間自由,全靠自覺。如果有生意可以做,有想法的人可以自己聯系合作,自己協調分配。如果你的能力提高了,干好本職工作,還能沒高收入么。  V$ U4 o. m8 r) h8 l. L6 {
第二點:很簡單的道理,對于子女,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他的成長,這就是你所能創造的環境;如果連這一點都不考慮,人生有何意義?子女都教育不好,這算是管好自己的生活了么?
作者: hacjg0807    時間: 2014-7-31 08:53
我也是經常在關注咱們的機械社區網,并且也解決了許多難題。關于社區的將來發展我提幾點建議:) K' f1 m, T% W% s
! {7 t6 b7 b; b
1、首先要有實實在在的項目作為聯系紐帶,現在像我們周邊許多廠多在尋求升級改造(我公司在長三角),就需要各方面的專業人才(如電氣控制,機械,液壓、管理經營等)來結合公司自己情況進行升級改造。
! o# I; F. n8 |* ?+ w: P$ k& |4 @; j& A' U4 `
2、有了項目費用當然就有了。
9 ^  O  j1 c* h6 N! ?+ V0 o6 S/ U/ ?  Y% r' |  M4 g- e
3、在社區中分一欄出來專門作為項目發布。
: d* E) M! z* [$ _6 q" ?! I: T' D5 v' [
4、以社區的名義與項目發布公司合作。& n. d5 D# S! l# i9 ]
- f& x; ~1 T, e- g& t
5、根據項目將電氣控制組,機械組,液壓組、管理經營組等各路人才有機聯合起來。在項目組內各成員可以出謀劃策,技術內容共享,這樣就能提高后來者的技術水平。
作者: 344052436    時間: 2014-7-31 09:23
其實老鷹一個人管著也挺累的,形成一個組織或者一個團隊確實可以分擔不少,也可以更好的服務于人。
作者: zgsdcrc    時間: 2014-7-31 10:21
非常非常贊同老鷹提議!
# W7 d( F% X2 x+ x3 q$ P- x希望在老鷹的帶領下,把提議落實下去,并組織好!( d. g" q% m  l# Z: W6 K* C
我雖然才疏學淺,但愿意貢獻一份力量!
作者: 天空挑戰者    時間: 2014-7-31 10:41
      要實現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和良性循環,就象鷹老大所說,需要幾個核心層的骨干,專職或兼職,組成一個類似于公司式的團隊組織,這個組織有相應的章程,規定組織的運作和發展方向。團隊中的各個成員各負其職,分別負責商業運營、公益發展等各個方面。團隊的成員可以是流動性的,建立相應的退出和引進機制。
* U7 U) a$ w3 b( F9 x2 \7 {       鷹老大可以先作局部的嘗試。
& R* C" X, V$ y; q6 m+ L      希望一個有益于社會,有益于廣大機械工程師的社區發展更上層樓。
作者: 向宏    時間: 2014-7-31 16:54
本帖最后由 向宏 于 2014-7-31 17:56 編輯
5 C6 g; Y* o; d& j6 p3 R( k- g$ w& Y+ E5 v. X2 B
積極參與,需要免費的公益活動也沒問題!
5 _9 {/ i* E7 Z" _; E! o% i" A幾年前討論了很多關于技術聯盟組織的事宜,現在具體搞成啥形式,我都愿意積極參加。
作者: 藍徽龍騎士    時間: 2014-7-31 18:36
啥好建議也沒想到,不過現在搞的米思米和微信平臺挺不錯,希望繼續發揚加強!
作者: tanghb712226    時間: 2014-8-1 08:41
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平臺,我們非常需要這樣的平臺。關于平臺的發展,最好是開放式的平臺。大家可以取長補短。人多了,廣告效應就會好。
作者: 神俠    時間: 2014-8-1 09:03
來咱們機械社區論壇時間不長,對于一個學機械的我在這里已經了解了不少行業動態,這些都歸功于大鷹和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感覺吧,咱們應該有一個較為細致的分類,然后把各個分區的相關事項按軍銜分配下去,這樣分類管理顯得效率比較高,逐級管理,相互之間要有明確的管理辦法(對外可以公開)。以上只是屬于個人愚見,還望批評指正。
作者: 我很呆    時間: 2014-8-1 11:17
阿呆發現。目前技術圈其實是封閉的。
  J( h. u9 J; u) y. {( y0 l比如我混汽車。好幾個車間的經理都是互相認識的。東風乘用車認識菲亞特的。通用的認識大眾的。他們私下都會討論。生產的時候出現了什么問題?今年用的是什么設備。
+ k# m. W5 V/ d4 \4 h6 ?: m包括焊接車間的經理都是想通的。因為他們非常穩定。在一個車間搞生產。就是好多年。
  ^8 y: {+ x! O# _& g' E! W阿呆的東西。在一個經理哪里得到了認可。整個圈子都知道我。我反而不知道。有人已經知道我了。
5 C2 A! ]9 h3 I* o4 c8 Z9 @& A) Y這是阿呆的圈子。我相信。還有更多的圈子。社友更高端和隱蔽的圈子已經默默聯系和依附了很多年。
6 z: H5 n; n* q1 }3 _  ]: S; S- |. j
如果把這個封閉。也比較高端的圈子引入社區。讓他們有一個更寬闊的平臺交流。我覺得這是對社區莫大的一個貢獻。完全可以推進技術的進步和個人的提升。) b2 j5 N& O5 n

2 H6 y# T  s3 _/ K社區有別于任何論壇或者提問解答的網站模式。最大的區別是。大家相互之間是認識。提問助人并且告訴新的眼界和知識之后。產生了感情的。并且對社區是有感情的。
! a  }8 h2 N# q9 e* p/ h" |這點非常神奇。
, c5 G/ l) t, n; G( N6 d$ O( ?阿呆混銷售。明白。有感情。才有信任。信任之后。才有一系列可行的行動。
作者: q358957093    時間: 2014-8-1 11:33
隨著機械行業的發展,我想應該會越來越狀大的
作者: z9166    時間: 2014-8-1 13:59
初級的平臺賺人氣,中級的平臺長志氣,高級的平臺增人技,我更希望中國機械社區平臺是第三類,呵呵
作者: zh39204128    時間: 2014-8-1 16:21
本帖最后由 zh39204128 于 2014-8-1 16:30 編輯
/ T- |% T( D- m2 s( v: e9 Q2 i7 |
建議大力度推廣社區行為規范,營造良好的討論氛圍。相關規范可以不時修正更新,紅字展示。包括如何規范提問,如何參與討論,什么樣的行為是不允許的,有些惡言惡語(不一定帶臟字的),該處理的時候就處理。當然,必須由專業技術素養高,人品好的管理來完成這樣的工作。自由發展的結果最終是亂成一鍋粥。人才職場這類發泄帖較多的版塊,新話題最好不要首頁展示,誰感興趣誰去看得了。人每天的興趣和業余時間都是有限的,低手不說了,高手一上來,幾個這種首頁帖子(這種事本身就容易吸引眼球,誰都不能免俗)看下來,也累了,有些技術問題也就懶得回答了,最后技術問題反而關注度少了。最終可能造成的就是社區的人氣下降。人氣一降別的都免談了。還有,對于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人員,必須獎勵,沒錢給也至少要首頁滾動紅字表揚。想到的都是些零零碎碎。大方向我覺得,就是保人氣,尤其是高手的人氣。別的都是小事
作者: 國運昌久    時間: 2014-8-1 22:41
前一段時間一直搞維修掄大錘。沒來報到,支持老鷹的想法,希望能盡自己的一份力。
" p7 b4 v. e$ p+ K. }, o( U# l3 X我自己的想法有三點:' h3 k# |$ K$ o3 t  c! g3 U& M
一是成立社區管理委員會,吸收20--30人皆可,委員們主要匯總大家的想法,提出可操作的技術服務建議。委員們以兼職為主。也是以興趣和自覺為主。9 n7 d7 f2 G  C6 B1 w3 H8 n, r; {
二是我覺得社區最大的功能室提夠了大家互不相識又能相互合作的平臺,是否可以利用地域或者行業成立若干小組,前提是以社區管理委員會為主,
3 G3 Q5 b) j, D7 p- M0 j三:經常去企業里搞設備維修,覺得企業里搞技術和維修的專業人員的普遍水平亟待提高,這也是我們社區搞技術服務,提升機械行業水平的好時機。吸收有能力有水平的人進來一起搞。
- Z( s, _4 {" ~4 ^& V1 i我覺得社區的前途還是線下的合作共贏,大家覺得不對請拍磚
作者: 十九子    時間: 2014-8-2 03:48
鬼魅道長 發表于 2014-7-30 08:54 5 h+ }- B+ n. L
專業問題不可有償,這個免費提問平臺是社區的核心競爭力,失去將破全局之勢。
3 f" f* K/ S) @  v, B. o增加企業會員,并對其進行 ...

/ c7 [- g% {- n; w專業性問題可以分為兩類,可能咱們說的不是一類,我總結一下:一類是通用性常識性問題,這類可以免費;另一類是特殊有針對性的問題,回答等于咨詢,建議收取咨詢費。% N6 u, t+ c& h7 B$ w( L

作者: 工具人    時間: 2014-8-2 06:19
老鷹大哥,這是俺從行業協會(IEEE、ASME)的運作里觀察到的,搞不好有借鑒作用。
5 v8 X0 `9 j; g, w3 R1. 會員費  100刀左右,大家承受得起,企業一般給報銷。學生會員有折扣。/ \/ i' U4 [, n. A; {$ R
2. 會員福利  定期組織到合作的工廠企業參觀;定期請不同行業的人講座,或說是分享;一些團購活動,包括買各種保險的折扣。
: C! I" X$ i* q0 I3. 協會下面按照不同行業有小協會。各個小協會會辦年會,有技術分享,也是各個公司跟客戶接洽的重要機會。這種年會一般單收注冊費,而且一般比較高,1000刀以上。0 x5 `+ t/ y% y) V3 f
4. 協會下面按地域有小會  定期組織各種活動,形式不拘。
4 Q3 u  J0 A4 S8 s- ]- o5. 除去很少數秘書是全職雇員,基本是由志愿者來組織。設主席、副主席、財務等等職務,任期一年。新人先從最底層志愿者做起,一般四五年以后可以做到秘書、財務等。主席一般由在行業里有一定影響力、經驗的人擔任。
# N2 k9 V+ }3 F2 D1 ?. G! x, z. l+ m3 i- k" N1 j( F# ?
目前先想到這么多。
" I! n3 D$ U9 r$ D0 T" N+ f( \' K
作者: 國運昌久    時間: 2014-8-2 08:46
國運昌久 發表于 2014-8-1 22:41
: [& ~4 Z4 I3 [0 c9 w  M8 ^) `前一段時間一直搞維修掄大錘。沒來報到,支持老鷹的想法,希望能盡自己的一份力。+ V7 r+ F& j; G, R. a, e# B3 H2 W( y
我自己的想法有三點:9 R" p( i3 U7 i
...

, j' s- w0 d  ^' f3 O& S每個企業幾乎都有難以解決的設備機械電氣問題,從設備選型,設計,購置,安裝,調試,維護,檢修。保養,報廢,再生咱們可干的事情非常多。# a# H$ O8 k% t. K0 p4 q
再說如今都搞服務致勝,我們社區不就是服務方便機械行業的組織嗎?
" [0 v, ]3 J% ^0 y2 N) N
作者: 精靈將軍    時間: 2014-8-2 09:29
積分可以分等級,技術也可以分等級!( R; [8 [" F3 ]6 F: }
從菜鳥到專家,晉級需要做任務!任務由高級人員發布給低級人員(需要相對下一級申請,隨機安排考核人員),
- h0 e, A/ A! U) j. F7 ^論壇可以發布任務,賺取威望或者金錢,金錢方面的任務只承接公司任務和高級技術人員發布的任務,威望任務可以放寬條件(類似威客啦)。
4 Y* Z$ h9 s8 }$ Z7 D3 ~至于如何定級,如何邀請到真正有實力的第一批專家等細節,本人暫時不發表意見嘍!
作者: 520zjwtcabc    時間: 2014-8-2 09:51
鷹大,我希望以后跳槽或者行業中的名聲和名譽能以在機械社區中的排布作為一個參考。我盼望著這么一天的到來!
作者: gyq720    時間: 2014-8-2 13:45
我認為社區可以注冊一個或幾個公司,有專做培訓的,專接案子的,專做廣告的,專做咨詢服務的,人才獵頭的,或者請一些此類公司掛靠論壇,或找一些這些專業人員加入論壇,負責此部分的業務,最好把加入這些公司版塊的會員的聯絡方式都有,然后接到單子,請這些會員來兼職,完成任務,也以獲得相應報酬,增加下次接任務的資格值,完不成降級,不給報仇。
作者: wangqing1    時間: 2014-8-2 16:59
  鷹大,我感覺這對我都可能是一個機會啊!
& \; q9 ^5 m6 [, l; A# R: Y7 l. T 我認為社區的第一優勢,未必是技術,很多的人才和資源,很可能是信息網。
. P/ M% [1 c2 c/ Z) m 所以,第一步就是建立相對穩定的信息網,怎么建是關鍵,怎么能做到把國內,國外,上頭,下頭,連在一起!
+ C& i, j6 Q  e+ h# H
; q) T0 d3 y2 a. v, @! C7 }) E其次,技術服務?我感覺不是太可以,如果沒有那種殺手锏,其他服務是沒太大優勢的。3 E- |1 v7 O" O3 V' P; \5 L
質量?我感覺應該是這個,這個東東是很有內涵的,也是可以延伸成理論的,但一定要有高度,如果能提升到社會責任上是我求之不得的!我也很想它站起來!應該討論一下,他完全能體現出技術。能防患于未然的技術!能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責任!
) j/ e+ r4 O$ D8 Y6 u0 m- |
5 _( S# `, q+ q/ M+ u  j再次新發明,新項目,是自己做也好,幫社區哥們也好,讓年輕人有的放矢,很多年輕人不一定是不能,而是不知道能不能?不知道做什么,比如我吧,井口就這么大,前幾天老板把井口擴大一點,我就給他多做了一點!不是我不想做,而是沒機會做!一個原則只要年輕人你有能力,社區就盡量幫助你!仁義為先,受益在后!
$ {2 |0 d: d2 f, a- \# @; S/ l3 @3 h4 G3 K* u6 P: l3 J
當然規矩,原則一定要有,有什么樣的方圓能招來什么樣的人,我就一個希望,中國人團結起來,好好經營自己的土地!
8 C& x* g' \5 }; j$ t. M% L4 L" x( H3 x+ M+ n, v4 U) I' o6 O  z; s
下班了,回家我在多合計合計!" D) [' G; a5 J/ r' H. u
0 D7 ^% V4 J/ g; s" K& ~

/ n8 p  u) \5 ^- x! |0 {
作者: wanghuang117    時間: 2014-8-3 01:41
老鷹,可以考慮一下360民間專家的產品思路,這個搞的應該是比較成功的,通過360安全衛士這個平臺,為廣大網民提供了很多無償或者有償的電腦和手機服務,關鍵是增加了影響力和360的知名度,這個模式我個人覺得可以借鑒,不過需要軟件專家搭建這樣的平臺。軟件的名字我想好啦,就叫“中國機械工程師服務平臺”,有客戶端和管理端,客戶端可以安裝在電腦上或手機上,具體軟件功能還在構思過程中。。。。。。,想好了再繼續回帖吧
作者: 鬼魅道長    時間: 2014-8-4 11:39
本帖最后由 鬼魅道長 于 2014-8-4 11:41 編輯 ! `5 x6 W3 g' p& N9 ]
十九子 發表于 2014-8-2 03:48 9 Q& e# k6 |7 w8 H* t, M
專業性問題可以分為兩類,可能咱們說的不是一類,我總結一下:一類是通用性常識性問題,這類可以免費;另 ...

. ]7 i; o( P( W# D+ a& M其實很多問題都是專業性質的,常識類的大家都會建議去百度或者在簡單求助里,一般只要不是上來求方案的,都會有很多人回答,而這個也確實是這里的優勢,因為高手多。(其實求方案的前幾年也不少,現在少一些了,但偶爾也有,一般態度好的,還是有不少人在回答)* a' `& R0 i3 \: Z9 e7 _, Q

, D4 u, d! H/ k/ w  z前段時間老大搞的培訓收費我挺喜歡的,但沒有多少學員上來反饋效果,所以沒有大熱起來,我是想譴責一下啦,畢竟人家盡心力來教了,你也付了錢了,好不好也應該說一聲,至少給自己一個交代吧。(這段話有人不爽的可以噴,哈哈。)
; Y2 h5 P1 z+ o  d0 [  S
/ ^' R6 ~8 f' F9 d% O' f1 k我覺得可以把求方案這塊的費用收起來,但這樣的話,就要給人家一個完整的交鑰匙項目,不然根本沒法界定價值。而且這方面才應該是大金礦。8 c7 R% s4 C4 ]" Z  {9 V: A! I( f( o

' l0 n; Q- i/ U" g: }; a( M總而言之,我對社區發展的方向,大思路就是:替代小企業成立設計部的成本,有問題來這里解決就好了。不過前提就是,我們要做好保密工作并且讓客戶知道我們從信譽和能力都是值得托付的。下次的聚會,我建議以這個作為議題。3 D" [; }2 e/ F+ f! z( E$ p
$ h% Z4 U+ m9 e( n" G# O! t
老大覺得好的話,給加點分唄,別光顧著討好66大美妞了啦,其實男人更需要關懷。
* w" f% z- m6 K1 p0 ?
作者: 小人物1    時間: 2014-8-4 14:18
謝謝鷹大為社區做的一切,為我們年輕人做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鷹大辛苦了。# H2 L( u# Z) A* @7 a. @$ [' P; M
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說,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平臺?
4 K5 R" i0 E/ }6 a我們需要一個活躍的,激情的,充滿希望的,擴大視野的,能提高自身的社區。在這個社區里我們能夠實現自我價值,學習到更多的先進知識,為自己喜歡的事業做出更多的東西,同時得到自己的那一份豐厚報酬。3 y4 D: b9 g8 t: s9 {4 X8 L1 h
1 社區不應該只有我們技術人員,各種工程師。缺乏相應的供需關系。應該有制造企業和使用企業。把我們三方形成一個良性的供需循環鏈。這樣不管是對于哪一方都是非常有利的,技術上的直接支持,產品的直接需求和用戶企業的使用反饋。對于產品的技術深度開發都是非常有利的。而且在社區這么一大幫子的高手做后盾的前提下,我相信不管制造企業還是使用企業在社區這種優厚的條件下會更加愿意選擇社區吧。
7 X) X9 K/ x9 p" H2社區的板塊應該明確些,比如制造企業需要的板塊區,使用企業的板塊區,技術人員的技術交流區,行業交流區,和情感啊,未來之類的一些比較雜的板塊區。
0 c$ H' _7 M- {2 S0 ^8 ^" E* e4 r3可以使用實名制注冊,保證人員的干凈和社區的和平。但是希望社區能保證資料的安全。8 z; b2 f8 q% O3 A6 F
4管理社區可以使用專業團隊或者我們社區的人做兼職都行??梢栽谀承╉椖可鲜召M以保證社區的運行(價格合理的情況下,希望低一些很多剛出道的年輕人都是勉強溫飽的狀態)。$ i" _2 [" X, g* h  n/ P
如有需要 鷹大可以找我做事(兼職啊)1 u5 Q. ^! G! _7 g8 |

作者: jiankang0624131    時間: 2014-8-4 14:51
感覺社區可以朝一個提供技術咨詢服務的平臺上發展,把有技術,有能力的工程師與一部分企業“撮合”到一塊。
作者: roro_or    時間: 2014-8-4 16:45
關注社區很久了,最近注冊成會員。方向確實很重要!但必須由老鷹你自己定。而不是聽大家的,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你定了方向一定會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的。這樣社區就有了凝聚力!我贊成“關鍵在人”的觀點。一群動機比較純的、 想做事的、能做事的從業人員,能夠為大家為企業乃至為社會提供服務。讓每個來社區的人都能學到知識和得到幫助。
3 V7 {9 E* z& m+ U  g( J期待老鷹早日定方向,如果與我的志向一致,我會熱情參與!
作者: 時尚農夫    時間: 2014-8-4 22:22
對網站不了解,在現在構架下增設一些模塊,安全性和投資費是預算是多少,不了解,目前還是不錯的,但架構需要擴展
作者: liuzhongkai123    時間: 2014-8-4 22:41
社區功能大部分在于資源整合,現在加入社區的會員也都是為了尋找自己需要資源的角度出發。如果以發展社區資源整合能力為方向的話,個人覺著還是對的。資源包括人和資料。我向很多朋友都推薦過,他們之前確實沒有聽過機械社區的名字,加大影響力無非就是宣傳問題,多搞搞活動,多做做比賽什么的,雖然與我大機械社區風格不符,但也未嘗不可一試。關于資料方面,個人認為機械社區最為珍貴的就是一些工程師的嘔心瀝血之作,他們的項目都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可以很大的啟發其他人的思維方式,而這種資源歸根到底是要看會員們的奉獻精神,有一個長期有效的獎勵機制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感覺越說越跑題,我還是少說兩句吧。
作者: kaikai0546    時間: 2014-8-5 07:52
有想法不錯,但是關鍵要去實行
作者: z9166    時間: 2014-8-5 10:30
007008009 發表于 2014-7-29 15:33 & @  h' _6 x+ t; k9 {4 q
先召集人討論討論,選擇方向,制訂計劃,分布實施;先聚一部分人聽聽意見吧,我是常給建議的;
* k  E5 l9 \: z' G* p邁出第一步 ...
5 D, O- k- T4 J. D
這個可以有
作者: 濾油機廠家    時間: 2014-8-6 11:00
可以發展成為一個“公立的技術協會”,然后可以演變成“自然”那種類型的媒體,極具行業權威性
作者: zgsdcrc    時間: 2014-8-6 17:15
機械論壇針對的是搞機械的,不是針對政界,所以言論可以更自由一些
作者: zgsdcrc    時間: 2014-8-6 17:49
注冊貴社區雖然時間不長,但收益匪淺,這是實話!我知道的機械社區不是很多,機械社區內容確實挺全的,內容涉及的非常廣,分的也非常細,這都是社區的優點!針對新來的一員,由于積分少,建議多一些渠道可以積分,這樣新的一員更加積極,社區也會更聚人氣。不知提的建議是否合適,但也是出自自己內心的想法!
作者: 快瘋啦~瘋啦~~    時間: 2014-8-7 20:52
菜鳥一只,按爪留名,晃蕩了好些年,還是立志做這行,從零開始。沒啥后悔的,反正潛意識告訴我,當初沒選錯,只是方向跟方法不對
作者: zcd1992    時間: 2014-8-8 17:25
我就覺得威望好難攢..作為一個未畢業的大學生
作者: xiaokongzhi    時間: 2014-8-9 21:03
3 a% B% z; v& f: c7 t* j$ {
從06年讀本科時就注冊了論壇,陸續的關注一直到現在,
- o/ a9 c3 Q0 D) H' H5 @
  m+ d* {' X& O7 d, Q0 j社區的人氣越來越旺,但是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平均的技術水平大大下降,從論壇發的帖子可以看出了,純討論技術問題的,特別是一些有技術含量的問題,應者寥寥;求助的帖子一大把,而大部分求助的帖子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很少有把問題描述的清楚的,大部分都是一句話了事;1 C" Q( B% z9 i3 a8 G! G
! F) w" K( |$ ]/ X: a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一種想法認為,互聯網經濟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良藥,包括工業,包括個人技術水平的進步,在互聯網上可以找到一切東西的答案,而機械行業的是一個龐大的行業,其技術層次類似一個金字塔形,如果想把復雜的設備、工藝、項目干好,從技術層面來講,必須對力學、對材料、對制造、對設備等底層的東西有著廣闊的眼界和深入的理解,這樣在接觸新東西的時候才能從容不迫,才能不至于只看熱鬧;而互聯網講求的是速度,是短平快,以提高技術水平為例,如果想在互聯網上定點查找什么東西,一般來說是可以找到的,但這里有兩個問題:一 找出來之后如何看懂掌握,成為自己的東西;二是在互聯網上去找什么。    如果不首先對行業內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了解,自己心里有一個架構,并且掌握理解了相關的基礎知識,一是根本不知道找什么,二是就算東西擺在你面前,你根本不懂是什么,所以說對于提高技術水平,互聯網只能是一個輔助工具。) F" M" b! L6 b4 C' y, a
& {- E9 v! g" A! z9 V/ g- C
誠然,技術服務是一個方興未艾的行業,未來肯定大有可為,許多國外的大的小的工業類的公司正在國內努力擴展這方面的業務,但技術服務有一個最根本的東西,就是需要技術水平很高的工程師,反觀國內,從高校培養的博士甚至碩士都越來越走進創新的牛角尖,為了創新而創新,但工程與創新無關,創新與堅實的工程素養無關,因此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遠離工程界的應用;  \  A. Q% M# F! S5 Z1 c
科研院所、大型國企越來越墮落,不思進取,技術人員的心思不在提高技術上,大部分的技術工作是體力活。
+ r, P/ |# w9 [. ?0 f/ n3 ?# X& E3 e" H- M* _0 Q1 r2 N
' d3 @( }( J  _, @6 i
在技術層面上,我覺得社區應當把提高大家的技術水平作為首要任務,讓行業內的工程師知道天有多大,而不是坐井觀天等等。如果能有一批隨著社區成長的工程師成長起來,社區的技術服務就有希望了, C2 d5 }. e/ u( F

作者: xtw77wh    時間: 2014-8-14 15:04
        覺得老鷹應該招收幾個專職人員,負責社區人才的資源收集,建立數據庫,這個庫剛開始不一定很大,先從一些牛人做起,慢慢增加,通過和社員在線交流溝通,收集其行業,技術,特長,產品等資源,然后為需要技術支持的客戶為提供橋梁,平臺。。8 r6 L: z  M% I
  這是其中一個發展方面吧。   
4 a2 d9 j& c5 s: P/ k         有償服務,3方共贏,只有所有人都獲得利益了,這個事情才能持續進行下去,不然一直做公益,做志愿者的事不好長久。
7 @: \: B) J- K1 P1 W9 c
作者: 122747557    時間: 2014-8-15 12:15
我覺得社區應該繼續擴大影響力,多搞線下的互動,能吸引投資就最好!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小建議,不知可不可行。。
作者: 愛耐用押出777    時間: 2014-8-31 11:13
只有網絡才能更方便地把普天之下的機械工程師和機械愛好者聚在一起。網絡改變了我們很多生活,縮短了與世界的距離,更讓我們“不懂就問”成了現實。如果我們的機械社區能成為百度中的知道,百度中的百科,那我們的社區將永保機械工業社區之地位,更利于中國制造未來的發展趨勢。
0 y* u* g" G" J9 E0 Y7 o8 U: W雖然大家是機械工程師掌握著高端技術并了解各種事物運行的真理,但我們大多是普通人,往往只能深入的了解一個領域,合作交流才能發展和進步。. v4 v: I. s# F3 x5 F
對機械社區的發展我主要有兩點想法:
) q) \& r' O: A/ e1,社區擁有愛社區,愛服務,愛奉獻,愛機械,有技術,有實力,有精神追求的成員太重要了。如果你有技術在行業有一定名氣,經常會有繁忙的工作和應酬你是否會抽出時間來社區解答疑問;如果你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你是否會經常在社區拜讀各大師的觀點和理論。( Y0 G$ f5 D! o* T2 K
2,社區是互聯網社區,有互聯網基因的成員也非常重要。社區經營的好,幾年內系統將更加龐大。
* G  j) e  F3 V  D; \0 _8 Z3,社區要把搜索技術應用好,百度“百科”,“知道”“文庫”為什么做好成為我這幾年“不懂就問的老師”;要有內容可搜,就需要具有互聯網基因的機械工程師奉獻了。1 n1 j. ]# ~- b% a8 Y5 a3 v
4,資源整合,為企業提供機械設計外包服務,異地售后服務。我在機械行業多年,了解很多機械廠的運作模式。機械行業的售后服務是每個公司的難題,異地售后人員不夠,售后成本高,服務不及時是常見的。
作者: qdtruck    時間: 2014-8-31 20:58
可以搞一個網上產品。零件都是網友提供,老鷹負責組織生產銷售。
作者: 會智    時間: 2014-9-1 14:37
強烈支持鷹大的想法
作者: 千里馬好    時間: 2014-9-1 16:45
本帖最后由 千里馬好 于 2014-9-1 16:46 編輯
7 {) W& h9 K) O* Y" ~
4 X6 p; G3 B7 k& W/ f4 H強烈支持鷹大的想法,望論壇越辦越好
作者: IORI23    時間: 2014-9-6 11:45
理想的狀態:機械工會    雇傭兵制度。。。。
( R* ?5 ]3 q* R# z1 @哈哈(貌似我那時候小說看多了。。)
作者: 007008009    時間: 2014-9-9 21:52
鬼魅道長 發表于 2014-7-29 15:50
4 J# `& k- j8 V7 K6 l北京的哥幾個,可以找個時間湊一起聊一聊。

" n$ c1 H- E: P3 J6 l4 F' P聚了沒有呀?
作者: 鬼魅道長    時間: 2014-9-10 10:40
007008009 發表于 2014-9-9 21:52
3 K1 ?1 k/ k% h: w. n- a- [聚了沒有呀?

5 A/ _5 T$ [+ a, z- y. i6 A上次聚我正好有事沒去,兄弟去了沒?這幾天牙疼得厲害,哎。% j; W( E9 U$ ~6 D& b6 u

作者: 杰克阿里    時間: 2014-9-11 13:06
恩,其實還是很關注社區,與其說關注社區不如說關心自己所在的機械行業,也說幾句吧!
$ r& S; k# u+ G# G& h5 U$ v1、關于社區我理解是:互聯網上的平臺,這是趨勢,時代賦予的特色,這個沒辦法必須要。我覺得本社區做得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就機械來說,對機械工程師門來說不夠,遠遠不夠,我的建議是:線上只是平臺,線下才是真正的技術產生之地,可以說所有的行業都在追求線上,但就制造業來說最終還是要歸結到線下,哪怕是技術交流,服務也是線下體驗感強烈。
$ _/ |( D$ p5 o; s: L6 k2、聽說中國機械制造好像說很落后(我沒出過國),這個可能是真實情況,但就我看來這個不是問題,問題是教育,其實不只是學校的教育才是教育,社會的、企業的教育同樣重要,希望社區也能夠考慮。(前段時間社區本來也有一些培訓,我覺得效果不怎么樣,形式、內容都需要創新)3 m6 N6 ]0 w1 p& r
3、看到一些建議,比如商業化的職位人才推薦等等,比較好,但是我覺得有點背離了老鷹的目標,所以就給出以上兩點建議,謝謝!
作者: 642093071    時間: 2014-9-11 21:05
本帖最后由 642093071 于 2014-9-12 07:48 編輯
" o; N  T5 i' f5 Z3 q; R( l$ ^; z4 N* f+ h
& g" P4 n4 i7 C" I(我最希望的是這樣一種前途,就是一批行業精英搞成一個團隊(很多人兼職,少數人專職),把社區做成一個以互動平臺為基礎的行業組織。這個組織首先是為機械工程師服務,其次為企業服務。這種服務可以做到很精細的程度。這是制造業的根基所在。)" y9 T& Z+ }  e; E* [
設想不錯,任重道遠。$ R$ P0 C5 M7 ~- O- s! t
就像戰爭年代的優秀指戰員那樣,是不是精英,要看能否解決問題,要由實踐檢驗,人員和項目要經過多次演練才優化出一個好的團隊。( p) g) f0 Z* T1 c! u  `5 k# |

% s  X* g# _7 u# r5 o- p* n(把社區做成一個互動平臺),既可為工程師服務,又便于新人成長,夯實社區的基礎,是可以立即著手做起來的。前幾天要修復一根340的軸,新軸和套的間隙為1.25mm,軸修復后最大間隙可能要達到1.7mm(這是專業資料推薦可以允許的值),將此問題放到了社區的軸承板塊,看了多位大俠的回復,都集中在:間隙太大形成不了油膜。但沒有計算結果,只是感性推斷。翻看了一下《機械設計手冊》第五版的第七篇軸承,對流體動壓軸承講的不夠明了,數學公式繁多,給出的公式對應的結構形式指示不夠明確,也給計算帶來困難。正因為如此,社區平臺能否對《機械設計手冊》第五卷的軸承章節進行補充。有些地方要訂正,如表7-1-111表中的圖示r就應該指到軸徑,而不是孔徑吧;表中的名詞的定義也應該明確起來。有時間的精英可在這方面多做一些。目前公司新品開發時間緊,暫時沒有時間顧及,只能以后把修復后使用結果報上來。
作者: 瀟湘逸夢    時間: 2014-9-12 15:14
個人感覺,這個社區最大的意義在于傳承,不單是指年齡帶上的傳承,還在于各行各業的新手老手之間的傳承,只有把自己知道的正確知識告訴新人,新人才會有更多的機會和經理去創新,整個行業才會被推動。。。
作者: 活出人味    時間: 2014-9-12 21:40
真的覺得咱們的社區很好,在這里在學到很多,個人淺見,機械這個行業就是技術工作,首先技術是咱們的立身之本,需要學習交流才能提高,才能在這一行站住腳,在社區里有高手但是應該都有自己的事不常來社區,這就導致很多問題提出了得不到專業的解答,建議設立懸賞機制,提問者懸賞金錢,解決問題的高手分得一大部分少部分用作社區建設,問題解決后公開問題和解答便于后來者有償或者無償學習。其次工作就涉及到就業跳槽的問題,真心希望社區能成為國內機械人員的就業交流中心,大家可以在這里學到知識提高自己也在這里找到工作實現價值,做到這個社區的人才被全國的機械同行認可,這樣社區就能傳承下去?,F在社區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這就是咱們這里人少的原因,建議鷹大建立個小組,分工合作,一方面負責宣傳擴大知名度,一方面負責籌集資金,最好是眾籌模式,社區不為盈利但是要想改變現狀進一步發展沒足夠的資金注定只是咱們在這里空談。在者就是改進社區進一步提高社區。社區能人很多大家一起想辦法總是可以的。姑妄言之姑聽之
作者: 642093071    時間: 2014-9-13 10:59
orc_roll 發表于 2014-7-29 16:48 6 _2 _- f7 D1 ^0 y
整合資源,支持下鷹大。每個人的工作方向不同,擅長的領域也不同,社區能整合各類人才,能人盡其才,這于公 ...

+ k% ]8 T- k0 x4 J( @! S! X     orc_roll說的好“整合資源、人盡其才”。
, ^5 k: K1 [5 P6 W, T    想
起了第谷與開普勒的事。第谷擅長觀測,其觀測的精度前無古人。根據計算天象與實測天象之間的密合程度,第谷不贊同托勒密的地心體系,也不贊同哥白尼的日心體系,而認為“所有行星都繞太陽運動,而太陽率領眾行星繞地球運動”。他不贊同哥白尼的日心體系,是由于在當時的條件下,他從未觀測到恒星的周年視差。雖然堅持自己的地心說,但他卻邀請了認同哥白尼觀點的開普勒作為自己的助手,并將自己生平積累的觀測資料贈給了開普勒。善于計算的開普勒,推測出了三定律:每一個行星都沿各自的橢圓軌道環繞太陽,而太陽則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中;在相等時間內,太陽和運動中的行星的連線(向量半徑)所掃過的面積都是相等的;繞以太陽為焦點的橢圓軌道運行的所有行星,其橢圓軌道半長軸的立方與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個常量。. b3 y0 X( O: v
   這是充分發揮特長的典型案例,有點像有人說的“實戰派”與“學院派”,每個人的實踐與理論的偏重點不同。社區要解決的主
要是機械工程問題,要調動所有人的積極性,要像當年林彪在東北那樣通過短暫的訓練,讓新人都沒能知道戰術要點:5 H9 P3 p# c8 u. }9 m) }% o) J0 }
一點兩面:集中兵力于一點,兵力部署兩面甚至多面。
三三制:以三人為一戰斗小組,選擇已有經驗戰士為組長,沖擊時以倒三角隊形。
三塊一慢:戰前了解敵情要快,沖擊時要快,突破后擴大戰果要快;發起進攻要慢(指要經過充分準擺在發起進攻,避免倉促進攻)
三猛戰術:-猛沖、猛打、猛追。
四組一隊:-突擊組、爆破組、支援組、掩護組;救護隊。
+ o- H3 O$ W5 u$ a# e經三個月訓練的新兵上了戰場,如同老兵能戰善變。當年黃埔軍校,訓練的時間也有限。機械社區分了那么多的板塊,每個版塊可以用《機械手冊第五卷》對應章節為基礎本,進行充實內容。有實戰經驗的大俠能給出表格、公式具體適應情況,社區的百萬大軍有可靠的資料可用,定能打出一片天下。

作者: liufeiwin    時間: 2014-9-17 16:00
權限怎么快速提高?
作者: 小鏝頭520    時間: 2014-10-3 16:24
     第一次發貼,里面有很多厲害的工程師,我來這里就是抱著學習來的。# T5 l4 R% `2 h+ F* J' z1 B
但是有一點不太好,這里是純技術交流,如果我沒有遇到技術問題可能就會很久不來。我覺得
# x5 L/ x9 h! [8 E缺少粘性,最好有機會讓社區的兄弟成為現實中的朋友。比如我有個小項目我需要軟件跟電氣方面的
, S8 o4 m! m  [6 v2 V的朋友一起完成,因為個人沒有那么多專業知識,這樣我就可以做我以前做不了的事。這樣也可以促進
0 H4 v6 F6 o1 z! ?1 ~大家共同發展,寫的有點亂,哈哈。
作者: yezhubenyue    時間: 2014-10-4 08:19
我經常去啊莫論壇,其實我們這邊可以弄一個非技術的版塊,談點亂七八糟的私事,工作之余也可以放松下
作者: 阿哲J    時間: 2014-10-4 12:57
“制造業的根基所在”。鷹大說的太好了,雖然初來乍到什么都不懂,但希望這個平臺越做越好,服務更多的工程師。
作者: 源波403    時間: 2014-10-6 18:28
支持
作者: tangjingsh    時間: 2014-10-7 14:39
有沒有可能成立一個非盈利的公益性的技術型協會組織?" U5 u# S; K% q' L( R" b
建設好本身的技術權威性,起到行業領導帶頭作用。
* _( `0 a" @4 c4 Y利用本身的影響力倡導行業正面能量,促進行業人才培養,職業素養的養成。
作者: 白云若雪    時間: 2014-10-7 21:05
十九子 發表于 2014-7-30 14:37 ' B' O9 `/ |9 S, H; J
可以增添企業ID,幫助企業做廣告和拉攏人才。5 i9 d! r1 w' i5 T& ?( @
個人的專業問題提問可以設成有償的。針對企業的一些非公開個 ...

1 t5 x# N$ P8 b# o6 Y2 ?對個人有償絕對不可接受的,等于自斷根基??蓪ζ髽I有償提供技術支持或解答。或者學學淘寶,大家開個地方賣技術。
作者: myth2000    時間: 2014-10-8 09:11
我能做什么,已經和你溝通過,我也在籌劃自己的企業和網站,但不論我自己的公司如何,我的服務內容并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5 k- U! q7 N6 i0 Z3 \4 b而且我崇尚輕資產少投入的原則,這樣對于轉型和風險回避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不至于給彼此帶來過多的負擔,所以也希望你能夠思考這種模式的可行性。
作者: 專業攻牙    時間: 2014-10-9 10:53
支持。支持,老大提供的平臺太棒了。
作者: 科Zhanke323    時間: 2014-10-11 16:13
   沒有電驅動不了工業,沒有錢驅動不了積極性,要想壯大,得拿銀子來驅動,現在人氣還算可以,網站現在需要的只是推廣。
6 W$ m  E; }6 r0 N. c+ P- J! ]   應該組織個百萬推廣項目,投資百萬,這在當今應該只是個小數目,社區應該轉型為一個公司的管理模式,組織一個專門部門,來設立專項項目{這種項目不好找},這方面要學習下日本,比如組織一次有獎數控中心加工大賽,設計制作一起完成,優秀者直接進某公司,并有資金。這對年輕人的影響可能會很大。合作單位應該好找,這些都要從年輕人找起。通過媒體傳播,讓全民科技熱情從社區開始。& v# j7 C) f7 p3 J
   現在真正有競爭力的項目和人都是商業機密,誰都不敢在這里亂發言。但這里需要他們的支持,但沒有一個正當理由,他們怎么可能出面。這里需要更加權威性人物的支持,哪怕找讓6人小組里的人說句話里帶過“中國機械社區”這幾個字都應該去嘗試?,F在社區已經不是老鷹的事了,社區走到這一步,應該承擔一部分社會的責任,為中國工業的未來盡一份力才是。
作者: civiling    時間: 2014-10-13 23:26
鷹大,上次回復信息,本想說“我不在行”,結果手機打字,少打了一個“不”字……
/ [( z0 D0 J* ]. r& ], O$ ]本貼首頁您的點評我已看過,對您的志向和胸懷深表佩服。不過在商業社會里,不謀利,是不長久的。即便國外NGO的“非盈利”組織也需要別人捐贈。有的比較黑的組織,你不捐贈他就通過媒體黑你,類似國內的21世紀網。大家提盈利的方法,自然有其道理。
' m% Q: e" ]7 c4 d. M# U對于社區的未來,我閱歷少,資歷淺。僅談幾點感受,希望有機會深談,有所作為,有所裨益。" o3 \1 T7 L5 t: Q% ^
小而為之,能不能給學生帶來幫助。實習環節是國內較之國外所殘缺的。我一個同級大學同學,在國內4門數學掛了好幾門,畢業前我幫其畫重點,勉強背例題拿到了畢業證。后來去加拿大,4門數學全是A+?。?!那么國內大學生為什么到畢業后就搞不過別人呢?我和很多大學老師談過,他們都認為實習環境相差太遠。國外大學生大二開始出去實習,我們有的大學大二才開始教機械制圖呢。實習環節需要打通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企業覺得學生不行,學生沒去必然就不行,然后畢業了果然不行,惡性循環。有沒有什么方法改善,促進,通過社區的力量?3 ~% H- W0 v, x
大而化之,能不能給從業人員帶來希望。國內很多東西做不出來,不一定是人天生水平不行,技術資料積累固然很重要,另一個重要的是商業環境。我參加過全國創業大賽的決賽,當時拿著可以在亞太地區機器人大賽上奪冠的部分技術,對組委會成員聲稱我們技術領先。評委以一句,你怎么證明你們比清華厲害比小日本厲害,就把我們給pass了。事實上我之前帖子里提到的那個做無人機的公司,“大疆”,50%以上的人都來自機器人大賽,目前占據全球約70%的四旋翼無人機市場。他們的投資終究還是來自香港,一如騰訊當年拿不到國內投資一樣。很多想法,國內想到了,不一定有人投錢,最后只能在多年后被迫山寨別人了。7 W4 V8 \: m5 H4 p3 w* U! g
另外,社區,某種程度上算是一個媒體,媒體的作用,說他輕因為不能當飯吃;說重了是無冕之王,真正的國之重器。美英法俄,無不擁有強大的媒體。媒體在人思想上的作用,可以使人激進,也可以使人頹廢。而社區需要傳遞什么樣的情緒,鷹大自然有自己的理想在里面。
作者: 回首天涯    時間: 2014-10-27 13:57
支持老鷹~
作者: 愛飛兒    時間: 2014-10-28 14:42
弄現在的威客網之類的模式  可否借鑒
作者: 豪大大    時間: 2014-11-16 23:01
鷹大,您好,我發現社區內談論的更多的機械設計、制造工藝、畫圖、液壓等等,針對檢驗這一塊談論的相對較少,我想設計、制造、檢驗這三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國內很多企業不怎么重視檢驗,所以也發展不起來,國外的企業對檢驗這一塊尤其重視?。▋H個人意見)
作者: 大海的夢1992    時間: 2015-1-22 12:19
原來我和老鷹是校友啊   我在哈工大學習機械   我有一個疑問?老鷹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團隊啊?咱們這么一個大的網站不會每天都是一個人在維護吧?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