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q3 ^8 ~( u! u) ] \這個使我想起了中國有些人喜歡在星巴克咖啡屋里裝,因為星巴克在中國屬于消費比較貴的,我記得一個杯咖啡幾十元人民幣,我吃過一個冰激凌好像40元人民幣,因為中國大部分人消費不起,就這樣被一些人很崇拜,天天到里面裝“小資”,美國那邊咖啡是給普通人喝的。 3 s4 g1 O1 j: e, X5 J G% k接著說美國學生的學習,他們在賣星巴克的地方看書寫作業是很正常的事情。那個寫作業是真寫,不是裝的。, h: Q( J3 O4 g/ \: m
我們國內大學本科的的微積分,第一學期學的是一元變量的,感覺還行,主要是練習求導數和積分的基本運算訓練。第二學期學二元變量微積分,感覺就比較難了。來了這里發現經濟學是研究多因素的問題,n元變量是家常便飯,所以所有的微積分都是n元變量。這個就比較難,以前二元的還可以畫出圖像幫助理解(比如求極值可以看曲線的凸凹),n元的完全是考抽象的推理來運算了。 3 L# R* S( H9 L9 R
4 X4 A& N9 M' Y
美國那邊有一點在數學上和國內教學不同,就是他們先教線性代數,也就是矩陣的運算。然后再學微積分。而國內是先學微積分,后教線性代數。其實看一看微積分和線性代數的先教與后教的順序,就可以判斷這個國家數學的教學水平。因為我們先學的微積分,所以微積分最多也就局限于2元的微積分學。多元的沒有矩陣基礎,根本無法進行。而美國的先教線性代數,把矩陣學會了,微積分就可以直接學多元的了。(美國人酷愛線性代數到了癡迷的程度,所有問題能用矩陣解的都用矩陣解。連很簡單的方程組都用矩陣解)。 ) m0 k# r6 m% { $ o6 M) R% k. R- C國內的一元二元微積分也講了求無限制條件的極值和有限制條件的極值,只不過都是一節帶過,而且很不通用。美國講的是一元n次函數求極值的通用判定,多元函數無限制條件求極值(海賽矩陣判斷二階條件)多元函數加n個限制條件求極值(海賽加邊矩陣判斷二階條件),多元函數求極值加n個不等式限制條件(庫恩-塔克programing判斷法)等等。其實最令我耳目一新的是他們對全導數和全微分的理解和運用。 : s X8 j0 J, H+ b/ \& e4 t S0 ]6 V# o% J+ o" u: N0 P6 O
但是你要對這種抽象的符號函數的每個變量都求出導數進行比較靜態分析,就要用隱函數列方程組(我本科對隱函數只是一個概念性的認識,沒想到還能這么用),你首先要對全微分或全導數有非常清晰和深刻的理解,然后才能寫完整全微分,之后用隱函數列方程組,不過這時你就會發現,你的草稿紙簡直不夠用,都是nxn元的,會拖很多,很長。最后列出后,用矩陣解出就可以了。還有微觀中的證明題,比如對謝潑德拉馬定理(shepherd’slamma)和羅兒定理(Roy’sIdentity)的證明,你要是不能很好理解全導數,你就跟不做不出來。 ; P5 Q* L* L' S; B/ j2 ]- ]- Y( \& l
這些數學還是不是最難的,主要是經濟數學和微觀經濟學在用。我相信國內研究生數學應該也學這些,不過可能不會理解這么深,因為沒有人逼你去瘋狂做題和不斷考試。 ; @* e) @; w5 ~補課這個詞在中國只有中學才有,而且一直被大家所詬病,認為是應試教育的產物,各地方教育局都在查學校私自給學生補課。美國這里居然是學生要求老師加課。尤其是在考試復習前,美國學生都要求老師加課。我這個人自學貫了,很討厭老師加課占用自己的時間,不過美國學生的學習態度還是值得贊揚的。 2 B5 c8 D/ E! H1 @! ~" Q5 N( n6 c
; c3 o: L6 f7 b) D說到Gauss編程,這個語言是一個專門運算矩陣的專用語言,所以被統計和計量所廣泛應用。這個除了矩陣運算很直接外,其他很c語言差不多。編程對于大部分中國學生還是比較難,因為國內計算機教育還是相對比較落后。但是由于我以前就酷愛編程,所以上手很快。最開始整理數據都是用excel人工整理,后來有一次和一個美國學生探討問題,發現他gauss用的極好,都是用gauss的程序直接控制和整理數據,于是我也下載了一本gauss的書,一邊看書一遍就把gauss掌握了。最后完全是在gauss中處理數據和運算了。這也是我唯一在計量經濟學中得到的樂趣。 " L J6 A3 L3 S9 t$ s
9 I; m( W1 K/ [1 R& N7 ?美國教授都是博士,博士這個詞在國內反正對我覺得沒什么了不起的,因為我們國內,只要考上了,就都能畢業,所以看這個人厲害不厲害主要看他考這個學歷時的考試水平。我國高考參加的人最多,所以競爭最激烈,所以最能體現人的水平,所以名牌大學的全日制本科對我很有威懾力。但是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人就少了,而博士,參加的人就更少了,博士一般混5-6年就畢業了,沒有聽說過在國內上博士有人學得要死要活還不能畢業的。所以博士對國內的一般人來說感覺不是那么有影響力。 + }5 J: }- ~6 C+ w ]
% y; Z% {# {: d+ P3 R! D8 ~5 ]4 w
而在美國,博士這個詞是很有影響力的,教授都是博士,在學校人們一般不會稱呼他為某某教授,或者某某官銜,這些教授或者當官的有博士學位的更喜歡人們叫他們某某博士,因為這個代表了榮譽。因為博士教育還是這個教育體制,只不過博士比碩士要求更高,碩士是要求平均B以上,博士是要求平均A以上,也就是全A,即所有學科不能有下90分的,而且學得更難,考試也難。這個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1 V) b/ H6 ?6 a1 Y+ m3 `/ Z! ?( X6 G' H
+ t- i, |- ]: N
我們的中學教育很好,以至于大學畢業后工作幾年,我仍然對高中的所有知識點記憶猶新,拿起數理化的題就會做。但是大學學的東西什么都記不起來了,只記了幾個名詞,剩下的什么都沒有。但是企業不是靠耍心眼,小聰明就可以成功的,靠的是實打實的技術,我們大學的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有幾個能拿出真本領的? * ]' S; G x. Y) V+ h5 W Y) j! L( o& ]5 p$ v再說說美國這種教育下的成果: # I9 U4 M) b6 H" m8 g
美國人幾乎干什么都會用數學計算,比如你要開個超市或者快餐店,老板肯定會找人去建立模型,然后按照模型去經營,因為他們相信這個是最科學的,最優化的。如果要是不用模型呢,憑自己的經驗和感覺呢?美國學生說那基本上肯定是會破產的。因為感覺的東西靠不住,永遠也不如數學計算的精確,而且別人都用模型計算,就你不用,憑感覺,那肯定破產。而且他還說經營一個企業不用模型必然破產,甚至用了模型如果用錯了,也會破產的。 1 V( ?% x# ] V' ^
: B% l- G r0 h5 y; _$ z" n
為什么中國人那么聰明,所有的電子產品的核心的控制芯片,內存芯片都是美國公司或者日本韓國公司造的,中國自己為什么造不了?雖然大部分電子產品都是中國制造,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里面的芯片幾乎全市國外的,中國所做的只是把芯片,內存買來,焊到電路板上,然后組裝上外殼就可以了,干的完全是最低端的,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活。因此企業賺的錢都是很少的部分,這些電子產品的價格有一半多要被外國的芯片廠賺取。這也就是為什么電子產品不能和國內的農產品,普通小商品一樣有適合中國人的價格,而電子產品一般都是和美元國際價格接軌的。因為成本降不下來,產品的主體成本,是外國廠商定的,我們要降價只能降自己不到20%的利潤,所以降價空間很小,一旦外國廠商也把同類產品降價,那么我們的國產廠就沒有取勝機會了。 造成這個情況的根本原因上是沒有核心技術。為什么沒有核心技術?以前總是認為為什么美國那么走運,老天怎么那么照顧他? 8 p8 a) @- |! a, i+ u9 e }* u0 L+ C* S; m, U
對比中美的高等教育,可以做一個體育上的類比,確實有一種像美國NBA與中國CBA的差距,美國NBA打不上比賽的人,到CBA來就可以成為得分王,而且和中國第二名的差距還是十分巨大的,我們的隊員都是有點望塵莫及的感覺。但是如果說體育運動和人種有關,黃種人的肌肉結構本質決定了我們不如美國黑人,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我們的高等教育,完全是我們認為可以控制的,對自己的大學生要求嚴一點,不會造成什么損失的,為什么我們不改呢? : n0 ^" O" W0 h( {1 `' K4 ?% v0 C% _& ]7 q; B u; v
我們的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也仍然是是停留在靠學生自覺的基礎上,再加上我們高等教育要求沒有從難從嚴要求,導致我們國家的大學畢業生很難在今后的工作中特別是技術工作中有所作為(主要是跟國際先進水平)。! y& t0 M! j: u) A7 _2 x- R( S6 ~) D: x
; l2 j: T) z' P" T9 c3 r0 e
總之,美國為什么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體制上的問題我不想多說,多少經濟學家都有很好的建議。我們最能控制的,也是在整個人類改造自然和世界過程中最有活力和主觀能動性的人本身。我們的高等教育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我們的高等教育缺少了監督鞭策和激勵機制,而且對于學習的東西也并沒有從難從嚴要求學生,導致反而沒有中學階段學生們學的好。如果說我們的中學教育是在整個中國教育中最有效率的(但并不是最好的,因為對于應付選拔性考試,老師只重視學習好的學生,而學習不好的學生好多都破罐子破摔了),但是這個教育只是基本功訓練,距離可以用來指導實踐,改造世界還差很遠。 ; |9 l/ P' z8 f2 O, l6 x' i
: w- I6 W9 F0 |0 w
所以基礎教育再好,高等教育出現問題,我們的科技也上不去,科技上不去,經濟也只能做一些最低層次的,因為經濟和各種制度再好,也只是社會發展的外因,只能起錦上添花的作用,而生產力和社會發展的本質推動作用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最前沿的科技進步是要靠優秀的高等教育培養出優秀的高素質人才,而我們就是在這個最關鍵的一步出現問題了, . e M% w- H* M) n, f
: f8 y/ r2 u; T. c Y2 x9 J- r9 s+ Z: W
我們一直在討論東方與西方的差異,說西方人享受生活,工作是工作,休息是休息;東方人勤勞刻苦,休息時間還工作。東方落后西方是因為我們不注重休息和享受生活,等等等等,總之,我們找我們不如西方的原因時,往往歸結到我們和西方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因為我們自己太勤奮了,結果還不如西方懶惰的人搞的好,那么我們就應該學習西方那種自由散漫的生活。但事實恰恰相反,其實中西方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差異,絕大多數真理是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美國的高等教育的成功應了那句名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3 f6 D6 x; L3 x" }( o
* }7 Z4 r8 i# I9 u% p) U
點評: 9 h4 O4 ?2 g* `+ D' x任何事情要想獲得成功,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是要通過艱辛的努力換來的。 . M& k, V+ }4 p; g- K* g# _0 |9 Z; [) m5 r) R 作者: 13863023496 時間: 2014-3-11 16:05
一直是管中窺豹,學習了。作者: xlf63 時間: 2014-3-11 16:16
中午也剛看過。作者: 非你不娶 時間: 2014-3-11 16:21
不錯,學習了,中國需要努力的還有很多啊!作者: wrzshud 時間: 2014-3-11 16:21
看了這個才知道為什么他們的工程師那么厲害作者: pain 時間: 2014-3-11 16:36
中國大學里是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努力,但這代表了不了全部。都看不到很努力的那三分之一? 9 A. ~/ M" U$ c0 V0 W% x! N美國人干什么事都用數學計算、建模。這跟人的思維習慣有關,沒什么優劣,不要老認為人家的是好的、自己的差的。中國廚子加調料沒有一個上稱的,也沒有一個在加的時間上掐秒的,中國美食就差了?崇洋媚外的人寫的不客觀。& L1 l) m, p$ t# U
古代一個老先生有兩個學生,喜歡其中一個卻不喜歡另其中一個。有一天,他看見他不喜歡的學生趴在書上睡覺,他立刻大罵,讀書的時候睡覺,真不學好。一回頭發現另一個也在睡,就說道:看看人家,睡覺的時候還在看書。% V0 y `2 E7 R! n J- f
結論說的沒問題,但內容卻過于崇洋媚外了。作者: 馮霜杰 時間: 2014-3-11 16:36 親身親歷的都不一定真實,道聽途說更不能代表什么。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死理兒,為何看別人是怎么學習的這種無用功呢?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4-3-11 16:55
國人經常自娛自樂,別太認真,國人覺得自己數學都好,你給他個模型寫寫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兒,根本寫不不出來, ( `8 I) I$ q- p# b" [ ( f2 ^6 b( | S3 D假如數學真好,玩‘軌跡’,玩路徑,早就世界一流了,何必買鬼子的東西? 0 Z5 ?: a% E4 K% s6 ?8 J2 G% J k$ O4 v+ W7 [! @
經常有不服氣這個,不服氣那個的,把鬼子東西給他玩,不會,說啥‘我只是不懂洋文,假如我懂洋文,比鬼子厲害’,5 p' o6 O- P) Z
. J( i2 ]( d# m& c" z5 C
俺說都給你翻譯過來,讓你全中文玩,到這時候,說,我不是那個專業的?你是啥專業的, " [; U( x0 v- J+ b$ \4 b# }0 C5 v" B0 T$ I0 x
我經常跟人家說,北京無數外企,你行,隨便開個門就有月薪幾萬塊,何必漠漠唧唧受個小老板的氣,根本沒有必要, 作者: 人大太犬 時間: 2014-3-11 22:23
2266998 發表于 2014-3-11 16:55 / ~! Q- J, l8 r, U. |4 r- z
國人經常自娛自樂,別太認真,國人覺得自己數學都好,你給他個模型寫寫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兒,根本寫不不 ...
a, L. K3 y+ \2 I) s9 {% t6 j請問大俠怎么能敲開那個門呢?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4-3-11 22:35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4-3-11 23:43 編輯 ! a8 v9 C8 F6 T* g: s-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