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理論很重要,比經驗更重要 [打印本頁]

作者: anflylove    時間: 2014-5-13 21:19
標題: 理論很重要,比經驗更重要

  a! q9 u9 h" i6 V貌似看論壇很多前輩連基本的材力理論以及公式都忘的差不多了# U9 o3 O: Q) U$ h6 Y6 ~
難道大部分行業搞設計不會用到 結構 強度 剛度 零件疲勞度 分析么?- z- E! ]1 L  i6 Z# A
這些天把理力 材力 重新溫習了一遍,準備接下來搞Ansys
9 g) y( x* {& H; \  J+ ~5 K7 w1 w以前上課都是打醬油,自行強修 機械設計,暈頭轉向,最后只能從頭找材料力學看,結果發現材料力學的研究是建立在理論力學研究之上,花了2周從頭翻了翻理力的課本,再下工夫啃下材力 簡單多了,1 [4 w: R4 Z2 O: N' p7 I
后來有一天搜了下 泊松 胡克
' N9 r7 X- S- o. w2 Y" p(一般物理符號都用人名來著的 無聊搜了下 結果發現這些人都是18-19世紀的人 我一直以為材力是門20世紀才出現的 )
! n6 I8 l: h( j. a% @0 ], e. [( a( o. H不得不對西方科學家產生由衷的敬佩,想想18-19世紀的中國還是什么一個社會狀態,
7 y( B( a0 n, ^, c這又讓我想起了李約瑟難題,為什么現代科學產生于西方而不是東方?
2 Q9 @7 K; q& ^/ U7 I& F, D7 B9 Y8 }3 C: Y( p
因為東方文化注重經驗且缺少變革性的思維,而西方更注重科學理論且擁有更多革命性的思維" l% c5 t2 ^, |3 q& p: v1 F& G6 Q
從教會神學的地心說 到 哥白尼時代的日心說  從牛頓到萬有引力  {3 r6 C9 i# q. ]& O4 @
西方科學將一般生活經驗通過 猜想 實踐 計算 驗證 總結 歸納 等方法 將經驗 量化成公式9 I( y" n( T* ]* d7 e6 y( X
而東方科學近似乎于0,即使我們能計算出圓周率以及各種幾何規則,但是卻沒有將其歸納總結為幾何原本9 u$ F7 l3 X$ k& N
即使我們有本草綱目,卻沒有系統化地揭示藥物作用于人的機理
4 |9 v# w1 `" ^: v9 J. I* u1 I即使我們是世界上最早掌握  使用成熟的冶鐵技術國家 但是卻沒有能揭示淬火的基本原理4 _  a6 I: k3 o) }7 `# v" d& p
因為不懂原理,所以不能揭示外在物體的一般規律,所謂創新也就無從著手,這樣東方自然遠遠落后于西方現代工業文明。: A! Z  z3 S5 p

作者: 倚劍踏破亂紅塵    時間: 2014-5-13 21:26
坐等噴子
作者: anflylove    時間: 2014-5-13 21:28
就有限元分析這一塊 就我了解的皮毛來講 材料力學的基本假設 以及彈性模量 彎矩 扭矩 剪力 切應力 正應力 ....還是都要了解的 否則光一個軟件 幾個視頻 還真不是那回事
作者: 龍游大海    時間: 2014-5-13 21:48
理論好比正宗內功,實際好比斜派武功
作者: 愛貓人士薛定諤    時間: 2014-5-13 21:54
有時候理論和經驗的區別,就是知識和信息的區別。不過你可以從自己的經驗中提取出科學的理論。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4-5-13 22:02
大俠,力學的基礎是數學。或者說所有工科技術的基礎都是數學。所以,一個學科能否有發展、突破,關鍵在于其數學發展到了什么程度。; e4 ~: _% a2 C4 c' G
所以,不用扯什么東西差異,李難題。你去翻翻歷史就明白,中國,其數學的發展基礎決定了其工業的發展水平。
2 i1 H3 d% n+ C. O另外了,俺對你那段對中國科學為零的說法感覺迷惑。大俠,敢問你讀過九章算術、算經之類的東西沒有?
* _5 q/ L( D6 U總之,俺覺得你對事物的理解還是在一個淺顯的層面和感性認識上。能認識到基礎的作用很好,但不該急于否定別人。沒有意義的活。
作者: chase_1987    時間: 2014-5-13 22:05
經驗只有建立在理論的基礎上才更可靠。
作者: zero321    時間: 2014-5-13 22:19
中國玄學完爆西方科學,哈哈
作者: ☆隨風の落★    時間: 2014-5-13 22:20
猜樓主工作經驗不超過2年,一般院校畢業
作者: 把刀用好    時間: 2014-5-13 22:22
經驗來自于實踐。而前人總結的理論亦來自于實踐。所以,我覺得經驗和理論同樣重要。沒必要分個高下。
作者: 伏虎降龍    時間: 2014-5-13 22:34
樓主,我想說一個詞:“井底之蛙”。不知道你會不會生氣?如果為真,我可以申請刪除。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4-5-13 23:16
理論是哪里來的?
作者: 7259    時間: 2014-5-13 23:55
我很贊同 樓主  當年擁有 強大的理論基礎  設計就簡單了  沒有理論 經驗永遠都是別人的
作者: 歐陽絕痕    時間: 2014-5-14 00:06
記得哪個牛逼的名人說的:經驗比知識更重要
作者: 624272884    時間: 2014-5-14 12:35
說的很好,不過經驗與理論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作者: 帝休    時間: 2014-5-14 12:57
受教了
作者: 改怎么稱呼    時間: 2014-5-14 21:09
經驗能夠害死人,理論也能夠阻礙發展,沒有高低之分,個人感覺經驗加理論才是王道
作者: hou110312    時間: 2014-5-18 23:01
我認為是我們后人的創新能力不夠,前人走了,而后人卻沒去對一個理論的創新,教育方式不一樣,創新能力差距大。
作者: vsunguojunv    時間: 2014-5-19 07:22
zerowing 發表于 2014-5-13 22:02 0 Z+ B9 j! c/ N2 k: c
大俠,力學的基礎是數學。或者說所有工科技術的基礎都是數學。所以,一個學科能否有發展、突破,關鍵在于其 ...

# \; [  O# o' O* r+ q大俠在此,小說兩句不要見怪。+ ~- z0 }) o! [7 m& ?  A$ S6 S4 q4 O
中西差異確實挺大,國家領導人都承認從錢學森后中國再無大師出現,為何?/ Q4 j6 v/ }; b3 m4 `" w" s
上次看到國內主要關鍵基礎,軍事裝備都是國外零部件組成,為何?) f7 ]) y) @9 I2 D0 @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4-5-19 09:51
vsunguojunv 發表于 2014-5-19 07:22 ( v3 a! D$ Z6 Z
大俠在此,小說兩句不要見怪。
+ [: G! E; ~6 \9 U3 C  ]4 v中西差異確實挺大,國家領導人都承認從錢學森后中國再無大師出現,為何? ...
; |& p5 V8 G% }. D9 j4 w; D" f
哈哈,大俠。這個問題俺可以很簡單的回答你。根本原因不是理論基礎,不是信經驗不信理論,而是中國人長久以來的“超近道”思想,也就是“急功近利”。這個不光表現在科學技術上,在其他方面也十分明顯。$ N6 A2 s  l4 K
你說玩戰爭,5000年中國兵法震驚世界。但是兵法玩到底,所有的大師都會告訴你,切忌“急功近利“。你不聽,就要兵敗身死。自古無一例外。3 y+ O& }) U5 I- i- `9 Z
你說玩文學,同樣的事情。看過起點里那些輝煌的”作家“嗎?因為看到那群人賺到錢而盲目棄學從文的人大有人在,這也是急功,最后的結果都是悲劇。而且說起來,起點本身也是”急功“,”作家“們的目標就是”更新“,就是賺錢,結果水平就橫死在那個線上了。你有聽說”諾文“提名有起點的人嗎?哈哈,現在沒有,今后也不會有。
; \- _' ~& |/ e" @5 N& Q# a, L5 V/ U所以,你玩了一圈,看了一圈,你就明白,凡是抱著”急功近利“這個思想的,最后都不會有啥作為。也不會一直那么玩下去。4 g9 I! a# r1 ~' Z8 j: J; t6 Y
所以,你再看回所謂的科學圈,所謂的技術圈,中國有多少人是因為喜愛因為專著而投身于此幾十年的嗎?如果有,那一定都是大師了。因為沒有,因為大家都是本著”多快好省“”發達“自己的目的在這里混,所以根本不用去談什么基礎,談什么經驗,因為人家什么都不想要,只要有錢就行了。哈哈。不是嗎?
* `7 ?1 q! X" S* K4 t8 |/ V& o4 N% s7 n4 S8 z% G' X
至于理論和經驗,俺還是重復一句。沒有誰更比誰重要的說法。一個是方向指導,一個是數據積累,你哪個玩不轉你都玩不到核心。就這么簡單。
作者: anflylove    時間: 2014-5-19 11:23
zerowing 發表于 2014-5-19 09:51 0 g7 y3 K  @/ s
哈哈,大俠。這個問題俺可以很簡單的回答你。根本原因不是理論基礎,不是信經驗不信理論,而是中國人長久 ...
8 P( x  y( X6 z) {; h
大俠說到的東西講到點子上了2 N. `6 N) _( R# {  I5 r9 u
前不久看了關于日本文化經濟方面的書,里面提到一點,日本的和文化,國家按需求定制所需要的 人才 工程師,因為每個人都講求和文化,所以每個日本人都只能在自己既定圈子里面深耕下去,這樣就出現了日本的發燒文化,自然人家在某一個方面的 技術/經驗/理論 累積要比中國強& r% Z$ W( }0 m- l. c5 G* l
看完鬼子整個百年維新的歷史,我想很多人也在感概,同樣是亞洲國家,同樣是同一時間開始搞維新變法,結果卻截然不同$ m* Y% {  _: m7 q9 J
一個是成為了世界性的 經濟 文化 發達國家(政治因素除外,日本是戰敗國),一個是仍然在發展中的國家
' ~& M) ]7 b  M! n- P如果歷史可以假設,日本在二戰那段歷史上選擇了更好 政治 經濟發展道路,說不定現在是跟美國并肩的超級大國
; ^3 d/ j: S% A- \" p
8 l' Y% N( f# ]$ b4 D9 m
- v1 J8 b8 T" B6 @6 N1 v6 n$ f
作者: 壯壯yj    時間: 2014-5-19 11:54
都不可少,不以孰輕孰重論。
作者: 小崔2013    時間: 2014-5-19 14:32
你沒有經驗怎么總結啊,現在的我們是應該用血的教訓去升華理論,理論的東西太完美了,不現實
作者: xyz之家    時間: 2014-5-19 16:51
理論力學都忘的差不多了,看樣子得復習復習了
作者: q314434098    時間: 2014-5-21 12:51
經驗比理論重要?那你不用讀書了,13歲就去工作吧
作者: 大騎田的斗爭    時間: 2014-5-23 14:14
學完理論再學實際很難學,因為實際與理論有很多沖突, 從實踐中學習理論才好學
作者: 嘟嘟來也    時間: 2014-5-23 17:31
都是相互促進的,沒有脫離實際的理論,理論應用在實際中才有效。
作者: 檳城6號    時間: 2014-5-27 22:59
初生之犢。。。 慢慢加油。。
作者: wusumn    時間: 2014-6-14 15:09
一派胡言 等于放P  二者缺一不可  沒有誰高誰低之分
作者: 滬北機工    時間: 2014-6-14 22:47
樓主對問題的概括有一點偏差。從文字敘述看,應該概括為:與西方人相比,中國人缺乏對經驗進行系統的和精確的總結和歸納。正如中國人的菜譜中經常出現的“鹽少許”、“味精少許”等字樣。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