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我在漢諾威大學讀研二,說說中西差異 [打印本頁]

作者: 隨意飛翔    時間: 2014-6-7 06:59
標題: 我在漢諾威大學讀研二,說說中西差異
       我想來想去還是把這篇文章,放在這個版塊吧,其他版塊貌似都不適合。6 D5 Q$ T" C3 D: [1 A, k8 ?
" y  \$ U: ]# M- f, c, \
       在寫這篇文章的前半小時,我還在一個外國的小群體里面胡喝海聊。在這個聚會中留給我的一些感受,十分深刻,讓我有點不爽,趁著這股勁,將這篇文章寫出來。! N% Y  u* w) F; M
  K! L; `8 O4 o
       我在漢諾威大學讀研二,第三個學期。來德國時,就自己暗自決定,要好好學習這邊的優秀技術,回國報效祖國之類的雄心壯志。結果念了三個學期,覺得德國大學和中國大學學習的節奏差不多,上課沒有考勤,想來就來,不想來就別來,能把考試過了就是大爺。+ r5 ~3 {/ m! V  M- f( Y" S
  N" x" L6 H! T8 M6 i  u
教授是很牛,但上課一個星期就90分鐘大課(Vorlesung),45分鐘習題課(übung),講述的知識有限,要想通過考試主要還是靠自學,這和國內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德國大學的氛圍很好,有很多人專心于學術,很認真的學專業,進入圖書館,或者一些自習室,明顯能感覺到,坐得滿滿的。所以在這里,我想說,其實在國內,只要靜下心來,好好自學,和在國外念個大學的效果是一樣的。) E* [$ F6 w1 h
. G. u2 r' H! J1 M, s  u3 J* W
從這里開始我的主題吧。寫這篇文章的爆發點就是來自于一個法國女孩(Pauling)。在一個文化交流的聚會上認識她的,由于本人體內明顯荷爾蒙過量,一聽是法國的,還是個女的,有意思,上去聊了聊。沒想到對方很有禮貌,用德語和她聊了一會,會相互找話題,相互聆聽對方的看法,一直聊到聚會結束,聚會后彼此添加了Facebook, 算是成為熟人關系了吧。# G; A! i* c' E
+ c: g1 P4 w% L$ S
而事情的就從這開始發生了。聚會后,她問我, 現在22點了,她要去參加一個周五的朋友介紹的Party,問我一起要不要去玩。我滿口答應,求之不得呢。& v* |5 \0 l1 Z

1 t9 n0 h9 Q' T  O0 m9 {在這里我介紹下我參加的Party的規矩。去Party,最好是帶上自己喝的酒水去跑趴,因為跑趴的人很多,主人家提供場地都已經很不錯,不可能再提供酒水了。而且我這個Party,是個國際party(各國人都有,可惜中國人就我一個,就我一個,各位看官,是不是已經覺得些許不對了)。大部分人主人都不認識,自帶酒水是比較禮貌的做法。去樓下的Kiosk(小商店)買了兩瓶不知道什么牌的德國啤酒,領著啤酒就跟著她上樓去。0 h6 E) T. Z5 `' j
. H- p) N4 _! ^' M% p
一上去,嚇一跳,全是人,滿滿全是人,到處胸肌和乳溝。。。。(水深火熱的資本主義社會)。上去聊了一圈,上面有意大利人,巴西人,西班牙等等,有韓國人,沒有日本人和中國人。在Party里,和意大利人聊了會,和英國人聊了會,和西班牙人聊了會。因為這些人都是法國女孩圈子里的朋友,所以提供了我和他們聊天的機會。在聊的過程中也發現,普遍的歐洲人對中國的了解不是太多,最多的一點就是中國現在有錢了,還有霧霾。狂汗。。
5 |5 A  L! n+ l& x& ^9 K$ k  U2 i6 h
       第一次的Party就講到這了,因為有過這么一次Party的經歷,我越覺得和Pauling成為朋友很有必要,因為她可以帶我去見識不同國家的人。因為她是法國人,她能會容易的和其他歐洲國家的人聊到一起,而在這點,同為亞洲人,很難做到。這也是我今天寫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待會再詳細描述。
& Q( Y$ m0 d' e: M$ x& k- \1 [- y. `7 T5 `/ q# @
加了她的Facebook,拿到手機號碼,加了Whatsapp(微信一樣的東西),就聯系起來。問問有沒有類似的聚會,如果有的話,我可不可以參加。
# w: g9 j) T+ G& a# a7 b. P
/ t! J1 W# B" r5 F然后就是今天。/ S" G) \& O+ U3 O: p- M

9 O5 k# @# W4 q5 L0 h( H- L今天剛好是我所在城市的啤酒節,在我看了一頓胡吃海喝在所難免了,可憐了我的錢包。但是為了融入他們的圈子,還是得跟上。今天是個小聚會,一共六個人,六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芬蘭人,法國人,德國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中國人。在這個小群體里,中西差異完全體現出來了。首先在話題方面,聊天嘛,講究話頭,也就是主題,比如說旅游啊什么的。其中一個話題,他們就說起了,在西班牙和法國旅游的時光,馬德里啊,巴塞羅那啊,巴黎啊說了一大堆。好在上過月去了愛沙尼亞的塔林,做過輪船去芬蘭的赫爾辛基。一看旁邊有個芬蘭人,我馬上挑起這個話頭聊了起來,直到下一個話題。在這里悟到一點,歐洲各國太近了,有太多共同話題可以聊了,而這些點我們中國人不具備。+ b% W% o5 v) Y! e; \0 X
; K+ `* B- d- s, J# v4 e
在談話期間,西班牙女孩的乳溝若隱若現,真想幫她把衣服拉上。旅游的主題過了,就喝酒吃肉,和國內一樣,不過我們是站著吃。。。期間,我和德國人聊了一會。他是學自動化的,而在我所在的大學,有相當多的中國學生。于是我有一句沒一句的問道:# R; a( I! }4 k3 u
was denkst du von Chinesen/ Welche Eindrücke hast du von Chinesen.(你對中國人有什么印象?)
5 B# Q% [" b7 x4 @& r! p, K4 [- b2 i3 ~2 W' I
他回答道,Es gibt viele chinesische Studenten an unsere Uni. Aber sie bleiben immer zusammen,nicht mit Deutschen, sondern nur mit Chinesen. Sie können während der Vorlesung den Professoren nicht verstehen. Ich bin ganz neugierig darüber, wie sie die Prüfungen bestehn können. Wenn ich sie Frage, sprechen sie schlecht Deutsch und möchten sie auch so viel mit mir sprechen. Du bist eine Ausnahme.In Vergleich dazu habe ich einige Studenten aus Taiwan kennengelernt. Sie sind viel offnener.(在我們大學有很多中國學生,但他們總呆在自己的小群體里面,也不和外國人交流,他們上課也聽不懂教授講的內容。我很好奇他們是怎么通過考試的。和他們搭話,覺得他們首先德語不好,并且總是躲躲閃閃的。而你是我遇到所有中國人中的例外。相比來說,我認識的一些臺灣人,比他們開放多了。)。
8 p, b$ s" x7 o! R9 m* f. F# X- Y/ b
這讓我陷入深思,我們為什么會這個樣子,一直待在自己的小群體里,我是不能理解。因為我喜歡出來和德國人聊聊,練德語也好,專業交流也好,不想讓自己在外國,還整天說中文,那還不如待中國算了。聚會繼續進行著, 聊著聊著,直到散場。% T+ d/ E! S& [. j5 \8 D$ {

! _" V1 W' f* {) `1 A2 e我算是將我經歷的兩個純外國人的聚會描述了一遍。我的得出的幾個結論還有疑問:
: J) y- E' u6 N# J, }
& V( n! v5 |! i' H9 e6 M1,在歐洲,就老百姓來說,越開放的國家,老百姓越沒有外國人的概念,無論是誰,面對面交流下,覺得不錯,就能成為朋友,讓人感覺很真誠。反觀國內,推崇的是 防人之心不可無。
4 K6 ~- u- q5 z8 [3 I  o1 j
3 f$ `  L' O; N2,作為一個中國人,真的很難很好地混進德國圈子里,我覺得是主要是文化差異問題。但詳細的我分析不出來。就我來說,我長期交流的德國朋友有4個,一個語伴,一個法律博士,兩個機械制造碩士,和他們聊得挺好,但真正的要成為好朋友,還有距離。在這四個朋友中,只有和我語伴成為了真正的好朋友。我覺得我也是中國人,為什么和其他中國人差異這么大,相當一大部分的人,都喜歡縮在中國人圈子里。有些極端的,來德國3年了,我的德語都完爆他(我2年不到),比如第一次的聚會,就我一個中國人,怎么會呢,這可是個國際Party。各國年輕人都來湊熱鬧,而中國留學生神隱了。至于日本人,日本人來德國的本身就很少,所以沒有也能接受。中國人就這么格格不入嗎?
+ i# s" p9 M; G) {" T( `( b# w
5 H) n/ K* t# o$ M% m7 g3,歐洲人和歐洲人,能很好的相處在一起,雖然名義上來自不同的國家,但文化應該還是挺相通的。而作為中國人,難度略大,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明顯的感覺到,在陌生的群體里面,只有我不斷的找話題,才能繼續聊下去,我一停,馬上陷入尷尬。! G& X3 K; h  }0 [4 t
7 y: \# P+ y) E0 o2 M
4,這一點是我最想說的一點,有人說,科學技術不是西方文化的全部,而是西方文化在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附屬品。不知道中西差異這么大,中國在科學技術發面,會不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呢?正像8爺所說的,還在睡,還沒醒,只有醒了,就和世界不那么格格不入了吧。0 F1 C2 H1 f4 M  F

0 I" h: `9 B2 g/ m- P% r0 H4 ]' ?" H3 t+ i2 r' q8 A  _3 p

作者: xlf63    時間: 2014-6-7 07:45
坐下學習,聽大俠講課
作者: angel1399793    時間: 2014-6-7 07:53
哈哈,我覺得是因為樓主有真才實學(至少語言關過了)
) C& ~7 f$ I% q我英語稀爛,所以我很清楚這種狀態。+ A3 p+ C& _. L* a" p9 `
不是真的愿意神隱,躲大山里修仙
% a9 K5 x& I5 L# X2 c而是壓根不會說,張不了口,心虛,怕被人鄙視,所以干脆躲起來
  u4 p2 y2 V) U$ ^& M3 r7 s6 X努力學習吧,太累,回老家開開跑車,找個小姑娘啪啪啪多有意思
作者: 林の屋    時間: 2014-6-7 08:09
中國太大,中國一個國家的面積就包容了十幾個歐洲小國家,我們在國內旅游,和其他省份的朋友也聊得起來的。 道理上應該就是這樣。
作者: baikenor    時間: 2014-6-7 08:16
那我們的人在外國都做什么呢?     在德國留學后有多少能留在德國工作呢?   樓主給科普下
作者: andyany    時間: 2014-6-7 08:42
和老外交流,一是語言,二是愛好志趣。
作者: jblzky    時間: 2014-6-7 09:38
樓主是浙科院的?
作者: 一展刀鋒    時間: 2014-6-7 09:58
文化差異,生活習慣,語音都有差異,這跟窮小子去上流社會差不多。。。
作者: 把刀用好    時間: 2014-6-7 09:59
應該還是文化背景不同吧。
作者: 滬北機工    時間: 2014-6-7 10:24
東西方文化差異是蠻大的。去年去德國出差,遇到一個中國人。他加入了德國籍。他第一個妻子是一個德國人,但由于文化差異,最終還是離婚了。現在的妻子是一個中國人。
作者: shootbomb1    時間: 2014-6-7 10:41
LZ挺優秀的,能學能侃
& Q$ t1 r5 o0 l+ L6 x5 H  D) _" ^
西方講人權,這是把雙刃劍
) Y7 D5 u9 h( \一邊是無論你來自哪里,別人給你基本尊重(黑人阿拉伯人除外)
2 j0 v3 J7 F( }% {; W  u另一邊是走路人跌倒了,沒人扶很正常,國內還有鍵盤超人道德批判,那邊直接問心無愧
& i; T, G. ~0 p3 _/ Y0 w5 r' B
" i7 V: C; w" \# }9 p但西方的文化,我覺得比中國更丑陋,如果說“丑陋的中國人”,那么我覺得“更丑陋的西方人”,只是這些被經濟和物質條件掩蓋住了
# C4 s) V/ @7 @! O歐盟現在能抗著,主要靠德國;德國能抗著,不是什么“強大的制造業”,那是哄外行中國人的,真正要感謝的,是施羅德,用中國標準評判,這就是德國版雷鋒,而且比雷鋒還雷鋒,因為雷鋒做了好事,起碼得到的都是正面評價" }; c) T8 w7 `
一旦經濟下行物質短缺,各種丑陋就出來了,你如果去英國看看,感覺會非常明顯,什么貴族氣息,什么文化素質,沒錢都是屁
( }8 }  J1 i* ?+ L! q1 J
( g9 e& p4 j; `4 o, V, p( y技術水平上也不存在什么壁壘,西方真正能形成“壁壘”的只有經驗數據,對于基礎理論和底層研究,就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人人平等,沒法阻攔2 c  X) f2 K6 v
兄弟你是個讀書人,讀書起碼比我強,多讀點書,少談點行業
1 F# Q( _0 K- C$ m, A; z998能談行業,是因為他對行業和國情經歷多,他的圈子也遠你比高。在你沒到他層次前,多學習多賺錢,悶聲發大財,少談“中國制造業如何如何”,你一談,別人立馬就知道你的底細和水平,就被動了,等哪天你不開口或者不敢隨意開口了,那才是你對行業領域有一定了解的時候,因為那時你已身處其中,可能還能有些影響。
作者: Dandylian    時間: 2014-6-7 10:43
主要是文化背景和周圍環境不一樣,記得是深刻的一次是上個世紀90年代去德國公差1個月,當時房東很友好合影照相,完畢就要我在國內的詳細地址,當時無心就順手寫下了!沒想到1個月后在國內收到了照片!我想說的是他們真的很真誠!送的禮物都是他們親手做的工藝品!
作者: 山水好苗    時間: 2014-6-7 10:43
長見識了
作者: 再見,    時間: 2014-6-7 11:51
這東西不說誰好誰不好,有些東西也不是說改就能改。存在總是有一定歷史原因的
作者: 大李之春    時間: 2014-6-7 14:20
其實我是想說,我們和有些國家相比,差異最大的便是對事情的態度,工作及日常生活方面的態度,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別人對事情的態度,像樓主說的,學習氛圍比中國好,就是一種對學習的態度,等等事情
作者: 愛貓人士薛定諤    時間: 2014-6-7 15:05
人各有志,有些人不喜歡參加什么聚會,
作者: 倚竹凌霄    時間: 2014-6-7 16:04
樓主經歷豐富啊,有長見識了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4-6-7 16:22
寫的很好,有趣味。再寫點海外學習和專業,企業,行業等話題。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4-6-7 16:33
真想學外語
4 ]; a6 o, j8 T; Y看不懂外文資料
+ d6 h; n6 R' D' ]7 @6 f( l8 W: C只能窩在底層
! f$ t+ \, o  R1 ?1 Q; b+ ]" {龜縮著4 ~  c" B6 F3 }" o: d. j
既然出去了
, I! J# X1 v- ^, M1 E一定不要繼續呆著中國人的圈子里面
4 J  j& e5 h0 N1 r0 R那,和國內差不多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4-6-7 16:33
真想讓你幫我買點機床資料,呵呵
作者: 好方案    時間: 2014-6-7 21:27
管中窺豹
作者: 阿偉哈    時間: 2014-6-7 21:54
學習了 ,見識到了差距
作者: masterzhuce    時間: 2014-6-7 22:57
寫的好啊。。。。。
作者: lbflzcl    時間: 2014-6-7 23:09
中西文化差異,呵呵。。。
作者: 小冰雨    時間: 2014-6-7 23:34
快樂分享!
作者: brianshao    時間: 2014-6-7 23:41
德國稀缺美女,還是法國妞比較耐看
作者: xmdesign    時間: 2014-6-8 06:54
畢業后先選擇在那工作幾年:)
作者: 浦原喜助    時間: 2014-6-8 22:47
德國有些大學的圖書館里面平時也沒多少人吧 也和國內一副德行 期末突擊的時候才會滿 俺在埃森和波鴻的體會。上課其實也很敷衍,只不過教授確實有真才實學,但那和你我都無關 哈哈,祝樓主好運,俺準備都國際課程去啦,至少回國不會被英美回來的秒殺。。血淋淋的事實
作者: 誰的馬甲    時間: 2014-6-9 15:20
現在出國留學的基本都是富二代吧,他們的心思都在女人和酒上面,怎么可能會花功夫好好學語言呢!
作者: 大/ty強    時間: 2014-6-10 13:50
主要還是語言問題,如果語言沒問題交流還會有障礙嗎?
作者: vickery    時間: 2014-6-10 14:56
誰的馬甲 發表于 2014-6-9 15:20 ' F, }3 _% A: E) H. E7 }6 v. [( _
現在出國留學的基本都是富二代吧,他們的心思都在女人和酒上面,怎么可能會花功夫好好學語言呢!

" J3 G* @0 O- b. R* z0 d9 t) V9 u'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現在留學的投資不高,一般工薪家庭也能滿足。讀博的話基本都是有獎學金覆蓋,讀研的話看有沒有獎學金,沒有的話, 美帝那邊的確比較貴,但是歐洲這邊學費便宜(一年幾百歐,換成人民幣幾千也就跟國內差不多,當然英國除外),生活費一個月也就幾百歐,打打工也就可以了。如果全靠家里兩年二十萬封頂吧(不打工不工作不天天買奢侈品),又不是一下子拿出二十萬,對很多工薪家庭也是可以接受的,再說還可以打工實習拿獎學金。
& {7 Z9 M* k6 V: u  `  P; z
. C* ^! O- {- B$ p* K
作者: vickery    時間: 2014-6-10 14:59
頂一個,贊樓主的態度。法村讀機械的飄過,有空可以來玩啊,羨慕樓主在德國,希望有機會去德國實習或者工作
作者: chenchunfan119    時間: 2014-6-10 15:51
也想多多長長見識,謝謝
作者: 從今往后    時間: 2014-6-10 16:29
差不多啊,文化的差異和語言的障礙,我們學校(國內)很多留學生都是生活在他們的圈子里的。
作者: Maverick    時間: 2014-6-11 13:34
語言交流是主要問題 文化問題也給建立在交流之上
作者: 慕風煙    時間: 2014-6-11 16:02
德國的技術是真不錯
作者: 非你不娶    時間: 2014-6-11 16:46
長知識啊,樓主多寫寫國外的見聞吧
作者: 苦菩提    時間: 2014-6-11 20:18
樓主很棒,我很喜歡看這類文章。
作者: 一點一點來    時間: 2014-6-13 03:02
你在hannover讀書,那我也說說吧:融不進去才正常,除非你全盤西化,具體上說的你的槽點跟歐洲人的就不一樣。中國人一個圈子很正常啊,不過也是你主要接觸的是工科男,語言方面大部分工科學士都不是長項,讓中國人哼哧哼哧的跟外國人交流真是難為了不少人,德語本來就不好學, 而且年輕人說話使用jugendsprache就更不懂,跟德國人quatch的時候更是相當費勁。而且很多工科的學生本來就內向,基本上宅在家里,很少體育鍛煉,基本上越呆越宅。很多人不想去party的,除了喝酒就是侃大山,很無聊,倒不是什么所謂的不開放,當然,認識的不少學文科相對于理工科的喜歡party的人多一點,想對于工科生,文科更空閑,而且這么說,大部分喜歡跑趴的留學生都不在德國,在英澳加美。你所見識的只是一部分。做好自己就行,而且你這個更像是抱怨泡不到外國妹子,給一條建議,遇見喜歡中國文化的外國妹子跟中彩票差不多,所以想泡外國妹子,還是把自己向西方男士靠攏吧。
作者: 隨意飛翔    時間: 2014-6-13 03:17
一點一點來 發表于 2014-6-12 20:02 ' `2 \1 {+ L$ j
你在hannover讀書,那我也說說吧:融不進去才正常,除非你全盤西化,具體上說的你的槽點跟歐洲人的就不一樣 ...

' _' g; B3 f- [# z9 D8 v9 B哈哈,這位仁兄看來也是在德國生活的,你的一些想法我覺得很有意思,多謝閱讀我的文章。5 S( P! O5 Y. u8 {7 F# G  l' z: e

作者: 紫色小玉兒    時間: 2014-6-26 17:08
中國人想得太復雜吧,中國就很復雜
7 c3 C7 L5 |$ `: v# w
作者: 鬼魅道長    時間: 2014-6-26 17:25
跟鬼佬交流很簡單,你不把他當外國人,他就不把你當外國人。
作者: 江蘇阿虎wyh    時間: 2014-12-1 16:51
人以類聚,不同的文化元素很難融合啊!謝謝樓主分享這么美妙的經歷!
作者: 宏達鈑金    時間: 2015-1-19 16:42
和老外能聊到一起考研言語,話題等
作者: 鞏賀    時間: 2015-1-20 16:19
shootbomb1 發表于 2014-6-7 10:41 # ]3 ]+ x' |/ E, d  I
LZ挺優秀的,能學能侃$ S5 j  T- \0 X) ^# Y% L
0 {6 g  k* E( |/ o
西方講人權,這是把雙刃劍

  U# ]' k( M0 H0 T談言多必失,真的沒有必要這樣,我就想說一個強盜邏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光著腳但是我想穿鞋我怎么辦,我就得向你們這些穿鞋的學習,我光著腳站在你面前,你會主動和我講話嗎,我得迎合你呀,我得揣度你的想法呀,我站在你面前,一言不發,你會主動找話題和我聊嗎,是不是。我只有說錯話我才有機會啊,我才能知道我的對錯
作者: 鞏賀    時間: 2015-1-21 18:43
鞏賀 發表于 2015-1-20 16:19
5 r2 J6 z- p( s* j- w1 s談言多必失,真的沒有必要這樣,我就想說一個強盜邏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光著腳但是我想穿鞋我怎么辦, ...

' u; B0 N1 Q7 d( Z, w+ n就好像你不愿意和外面的大媽聊天一樣,你懶得跟他講話。你跑去998面前去,他也懶得跟你講。你在廠里上班,你跑到你們總經理面前去,總經理會主動跟你講?會主動跟你講人生道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愿意和比自己更強的人聊天。但你要考慮一個前提比你強的人為什么愿意跟你聊?所以,我覺得你的個人能力可以,團隊協作力很差。更多考慮自己的機械工程師是沒有好的發展前途的。( H1 h  W# Q  x5 L

作者: fancy2012    時間: 2015-1-26 21:57
很好  受教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