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PLC產生、構成和設計——初識PLC [打印本頁]

作者: 隨風而去    時間: 2007-3-30 19:22
標題: PLC產生、構成和設計——初識PLC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大量的開關量順序控制,它按照邏輯條件進行順序動作,并按照邏輯關系進行連鎖保護動作的控制,及大量離散量的數據采集。傳統上,這些功能是通過氣動或電氣控制系統來實現的。1968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提出取代繼電氣控制裝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國數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電路和電子技術的控制裝置,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應用于電氣控制,這就是第一代可編程序控制器,稱Programmable Controller(PC)。 : B1 H% w# l! {3 C! z% s! [, H0 m

個人計算機(簡稱PC)發展起來后,為了方便,也為了反映可編程控制器的功能特點,可編程序控制器定名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 K3 y/ Q5 N3 Z( t k/ m

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發展最快的時期,年增長率一直保持為30~40%。在這時期,PLC在處理模擬量能力、數字運算能力、人機接口能力和網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漸進入過程控制領域,在某些應用上取代了在過程控制領域處于統治地位的DCS系統。 3 ^6 ^3 b7 P, l

PLC具有通用性強、使用方便、適應面廣、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編程簡單等特點。PLC在工業自動化控制特別是順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預見的將來,是無法取代的。 8 t4 [3 M% k) N) A2 a6 N O+ D

PLC的構成 6 f2 Q( M5 m9 d S0 k0 t6 g' Z+ n% U

從結構上分,PLC分為固定式和組合式(模塊式)兩種。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顯示面板、內存塊、電源等,這些元素組合成一個不可拆卸的整體。模塊式PLC包括CPU模塊、I/O模塊、內存、電源模塊、底板或機架,這些模塊可以按照一定規則組合配置。 6 B2 n0 w/ z, @- s

CPU的構成 2 m& _9 g4 z' h2 ]7 T

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經中樞的作用,每套PLC至少有一個CPU,它按PLC的系統程序賦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貯用戶程序和數據,用掃描的方式采集由現場輸入裝置送來的狀態或數據,并存入規定的寄存器中,同時,診斷電源和PLC內部電路的工作狀態和編程過程中的語法錯誤等。進入運行后,從用戶程序存貯器中逐條讀取指令,經分析后再按指令規定的任務產生相應的控制信號,去指揮有關的控制電路。 7 Z) E- {/ S. A" W3 r& c1 V+ ?2 T

在使用者看來,不必要詳細分析CPU的內部電路,但對各部分的工作機制還是應有足夠的理解。CPU的控制器控制CPU工作,由它讀取指令、解釋指令及執行指令。但工作節奏由震蕩信號控制。運算器用于進行數字或邏輯運算,在控制器指揮下工作。寄存器參與運算,并存儲運算的中間結果,它也是在控制器指揮下工作。 5 M. u! E& y3 a; Q' O6 }0 m9 |

CPU速度和內存容量是PLC的重要參數,它們決定著PLC的工作速度,IO數量及軟件容量等,因此限制著控制規模。 6 p, R6 F9 p$ Z8 v5 P

I/O模塊 9 h8 v7 X( h* B, v. {6 v' j& O$ S

PLC與電氣回路的接口,是通過輸入輸出部分(I/O)完成的。I/O模塊集成了PLC的I/O電路,其輸入暫存器反映輸入信號狀態,輸出點反映輸出鎖存器狀態。輸入模塊將電信號變換成數字信號進入PLC系統,輸出模塊相反。I/O分為開關量輸入(DI),開關量輸出(DO),模擬量輸入(AI),模擬量輸出(AO)等模塊。 : \1 e8 {0 Q! M' K

常用的I/O分類如下: $ j9 N' V' l0 o. l- i

開關量:按電壓水平分,有220VAC、110VAC、24VDC,按隔離方式分,有繼電器隔離和晶體管隔離。 0 A- ]2 d: O, y( ~

模擬量:按信號類型分,有電流型(4-20mA,0-20mA)、電壓型(0-10V,0-5V,-10-10V)等,按精度分,有12bit,14bit,16bit等。 0 r8 k: E) L- v$ h: I0 t

除了上述通用IO外,還有特殊IO模塊,如熱電阻、熱電偶、脈沖等模塊。 6 O+ u! M @# A4 _ M; W

按I/O點數確定模塊規格及數量,I/O模塊可多可少,但其最大數受CPU所能管理的基本配置的能力,即受最大的底板或機架槽數限制。 4 _( I3 z( D, e" R# s6 r' K

電源模塊 $ `5 `0 t! V! U" W+ x

PLC電源用于為PLC各模塊的集成電路提供工作電源。同時,有的還為輸入電路提供24V的工作電源。電源輸入類型有:交流電源(220VAC或110VAC),直流電源(常用的為24VDC)。 ! Y, Y( {( n: a" s

底板或機架 # G. _" k; V: y/ k$ l6 L; ]

大多數模塊式PLC使用底板或機架,其作用是:電氣上,實現各模塊間的聯系,使CPU能訪問底板上的所有模塊,機械上,實現各模塊間的連接,使各模塊構成一個整體。 % ^/ h, l2 b$ }0 Q7 G

PLC系統的其它設備 / l, s$ l$ w; ^4 C( O& m

編程設備:編程器是PLC開發應用、監測運行、檢查維護不可缺少的器件,用于編程、對系統作一些設定、監控PLC及PLC所控制的系統的工作狀況,但它不直接參與現場控制運行。小編程器PLC一般有手持型編程器,目前一般由計算機(運行編程軟件)充當編程器。也就是我們系統的上位機。 4 f7 G" J2 o# W _ P. p

人機界面:最簡單的人機界面是指示燈和按鈕,目前液晶屏(或觸摸屏)式的一體式操作員終端應用越來越廣泛,由計算機(運行組態軟件)充當人機界面非常普及。 - }1 L! F1 i' v- b- |

PLC的通信聯網 2 W6 e2 k# v" e2 |7 E

依靠先進的工業網絡技術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傳送生產和管理數據。因此,網絡在自動化系統集成工程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甚至有人提出"網絡就是控制器"的觀點說法。 3 ?5 ^6 D! J+ @6 c1 V0 p% i

PLC具有通信聯網的功能,它使PLC與PLC 之間、PLC與上位計算機以及其他智能設備之間能夠交換信息,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實現分散集中控制。多數PLC具有RS-232接口,還有一些內置有支持各自通信協議的接口。PLC的通信現在主要采用通過多點接口(MPI)的數據通訊、PROFIBUS 或工業以太網進行聯網。 6 K6 I8 U1 r9 b2 s- _+ X2 {+ z

2 PLC控制系統的設計基本原則 & c' T4 X% q: A( V, V' h

最大限度的滿足被控對象的控制要求。 5 t3 O/ U3 b* d7 o' g, E- c5 C

在滿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統簡單、經濟、使用和維護方便。 # Q/ ?9 F6 l( T8 P- ?* k0 C

保證控制系統安全可靠。 1 B% \: V1 j, s3 w. H6 |2 b

考慮到生產的發展和工藝的改進在選擇PLC容量時應適當留有余量。 5 p; [0 M$ c$ ]8 x1 j( c

PLC軟件系統及常用編程語言 ) u, b _4 C: G/ ?

PLC軟件系統由系統程序和用戶程序兩部分組成。系統程序包括監控程序、編譯程序、診斷程序等,主要用于管理全機、將程序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診斷機器故障。系統軟件由PLC廠家提供并已固化在EPROM中,不能直接存取和干預。用戶程序是用戶根據現場控制要求,用PLC的程序語言編制的應用程序(也就是邏輯控制)用來實現各種控制。STEP7是用于SIMATI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組態和編程的標準軟件包,也就是用戶程序,我們就是使用STEP7來進行硬件組態和邏輯程序編制,以及邏輯程序執行結果的在線監視。 ' v/ w( X/ _* Z) J! i

標準語言梯形圖語言是最常用的一種語言,它有以下特點: 1 g- i+ P% |) ~5 I) g

它是一種圖形語言,沿用傳統控制圖中的繼電器觸點、線圈、串聯等術語和一些圖形符號構成,左右的豎線稱為左右母線。 - s# ~0 e6 P8 d0 u6 r

梯形圖中接點(觸點)只有常開和常閉,接點可以是PLC輸入點接的開關也可以是PLC內部繼電器的接點或內部寄存器、計數器等的狀態。 ( _2 I/ j6 S$ z7 ^, P- T

梯形圖中的接點可以任意串、并聯,但線圈只能并聯不能串聯。 : Z4 B* Z( C3 y2 g

內部繼電器、計數器、寄存器等均不能直接控制外部負載,只能做中間結果供CPU內部使用。 1 G/ S1 }- o; d8 k

PLC是按循環掃描事件,沿梯形圖先后順序執行,在同一掃描周期中的結果留在輸出狀態暫存器中所以輸出點的值在用戶程序中可以當做條件使用。


作者: 隨風而去    時間: 2007-4-20 18:04
標題: Re: PLC產生、構成和設計——初識PLC
TO 東哥
# z5 d& t9 w; C  i7 T  R$ w& T在上海好像有專門培訓的地方,但我不是很清楚。: G8 W& g7 K" R( c& D

; V6 h, s5 [, n4 `9 }* W一般你若想學習PLC,你可以去參加相關廠商的培訓,有的是免費的,有的是付費的。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