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好員工去哪兒了:高端IT白領荒勝過春節保姆荒 [打印本頁]

作者: 其名為鯤    時間: 2014-3-13 10:33
標題: 好員工去哪兒了:高端IT白領荒勝過春節保姆荒
于是,你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幕悖論:一群手握大把工作機會的雇主,在面對一群眼巴巴等待工作機會的新鮮人面前大哭,他們說:以往那些靠譜的,成群結隊的好員工,他們究竟去了哪兒?. M3 [  c! e1 p) H2 a
6 |: Q6 s6 E2 e% h) |
; d5 p/ U/ [) f/ O3 R

5 l- a- L" g" ^
9 W! _* D- z4 d4 {主筆 王宏宇 北京報道5 V, P0 l5 c7 L' S0 i( K! g0 o

6 m; i& l6 z; E' \/ f/ t" F2月28日,在親手寫下最后一行代碼后,35歲的女程序員馮愛榮關閉了她經營了四年的創業項目:一家軟件外包公司。
6 k- Z! |3 \( d: b( R ' ~" k+ \# Q* D
訂單還在那里,但是人沒了。
$ E7 H: L/ l7 Z/ Z0 _* S 3 V+ r( A$ E' _4 B& [
過去的一年,馮為她的7名雇員中的5個加薪20%,另外兩個加薪40%,但到國慶就走了4個,春節又走了3個,更糟的是,即便拿著更高些的薪水去招聘,也找不到人—這是一場完全不知對手來自何方的對決。離職的員工有些去了其他行業,有些去了其他城市,馮甚至聽說有些去了國外。, K$ ^+ z, H) K6 R6 j. H& Z
2 i0 }  {$ e: t1 X
浙大網新估計,在中國,這個主要靠“賣人頭”賺取人力成本差價的行業,近三年來年均人力成本上升達10%-15%,但人才仍遠遠供不應求。這看起來很像一度困擾中國城市家庭的“保姆荒”。區別只在于,媒體仍在報道40個家庭爭奪8個保姆的新聞,但馮愛榮根本無從知曉自己在招聘網站上,和多少個“家庭”一起在爭奪多少個“保姆”。' o- ^$ D) h/ W& N

2 x# X5 R& v8 i. L) n在智聯招聘CEO郭盛看來,這個春節可能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開始。一波比“保姆荒”更兇猛的“白領荒”正在來襲。他所在的公司剛剛發布了一項調查數據,認為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一成白領節后剛上班已經在辦理離職和入職手續,而三成的白領則正在考慮更換自己的老板。
2 Q6 _4 G! M$ E( E : \0 @$ s; z" s2 c+ Q0 B5 V
“軟件外包可能只是表現最嚴重的行業。高端白領的緊缺在金融和IT業已經成為現實,而且正在迅速蔓延到中端職位,以及其他腦力密集型行業。我所知道最糟糕的公司,甚至在年后發現座位空了一半。”郭說。
$ Z. b% n: P( N: S + x; i% B' y' W. c1 R  I1 _
調查機構萬寶盛華去年中發布的一項調查也支持郭的觀點。數據顯示,面臨“人才短缺”的中國企業達到35%,比上一年激增12%。這一數字在過去10年中始終保持在10%-20%左右,唯一一次例外是在2010年,達到過40%的高點,那一年發生了眾所周知的“民工荒”。
& W6 e$ K4 R# \- U
) G8 z3 e8 l0 g8 N' @兩個年度的區別在于,當時企業最緊缺的人才是“生產作業操作工”,而今天最緊缺的選項變為“技術人才”。而在焦慮程度,也就是“人才短缺對客戶服務能力產生的影響”一項,中國與中國香港遠高于當年,壓倒去年的冠軍日本,并列第一—盡管從失業率,也就是找到人才的難度來看,前者本不應為此有如此程度的焦慮。+ Q# p  Q2 K$ h9 r" l1 Q

2 b  u8 b  r& U' {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今年全國畢業生總數達727萬,比去年增加28萬人,但研究預計今年的大學生就業率,甚至可能不如號稱“最難就業季”的去年,被稱為“更難就業季”。8 E7 s2 j' \( e. n3 |$ a$ L
$ L8 p  K' C3 V
于是,你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幕悖論:一群手握大把工作機會的雇主,在面對一群眼巴巴等待工作機會的新鮮人面前大哭,他們說:以往那些靠譜的,成群結隊的好員工,他們究竟去了哪兒?
3 L; o% Z3 M) }# e5 u + ?; p0 C$ s/ x0 h* l6 T2 U% A: E$ L
全球化的擇業( p) q% {4 R$ ~4 N) n, h; X

0 I; \2 h, ^" F* u! r26歲的張文超剛剛辭掉了一份年薪33萬人民幣的工作,因為這家公司出差總是喜歡選擇廉價航空。
+ ^" `! f. o8 H0 b3 j" Z ) M$ ~2 D7 @0 f" k7 m1 z4 c2 f# P
張在看過一則電視新聞后,做出了不告而別的決定。在那則新聞里,由于起落架故障,某廉價航空公司的一架飛機在天津盤旋了3小時才降落。張文超想起自己所在的公司也經常使用類似的服務,因此,他決定從第二天起不去上班了。4 F; N6 S  d) w  E! r; v+ e5 p
3 j7 t/ L) s* I/ @  I  \
他說,“這并不直接意味著危險,但我認為這是對員工的不負責。我不能接受這樣的價值觀。”他剛剛離開大學2年半,第一份工作是在深圳一家公司制作手機APP,年薪是18萬,第二份工作也就是剛辭掉的這份,年薪接近他母親退休年薪的10倍。
6 Z1 j9 ?- ]( V# p9 z. h$ O - ^( w4 H, \" b
北京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霧霾天氣,市政府發布了空氣污染橙色預警,新聞里說這樣的天氣將持續一周。從張文超租住的居所,北京北四環一處居民小區的二樓望出去,1公里外的鳥巢體育館只剩下一個模糊的輪廓,坦白說,你甚至無法看清樓下草地上的麻雀。9 o1 z4 p8 j- \! b

; K0 l# z& j' o- b+ `- U. x張文超希望他的第三份工作遠離這個空氣惡劣的城市,至少是中國南方,他希望是在美國的灣區。他認為“把公司開在這樣環境惡劣的地方也是對員工的不負責”。7 i7 W; W% s4 e8 v5 b4 {

0 |( L9 q; V1 D7 s這并非一個非常過分的想象。張可以選擇一家中國公司,并在美國工作。中國啟動全球化進程的公司已經從2000年的5-6家,增長到今天的37家,這在全球范圍內數一數二。6 _, z  {7 E# f7 R  j+ N  ]% [
- H( H/ Q( d2 ]/ h$ e8 ~8 s
但33歲的朱潔雅覺得,張文超最后最可能的選擇,就是像自己這樣,在全球范圍內選擇雇主,同時面對一種國際化的職業競爭。# z* c! S  b9 _. h4 e# Y7 E0 q

: g: ?) Y9 S; D' i5 h5 s7 ~朱在5年前辭去了北京一家大型國企的工作,進入一家海外咨詢公司的上海總部。她每年在中國工作8個月,在美國工作4個月。每隔一段時間,她就會收到一封來自世界各地的offer,工作地點有時是倫敦,有時是法蘭克福,有時是班加羅爾。1 d% ~  T' U7 ^1 n6 o

% {. R# a- L5 K在朱看來,今天人們選擇職業,無論是流動頻率還是選擇范圍,都跟過去很不一樣了。但這并非中國年輕人獨有。她舉例說,在她所在的公司,一位牛津大學畢業的英國男孩剛剛發現他不喜歡做咨詢,去倫敦去做他的財經本行了。而一位巴西姑娘在春節前離職,選擇在中國開始她的貿易生意。但這兩個人過去和張文超一樣,從未考慮在自己的國家之外工作。2 T" |: |  ~: p" ?
  S# Q2 j: M: ]4 U
中國在這一競爭中占據主動。BBC上月援引一項匯豐銀行的調查結果認為,中國超過德國和新加坡成為最佳工作目的地。但文章也表示,盡管2012年在中國大陸工作的外國人增至24萬,較2007年增加17%,但其中很多是犧牲收入換取經驗的外國年輕人。中國仍遠非外國人現實中的就業首選。0 n: y9 M1 S" L# d. @3 A: F
' g% H* O' Q) @, w, W% R
但多數中國企業在中端職位的薪酬待遇,并不具備全球性的吸引力。Towers Watson最近發布的亞太白領勞動力調查顯示,就最高層職位而言,中國企業付出的平均薪酬已經達到全球頂尖水準,比香港高11%,達到印度的兩倍。但在入門級職位,澳大利亞支付的薪酬,相當于中國同等職位薪酬的8-11倍。中國平均水平的職員薪資,只相當于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的一名清潔工。8 d6 V2 L) a! T' W' d& q
, |1 P" e! }, U
即便如此,根據倫敦朗伯德街研究所喬伊列娃的觀點,中國的每單位產出勞動成本看起來仍被高估了10%-15%,結合快速上升的工資水平,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升,遠高于生產率。例如,據《亞洲時報》,中國高級藍領的工資,實際已不低于南歐大學畢業生的起薪。
% ?" v8 m' X: i$ e' C" V; h ( j! b& x8 ?4 ~/ `* ^% `
朱潔雅仍留在這里的唯一障礙,是簽證問題。以美國為例,鑒于H1簽證(一種針對高科技人才的長期簽證)名額有限,因此大部分中國人赴美工作如不是移民,就仍多是B級簽證的“兩頭飛”狀態,很難真正“斷舍離”。歐洲的情況也與此類似。而澳洲、新加坡或香港的吸引力很多時候并不如內地。: B# W3 ^9 S8 x, e/ n+ k
+ t- ~1 o' w: k* [
很多人會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技術移民。這并不令人驚訝。2012年獲得美國H-1B工作簽證的中國人為23787人,以20%的速度增加,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的中國技術移民也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但同期中國發放的類似簽證為零?!?014國際人才藍皮書》將此稱為“人才赤字”。
% o5 M. _+ d, |7 L7 }( {0 m $ X* q( ]! L% f+ y- X
朱認為自己目前的狀態,會令她每年損失3萬美元左右的收入。她也許會在不久后認真考慮這個問題。  P# x2 \4 \- V7 }: S5 ?7 w
! Q) b7 ]' ^5 s* o
改變和被改變
0 u8 J9 x% d$ s+ z* O * |  X( O7 B) u- d- i
王青平暫時不需要考慮來自國境線外的競爭。他所在的行業是IT行業中細分的游戲行業,通常的員工流動率在30%甚至更高。他們通常去了同一個行業、同一個城市,甚至同一條街道上的競爭對手那里。
6 t) P  d8 M( v6 M, h 0 Y3 @( E' t1 R( J' ^1 R4 X
作為完美時空員工關系部總監,王青平每天一睜眼就會覺得焦慮。他的工作包括但不僅限于舉辦普通員工與高管的例行“吐槽會”,為員工安排專業的心理測試,解決他們生活和家庭上的問題,設法在員工跳槽前了解他的想法并盡量避免,以及組織大型聯誼活動,和歡快而熱烈的圣誕派對和年會。他甚至還需要考慮是否像兄弟公司那樣,為這家以宅男型技術人員的公司評選出一位“女神”。5 y- H1 s, d/ J/ A( Q; }

8 S9 T* I% R0 j! e+ a: e7 g4 V把熟悉的人介紹到自己所在的公司工作,或者叫“內推”,也已經在中端技術職位招聘中成為一門“顯學”。新華社曾報道說,有工廠主愿意為招聘每一個工人付出200元人民幣。但在中國聲名鵲起的手機制造商小米公司,以及一些主打“內推”的招聘網站,“內推”一位自己的朋友去公司應聘,可獲得的現金獎勵甚至超過這個數字的10倍。
  v+ ^5 E- S3 z4 Z* w
$ d# ?5 V$ t. B0 b' G/ G在不久前的一次人力資源人士內部聚會上,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某互聯網巨頭的招聘成本在每人4萬元左右,即便如此,你還需要其他手段招徠人才—包括但不僅限于請客吃飯,主動披露公司短板,以及承諾苛刻條件等。不過該人士認為,在可以約到的前提下,“吃飯在很多時候很管用”。( D' M& U  s# r3 C3 |
, O/ K" \6 A9 v# z/ c
赫斯 加洛(Horst A. Gallo)對《南都周刊》說,僅僅在5-10年前,他和他所在的公司還只需要考慮“我付薪水你做事”,但現在,作為IBM大中華區副總裁及人力資源總監,他做出了非常多過去匪夷所思的改變。1 E& D. o# b, b1 a

9 }8 K' A# L/ j例如,現在的IBM允許員工在任何他們希望工作的地點工作—家里、旅途中乃至機場,再比如減少夜班福利(他們不喜歡加班)和擱置養老金計劃(他們對此不感興趣),代之以更多元化的選擇,甚至,在工作時間嚴肅地組織一場務實的技術交流會,探討如何幫助中國減少霧霾天氣。- M: ]. X3 J! I* C: J; h9 ?- n

( [$ e' b# k1 ~4 a9 @  NIBM過去三年在中國拓展了數十個地方辦公室,其中70%的員工參加工作不到10年,50%的員工不到兩年。他們更討厭被控制,尋求溝通、反饋和靈活性,希望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 i5 V" F$ v: c: s, d/ O
* v5 B+ ?6 {/ U; l* d" ^+ B
赫斯說,他還了解到北京、上海的員工更注重靈活性和事業,而成都白領更關注安全感和基礎福利,其他地方也各有不同。接下來他需要設法滿足這些不同的需求,這項龐大的工程令他感到“非常焦慮”。9 {0 B6 ]3 g, g6 f/ `: {% N  C; n& a' Y

; A" B! O6 ^: _. n; ]2 h競爭在高端職位上變得更加激烈。麥肯錫預測,中國未來需要75000名具有國際商務經驗的企業領導者,但市場只能供給3000-5000人。僅僅在過去一年,公開面向全球招聘的中國城市就包括深圳、天津、長沙、武漢、濟南、常州、昆明、義烏等,以及很多城市的區級單位,招聘人數從數十至上萬不等,甚至還有江西和新疆,以一省之力來為此鼓與呼。) y$ N. y3 n/ Y% ?2 ]2 x' z' i
6 X4 G4 C) w+ {( D5 N
作為一名老汽車人,以及北汽集團組織部兼人力資源部部長,高原覺得這將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企業和地方的常態。北京現代為不愿意離開底特律和都靈的汽車專家,專門在當地設立了研究院。在招聘海外高管時,高原甚至會幫助他們解決北京的空氣污染,乃至孩子的上學問題。即便如此,也仍然有人離開。但高原認為這是必要的:“中國很多大型企業面臨全球化,必須在全球范圍內同其他雇主競爭高端人才。”
+ n. m% m8 ]+ b
) ?% a! c8 ]- }) l/ P+ B1 f0 q德國人魏蘭德(rainer wieland)對這樣的世界感到迷惑。他認識很多像張文超這樣的中國年輕人:他們加班加點地工作,幾乎沒有生活,渴望競爭,但是一有任何風吹草動,就毫不猶豫地選擇跳槽。他們很急著“成功”。4 K* {* f$ F7 Q! \7 Z
3 _. l1 P- P' Z
在北京奔馳負責員工培訓的魏蘭德,在這家公司工作了32年,從未想過跳槽。他說,他培訓過的很多中國藍領,以及德國的年輕人,也都像他一樣:滿足于日常工作,結婚生子,每年旅行一次,然后在5-10年后獲得晉升。
2 F8 z% J9 \9 y: D1 P$ s 9 I. I1 i' t" L% c9 _7 M- D( _
對魏來說,中國的白領年輕人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族群。他無法理解,但可以接受。他說,他過去的工廠在山谷里,四面環山,鎮上只有6000人口。但現在北京他和2000萬人一起生活。他已經習慣在北京的霧霾里晨跑?!拔蚁耄淖冊缭诒捡Y和我們走出那個小山溝時,就已經開始發生了。”% f, g0 n! q2 q1 \) K! D. f

6 Z- j0 I% [2 f這到底是最好的年代,還是最壞的年代?魏蘭德說,“我沒法給出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font class="jammer">% g2 A3 D# k, X

1 E7 G+ L+ x1 |* b跳槽or 創業
- U$ X0 Y8 |$ F9 d) S! G9 E - @) X) A# d( p9 e

3 p1 z0 p9 f" Y
; @% F) w" [7 G# m2 ]
/ I- T1 P( S4 ], L& N) ]在郭盛看來,由于教育與就業的脫鉤問題,中國低端白領職位,尤其是非重點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實際正面臨嚴重的供過于求的狀態。這樣的問題并非中國獨有。
. t: Z$ V7 {% p4 Z- Q9 B
- c9 r  s0 M8 p1 c7 v- q但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這樣的現狀?
% |5 o/ ~# ]( h' N6 Z1 a % H$ F; f; E5 x% B
在眾多焦慮的同行中,佳能(中國)人力資源部高級總經理森川剛志可能是個例外。他說,新一代中國年輕白領的“叛逆的青春期”問題,在佳能很少發生,他不認為佳能存在這個問題。
2 c! Q8 a* F' U5 C$ _2 v 3 n5 z$ x' X" U2 _
森川剛志將此問題的答案歸結為佳能的文化。即“自發、自治、自覺”,這是佳能首任總裁御手洗毅確定的企業文化—“喜悅也好悲傷也好,一起同甘共苦”,以及注重實力(不講究學歷)、健康和家庭。, t0 w6 G& Z9 \, J; P

2 m: x) T; d; ~0 `3 c: {“我們并不刻意強調招聘來自名牌大學的員工。佳能同員工的關系更像是夫妻間的愛,合則留,不合則去。”森川剛志認為這讓佳能免除了很多這方面的困擾,“我們遇到過一些挑戰,但是我們仍保持著我們的文化?!?font class="jammer">- ]' }& I  N* I! m$ A# z8 A$ c

1 B1 b9 G" u) o4 h! z& C0 N日本人并非唯一的特立獨行者。作為歐洲經濟的引擎,全球最大的出口國(在被中國取代之前),德國日耳曼式教育-就業體系正在成為被追逐的典范。在這一職業培訓體系中,只有小部分工薪階層的孩子能夠進入大學,而其余人中的70%成為低薪的三年制學徒,學徒期滿獲發正式的、廣受雇主認可的證書。學徒持此進入并不重視教育差別的就業體系,最終成為白領。: K. o7 I: P8 B9 W

, Z8 E$ Q& S- R, U/ i0 p7 r但現在學習這一點也許已經晚了。在《全球拍賣—我們需接受怎樣的教育以適應未來》一書中,英國卡迪夫大學教授菲利普 布朗指出,在配給有限的情況下,“好工作”早已變成“好雇員”“贏者通吃”的游戲。這直接導致兩極分化和中產階級消失。僅僅在十年之內全球接受大學教育的人數就增加了一倍,這其中中國的情況更激進。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是,美國博士過剩的情況已經延續近半個世紀,而自1970年代以來,美國多數擁有大學學歷的人,并未看到收入增長。
: [- E. f; M0 S
# _+ t$ ]$ P4 x9 }8 Z; A菲利普揭開了一個多數人并未察覺的事實,即很多工薪階層想當然地認為,在不惜成本地獲得高學歷后,公司會如饑似渴地爭相收購自己的“腦力”,但現實是,公司并不真的需要那么多“腦力”—“學習就是賺錢”的觀念,已不再適用。
; S4 t5 P2 c2 c7 B
) ]! g% U* H4 X+ ]他將此歸咎于二戰后形成的新自由主義,將國家的作用僅限制在“為人們提供教育以創造就業機會”,而非遵循凱恩斯在《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中提到的結論,陷入衰退的經濟無法自主回到充分就業的繁榮狀態。這同匹克迪所著《21世紀資本論》的結論類似,即“教育無用”,如不采取手段,世界必將回到“拼爹”的資本主義原始狀態。但是,近年來接二連三的經濟危機,不就是凱恩斯主義的惡果么?
7 S- w9 E" T5 Q0 Q5 c, [( a& _; T 9 x2 `% a5 Y# N" F
在這種莫衷一是,且教育結構無法在短期內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下,或許你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拿到更高的學歷以自救,要么,就放棄打工這個想法。
* u3 j* b/ p8 n! y6 m4 c
5 J3 G+ L5 l$ R. K& h- y馮愛榮為自己找到了另一條路徑。她已經重回IT業,成為生產鏈條上的普通一員。但她同時也發現,一度困擾自己的無解的“好員工”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本不存在。
4 I4 D* e9 U+ |2 d* ^4 C ) |/ ~4 G  I1 [3 w
答案來自一個失敗的求職者。他來自二線城市的二線院校,主考官從成堆有著名牌學歷的簡歷中拿起他的,只簡單問了幾個問題,就打發他回家了。他站在北京昏黃的霧霾天氣里無所適從,對馮愛榮說,怎么辦,我要回老家了。3 ]. B) @8 U4 T7 z/ R
7 a: ]/ Q! U5 L3 t( v( T: n; T: h
馮問了他幾個問題,發現他的基礎并不像學歷那樣看上去那么不像樣子。而他的期望薪酬,只是自己之前付給員工的1/2。但是,如果計入北京昂貴的生活成本,那根本無法保證基本的生活條件。而且,他完全了解這一點。
3 s& r0 T6 h; B8 T" c% x, R" m , f6 d  e% W. v) y  B6 x
  B3 L3 ~; L4 m6 x- y3 ^
& t# ~; W, F- s  Y4 w" U& E
/ T* Z- k1 A4 B( m
馮愛榮問,那你為什么不考慮回老家呢?他說,我回去更沒法找到工作,那里根本沒有需要我的公司,而且能付出的薪水會比這個數字更低。于是,馮愛榮對他說,你留下你的電話給我,三個月后,我會在你老家所在的那個城市等你來上班。8 Q9 D& k+ l' W/ m% Q
2 n  T/ k) d  Z, U0 y4 m, n
現在的馮愛榮已經從公司辭職,正在籌備將公司搬到一個位于西南的三線城市。她已經有了3個合適的雇員,他們都并非來自名牌大學,薪水要求不高,但水平并不像想象中那樣低。馮還計劃尋找幾位印度、馬來西亞或者越南的員工,借助互聯網遠程辦公。馮說,這對她來說是一個挑戰,但她必須學習適應這種改變。6 q4 h9 H0 s) R

* r. e) V) N7 M# }(實習記者黃顯對本文亦有貢獻。應被采訪者要求,文中馮愛榮、張文超、朱潔雅為化名。圖表數據來源_智聯招聘)
- y# I& N4 P! r6 B9 `9 T
作者: 黃海是我    時間: 2014-3-13 11:03
天朝從不缺人。從來沒有用工荒。只有錢荒。待遇荒。公務員會用工荒嗎?不服來辯。不要發這種偽命題帖子
作者: noahgenius    時間: 2014-3-13 11:05
外包這種事情,無論是體力還是腦力,只是別人延伸的胳膊,說難聽點叫依附和蛀蟲,門檻低造成數量眾多,終究不是出路
作者: 非標UFO    時間: 2014-3-13 12:27
26歲,年薪33萬,這是什么節奏
作者: shootbomb1    時間: 2014-3-13 13:29
本帖最后由 shootbomb1 于 2014-3-13 13:31 編輯   A1 l$ q6 X/ ?2 N1 J# {

8 H/ P; ]/ c' | 很不錯的文章,寫出了現實和趨勢:0 J+ d1 J0 O* O; b0 E7 |
1.不斷加劇的競爭和分化.3 ~! w( z  b- p, G$ w
 1個月入3萬的人,“擠掉”了遠不止10個月入3千的人的飯碗。
6 o5 v$ @* O4 Z" a* o+ V 這是個沙漏,兩頭大,中間小。1 z, J+ |% `$ s5 ]0 r
 一頭是高端職位要求“快速響應”的需求;一頭是底層職位無人問津,以及缺少“差異化”技能的迷茫人群。
8 w& P+ c2 Q1 z0 f 中間是可以立刻響應這些高端需求的人才,以及其培養渠道
0 J; P+ Q% {, h' B4 e
" Z) [9 d' C5 E* \, t# M2 {5 q 十幾年前,我的父母輩,他們大都不用受這個困擾,至少因為2個原因:
. Y# @6 i' p  o0 I! |" C8 ` 1)相對今天而言,市場較為穩定,技術更新換代較慢,靠一門技能可以吃一生,而且這門技能可能僅僅只是“熟能生巧”,還不一定“知其所以然”。
% r6 ~. a. c2 o8 s9 w 2)時間空間,地域交流的限制* b& m* z! p% r( f1 A. ?' R( I+ {
 現在這兩點都“升級”了
- Y% \3 j* f+ T2 i 你在北京上海上班,可能一年才見一次洋老板,也不知道過幾年自己會轉向什么新產品新生意。9 ?9 _* B$ Y. ~7 ]/ x; p; J
 你的收入要么不斷向上,始終浮在泡沫上,要么就會開始跌落,直到湖底,很難浮在某個水位上,你可以通過努力做1個中產階級,但不可能做1個“中間階級”
作者: zdm2007    時間: 2014-3-13 14:03
明顯是標題黨!內容不太靠譜。
" K$ p8 X: r8 x0 m很多老板都在問:“好員工上哪去了?”以前那些技術熟練、任勞任怨的員工不見了。現在就連剛從技校畢業一年的新員工都學會跟車間主任談條件了,車間主任也是愁的很,一問原因就說“雞肋、雞肋”。4 f9 O$ e8 ~' Y7 Q: _2 U+ N
很多人都人云亦云,說好待遇還招不來好員工?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罷了。
作者: crazypeanut    時間: 2014-3-13 14:13
需要招募高端的員工,愿意出的薪資水平卻并不是相應的高端,自然用工荒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