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懷念一下老國企 [打印本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4-6-12 11:11
標題: 懷念一下老國企
我剛畢業就進了一個大研究所,其實就是一個老國企,也在山溝里,后來進了城。十幾二十年前,工作中又去過一些老國企。企業比較大,就是一個社會,職工醫院、子弟學校、幼兒園、職工食堂,禮堂電影院什么都有。一大家子,親戚朋友都在一個單位上班。

這種地方,有的時候讓人感覺比較溫暖,比較安全,更多的時候會讓人感覺壓抑。企業的負擔重,效率低下。但想到現如今很多在私企工作的社友不停地吐槽勞資關系險惡,似乎也有理由懷念一下這些老國企。

社區里有一些人是從老國企出來的,比較年長的社友從這些地方出來闖蕩世界,還有一些老國企經過改組仍然存在,有年輕的社友在里面工作。這些老國企是中國工業化進程的里程碑,曾經無比輝煌,很多人都想進去。但后來經過痛苦的蛻變,無數人下崗。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迅速崛起,特別是在沿海地區。很多人從東北地區,西部三線企業這些老國企里面出來,到沿海地區闖蕩,還有一部分人,留在原地,要么下崗,要么拿著低工資。

回顧這些,你會感到中國的工業化也是一部史詩。但是我們不知道,這將是一部勝利者的史詩,還是一部失敗者的史詩。

有些社友從小就生長在老國企,后來走出去,前后比較,感觸更深。大家有什么感想和評論。都來說一說。

作者: 桂花暗香    時間: 2014-6-12 11:26
本帖最后由 桂花暗香 于 2014-6-12 11:40 編輯

哈哈!沙發!從老國企到一家私企,從以前的一周5天到一周六天制,工作時間從原來的8小時到11.5小時,以前不想做官倒還安寧,人際關系和諧。到私企老板盯的緊,員工傾軋。人際關系復雜,有一點好處,不想做走人!說到質量,私企比不上國企,原因成本問題,不要說市場競爭,現在的質量不是在普遍下滑嗎?私企員工保險什么的普遍沒有國企好。就這幾點國企競爭不過私企。

補充內容 (2014-6-14 08:05):
在一個說,私企年齡大點就辭退了!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4-6-12 11:33
30年前,進這種地方,一個是大學畢業,一個是招工學徒,

學徒從16塊開始混起,到30歲,能干的能混到38塊,

‘國企不會有前途,除非壟斷’,這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人物對我說的,不說是誰了,只說這話講的非常對,我當年非常佩服人家,厲害,

國企,適合學習基礎技能,可以干5年,別過早離開,現在年輕人不懂這些,只能說傻冒了,

但,國企也不適合干一輩子,除非像石化總部,在油田都不行,我20年前說這個,他們不信,我說,就舉一個例子,油都抽完了,你就得自動滾蛋,這就是現實,

國企不會有根本出路,因為不會有深刻的技術內涵,玩深東西,絕對不行,不是要貶低國企,因為里面的家伙不可能主動尋求深刻,即使有,是一個非常短暫的時代,要有‘天時、地利、人和’

我那個時代,有一大幫‘玩家’,首先人多,干中東鋼廠,東南亞項目,改造米國鋼鐵廠,但也就是那么幾年,過去了,人散了,什么都沒有。了

現在你讓年輕一代干這個,根本不可能,讓現在的家伙組織起來給大型國企賺錢,幾乎已經不可能了,出去都是巨額虧損,這就是時代,注定就這樣了了
作者: 林の屋    時間: 2014-6-12 11:47
國企的存在,在一定歷史時期,有它重要的作用,應該說它基本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當要承擔超大型項目時,可能還會想到國企。
作者: Dandylian    時間: 2014-6-12 11:49
鷹大的講述引起了我很多的共鳴,確實在國企我學了不少的東西,還是很感謝在我的人生中提供了一個舞臺!
作者: 好方案    時間: 2014-6-12 11:53
本帖最后由 好方案 于 2014-6-12 12:00 編輯

一切為了生存。各行各業跑了很多,也有一些對比。

看《大國崛起》,開始自以為是的深度思考為什么?

感覺,我們的機械工業實際上是建立在為兩彈一星外圍服務的基礎之上的。

首先就是機械行老國企的管理,簡單,粗暴,帶有濃烈的軍管痕跡。佐證就是不少地方文革“烈士墓”都是在大型機械企業附近,主人也多數是當年的企業工人。

大的主體工程完工了,附件自然是調整時期的最大沖擊承受者。

前面說的因素,加上大的政治環境,咱們這一行的人接觸的國際新思路很少,國外老技術的傳承也基本局限于滿足一般軍工的需要。這個可以看一下教材的編纂質量與在校學生的知識掌握要求也就一目了然了。

可是,國門打開了,偏是咱們這一行面對的是人家起家的看家本事與積累。

那些“老大哥”還好一點,有親娘罩著。小一點的“地方國營”當然就悲劇了。

自己自力更生?面對一個拼裝備的行業,資金與技術加上運作時間的協調。還有有關方面對掌握一定軍工技術的行業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滿足質量需要的材料的采購的限制。)

這就是絕大多數老國企同行在國內大環境下的四面夾擊下的突圍之戰。血流漂杵不足以形容之慘烈。

。。。。。。。。。。。。。。。。。。。。。。。。。。。。。。。。。。。。。。。。


作者: zhifei14    時間: 2014-6-12 11:59
本帖最后由 zhifei14 于 2014-6-12 12:00 編輯
2266998 發表于 2014-6-12 11:33
30年前,進這種地方,一個是大學畢業,一個是招工學徒,

學徒從16塊開始混起,到30歲,能干的能混到38塊 ...

大俠一路走來也不容易,有高人指路,加上自己非凡的努力才走到今天。現在是很難有大俠那樣的成才機會。就是有機會,也沒人有大俠那個時候的心氣,時代不同了,人家說社會浮躁了!哈哈!但是現在最大的好處,就是如你說的:你想變得優秀誰都攔不住你!機會多,能否把握就全看自己。

作者: w91678    時間: 2014-6-12 12:02
國企是浪費國家糧食和各種資源的蛀蟲,一家幾代人幾十口都在國企,很多企業把工廠遷移到郊區,在老廠區給職工一家蓋幾套福利房。國企沒有效率,人人只知道混日子,典型的共產主義。
作者: g2096    時間: 2014-6-12 12:10
對我來說,老國企只是一段回憶。
九幾年,老國企的瓜分潮有幾輪;03年的那一輪我們那個國企終于被瓜分了。
工友們經歷了幾年無用的抗爭,據說燒了派出所。
作者: wangqing1    時間: 2014-6-12 12:16
說到國企,在用國企的話說吧: 老身們常說,在他們那個時候,技校幾年,學徒三年。在他們那時候,給官也不干,因為車鉗銑沒個比,鐵飯碗,還分房子。
在沈陽機床一,我趕上個尾聲,那時候我加班,直接給票子,公司照顧我們外地的,不分東西,直接給錢。
那時候老工人真霸道,那是對于領導而言,我親眼看見,在我們面前耀武揚威的段長,挨他師傅罵,一聲不吭,滿臉通紅!嘎嘎!
我親眼看見,公司經理,路過車間,被一個車工揚了一身鐵屑,他就是故意的!經理吃個啞巴虧!嘎嘎!
師傅對我們真不錯!還請我吃過飯,呵呵
要吃飯了,就說這些吧!國企干活,做事是有套路的,這是總在私企的人不懂得!!嘎嘎
作者: 284798178    時間: 2014-6-12 12:34
沒去過國企呢,聽說很養人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4-6-12 12:37
以中國人目前這種農業社會狀態,農民心理工作,沒有國企還真是不行的。為什么在國內總有強調領導核心,為什么常說沒有XXXX,就沒有XXX。只要看看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就明白了。
農民起義沒有領導核心根本折騰不起來。
作者: 走路empty    時間: 2014-6-12 14:06
wangqing1 發表于 2014-6-12 12:16
說到國企,在用國企的話說吧: 老身們常說,在他們那個時候,技校幾年,學徒三年。在他們那時候,給官也不干 ...

對的 現在主要是人的靈魂思想沒了,滿腦子錢

作者: 貝克焊條    時間: 2014-6-12 14:10
從老國企出來的-----感覺那的多數人(也不排除個別人削尖腦袋想當領導的)尤其是車間的師傅多數是沒有勾心斗角(至少我碰到的是),向他們請教問題,他們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更有熱情愛聊的師傅,你不問他也會給你講一講一些典型的技術問題(當然可以順便給自己吹吹牛B)。

到了那里才意識到那句話“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那里的各種設備,多數在書本上沒有見過,到了那里需要學的東西太多。

我在的那個老廠(聽老師傅們講)曾經在輝煌的時候有過8000多人,鐵礦石進去成品件出來,煉鐵、煉鋼、鍛壓、鑄造、熱處理、機加工一應俱全。醫院、幼兒園、禮堂、電影院、澡堂子、溜冰場、印刷廠、雪糕汽水廠全都有。

所以當我剛進去的時候那感覺有學不完的東西,今天問問這個,明天聊聊那個。

那時候年輕人一般分為三類:
1、有心人多學、多問、多看、多動手,那樣他的知識在兩三年和同時進廠的比就會高出很多,三四年后或者被提拔為領導,或者換份工作掙大錢;
2、混日子的,整天吊兒郎當,和那些同時混子日的沒兩年退休的老職工一起侃大山,這樣的 人工作五六年仍然不會什么,工作平平,整天心比天高手比腳笨,牢騷話一堆,沒事罵罵閑街,當然領導也不會開除他,因為那是國企。
3、也是極少數的人,整天圍著領導轉,沒事就去領導辦公室匯報思想、拍胸脯表決心,領導喜歡了,安排個什么行政的職務(原本是技術的大學生),然后繼續著拍馬屁的工作等待著提拔。。。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14-6-12 15:01
N年前有位老朋友,在國企已經呆了近20年,已經混到了中層,后被一私企老板挖走,沒多久聽他嘆了一聲:真沒想到私企是這樣子的!原以為可以大展拳腳,結果比國企捆的還死!
作者: zyz4190    時間: 2014-6-12 15:18
我進廠時,除了沒火葬場,其他都有!這是個磨人的地方!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14-6-12 15:28
過去一般的國企,只要你正常的工作,可以一輩子不用考慮生存的問題,業余的時間可以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很多的興趣協會,大家都活得比較輕松;改制以后,通過努力可以過上精彩的生活,但一般人都要考慮自己的生存問題,買房、讀書、特別是看病:有沒有錢看病?生病了不能賺錢了怎么辦?國企里沒病可以說自己有病,病假病退有工資生活有保障。我想社會最好的方式就是:讓正常工作的人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讓有困難的人生存有保障;讓努力的人有可能過上精彩的生活,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很多人在為生存而掙扎,只有一部分人可以享受生活。畢竟叢林社會太過血腥,人類也不能只是低著頭吃就會幸福了。
作者: 雨傾城    時間: 2014-6-12 15:28
可惜那個你年代已經過去,中國已經改革開放了。中國夢由于很多問題也只能是個夢而已
作者: wdennisw    時間: 2014-6-12 15:39
其實也只有老國企能給人一種家的感覺
你可以說他,罵他,但是你不一定能沖出他的懷抱
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換來的就是節奏慢,生活舒適休閑
但是壓抑,本身就是有些受不了這個壓抑
所以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了離開,留下的基本也是領導級別的了。

作者: 啟東顧工    時間: 2014-6-12 16:12
鷹大話題也引起了我很多的共鳴,我學徒從13.8塊開始做,確實在國企我學了不少的東西,首先機械行老國企的管理與現在私企比較,我還是認為國企強,現在大部份私企,一周六天制,工作時間從原來的8-9小時,私企老板盯的緊,人際關系淡,有一點好處,不想做走人!成本控制使私企質量比不上國企的,私企員工保險什么的普遍沒有國企好。
還是很感謝國企在我年輕的人生中提供了一個好舞臺,積累了知識!

作者: xuzhijie1987    時間: 2014-6-12 17:06
本人現在就職央企,感覺央企并沒有你們想的那么好的高待遇高福利,我們也是一樣經常加班,兩點一線的工作,我來這個城市五年,但是去市中心玩不到十次,基本都是有事情才去,平時工作壓力也不小,國企可能的確沒有很多人想的那樣能玩很深的技術,但是技術一定是有的,而且有玩的很深的,因為我們玩的都是大家伙,隨便都是幾百萬的設備,所以沒辦法,大部分都要成熟技術,不成熟的就引進老外的,然后下一次就國產化了,基本就是這個過程,自己去研發沒有幾千萬砸進去還是有些難度的,輕工業的設備運行的很好,同樣的東西擴大了用在重工,他就不好用,他涉及很多問題,包括資源匹配等,個人認為國企在中國承擔著最重要的質量關,而且擁有中國大部分的精英,沒有國企制造業將亂套
作者: 好奇D旁觀者    時間: 2014-6-12 17:13
從微觀角度具體到員工,自然對國企的好處念念不忘;若是回到宏觀角度從整個國家的工業發展進程來說,國企的競爭力實在尾大不掉,改革開放后民營和外企迅速崛起理所當然。
就看所處立場了。
作者: 菰韣旳幽霝    時間: 2014-6-12 18:10
還真是那樣,俺現在呆的就是國企,幼兒園到高中都有,另外還有一所技校,醫院儐儀館都有,但沒有火葬場。以前電影院,游泳館,澡堂什么的都有,最近幾年都陸續關了。感覺人情味還是比較濃,除了一些領導有勾心斗角之外,普通員工絕大多數之間都相處的很好,車間工人就更好相處了。員工結婚什么的都可以向工會提安排車接送親友。有什么事請幾天假什么的領導也不會為難。員工的父母去逝都是同事幫忙送到儐儀館,還輪流守夜,關系好點的都會去送葬。我想這些在外面的小私企是難以想象的。
作者: dhihi    時間: 2014-6-12 18:15
2266998 發表于 2014-6-12 11:33
30年前,進這種地方,一個是大學畢業,一個是招工學徒,

學徒從16塊開始混起,到30歲,能干的能混到38塊 ...

“國企,適合學習基礎技能,可以干5年,別過早離開,現在年輕人不懂這些,只能說傻冒了”

前輩,不要太早離開的意思是要給自己留下打基礎的足夠時間嗎?

作者: 喝醉的毛蟲    時間: 2014-6-12 18:18
剛從國企辭職,覺得國企不是青年人呆著的地方,太沒有挑戰了
作者: orc_roll    時間: 2014-6-12 19:07
一般能活到現在的老國企,多少都有點底蘊的。所以,只要你用心,想去學,多少能學到點本事的。我有個親戚就是老國企走出來的,不過他在國企呆的時間比較長,出來了到卡特彼勒做研發高級工程師,不過到了四十歲外企不要他了,他又去了民企。老國企制造加工的效率相對外企、私企或者民企都不如,不過加工的質量肯定能保證。老國企里面的老師傅周末的時候經常出去接私活,私人老板或者民企老板很愿意請他們,相信他們的技術能力。以后有機會的話,寫寫關于老國企的老師傅們。
作者: 把刀用好    時間: 2014-6-12 19:22
環境變了,就算現在再砸錢搞也搞不出以前那樣的國企了。
作者: xuzhijie1987    時間: 2014-6-12 20:09
在國企當然要看是干什么,但是做設計的在國企能長大見識,起碼你能看到你在別的地方都看不到的大家伙,你能接觸到你在小企業接觸不到的前沿技術,雖然不一定你就會設計或怎么樣,但是你還是見過,不要看現在很多人玩輕工自動化很順溜,你那一套用到重工大部分都不太好用,當然還有行業性的關系,在中國輕工業早就不是問題了,最難最做不好的就是生產機器設備,這些都不是你簡單的懂設計原理實現動作,標一些加工符號就行的,我個人認為國企設計院,不管是哪個行業,我所接觸的還是可以的,都是很負責任的家伙,比如我同學所在電科院、賽迪、北鋼院,那些老法師還是有一套核心的經驗的,當然也的確有不好的單位,總的來說學習靠個人,在國企沒有那種非常復雜的人際關系,同事都和和睦睦,大家過的開心,有問題相互討論,最重要的是哪里開心就在哪
作者: 尼古丁00    時間: 2014-6-12 20:44
wangqing1 發表于 2014-6-12 12:16
說到國企,在用國企的話說吧: 老身們常說,在他們那個時候,技校幾年,學徒三年。在他們那時候,給官也不干 ...

現在國企的工人地位很低,一天天干活還要處處被人管著,質量分,績效分,午休說取消就取消。工會不管職工的伙食怎么樣,總檢查現場,整什么6S管理。無奈,都是看在錢的份上。
作者: HK_flybendi    時間: 2014-6-12 20:47
      俺08畢業的時候也在一國企車間做了兩年的技術員,那真是一段安逸的日子,沒事的時候找操作工扯扯談,和同事出去曬曬太陽,但忙的時候屁股挨不了凳子,閑的時候又讓你心里直發毛。最大的感觸就是國企機構組織多,活動多,還有就是子弟關系戶多,如果不是有背景或者非常活躍的那種,感覺很難熬出頭。不過人情味還是比較重的,誰家有個紅白喜事都要湊份子錢,我走的時候領導還請我在星級賓館搓了一頓。
       這幾年在私企,感覺各種不靠譜,同事間各種下拌子,主管為了諂媚老板壓榨員工的利益,承諾過的獎金各種縮水。
     有個時候真想找個機會回國企養老算了,灰溜溜的回去又拉不下面子,但實在太他媽難混了。
作者: lbflzcl    時間: 2014-6-12 22:04
國企就是,餓不著,也撐不著
作者: xiuguoz    時間: 2014-6-12 23:11
畢業是有一個軍工廠,可以進去。后來還是沒選擇。就是工資低。現在還有幾個同學還在哪里面上班,前幾年還是聽到抱怨工資低,領導貪,關系戶多。相比之下,國企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一方面。好像過時過節他們都有慰問金,報銷探親的交通費。所以不能什么好處都占了,得其一二,心態就會平衡點。
作者: lk17859415    時間: 2014-6-13 09:37
有點懷念,小時候就生活在那樣一個大環境里,好幾個廠子在一塊,有電影院有學校,樓后面就是野山,別人都要花幾毛錢去看電影,我管看門人叫俱樂部爺爺有時候就能白看,想要出去都需要廠子里的大客車和解放車,還要走盤山道,那個嚇人啊。后來陸續都搬到城市里了,剛進城時收入在市里都能排的上號,結果現在幾個廠子黃的黃,賣個人的賣個人,只剩下我們一個在茍延殘喘。。。
作者: du_best    時間: 2014-6-13 11:16
大學適合待兩年,學習基本知識,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初步踏入社會,做了一點就業打算;
國企適合帶4、5年,該會的基本都會了,再待下去只會是浪費時間,當然如果很有油水另說;
然后跳槽到私企,獨立挑大梁,進一步鍛煉自己;
再跳槽就要到外企,賺錢加開闊眼界,最好是出國做幾個大單;
再做下去,自己開個公司吧。
作者: lxg1980    時間: 2014-6-13 14:13
學習了。
作者: 啟東顧工    時間: 2014-6-13 15:31
啟東顧工 發表于 2014-6-12 16:12
鷹大話題也引起了我很多的共鳴,我學徒從13.8塊開始做,確實在國企我學了不少的東西,首先機械行老國企的管 ...

我雖然不從事液壓泵行業,我相信啟東會造出質優的軸向柱塞變量泵。謝謝提示。
作者: 凌霄1112    時間: 2014-6-13 18:20
我不知道有些社友的可以在國企呆4-5年的想法是怎么樣的,等到在國企呆4-5年,你都有家了,你的學習習慣,學習動力都沒了。依我看,國企適合呆最多兩年,呆的時間長要重新適應環境,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
作者: 于虎    時間: 2014-6-13 20:40
說的好
作者: 桂花暗香    時間: 2014-6-14 08:03
當年在老國企上班,那時候都在學青島,當時的青島有海爾、海信、澳柯瑪、雙星等等新星。車間主任被到這些個企業參觀,回來后,私下對我們講:競爭不過的,都是年輕人,上班時間長,超過35歲都不要了。
作者: taxiangguoke    時間: 2014-6-14 11:37
籠里的鳥與籠外的鳥。。。
作者: bstronger    時間: 2014-6-14 20:21
我想說。。混合所有制才是王道,你看新加坡資本主義社會也有國企,還發展的很好,就是個例子,國家可以占有股份,但只能作為股東,必須依法依規辦事,不可以亂干涉日常經營
做到真正的市場化就是政府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個人企業單位做到法無禁止即可為。就是市場化的根本含義。
作者: chenchunfan119    時間: 2014-6-15 22:01
很多老一輩的人走過的,不容易
多多吸取經驗
作者: 趙大世    時間: 2014-6-17 14:33
我家是黑龍江的一個小縣級市,我爸是國企的(做酒精的挺大的)、沒學歷、應該是在現場維護設備的或者是看設備的(一直也沒咋太去了解),印象之中老爸剛去的時候,是歸市里管的,后來被華潤收購或者入股了也搞不太清了,那個時候我對寧高寧的印象很深的,每次公司的雜志之類的都有他。華潤管理的時候一直不賺錢,最后寧高寧和公司都歸中糧了。工資不高,在當地還挺有名頭的,進去也不好進了。我畢業的時候,我爸讓我去,我沒去,有幾個同學去回那里干了一段時間也都走了。

國企跟央企區別挺老大的。有同學去哈爾濱三大動力的鍋爐廠啊,長春一汽的,中冶的,哈飛的,東安的等等,走的比留的多。我總結了下他們的話“學歷高的人挺多、歲數大的人也多、大多數靠時間、生活沒激情、消耗上進心”。

同期去外資企業或者是大民營企業的、“目前”看起來比去國企混的稍好些。(當然還的加句話、不算那些高精尖的大哥大姐)
作者: 天藍藍海闊闊    時間: 2014-6-18 12:47
國企是育種培訓中心,沒有國企漫長的技術歷程,就很難實現技術的沉淀,私企是收割機。
作者: 春江釣客    時間: 2014-6-18 21:28
國企的生存模式是有問題的,體制就決定了他們不可能走的更遠,除非是壟斷企業
作者: 偉光    時間: 2014-6-18 22:13
根本不是國企私企的問題,關鍵是人,你希望做個像八爺那樣嚴謹深刻的人嘛?
有點難度就退縮不接單了,對不對,動不動就來個降本增效,縮減工時降低材料,是不是。
很難想象航母、核潛艇、核電站、載人航天涉及的關鍵設備工序在當前全部交給私企制造是個什么情況。

作者: blackll7    時間: 2014-6-18 22:55
大家說起老國企做出來的東西總是多好多耐用。
體質的變化是讓中國經濟發展起來了,但是卻讓人心浮躁沒有了以前國企那種扎實了。
凡事不能一口吃一個胖子,中國的機械科學也只能一步一步相互配合的走起來。
更何況我們還要面對外國的劇烈競爭。




作者: andyany    時間: 2014-6-19 14:20
我畢業后在航天一個研究所工作。
響當當的大所,據說周總理點的幾十個專家,我們所就有幾個。
同樣的應用,機電方案干了幾十年,光機電方案來了。
成立了研發中心做光機電方案。研發中心有國企的特點,但是很少。
本來大家都專心做事,集團公司重組過來重組過去,研發中心也變成了派別林立。有段時間,老開會,老寫思想匯報。
所里原來那攤叫設計中心,運營貴死人。不管是加工還是采購,我們研發中心根本玩不起。
研發中心干了幾年,在我出來之前,光機電方案打靶都成功了。有一年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得了個國家發明二等獎。大領導聽說也當了院士。而且研發中心做的智能電力傳感器也成功了,聽說很火的。
作者: shuai5310    時間: 2014-6-19 15:14
國企適合養老
作者: 斯尼爾TBI    時間: 2014-7-31 10:02
w91678: 國企是浪費國家糧食和各種資源的蛀蟲,一家幾代人幾十口都在國企,很多企業把工廠遷移到郊區,在老廠區給職工一家蓋幾套福利房。國企沒有效率,人人只知道混日子 ...



作者: 鐵寺小七    時間: 2014-7-31 11:23
2266998 發表于 2014-6-12 11:33
30年前,進這種地方,一個是大學畢業,一個是招工學徒,

學徒從16塊開始混起,到30歲,能干的能混到38塊 ...

在一個改制后的國企工作6年。進去那年是最后一批福利分房,看著同事都還帶著飯盒上班,學校、醫院等設施也逐漸分出去了,但是公司業務沒什么改觀。曾經朝著一個金藍領努力,水平也屬上乘,但是機會每次都是擦肩而過。回頭想想,有遺憾, 有收獲

作者: 784928942    時間: 2014-7-31 21:05
國企有能力和一個零件較真,私企直接試試零件好用不好用,好用就合格,其他不考慮,國企是能學到東西的地方。
作者: 小李飛刀樂呵呵    時間: 2014-8-1 10:47
國企三年,在外晃蕩近20年。其實留下來的同期弟兄待遇不比自己現在少多少。
經常想的事情是:能否再回國企。
其實大國企中層收入是非常高的。(汽車行業)
作者: lantianbihb    時間: 2014-8-26 08:32
國企還是有優點的
作者: zhw101315    時間: 2014-8-27 16:29
鷹大,我剛剛畢業,本來可以去國企,但是考慮之后國企的工資比較低,所以來到了浙江的一個私企,其實工資也不高,但是來了之后發現和自己的想象不一樣,自動化程度想當低,沒有師傅帶我,車間里面也是普通操作工居多,很少有精通技術的,自己也突然無從下手,不知從何學起,公司當然也沒有安排什么任務只是給了幾本書讓自己看看,當問到技術部一些師傅門,關于設計的一些問題,總是說行業設計習慣了,這個都是成熟產品,,現在開始擔憂,也有些迷茫,,還懇請鷹大給予一些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作者: 馬榮臻    時間: 2014-8-27 20:48
我在機床二廠
作者: 122747557    時間: 2014-8-28 12:10
du_best 發表于 2014-6-13 11:16
大學適合待兩年,學習基本知識,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初步踏入社會,做了一點就業打算;
國企適合帶4、5年, ...

說得有道理,我自己也在一家有國企性質的企業,就圖個學點基本的東西。
作者: 蔣明華機械    時間: 2014-8-28 14:01
13年畢業 專升本的本科 出來后去了武漢私企  接觸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三江  中國船舶重工的武漢船用機械公司 做過一年的液壓設計維護調試設計  如今回到桂林 進了一個五年前的國企,現在改制了!  做著壟斷的市場,可銷售依然蕭條,工資都欠了四個月了,什么五險一金欠了倆年了。  本來想走了的,可師父對我太好,沒忍心這樣走。  國企還是有底蘊的,老師傅玩起技術那是杠杠的,各種高技術啊! 可惜后繼力量不行,等老師傅下來后,新工人簡直都是渣子!  接著LZ的帖子發表一下感慨,還是覺得國企技術沉淀的相當的好。  就是自己的液壓這一塊成型了,不好改變  學習環境還是相當的好 有師傅的確蠻好的
作者: 92黃金一代    時間: 2014-8-28 21:34
私企還是累啊
作者: jesuisdj    時間: 2014-8-29 08:32
我們辦公室旁邊就有國企單位,養著一幫中老年人,成天大牌,聽音樂,女同志在衛生間洗衣服洗菜。就連夏天開空調,私企都是上午開電扇,下午才開空調,可是國企那幫人是一邊開空調,一邊開著門。因為這樣既能空氣流通,又可以涼快,至于費電,那是國家的事情。試問,如果生產和運營都是這樣一種狀態,國企談何競爭力呢?!
作者: 清風明月123    時間: 2014-8-29 08:34
老國企在他們那個時候,技校幾年,學徒三年。在他們那時候,給官也不干,因為車鉗銑沒個比,鐵飯碗,還分房子。
作者: 清風明月123    時間: 2014-8-29 08:35
老國企不值得去懷念吧
作者: 東來0515    時間: 2014-10-17 16:17
我在國企做了五年,壓抑得很。
學農業的,干了六七年機械設備銷售,又做了五年農業技術,現在又回到機械行業了。
作者: pll123    時間: 2014-12-21 00:01
我待了四年,學了很多,看來還有很多要學的。
作者: 林霸赫    時間: 2014-12-21 05:51
確實值得懷念,當初那樣做是必要的--------。
作者: 顧宏達    時間: 2014-12-21 11:59
去年發年終獎2500萬,感覺國企還是有錢的,結果到手500塊,再一看,一共5萬員工......這么多的人,我認識的,跟我工作有關系的也就100來個,我到底是在一個5萬人的國企,還是一個100人的私企......
作者: 不喝湯    時間: 2014-12-21 19:17
天藍藍海闊闊 發表于 2014-6-18 12:47
國企是育種培訓中心,沒有國企漫長的技術歷程,就很難實現技術的沉淀,私企是收割機。

你說的有道理

作者: 小一克sheng    時間: 2014-12-21 19:25
     國企是基初,私企為賺錢。
作者: LCL080404    時間: 2015-1-13 15:42
有的時候我還是會時時想起國企日子里的人和事
作者: Rex-Wang    時間: 2015-1-14 15:46
我在國企上汽下屬企業干過2年,工作太單一簡單
作者: 小曼123    時間: 2016-5-16 09:03
oo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6-6-9 03:26
現在的國企也不這樣了,經濟蕭條了,沒法活了,需要瘦身,到以前的1/3,合同到期的,N加2,無期合同年齡大的居家
作者: 藍藍的貓    時間: 2016-7-16 19:12
我畢業后第一份正式工作是一群從軍工企業出來的人創辦的私企。還是能從企業的日常中感受到國企那種好的一面的。比如各種制度比其他要規范。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