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為什么國內小企業不能長期存活? [打印本頁]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4-7-21 15:30
標題: 為什么國內小企業不能長期存活?
為什么國內小企業不能長期存活?大家討論這類話題很久了,但現實是它就不能長期存活,我周圍能長期存活的規模比較小的企業很少,其狀態都是‘非正常模式’,一類是靠各種‘科研經費,項目資金,國家基金’而存活的,這個就不提它了,再一類就是‘買辦’,賣一個獨家產品,很穩定,他不憋壞心思坑鬼子,洋人自然也不坑他,大家‘和睦相處’20年,你不管說洋人如何如何,但基本信譽是有的,

而倒掉的小企業則非常多,可以說99%就熬不過兩年,正常存活5年,基本就是奇跡,為什么這樣啊,大致情況如下:

1,國人文化傳統問題,這個說過多次了,不重復,

2,沒有核心技術,辦個企業,每天睡醒了就想著‘投機取巧’,看人家什么東西好賣,就仿制,打人家牌子,損害人家利益,最終,把宿主‘弄死了’,再去下一家,一個德高望重的家伙講過一句話,叫做‘起飛則遮天蔽日,落下則寸草不生’,施正榮厲害吧,最終被他們活活給‘捏死了’,柳傳志看的明白,就是無論如何,不能發展技術,走規模,規模越來越大,但始終沒有內涵,假如聯想沒有今天的規模,你想會什么樣子?你自己就明白了,

3,米國的小企業,在技術上一定是超越大企業的,比如蘋果,比如微軟,比如當初的甲骨文,比如現在的‘算法公司’,都是絕對超越大企業的,在中國,你信你找個小企業敢去‘管道局’跟人家談‘長輸’,人家會找你給人家玩東西?假如能,你就能存活,不必誰扶持你,根本沒有必要,

4,國內小企業,是不是你扶持他,他就可以存活? 答案是否定的,你貸款給他30萬,他添置一大堆低檔設備,開始大規模殺價了,因為除去殺價他不會玩其他對象,你扶持他有啥用途,白搭,

5,大家談‘南棒子’,南棒子以前跟我們也類似,老樸上臺以后,在各種場合大罵自己國民,說他們‘懶惰,無知,貪婪,不思進取’,一直罵到老樸死,中國人沒人敢罵,連鬼子都說你好,阿根廷都說要學習中國,它為啥如此?惦記要你銀子,

6,最后就是我一直說的‘現實與生存的矛盾’

簡單說吧,在中國能存活的小企業,希望你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讓你玩啥就玩啥,玩了立即給你銀子,

今天談高爐,明天談軋鋼,后天談露天,談一半改談大車了,因為人家看到利潤了,大車談一半,談‘驅動橋’了,談齒輪了,談為什么要‘微根切’,不根切行不行了,接下來談材料,談熱處理了,你應付不了,簡單啊,你直接出局,讓洋人來啊,既然洋人來了,還有你啥事情,你就倒閉了唄,無數的設計院,制造廠,就是這么倒閉的,你玩不了,就直接出局,德國人不相信你的眼淚,老希假如今天活著,你覺得他同情中華民族嗎,肯定不,

  你能玩,你就一直玩,‘帽子,高知’要寫控制模型了,‘某大項目’要加載方式了,某水里的東西要計算耐壓了,某大樓里要一個特殊建筑了,玩到后來,洋人都來了,笑嘻嘻地給你一個東西玩,絕不賒欠你銀兩,哈哈,

直到你再不玩了,大家就散了,假如你不是象俺說的這么玩,很快你就‘門前冷落’,最終就凋敝了,哈哈,簡單嗎?就這么簡單,

  小企業死了的情況都是一樣的,沒有核心技術,沒有核心人員,沒有工程師,沒有確定產品,每天等人扶持,你說假如這類企業都‘安然存活’,他吃誰?假如都把你扶持到中石油的待遇,扶持你的那些資金從哪里來?簡單的道理吧,



作者: 機械菜鳥90    時間: 2014-7-21 15:42
本帖最后由 機械菜鳥90 于 2014-7-21 15:44 編輯

沙發,~學習就是為了自己,感謝大俠的苦口婆心
作者: houbaomin0620    時間: 2014-7-21 15:44
本帖最后由 houbaomin0620 于 2014-7-21 15:48 編輯

個人不能改變整體,就自己玩好自己的,國內玩不開了,去和鬼子玩。我們能做的就是自己做好自己玩的!
八爺,給談談齒輪的微根切可以嗎。查找資料沒有找到很好的解釋。
作者: 向宏    時間: 2014-7-21 15:51
本帖最后由 向宏 于 2014-7-21 15:56 編輯

認真傾聽,仔細揣摩。大的高的玩不了,尖端的玩不了,還有那個空子可以容身?
作者: anthony1989    時間: 2014-7-21 15:53
嗯嗯,今天公司跟英國佬談生意,我跟在后面。就聽到老板滿嘴跑火車,人家英方只給一句話,你做出來我們再給訂單,嘰歪的老板說了一堆肯定沒問題,關鍵沒做出來就開始了,人家英國佬直接不睬你,全是一句話,要做就給合格的樣品,不做那就很sorry,很不情愿的中斷合同。
作者: 我很呆    時間: 2014-7-21 16:03
把阿呆這種能開拓新行業的人都干掉了。他肯定不能長期存活啊。
我是老板的財源。源都不要了。不倒閉才怪。

作者: 安中禮    時間: 2014-7-21 16:20
技術一直是個問題
作者: 山芋頭    時間: 2014-7-21 17:11
本帖最后由 山芋頭 于 2014-7-21 17:15 編輯

企業存活和體制分不開。

歐米小企業在困難的時候可以申請政府資助減稅等經濟援助,國家的稅收有一部分就在這樣使用的。國家稅務部門就像保險公司一樣,收稅是預防社會的經濟危機,到時候就得補償困難企業。國外的失業救濟金,社會救濟金等也是這個原理。

中國的體制是,稅收歸所謂的國家政府,就是養政府人員,和小企業幾乎沒有關系,整個國家社會的生態環境就是:自生自滅。不妨問問看國家稅收部門:稅收原理是什么?

不說了,再說就要被刪帖子,中國良民的特征:無憂無慮的井底之蛙。

走來走去就一條路:要么998,要么自生自滅!




作者: 房頂    時間: 2014-7-21 18:13
不知道 小企業怎么定義,
年銷售額1000萬以下?
人員100以下?
或其他
作者: 原諒我今天    時間: 2014-7-21 18:17
其實應該說很多企業壓根就沒想活多長吧?
作者: 宋利波    時間: 2014-7-21 18:23
說的好。
作者: pfizer2001    時間: 2014-7-21 18:26
各行各業都有洋買辦,北京上海廣州,都有自己的代理公司,這個情況是改革開放后出現的。
好多人因此發財了!
其實不是國外人不想直接賣給國內人,而是國慶決定的,國內要回扣,要押款,外國人不能那樣,那就好,直接賣給代理,省的那么多的事情
但是老外也是很在意代理商的,因為你賣不好把人家的牌子給弄倒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你有錢也不一定能做了代理的
這就是新時代的買辦
至于國內的公司,怎么說呢?5年前我還覺得可以,因為那時候國內的報價還是很靠譜的,比如說一臺設備,國內3000,國外的2萬,畢竟基本功能都可以,但是5年后的今天,我發現國內公司扯淡成什么樣子的了,不思進取的不改進自己的質量,價格漲到了1.5萬,憑什么我買你國內的垃圾貨呢!國內企業慣用的手段是,回扣加上業務費,但是哪個采購也不敢買垃圾的產品進來啊!
其實中國人真的很聰明,很勤奮,但是就是小聰明,所以不會過無憂無慮的幸福好日子的

作者: 深圳中瑞機械手    時間: 2014-7-21 23:52
個人不能改變整體,就自己玩好自己的
作者: 十九子    時間: 2014-7-22 00:35
其實國內的小企業踏踏實實本本分分做好該做的,就算是沒研發純代工也能活。你質量服務都沒問題,也不會有客戶每天換供應商換著玩。做久了,有經驗了,就和別人不一樣了。

最受不了一錘子買賣那種糊弄事的,錢又撈不夠,跑哪去?
作者: 無聲無痕    時間: 2014-7-22 08:06
其實現在小企業的發展狀態主要以穩定發展,能賣出去就行,沒有對研發進行投入,一旦產品落后就購買國外或者國內先進的產品進行復制,對生產自動化升級也比較少,畢竟中國工人工資在北方還是比較低的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4-7-22 08:09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4-7-22 08:12 編輯

中國大陸的經濟外國有人一直唱衰,國內也一直有人喊要倒臺。
何時倒,怎么倒?
到底倒了沒有?
只看到你也買房,他也買車。
至于小企業的生存,在常州反正沒看到關門潮。小企業、微企業,一個個活得好好的。

作者: ygcygx    時間: 2014-7-22 09:08
主要是體制問題。。。
扶持少,挾持多。。。
作者: civiling1204    時間: 2014-7-22 11:32
小企業能長期存活在中國這種特殊的環境下就變成大企業了,沒有成為大企業倒閉的就沒有了,所以小企業不能長期存活
作者: dwlong0531    時間: 2014-7-22 12:19
       我們是一家過濾器廠家做外協的。剛開始干的時候,不用自己買材料,都是一車一車的往廠里拉的,慢慢的開始讓自備料了,
自備料 就自備料唄, 加工費也不好結算。
     
比如這月你做10W的 只給你5W 的款 這5W的款 經常就是給的承兌, 有時候給的現金也 按照承兌扣除手續費 扣除幾個點, 還有就是加工費一直降,

      比如單價10元的 工件,這月廠里開會說了 加工費全部下調5%--10% 如果少的話顯不出來很多錢。但是工廠里你已經交過的入庫單,(基本就是在40W左右) 在算上家里的 20W 左右, 也就是說你60W的貨款,他一句話就少給你3-6W   這樣的下調 不是說 只是一次,而是每年起碼有1 次以上 。
       不僅廠家 下壓價格, 外協加工戶 也惡性競爭, 以前我們做的產品8元 每件,做了好多年的。 忽然來個外協戶 自己廠里沒活做了, 就給廠家報價4元他就做,  直接下調一半,新的外協戶因為沒做過那個產品。 做了 幾批就不做了。價錢太低 沒利潤,最后廠家還是讓我們做 但是價錢已經下調了一半, 不做的話 別的活也不給做了。
      
       現在 淡季 都是 做庫存

      
作者: dotaman    時間: 2014-7-22 13:54
本來想創業的。。。看了有點心虛
作者: 鄭躍斌    時間: 2014-7-22 15:55
呵呵  不知不覺我的微型企業7年了。。。。   原來還是個奇跡呢!
   個人還是同意,存在即為合理,不存在即為不合理。 既然存活不了,就是環境已經不適合他生存了!   現在世界每天都在變,技術也日新月異!    例如我們這里有一些守著老產品,不去改進,也不去創新,結果別人開發出了更好的!那原來那家就只能倒閉了。
   還有另一個你想不到的倒閉情況,就是工錢收得太低!基本上只收取一點點差價,這樣情況來就來,工人工資漲不起,工件做壞了虧不起,沒有利潤購買新設備就發展不了!    于是被人家新開的一下子就搞倒,人家設備先進,加工精度高,人員又多能按時交貨,服務又好。
作者: 添源TY    時間: 2014-7-22 17:13
定位是個問題,明明幾個人的小微企業偏偏想著做大事,做很多人做不了的事,做最多利潤的事,到了才知道自己根本達不到那個高度。
有的小微企業,就做了稀松平常的事情,靠著勤快吃苦和誠實有信,也還能活得下去,可以掙到自己該得的那份收入。
   不做夢,踏實干,我的只有5個人的小公司到現在有18年了。一年流水也還能有個三兩百萬的
作者: 浩觀海云遠    時間: 2014-7-22 17:17
總是可以一針見血的指出癥狀,但是總感覺沒有啥解決方案,有啥用,讓你你怎么辦。開個小公司,怎么活,怎么走。。
作者: 中山楊    時間: 2014-7-22 20:15
我來借別人的簡單說幾句:
1.行業的趨勢。所有的行業在走向成熟的過程必定會淘汰很多企業(機械是一個很大的行業,細分很多行業),想想幾年前的家電企業百花爭鳴,到現在只剩幾家。正如中國現在手機行業,華為,小米,魅族,等等現在很多,等過幾年你在看看還剩幾家。這就是行業的規律,在走向成熟的過程,所剩的企業一般不會超過3個,為什么,我想應該是滾雪球效應。
2.能源趨勢和互聯網趨勢,互聯網影響生活如此的快,一些小企業才一般不能掌握這些趨勢,還沒立足就要改變方向,怎么能發展起來。新能源的使用比例逐年上升,一些小企業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技術。
3.ZF與人民幣。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的艱難,特別是低端制造業。ZF就不多說了,想想當年的健力寶。
4.小企業還是能賺錢的,在網上看到,說前幾年的造船相關的制造業火得很。很多小企業也賺了很多,但是很快就中國人給做爛了,也沒辦法,都想分口粥,競爭自然就起來了。
再說一句,蘋果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咱不跟它比。
作者: 祥云飛魚    時間: 2014-7-22 20:55
  我只知道廈門有個膜技術的  公司  幾十個人  年產值 2,3億
作者: simmexpo    時間: 2014-7-23 09:17
  現在各個行業的競爭越來越大
作者: 四季飄雪    時間: 2014-7-23 14:16
個人認為,企業靠人,也就是老板這個人,要有魄力和高遠的戰略眼光,很多大企業都是從很小的企業干起來的,如三一、長城等等,梁穩根和魏建軍的高瞻遠矚的眼光注定了企業會干大,再比如當年的格蘭仕從服裝朝微波爐跨的時候根本是什么都沒有,所以說大俠的這個問題我認為答案不是什么核心技術也不是什么核心人才因為這些都可以慢慢培養或者是積累的,只有老板或者說是核心領導者,因為那些是天生的,從這個企業開始到滅亡”他“或者是“他”的烙印一定會在的,很多老板本來就沒有能力去做大做好一家企業,不論給了他多大的企業最終都是死。所以我認為企業的存亡不論大小都是一樣就在那個掌舵者。
作者: luyupei    時間: 2014-7-23 14:55
害怕伏櫪 發表于 2014-7-22 08:09
中國大陸的經濟外國有人一直唱衰,國內也一直有人喊要倒臺。
何時倒,怎么倒?
到底倒了沒有?

首先,我認同998大俠不能等、不能靠、只能自己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的觀點。
其次,我比較同意老先生關于中國經濟的觀點,國內比較好的小企業還是有的,有些還相當不錯。中國人比較勤勉,至少會比阿根廷強。目前中國的事主要還是壞在上面,人工成本高還是高在國家壟斷那頭,國家連鹽都壟斷,國企不除成本下不來,這點和南美不一樣。人才不濟看看那些設計院就行了,把1%最好的人才都當成肥豬去養了,真是浪費。

作者: 一毛    時間: 2014-7-23 16:01
按300人以下來算小企業,30年以上算個長期吧。
曾經有個除霧器廠家,產品保質期寫5年,我問業務員,為什么國外能30年,她的回答,5年后,單位在不在都不曉得了,給你寫50年也沒關系的,哈哈。
有的小企業是依附于政策或是關系而生的,所以注定就不是長期存在的。
有的是遇到瓶頸了,或是經營不善等客觀原因,倒閉了。
也有的,以前也有社友提過,后繼無人,自己子女都送國外去了,或者不想吃這碗飯。
國外很多小企業,都已經發展成家族企業了,不過估計當時也有大量的小企業被淘汰,被合并,中國的話,是正在經歷這個過程吧。有的家族企業,如果其成員無意經營或者無法勝任的話,會請專門的職業經理人來打理,但國內的話,好象沒這環境,又或許是不信任外人吧,總之寧可爛在自己手里。
我有個親戚,開了幾次廠,都是沒幾年就拆遷,后來拆遷費倒不少,卻也不高興折騰地方了,再不開廠了,這不曉得算不算個案啊,哈哈。
有時候我也很納悶啊,不是說制度上會比資本主義優越好多嘛,但好象走的歷程都一樣,羊吃人的圈地運動,跟人吃人的拆遷運動,等等,說是不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還是走了,只是還差一步沒走完。
也許GDP什么的,已經趕上來了,但企業發展狀況和成長歷程,還是有發達國家老路的痕跡。
好象挺亂的,哈哈,果然是個很深沉的話題,一時還駕馭不了。
作者: zhi05    時間: 2014-7-24 13:41
同意支持
作者: a11111a    時間: 2014-7-24 13:57
向宏 發表于 2014-7-21 15:51
認真傾聽,仔細揣摩。大的高的玩不了,尖端的玩不了,還有那個空子可以容身?

受教了,努力

作者: siyuan6686    時間: 2014-7-24 20:47
技術是個大問題
作者: 機床護罩    時間: 2014-7-25 10:49
咱這些小企業能生存就已經很困難了,你還指望我們有什么持續發展? 等哪天我們賺得差不多了,也不用擔心被當肥豬殺掉了!再談談持續發展吧?哈哈
作者: 天空挑戰者    時間: 2014-7-25 11:19
很多小企業通過發展、融合,也能發展成大企業。

作者: fuhuafeng72    時間: 2014-7-25 12:51
我想做個小企業,憑借自己一身好學的耐力,怎么樣才能撐下去?

作者: 半先生    時間: 2014-7-25 13:08
現在感覺除了壟斷行業,其他企業沒有大的資本運作和扶持資金很難賺錢了。
作者: 小布丁123    時間: 2014-7-25 13:30
小廠倒閉的好啊!有壓力,老板和國家才會花大力氣重視技術
作者: 好方案    時間: 2014-7-25 22:01
見仁見智
作者: 猛禽2012    時間: 2014-7-28 00:19
為什么大企業把活放給小企業,為什么大企業少給或不給小企業結款,這就是中國大企業的生存之路和小企業的破產之路。不要把問題看的太復雜,,,,國人啊,先管好自己在和別人比。
作者: jesuisdj    時間: 2014-7-28 08:56
這有點太偏激了,我不太同意。據我所知,我身邊的朋友創業的,微小企業維持十幾年的都有。更不要說親戚的小工廠了。這結論呢未免以偏概全。
作者: lanran0315    時間: 2014-7-28 22:23
不管什么企業都很難混








作者: davyhero4    時間: 2015-6-30 20:27
四季飄雪 發表于 2014-7-23 14:16
個人認為,企業靠人,也就是老板這個人,要有魄力和高遠的戰略眼光,很多大企業都是從很小的企業干起來的, ...

終于有人站出來了,

作者: jiapeidong    時間: 2015-7-1 12:22
pfizer2001 發表于 2014-7-21 18:26
各行各業都有洋買辦,北京上海廣州,都有自己的代理公司,這個情況是改革開放后出現的。
好多人因此發財了 ...

感覺就是自私吧,沒有使命感、社會責任感,聽完八爺的教導關了電腦還是屈服于現實社會了,真真兒的....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