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其實我們真不如美國勤奮——寬進嚴出的美國大學 [打印本頁]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4-3-11 15:47
標題: 其實我們真不如美國勤奮——寬進嚴出的美國大學
每年諾貝爾獎評選結束之后,網上有很多中國網友,都在憤憤不平,說就是因為美國的軍事政治強大,所以評選委員會迫于壓力會給他們評上很多,而我們國家人很聰明,卻總是離諾貝爾獎很遠,太不公平了。還說美國出現經濟危機了,卻都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中國經濟這幾年發展這么快,卻得不了經濟學獎,太不公平了。他們不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國人民勤勞勇敢以外,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一樣智慧勤勞勇敢。如果說一百多年前,林則徐呼吁中國要睜眼看世界,那么現在我們國人仍需要透過迷霧看世界,不要被外國的種種假象所迷惑,不要再像生活在井底的青蛙一樣低估自己沒有看到的東西。
& y' s. ^: S' w! E! Q* s: W國內教育界總是在提改革高考制度,我們的高校應該實行西方那種寬進嚴出的政策,真正到了美國后,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寬進嚴出,也認識到了我們與西方國家高等教育的差距。  1 O% K6 Z: x+ d. w

" `, k1 X: V8 W( o2 T) C    在去美國之前大部分國人認為,美國的教育都是人性化的教育,教育方式和觀念都以人為本什么的。感覺美國的教育都是讓學生一邊玩,一邊學,一點也不痛苦,學生有很多課外業余愛好。總之一句話,他們是素質教育,我們是應試教育。而在好多人眼中,美國人都不怎么愛學習。學習很次,中國是個人去了就可以稱王等等。到這里學了以后,發現以前感覺的完全是扯淡的。美國的高等教育比中國還應試,美國的學生平均學習刻苦程度是中國學生不能比的。  ! L' b$ g: o2 Q- g! b9 R; L) \: X
3 b) ~5 H3 \+ y/ U$ K3 G
    在國人觀念里,大學作業是可以不做了,嚴格說是不會的可以不做的,因為老師不收,大家在家只要努力做了,做不出來沒關系,第二天老師會在課上講。所以作業都是良心活,好學生都自覺完成了,實在不會的就放著。    2 ]2 X: ?1 c, Y9 l9 p5 i  u  F# C
- O, R& p: q: b6 I: W
然而事實不是這樣,美國作業是計成績的,每次作業都會給你按照對錯打分,記出成績,最后和所有平時考試期末考試一起算最后的總成績。
: l- [) D  p$ l2 Z1 Y9 J2 P7 `8 x" n6 i! f- M+ x8 g4 u  x
    而且最讓人接受不了的是,題你要是不會做,你不寫,或者寫錯了,你就不得分,最后就會影響你的總成績。在中國是,平時允許你犯錯,允許你不會,你不會可以空著,聽老師講,最后考試時會做就可以。因為從高中以后學得就比較難了,作業有不會做的很正常,老師是允許的。但是在美國就不一樣了,老師每周都會給你留一大堆作業,你在下周上課前要交上來,如果有不會的,你要在交作業前去自己去問老師,老師不會在課上給你講的。如果到交作業時還沒有問老師,因為不會不做或者做錯了,那么你就要承擔這個責任,老師不會因為你實在不會就手下留情的,你的作業就會被扣分。每次作業老師都會記錄的,最后會一起給你算總成績的。    這樣每周的作業都相當于一次考試,因為得的分數直接影響你最后的總成績。   0 ~3 D+ N3 ^9 x  T: n

  w8 [! I# B' U4 |, Y; b; ]    最后總成績按照ABCD給你評分,90-100評A,80-90評B,70-89評C,70以下D或者不及格。本身不及格的線就比國內60分提高了。而且碩士研究生畢業有一項成績要求就是每學期平均分不能低于B,否則下學期你就留校察看,如果再不行就被開除了。也就是碩士研究生的及格分數是平均80以上。    + J! t$ G  Q) g/ d# @1 f6 a4 v, v
4 H! R3 S8 L8 u" ~
    我考完GRE以后樂觀的認為我把天下最難的考試考完了。以后什么都不怕了。結果我來了美國上課以后發現,GRE考試相對于現在學的這些東西簡直太簡單了。在美國沒有人去炫耀GRE考試成績,他們認為這個不足掛齒。就在這個難度下,要保持科科80以上是個什么水平?這個水平就是美國碩士研究生的最低及格線。低于它你就可以考慮回家了。    3 @( ?. {4 G% f0 {

1 T; Q5 `6 a- o$ v    而且我估計了一下,難課程如果都保持80分左右就不錯了,所以最后很有可能的結果是大部分都是B,然后如果都是B的話,只要有一科是C,那么平均就是B以下,那么就可以走人了。而如果得C的這一科是因為平時考試和作業都是剛好80分或平均剛好80分,恰好有一次作業得79分(在中國,如果比較難的課程這個成績也算是好成績了),那么這一門課可能就因為這一次作業的80以下,造成最后這門課B以下(或者說C),如果恰好其他課又都是B,那你很有可能平時表現都不錯就因為這一次作業的一分而被開除走人。   
$ |% @0 o5 B  h而且所有的這些平時成績最后折算成的總成績會跟你一輩子,找工作時,用人單位會讓你出示所有高等教育的平時成績,因此你那次都不能馬虎,包括作業。   
7 X6 {" q: r$ B" {7 l6 t5 m" P5 n
1 @4 N2 G/ @8 t& Z7 ^+ c3 v    我們國家考試數學、物理這種計算為主的考試過去都是以大題的形勢出現,這種大型綜合計算題最能體現數學能力,過去一般都是考3-4道數學或物理大題,每道25-30分。但是因為數學物理這種學科確實太難了,所以用這種考試會使很多人不及格的,少做一道就幾十分沒了,少做兩道就不及格了,過于太殘酷了。學數學和物理的很多都是要么滿分,要么不及格。雖然很殘酷,但是可以體現能力,老師喜歡這種考試,就像語文老師說得,其實語文什么都不用考,什么花樣都不用出,就考一篇作文就可以了。    但是為了照顧大多數考生的面子問題,這種考試好像在改革開放之后逐漸被取消了,因為我們引入了西方的觀念,第一是注重學生自尊心培養,總是考不及格會有陰影的。第二是引入西方的標準化考試,也就是什么選擇填空題,因為美國托福,GRE還有美國文職公務員考試都是選擇填空題。    * K; ?; d4 u* b. k" u6 h
. Y1 H. ^$ q5 F$ E6 p  o9 y
    國內學經濟學,就背背概念。美國那里經濟學基本上是可以說是文科中的物理學,因為現代主流的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創始人保羅薩繆爾森以前是學物理的。
1 J' @; O# c, R2 W* P( x
/ z; O6 G4 Y+ l" c! X9 ]) d    說道美國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刻苦程度,我不得不再說一下我們的認識誤區,一直被美國的青春喜劇給誤導,電影上演得都是他們怎么怎么不學習,怎么怎么調皮搗蛋,以至于我們國家的學生也開始學習和模仿,估計是最先傳到港臺,然后港臺的電影開始影響大陸的。導致大陸的學生也開始變的很痞子。    ; I- w' B9 ~- E& T" s- T# |

3 C% x! @4 F6 V( ^. V    然而真實情況是他們拍那樣的電影只是表達了學生想擁有那樣的生活,而不是他們真時生活的寫照。真是赤裸裸陽謀。    美國的大學校園生其實是這樣的(是大學校園,美國學生說他們高中很簡單):每個校園里走的學生都背個書包匆匆去上課,沒有一個在嬉皮打鬧的,即便是等公共汽車或者做公共汽車上,也在看書。在咖啡店里或者休息的地方,你會發現很多美國學生也在看書。    & T: n9 Q& c4 |: d& }4 ?
    美國真實校園生活就是整個一個中國理想中的好學生的聚集地,美國學生學習這樣的場景只有在中國的電影里才能看見,而我國的真實學生卻在積極模仿美國電影里的東西。$ |3 @  d; L8 E
    我們想想我們大學里圖書館的機房和其他機房實驗室在干什么:男的在打游戲,女的在上網聊天。有的寫得某系重點實驗室,進去后居然人們在聯機打紅色警戒。當時他們喜歡打這個游戲的人如果有一個人說:走,去那個系實驗室聯游戲,然后所有人就跟打狼一樣浩浩蕩蕩都去了。    + l9 J1 d- |4 ^+ r- v9 w5 V/ V- W
原因有兩方面:第一方面是我們管理不嚴。我想如果你在美國的學校機子上打游戲,基本就可以準備回家走人了。第二,即便是讓你打游戲,就按照我上面說的作業和考試的壓力,你有時間打游戲嗎?    : `5 u3 M& I2 Z# z/ {

: L- q3 ^8 ~( u! u) ]  \這個使我想起了中國有些人喜歡在星巴克咖啡屋里裝,因為星巴克在中國屬于消費比較貴的,我記得一個杯咖啡幾十元人民幣,我吃過一個冰激凌好像40元人民幣,因為中國大部分人消費不起,就這樣被一些人很崇拜,天天到里面裝“小資”,美國那邊咖啡是給普通人喝的。
3 s4 g1 O1 j: e, X5 J  G% k接著說美國學生的學習,他們在賣星巴克的地方看書寫作業是很正常的事情。那個寫作業是真寫,不是裝的。, h: Q( J3 O4 g/ \: m
我們國內大學本科的的微積分,第一學期學的是一元變量的,感覺還行,主要是練習求導數和積分的基本運算訓練。第二學期學二元變量微積分,感覺就比較難了。來了這里發現經濟學是研究多因素的問題,n元變量是家常便飯,所以所有的微積分都是n元變量。這個就比較難,以前二元的還可以畫出圖像幫助理解(比如求極值可以看曲線的凸凹),n元的完全是考抽象的推理來運算了。 3 L# R* S( H9 L9 R
4 X4 A& N9 M' Y
美國那邊有一點在數學上和國內教學不同,就是他們先教線性代數,也就是矩陣的運算。然后再學微積分。而國內是先學微積分,后教線性代數。其實看一看微積分和線性代數的先教與后教的順序,就可以判斷這個國家數學的教學水平。因為我們先學的微積分,所以微積分最多也就局限于2元的微積分學。多元的沒有矩陣基礎,根本無法進行。而美國的先教線性代數,把矩陣學會了,微積分就可以直接學多元的了。(美國人酷愛線性代數到了癡迷的程度,所有問題能用矩陣解的都用矩陣解。連很簡單的方程組都用矩陣解)。
) m0 k# r6 m% {
$ o6 M) R% k. R- C國內的一元二元微積分也講了求無限制條件的極值和有限制條件的極值,只不過都是一節帶過,而且很不通用。美國講的是一元n次函數求極值的通用判定,多元函數無限制條件求極值(海賽矩陣判斷二階條件)多元函數加n個限制條件求極值(海賽加邊矩陣判斷二階條件),多元函數求極值加n個不等式限制條件(庫恩-塔克programing判斷法)等等。其實最令我耳目一新的是他們對全導數和全微分的理解和運用。
: s  X8 j0 J, H+ b/ \& e4 t  S0 ]6 V# o% J+ o" u: N0 P6 O
但是你要對這種抽象的符號函數的每個變量都求出導數進行比較靜態分析,就要用隱函數列方程組(我本科對隱函數只是一個概念性的認識,沒想到還能這么用),你首先要對全微分或全導數有非常清晰和深刻的理解,然后才能寫完整全微分,之后用隱函數列方程組,不過這時你就會發現,你的草稿紙簡直不夠用,都是nxn元的,會拖很多,很長。最后列出后,用矩陣解出就可以了。還有微觀中的證明題,比如對謝潑德拉馬定理(shepherd’slamma)和羅兒定理(Roy’sIdentity)的證明,你要是不能很好理解全導數,你就跟不做不出來。
; P5 Q* L* L' S; B/ j2 ]- ]- Y( \& l
這些數學還是不是最難的,主要是經濟數學和微觀經濟學在用。我相信國內研究生數學應該也學這些,不過可能不會理解這么深,因為沒有人逼你去瘋狂做題和不斷考試。
; @* e) @; w5 ~補課這個詞在中國只有中學才有,而且一直被大家所詬病,認為是應試教育的產物,各地方教育局都在查學校私自給學生補課。美國這里居然是學生要求老師加課。尤其是在考試復習前,美國學生都要求老師加課。我這個人自學貫了,很討厭老師加課占用自己的時間,不過美國學生的學習態度還是值得贊揚的。 2 B5 c8 D/ E! H1 @! ~" Q5 N( n6 c

; c3 o: L6 f7 b) D說到Gauss編程,這個語言是一個專門運算矩陣的專用語言,所以被統計和計量所廣泛應用。這個除了矩陣運算很直接外,其他很c語言差不多。編程對于大部分中國學生還是比較難,因為國內計算機教育還是相對比較落后。但是由于我以前就酷愛編程,所以上手很快。最開始整理數據都是用excel人工整理,后來有一次和一個美國學生探討問題,發現他gauss用的極好,都是用gauss的程序直接控制和整理數據,于是我也下載了一本gauss的書,一邊看書一遍就把gauss掌握了。最后完全是在gauss中處理數據和運算了。這也是我唯一在計量經濟學中得到的樂趣。 " L  J6 A3 L3 S9 t$ s

9 I; m( W1 K/ [1 R& N7 ?美國教授都是博士,博士這個詞在國內反正對我覺得沒什么了不起的,因為我們國內,只要考上了,就都能畢業,所以看這個人厲害不厲害主要看他考這個學歷時的考試水平。我國高考參加的人最多,所以競爭最激烈,所以最能體現人的水平,所以名牌大學的全日制本科對我很有威懾力。但是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人就少了,而博士,參加的人就更少了,博士一般混5-6年就畢業了,沒有聽說過在國內上博士有人學得要死要活還不能畢業的。所以博士對國內的一般人來說感覺不是那么有影響力。 + }5 J: }- ~6 C+ w  ]
% y; Z% {# {: d+ P3 R! D8 ~5 ]4 w
而在美國,博士這個詞是很有影響力的,教授都是博士,在學校人們一般不會稱呼他為某某教授,或者某某官銜,這些教授或者當官的有博士學位的更喜歡人們叫他們某某博士,因為這個代表了榮譽。因為博士教育還是這個教育體制,只不過博士比碩士要求更高,碩士是要求平均B以上,博士是要求平均A以上,也就是全A,即所有學科不能有下90分的,而且學得更難,考試也難。這個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1 V) b/ H6 ?6 a1 Y+ m3 `/ Z! ?( X6 G' H
+ t- i, |- ]: N
我們的中學教育很好,以至于大學畢業后工作幾年,我仍然對高中的所有知識點記憶猶新,拿起數理化的題就會做。但是大學學的東西什么都記不起來了,只記了幾個名詞,剩下的什么都沒有。但是企業不是靠耍心眼,小聰明就可以成功的,靠的是實打實的技術,我們大學的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有幾個能拿出真本領的?
* ]' S; G  x. Y) V+ h5 W
  Y) j! L( o& ]5 p$ v再說說美國這種教育下的成果: # I9 U4 M) b6 H" m8 g
美國人幾乎干什么都會用數學計算,比如你要開個超市或者快餐店,老板肯定會找人去建立模型,然后按照模型去經營,因為他們相信這個是最科學的,最優化的。如果要是不用模型呢,憑自己的經驗和感覺呢?美國學生說那基本上肯定是會破產的。因為感覺的東西靠不住,永遠也不如數學計算的精確,而且別人都用模型計算,就你不用,憑感覺,那肯定破產。而且他還說經營一個企業不用模型必然破產,甚至用了模型如果用錯了,也會破產的。 1 V( ?% x# ]  V' ^
: B% l- G  r0 h5 y; _$ z" n
為什么中國人那么聰明,所有的電子產品的核心的控制芯片,內存芯片都是美國公司或者日本韓國公司造的,中國自己為什么造不了?雖然大部分電子產品都是中國制造,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里面的芯片幾乎全市國外的,中國所做的只是把芯片,內存買來,焊到電路板上,然后組裝上外殼就可以了,干的完全是最低端的,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活。因此企業賺的錢都是很少的部分,這些電子產品的價格有一半多要被外國的芯片廠賺取。這也就是為什么電子產品不能和國內的農產品,普通小商品一樣有適合中國人的價格,而電子產品一般都是和美元國際價格接軌的。因為成本降不下來,產品的主體成本,是外國廠商定的,我們要降價只能降自己不到20%的利潤,所以降價空間很小,一旦外國廠商也把同類產品降價,那么我們的國產廠就沒有取勝機會了。 造成這個情況的根本原因上是沒有核心技術。為什么沒有核心技術?以前總是認為為什么美國那么走運,老天怎么那么照顧他?
8 p8 a) @- |! a, i+ u9 e  }* u0 L+ C* S; m, U
對比中美的高等教育,可以做一個體育上的類比,確實有一種像美國NBA與中國CBA的差距,美國NBA打不上比賽的人,到CBA來就可以成為得分王,而且和中國第二名的差距還是十分巨大的,我們的隊員都是有點望塵莫及的感覺。但是如果說體育運動和人種有關,黃種人的肌肉結構本質決定了我們不如美國黑人,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我們的高等教育,完全是我們認為可以控制的,對自己的大學生要求嚴一點,不會造成什么損失的,為什么我們不改呢?
: n0 ^" O" W0 h( {1 `' K4 ?% v0 C% _& ]7 q; B  u; v
我們的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也仍然是是停留在靠學生自覺的基礎上,再加上我們高等教育要求沒有從難從嚴要求,導致我們國家的大學畢業生很難在今后的工作中特別是技術工作中有所作為(主要是跟國際先進水平)。! y& t0 M! j: u) A7 _2 x- R( S6 ~) D: x
; l2 j: T) z' P" T9 c3 r0 e
總之,美國為什么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體制上的問題我不想多說,多少經濟學家都有很好的建議。我們最能控制的,也是在整個人類改造自然和世界過程中最有活力和主觀能動性的人本身。我們的高等教育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我們的高等教育缺少了監督鞭策和激勵機制,而且對于學習的東西也并沒有從難從嚴要求學生,導致反而沒有中學階段學生們學的好。如果說我們的中學教育是在整個中國教育中最有效率的(但并不是最好的,因為對于應付選拔性考試,老師只重視學習好的學生,而學習不好的學生好多都破罐子破摔了),但是這個教育只是基本功訓練,距離可以用來指導實踐,改造世界還差很遠。 ; |9 l/ P' z8 f2 O, l6 x' i
: w- I6 W9 F0 |0 w
所以基礎教育再好,高等教育出現問題,我們的科技也上不去,科技上不去,經濟也只能做一些最低層次的,因為經濟和各種制度再好,也只是社會發展的外因,只能起錦上添花的作用,而生產力和社會發展的本質推動作用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最前沿的科技進步是要靠優秀的高等教育培養出優秀的高素質人才,而我們就是在這個最關鍵的一步出現問題了, . e  M% w- H* M) n, f
: f8 y/ r2 u; T. c  Y2 x9 J- r9 s+ Z: W
我們一直在討論東方與西方的差異,說西方人享受生活,工作是工作,休息是休息;東方人勤勞刻苦,休息時間還工作。東方落后西方是因為我們不注重休息和享受生活,等等等等,總之,我們找我們不如西方的原因時,往往歸結到我們和西方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因為我們自己太勤奮了,結果還不如西方懶惰的人搞的好,那么我們就應該學習西方那種自由散漫的生活。但事實恰恰相反,其實中西方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差異,絕大多數真理是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美國的高等教育的成功應了那句名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3 f6 D6 x; L3 x" }( o
* }7 Z4 r8 i# I9 u% p) U
點評:
9 h4 O4 ?2 g* `+ D' x任何事情要想獲得成功,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是要通過艱辛的努力換來的。
. M& k, V+ }4 p; g- K* g# _0 |9 Z; [) m5 r) R

作者: 13863023496    時間: 2014-3-11 16:05
一直是管中窺豹,學習了。
作者: xlf63    時間: 2014-3-11 16:16
中午也剛看過。
作者: 非你不娶    時間: 2014-3-11 16:21
不錯,學習了,中國需要努力的還有很多啊!
作者: wrzshud    時間: 2014-3-11 16:21
看了這個才知道為什么他們的工程師那么厲害
作者: pain    時間: 2014-3-11 16:36
中國大學里是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努力,但這代表了不了全部。都看不到很努力的那三分之一?
9 A. ~/ M" U$ c0 V0 W% x! N美國人干什么事都用數學計算、建模。這跟人的思維習慣有關,沒什么優劣,不要老認為人家的是好的、自己的差的。中國廚子加調料沒有一個上稱的,也沒有一個在加的時間上掐秒的,中國美食就差了?崇洋媚外的人寫的不客觀。& L1 l) m, p$ t# U
古代一個老先生有兩個學生,喜歡其中一個卻不喜歡另其中一個。有一天,他看見他不喜歡的學生趴在書上睡覺,他立刻大罵,讀書的時候睡覺,真不學好。一回頭發現另一個也在睡,就說道:看看人家,睡覺的時候還在看書% V0 y  `2 E7 R! n  J- f
結論說的沒問題,但內容卻過于崇洋媚外了。
作者: 馮霜杰    時間: 2014-3-11 16:36
親身親歷的都不一定真實,道聽途說更不能代表什么。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死理兒,為何看別人是怎么學習的這種無用功呢?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4-3-11 16:55
國人經常自娛自樂,別太認真,國人覺得自己數學都好,你給他個模型寫寫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兒,根本寫不不出來,
( `8 I) I$ q- p# b" [
( f2 ^6 b( |  S3 D假如數學真好,玩‘軌跡’,玩路徑,早就世界一流了,何必買鬼子的東西?
0 Z5 ?: a% E4 K% s6 ?8 J2 G% J  k$ O4 v+ W7 [! @
經常有不服氣這個,不服氣那個的,把鬼子東西給他玩,不會,說啥‘我只是不懂洋文,假如我懂洋文,比鬼子厲害’,5 p' o6 O- P) Z
. J( i2 ]( d# m& c" z5 C
俺說都給你翻譯過來,讓你全中文玩,到這時候,說,我不是那個專業的?你是啥專業的,
" [; U( x0 v- J+ b$ \4 b# }0 C5 v" B0 T$ I0 x
我經常跟人家說,北京無數外企,你行,隨便開個門就有月薪幾萬塊,何必漠漠唧唧受個小老板的氣,根本沒有必要,
作者: 人大太犬    時間: 2014-3-11 22:23
2266998 發表于 2014-3-11 16:55 / ~! Q- J, l8 r, U. |4 r- z
國人經常自娛自樂,別太認真,國人覺得自己數學都好,你給他個模型寫寫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兒,根本寫不不 ...

  a, L. K3 y+ \2 I) s9 {% t6 j請問大俠怎么能敲開那個門呢?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4-3-11 22:35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4-3-11 23:43 編輯 ! a8 v9 C8 F6 T* g: s- O

, A- r$ r, C1 v1 i! D& g對于國外的大學,俺對日本了解一點。感覺是,日本大學里面,有超過一半的大學里,大學生達不到主帖中說的美國大學那樣刻苦。國立大學算是技術水平比較高的了,感覺課堂只是泛泛而講,還是需要自己去努力看書寫作業,挺累的,說不上好不好。那個時候覺得,老師如果講得再明白一些,會有更多的學生收獲更多更充實。但是有時也會覺得,給你講得太細了,對你學習沒有幫助。微妙的balance。看完這篇主帖,回想一下日本的年輕人狀態,感覺日本想要脫亞入歐還是有點難度。文中提到,美國的經濟發展,技術發展,靠的是教育來支撐。而日本在這知識傳承這一點上,我個人感覺他們做的不夠好,還有一定改善效率的余地。一代人總是要老去的,知識怎樣傳承,有多少百分比的知識會傳承給下一代,是決定這個國家二十年后的狀態的因素。
作者: 猛龍C    時間: 2014-3-11 23:51
這就是錢學森之問的答案所在,你不學習,何來的大師呢?
作者: 工具人    時間: 2014-3-12 01:04
本帖最后由 工具人 于 2014-3-12 01:10 編輯 - b+ J& c6 g0 I" A' H

4 n; m, `% _- U5 J! n借這個題目,說說俺個人的感受。俺國內本科念得還算努力,但也不是每天上自習那種用功的學生;米國上碩士的時候,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學生會和實驗室打工了,修課方面沒花太大心思。俺感覺還是國內的課程難一些,不太茍同本文作者講的拿A很困難。俺周圍的同學也是同感,當然俺們跟后來的小留學生交流不多,他們咋想的不甚了解。不過俺是覺得米國的教學,特別是理工科,比較重視實用,教數學會聯系到應用,而不是讓你坐在那里解一堆方程,卻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這大概是為什么我們會覺得米國人建模厲害吧。
/ m% M5 W# {7 V0 l5 E米國的很多領域其實是靠外來移民在支撐的,他們在本國打好知識基礎,到米國來應用。所以,一味強調米國教育體制的先進是片面的。俺看到的米國大學生也沒有作者講得那么用功,有那樣的時候,不過是在臨考突擊。米國本科生周五晚上的“爬梯”還是相當瘋狂的。俺遇到的米國學生,大部分知識基礎并不強,當然這可能與俺接觸的層次比較低有關,俺相信MIT、CalTech這樣的學校應該不是浪得虛名。不過說一個米國二流學校的畢業生都要遠遠強過中國學生,未免有些夸張。
  f& M5 _- G  F8 L& a. v7 c
作者: surfacer    時間: 2014-3-12 08:55
估計又是傻X文藝青年狗屁文人寫的東西3 \. k5 f. U$ V7 w' g
哈佛與西太平洋都是美國的,能一樣嗎?  z4 E. `; S. y8 l  h) M: T5 N
狗X文人就這屌樣,一點小破事也要上升到人生哲學社會體制的高度
2 d8 w# l0 P  c0 J看來,老貓猛抽文人屁股有些道理
作者: surfacer    時間: 2014-3-12 09:01
媽個X,美國佬不也要分個左中右,三六九?) I6 Y6 y  B& q6 q" z: I3 m: A( f
老子就不相信,日本那么多種教科書,就沒有一種承認南京大XX的?
1 l# s# V# h+ U/ T7 M被這些狗X文人一渲染,鬼子都是鐵板一塊了
作者: 624272884    時間: 2014-3-12 09:45
勤奮我還是感覺中國人要多些,你就想想中國有多少人,多少大學,美國有多少人,多少大學。主要是中國的不太重視實踐和創新,高中跟大學是脫節的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4-3-12 09:52
中國的大學教育很失敗的!!所以很多高材生進了大學就廢了!!
作者: 機床護罩    時間: 2014-7-9 09:11
說中國人勤勞我認同,但是不要跟勇敢扯一塊! 勤勞懦弱還差不錯,因為懦弱只能靠勤勞過活。
作者: neuq_xu    時間: 2014-7-9 11:18
"我們的中學教育很好,以至于大學畢業后工作幾年,我仍然對高中的所有知識點記憶猶新,拿起數理化的題就會做。但是大學學的東西什么都記不起來了,只記了幾個名詞,剩下的什么都沒有。 "
& ~  p3 F! \# `( t- J  F0 d----------------------------------------------------! {% H8 e6 u2 O; \& x  o' E
這一段,我承認我中槍了!!
  S0 _7 R$ t' y/ D; {) z6 a5 l
& Q3 M( q+ l, h: L6 n4 O! ^, A8 Z4 i" ^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