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打印本頁]

作者: 葉飄零    時間: 2007-3-30 12:52
標題: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
 
有一次,與從德國回來的一位“海龜”朋友聊天時,我自然問起了他留德的感受,并問他對德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說:就是德人的嚴謹,德國人對任何工作細節的關注。他說了令我吃驚的一件事:現在德國的高速公路有的還是希特勒時代修筑的。


這讓我想起了許多工程問題。京深高速公路剛修了幾年,看看有多少路段在修修補補,是我們的設備不夠先進嗎?不是。據我所知,我們的許多建筑施工單位用的都是一流的進口設備,我們的差距其實就在我們的思想里。坐過上海地鐵的人,一定都知道上海地鐵二號線的故事。
有一位名人說過:“硬件項目的管理更多地體現在細節的管理,細節到每個設計、每次改動、每天操作。”上海地鐵一號線是由德國人設計的,看上去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直到中國設計師設計的二號線投入運營,才發現其中有那么多的細節被二號線忽略了。結果二號線運營成本遠遠高于一號線,至今尚未實現收支平衡。
○三級臺階的作用
上海地處華東,地勢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點點,一到夏天,雨水經常會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國的設計師就注意到了這一細節,所以地鐵一號線的每一個室外出口都設計了三級臺階,要進入地鐵口,必須踏上三級臺階,然后再往下進入地鐵站。就是這三級臺階,在下雨天可以阻擋雨水倒灌,從而減輕地鐵的防洪壓力。事實上,一號線內的那些防汛設施幾乎從來沒有動用過;而地鐵二號就因為缺了這幾級臺階,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對出口轉彎的作用沒有理解
德國設計師根據地形、地勢,在每一個地鐵出口處都設計了一個轉彎,這樣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煩嗎?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嗎?當二號線地鐵投入使用后,人們才發現這一轉彎的奧秘。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你家里開著空調,同時又開著門窗,你一定會心疼你每月多付的電費。想想看,一條地鐵增加點轉彎出口,省下了多少電,每天又省下了多少運營成本。
○一條裝飾線讓顧客更安全
每個坐過地鐵的人都知道,當你距離軌道太近的時候,機車一來,你就會有一種危險感。在北京、廣州地鐵都發生過乘客掉下站臺的危險事件。德國設計師們在設計上體現著“以人為本”的思想,他們把靠近站臺約50厘米內鋪上金屬裝飾,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條邊,這樣,當乘客走近站臺邊時,就會有了“警惕”,意識到離站臺邊的遠近,而二號線的設計師們就沒想到這一點。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磁磚,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軌道,危險!地鐵公司不得不安排專人來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不同的站臺寬度給人的舒適度不同
每次我到上海的時候,都體會到兩條地鐵舒適度的巨大差異。一號線的站臺設計寬闊,上下車都很方便,而當你轉入二號線后,就感到窄窄的讓人難受,尤其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在上海這種大都市,二號線站臺顯得非常擁擠。
○為什么省掉站臺門?
德國設計師在設計一號線時,一是為了讓乘客免于掉下站臺,二是為了節省站臺的熱量,每處都設計了相應的站臺門,車來打開,車走關上。而中方的施工單位可能是為了“節省成本”,居然沒安站臺門,當然,更不可能理解德國設計師的用心了。
      說中國的設計者沒有德國人聰明?我想未必。關鍵在于長期養成的對待工作的認真和精細。比起意大利、法國人的浪漫,美國人的隨意,德國人顯得嚴肅、認真,甚至刻板,可就是憑著這種一絲不茍、嚴肅認真的工作精神,使德國在二戰后迅速成為世界第三號強國。
中國人決不乏聰明才智,缺的就是對“精細”的執著。想想我們的城市規劃、城市建設中的工程留下了多少遺憾。請問:我們城市的道路有多少條沒有被“開膛破肚”過?我們的城市規劃設計者有誰想到了供殘疾人使用的無障礙通道(現在好像仍然沒有)?我們城市中的立交橋有多少剛剛“勝利完工”就成為新的擁堵點,從而不得不進行一遍遍的改造?我們城市里鱗次櫛比的高樓中,真正有創意的有多少?火柴盒樓、四方塔樓,一片片地被克隆著……。

以上為轉載!

昨天看到了以上文章,對我的心靈沖擊很大,說真的,咱中國人不比德國人笨,也不比日本人差,可為什么咱設計的東西就是沒人家的好,我想關鍵就是對于細節的把握。人家是不放過一個疑點,一點不滿意都不能出廠;中國人做設備,大多是模仿,抄都抄不好,那還不如不抄,汗~!中國人往往以為別人看不到的角落隨便搞一下就行了,只要不影響功能,反正看不到,就是這些細節的忽視等設備出來后就差了一個檔次甚至幾個檔次!德國能,日本能,我們為什么不能?細節決定成敗,不可忽視!看來以后要用德國人的嚴肅對待工作!認認真真,一絲不茍!


作者: 老鷹    時間: 2007-3-30 13:12
標題: Re: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葉飄零,你的博客開通了。
作者: 葉飄零    時間: 2007-3-30 13:12
標題: Re: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關于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是否屬實我不清楚,沒到過上海,請上海的朋友考證,謝謝!
作者: 葉飄零    時間: 2007-3-30 13:14
標題: Re: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我知道了,謝謝老鷹
作者: 雷鋒(上海)2008    時間: 2007-3-30 14:06
標題: Re: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經常往返此地,原來如此,我覺得就是中國的質量管理、好大喜功等原因造成,還有
不透明操作的原因吧,請指教
作者: 檸檬小子    時間: 2007-3-30 15:17
標題: re: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我去過上海,做了幾次的地鐵,好像還沒有做過二號線,只是從一號給轉三號線,還沒有體會到很大的區別
作者: zangzw    時間: 2007-3-30 16:06
標題: Re: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唉,確實是悲哀呀,中國也不是設備不先進,也不能說單單說我們的設計人員不夠心細,有許多東西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給拿掉了的好像,這個原因大家也都知道。
好多好東西只要到中國就變味了,形式主義害死人呀。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07-3-30 19:14
標題: re: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這篇文章曾經看過,最近又看了一篇報道,上海的外灘有一棟百年前的建筑,是英國設計的,當時的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今年剛滿,收到英國當年的設計院來函,意思是該建筑已經到了設計的使用壽命,叮囑現在的使用者要小心留意了。
    可就在該建筑的隔壁,有一棟由國人設計建造的樓房,還沒有幾十年功夫,已經是危樓,正在拆卸。
    鮮明的對比!?
作者: wench    時間: 2007-3-30 19:59
標題: Re: re: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好象真有這么回事。去年我們學習《精細化管理》的時候,主講姬濤老師也講過并分析這個案例,當時我還有點懷疑。的確,細節決定成敗!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吧!
作者: jssz19732326    時間: 2007-3-31 08:17
標題: re: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我們公司現在還有一臺東德時候的機床呢 挺好用的我想和德國人的嚴謹有著很大關系吧
作者: 深南大道    時間: 2007-3-31 08:57
標題: Re: re: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確實,細節決定成敗啊
德國人做事確實很嚴謹
我們接觸的一個供應商,做膠帶的
能做到世界第一,憑這點就可以證明了
作者: lg0921    時間: 2007-4-2 19:57
標題: Re: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這也是中國的一種國情,到處看到“扒路軍”!
作者: wxd123    時間: 2007-4-3 10:44
標題: Re: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為什么省掉站臺門?
德國設計師在設計一號線時,一是為了讓乘客免于掉下站臺,二是為了節省站臺的熱量,每處都設計了相應的站臺門,車來打開,車走關上。而中方的施工單位可能是為了“節省成本”,居然沒安站臺門,當然,更不可能理解德國設計師的用心。
  一號線站臺門前幾年確實沒有,從去年開始又在人民廣場站和徐家匯站裝了,因為被擠下站臺死過人。今年上海南站站也在裝,還沒裝好,一副開膛破肚的像,看了看原理也就是一臺小蝸輪減速機帶一條同步帶驅動車門開合,動力頭是一臺步進電機(也有可能是伺服電機),并設有多少難度。
  大概是國人本著少花錢多辦事的精神給省的吧,也有可能是就沒領會人家的意思,也許這就是差距,并不是沒注意細節。不醉怎知酒濃,不愛怎知情重。
作者: kingland    時間: 2007-7-4 13:53
標題: Re: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還要多從自身找原因啊
作者: aoman_yb    時間: 2007-7-11 16:55
標題: Re: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我很難過~~~

作者: zhbd    時間: 2007-8-1 07:52
標題: Re: 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給我的震憾與啟示
擔心的是"好大喜功"、“形式主義”在我們的政府官員、設計施工人員中形成習慣。
作者: 泊比    時間: 2007-12-15 13:06
是啊,我們往往不在大的地方犯錯,而是失敗在細節處啊,
作者: 伊凡    時間: 2008-1-7 16:58
也不能"妄自菲薄"啊, 細節上要多學習, 而不是一味地"貶低"自己.

加油啊!!!
作者: waylon931    時間: 2008-1-16 12:20
標題: 今天馬虎,明天的災難/
我們的觀念根深蒂固了,做事馬馬虎虎。
以為自己做大事,這些細節不重要。
可是最后確實這些小事給自己埋下了后患。
作者: 五星級新手    時間: 2008-2-14 14:25
很多時候"差不多就行了"的思想做祟,還有很多"向***獻禮"也會造成很多粗制濫造的現象

"大干快上"必然會造成"大干快下"
作者: 糊涂生    時間: 2008-5-12 14:16
今天看到好幾個帖子都寫到了這方面的東西  比如什么奧運火炬的設計等等
歸根結底  中國人幾千年來的中庸思想   導致差不多先生遍地皆是
就是這些差不多  導致的結果差得太多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