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只念書念到初中高中的年輕人,現在絕大部分都在工廠干流水線工人,但是以為他們所以干流水線,文憑低是一方面,他們沒有自己選對行業又是一個方面,在房地產如此紅火的今天,如果過一個人先在工程隊干幾年,熟悉施工流程,再考到造價師,然后跳到甲方,不說收禮的收入,就算是工資收入,至少都在十幾萬一年,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這樣一條職業發展道路呢?三線城市,最有錢的都是些搞工程的,搞擔保公司的,其次的中產階級,就是那些開店的,一個裝修的門面,或者一家服裝店,收入也在十幾到幾十萬一年。最普通的就是工廠的工人,工資3000多,而工資最低的就是那些文員,在三線城市才不到兩千。
3 |4 u' C; V! A6 A三本和大專的區別在于,三本可以考事業公務員,這就是區別。專業和行業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的一生,如果不是大學二字在高考填報志愿時掩蓋住了行業差距,如果是由市場進行選擇,恐怕很多純研究性的專業會被砍掉,三四流學校搞科研,學生畢業當不了老師,只能流向一些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而這些單位要么自己功力十分強大,要么有關系有背景,又哪是那么容易進去的,專業越念越窄,選擇越來越少。& c, e9 N3 U5 Z1 u" ~; x' k x0 l# g
中國高等教育還是蘇聯模式,專業分類很細,學生綜合素質不高,能力也就很差。' a/ Z/ e; F( _) T8 N2 }0 \7 a' K
1、我國高校在專業設置上,除應用型專業外,相當一批專業沒有產業支撐、市場需求量小,屬于面向科研的、陽春白雪型素質教育專業,導致學生畢業后無業可就;" L( T7 x) f2 x
2、生物學、理學大部分專業,在缺乏產業支撐情況下,只有走科學研究、公考、事業編之路,這些體制內崗位,要么門檻高、要么指標少,對于大部分學生并不適合;* A: j8 l0 V; I. _$ \, Z
3、中文、歷史、哲學、政治、文秘等專業,缺乏技術含量,在75%以上畢業生面向中小企業背景下,薪酬水平低,可替代性強,35/40風險大;* e1 P2 F+ I6 M% k1 K
4、財經類、法學、管理類專業,看似熱門,但對個人情商、外貌、性格、家庭人脈要求極高,并不適合所有人。
7 Q" E0 F7 V7 h0 {) P" p4 L; P2 y5、在上述約束條件下,技術應用型專業,可能成為一般家庭孩子讀書的唯一選擇。違背,則容易造成悲劇。 G, U: t6 q1 W# a* z( g
U0 ~4 y8 y' J ^" t
點評:% e: f0 o# Q$ _1 X: g1 e8 K8 J5 J
決定就業質量的首先是專業和行業,其次是學校檔次,最后才是家庭背景。