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美國/歐洲/日本/韓國,談談他們的制造業及文化 [打印本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4-7-6 18:33
標題: 美國/歐洲/日本/韓國,談談他們的制造業及文化
中國的制造業,社友們談過很多了,揭露得淋漓盡致,大家都熟悉。幾乎沒一件正面的事情。不知道是沒有好事,還是好事人們不愿意說。

日本的制造業,企業的文化部分,在日本工作多年的子子社友寫過系列,很精彩細致,比如同事之間的禮貌、幫助、確認等一系列很有特色的做法。

美國的制造業這些年被高科技和金融掩蓋了,大家熟悉的汽車行業在衰退,低端產品也不搞了,軍工一般人又不了解。所以,美國制造業的聲音好像越來越小了。幾十年前,大家聽到的都是美國制造業的奇跡和故事。

歐洲包括很多不同的部分,德國肯定是典型代表,包括瑞士等,還有一些很厲害的小國,基礎和文化比較類似。在制造業里無一席之地的就不說了。德國的制造業,社區好像有人在那邊,但似乎都是學生,沒有深入談過什么。哪位在德資工作過,特別是在德國制造業里工作過的人,能寫一個系列介紹。

韓國,看樣子要和中國簽自貿協定了,弄點顏色給日本看。號稱韓國和中國的經濟很互補,意思說他們有高科技,我們是低端,正好互補。不知道談判的時候中方代表面對這個小很多的歷史上屬國是否有臉紅。韓國的制造業,似乎我們就知道幾個企業,第一個是三星公司(好像出口占韓國的20%),還有LG,現代等。韓國的制造業,幾乎沒有人寫過,不是很了解其實力和文化。

還回到中國。30年前有個口號叫四個現代化,后來不怎么提了。說實話,有理由懷念這個口號。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哪個不是命根子?后來,虛擬經濟大行其道,房地產新政更是把年輕人給毀了。工業呢,國企改來改去,新體制沒搞起來,國有資產流失了好多,壟斷國企氣勢洶洶,可是一遇到金融危機就大虧,現了原形。以市場換技術,經過幾十年來看,完全失敗。這在當時可是高層的大決策啊。科學技術現代化,后來提升了位置,又加了一個教育。可是國內的教育越來越差,廣受詬病。農業就不說了。軍工似乎投入很大精力,也出了一些成就。

一句話,中國沒有制造業,也就沒有未來。其它玩得再好都沒用,也不會長久。制造業不好,好東西都進口,哪來那么外匯?現在中國NB,主要還是加入WTO的10年靠人口紅利賺來的外匯,這不夠花10年吧。指望這點美元就在國際上吆五喝六,縱橫捭闔,可能也行不通,自己沒得到什么,最后反而被人騙。大家說說,中國制造業的前途,這多少也和自己有關系。能分析出一點希望,不是自欺欺人的那種,能做點什么,就更好啦。

看到街邊很多青春小伙子在做房屋中介或電話銷售,而且據說最高一個月有拿到40w的,你會覺得這個國家真是瘋了。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4-7-6 18:42
玩工業,無論是玩哪個國家的工業,其實就辦兩件事兒,

1,按客觀規律玩,不能玩假的,

2,再就是認真,對每個產品認真,

其它不必多說什么,再說,又悲觀了,

按產值,米國依然是世界最大的制造業大國,一個就是按發展規律,該淘汰的淘汰,該好好玩的繼續玩,

舉幾個小例子,剃須刀,米國世界第一,東西小吧,幾十年都不會銹,就是認真了,

工業,一旦摻假,就玩完了,這就是最根本的問題,
作者: czk2003110    時間: 2014-7-6 20:00
每次,看到賣房的賣保險的搞中介的,那些家伙手里一把一把毛主席的,就心疼,問自己,到底是為了神馬干這行!
作者: hongshichao0    時間: 2014-7-6 21:29
中國人的骨子里就有種愛耍小聰明,投機取巧的心理,也許這就是中國的一種文化吧!
小智慧很多,大智慧太少,沒有形成一個好的文化底蘊,所以這個現狀也只能慢慢沉淀慢慢改變了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4-7-7 07:34
說米國在衰退,這個多少有些自欺欺人。雖說經濟形勢不好,但是基礎產業上說絕對不能說是頹勢。
說米國汽車行業在衰退,這也是我們在自己糊弄自己。僅就2013年的第一季度,福特北米地區的銷售收入就有24億美元。雖然GM一度陷入破產問題 ,但不能就此說米國的汽車行業垮了。
另外來說,這些年,我們對自己的宣傳力度加大,這也是影響和導致很多人誤認為米國衰退的一個重要因素。比如石油行業,俺們跟哈里伯頓就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甚至差距不是一兩個等級。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4-7-7 09:50
決定一個行業好壞的,歸根結底,還是這個國家的文化啊!!
作者: jwzsh    時間: 2014-7-7 12:30
中國都是投機取巧的人賺錢,踏實干活的人都是傻子。
作者: xyz之家    時間: 2014-7-7 14:18
國人做事大多浮于表面...
作者: 核動力三輪車    時間: 2014-7-7 21:36
看的百年孤獨都有俺們國家的影子。美國沒有衰落,帶我的老高工,他幾個晚輩至親都在美國。在硅谷的和在機械行業的,都是高薪,差不太多。一個人才濟濟的國家,經濟又沒被政策扭曲,想衰落都難。反倒是我大瑪貢多,人才也斷代了,經濟政策又畸形。
作者: 1515772769    時間: 2014-7-9 09:30
國人就是喜歡抄啊,喜歡走捷徑,一塊蛋糕大家分,比拼價格戰,挺無奈的。
作者: slzt0529    時間: 2014-7-9 11:27
怎么說了,中國的制造業不忍直視
作者: 俠客黑客    時間: 2014-7-9 12:50
我發現這些發達國家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自由民主。
沒有這個,國家的發展就是無根的,無法長久的。
有了這個,國家不一定就發達,像印度,菲律賓。。但是沒有這個國家一定不能長期發展的。
中國現在就是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了。我們政治體制需要改革了。權力制衡和法制制度要逐步的推廣。
黨大于國,人大于法是不會有和諧發展的。
文字獄到現在還沒有接觸,言論自由,輿論監督變成了有條件的在黨指揮的監督。
現在的社會已經顯現出來了晚清和民國后期的氣息了。
作者: jumingran    時間: 2014-7-9 13:08
幾個在中德合資企業的經歷,了解不多,簡單寫一下:

1.對于定型產品,有詳盡的廠標。應該是ERP的深度使用,中國的ERP系統主要用來做物流的感覺。但是德國人的一個編碼卻直接讓你知道一個零件的幾乎全部信息,甚至是非機密的材料及外形尺寸。

2.刻板或者認真的作風。當時在德國訂貨,郵件發送的PDF文件,但是有些內容使用的批注,結果對方郵件回來說,根本不知道要訂什么。仔細一問,他們對于采購訂單,只打印出來使用紙質文件走流程。批注不會打印到紙上,所以沒有詳細信息。需要的信息就寫在面上,根部不管什么批注!


3.安全素養。產品做好,需要做個VdS認證,德國認證專家到工廠后,首先在包里拿出一雙勞保鞋!多遠的距離啊?自己帶的啊。這事成了公司的安全教育素材。

今天德國7:1贏了巴西,或許有些特定因素,但我覺得不是偶然。看德國人踢球的感覺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相信隊友也在做好他自己的事情!或許這才是完全意義上的團隊,彼此需要協作,但不依賴!
作者: brianshao    時間: 2014-7-9 13:20
        我想如果聯系制造業和文化,工業設計是個最直接的窗口體現了,設計的原始能量其實就是文化,相當于擎天柱體內的領導模塊。任何人造物被制造出來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人的某些需要,就一定涉及到文化的層面,也會成為文化的一部分。歐洲是工業文明的發源地,但是各個地區的特點完全不同,產品的性格基本上體現了這個地區人的特點,尤其是輕工業。

        說說英國的汽車,現在大家可能對英國的汽車工業可能沒有一點印象,但是勞斯萊斯、賓利、路虎、迷你、捷豹這些都是來自于英國,這些品牌在英國人手上誕生,卻沒有在英國人手上壯大,保守固執的英國人堅守著自己的獨特的風格和方式,沒落貴族一般的按著自己的理念制造汽車,如果你看當年的英國積架牌汽車,透露著濃濃的英倫貴族范兒,最終淪為少數人把玩的藏品,不再是大規模生產的的服務于大眾的商品。海峽對面的法國其實跟我們比較類似,堅持認為周圍都是土鱉,老子這個地界最有文化,確實在服裝時尚用品上獨步天下,對制造業的影響也顯而易見,標志汽車可能是世界上最愛做表面文章的汽車品牌,其他的工業品除了戰斗機以外想不起來還有什么,法國最著名的的工業設計師  飛利浦.斯塔克,在業內也是名聲兩級分化,有人稱其為天才,有人稱其為跳梁小丑,其作品都是玩弄概念的無用垃圾。

        北歐與德國的產品如他們的人一樣很單純,他們認為無用的就不需要存在,簡單至上,宜家的家具,你就很難找到多余的東西,每一處的存在都有其用處,同時有極致簡約的美感,DMG的機床、海德堡的印刷機,即使你不去使用它,看過去,就能體會他們的嚴謹,外形的優美和優良的人機體驗完美的相容,所以這里沒有做偉大的藝術家,卻有世界上最牛逼的設計師群體和設計院校,這里是全世界工業設計的發動機,今天依舊如此。

        日本人可能是最沒有創造力的民族,但也許是世界上最有韌性的民族,他們也許沒有發明什么玩意,但是他們把你的發明做到了極致,甚至是作為產品設計師這個必須要每天想著突破的群體,往往也把自己劃在一個圈子里面進行不斷完美再完美,有的設計師設計一輩子的椅子,還有倆個家伙一直在設計充氣家具,完全忽視其他,有個微小的家族企業,生產茶壺,而且固定每年推出一款新品,堅持了一百多年,人老好幾代都在干這個事情。看起來只要地球還在,他們家就會一直干下去。韓國相對體現了更多的靈活性,在文具小產品,以及電子產品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當年三星從美國請來了詹姆斯.高等 和 布魯斯.美和 來振興工業設計,他們的做法是帶領他們走出國門,去看世界,看完世界再看自己,讓他們自己去領悟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獨特的地方,也就是他們自己的文化,最終這讓他們的產品在世界占有了一席之地。

        美國是一個文化熔爐,也是最能體現工業設計對制造業貢獻的地方,制造業有非同一般的創新能力,科朗叉車通過對使用方式的創新,很短時間都超越了北美地區所有競爭對手,任何在其他地方都可能被扼殺的點子、想法以及實驗,在這里都可以去嘗試,從上個世紀的雷蒙德、羅威,到喬布斯,這些人把自己的性格融進了他們制造的產品,改變了世界,實際上雷蒙德是法國人,喬布斯的設計師是喬納森,現在是蘋果副總裁,這些人都不是土生的美國人,他們在這里完成了在自己國家無法完成的事業,美國的產品無法用一個特點來概括,因為它所體現的不是某一個特定地區才有的特點,就是你有的我都有,你沒有的我也有。

        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我認為不能割裂成兩個事件來看,沒有文化而制造業很強大的國家,沒有出現過


作者: pfizer2001    時間: 2014-7-9 14:17
做什么事情都必須認真,必須專業,必須靜心,而在國內,幾乎不可能的!
作者: gj65282582    時間: 2014-7-9 19:49
中國很多制造大廠都是國企,而國企內部拉幫結派貪腐圖利政治內耗就把自己人給搞殘了。
感覺這是個很大的課題,追根到底還能朔源到國家制度的高度,那不是一下子能搞定的了···
作者: 天邊流星    時間: 2014-7-9 20:14
brianshao 發表于 2014-7-9 13:20
我想如果聯系制造業和文化,工業設計是個最直接的窗口體現了,設計的原始能量其實就是文化,相當于 ...

精辟!
作者: 長沙機械加工    時間: 2014-7-10 07:49
中國的社會風氣不行,這也許是一個社會發展過程吧。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者: 倚竹凌霄    時間: 2014-7-12 22:48
希望一些上層領導人員能認識到這些現狀,從而做出一些政策的改變。
作者: 設計者AF    時間: 2014-7-13 12: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洋洋0206    時間: 2014-7-13 21:53
最近蘇州突然冒出很多新注冊的私營非標公司,老板是歐洲、韓國、馬來西亞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回應老鷹帖子 :
1.其一“虛擬經濟大行其道,房地產新政更是把年輕人給毀了。”
本人深有同感——做實體的都TM 太苦逼了,人家隨便玩玩,夠我們掙個十年八年的!沒道理啊!
國家該站出來指正的時候,沒有人站出來。
2. 其二“以市場換技術,經過幾十年來看,完全失敗。 ”汽車行業的發展最能說明這一點。偶然機會跟一個了解汽車行業的長者聊 天,其在汽車行業幾十年,提起“市場換技術 ”,破口大罵——直到今天,市場人家占著,技術還沒學到手。

    長者說,我們所謂的汽車設計,僅僅有外觀方面的專利。發動機關鍵技術的研發,至今仍不讓國人參與的!



作者: jumingran    時間: 2014-7-19 14:50
再來一個關于以前工作流程的,或許這個更適合做項目,而不適合做設備,算是交流學習了,流程在執行的時候是各種因地制宜的,以下描述僅是個人實際經歷的總結
工作流程:
1.        結合客戶信息做數據計算生成關鍵信息表格A表,估算材料,生成材料大類報表B0,估算施工成本做報價單,投標書整理。
2.        確認中標,召開合同前會議,視合同額大小需不同級別領導出席,會議中進行風險評估,在技術,財務,執行層面對合同書進行修訂。
3.        合同簽訂,項目啟動會議召開,會議中進行人員分配,包括商務,機械,電氣,其中還需要明確項目經理,項目組長;工期確認;項目編號;項目關鍵信息等。形成kickoff。
4.        設計工作開始,項目組長建立項目文件夾,該文件夾包含了詳細的文件夾結構,包括:上述形成的所有文件、與客戶往來郵件編號后保存、過程中形成的所有圖紙及表格等。注意是每個文件有相應的文件夾位置哦~
5.        再提一下A表、B0表。A表是由項目經理在報價階段計算得出的(人家有這個層次領導的保密軟件使用權),該表的修改權限也僅限于項目經理,項目經理不在時項目組長在申請后可以修改。該表作為后續機電工程師的設計數據的唯一來源。當然這里說的是關鍵點啊,設計中參考的東西還是很多滴。B0表算是一個材料的大類表,該表對材料的分類做好區分,比如機械部分的國內或國外采購部分分開,電氣也一樣,并對表格做好編號,此編號作為后續進入ERP系統的代號。
6.        工程師出場,工程師需要在這個階段完成計算,出圖,材料清單整理,此時的材料清單是B0表的細化,就是BOM了,這里叫做B表。并在文件夾結構的相應位置保存好相應文件。
7.        審核會議,要對圖紙,材料清單進行糾錯了,最糟心的時刻是吧。
8.        審核后修改整理,完成設計后。將準確的B0表一個不能錯的錄入到ERP系統內,此時工程師可以暫時休息了。
9.        商務人員入場,商務人員結合錄入了ERP系統的B0表進行采購,入庫,以及期間各種文件的對號入座。
10.        發貨開始,此時大料的信息流動開始了,各種發貨清單,裝箱單,箱號信息等等都要求商務人員及時調度、整理、歸檔。也就是在此時,順著上述信息應該出現的C表現身了。
11.        C表,該表格的信息來自庫房發貨人員在發貨過程中不厭其煩的拍照。照片需要如實反映出所發物品的數量,狀態(完整無損壞)信息。這些照片傳給商務人員,由商務人員將照片及與照片對應物品的代號、名稱進行整理形成表格。
12.        工程師再次替換下商務人員入場。貨物到達現場后,工程師須及時趕到現場配合客戶開箱驗貨,此時C表的威力就發揮了,一是幫助客戶識別物品,因為圖文并茂啊!二呢,一旦到現場的貨物出現什么問題,照片一亮,看看,這不是我們的問題啊,哈哈,我推~
13.        驗貨結束后,工程師還需要進行安裝指導及調試,這期間工程師還得擔當攝影師的職務,對安裝狀態進行拍照,不是留念,是取證!!,照片以周為單位郵件給項目經理,以使項目經理運籌于帷幄之中!這個項目完全安裝后,工程師還得過一把攝像師的癮啊,對整項目的所有設備安裝完的狀態進行錄像取證,比如傳感器撥碼狀態。工程師回來公司后對現場的照片及視頻進行整理,保存到相應文件夾位置,此時為了與上述信息保持隊形,這個文件夾就叫做D表了。
14.        整個項目與客戶的交往算是告一段落。但是參與項目人員還需要寫完竣工報告。
15.        所以上述任務完成后,一個完整的文件夾就形成了,統一整理歸檔,就等著對客戶進行售后期間隨時翻閱了。不過啊還是不翻閱的好啊,一般翻得越深入的就證明問題越嚴重了啊!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4-7-19 14:57
jumingran 發表于 2014-7-19 14:50
再來一個關于以前工作流程的,或許這個更適合做項目,而不適合做設備,算是交流學習了,流程在執行的時候 ...

大俠可否稍作調整,單獨發一個主題,更方便大家討論。謝謝。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